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來社區養老將如何轉型
日前,坪山區頤康院運營機構藍天社榮膺第二屆全國「敬老文明號」先進集體。五年前,坪山區在全市率先推行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實現「公辦民營、委託管理」新模式,如今終於結下了碩果。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速度持續加快,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達16%左右。作為一個全國人口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深圳不但需要在養老問題上未雨綢繆,而且完全可以也應該在這一領域作出積極探索。
接下來,在積極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促進社區養老轉型升級方面,坪山以及深圳還可以作出更多有益的嘗試。當然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養老機構和醫院、學校一樣,本就具有公益屬性,無論如何改革,它的公益色彩不能被塗抹掉。
⑵ 社區養老的定義
所謂「社區養老」,是指老人住在家庭里,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承擔養老工作或托老服務,如社區辦老年飯桌、送餐上門、家庭病床、料理家務和「急救鈴」等。在收費方面則以福利為主,根據老人的生活條件適當交一定的費用,對於生活十分困難的老人則實行無償服務。
⑶ 社區養老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些地方
大多數人一想到養老機構,可能腦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孤獨的生活、臟亂的環境以及不到位的服務。
而保險公司推出的養老社區,可能會顛覆你以往的認知。這種養老社區以提供高品質的老年生活為目的,將醫療和養老相結合,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益養老介紹,社區的房間均為個人單獨居住,內有專門的廚房可供你下廚。護士隨叫隨到,房間內的所有布置也都是完全根據老年人的特點來設計。
比如:門上設計了兩個高低的貓眼,以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所有的傢具均採用圓角的設計,防止老人磕碰。衛生間設置助力扶手,床頭設計緊急按鈕,總之細節之處可見一斑。
另外娛樂方面有多種項目選擇:碩大的球場、泳池、健身房應有盡有,藝術方面音樂、鋼琴、刺綉也一個沒落下,還有老年大學、教堂、博物館等。可以說考慮到不同人的需要。
無論是生活還是娛樂,完全達到了高端的生活品質,甚至可以體驗到在家也享受不到的愉悅。
人老了,最擔心的可能就是生病之後得不到及時的救治,養老社區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不但有 24
小時的醫療救護服務,社區內還自建專業醫療康復機構,和許多三甲醫院建立了聯系,還和一些國外的高端醫院有合作,保證老人可以第一時間獲得高質量的治療。
配有專業的食品顧問,每天有專門的人員對食品進行采購,保證食材的新鮮。每天有二十多種菜餚供選擇,有特殊飲食習慣的,還可以私人定製。
養老社區在保證老人生活和娛樂品質的同時,還兼顧了醫療條件,可以說滿足了一個人對老年生活的全部幻想。
⑷ 養老院的市場定位分析
人口老齡化這一最開始主要涉及發達國家的問題,如今在發展中國家也越來越突出,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將會深深影響所有個人、家庭、社區以及國家。
人類社會老齡化趨勢已經相當顯著,未來二三十年額全球市場將有1/3的目標群是面相老年人群體,老年人市場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中。
當前形勢下,養老機構能夠維持正常的盈虧,實現良性運作已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益。而想取得良性的經營,養老機構的定位非常的重要。
養老機構的定位就好比你要拿出什麼樣的產品,能夠實現適銷對路。養老機構是為老人提供晚年養老服務的產品,不是蓋一棟房子,招聘幾個下崗職工就可以了事。相反,服務的無形性,差異性、生產與消費的同時性及不可貯存。
更多資料建議你找 中國敬老院網, 有比較全面的,希望能幫到你!
⑸ 社區養老服務
可以通過上門服務、機構託管、中心助老等多種方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巡診、日常護理、醫療康復、健康知識普及、安全常識教育、文化娛樂以及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務。
社區養老,養老方式之一。
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老年人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以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為主要形式,並引入養老機構專業化服務方式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主要內容是舉辦養老、敬老、托老福利機構;設立老人購物中心和服務中心;開設老人餐桌和老人食堂;建立老年醫療保健機構;建立老年活動中心;設立老年婚介所;開辦老年學校;設立老年人才市場;開展老人法律援助、庇護服務等。
社區養老的特點在於:讓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
⑹ 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優缺點
社區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模式是近幾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養老模式,社區養老模式能有效節約社會資源,減輕機構養老服務的壓力,而且投資少、本錢低、收費少、服務廣、效益佳,是一種很受老年人歡迎的養老模式。
益養老分享,社區養老模式優點:
1、社會本錢低,不需要進行專門的基建投資,社區現的有幾間房屋略加改造即可設立養老護理服務中心。
2、原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老人居家養老,飲食起居的一切物品都可繼續發揮作用,通過社區養老服務一定程度上使老人家居住房變成了「家庭養老院」。
3、社區居家養老所需費用較低,服務內容及方式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自由靈活選擇,經濟條件好的可以選更多一些的服務,條件差的可以選擇最基本的服務。
4、社區居家養老使老人既不需離開自己熟悉的住所與社區,又能得到專業細致的養老護理服務,不會產生陌生感、失落感和壓抑感,而且不會減少來自家庭親人們的親情關懷與精神慰藉。
5、社區居家養老需要大量的專業養老護理職員,從而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對於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提供幫助。
社區養老模式缺點
1、資金和人員缺口大。投資回報率較低,後續支撐難度大;服務受眾廣,因而對服務品質和人員要求高,服務人員難以滿足要求;社區養老功能不全、服務能力不強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2、觀念認識不到位。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社區和服務部門對開展和加強社區養老助老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觀念落後。沒有認識到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對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服務意識差。沒有能清楚認識到社區居家養老是未富先老國情的需要,對社區養老服務事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性認識不夠,服務意識相對薄弱。
3、服務資金不充足。目前我們國家社區的管理資金大部分是民政局投入,資金來源很局限,嚴重缺乏。這些經費對居家養老工作的啟動,為一部分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若要提供較為全面的居家養老服務,無疑是「杯水車薪」。服務資金的不足對於服務體系的建設有著很大的限制。
4、社區養老設施不完善。當前關於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設施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老年服務設施設計不合理,適用性較差;其次,服務設施不夠齊全,無法滿足老年人需求;最後,基礎設施較差,配備也比較單一。
⑺ 養老保險的市場定位
近年來,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老年產業被稱為銀色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養老公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正處於探索初期,各方社會資本積極進入模式。2025-2040年期間,我國約有5000萬老年人需要通過專門的養老機構來養老。按照目前每人每年5萬元的養老費用計算,整個市場產值有2萬多億。
前瞻產業研究院老年健康服務行業研究小組表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的身體機能在不斷退化,老年人的患病率和人均醫葯費用明顯高於年輕人,老年人是醫療服務的高消費群體。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將持續增長,醫療、照料、護理問題日益突出,老年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老齡社會的到來,與老年人相關的消費需求也將呈現跳躍式增長。由於老年群體是保險業的重要市場,所以我國當前老齡化將直接影響著保險業的未來發展定位,且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市場尚未進入成熟階段,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低水平廣覆蓋」的特徵依然存在較大的問題,而隨著老齡社會的逐漸到來,使得養老保險市場呈現出巨大需求,這也就迫切需要商業保險參與到社會保障中,通過商保社保的結合機制,分流社保養老壓力,建立起全社會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可見,未來我國壽險行業市場空間較大。
老年產業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傳統老年產業如服裝、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設施以及現代老年產業如娛樂、旅遊、住宅、社區服務業、老年教育等多種行業,不知道你具體指的是哪方面,更多的信息可以上前瞻網了解一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