㈠ 電力營銷
1.1電網的"瓶頸效應"還沒有解決
部分地區因電網建設資金短缺,電網的配套工程上不去;有的地段因商業密集,負荷集中,人口稠密,雖有變電站和電源,但早已滿負載或超負荷運行,市政部門無法再安排增加變電站用地和線路走廊;又得不到足夠的資金加以改造,經常出現超負荷燒保險絲的現象等。上述"瓶頸效應"使部分新的用戶無法及時用上電,也使相當部分的老用戶有電用卻用不足,其效果不僅影響投資環境,也直接影響了電力的營銷量。
1.2合表用電.分攤費用大
居民合用電表計量,使不明損耗增大,用戶分攤費用高。有些管理小區把其他管理費用加入電費中"搭車收費",這就使這部分用戶經濟負擔加重,別說是增加用電,即使是維持"基本要求"也很艱難,這也是影響電力銷售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1.3農村用電存在管理混亂.電價偏高現象
農村電價偏高,制約了農民的用電量,究其原因主要有:
a)設備陳舊,線路老化.失修漏電嚴重,一部分電量白白地流失掉;
b)管理混亂,私人承包電費使少數人在用電上佔便宜,其負擔轉嫁到村民身上;
c)"搭車收費"項目多,擅自提價(土)政策多;
d)竊電嚴重,往往是電價越高的竊電越嚴重。
上述種種現象直接影響著電力市場銷售量的增加。所以說,電力雖然富餘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的飽和,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用戶都能滿意地用足電,這正是電力營銷部門值得注意和必須認真改善的地方,也是電力營銷部門可挖的營銷潛力所在。
2電力營銷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廣東省實際,電力營銷部門應考慮採用以下對策。
2.1加快電網建設,消除"瓶頸效應"
做好電力營銷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使電網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目前,不但要認真改善原有電網,消除"瓶頸效應",而且要按照發展的需要做好電網的發展規劃。電網建設涉及徵用土地和建設資金問題,但關鍵還是資金問題。目前,電網建設資金來源渠道有兩條:其一是電力建設資金用以電網建設為主;其二是向銀行貸款籌資建設電網。憑目前電力企業的經濟實力和信譽,這是不難辦到的。長期以來,電力部門都不習慣於借錢過日子,其實,適當的舉債經營不但可優化企業的資金結構,同時還可利用其經濟杠桿作用增加供電量和經濟效益。
2.2推行"一戶一表"的服務制度
為減輕居民用戶的經濟負擔,使廣大居民用戶真正享受明碼實價的"公價"電費,用上"放心電",積極在城區推行一戶一表的服務制度,逐步把用戶從"中間商"."中間環節"手中接管過來變為電力營銷部門的直管用戶。使用戶在感到電價合理,便宜的基礎上,放心地增加其用電設備,以達到增加營銷量的目的。
2.3加強用電管理,加速電網改造
對暫時無法由電力營銷部門"直管"的用戶和農村用電,電力企業要加強對電費的監督管理。開展用電普查,禁止亂收費和"搭車收費",嚴肅查處竊電行為,保障國家的電費回收和用戶的利益。對陳舊的城區電網和農村電網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改造以減低損耗。資金不足可採用集資或貸款的辦法解決。其欠帳可用頭兩年因降低損耗的節余資金逐步還貸。
2.4加快用戶工程進度,做好用電售後服務
所有申請用電的用戶都希望能早日用上電,所有已用電的用戶都希望所用的電能質量是優質的和連續不斷的(即不停電),這正與電力營銷部門企盼增加營銷電量的願望一致。因此,電力營銷部門可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用電手續的辦理和工程建設的速度,爭分奪秒地使用戶早日用上電。同時,保證所有已建立供需關系的用戶用電的安全和可靠,加強對設備線路的巡查維護,發現故障及時處理,以減少每一環節的停電時間,使用戶滿意。
㈡ 電力營銷的含義
呵呵……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啊!因為電力是壟斷行業,一般是不需回要營銷的。電力營銷一般答是指電力企業為滿足客戶需要和實現企業目標,而採取的一些列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的過程!具體包括市場調研、目標市場的確定、產品策略、市場定位、價格策略、儲存和運輸、銷售和促銷、售後服務等一些列活動。
㈢ 什麼是電力營銷
電力市場營銷是來電力自企業通過創造並為他人或組織交換的電力產品和價值以滿足其需求和慾望的一種管理過程和社會服務過程。
此定義是基於下列核心概念之上的:需要、慾望和需求;電力產品;效用、費用和滿足;交換、交易和關系;電力市場;市場營銷和市場營銷者。
㈣ 做電力營銷分析需要採集哪些數據
一般來說,你需要客戶的基本特徵數據,客戶的交易數據,還有客戶和你溝通的過程數據.這個是基本的營銷分析數據的構成.
當然,也許你可以利用外面的數據,來豐富你的特徵數據.
㈤ 電力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怎麼寫(菜鳥求教)
打擊犯罪分子偷電漏電
㈥ 電力營銷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電力營銷的基本內容包括:業務擴充、變更用電業務、 營業電費管理、電價管理、電能計量管理、供用電合同管理、用電檢查與營銷稽查等。
電力市場營銷就是電力企業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以滿足人們的電力消費需求為目的,通過電力企業一系列與市場有關的經營活動,提供滿足消費需求的電力產品和相應的服務,從而實現電力企業開拓市場,佔領市場的目標。
電力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進行電力市場經營、規劃、生產和銷售決策,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採用一定的程序,有系統、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收集、加工、處理電力市場信息,並得出結論的一系列調研活動稱為電力市場調研。
(6)什麼是電力營銷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營銷的手段
1、細分目標市場
根據細分市場正確匹配市場營銷策略。可以通過定向分析消費者的需求、購買行為來了解目標市場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然後根據零售客戶的經營類態、經營商圈、經營能力等可確定的商業因素來細分客戶群體和構建終端細分市場的識別體系,確定重點服務對象和營銷機會,並制定與市場運行情況相匹配的營銷策略。
通過細分市場增強競爭力。可以通過對細分市場的貨源滿足程度、工業產品競爭情況、目標產品消費人群定位等進行比對分析和預警管理,使企業及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標市場,對產品的適銷區域、滯銷區域做出靈敏反應,在保持局部市場優勢的基礎上提高營銷能力和主體競爭力。
2、細化訂單供貨標准
按客戶訂單組織貨源是煙草商業企業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貫穿於服務營銷的每一個環節。
要提高產品選擇自由度。在貨源組織上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更加註重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要保證產品與市場銜接互補功能完整,合理對品牌進行規劃和定向培育,自下而上組織貨源,在更高水平上提高訂單營銷管控能力。
3、推行供應鏈管理
煙草商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指的是對企業內部及與外部發生緊密聯系的所有業務活動的統一管理,包括人力資源、財務、訂單、采購、計劃、庫存、運輸、銷售、服務在內的所有業務活動。
要加快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橫向整合。在推行供應鏈管理過程中,要積極對內部既有的各種業務系統進行整合,架構統一的、標准化的基礎信息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對業務層面的橫向整合必須跨越各業務部門的邊界,為企業的業務模式和交易方式變革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並延伸到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
4、健全品類管理體系
品類管理體系的建立直接影響品牌生命周期和市場服務親和力,是檢驗煙草商業企業營銷能力強弱的標志之一。品類管理要基於企業的品牌規劃,保證品牌集中度和市場適銷價值最大化。
㈦ 電力營銷工作總結
可以根據下面範文,結合行業特點去修改。
電力營銷工作總結
電力銷售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銷售量受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及各行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供電企業城鄉電網改造的逐步完善,供電網路結構趨於合理,運行更加穩定、經濟,供電可靠性進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電力銷售市場。但要鞏固好現有的市場狀況,在現有的市場基礎上,尋求新的增長點,進一步開拓市場、就需要我們克服自身在營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在優質服務和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供電企業服務的新品牌。
一、在優質服務和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影響電力市場營銷的幾個問題
1. 企業的服務理念沒有完全建立,在員工的思想當中沒有搞清楚開展優質服務與企業的利益、市場營銷的關系,認為優質服務是額外負加的工作,沒有同自己的崗位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階段性的短期突擊行為在職工思想當中根深蒂固,甚至還有部分人存在「服務低人一等」的錯誤思想,服務工作中縮手縮腳,不好意思,難為情。制約了優質服務工作全面深入的開展。
2. 優質服務沒有同崗位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往往是重形式、走過場,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轟轟烈烈地搞過以後,在具體的工作當中沒有真正地體現出來。甚至有些人提到優質服務就是搞活動,上街宣傳,發放用電宣傳資料等。
3. 服務的體制不順,體系不健全。客戶服務應是一個全面設計、全員參加、全過程式控制制的整體,錯誤認為供電企業服務是一些直接面向客戶的部門和員工的工作,在整個全過程式控制制的整體中沒有真正形成:機關服務基層、生產服務經營、經營服務窗口、窗口服務客戶的服務體系。
4. 服務的手段落後。在電力事故搶修中手段落後,搶修時間較長,停電范圍較大,客戶電費的收交手工操作,大客戶跟蹤管理跟不上發展的需求,報裝接電手續的辦理,並不是所說的「只要一個電話剩下的事由我們來做」,查詢服務步驟較多。
5. 服務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服務的內容仍停留在完成自己本職應盡的職責和工作上,比如供電設施的事故搶修、本身屬供電企業運行管理的設備,由供電企業進行搶修,消除自已產權范圍供電設備的運行缺陷和事故,保證安全供電,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優質服務。那麼,認真完成本職工作本身就是做好了優質服務工作呢?還是需要開展一些深層次的服務?
6. 沒有把優質服務融入企業文化的建設,供電企業服務品牌的定位、經營的戰略、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等方面都不很明確。開展服務文化、塑造企業形象內容的社會活動較少。
二、注重文化建設、培育企業服務的新理念
在近年來開展的優質服務活動中,供電服務有了明顯的改進。首問責任制,上門服務,「一口對外、內轉外不轉」的窗口服務,自XX年開展的「電力市場整頓和優質服務年活動」以來的承諾服務等,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都停留在一種被動的、淺層的、單一化的服務上,沒有完全從一種基於「以人為本」、注入企業文化建設內涵出發進行的全面建設,沒有真正的體現出在服務中人的價值觀的實現。必須在培育服務理念的思想中,提升員工的價值實現和員工竟爭意識的培養。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把服務文化滲透到企業的所有活動中,提高服務文化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使員工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階段性突擊行為為融入崗位工作深層次的開展。理解優質服務與企業效益、個人利益的密切關系,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注重個人形象同打造服務品牌結合起來,在同客戶的服務交流中,通過人與人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的構通,達到文化溝通,使客戶在優質服務中感受到實惠和愉悅的同時,使供用雙方的道德情操得以陶冶和提高,傳播企業文化,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