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居家養老市場調查

居家養老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22 00:36:27

❶ 居家養老有什麼優勢和國外競爭

當下的物業管理企業便處於價值重新發現的轉型期,將獲得直面社會問題的挑戰和機遇。「風口」在哪裡?「風口」就在當下——「中國式養老」的最主要場景社區居家養老,將會成為物業管理企業的新賽道。增速快、規模大、空巢化、未富先老,中國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比起其他國家來說更加嚴峻,要解決這個困境要有中國的「方法論」。
1.「社區」,會成為未來「中國式養老」最重要的場景
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是中國人傳統的倫理觀念,這種觀念是根深蒂固的,盡管當前的家庭結構、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但是據調查發現,目前仍有八成以上老人希望在家庭中養老。而另一層面上而言,中國人的養老也必須依靠家庭、社區為主要載體來完成。隨著中國養老人口的劇烈膨脹,床位的稀缺、護理人員短缺的矛盾非常嚴重。總量供給不足、結構失衡、資源浪費、服務質量不高、護理人員極度短缺的局面很難短期改變,唯今之計,利用社區為主要場景,盤活家庭床位,增強社區養老服務功能。讓更多老人在「社區居家」中完成養老,是中國式養老的未來之路。
2.物業服務企業做社區養老服務的天然優勢
那麼,未來中國,誰來承當介入社區服務,「社區居家養老」社會職能的養老服務機構?是保險業?還是金融業?還是其他社會機構?筆者認為,這個橄欖枝更可能會由物業管理企業來承接。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社區的服務者,為社區的一切所需提供便利及滿足需求,在開展社區養老服務具有以下核心優勢:
l 老人信任優勢
服務業主所獲得的信任優勢將是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社區老人服務最為核心的優勢。老人對服務的抗性將遠遠低於其它商業組織。物業社區的服務人員通過為業主及住戶提供服務,建立信任關系。物業服務建立的信任,為養老服務引入社區打下了扎實基礎。
l 需求歸集優勢
物業服務人員深入社區,最容易接觸到社區老人,最能直接和准確掌握社區老人需求,便於養老服務人員為老人提供定製化、人性化的老人服務。
l 運營成本優勢
由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社區老人服務,可通過利用物業服務資源和整合社會養老資源,獲得運營成本的優勢。目前養老運營的經驗仍處於初步階段,養老運營可依託物業的成熟的運營經驗發展改進。
l 終端便利優勢
社區是物流傳遞鏈的最後一棒,物業服務組織能為老人提供便利、快捷的老人服務。老人的服務需求剛切,經不起等待,連接社區的物業服務者對比於其他商業企業在地域上存在得天獨厚的優勢。
l 持續經營優勢
社區老人人口相對穩定,提供全齡段老人服務,使組織獲得可持續經營優勢。物業企業培養老人對老人服務的概念,逐步引導不同階段的老人(自理、介助、介護)使用不同照護級別的服務,為社區全齡段老人提供老人服務。
由此可見,從培育客戶的角度出發,物業管理公司已經先行一步,有明顯先發優勢。而不容忽視的是,大數據平台已經成為物業管理行業進入社區居家養老平台的利器。從客戶入住在小區之始,物業公司便可在滿足客戶日常居住和生活等基本需求的同時,充分了解客戶的基本情況,也深入地發掘到客戶的深層需求,物業管理企業可以把這些信息進行充分的收集歸納,掌握最全面最原始的大數據,及時提出解決方案,這個對於很多機構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
3. 物業服務企業如何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發揮作用
社區居家養老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面對一個如此巨大的服務市場,物業服務企業應積極探尋企業如何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發揮作用,同時,抓住這一機遇對整個物業管理行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a.有效利用物業服務領域的要素資源。老人的需求一般包括生活方面需求、醫療保健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這些都應該成為居家養老服務內容。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利用服務領域內的要素資源積極為老人服務。
b. 加強物業小區養老服務硬體設施的建設。物業服務企業基於滿足老人居家養老的客戶需求,應積極進行前期介入活動。對於開發的住宅產品,物業服務企業應根據居家養老的要求設立相應的前期物業管理組織以及介入標准。這樣不但可使後期的物業管理服務跟上要求,也能與地產商保持利益的一致。對於已建成的老社區,可根據社區區位、規模、老齡化程度等因素,在社區原有的公共設施上進行適當改造或擴建。
c.融合社區現有配套服務體系,加快外部資源整合。物業服務企業應積極融合社區現有的配套服務體系和養老資源,發揮橋梁作用,給業主提供養老服務供給平台。還可以溝通協調小區的商戶,輸出各種養老服務。在資源整合方面,物業服務企業還可以對部分養老服務實行外包,隨著客戶需求的多元化,通過與社會資源的合作,在居家養老上提供更專業化服務。
d.政府相應政策支持和專業指導.物業服務企業當前也迫切希望,政府能對他們參與社區居家養老進行政策扶持:對物業服務企業部分收入減免稅收等優惠措施;對保障房物業管理費和租金收入免徵營業稅;對參與居家養老的物業服務企業上繳的所得稅實施「先征後返」;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在能源、稅費、床位補貼、保險補貼、人員培訓補貼等方面,逐步享受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政策等。另外,社區居家養老專業機構在規劃、資質辦理、運營過程中,物業服務企業也希望相關政府部門給予專業指導。
e. 政府給予物業服務企業的居家養老服務一定補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經費應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國家在加大財政支出的同時,還應增加政府補貼。居家養老服務由於資金渠道單一,經費短缺,發展中舉步維艱。要解決養老經費短缺問題,應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通過接受國內外企業捐款等途徑,吸納更多社會資本,設立居家養老服務專項基金,轉款用於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補貼。由政府向物業服務企業購買養老服務成果,給予居家養老服務企業一定補貼。
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對社會、社區、企業、業主來說都是共贏。對於社會,能緩解社會壓力,促進社會和諧;對社區,融洽社區人際管理,拉近物業與業主的感情;對企業,是整個物業行業的發展契機,能實現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❷ 社區養老如何盈利

養老服務在政策上是受到支持的,民政府曾發布過一個意見:「將採取政府補助、購買服務、協調指導、評估認證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居家養老服務領域。」
根據《2010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顯示,城鎮、農村老年人擁有自己產權住房的比例分別為75.7%和71.2%,願意與子女住在一起的比列分別為38.8%和53.6%。而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醫院方面,城鎮、農村比例分別為11.3%和12.5%。所以日托制的養老服務要比全托制的要好。

盈利的話有四個方向,
第一個就是提供服務,收取一定服務費後,可以提供健身服務、健康咨詢服務、活動場地等等。
第二種是出售相關商品,比如結合健康咨詢服務的相關葯品出售(可以與葯店或醫院合作或自營)、假牙、相關健身器材、醫療和保健等等。
第三種是成立各種俱樂部讓老年人來進行學習,多數老年人在退休之後會比較傾向於學習一些東西,例如書法、國畫、舞蹈等等。(這個是否真的有需求有待考驗)
第四種就是做智慧平台,有統計顯示我國離退休的人員具有大專以上程度專業技術人員達700多晚,高層次的約70萬,這些專家的智慧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可以與相關人力資源機構合作。

風險方面:
第一個,也是最無法掌控的就是政策風險。因為中國基本上從來都沒市場導向過,政策風險是每個行業都要考慮的內容。
第二個是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鑒,國外雖然有很多成熟、經過驗證的模式,但是因為國情和文化的不同,只能參考,國內又沒有特別標桿的養老機構可以借鑒。
第三個老年人傳統觀念、消費觀念,中國的老年人都「重子女、輕自己」、「重儲蓄、輕消費」,最後很可能產生有市場、有需求,卻沒有盈利的情況。
第四個是財務風險,前期投入大,資金回收較慢。

❸ 《消費主張》養老機構消費調查,請說說近年來,養老機構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2013年「加快養老服務業」到2019年「28條」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每一年都有回不同的政策福利的出現,答7年來出台的各種優惠補貼、土地政策等多有百餘項,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政策也好,中醫養生、大健康等消費升級趨勢下,高端化康養市場有很大的空間。

目前養老機構市場需求龐大,前景廣闊,但是有效地供給缺乏,產業發展機遇和所面對的挑戰是並存的,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會養老三種模式相結合,逐漸進入了規模化、標准化和連鎖化的擴張階段,層獻出市場更細分化、服務內容更加的專業化、家庭體驗多樣化的特徵。

❹ 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背景

首先,我國人口老齡化國情。1999年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後,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洶涌而來的白發浪潮對我國養老福利事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使尚未形成完善體系的我國養老服務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其次,實現「老有所養」的現實選擇。我國經濟尚處於不發達階段,政府財政拿不出更多的經費來全面發展以機構養老為主的老年人福利事業。以上海為例,2006年每增加一張養老床位,必須投入5萬到15萬的資金成本。上海2006年養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為1.5%,如果未來三年要提高到3%的話,就要凈增加3萬張左右的床位,以每張床位平均投入10萬元計,那就意味著三年內需投入資金約30億元,這顯然是當前國力所不能承受的。在我國 「未富先老」的嚴峻形勢下,必須按照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基本滿足我國老年人需求的養老新路子。
再次,養老服務的客觀需求。隨著我國家庭日趨小型化,家庭養老功能逐步弱化,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中國老年科研中心調查,2007年全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經達到49.7%,與2000年相比提高了7.7個百分點。其中級以上的大中城市的調查顯示,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已經達到56.1%,與發達國家70%至80%的比例相比,我國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續增加的趨勢將是不可逆轉的。研究表明,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養老的意願,而選擇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養老的只佔5%至8%左右。根據調查,我國城市中48.5%老年人有各種各樣現實的養老服務需求,其中需要家政服務的佔25%,需要護理服務的佔18%,需要聊天解悶兒的佔13.79%。目前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總的滿足率只有15.9%。
最後,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老年人需要社會提供服務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而且對養老服務的形式、項目、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並且更加具體化。因此開展城市居家養老服務前景廣闊,根據測算,我國城市居家養老、家政服務和護理服務兩項2007年潛在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700億元。2010年將增加到1300億元,到2020年將超過5000億元。

❺ 現在關於養老的市場主流是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嗎還有什麼

現在是居家養老佔了90%;
社區養老佔了7%;
機構養老佔了3%;
這是前兩年北京的調查結果,也就是9073模式;養老產業太大了,市場現在的創造性很大,市值達萬億以上,同時現在沒有具體的成熟模式,基本都在借鑒國外的或者自己摸索者前進,可造型很強,想入場需要准備足夠的資金,前期不管哪種養老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做好長期戰,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需要你干起來以後才發力的,所以掙錢不掙錢就看你是否能堅持,所以想好慎入。

閱讀全文

與居家養老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