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6年葯品市場調查報告
你是需要具體葯品市場現狀分析及預測報告嗎。
B. 茶葉市場調研
作者:高飛俊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1290138/answer/182935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目前,國內市場處於競爭無序的混亂狀態,市場分散,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對於某個地區來講,有區域性的龍頭企業或者知名品牌,但就全國市場而言,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占據2%的市場分額。這種狀況,不能夠發揮規模化生產的效應,不利於資源的優化組合,不利於品牌的樹立。今後一段時期,整個茶產業將面臨大的整合,競爭將日益激烈,大量的茶企業將被購並或者被淘汰出局,強者更強,弱者出局。
國內茶葉市場消費對象情況分析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可以發現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茶葉消費者佔比重為48%,是茶葉的主流消費者。而14-25歲的青年消費者佔了26%,這說明飲茶正逐漸轉為年輕人的一種時尚,茶飲在年輕人中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茶葉消費群體特徵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茶葉消費者的收入群體為1000-2000元居多,茶葉消費占消費者日常生活比重約5%。
消費者對茶葉產品價格認同情況調查分析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消費者購買茶葉的價位約為200-400,而400元以上的中高檔茶葉也佔一部分很大比重。這說明市場正引導茶葉市場向中高檔茶發展。
茶葉消費者飲用頻率分析
<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消費者茶葉功能關注度調查分析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吸引茶葉消費者購買茶葉主要方式
<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以上所說,可以得到四個字:前景良好! 當然這樣說未免太過牽強。
C. 關於市場調查的題目,請大家幫忙!!
教育局負責征訂課外讀物的部門調查一下,提出的問題不是關鍵,找對人找對負責部門才是關鍵
D. 春茶市場常見的問題都有哪些
一入3月,伴著濃郁的茶香,大量春茶就在全國各地上市了。春茶上市時節,眾多消費者為了一嘗春茶滋味,不惜一擲千金買茶,可有時候「重金購買」的茶葉也不一定是「好茶」。想要在春茶上市時節買到真正的好茶,不是要花重金,而是要了解春茶市場的種種現象。下面「茶到店」小編就為大家說一下春茶市場上常見的「4大亂象」。
亂象一 :同種茶葉差價大
以春茶中的龍井為例,貴的每斤高達上千元,便宜的三四百元。然而,把昂貴的茶和便宜的茶擺在一起,很多消費者都難以分辨,即使沖泡一下嘗一嘗也感受不到區別。
亂象二 :多為散裝難溯源
多數店鋪出售的春茶都是散裝的,放在紙箱子或塑料袋裡,上面沒有標注任何生產許可、生產日期、產地等信息。如果顧客決定購買,才會分裝到罐子或小包裝里,但其包裝上同樣沒有信息。
亂象三 :概念新茶噱頭多
春茶特指立春後、立夏前的茶葉,其中明前茶(清明前的茶)最受追捧。近年來,市場上還出現了「春分茶」、「驚蟄茶」等新的稱呼。對此,一些售貨員表示,隨著氣候變暖,有些地區的產茶時間提前了半個月到一個月,所以就有了「春分茶」和「驚蟄茶」的出現。
亂象四 :以次充好難區分
每到春茶上市之際,總會出現「陳茶當新茶賣」、「翻新茶」等新聞,本該打折銷售的陳茶卻賣到了新茶的價格。
以上四點,是春茶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問題,如果哪位網友還遇到過其他奇葩的問題,不妨與小編分享一下!
E. 生活用品消費市場的調查問卷誰能給我啊
第1 題 請問您的性別是? A。男 B。女 第2 題 請問你家庭所在地是? A。農村 B。城市 C.城鎮 第3 題 請問你月消費大概是多少? A。400以下 B。400—500 C。500-1000 D。1000以上 其他 第4 題 請問你的消費來源是 A。自己兼職 B。父母給 其他 第5 題 請問你每月最常用的日用消費品價格是 A。100以下 B。100-200 C。200-300 D。300以上 第6 題 請問你最常買的日用品是? A。紙巾 B。牙膏 C。洗發水 D。護膚品 第7 題 請問你最常用的護膚品是 A。洗面奶 B。面膜 C。爽膚水 D。潤膚霜 第8 題 請問你買日用品時注重的是 A。牌子 B。實用 C。沒有固定 第9 題 請問你買日用消費品時有買促銷產品嗎? A.有 B。沒有 第10 題 請問你買日用品的時候有在網上購買的習慣嗎? A。有 B。沒有 其他 第11 題 請問你每月有盈餘嗎? A。有 B。沒有 第12 題 請問你消費的主要去向是 A。上網 B。逛街 C。交通 D。伙食 第13 題 請問你現在有個人收入嗎? A。沒有 B。有 第14 題 請問你經常換日用品的牌子嗎? A。經常 B。偶爾 C。不常 其他 第15 題 請問消費支出占你個人收入的一半嗎? A。是 B。不是
F. 從菜籃子看生活變化】調查報告
關於近期市區「菜籃子」價格情況的調查報告
近期,市區「菜籃子」價格普遍上揚,其中以食用油、肉禽蛋、蔬菜價格升勢較為明顯。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對一些經營者和消費者進行了調查,了解價格上升的狀況、成因以及市民反應。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菜籃子」價格的總體情況
近期,市區「菜籃子」價格的總體情況是:糧食價格基本穩定,食用油價高位企穩,豬肉價格急劇上升,蔬菜價格上漲明顯。
糧食 自去年10月至12月中旬的盤升狀態結束後,糧食價格一直保持穩定。截至5月28日,標一粳米價格為1.78元/500g,標一早秈米為2元/500g,標一晚秈米為2.2元/500g,富強粉(特一粉)為2元/500g,麵粉(標准粉)為1.5元/500g,與去年12月中旬持平。
食用油 食用油價格在經歷4月中旬的一波升勢後高位企穩。食用油漲價始於4月16日,當日,益華百貨率先提價,其經營的魯花牌花生油(一級特香,5.4升,壓榨)價格由90.9元/罐上升至109.8元/罐,升幅21%;廚寶牌花生油(一級特香,5升,壓榨)價格由84.8元/罐上升至92.5元/罐,升幅9.1%。其後,人人樂、大昌等商場相繼跟進提價。受花生油價格上升影響,調和油、豆油、菜籽油等食用油品價格小幅上升。截至5月28日,各類食用油價格維持在四月底的水平。
肉禽蛋 豬肉價格春節後持續穩定,5月8日突然上漲,當日,上肉價格從5月7日的7.5元/500g升至5月8日的8元/500g,升幅6.7%;瘦肉價格從9元/500g升至9.5元/500g,升幅5.6%;排骨價格從11元/500g升至12元/500g,升幅9.1%。5月24日,豬肉價格再度上升,上肉價格升至9元/500g,瘦肉價格升至10元/500g,排骨價格升至13元/500g。
受豬肉價格上升帶動,雞、鴨等禽、蛋價格和水產品價格在5月上旬起一路飈升。活雞項價格從4月底的7.5元/500g升至5月28日的8.5元/500g,升幅13.3%;活鴨從5元/500g升至5.8元/500g,升幅16%;雞蛋價格從3.4元/500g升至4.1元/500g,升幅20.6%;鯇魚價格從5元/500g升至6元/500g,升幅20%。
蔬菜 受連降暴雨影響,近日蔬菜價格升勢較為明顯。5月19日,菜心價格從5月18日的1.2元/500g升至1.5元/500g,升幅25%;生菜從1元/500g升至1.2元/500g,升幅20%;西紅柿從1.5元/500g升至1.8元/500g,升幅20%。截至5月28日,升後價格未見回落。
二、價格波動原因分析
這次市區「菜籃子」價格上升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去年末,食用油價格曾一度急升,北方一些省份的農民收獲的花生大多趁價高賣出。今年一季度,正是花生供應空檔期,農民手上沒有存貨,而新季花生須到8、9月份才能收獲,花生供應緊張,一些榨油廠無法開榨。供應不足導至四月份全國性花生油價格急升。
(二)去年,江西、廣西等省份出現生豬高熱病疫情,大量母豬死亡,導致豬苗價格高企,本地農戶不敢貿然補欄,造成近期本地生豬存欄量明顯減少; 今年,生豬高熱病疫情再度抬頭,四川、河南等生豬養殖大省感染高熱病生豬死亡率高,患病豬場淘汰率高達70%,省內個別地區也發生了疫情,導致供應嚴重短缺。我省豬肉消費量大,生豬供應主要靠外地調入,為保證市場供應,各地高價搶購外省生豬,導致生豬收購價的不斷攀升。從4月中旬起,市區生豬收購價開始連續小幅上升,近日出現加速上升勢頭。4月中旬,市區生豬收購價為475元/擔,截至5月28日,已經升至650元/擔。生豬收購價急劇上升,造成豬肉零售價格的上升。
(三)去年中秋前後,家禽飼料價格上升明顯,如玉米價格由去年五、六月份的1300元/噸升至10月的1700元/噸,升幅31%。受成本推動,去年四季度禽、蛋價格曾一度上漲,之後基本穩定。今年5月上旬,由於豬肉價格急升,禽、蛋明顯旺銷,價格隨之上升。
(四)蔬菜價格受天氣影響較大,由於五月中旬以來連續陰雨天氣,蔬菜價格出現大幅上升。
三、近期價格走勢預測
關於未來「菜籃子」價格走勢,我們認為:
(一)花生油、豬肉價格上升主要受供給面影響。一方面,花生、生豬生產周期較長,短期內國內供應狀況不可能大幅改善,另一方面,由於飼料價格上漲後高位企穩,生豬生產成本較高,因此,短期內花生油、豬肉價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但受替代品如調和油、豆油、禽類、魚類價格的制約,繼續大幅上升的空間也有限。
(二)前期禽、蛋價格上升主要受成本推動,存在價格剛性,下調空間不大,禽、蛋價格會否上升將取決於豬肉價格走勢。
(三)未來兩月將進入多雨季度,蔬菜價格波動將會加大。
綜合各方面情況,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市區「菜籃子」價格高位運行、波動加劇的機會較大。
三、市民對近期價格波動的反應
在近半年時間里,市區「菜籃子」價格漲升頻、幅度大、剛性強。糧油、豬肉、禽蛋相繼升價,尤其花生油、豬肉、蔬菜價格集中在短期內升價,造成一些市民心理恐慌。我們在調查過程中隨機訪問了一些市民,他們言談間流露出怨言,希望政府採取切實措施平抑市場物價。「菜籃子」價格上升對下游產業造成的影響已經顯露,一些餐飲業者已陸續提價。
五、加強市場價格監管的有關建議
為了維護「菜籃子」價格的平穩運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安定,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繼續加強「菜籃子」價格監測,密切掌握市場供求和價格動態。
(二)加大市場物價檢查力度,及時制止借機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
(三)做好對市民的宣傳解析工作,必要時通過報紙、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市區「菜籃子」價格情況,消除群眾的疑慮。
G. 生活中存在著哪些市場調研
定性營銷研究Quali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最常被使用。簡單來說就是從受訪者的數字回答中去分析,不針對整個人口、也不會做大型的統計。常見的例子有:焦點族群focus groups、深度訪談、專案進行等。
定量營銷研究Quanti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採用假說的形式,使用任意采樣、並從樣品數來推斷結果,這種手法經常用在人口普查、經濟力調查等大型的研究。常見的例子有:大型問卷、咨詢表系統questionnaires等。
觀察上的技術Observational techniques:由研究員觀察社會現象,並自行設定十字做法,就是水平式比較﹙通常是指時間性的比較﹚、與垂直式的比較﹙與同時間不同社會或不同現象比較﹚;常見的例子有:產品使用分析、瀏覽器的cookie分析。
實驗性的技術Experimental techniques:由研究員創造一個半人工的環境測試使用者。這個半人工的環境能夠控制一些研究員想要對照的影響因子,例子包括了購買實驗室、試銷會場。
市場調查研究員經常都是綜合使用上面四種手法,他們可能先從第二手資料(secondary data)獲得一些背景知識,然後舉辦目標消費族群訪談﹙定性研究設計﹚來探索更多的問題,最後也許會因客戶的具體要求而進一步做大范圍全國性的調查﹙定量﹚。
H. 春茶上市季節,茶葉價格「炒上天」,茶葉市場亂想該如何整治
春茶上市,價格“炒上天”根據新聞媒體的報道,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時節,茶葉再次上演瘋狂爆炒的戲碼。各種茶葉不僅質量難辨、價格混亂,動輒標價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很多茶葉營銷甚至已經超越生活飲用品范疇,或欺詐消費者,或潛藏腐敗風險,或變身金融產品製造圈錢騙局。
茶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任何人都應該充分認識到“炒茶”的危害性,應本著長遠眼光,堅持對工藝和標准指導,以“接地氣”的品質與價格贏得市場。質優價實,讓普通老百姓消費得起,或才是茶葉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