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蘭州美食種類和起源的研究報告
蘭州清湯牛肉麵 蘭州市平涼路金鼎牛肉麵館、翡翠樓、張掖路民族餐廳
灰豆子 蘭州市張掖路中段北側的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杜維成灰豆湯」店
百歲雞 蘭州市東崗西路、西固區等處的「百歲雞」火鍋連鎖店
唐汪手抓羊肉 蘭州市七星河區小西湖一帶的飲食市場
陳春麻辣粉 蘭州市工貿商場後院「陳春拙」
高三醬肉 蘭州市張掖路西端的福華軒
蘭州小吃:金塔白塔、金城八寶瓜雕、釀白蘭瓜、百合桃、黃雞絲、金魚發菜、烤小豬和政路夜市:
有一家烤羊排的,非常獨特,別的地方沒見過,好吃極了,別有風味;一般我吃的時候會要對面一個賣甜食的攤位的牛奶雞蛋澇醩,奶味很濃,我在家自己做從沒有做出那樣的味道.
烤羊肉:
皋蘭路一個街口處的「仙客來「烤羊肉;飛天那裡的「大漠烤肉「,是嘉峪關的吃法,一定要嘗又蒜汁的羊肚,不過這樣的小店和烤羊肉攤有很多,味道都不錯的""(比較出名的孫子烤肉和城隍廟旁邊的我個人認為倒是一般).
吃烤羊時也可嘗嘗烤清真大餅,真是一絕,可在烤好的大餅中家烤羊肉吃,非常過癮,我非常懷念.而且也應指明的蘭州烤羊肉肉片薄,燒烤時會澆一些羊湯,所謂「灌湯羊肉「,比起新疆的厚肉片,我更喜歡蘭州的這樣,入味,鮮嫩.北京的烤肉是屬新疆一脈的.
麻辣燙:
我沒吃過四川的,但是我吃過的地方的麻辣燙中只有蘭州的才叫真正的麻辣燙.好吃的攤位就太多了,隨地可拾.亞歐旁邊的小巷子里有幾家不錯,不過屬於口味極辣的.而且在這條街上,還有不太容易覓見的灰豆子; 在張掖路和雙城門之間的賣衣服的那條路(見諒,突然想不起名字了)中間段那家很有名的麻辣燙非常好吃,年頭久了,名氣大了,也不改改菜的花樣,不過照樣人很多.
釀皮:
跟烤羊肉一樣,好吃的攤子很多.大家現在傾向於去超市買吧,原來的黃金一樓的不錯,現在不知什麼比較有名.
炒麵片:
馬爺的比較有名,我還是懷念很早以前,馬爺在自己家中,也就是白塔山後山半腰處一處平房內做的炒麵片,香得我把盤子差點也吞了進去,現在街上隨處可見的馬爺也還行.
羊雜碎:
這種也沒什麼大店吧,就是街邊小攤,一定要搭配羊肚,脆脆的""
砂鍋:
有名的也就是陳雲砂鍋吧.農民巷就有.東方紅廣場也有。
清真大餅:
這種東西西安忘了有沒有,我還真的只在蘭州見過.吃羊肉泡饃用這種餅其實比真正的泡饃也好吃,我在蘭州時,這種東西隨處可買,物廉價美,所以並不知道他的好,才發現原來清真大餅可算一種「樸素「餅類的及至.可與許多食品搭配,比較羊肉泡饃,羊雜碎,砂鍋等等.
最後是我們的特產: 牛肉麵
我所知的,當然首先是馬子路;婦產醫院門口南側有一家的不錯,盤旋路東北角一家不錯,也比較有名;百盛後,南口東邊有一家也不錯.
夜市:和政路
農民巷(匯集比較多的飯館飯店,讓人懷念的是新疆村的手抓,真地道)
甘南路,黃河北岸(酒吧街,東東不太便宜,跟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差不多)
小西湖(清真的東西,比較手抓什麼的)
2. 關於茶餐廳的市場分析
一、合理的選址:茶樓經營最注重的是「地氣」「人氣」,這並非迷信,「地氣」主要是看這個地方有沒有商業氛圍,這種商業氛圍對我們所經營茶樓的模式合不合適,「人氣」主要是指我們經營的地方有沒有顧客流,這些顧客是否有來茶樓消費的心理動機。
二、茶樓裝飾:茶樓的裝飾主要是突出茶樓經營的特點,使顧客產生一種和諧美的心理,茶樓裝飾分為外裝飾域內裝飾,外裝飾主要能吸引顧客進店,內裝飾主要體現茶樓的裝修風格、品茗環境和美學空間。
三、豐富的茶葉知識:作為一個茶樓經營者,首先需要的是掌握豐富的茶葉知識,簡單的茶葉栽培知識,茶葉的產地、茶葉的種類、茶葉的加工,各種茶生長在什末地方?地方名茶的來歷,茶葉質量的鑒別,茶葉價格的變動,茶藝、茶道、茶文化以及與茶有關的茶具知識等。同時,不斷了解市場的要求,掌握茶樓顧客消費的變化,更新經營觀念,預測茶樓消費的變化趨勢。
四、嚴把質量關:商品質量是決定一個商店經營好壞的重要因素,茶葉尤其如此,故此在進茶時,千萬不能講人情,一定要嚴把質量關,看外形、聞香度、測水分、開湯、品滋味、看葉底、評價格,一絲不苟,如若有條件的可以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如若自己把握不定,可以向一些專職技術人員請教,同時要求供貨商有三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商品檢驗合格證)進包裝茶要了解對方有沒有分裝廠,且手續是否完備(分裝資格、商品條碼、產地、出廠日期、保質期),並且拆開一兩盒(袋)看看品質是否相符,千萬不能圖省事,圖便宜,輕易相信人,最好選擇有規模、有實力、有無形資產的供貨商。
五、進貨的科學性:茶葉的季節性特別強,儲存極為嚴格,種類繁多,這就要求經營者在進貨時要有清楚靈活的頭腦,千萬不要圖省事一下進許多貨,一定要根據你經營規模的大小,上年度的銷售量,了解市場動態,預測當年的銷售情況,適當進貨,對於高檔名優茶更要謹慎從事,不要圖高利潤一下進許多,採取用多少進多少,少進勤進,否則你辛苦一年,積壓一大批茶葉,陳茶的貶值確實令人寒心,新進茶樓行業的經營者更要小心從事,多問一些行家,多跑幾趟路,因為,你更賠不起。
作為茶樓經營者對批發商、廠家要建立信息檔案,以便缺貨時及時聯系,這樣就避免了缺貨與積壓的矛盾。
六、品種要齊全:消費者對茶葉的要求五花八門,作為茶樓經營者一定要適應市場需求,盡量達到品種齊全,確定自己經營的主品種外,不能拒絕其他品種,不要自我封閉,應該有寬容的胸懷,接納新品種,有些冷門貨可以少進一點,留下供貨者的通訊地址,以備急用。
七、了解茶樓經營地區消費者口味:對茶樓評價的好壞與否最終決定權在消費者,對於經營者來說關鍵是要根據消費者口味供貨,不同的地區消費者口味也不同,如北方喜歡花茶,南方喜歡綠茶,西北喜愛磚茶。各個地區的每個區域又不一樣,以北京為例,東城區喜愛味濃、湯濃、香濃,海淀喜愛味稍淡一些,湯黃而亮,郊區則喜愛苦澀味重一點,耐泡就行,這樣就要求經營者經常去調查研究,與消費者廣泛接觸,針對需求,更新口味。
八、定價合理化:茶樓的消費價格一直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在開業前期價格定的太高,通過媒介作用,消費者「望茶止步」。現在由於競爭激烈,很多茶樓經營者把茶樓茶價定的較低,引起惡性競爭。我認為保持好的質量同時,一定要有合理的定價,首先確定你的經營成本價,在計算出你的經營成本及你的合理利潤,參考一下市場定出一個合理價格,既不能牟取暴利,也不要低價競爭,當然名優茶、特種工藝茶,由於它們的特定藝術價值定價高一些,我認為是應該的。
九、茶樓全方位立體結構:茶樓立體結構與品種齊全是有區別的,一是在品種齊全的基礎上增加茶葉不同等級,如「西湖龍井」有明前特級、特級、一級等;「牡丹綉球」有「頭春」「二春」「三春」。二是經營茶樓同時經營與茶葉有關的商品,如茶具、茶書、茶點、茶保健品、茶字、茶畫及文房四寶,茶具有紫砂、瓷器、玻璃、不銹鋼等等,而紫砂有高、中、低,有套壺、單壺、怪壺,有黑泥、白泥、紅泥等,茶點有瓜子、開心果、牛肉乾等。三是採取與眾不同的包裝與儲存,如花茶錫箔袋包裝,綠茶可以放在冰櫃里保鮮出售等,茶樓的主體結構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而定,須經市場調查,不能盲目模仿,盲目拼湊。
3. 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的成就調查報告
作者:3518宿舍(2003-2004年) 轉貼自:3518宿舍 點擊數:268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 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團結奮進,振興新鄉,加快全市改革步伐,促進了全市工業、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郵電業,商業飲食服務業、財政金融保險業、文教衛生、社會科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改革的 深入發展,推動了全市國民經濟的增長,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和城鄉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二十年是全市經濟發展最快,人民得到的 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
一、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 增長和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據統計,1997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已達246.97億元,比1978年增長8.1倍,平均每年遞增11.7%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48億元,增長4.7倍,年均遞增8.4%,第二產業增加值101.97億元,增長10.2倍,年均遞增13.0%.其中工業增加值90.35億元,增長10.4倍,年均遞增13.1%,第三產業增加值81.52億元,增長10.8倍,年均遞增13.3%。
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推行了以家庭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責任制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村經濟由單一的農業生產發展為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農工建運商服綜合經營的新局面。據統計,1997年全市糧食總產已達283.4萬噸,增長106.7%,年均遞增3.9%,棉花總產3.3萬噸,增長81.3%,年均遞增3.2%,油料總產18.6萬噸,增長23.16倍,年均遞增18.2%.
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畜牧業是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民為滿足城鄉居民不斷增長的 物質文化的需要,滿足市場,保障供應,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成效顯著。據統計,1997年全市大畜牧存欄67.09萬頭,增長108.4%,年均遞增3.9%,生豬存欄148.77萬頭,增長53.7%,年均遞增2.3%.肉類總產22.79萬噸,增長6.33倍,年均遞增11.1%.其中豬牛羊肉18.67萬噸.增長5.35倍,年均遞增10.2%。同時山羊存欄和家禽存欄,也有較快的發展,大幅度的增長。
三、工業生產為國民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業生產經過二十年的改革,挖潛和改造,充分發揮了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為全市經濟發展起到了主導作用。據統計,1997年,全市全部工業總產值326.497億元,增長14.3倍,年均遞增15.0%.在工業總產值中,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產值205.48億元,增長10.2倍,年均遞增13.0%.其中輕工業產值91.38億元,遞增14.3倍,年均遞增15.0%,重工業產值112.3億元,增長21.6倍,年均遞增17.6%.從改革開放二十年全市工業生產的總體情況看,發展是快的,形式是好的。但是,由於受市場、資金和產業結構的影響,使1997年全市工業生產出現前所未有的下滑方面。面對市場,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在黨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加快企業改制,搞好企業的改組和組建,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通過改制,使全市工業企業增強新的活力,煥發新的生機,展現新的面貌,跨入新的世紀。
四、交通運輸郵電業發展迅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使全市交通運輸郵電業多種經營蓬勃發展。據統計表明,全市旅客周轉量已從1978年的32606萬人公里增加到1997年的140447萬人公里,增長3.31倍,年均遞增8.0%,貨物周轉量已有1978年的11421萬噸公里增加到1997年的697163萬噸公里,增長60倍,年均遞增24.2%.郵電業務總量46415萬門,增長123.8倍,年遞增28.9%,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9.07萬門,增長71.4倍,年遞增25.3%.電話機年末擁有量24.74萬部,增長21.7倍,年均遞增17.9%。
五、社會不斷發展,市場更加活躍
市場經濟的建立,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的豐富,經營方式的靈活多樣,活躍了市場,滿足了不同層次的需要。據統計,199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已達83.59億元,增長14.3倍,年均遞增15.4%.按所有制性質劃分:國有經濟25.19億元,增長8.23倍,年均遞增12.4%,集體經濟16.29億元,增長4.97倍,年均9.9%,其它經濟42.10億元,增長100%。由此可見其他經濟(包括個體、合作和股份等)在三種經濟類型中佔有較大的比重。特別是個體經濟的大量涌現,不僅活躍了,也方便了群眾,為促進全市商品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開辟了新的就業門路。
六、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外商投資逐年增多
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是全市對外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據統計,截至1997年底全市進出口總值為11050萬美元,其中:出口總值9730萬美元,比1990年增長1080倍,年均遞增171.3%,進口總值132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16完美元,比1986年增長344.3倍,年均遞增70.1%.出口創匯2948萬美元,完成銷售收入39億元,實現利稅6億元.其中:入庫稅金2.84億元.對外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不僅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是全市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七、文教衛生事業穩中求進
文教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使全市教育普及,衛生機構人員增多。據統計,1997年全市小學在校學生達71.79萬人,增長17.1%,年均遞增0.8%,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8.42萬人,減少3.3%,中等專業在校學生1.27萬人,增長9.58倍,年均遞增13.2%,普通高校在校學生1.45萬人,增長3.26倍,年均遞增7.9%.衛生機構床位14717張,增長106.4%,年均遞增3.9%,衛生機構人員2.01萬人,遞增1.6倍,年均遞增5.2%,醫生7003人,增長75.6%,年均遞增3.0%.
八、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增多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據統計,1997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52.82億元,增長26.51倍,年均遞增19.1%.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投資15.42億元,增長27倍,年均遞增19.2%,城鄉個人投資14.35億元,增長15.88倍,年均遞增16.0%。從投資情況來看,二十年來得發展變化是大的發展速度是快的。形式比較樂觀。但是,應該看到每年投資的多少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由於1997年工業生產的下滑,不僅影響了全市經濟的增長,同時也直接影響投資的增長。
九、財政金融是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基礎
財政金融是反映全市經濟效益和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基礎。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據統計,1997年全市財政收入為11.49億元,增長5.46倍,年均遞增10.3%,財政支出15.11億元,增長10.1倍,年均遞增13.5%.國家銀行各項存款155.91億元,增長63.96倍,年均遞增24.6%,國家銀行貸款143.29億元,增長17.18倍,年均遞增16.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59.13億元,增長208.4倍,年均遞增32.5%。
十、城鄉居民,城鎮職工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1997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2154元,增長11.24倍,年均遞增14.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721元,增長12.8倍,年均遞增14.8%.城鎮職工人數56.7%萬人,增長82.9%,年均遞增3.2%.城鎮職工工資5179元,增長7.46倍,年均遞增11.9%。
回顧改革開放二十年,全市社會經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還存在著農業基礎薄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工業生產下滑,一些企業的停產或半停產,造成下崗人員增多,就業與在就業壓力加大等問題。在目前情況下,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還很多。因此,我們要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加快企業改制和經營機制的轉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加大企業的改革力度,加快企業改制的步伐,適應兩個轉變,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實現第二次創業,開創全市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新局面。
城鄉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城鄉人民生活擺脫「貧困」,普遍實現「溫飽」,正向「小康」邁進。20年來,我市城鄉居民生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居民收大幅度提高,消費支出同步增長,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明顯改善。
1、城鄉居民收入在經濟發展中快速增加。改革開放以來,職工平均工資由1978年的526元增加到97年的5044元,20年間增長了8.6倍。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加快,據抽樣調查資料顯示,97年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85元,比90年代初期增長2.2倍,平均每年以18%速度遞增,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51元增加到1997年的2070元。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為生活的改善提供了物質基礎。
2、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20年來,多數居民生活水平已達溫飽,部分家庭已邁進「小康」,主要表現為: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不斷變化,已比較注重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消費。97年,市區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已達3080元,是90年的2.5倍,每年增長14%,農民的生活也有很大提高。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收入的增加,推動著人們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引起了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的變化,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吃、穿、住、用、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吃的方面,居民由量的滿足向質的方面提高,居民飲食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並趨於優化。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四月份發布的信息,我國商品已告別短缺,進入物質資料相對豐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糧憑供應,副食要票證」的狀況一去不復返了,人們的生活消費總量增加,97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費豬牛羊肉30.5公斤,糧食9.2公斤,作為主食的精米細面占糧食消費比重由90年的80.1%上升到97年的99.1%,提高19個百分點,人均消費鮮蛋17.5公斤、魚12.9公斤、鮮奶1.7公斤、干鮮瓜果59.8公斤,分別比90年增長率加10.1公斤、4.1公斤、1公斤、13.8公斤。
穿的方面,居民穿著向「成衣化」、「多樣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改革開放20年來,社會生活中人們印象最深刻、最直觀、最生動的變化莫過於衣著服飾的變化。十幾年前,人們服裝主要以「灰白」、「軍綠」為格調,樣式陳舊。可如今,居民穿著成衣化大大提高,97年市區民民人均購買成衣6.6件,比90年增加4.5件。
住的方面,住房成套率明顯提高,居室環境大為改善。隨著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住房建設速度的加快,一批「安居房」、「解困房」和居民小區相繼建成,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97年底,市區住樓房戶數已達73%,城市人均居住面積7.44平方米,住樓人數占總人口比重為72%,百戶居民擁有單元式配套住宅達65戶,擁有單元式的已佔總人口比重為63.9%,截止97年底,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為19.6平方米,93.7%為磚木、鋼筋混凝土結構。
居民日常耐用消費品由「實用型」向「享受型」方向發展。手錶、縫紉機、自行車,這個在六、七十年代曾代表富有標志的「老三件」,曾經是多少人的嚮往和夢寐以求,並且成為人們追求的奢侈品,時過境遷,居民家庭的耐用品演繹了兩次更新換代。80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新三件」取代了「老三件」,如今電話、空調、音響又取代了「新三件」。
居民在日用消費品上呈現出「跳躍式」發展態勢,據抽樣調查,97年底我市城市百戶居民擁有洗衣機87台,電冰箱77台,彩色電視機99台、空調器8台,淋浴器21個,錄相機25台,電話65部,農村百戶農民擁有洗衣機13.5台,電冰箱7台,摩托車4.6部,電視機102台,錄音機24台,音響6套,燃氣具4.3套。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認真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科技隊伍不斷擴大,科技成果碩果累累。截止97年底,市屬企事業單位共有科技人員41700人,具有中級職稱的15000人。我市還以科技為先導,抓好「科技興企」,在企業開展了創建科技先導型企業活動,加強對大中型企業技術開發的指導,科技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94年的33.6%提高到97年的44.2%。
穿戴習俗
清代男留發辮,女裹「金蓮」。服式一般為大襟布紐,袖口褲腳寬大。男的冬日多數穿長衫,夏著短服,戴八棱(瓜皮)帽工紗帽,少數老人戴風兜。秀才舉人有「藍衫頂戴」作禮服。女衣長過膝,有的襟邊袖口飾以帶狀紗織花邊,俗稱「欄桿」。未婚女梳辮子,已婚女梳發髻,中老年婦女則系包頭或縐紗。
辛亥革命後,男去發辮,剃光頭或留短發。女解纏足,青年婦女漸興短發。穿戴隨之漸變。男性公教人員多數穿中山裝(小翻領,上下各兩個明袋)。學生多穿學生裝(無翻領,左胸與腰兩側各一暗袋)。還有軍便裝,工人裝,也為廣大青年普通衣著,富家婦女和女生多穿旗袍,農民衣式沿舊無大變化。舊時勞動群眾衣著主要是蔽體保暖,很少講究款式美觀。
五十年代,中青年婦女曾一度風行列寧裝、大翻領、雙排紐、腰兩側斜插袋,並束布腰帶。六十年代,一度受「紅衛兵」穿著影響,普遍喜穿綠軍裝。改革開放以來,衣著講究美觀、舒適,款式繁多且變化快。以往注重服飾厚實耐穿的觀念,遂嬗變為追求衣著新穎雅觀,部分高收入階層的婦女日就華麗。黃金項鏈、腳手鐲,以至袒肩露胸的上衣和超短裙,已在部分青年女子身上出現。
4. 如何寫百事可樂的市場調查報告
消費群體
該飲品消費群體主要有三種:學生、白領和層次較高的自由職業者(廣告人、自由撰稿人等)。消費群體以"小於16歲"和"16~30歲"這兩個年齡段最為集中。以上職業和年齡段的消費群體正是年輕富激情、對時尚最為過敏的一族。
購買因素
在對"喜歡喝百事可樂的理由"一項調查中,可窺見其購買因素。在列出的諸多因素中,"品牌知名度高"、 "覺得氣流噴出也體現著一種年輕的時尚感"、"包裝時尚"依次位居三甲。對於魚龍混雜的碳酸飲料市場,特別是對於百事可樂(有其強勁品牌對手--可口可樂),品牌是關鍵因素。
飲用場合
各列出項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看球賽時、思考時、聚會時、遊玩時、口渴時、無聊時、身心疲憊時。可見,飲用該飲品的場合多與年輕、激情、時尚有關。
購買場地
在列出的諸多購買場地中,"想喝就買,不在乎在什麼地方買"遠勝於其它選項而高居榜首。這也符合該飲品消費群體的隨性、灑脫的個性。
提供 / 購買者
統計表明,大約90%的受調查者是由自己"購買/提?quot;百事可樂的。這也與該飲品消費群體的獨立性格相符合,證實了年輕人的"喜歡的,就自己去爭取"這一理念。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樂於1886年誕生於美國,距今已有113年的歷史。這種神奇的飲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消費者,成為「世界飲料之王」,甚至享有「飲料日不落帝國」的贊譽。但是,就在可口可樂如日中天之時,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樣高舉「可樂」大旗,敢於向其挑戰的企業,它宣稱要成為「全世界顧客最喜歡的公司」,並且在與可口可樂的交鋒中越戰越強,最終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這就是百事可樂公司。
新可樂挑戰老可樂
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樂同樣誕生於美國,那是在1898年,比可口可樂的問世晚了12年,去年是它100歲誕辰。它的味道同配方絕密的可口可樂相近,於是便借可口可樂之勢取名為百事可樂。
由於可口可樂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大力開拓市場,到這時早已聲名遠揚,控制了絕大部分碳酸飲料市場,在人們心目中形成了定勢,一提起可樂,就非可口可樂莫屬,百事可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不見起色,曾兩度處於破產邊緣,飲料市場仍然是可口可樂一統天下。盡管1929年開始的大危機和二戰期間,百事可樂為了生存,不惜將價格降至5美分/鎊,是可口可樂價格的一半,以致於差不多每個美國人都知道「5分鎳幣可以多買1倍的百事可樂」的口頭禪,百事可樂仍然未能擺脫困境。
在飲料行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個是市場領導者,一個是市場追隨者(挑戰者)。作為市場追隨者,有兩種戰略可供選擇:向市場領導者發起攻擊以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或者是參與競爭,但不讓市場份額發生重大改變。顯然,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實踐,百事可樂公司發現,後一種選擇連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於是,百事可樂開始採取前一種戰略,向可口可樂發出強有力的挑戰,這正是二戰以後斯蒂爾、肯特、卡拉維等「百事英才」所做的。
百事可樂的一代
這時有一個對百事可樂的發展非常有利的環境。二戰後,美國誕生了一大批年輕人,他們沒有經過大危機和戰爭洗禮,自信樂觀,與他們的前輩們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小傢伙正在成長,逐步會成為美國的主要力量,他們對一切事務的胃口既大且新,這為百事可樂針對「新一代」的營銷活動提供了基礎。
但是,這一切都是在1960年百事可樂把它的廣告業務交給BBDO(巴騰-巴頓-德斯廷和奧斯本)廣告公司以後才明白過來的。當時,可口可樂以5∶1的絕對優勢壓倒百事可樂。BBDO 公司分析了消費者構成和消費心理的變化,將火力對准了可口可樂「傳統」的形象,做出種種努力來把百事可樂描繪成年輕人的飲料。經過4年的醞釀,「百事可樂新一代」的口號正式面市,並一直沿用了20多年。10年後,可口可樂試圖對百事可樂俘獲下一代的廣告做出反應時,它對百事可樂的優勢已經減至2∶1了。而此時,BBDO又協助百事可樂制定了進一步的戰略,向可口可樂發起全面進攻,被世人稱為「百事可樂的挑戰」。其中兩仗打得十分出色。
第一個漂亮仗是品嘗實驗和其後的宣傳活動。1975年,百事可樂在達拉斯進行了品嘗實驗,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都去掉商標,分別以字母M和Q做上暗記,結果表明,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更受歡迎。隨後,BBDO 公司對此大肆宣揚,在廣告中表現的是,可口可樂的忠實主顧選擇標有字母M的百事可樂,而標有字母Q的可口可樂卻無人問津。廣告宣傳完全達到了百事可樂和BBDO 公司所預期的目的:讓消費者重新考慮他們對「老」可樂的忠誠,並把它與「新」可樂相比較。可口可樂對此束手無策,除了指責這種比較不道德,並且吹毛求疵地認為人們對字母M有天生的偏愛之外,毫無辦法。結果,百事可樂的銷售量猛增,與可口可樂的差距縮小為2∶3。
1983年底,BBDO 廣告公司又以500萬美元的代價,聘請邁克爾•傑克遜拍攝了兩部廣告片,並組織傑克遜兄弟進行廣告旅行。這位紅極一時的搖滾樂歌星為百事可樂贏得了年輕一代狂熱的心,廣告播出才一個月,百事可樂的銷量就直線上升。據百事可樂公司自己統計,在廣告播出的一年中,大約97%的美國人收看過,每人達12次。
幾乎與此同時,百事可樂利用可口可樂和包裝商們的利益紛爭,以及聯邦貿易委員會對飲料行業特許包裝體制的反對,爭取過來數家包裝商,並且讓可口可樂公司遭受了一次非常公開的挫折。1984年5月,負責官方飲料供應的快餐聯號伯格•金公司因不滿可口可樂轉向其競爭對手麥當勞公司,於是交給百事可樂一紙合同,讓它為全美2300家伯格•金快餐店提供3000萬升飲料,僅此一項每年為百事可樂增加3000萬美元的收入。伯格•金的「倒戈」,令百事可樂獲益匪淺。
百事可樂只有30多歲的經理約翰•斯卡利堅信:「基於口味和銷售兩個原因,百事可樂終將戰勝可口可樂」。這一預言現在終於變成了現實。在百事可樂發起挑戰之後不到3年,美國《商業周刊》就開始懷疑可口可樂是否有足夠的防衛技巧和銷售手段來抵禦百事可樂的猛烈進攻。1978年6月12日,《商業周刊》的封面赫然印著「百事可樂榮膺冠軍」。A•C•尼爾森關於商店裡飲料銷售情況的每月調查報告也表明:百事可樂第一次奪走了可口可樂的領先地位。
色彩:紅與藍
實際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商標設計可能最能反映二者的特色和定位。
可口可樂選用的是紅色,在鮮紅的底色上印著白色的斯賓塞體草書「Coca-Cola」字樣,白字在紅底的襯托下,有一種悠然的跳動之態,草書則給人以連貫、流線和飄逸之感。紅白相間,用色傳統,顯得古樸、典雅而又不失活力。
百事可樂則選擇了藍色,在純白的底色上是近似中國行書的藍色字體「Pepsi Cola」,藍字在白底的襯托下十分醒目,呈活躍、進取之態。眾所周知,藍色是精緻、創新和年輕的標志,高科技行業的排頭兵IBM公司就選用藍色為公司的主色調,被稱為「藍色巨人」,百事可樂的顏色與它的公司形象和定位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從真空地帶著手
百事可樂不僅在美國國內市場上向可口可樂發起了最有力的挑戰,還在世界各國市場上向可口可樂挑戰。
與國內市場完全一樣,百事可樂因為可口可樂的先人優勢已經沒有多少空間。百事可樂的戰略就是進入可口可樂公司尚未進入或進入失敗的「真空地帶」,當時公司的董事長唐納德•肯特經過深入考察調研,發現前蘇聯、中國以及亞洲、非洲還有大片空白地區可以有所作為。
肯特的至交,美國總統尼克松幫了大忙。1959年,美國展覽會在莫斯科召開,肯特利用他與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松之間的特殊關系,要求尼克松「想辦法讓蘇聯領導人喝一杯百事可樂」。尼克松顯然同赫魯曉夫通過氣,於是在各國記者的鏡頭前,赫魯曉夫手舉百事可樂,露出一臉心滿意足的表情。這是最特殊的廣告,百事可樂從此在前蘇聯站穩了腳跟,這對百事可樂打入前蘇聯國家和地區也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百事可樂雖然進入了前蘇聯市場,卻未能實現在前蘇聯建立工廠,壟斷可樂在前蘇聯銷售的計劃。於是,1975年,百事可樂公司以幫助前蘇聯銷售伏特加酒為條件,取得了在前蘇聯建立生產工廠並壟斷其銷售的權力,成為美國闖進前蘇聯市場的第一家民間企業。這一事件立即在美國引起轟動,各家主要報刊均以頭條報道了這條消息。
在以色列,可口可樂搶佔了先機,先行設立了分廠。但是,此舉引起了阿拉伯各國的聯合抵制。百事可樂見有機可乘,立即放棄本來得不到好處的以色列,一舉取得中東其他市場,佔領了阿拉伯海周圍的每一個角落,使百事可樂成了阿拉伯語中的日常詞彙。
70年代末,印度政府宣布,只有可口可樂公布其配方,它才能在印度經銷,結果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可口可樂撤出了印度。百事可樂的配方沒有什麼秘密,因此它乘機以建立糧食加工廠、增加農產品出口等作為交換條件,打入了這個重要的市場。
百事可樂在拓展國際市場時,一直將尼克松視為它的秘密武器。60年代尼克松競選慘敗後,百事仍然積極對其給予支持,肯特先生以年薪10萬美金的報酬,聘請尼克松為百事公司的顧問和律師。尼克松則利用自己的關系周遊列國,兜售百事可樂,並且在競選美國總統成功後,任命肯特為總統經濟政策顧問,使其有機會影響經濟政策,藉以創造百事可樂在世界市場與可口可樂競爭的有利地位。
在與可口可樂角逐國際市場時,百事可樂很善於依靠政界,抓住特殊機會,利用獨特的手段從可口可樂手中搶奪市場。
另一種多元化
由於飲料行業的激烈競爭,為了規避風險,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多元化經營。但是,多元化為兩家公司帶來的收益大相徑庭,百事可樂在這場特殊的角逐中再次戰勝了可口可樂。
自70年代開始,可口可樂公司大舉進軍與飲料無關的其他行業,在水凈化、葡萄酒釀造、養蝦、水果生產、影視等行業大量投資,並購和新建這些行業的企業,其中包括1982年1月,公司斥資7.5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製片廠的巨額交易。但是,這些投資給公司股東的回報少得可憐,其資本收益率僅1%。直到80年代中期,可口可樂公司才集中精力於主營業務,結果利潤出現直線上升。
百事可樂就幸運多了。它從60年代起就試圖打破單一的業務種類,迅速發展其他行業,使公司成為多角化企業。從1977年開始,百事可樂進軍快餐業,它先後將肯德基食品公司(KFC)、必勝客(Pizza-hut)義大利比薩餅和特柯貝爾(Taco Bell)墨西哥餐廳收歸麾下。百事可樂這次的對手是快餐大王麥當勞公司。肯德基、必勝客和特柯貝爾在被百事可樂兼並前,都只是一些忽冷忽熱的餐館,僅僅在自己狹小的市場內略有優勢。百事可樂兼並它們之後,立即提出:目標和對手「不應再是城裡另一家炸雞店、餡餅店,而應是偉大的麥當勞!」於是,百事可樂又在快餐業向強手發起了挑戰。
當時正是美國通貨膨脹不斷高漲的年代,麥當勞的食品價格也隨著物價不斷上漲,百事可樂看準時機,以此為突破口,開始了它的攻勢。公司不斷設法降低成本,制定了「簡化、簡化、再簡化」的原則(這不是指食品的製作和質量,而是指盡量減少非食品經營支出)。如預先做好部分食品,在店外燒烤牛肉,盡量減少廚房用地,降低人工成本;修改菜單,將製作快的菜放在前面,以加快流通速度等。結果銷售額很快達到以前的兩倍,而員工只有以前的一半。由於收入迅速增加,成本大大降低,利潤猛增,已經能夠與麥當勞抗衡,並且帶動了百事可樂飲料的銷售。
百事可樂還首創快餐業「送貨上門」的新型營銷方式。當時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韋恩•卡拉維說:「如果只等著忙碌的人們到餐廳來,我們是繁榮不起來的。我們要使炸雞、餡餅的供應像看時間那樣方便。」
百事可樂質優、價廉的食品,高效、多樣的服務贏得了顧客的青睞,銷售額年年創記錄,很快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餐飲公司。許多老牌快餐公司在百事可樂咄咄逼人的攻勢下敗下陣來,甚至麥當勞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70年代末80年代初,麥當勞公司的年利潤率為8%,而百事快餐公司的年利潤率卻高達20%。
百事可樂終於在它誕生92周年的時候趕上了競爭對手。1990年,兩種可樂平分市場,在零售方面百事可樂甚至超出了1億多美元。該年度A•C•尼爾森公司對美國、歐洲和日本的9000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排出了世界上最有影響的10大名牌,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均獲此殊榮,分列第6和第8位。百事可樂已經實現了成為全世界顧客最喜歡的公司的夢想。1997年,百事可樂公司全球銷售額為292.92億美元,位列《財富》98世界500強第92位,榮登飲料行業企業世界冠軍,可口可樂只能屈居亞軍,銷售額只有188.68億美元,排名在201位。
可樂在中國
由於可口可樂是最早進入中國的美國企業,具有百事可樂不可比擬的先人優勢,百事可樂在中國同樣處於挑戰者的位置。
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戰略主要是:
1.以年輕人和愛好體育的人士為目標市場。1999年3月,中國足球協會宣布,中國足協與國際管理集團經過友好協商,正式簽訂協議,由百事可樂公司買斷今後5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冠名權,從1999年開始到2003年,甲A聯賽將冠名為百事可樂全國足球甲A聯賽,同時,合同規定,禁止其他飲料企業進入甲A聯賽俱樂部和球隊,一舉獨佔了中國最大體育運動市場的宣傳權。百事可樂還通過多種形式參與中國體育,擴大在體育愛好者中的影響。另外,百事可樂的廣告也全部以時尚、新潮、青年或運動人士為訴求重點。
2.集中開拓北京和南方主要大中城市。現在百事可樂產品已在國內12家合資的灌瓶廠製造,包括北京、深圳、廣州、福州、上海、南昌、桂林、成都、重慶及長春等地,除了北京和長春外,全是南方城市,其中上海、福州、成都、重慶被認為是百事可樂最重要的領地。
3.並購國內飲料企業。1993年,百事可樂在廣州成立百事亞洲飲料有限公司,設立了兩家濃縮液生產廠:一家負責生產百事飲品,而另一家則負責生產當地品牌。1994年,百事可樂又同天府可樂和北冰洋飲料公司達成協議,成立了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和北京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
4.多樣化經營。百事公司旗下的飲料和餐飲業務均已在中國展開。目前,百事可樂飲料在國內的產品包括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及激浪、北冰洋等,百事可樂餐飲在中國主要是肯德基炸雞和必勝客比薩餅。
自1993年百事可樂與中國國家輕工總會簽訂共同合作發展備忘錄至今,公司已在國內相同項目上進行了7億美元的投資,擁有12家合資灌瓶廠及3家濃縮液生產廠。百事可樂國際集團還計劃於未來5年在中國設立9家新廠,聯同本地的合夥人,公司將會轉移先進科技及器材,同時引入現代的管理及市場系統。
百事公司積極擴展的成績十分顯著,僅1994年,該公司在中國的銷量就增加了50%。但是,在中國可樂市場,可口可樂仍然處於絕對優勢。1998年的中國碳酸飲料市場上,前5名中有4名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1999年2月1日—28日,可口可樂公司在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的中國民生銀行大廈上,掛起了四幅總面積近9000平方米的可口可樂巨型廣告,公然在百事可樂的家門口向百事可樂挑戰,可見其氣勢之盛。
1999年2月2日,推出非常可樂的娃哈哈集團通過《中國經營報》,對全國的消費者進行了「為非常可樂打分」的問卷調查。北京市統計局計算中心對回收的問卷進行了統計,結果在參加調查的消費者中,63%的人在購買可樂時首選品牌是可口可樂,34%的人首選非常可樂,而百事可樂僅為3%。據分析,中國人有兩種心態:崇尚外國生活和對國貨潛藏在心的愛護。可口可樂以純正的美國口味成為「可樂」的同義詞,得到了前一種心態的一致喜愛;而非常可樂則爭取了後一部分人;百事可樂面向年輕人的定位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同,所以位居末席。連初出茅廬的非常可樂都競爭不過,看來百事可樂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以百事可樂勇於向強手挑戰的精神、傑出的經營銷售經驗,以及人才雲集優勢,百事可樂公司絕不會甘居人後,好戲還在後頭。
點評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之間的雙雄戰早已打得不可開交,百事可樂在其中令人稱道的是它勇於挑戰的勇氣和它的市場競爭手段。最終,百事可樂取得了一席之地。
當我們的眼光投向世界,尤其是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大型跨國公司的時候,我們深切地感到:中國的企業與它們相比是何等的渺小。但是,競爭是不可迴避的,中國企業必須學習百事可樂的精神,勇於面對世界級強手。實際上,並不是一點機會沒有。與新興的小企業相比,規模巨大、歷史悠久的企業也存在致命的弱點,百事可樂就抓住可口可樂管理機構調整和人事糾葛帶來的良機,向可口可樂發起有力的沖擊,並取得了赫赫戰果。
當然,我們最應該學習的是百事可樂如何向強手挑戰。百事可樂在美國挑戰可口可樂的主要方式,是其卓然超群的市場定位和對銷售渠道的控制。在可口可樂一統天下的年代,針對青少年對碳酸飲料的強大需求及未來的購買潛力,百事可樂將自身定位於「創新、年輕並富有活力」,這對於6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極具號召力,並且控制了銷售渠道中的包裝公司,因此能夠異軍突起。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鏖戰可樂市場的時候,七喜將自己定位為非可樂,也迅速打開了銷路。
在國際市場上,百事可樂的競爭策略也很獨特,它看準時機,佔領了可口可樂的「真空地帶」,不僅避免了後入劣勢和兩敗俱傷的局面,還在大片地區形成了壟斷。百事可樂對麥當勞等快餐公司的挑戰主要是有針對性地「提供質優、價低的產品,高效、多樣的服務,並不斷創新」。都是眼光獨到、精準,策略切中要害,深合顧客心理和需求,因此能夠行之有效。
最近,非常可樂、汾湟可樂、中華可樂紛紛出台,掀起中國的可樂大戰。在向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強手挑戰中,應當學習當年百事可樂的精神,特別是要學習百事可樂的競爭手段,找準定位,做好市場營銷。
但是,這三種可樂除了強調自己是國貨外,似乎沒有其他創意。以汾湟可樂為例,現在電視上播得比較多的是汾湟可樂的兩則廣告——《打抱不平篇》和《龍舟篇》。前者的內容是:手中的汾湟可樂被搶走後,小男孩無可奈何,這時成龍見義勇為,搶回可樂,小男孩對成龍的功夫佩服得五體投地,又將手中的汾湟可樂拋出,要求再來一次。後者的內容是:大家扛起龍骨下水,人們揮汗如雨,這時一罐汾湟可樂出現了,成龍打開它,仰頭痛飲,然後來了一句話,「汾湟可樂,大家齊歡樂」。專家評論說,前一則廣告似乎是在為成龍的功夫而非汾湟可樂做廣告,將可樂換成玩具一點不影響其完整性;後一則也無非是這樣一種訴求:汾湟可樂能解渴,特別是大汗淋漓時,與其他可樂並沒有兩樣。這兩則廣告的問題都在於:定位不準、不深,沒有特色。
其實,這正是汾湟可樂對自己產品定位把握不定的表現,其他兩種可樂也是一樣。在洋可樂橫行的時代,宣揚「中國人自己的可樂」當然能夠贏得部分顧客,因而非常可樂首先以此為訴求,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消費者關心的不僅僅是國貨,而是它們與洋可樂比,有什麼新穎獨特的地方,能否接受並喜歡,顯然,這就不單是「國貨」二字能達到的。如果非常可樂營銷得法,能夠充分利用「娃哈哈」對兒童的影響,培養未來「娃哈哈的一代」也並非無稽之談。現在,在台灣,占軟飲料市場60%以上市場份額的不是可口可樂,也不是百事可樂,而是一家當地飲料企業,它的訣竅就是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對銷售渠道的牢牢控制。
這正是我們需要向百事可樂學習的。
5. 我想寫一個關於牛肉乾的調查報告
我是內蒙包頭的,我們那裡賣的,一般是用黃褐色紙袋裝,袋內貼一層薄薄的塑料防油回.
我們那裡答直接吃牛肉乾,或者切成塊燒烤.
便宜的50一斤,貴的90.你要最貴的,那可沒頂...
設計??
就是為了方便保存,切成條是因為比較好乾..
下面是網路的解釋
http://ke..com/view/122889.htm
6. 恩格爾系數是什麼意思
恩格爾系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恩格爾系數達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
7. 樂山有沒有海鮮市場
賣海鮮批發比較多的是 從牛二橋哪兒出去 一直到河邊的那條街
8. 如何看待今年車厘子價格腰斬
首先,車厘子主要是進口水果,中國進口車厘子的主要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智利,其中以美國與智利的貨量最大。每年的11月份到1月份都是進口車厘子銷量最多的幾個月。由於目前新冠疫情在國外依然猖獗,車厘子沒法出淤泥而不染,不少人表示擔心以前因為價格望而卻步,如今因擔心車厘子受到病毒污染,手裡的車厘子突然不香了。
各地政府嚴格對進口冷鏈食品消殺或者檢疫,比如廣州28個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全面啟用超市須索取「三證一單」。消費者若不放心,購買車厘子時可戴上手套,買回來將外包裝用消毒酒精噴灑後再打開,用點麵粉,戴著手套搓洗一番,再用清水洗凈,就可以放心吃了,或者可用250mg/L濃度的84消毒液浸泡15分鍾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後食用。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對近期進口車厘子的身價下跌原因,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車厘子價格是為什麼一降再降呢?除了遭受新冠病毒污染外,還有以下原因。
2019年我國進口的車厘子總共也就19.4萬噸左右,而2020年智力有50萬噸的車厘子進入中國市場,再加上其他國家的進口來源,中國進口車厘子數量可能達到60萬噸左右,這個數量相當於2019年的三倍,這也是直接導致車厘子價格暴跌的重要原因。與去年相似,今年車厘子價格腰折原因一是產量,二是運輸費用,目前海運、空運線路都正常運行,今年的產量暴增30%,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導致車厘子價格折了就沒再站起來。
此外,各地進口車厘子價格也有所差異。
可見車厘子價格即不符合南北方水果價格規律也不符合物價水平分布規律,可能這是看不見的手在背後操控著一切吧。相比來看,你所在城市車厘子價格是低了還是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