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欽州坭興陶的人物
自清咸豐年間以來的150多年間,欽州坭興陶技工、藝人人才輩出。車工前輩有顏非、顏六、黎昶昭等;刨工前輩有符春華、黃廣益、李真愚等;雕工前輩有黎昶春、范念堂、李四達、黎啟銓、潘鏡光、李照允等;燒窯工有盧大、顏七、莫三等。在當代,有工藝美術設計大師李人帡、陸景平;古典人物畫家鄧敦偉、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家兼雕刻家劉明洲、王兆儒、王茁,中國畫壇百傑畫家帥立功、廣西書法家協會書法家和雕刻家鍾毅、坭興陶設計師黃亞南、雕刻家黎昌權、制陶拉坯專家梁遒龍、制陶拉坯技師黎仕清、陶藝設計師李燕、蟬翼雕創始人袁浩、青年陶藝雕刻家董煥俊等。現將欽州坭興陶發展史上值得稱頌的人物簡述如下:
胡老六:晚清陶藝人,首先使用欽江西岸細膩紫坭製作精美煙斗、坭偶,開創欽州坭興陶產業的新紀元,堪稱坭興陶近代鼻祖。
黎昶春:又稱黎不老,晚清至民國陶藝大師,與其弟黎昶昭一道以欽江東岸和西岸軟硬坭結合創制優質坭興陶,開東西坭混合制陶之先河。擅長雕刻博古圖和鍾鼎、甲骨文。1915年、1930年兄弟倆合作製造的坭興陶花瓶在美國和比利時參展均獲金獎。是名號「黎家園」的創立人。
黎昶昭:晚清至民國陶藝師,以欽江東西坭混合制陶的創始人之一,擅長拉坯,造型准確,與其兄黎昶春合作製造的坭興陶產品,參加美國舊金山和比利時博覽會分別獲得金獎,「黎家園」的創立人。
顏非:民國時期陶藝技工,車工中傑出人物,車坯別出心裁,創造許多式樣,通花花瓶是他的傑作。
顏六:民國時期陶藝技工,車工工作幼細,坭坯均勻,做出的陶坯都是上等品。
盧大、莫三、顏七:民國時期陶藝技工,煅燒工。能准確把握煅燒火候燒出坭陶質量上乘。
李真愚:民國時期陶藝技師,善於取長補短,常參考古圖,創出新樣,是刨工中兼能出樣的突出人物。
范念堂:民國時期雕工技師,擅長花卉、昆蟲、翎毛、人物的繪畫。經他雕刻出來的圖案,靈活精巧,栩栩如生。其浮雕更出色,曾塑造瘦骨仙挖耳像和鐵拐李瞄葫蘆像,圖像活靈活現,神態十足。
顏干卿:現代陶藝技師,拉坯工,造型准確,技術熟練。
黎啟銓:現代陶藝技師,雕工精細,凸鼓較好。
李四達:現代陶藝技師,既能書法,亦能繪畫,雕刻工藝好。
潘鏡光:現代陶藝技師,從小從事坭興陶雕刻,尤其擅長羅漢及甲骨文雕刻。
潘建三:現代陶藝技師,潘鏡光之子,繪畫雕刻都出色,尤其擅長長龍鳳雕刻,是後期之秀
顏釗明:現代陶藝師,多面手,亦會繪畫,亦會雕刻和拉坯。1979年,他代表欽州縣坭興工藝廠出席全國工藝美術創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林朱勛:現代陶藝技師,擅長工藝設計和雕刻,他的陶藝作品在全國大賽和參展中獲過獎。
顏昌金:現代陶藝師,善於陶藝造型裝飾,其陶藝作品在全國參賽曾獲獎。
李石清:現代陶藝師,精於原材料的選料和配料、拉坯。
袁浩(字:惟皓,號:至長居士):陶刻藝術家,陶器「蟬翼雕」雕刻藝術技法創始人。 坭興陶手拍壺藝人,女,出生於坭興陶都—欽州,成長於坭興陶世家,自小受到坭興陶大師們的耳濡目染,長大後又在兄長的坭興廠工作,體會了坭興陶工藝的全過程,並學習了手拍壺工藝,結合欽州陶土特性大膽創新嘗試新的坭興陶制壺工藝,並把手拍壺技藝定位在方形壺的工藝上,獨樹一幟,闖出了自己的一條新路。
她克服了坭興陶泥質細膩干濕度難掌握等技術難題,現在已經嫻熟地成為欽州為數極少的手拍壺工藝高手,並有志於進入大師行列。
她的作品有女性的細膩又有大師的神韻,已經引起很多藏家的關注。 (1935-)
當代書法家和篆刻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欽州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幼承家學,書體擅長篆、隸、行、草,曾先後應邀赴新加坡、澳大利亞和美國舉辦個人書法展及講學活動。在參加國家和國際重大書畫展中多次榮獲一等獎和國際金獎。作品被曲阜孔子博物院「論語碑苑」等多處名勝碑林刻石並被澳大利亞悉尼中華文化中心、美國蒙斯柏圖書館、加利福尼亞議院、蒙特利市議院等幾十家單位收藏。2005~2006年,應邀雕刻坭興陶,因其刀法老辣,字跡古樸蒼勁,所雕刻的大鍾和三足鼎,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2012年,其「欽州八景八體書法瓶」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四屆中國美術陶瓷技藝大賽授予「評委提名獎」,更是對其陶藝造詣的高度肯定。 字:惟皓,號:至長居士
早年受教於著名畫家劉宇一,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陶刻藝術家。陶器「蟬翼雕」雕刻藝術技法創始人。
陶器「蟬翼雕」雕刻藝術技法,為袁浩獨創並運用在坭興陶雕刻工藝中。是以淺浮雕(薄意雕)為基礎,通過體現國畫的意境、油畫的透視效果、堆塑的立體感觀,以細膩的刀法刻劃出圖案的一種雕刻藝術手法。
「蟬翼雕」雕所刻劃出來的圖幅,厚度一般約0.5毫米,最厚不到1毫米,真可謂「薄如蟬翼、觀似疊嶂、觸若撫綺、神追游龍」。
惟皓「蟬翼雕」系列作品為全手工製作,均屬單品,雕刻的古典人物、花鳥魚蟲等作品立體、細膩、傳神,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及升值空間。 號陶隱居士,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畫家,青年陶藝雕刻家。師從著名水彩畫家宋守宏、國畫家於志源教授。擅長油畫、陶藝設計和雕刻。扎實的繪畫功底與精細的薄意雕刻技藝使每件陶藝作品高雅清奇、深厚秀麗。其作品「福貴祥和」梅瓶在2012年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上獲得「金鳳凰·青島賽區」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銀獎,坭興陶套壺「十八羅漢」獲2012年首屆「陶醉中華·彩雲之陶藝術節」金獎。其獨到的創意與精湛的技藝使其作品更具收藏價值。
㈡ 有人知道欽州坭興陶一條街位置在哪嗎
欽州很多大街小巷都有坭興陶,城中街欽藝堂坭興陶這家的壺非常不錯。
㈢ 欽州坭興陶是怎麼由來的
坭興陶陶土獨特,各件產品含氧化鐵比例不同,坯品在燒制溫度和氣氛變化的不同而產生「窯變」。「窯變」源起於清咸豐年間,後被世人稱為坭興陶「祖師爺」的藝人胡老六,當時為了讓製作出來的煙斗更細膩更堅硬,棄沙土改用欽州城西紅泥,棄缸改窯高溫煅燒,燒成經打磨後,煙斗竟細膩如玉質,且呈現出神秘的古銅色——這是欽州陶器出現的第一次窯變。
坭興陶發展歷史
唐朝時,已經具備先進的工藝,出現了技藝高超的陶刻和泥料精細的陶器,是古代欽州制陶業的第一個鼎盛期,在欽州城東平心村發現唐代刺史寧道務墓誌銘陶碑,這是坭興陶雛形的最早記錄。
坭興陶之所以能名揚天下,除了真材實料外,還跟它的窯變之色有關。 它可以不施任何釉料,僅僅選用欽江兩岸的紅泥與白泥進行配比,製成泥料,經過成型、入窯火燒就可以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顏色。 經窯變,剛出爐的坭興陶產品表層還會保留著硃色或紫紅的原色。經打磨去表層後才發現其真面目,形成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若隱若現紫紅、虎紋、天藍、天斑、金黃、栗色、鐵青等諸多色澤。
㈣ 欽州坭興陶的簡介
坭興陶是運用廣西欽州特有陶土製作的廣西桂陶,是綜合體現陶特徵的桂陶精髓。欽州是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嶺南古城,欽州於南朝宋元嘉第一次建制,稱為宋壽郡,隋開皇十八年(598)易名為欽州,取「欽順之義」,此為欽州最早得名,之後一直沿用此名。一千多年以來,欽州制陶人不斷發揚傳承桂陶的制陶精髓,將「雙料混煉、自然素麵、窯變出彩、陶刻創作、陶藝造型」 五項傳統制陶工藝淋漓盡致地運用於陶器藝術創作中,獨特地運用欽江兩岸的紅泥白泥燒制出古樸、典雅、厚重的坭興陶,在欽州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創造了千年傳奇的人間奇跡。特別是進入清朝咸豐年以後,坭興在承載千年傳奇等深厚文化基礎上化蛹成蝶,開創了藝術升華的新篇章,至1915年終於在美國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得金獎,成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1984年,30萬只凝聚中美文化交融結晶的坭興桂陶藝術珍品「神鳥」穿越太平洋,飛抵大洋彼岸的洛杉磯,成為訖今為止我國陶器行業單件陶器藝術品一次性出口歐美市場最大紀錄,再一次締造了神奇,開創了新時期海上新絲綢之路的先河。
」的絢麗華章。
㈤ 誰知道廣西欽州的坭興陶批發市場在什麼地方
藝寧軒坭興陶很不錯。
㈥ 欽州的坭興陶批發市場在欽州哪個位置
藝寧軒坭興陶
㈦ 坭興陶的代表人物
坭興陶的代表人物是李人帡。
李人帡 1946年出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曾在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專業學習。現任廣西欽州坭興陶工藝研究所所長。
從藝30餘年。代表作有《陶牛角》、《高鼓花樽》、《古陶鍾》等。多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及國外博物館收藏。
李人帲一九四六年出生,廣西欽州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從小愛好繪畫,中學時曾受過正規素描基礎訓練,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涉足坭興陶藝,八十年代初進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專業學習,畢業後堅持坭興陶業工作。
曾在欽州坭興工藝廠任過雕刻技工、車間負責人、設計室主任、陶藝研究所所長,現任欽州坭興陶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從藝三十多年來,創作設計新產品三百五十餘件(套),獲國家級一、二等獎作品有三十餘件(套),作品收藏於俄羅斯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國內外十多家國家級的博物館,設計的日用陶產品暢銷國內外。
(7)欽州坭興陶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李人帲代表作品有「高鼓花樽」、「龍紋君子鍾」、「四神」、「巡天壁掛」、「陶牛角」、「電熱湯鍋」、「古香茶具」等,發表專業論文有《藝術、功能與工藝相結合》 、《泥興陶造型設計初探》 、《 泥興陶茶具》 等20 多篇。
作品與從藝業績入選《 中國現代美術史》、《 世紀中國陶瓷大觀》 、《 世界著名陶瓷藝術家作品集》 、《 中國陶瓷》 等,是欽州市歷屆科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獲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廣西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勞動模範」稱號。中國科協授予「中國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勛章」。
坭興陶產品特點:雙料混煉、骨肉相融。自然素麵、窯變出彩。陶刻創作、陶藝造型。
㈧ 一篇介紹欽州泥興陶的文章
欽州,古稱安州。在13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閃耀著這個民族的文化光華、精神和品格。
考證坭興陶的歷史,據州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傳至清朝咸豐年間,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欽州坭興一時威名遠播海內外,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四川榮昌陶和雲南建水陶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
㈨ 南寧欽州坭興陶
在新陽路北三里有個尚沃古玩城,那裡有個坭興陶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