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學運算
435中抽到沒號的是87人,號碼中不同的有100種,當抽到第101個時肯定有相同的。所以是101+87=188
B. 如何去做好一次市場調研工作
目標市場:就是根據經營者自己的經營優勢,確定及樹立自己銷售市場;
如何確定目標市場:
1、明確自己的經營優勢及方向;
2、明確自己目標顧客進行市場細分;
A.顧客的年齡、性別、社會階層等特徵作為標准;
B.消費習慣、文化、消費環境等特徵作為參考;
3、明確自己的競爭對手目標;
一般來講,獲取信息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隨機的獲取信息,很多情況下,你並不一定有獲取信息的明確目標或具體計劃。 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是在不經意的時候發現的。作為一個生意人,讀報、看電視、觀光旅遊、漫步、與人閑談,都要做個有心人,時時留意有價值的信息。第二種獲取信息的方法,就是帶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計劃,運用一定的手段去獲取信息,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市場調查。 (一) 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 1、經營環境調查 ①政策、法律環境調查。調查你所經營的業務、開展的服務項目有關政策法律信息,了解國家是鼓勵還是限制你所開展的業務,有什麼管理措施和手段。當地政府是如何執行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對你的業務有何有利和不利的影響。 ②行業環境調查。 調查你所經營的業務,開展的服務項目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行業規則及行業管理措施。比如,從事美容美發行業,應該了解該行業國內及本地區的發展狀況,國際國內流行趨勢和先進美容技術,該行業的行業規范和管理制度有哪些。從事服裝業的,應該了解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流行色和流行款式,服裝技術發展潮流等。「家有家法,行有行規」進入一個新行當,應充分了解和掌握該行業信息,這樣,才能有助於你盡快實現從「門外漢」到內行的轉變。 ③宏觀經濟狀況調查。 宏觀經濟狀況是否景氣,直接影響老百姓的購買力。如果企業效益普遍不好,經濟不景氣,你的生意就難做,反之你的生意就好做,這就叫做大氣候影響小氣候。因此,掌握大氣候的信息,是做好小生意的重要參數。經濟景氣宜採取積極進取型經營方針,經濟不景氣也有掙錢的行業,也孕育著潛在的市場機遇,關鍵在你如何把握和判斷。比如,1989年夏天,香港部分有錢人紛紛移居外國,市場低迷,地價樓價大跌。在這種狀況下,少數精明的、有政治眼光的商人(eg:李嘉誠)看準時機,在樓價下跌時大量買進「樓花」。不出半年中國政府局式穩定,改革開放的政策不變,「一國兩制」方針不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不變,形勢明朗,樓價攀升,精明的、有政治眼光的商人著實大賺一把。因此,了解客觀經濟形勢,掌握經濟狀況信息,是經營環境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2、 市場需求調查 如果你要生產或經銷某一種或某一系列產品,應對這一產品的市場需求量進行調查。 也就是說,通過市場調查,對產品進行市場定位。比如你經銷某種家用電器,你應調查一下市場對這種家用電器的需求量,有無相同或相類似的產品,市場佔有率是多少。比如你提供一項專業的家庭服務項目,你應調查一下居民對這種項目的了解和需求程度,需求量有多大,有無其它人或公司提供相同的服務項目,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市場需求調查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市場需求趨勢調查。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或服務項目的長期需求態勢,了解該產品和服務項目是逐漸被人們認同和接受,需求前景廣闊,還是逐漸被人們淘汰,需求萎縮。了解該種產品和服務項目從技術和經營兩方面的發展趨勢如何等等。 3、 顧客情況調查 這些顧客可以是你原有的客戶,也可能是你潛在的顧客。 顧客情況調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顧客需求調查,例如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項目)的顧客大都是些什麼人(或社會團體、企業),他們希望從中得到那方面的滿足和需求(如效用、心理滿足、技術、價格、交貨期、安全感等),現時好些產品(或服務項目)能夠或者為什麼能夠較好地滿足他們某些方面的需要等。二是顧客的分類調查。重點了解顧客的數量、特點及分布,明確你的目標顧客,掌握他們的詳細資料,如果是某類企業和單位的話,應了解這些單位的基本狀況,如進貨渠道、采購管理模式,取系電話、辦公地址,某項業務負責人具體情況和授權范圍,對某種產品和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購買習慣和特徵。如果顧客是消費者個人,應了解消費群體種類,即目標顧客的大致年齡范圍、性別、消費特點、用錢標准,對某種產品和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購買動機、購買心理、使用習慣。掌握這些信息,將為你有針對性開展業務做准備。 4、競爭對手調查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做獨家買賣太難了,在你開業前,也許已有人做相同或類似的業務,這些就是你現實的競爭對手。 也許你開展的業務是全新的,有獨到之處,在你剛開始經營的時候,沒有現實的對手;一旦你的生意興旺,馬上就會有許多人學習你的業務,競相加入你的競爭行列,這些就是你潛在對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競爭對手的數量與規模,分布與構成,競爭對手的優缺點及營銷策略,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居有利位置,有的放矢地採取一些競爭策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更優。 5、市場銷售策略調查 重點調查了解目前市場上經營某種產品或開展某種服務項目的促銷手段、營銷策略和銷售方式主要有哪些。如銷售渠道、銷售環節,最短進貨距離和最小批發環節,廣告宣傳方式和重點,價格策略,有哪些促銷手段,有獎銷售還是折扣銷售。
C. 調研人員在一次市場調查活動中收回了435份調查問卷,其中百分之80的調查問卷上填寫了被調查者的手機號碼。
本題屬於排列組合。手機號碼後兩位共有10×10=100種不同組合,因此至少需要101個手機號碼才會出現內後兩位相同的情況,容但有435×20%=87份調查問卷上沒有填寫手機號碼,因此共需要隨機抽取101+87=188份調查問卷。所以選擇C選項。
D. 請問如何做好一個市場調研人員
市場調研很重要;但是, 如何做好市場調研呢?市場調研的「高投入、低效用」往往令企業對市場調研有著一種莫名的畏懼和擔憂。事實上亦然,很多企業花大力氣、投入非常多的資源、包括聘請專業調研公司來進行調研,最後的調研結果對實際的經營工作指導意義甚微。
筆者從事營銷工作多年,對消費者調研、市場調研非常重視。期間,曾做過多項市場調研,並取得了相當的成效。現將有關注意事項總結如下,不足之處,請各位大家指正提出。
要做好市場調研,首先,我們必須明確調研的目的。許多企業進行市場調研,往往是為了調研而調研,他們之所以調研,是因為企業領導提出了這個要求,所以他們必須開展調研;或者是下面員工為了討好上級、拿業績來證明自身價值和能力,從而開展的一種「調研」。帶有這種目的的「調研」活動,其調研的真實性、實用性可以想像,非常低!這也是「市場調研」名聲之所以不那麼好的重要原因。
筆者在做市場調研時,目的性極其強——我們的調研活動,就是為了更好的開展我們的營銷工作而做的;它的唯一目的、也是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一切為了營銷工作」。除此之外,別無其他目的。
同時,我們在做調研時,尤其強調一點:每次調研活動,只有一個「目的」!比如說,我們有一次調研,就是了解北京的消費者對平面媒體(報紙)的選擇傾向,而對於其他的問題,我們都沒有提出,所以我們的調研非常簡潔、而且有效。而其他很多企業做市場調研時,都冀望於一次調研就將所有問題都「調研 」清楚,包括消費者對電視的選擇、對電台的選擇、對網路的選擇、對戶外廣告的選擇、對品牌的認知度……這時,企業的調研其實已經偏離了方向,因為它的「目的」太不明確了,所以最終調研價值也很小了!
所以,調研一定要明確目的,同時只能有唯一一個「目的」!
其次,調研問卷必須簡潔明了。
我們在設計調研問卷時,遵循兩個原則:一個原則是,若非有必要,絕不涉及被調研者的個人隱私,包括他的姓名,性別,聯系電話,年齡,籍貫,學歷,工作單位,職位,個人收入,已婚或未婚,住址,愛好,等等。因為這些問題涉及他人的隱私或自由,同時讓被調研對象對我們產生不信任和抵觸情緒,很可能會影響他後面對我們的問卷答復的真實性,此外,被調研者的這些信息對我們並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反倒是增加了我們的問卷量,讓被調研對象產生厭煩感。
第二個原則是簡約而不簡單。由於每次調研只有一個目的,所以我們的調研問卷設計特別簡單,基本上控制在3-8道問題,而且都是選擇題,所有的問卷都在一張A4紙上,被調研者一看就高興,因為只需要簡單「選擇」一下即可。
由於問卷設計簡約、充分考慮了人性和個人隱私,所以我們的每次調研都贏得了被調研對象的支持和配合,同時獲取了大量第一手信息——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付出我們的微笑和真誠,外帶一點小禮品,就能打動被調研對象的心!
第三,調研對象必須明確,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所有的調研活動都必須「有的放矢」,為了一定的目的而開展;同時,它必須針對特殊的群體來做。很多市場調研,並沒有預先明確自己的特定的「 針對對象」,而是「四面撒網」,比如在大街上,不分性別、年齡、職業、收入等,見人就攔,這樣的調研問卷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調研」,或「公眾調研」,而非我們所需要的「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的對象必須非常確定。筆者在做每一次調研活動前,總會預先確定調研對象。比如,我們公司是做家電的,那麼我們的調研對象就應該是那些已經購買家電、或者是准備購買家電的消費者,我們做市場調研,就不能隨意選擇那些來京城(短期)打工的、或者是根本無意購買家電的居民。筆者通過實踐,發現這樣「針對性極強」的調研,反饋出來的信息非常有用,對我們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有著極大的裨益。
如果沒有確定調研對象,那麼我們的調研就毫無價值,而且成本高昂。這是一個血的事實!
第四,確保調研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市場調研的基石;如果沒有「真實性」作為支撐,那麼市場調研就是「空中樓閣」,虛無縹緲的假象。但是,我們要保證市場調研的真實性,是需要一定手腕的。
筆者在做市場調研時,從三個方面來保證調研的「真實性」。
其一,調研問卷設計合理、簡約,確保被調研者和調查者都不會產生逆反心理,避免調研失真,這個前文已有詳細述說。
其二,安排下屬親自去做,避免由於層級過多,下面執行力不到位,或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導致調研無效。很多企業喜歡將「調研任務」層層下放,最後出現一個公司基層員工帶著幾個臨時促銷員在四處「調研」,這樣的調研,80%以上會失真。
筆者的做法很簡單:每次市場調研,發放問卷一般控制在50—100份,只是針對特定群體;同時,安排幾個員工親自負責,事前筆者會把他們召集在一起,詳細解釋調研的流程,並告誡注意事項。隨後,筆者將調研問卷按照5—20份/人分解到各人頭上,然後由各人再去聯系被調研者;如果需要公司其他人員(比如賣場導購員等)配合支持,那麼由這些員工將相關調研任務再分解到其他人員頭上,並隨時跟蹤進度。這樣一種「分層負責、監控到位」的方式,很容易為大家所接受;由於各人負責的調研數量很少,所以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調研數據的真實性。
其三,過程監控到位。調研問卷一旦出台,筆者會要求相關人員立即行動,盡快調研完畢。為了做到這點,相關人員必須下到調研一線,親自督導、查閱調研問卷填寫是否符合要求,很多時候還需要親自參與調研。惟有這樣,才能一方面保證信息完全按照我們前期預定的要求來完成,同時又能保證速度。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為了讓被調研者更「安心」地接受調研,我們設計調研問卷時,會將大量涉及到私人隱私方面的信息剔除去;但是,其中某些信息又是我們營銷工作所必須要的,這個時候,我們採取的做法是自己人辛苦一點,待被調研者做完調研問卷後,我們的調研人將被調研者的相關信息填寫在調研問卷的背面,譬如,顧客購買我們產品的型號(可以初步斷定顧客的收入狀況和區分中高端消費者)等等,這樣既兼顧了被調研者的心理「安全」因素,同時又讓我們的信息更加真實、全面。
不是問如何市場調研,這里主要強調我要做點啥
你做什麼? 你的問題自相矛盾 你做的就是你該怎麼樣做市場調研
能把如何做市場調研做好,就能做好一個市場調研人員
E. 某公司想了解一下其產品的需求情況,為此他們組織了一次市場調研活動。按照調研計劃,該企業首先進行了一
搞這么麻煩!現在網路這么發達,做個在線表單,超鏈嵌入到網站,博客,盆回友圈,分分鍾答的事,要什麼問題設計什麼問題!表單大師大把的模板,管理後台也很強悍,網路問卷星,調查派,盆友!移動互聯網時代還在延襲傳統模式,不覺得out了么
F. 公考算術題目
這個並不難,100份是必須的,但是並不是每一份上都有號碼,所以必須是100+453*20%,這樣的話保證至少有100份號碼,再加1份,這個就是那個重復的一份!
所以是101,而不是100
因為手機最後兩位共有00,01,02……,99,一共100種可能性,所以要重復,就要101種,必須就有重復啦!!
G. 市場調查培訓人員應注意那些問題
人員的培訓是各類市場調查人員培訓中最為經常性的,其培訓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操專作實施人員屬的調查訪問成效,它對調查結果的公正性及其可利用價值關系重大。
一般而言,操作實施人員的培訓以在職業務余培訓為主,採用書面訓練、口頭訓練、模擬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方法。
培訓內容分三大條塊,即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培訓、訪問技巧和基本要求培訓、項目專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