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東方衛視簡介
上海東方衛視根據自身特有的地緣特質以及獨特的歷史積淀,打出了「中國都市旗幟、國際傳媒標准、社會製作窗口、全國城市平台」的旗號,旗幟鮮明地為自己樹立了作為媒體的總體定位,也為進軍全國電視市場,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嶄新的上海東方衛視將充分發揮上海城市本身獨有的綜合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借鑒國際先進頻道包裝經驗,同步啟動平面媒體合作,憑借上海對全國的親和力和服務性,盡快打造出一個嶄新的跨區域電視媒體。以不可替代的媒體內容優勢,在群雄逐鹿的中國電視市場迅速佔領制高點,更好地為全國服務。所謂「上兵伐謀」,上海東方衛視可謂用心良苦。
綱舉目張,總體定位明確之後,具體的步驟便有條不紊:「新聞見長、影視支撐、娛樂補充、體育特色」是上海東方衛視的內容定位。「都市特質、媒體主流、大台風范」是她的形象定位。「現代的、國際的、青春的、海派的」是其風格定位。各個定位之間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日出東方,光耀九州。上海東方衛視甫一亮相,就以自身獨特魅力贏得市場的熱情反響。通過近三個月的努力,到目前為止,上海東方衛視的覆蓋率有了質的飛躍:全國省會城市中落地27個,比率從6月50%上升到9月的90%。10月前,全國的主要城市中,東方衛視的落地數將達到100個,其中中西部的地級市覆蓋率將達到90%。海外落地的除了日本、澳洲外,香港、澳門地區的衛星落地已經進入報批階段;北美落地計劃也在探討中。
「激盪傳媒風雲,改變電視格局。」新的上海東方衛視,整合社會上的各種優質資源,通過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調整了市場推廣策略,准備以全新姿態和面貌迎接新一輪的媒體大戰。努力在全國衛視的競爭中後來居上,獨樹一幟,與央視、境外媒體形成差異化競爭態勢,形成具有獨特價值的文化品牌資源和內容產業基地,成為推廣上海城市形象、展現上海城市精神,集納全國優勢資源、爭取廣泛認同支持的、具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強勢電視平台。
㈡ 電視廣告媒體的發展趨勢
一.央視與省級衛星台的潛在競爭;
一)央視廣告額絕對額上升,相對額下降。
央視廣告收入從1998年41億起,一路攀升,到2000年達到53.6億,2002年達到64.5億,到2004年,突破了80億大關,比2003年凈增10.0143億,2005年達到86億。
2006年11月18日,中央電視台2007年黃金資源(CCTV-1《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焦點訪談》)廣告招標以總額67.9562億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是在2006年58.69億元的高基數上凈增9.2586億元,增長了15.77%。
雖然央視廣告總量持續上揚,但由於省級衛視近年來步步緊逼,增長勢頭已大不如前,央視廣告收入在全國電視廣告收入中的比例成逐年下滑的趨勢。
湖南衛視2008年廣告收入鐵定超過15億元,2009年預期收入是18個億。」
1.新聞類
新聞節目一直是央視的立台之本。
然而隨著省級衛視近年來的擴張和民生新聞的興起,央視在電視新聞領域的霸主地位正在動搖。
2004年,在全國新聞類節目收視市場中,省級衛視頻道和省級非上星頻道的市場份額合計為31.8%,中央級頻道的市場份額為53.1%。
2005年, 省級衛視頻道和省級非上星頻道的市場份額上升為34%,中央級頻道的市場份額則下降到48%,下降了5個百分點。
以安徽電視台經濟生活頻道為例,2003年6月該頻道18:30-19:30時段的平均收視率不到1%,中央電視台這個時段的平均收視率基本在15%以上;
2003年7月經濟生活頻道在18:30-19:30推出《第一時間》節目,在合肥的平均收視率達到26%,年廣告收入突破5000萬元人民幣,而中央電視台在合肥的平均收視率則下降到8%左右。
在上海電視市場,上海本地電視台不斷加強新聞節目,搶佔了當地72.4%新聞/時事節目的收視份額,中央台只佔有22.9%的收視份額。
在蘇州市場,蘇州電視台旗下5個頻道全天的市場總份額達到43%,而在晚間18:30-22:30的黃金時段,其市場份額高達53%。而央視在蘇州本地的市場份額只有25%左右。
2.電視劇類
2003年以前,央視在電視劇市場所佔份額並不理想,電視劇對央視收視時長的貢獻比不到14%。
「劇場化」戰略
經過2003年5月、2004年9月央視對一套節目進行改版,以「劇場化」作為央視調整的主要方向,大幅度擴充電視劇播放時間。
改版後的央視一套,每天開設四大劇場,晚間黃金時間的電視劇場也由原來每天一集增加到兩集。
2005年5月,中央電視台八套將晚間黃金劇場擴充為三集連播,上午劇場擴充為六集連播,使得許多大劇、精品劇等優質電視劇資源向央視集中。
央視按照從「頻道專業化」到「頻道品牌化」的運營思路,打造全天八檔劇場和頻道整體的專業化程度,提高品牌價值,確立在電視劇收視競爭中的第一品牌地位。
到2006年,央視16個頻道中,有6個頻道播放時間長度不等的電視劇。
「獨播劇」戰略
2005年3月,央視開始謀劃「獨播劇」戰略。同年10月,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中國電視史上第一部獨播劇《寶蓮燈》。
根據CSM全國測量儀的數據,《寶蓮燈》在全國范圍內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5.43%,占該時段收視份額的14.6%。播出期間,CCTV-8全天整體收視份額超過10%,創造了歷史記錄。
2005年,央視在一套播出央視第二部獨播劇《京華煙雲》,全劇平均收視率達8.21%,占同時段21.0%的收視份額,最高單集收視率更是高達12.6%,並帶動央視的整體收視份額連續三周維持在36%以上的高位。
2006年春節過後央視綜合頻道推出央視第三部獨播劇《喬家大院》,全劇以7.83%的平均收視率,占據同時段收視市場18.7%的份額。
獨播劇」戰略:將精品資源聚攏旗下,實則是一種「強者恆強、強者通吃」的做法,將大大擠壓弱小者的生存空間。
2005年在電視劇爭奪方面,央視購買電視劇的費用高達7億元,如央視購買《京華煙雲》的獨播價為每集73萬元,總計3500萬元,比普通的劇集高出好幾倍;
部分實力較強的省級衛視的電視劇投入也在1億元以上。
2006年,安徽和浙江兩家衛視購買電視劇的費用對外宣稱都高達2億元以上。
資金投入的高門檻將相對弱勢的電視台排除在「獨播劇」市場之外。
隨著「獨播劇」戰略的發展,不堪成本重負的部分地方衛視將進一步喪失收視空間,而地方電視頻道在電視劇市場生存和壯大的可能性甚微,電視劇競爭將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獨播劇」戰略並非戰無不勝的通關法寶。
2006年,浙江衛視以每集80萬元、總價3200萬元的高價,搶購古裝大劇《爭霸傳奇》的全國獨播權,大有趕超湖南衛視、安徽衛視的企圖。但AC尼爾森的數據表明,《爭霸傳奇》在首播期間,杭城地區收視率僅為1.6%,其他地區的收視率更是低於1.0%。
如此低迷的收視狀況與每天160萬元的成本壓力形成鮮明對比,浙江衛視成為中國「獨播劇」戰略的第一個犧牲品。
湖南衛視和安徽衛視這些強勢媒體,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對獨播劇進行互換共享,降低獨播劇風險 。
如安徽衛視8月中旬播出的台灣偶像劇《天國的嫁衣》就是湖南衛視讓出的衛視首播權。
通過合作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進一步鞏固雙方在地方衛視的領先優勢,對央視構成更具威脅的挑戰。同時,互換資源有利於兩家電視台減少成本,豐富劇源,以資源共享的方式,實現資源效用最大化。
(二)省級衛視崛起
跨區域出擊,將區域、全國甚至全球作為了自己拓展市場的目標地。
以央視的薄弱環節為突破口,不斷向央視的弱點或盲點發動側翼進攻。
據央視-索福瑞的數據顯示,2006年1-7月,湖南衛視收視份額為2.58%,在全國所有衛星頻道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央視一套、五套,在省級衛視排名中,以絕對優勢位居第一。安徽衛視排名第二,份額為1.27%,只有湖南衛視的一半,位列第三的是北京衛視,份額為1.05%。
2006年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廣告總收入有望在去年33億元的基礎上再增長10%,而湖南廣電集團的目標是在年內實現廣告收入13億元。
1.湖南衛視——「走出去」 戰略
2003年「湖南衛視」改稱呼號為「中國湖南衛視」,力圖實現「全國收視、全國覆蓋、全國品牌、全國影響」,爭奪「全國市場」。
從2003年開始,湖南衛視每年都展開全國媒介推廣會,推廣重點逐漸從全國省級衛視所在地聚焦為京廣滬。
2004年湖南衛視開創國內電視媒體之先河,赴香港舉行2005推介會,把廣告經營目標擴展到了經濟活躍的香港眾多企業。包括京都念慈庵在內的數家香港企業已經加入湖南衛視廣告贊助商行列。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總商會更主動延攬湖南衛視在港入戶。
2006年,湖南衛視的推廣版圖擴至中國台灣地區。
2.東方衛視——新聞定位
東方衛視2003年開播後,憑借SMG的實力新聞立台,每天17檔新聞,7個小時新聞播出量,不僅對上海新聞,對全國新聞、國際新聞也全力拚搶,進行了不少新聞直播,製作了不少深度報道,成為省級衛視中第一家走新聞定位並小有成就的電視媒體。
2006年,東方衛視在SMG進行資源整合後,又開始在娛樂節目上發力,《加油!好男兒》、《我型我SHOW》、《舞林大會》成為東方衛視走向全國娛樂節目市場的三張「名片」。
3.安徽衛視 ——「劇行天下」
安徽衛視2006年斥資2億元,加大對全國名編、名導、名演的電視劇購買力度,尤其是加大全國獨播劇、獨家引進劇、以及全國獨家上星版權劇的引進力度。
在晚間黃金時段的《第一劇場》安排了100%的全國首輪上星劇,同時白天劇場也安排了高比例的新劇。
先後推出《倚天屠龍記》、《我的野蠻婆婆》、《王子變青蛙》等獨播劇,其中《我的野蠻婆婆》和《王子變青蛙》在次黃金檔播出,實現同時段收視率翻番,在暑期收視市場的爭奪中拔得頭籌。
(三)城市台和省級非上星頻道受到沖擊
央視、省級衛視、城市台三級格局中,城市台曾經被廣泛看好,它的接近性和地域性是衛視頻道無法比擬的。
但伴隨著央視和省級衛視的高歌猛進,曾被大家看好的城市台卻逐漸邊緣化和衰落。
「先地方後中央」的交易、發行模式,無形中使城市台佔得先機。
2004年電視連續劇的市場佔有份額在城市台所有電視節目中佔40%以上,因為不少熱門劇集的首播權都賣給了全國城市電視台協作體。
從2006年開始央視將許多優秀劇目歸 己所有,不再將優秀劇集的二輪播放權賣給地方台,使城市台可供播放的優秀電視劇資源減少。
對電視劇集獨播權的搶奪,導致市場電視劇價格飆升,城市台購片成本相應提高。
城市台如今唯一的優勢僅保持在民生新聞上 。
二v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經濟的區域化發展決定了中國媒體發展的區域化,而中國電視廣告也因此呈現出區域化的不平衡狀態。
據廣電總局2004年數據顯示,從電視台廣告收入總量上看東、中、西部呈明顯的階梯分布。東部地區佔全國省級電視台廣告收入的58%,中部地區佔27%,西部地區佔15%。
1.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地域經濟鑄就強勢媒體
(1)京津冀經濟區內擁有1.2億消費群體,市場容量佔全國總量的10%以上,是中國市場容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2)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都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對高端產品的接受能力都很強。龐大的廣告市場為媒體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
2.中等發達地區衛視
與三大經濟圈相比,中西部地區包括湖南、安徽、河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廣西等地屬於經濟相對不發達,也無政治優勢的地區。
這些地區的電視媒體大體分為三類,凡勇於突破者皆志存高遠,保守平淡者則畫地為牢。
(1)勇敢的挑戰者
一類是以湖南衛視、安徽衛視為代表的先行者。
湖南衛視通過娛樂節目紅遍中國,安徽衛視通過影視劇引人注目。
與廣大內陸地區的電視台相比,湖南衛視與安徽衛視的成功,可以說締造了區域經濟決定廣告收入的悖論。
(2)成功的追隨者
2005年8月,重慶衛視重新定位,由原來的「中國公信特色頻道」改為「麻辣中國故事頻道」,2005年重慶衛視的廣告投放額檢測數據也一躍進入前五位。
重慶衛視的優異表現使得重慶電視台成為中國電視媒體中的活躍分子。
廣西是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2003年GDP排全國第16名),廣西衛視2004年初定位為中國第一女性特色衛星頻道。
弱弱聯合——甘肅衛視與貴州衛視
2007年9月下旬,貴州台和甘肅台合資組建的智誠同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智誠同輝)即將在蘭州掛牌成立,這家由貴州台控股51%的企業將主要負責甘肅台兩個頻道(甘肅衛視頻道和甘肅文化影視頻道)新聞以外的內容及經營,包括廣告經營、電視劇購買和推廣工作
甘肅衛視與貴州衛視順利合作的原因:
一、貴州衛視今年新推出的節目《中國農民工》。
二、經濟利益的驅動。
㈢ 中國四大衛視,是那四大
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秉 持「快樂中國」的核心理念,率先提出全力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國電視娛樂品牌」,這也是國內所有電視媒體中,對自身品牌進行清晰定位與形象區隔的第一家。湖南衛視上星播出之後,推出了《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晚間新聞》、《新青年》、《音樂不斷》等一系列名牌欄目,在中國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確立了娛樂傳媒的強勢品牌地位。被中國媒體譽為「快樂旋風」、「玫瑰花香」的「湖南電視現象」,一時間風靡大江南 東方衛視全新改版後的東方衛視,致力於提升綜藝傳播的文化內涵,向全國觀眾提供積極健康、趣味盎然而又沒有污染的「綠色綜藝」。周一到周日的晚上黃金時段21:15~22:30組建出固定的七檔文藝節目強檔,形成「綜藝一條線,群星耀東方」。每晚九點檔的這一編排,也體現了上海電視的「娛樂新勢力」。此外,這七檔節目將堅持走「綠色新綜藝」道路,契合時代的三大內涵 東方衛視 是中國省級衛視中新聞播出量最大的頻道,每天擁有約4小時的新聞資訊節目。構建了從現場連線直播到深度挖掘的話語權操作全過程;東方衛視是唯一同時擁有中超聯賽和歐洲冠軍聯賽版權的衛星播出機構;《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舞林大會》《創智贏家》相繼上演,一再擊破收視峰值,在全國8個主要城市的觀眾規模數和頻道期待度位居榜首。2004年和2005年,連續當選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 2006年,東方衛視在首屆中國品牌媒體高峰論壇上當選十強電視媒體第二位,僅次於央視。 一直以來,東方衛視力求用獨特視角記錄中國城市發展,見證世界變化。隨著2010年世博盛會的日益臨近,身處上海的東方衛視成為傳播這場文化盛宴的核心媒體。為此,東方衛視揮灑大手筆,以激情與夢想為紙,以突破與創新為墨,擴大世博宣傳,提升上海形象,譜寫頻道改版的新畫卷。2009年6月18日,東方衛視重磅改版,全新亮相,確立「新聞立台、文藝興台、影視強台」的節目理念,依託世博背景,新聞、綜藝、影視劇三箭齊發,以國際化、大視野、新時尚的風格,體現頻道「新聞個性、文化追求」的內在精神,力圖成為中國最具品質的衛星頻道。 江蘇衛視 江蘇衛視頻道是新聞綜合頻道,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的主頻道。是宣傳江蘇的主陣地,具有強烈時代特色和鮮明蘇派文化特色。2004年,江蘇衛視頻道以其獨特的情感定位脫穎於全國省級衛視頻道,08年上半年收視排名成長最快的衛星頻道,全國衛視排名第二,其率先覆蓋全國31個省會直轄市,並覆蓋全國337個地市級單位中的333個只有4個城市沒有覆蓋,地市綜合覆蓋率達到98%,即將達到100%,牢牢把握全國市場。 江蘇傳媒實力,傳遞江蘇地方熱點的新聞綜合頻道,在節目中充分強調新聞的時效性,政治性,益智綜藝節目的獨創性,整體版塊編排的系統性,將濃郁的江蘇地方特色與現代化傳媒特徵相融合,成為面向全國、全世界展示江蘇經濟、文化發展的窗口。 以現代感、傳媒感、資訊感及江蘇文化風味形成江蘇現代電視傳媒的鮮明特色,頻道以新聞版塊、益智版塊、電視劇版塊的合理劃分,清晰地將新聞、綜藝、電視劇三項最受觀眾喜愛的欄目形式,呈現給全國觀眾,成為全國衛視頻道中備受矚目的電視新生力量,擁有與江蘇經濟文化大省地位相符的傳媒位置 浙江衛視 浙江衛視是第一批上星的省級衛視,在落地覆蓋率、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目前在全國的可接受人口為7.66億,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浙江衛視上星14年,志存高遠,心懷天下。作為浙江省媒體界的一張金名片,浙江衛視始終堅持在節目中注入現代人文理念,凸現鮮明地域特色的人文價值和財富價值。在競爭中前行,在創新中拓進,浙江衛視2008推出全新版面,以具有現代傳播價值的媒體公益訴求構建節目內容:新聞節目抓行動、出效應。「抗台七姐妹」樹新聞品牌權威,「新長征路上的浙江人」彰顯新聞行動的力量。自辦節目抓品牌、上品位。晚間主打欄目帶,放大做強《公民行動》,公益主張凸顯媒體情懷;周末《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我是大評委》展現全新娛樂創意,拓展綜藝娛樂節目新空間。
㈣ 上海東方衛視有個主持娛樂節目的叫什麼
上海東方衛視根據自身特有的地緣特質以及獨特的歷史積淀,打出了「中國都市旗幟、國際傳媒標准、社會製作窗口、全國城市平台」的旗號,旗幟鮮明地為自己樹立了作為媒體的總體定位,也為進軍全國電視市場,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嶄新的上海東方衛視將充分發揮上海城市本身獨有的綜合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借鑒國際先進頻道包裝經驗,同步啟動平面媒體合作,憑借上海對全國的親和力和服務性,盡快打造出一個嶄新的跨區域電視媒體。以不可替代的媒體內容優勢,在群雄逐鹿的中國電視市場迅速佔領制高點,更好地為全國服務。所謂「上兵伐謀」,上海東方衛視可謂用心良苦。 綱舉目張,總體定位明確之後,具體的步驟便有條不紊:「新聞見長、影視支撐、娛樂補充、體育特色」是上海東方衛視的內容定位。「都市特質、媒體主流、大台風范」是她的形象定位。「現代的、國際的、青春的、海派的」是其風格定位。各個定位之間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日出東方,光耀九州。上海東方衛視甫一亮相,就以自身獨特魅力贏得市場的熱情反響。通過近三個月的努力,到目前為止,上海東方衛視的覆蓋率有了質的飛躍:全國省會城市中落地27個,比率從6月50%上升到9月的90%。10月前,全國的主要城市中,東方衛視的落地數將達到100個,其中中西部的地級市覆蓋率將達到90%。海外落地的除了日本、澳洲外,香港、澳門地區的衛星落地已經進入報批階段;北美落地計劃也在探討中。 「激盪傳媒風雲,改變電視格局。」新的上海東方衛視,整合社會上的各種優質資源,通過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調整了市場推廣策略,准備以全新姿態和面貌迎接新一輪的媒體大戰。努力在全國衛視的競爭中後來居上,獨樹一幟,與央視、境外媒體形成差異化競爭態勢,形成具有獨特價值的文化品牌資源和內容產業基地,成為推廣上海城市形象、展現上海城市精神,集納全國優勢資源、爭取廣泛認同支持的、具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強勢電視平台。
㈤ 四大衛視是哪四個
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秉 持「快樂中國」的核心理念,率先提出全力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國電視娛樂品牌」,這也是國內所有電視媒體中,對自身品牌進行清晰定位與形象區隔的第一家。湖南衛視上星播出之後,推出了《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晚間新聞》、《新青年》、《音樂不斷》等一系列名牌欄目,在中國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確立了娛樂傳媒的強勢品牌地位。被中國媒體譽為「快樂旋風」、「玫瑰花香」的「湖南電視現象」,一時間風靡大江南
東方衛視全新改版後的東方衛視,致力於提升綜藝傳播的文化內涵,向全國觀眾提供積極健康、趣味盎然而又沒有污染的「綠色綜藝」。周一到周日的晚上黃金時段21:15~22:30組建出固定的七檔文藝節目強檔,形成「綜藝一條線,群星耀東方」。每晚九點檔的這一編排,也體現了上海電視的「娛樂新勢力」。此外,這七檔節目將堅持走「綠色新綜藝」道路,契合時代的三大內涵
東方衛視是中國省級衛視中新聞播出量最大的頻道,每天擁有約4小時的新聞資訊節目。構建了從現場連線直播到深度挖掘的話語權操作全過程;東方衛視是唯一同時擁有中超聯賽和歐洲冠軍聯賽版權的衛星播出機構;《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舞林大會》《創智贏家》相繼上演,一再擊破收視峰值,在全國8個主要城市的觀眾規模數和頻道期待度位居榜首。2004年和2005年,連續當選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 2006年,東方衛視在首屆中國品牌媒體高峰論壇上當選十強電視媒體第二位,僅次於央視。
一直以來,東方衛視力求用獨特視角記錄中國城市發展,見證世界變化。隨著2010年世博盛會的日益臨近,身處上海的東方衛視成為傳播這場文化盛宴的核心媒體。為此,東方衛視揮灑大手筆,以激情與夢想為紙,以突破與創新為墨,擴大世博宣傳,提升上海形象,譜寫頻道改版的新畫卷。2009年6月18日,東方衛視重磅改版,全新亮相,確立「新聞立台、文藝興台、影視強台」的節目理念,依託世博背景,新聞、綜藝、影視劇三箭齊發,以國際化、大視野、新時尚的風格,體現頻道「新聞個性、文化追求」的內在精神,力圖成為中國最具品質的衛星頻道。
江蘇衛視
江蘇衛視頻道是新聞綜合頻道,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的主頻道。是宣傳江蘇的主陣地,具有強烈時代特色和鮮明蘇派文化特色。2004年,江蘇衛視頻道以其獨特的情感定位脫穎於全國省級衛視頻道,08年上半年收視排名成長最快的衛星頻道,全國衛視排名第二,其率先覆蓋全國31個省會直轄市,並覆蓋全國337個地市級單位中的333個只有4個城市沒有覆蓋,地市綜合覆蓋率達到98%,即將達到100%,牢牢把握全國市場。
江蘇傳媒實力,傳遞江蘇地方熱點的新聞綜合頻道,在節目中充分強調新聞的時效性,政治性,益智綜藝節目的獨創性,整體版塊編排的系統性,將濃郁的江蘇地方特色與現代化傳媒特徵相融合,成為面向全國、全世界展示江蘇經濟、文化發展的窗口。
以現代感、傳媒感、資訊感及江蘇文化風味形成江蘇現代電視傳媒的鮮明特色,頻道以新聞版塊、益智版塊、電視劇版塊的合理劃分,清晰地將新聞、綜藝、電視劇三項最受觀眾喜愛的欄目形式,呈現給全國觀眾,成為全國衛視頻道中備受矚目的電視新生力量,擁有與江蘇經濟文化大省地位相符的傳媒位置
浙江衛視
浙江衛視是第一批上星的省級衛視,在落地覆蓋率、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目前在全國的可接受人口為7.66億,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浙江衛視上星14年,志存高遠,心懷天下。作為浙江省媒體界的一張金名片,浙江衛視始終堅持在節目中注入現代人文理念,凸現鮮明地域特色的人文價值和財富價值。在競爭中前行,在創新中拓進,浙江衛視2008推出全新版面,以具有現代傳播價值的媒體公益訴求構建節目內容:新聞節目抓行動、出效應。「抗台七姐妹」樹新聞品牌權威,「新長征路上的浙江人」彰顯新聞行動的力量。自辦節目抓品牌、上品位。晚間主打欄目帶,放大做強《公民行動》,公益主張凸顯媒體情懷;周末《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我是大評委》展現全新娛樂創意,拓展綜藝娛樂節目新空間。
㈥ 東方衛視多名主持人翻車,對此你怎麼看
最近發現很多大V東方衛視知名主持人多是拉入「黑名單」,暫時不得參與任何程序記錄,懷疑內部文件,出席程Lei,朱鎔基甄,海鹽,陳蓉NiLin,戴Liufei,七人之一,除了剩下的六名人均是電視主持人之一外,此事立刻引發網友圍觀者。
早些時候,有網友批評《新相親》的質量很好:上海電視台缺乏主幹家。
東方衛視的一線電視近年來,定位更加尷尬,六叫主人地位,待遇很好,工作這么多年,也是一個觀眾熟悉的主機,有重大影響的集體推翻,和東台灣沒有可用的難堪,剛知道此事的網友們都很驚訝。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電視台都能從中吸取教訓,主持人是一個電視台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不僅需要專業能力,還需要道德修養。
㈦ 分析湖南、安徽、東方衛視三台的定位特色,如何形成的品牌
1、湖南衛視——「快樂中國」
2、安徽衛視——「打造中國最好的電視劇大賣場」
3、東方衛視——「現代、國際、青春、海派」
具體分析如下:
1、湖南衛視
:「快樂中國,湖南衛視」發揮兩個互動:觀眾的激情互動、廣告主的充分互動 。媒介活動的設計應與廣告主充分醞釀,力求節目的特色與廣告主品牌利益完美結合。廣告主應擅長於在媒介資源中發現「金礦」,合理優化雙方資源,達到傳播效益的最大化。解決關鍵矛盾:電視節目的同質化和低質量與電視觀眾的多元化和高品味需求的不相適應這是中國電視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湖南衛視的2005就抓住了這個關鍵問題,不斷的節目創新成為湖南衛視2005永恆的主題。高潮不斷,環環相連,前後呼應。這不僅表現在創新的VI系統、互動的節目形式、充分的節目預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頗費苦心的內容設計。湖南衛視的2005始終圍繞「超級女聲」這一市場推廣主線,結合買斷的熱播劇「大長今」、「閃亮新主播」,無時不刻的在節目內容里見縫插針、巧妙結合、前後互動,合力打造「快樂中國,湖南衛視」這一娛樂品牌。特別是激情小年夜「金六福春節聯歡晚會」圍繞回家、快樂大做文章,超級女聲的激情表演、新主播的閃亮登場,就連小品的內容都與超女等賽事有關,更有酒泉航天城參與的主題高度。從營銷的角度,應該為湖南衛視2005的市場推廣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更要注意的是,最近湖南衛視剛剛推出的一個打造影視明星的一個新欄目「快樂730愛情魔方」,又將眾多追求明星夢的少男少女激發前所未有的參與熱情,創新仍在繼續。
湖南衛視的2005媒介活動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為所有的參賽獲勝者成就了明星夢,鋪設了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有效捷徑,也就是為充滿了夢想的年輕人尋找到了出路。就業的壓力是目前年輕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需求,湖南衛視找到了這個觀眾強烈的需求,也進一步詮釋了「快樂中國,湖南衛視」青春、靚麗、時尚的品牌內涵。
2、安徽衛視
1998年,在所有省級衛視都是千台一面的「新聞綜合」頻道的時候,安徽衛視明確了「主打電視劇」的頻道運營方向,並在全國電視傳媒中率先成立節目推廣組,把市場營銷的理念運用於電視劇的宣傳推廣中,並運用強大的資料庫進行電視劇的科學編排研究,為安徽衛視在電視劇競爭中佔得先機。2000年左右,電視劇的社會化大生產屬性,使其為頻道的收視貢獻越來越大,電視劇、新聞、綜藝已經是當時最受歡迎三種節目類型。在安徽衛視當時的頻道版面中,電視劇已經占據了65%左右的時間段。2002年左右,安徽衛視的八大劇場已經成型,電視劇周播出量已經是全國第一,並推出了「打造中國最好的電視大賣場」的宣傳口號。2003年,安徽衛視開始認識到了控制資源的重要性,投入巨資,著手進行電視劇的壟斷或局部壟斷性購買。2004年底,經由長期的節目積累,安徽衛視版面進一步調整,頻道中「含金量」最高的核心劇場《第一劇場》實現三集連播,帶動頻道全天總體收視份額提升30%以上。再加上大量與頻道定位相符的大型活動的開展和全新涉劇類欄目《劇風行動》的推出,安徽衛視「電視劇頻道」之路開始越走越寬。
從國外電視機構的實踐經驗來看。影視娛樂一直是國際大台的立台之本,雖然電視節目形態推陳出新、花樣百出,但潮起潮落之後,影視娛樂仍是主流節目。在亞洲,影視類節目特別是電視劇,贏得比娛樂和體育節目更多的觀眾,它們在受歡迎的節目中有75%。
優秀的定位是稀缺的,一旦找到一個擁有藍海空間的戰略定位,就應該持續加強、深化、發展、創新,同時保持戰略核心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累積作用和共振效應,為媒體帶來爆發性的價值增長。安徽衛視恰恰極大程度的利用了大眾化和社會化的優秀節目資源經營自己的頻道,從而獲取了持續高速的業績增長。
3、東方衛視
品牌定位在考慮外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評估自己的核心優勢,尋找出適合自己的定位,增強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東方衛視背靠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為東方衛視各種的資源整合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東方衛視成立之初,就實現了與集團內部其它媒體的合作。東方衛視開播後,集團便對這些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利用,一批帶有時尚性的節目紛紛快速亮相東方衛視:東方衛視播出的《第一財經》和《中國經濟報道》來自第一財經頻道;體育頻道不僅提供了大量的賽事直播,還為東方衛視量身定製了《體育新聞精選》;在與新聞娛樂頻道的《娛樂在線》重新整合後,東方衛視推出了《娛樂新天地》。這為東方衛視的「時尚化」定位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電視媒體的定位是從節目風格中表現出來的,而主掌這種風格的就是節目主持人及其製作人。一個再有個性的節目,如果沒有與之相配的主持人和製作人,其獨特風格也無法很好張揚。東方衛視從創台之初就致力於培養與頻道定位相符合的主持人,葉惠賢、曹可凡等著名主持人延續了其魅力四射的「上海風」;勞春燕、袁鳴、葉蓉等在經過重新包裝後,帶著其清新亮麗的時代形象走入觀眾視野。此外,東方衛視還廣納賢才,引進了知名主持人方宏進、駱新;挖掘出了如曹啟泰等獨具個性的主持人;還以合作節目的形式使楊瀾、劉儀偉等有很高知名度的主持人出現在東方衛視的屏幕上。這些與時尚風格相吻合的主持人,為東方衛視定位傳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看東方》、《東方夜新聞》、《深度105》、《東方夜譚》、《相約星期六》、《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兒》和《舞林大會》等各種節目形式就是通過主持人、製作人恰到好處的詮釋,張揚了東方衛視的時尚風格。
㈧ 四大衛視是指哪四大電視台
湖南衛視四大衛視是指的是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
1、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是湖南廣播電視台和芒果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套綜合性電視頻道,於1997年1月1日開播。2010年10月,獲得中國國際廣告節「2009-2010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省級衛星頻道」。2012年,獲得中國電視發展年會年度最具網路傳播影響力上星頻道。2016年12月,獲得「TV地標」年度最具影響力省級衛視稱號。
2、東方衛視
東方衛視,全稱上海廣播電視台東方衛視頻道,昵稱番茄台,開播於2003年10月23日。1998年10月1日,東方衛視的前身上海衛視(全稱為上海電視台衛星頻道,英文縮寫為SBN)開播。2003年10月23日,上海衛視更名為東方衛視。2006年,獲得「2006網路盛典年度新銳衛視」稱號。2007年,獲得2006中國電視節目榜年度電視頻道獎。
3、江蘇衛視
江蘇衛視(別稱:荔枝台)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集團)旗下的衛星頻道,於1997年12月28日開播。1997年12月28日,江蘇電視台第一套節目上星,呼號「江蘇衛視」。2016年,獲得「最具魅力電視媒體」稱號。2018年,獲得「TV地標年度最具品牌影響力省級衛視」稱號。
4、浙江衛視
浙江衛視,全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衛星電視頻道,昵稱藍莓台、藍鯨台,是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的綜合衛星電視頻道,於1960年10月1日開播,1994年1月1日上星播出。2017年開始,連續推出《浙江衛視年中盛典》《浙江衛視春季盛典》《浙江衛視秋季盛典》《浙江衛視年中音樂盛典》等構成中國藍晚會矩陣。
(8)東方衛視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大陸各地的衛視
全國: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
北京:北京衛視、BTV文藝(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BTV科教(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BTV影視(北京電視台影視頻道)、BTV財經(北京電視台財經頻道)、BTV體育(北京電視台體育頻道)、BTV生活(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BTV青年(北京電視台青年頻道)、BTV新聞(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BTV卡酷動畫、BTV紀實(北京電視台紀實頻道)等。
天津:天津衛視。
河北:河北衛視。
山西:山西衛視、黃河電視台。
內蒙古:內蒙古衛視、內蒙古電視台蒙古語衛視頻道、內蒙古足球頻道。
遼寧:遼寧衛視。
吉林:吉林衛視、延邊衛視。
黑龍江:黑龍江衛視。
上海:東方衛視、炫動卡通、上海廣播電視台紀實人文頻道。
江蘇:江蘇衛視、優漫卡通衛視。
浙江:浙江衛視。
安徽:安徽衛視。
福建: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廈門衛視。
江西:江西衛視。
山東:山東衛視、山東教育衛視。
河南:河南衛視。
湖北:湖北衛視
湖南:湖南衛視、金鷹卡通衛視、金鷹紀實。
廣東:廣東衛視、嘉佳卡通衛視、南方衛視、深圳衛視。
廣西:廣西衛視。
海南:海南衛視、三沙衛視。
重慶:重慶衛視。
四川:四川衛視、康巴衛視。
貴州:貴州衛視。
雲南:雲南衛視、雲南瀾湄國際衛視。
西藏:西藏衛視、西藏電視台藏語衛視。
陝西:陝西衛視、陝西農林衛視。
甘肅:甘肅衛視。
青海:青海衛視、安多衛視。
寧夏:寧夏衛視。
新疆:新疆衛視、兵團衛視。
㈨ 幫我隨便找一家衛視分析其定位,炒作手段,及形象設計高分懸賞!
http://www..com/s?ie=gb2312&bs=%BA%FE%C4%CF%CE%C0%CA%D3%B7%D6%CE%F6&sr=&z=&cl=3&f=8&wd=%B6%AB%B7%BD%CE%C0%CA%D3%B7%D6%CE%F6&ct=0
你可以參考一下
模仿國外成功的電視節目,加以本地化
a超級女生> 來源於美國fox傳媒美國偶像(Ameirican Idol)
b誰是英雄>來源於美國電視節目
c快樂大本營來自台灣電視節目
d玫瑰之約來自日本電視節目
廣告時間比一般的電視台少,但正在危險的不斷增加
瞄準老少皆宜的節目群,主打經典電視劇,如<<西遊記>>
<<濟公>>,<<天龍八部>>等
主持人相貌普遍較好,不過才華難以恭維
設備一流,收看效果逼真
不斷創新,超越自我.
從快樂大本營,到新青年,到晚間,鄉村發現,超級女生都可以看出湖南衛視的努力
不斷利用有爭議人選操作自己,提高知名度
比如 曹穎,李湘,何晶晶等
成立天娛公司,嘗試公司化運作,提高效率
引入vi識別系統,提高了整體形象
湖南衛視與江西衛視發展分析之比較
傳媒人 發表於 2006-11-15 12:24:00
長期一來,由於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我國電視產業的一直是以中央電視台處於壟斷地位,各級省級電視台在央視的發展夾縫中各謀生存。90年代中後期,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形成,傳媒產業體制的松動,各級省級電視台自身的發展打破了央視「老大哥」地位。特別是90代末,隨著湖南電視體制的改革,「電視湘軍」的異軍突起,直逼中央電視台的市場份額。
湖南衛視今年來在電視改革的成功,給中國電視業改革吹響了號角。在改革開放前二十年中作為不大的湖南人,為什麼能一舉從電視產業的領域中呼嘯而來?同為中部省份,江西衛視有著和湖南衛視太多相同的地方,那麼為什麼湖南衛視在改革之後成功了,江西衛視依然處於不斷的探索之中?無疑湖南衛視的成功能給江西衛視未來的發展能帶來更多的思考。讓我們對湖南衛視與江西衛視作一下對比,也許從中我們能得到更多的啟示!
(一)湖南衛視與江西衛視定位分析
1、湖南衛視定位
2002年,湖南電視台明確提出湖南衛視的品牌定位在於「鎖定年輕、鎖定娛樂、鎖定全國」。2003年湖南衛視全新定位為「資訊、娛樂為主的個性化綜合頻道」。當年的全國平均收視率躍升為國內所有衛星頻道第六名,國內省級衛視第一名,在觀眾滿意度、滲透率、期待度、欄目競爭力、人氣指數、主持人知名度、娛樂趣味等各項評價指針上,全都保持省級衛視第一。2004年,湖南衛視的頻道理念創新得到進一步豐富並完善,更加彰顯「青春、靚麗、時尚」的獨特品質,並在「快樂之旅2004中國湖南衛視媒體推介會」上明確提出「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國電視娛樂品牌」的口號。
2、江西衛視定位
江西衛視定位為新聞綜合頻道,每天播出7檔新聞節目,總時長為95分鍾,主檔新聞節目《江西新聞聯播》、《社會傳真》、《新聞夜航》在江西觀眾中具有很高的認知度。2004年以來,秉承"從心出發,真誠服務觀眾"的理念,陸續推出了幾檔全新欄目。
3、二者定位分析
我國上世紀電視改革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相當的提高,老百姓身上有了一定的節余而啟動電視改革的。電視業作為一門產業開始進入市場,湖南衛視能夠緊緊抓住機遇,看準了富裕起來的人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需要更多的娛樂需求,把目標定位為電視娛樂方向,這對於此時在中國大陸電視娛樂產業還處於一片空白之際,不能不說是一定別出心裁的創意,實踐也最終證明湖南衛視這一定位取得了空前成功。
江西衛視的改革起步的比較晚,在其定位時就把目標定位為新聞綜合頻道。應該說,電視業本身在傳播信息方面有著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江西衛視把自身定位為新聞綜合頻道有一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但是,江西作為中部省份,經濟欠發達地區,在新聞信息無論是采編、製作還是傳播都無法超越其他的發達地區電視台,尤其是中央電視台更不可比,江西衛視最終想在信息服務方面取得突破,在我看來有著很大困難與阻力。
(二)湖南衛視與江西衛視的內容分析
1、湖南衛視的內容分析
有了鮮明的定位方針,湖南衛視開播後,先後推出《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晚間新聞》、《新青年》、《音樂不斷》、《有話好說》等一系列名牌欄目,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確立了頻道強勢品牌地位。「快樂旋風」、「玫瑰花香」,一時間風靡大江南北;《快樂大本營》更被公認為「國內電視綜藝節目的革命先行者」和「綜藝娛樂節目的第一品牌」,改變了國內電視從業者與電視觀眾的思維。2005年,《超級女聲》的成功令湖南衛視在全國綜藝娛樂節目市場收視份額排名第4位,這是湖南衛視多年娛樂節目製作厚積薄發的結果。
湖南衛視的在推出精品欄目的同時,還特別注重打造名牌主持人效應,像李湘、汪涵、大兵等一群耳熟能詳名主持人,2004年9月底,湖南衛視與陽光文化聯合宣布,雙方共同打造一檔大型娛樂性脫口秀節目——《天下女人》。著名電視人楊瀾出任該節目主持人。
2、江西衛視內容分析
在以定位為新聞綜合頻道的指導下,先後推出了一系列的自製節目,以當紅明星為主體的周播娛樂節目《明星面對面》,直接服務百姓生活、充滿智慧驚奇的日播欄目《生活新發現》,講述人間曲折離奇故事的日播節目《傳奇故事》,記錄真實生活、評點人間百態的日播節目《人間寫真》。目前這幾個欄目的收視率穩步提高,影響力、美譽度及人氣指數都在不斷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視劇製作播出方面,江西電視台都有眾多作品獲獎。電視劇《京九情》、《黑天鵝》、《兵歌兵妹》、《我們的連隊》、文獻片《共和國搖籃》、《軍旗從這里升起》獲得了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解救人質 一馬當先,世紀門前 英雄飲彈》、《電老虎的嬗變》、《"雙匯風波"始末》、《越冬》、《鄉戲》、《魚水情滿潯陽城》等一大批新聞類節目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獎;《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中秋晚會》、大型舞劇《瓷魂》等在星光獎等各類大獎中摘金奪銀,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江西衛視的許多新聞欄目在江西本地受到較高的歡迎度,但在省外所受的關注度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事實上,電視業進入產業化階段,在不違背相關的宣傳紀律下,贏利就成為首要目標,在市場經濟下,電視產業的主要經濟來源來自於廣告收入,在江西這樣經濟欠發達的省份,新聞製作成本本身就是一個巨大投入。能不能在主打新聞這張牌贏的所期望的市場份額不能說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有一個我個人長期以來比較困惑的,我個人長期觀察,發現在江西的許多欄目中,雖然欄目主持人不同,但很多一些主持人特別是新聞主持人風格非常接近,我不知道這是我個人的感受還是一種偶然。在主持人打造方面,江西衛視很難舉出具有比較有影響力的名主持。
上面簡單分析比較了以下湖南衛視與江西衛視的發展過程,在我看來,江西衛視要發展的更好,有必要向湖南衛視學習相關的成功經念。當然我並不是說,讓江西衛視也去走電視娛樂這條道路,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路,成功就顯得不再輝煌,關鍵在於一種理念、一種創新思維。
註:本文所引用資料全部來源於湖南衛視與江西衛視網上的公開介紹信息資料。
㈩ 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東方衛視何以成為大贏家
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東方衛視只屬於農合大獎因為東方衛視給大家建了市裡一個許許多多的文藝問題來了多的一些娛樂,暫時做一些豐富的內容深得大家喜歡因此它就能獲得了星光獎最佳的一個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