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服務營銷與市場營銷的比較分析
服務營銷與市場營銷的比較分析
先從服務與商品之間的一般差異來分析
了解服務與商品的一般差異,對於區分服務營銷與商品營銷非常有益。服務與商品存在以下八個方面的差異:
(1)產品的本質不同 貝里把商品描述為「一件物品,一種器械,一樣東西」,把服務描述為「一個行動,一次表演,一項努力」,他很好地抓住了它們之間的差異[64]。把服務看做表演是對服務管理的一個戲劇化的比喻,即把服務傳遞想像為近似於一個劇本的上演,而服務人員就是演員,顧客就是觀眾[65]。也就是說,商品是有形的,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實體或一個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服務工作本身基本上是無形的[66]。
(2)顧客參與生產過程 實施一項服務工作就是對實物設施、腦力和體力勞動這三者的某種組合的產出結果進行裝配和傳遞。通常顧客在創造這個服務產品的過程中會積極參與,如美容院。
(3)人作為產品的一部分 在高度接觸的服務業中,顧客不僅同服務人員發生接觸,還可能同其他顧客發生聯系。如此顧客就成為產品的一個組成部分。
(4)質量難以控制 生產出來的商品在到達顧客那裡之前,可以根據質量標准對它們進行檢查。但是服務在生產出來的同時就被消費了,最後的組裝就是在產品的實時生產過程中發生的。這樣,錯誤和缺點就很難掩蓋,而服務人員和其他顧客的在場又引入了更大的可變性,這些因素使得服務性組織很難控制質量和提供始終如一的產品[56:16]。
(5)顧客評價更困難[67] 大多數實體商品的識別性品質(search quality)相對較高,如顏色、式樣、形狀、價格、合適度、感覺、硬度和氣味,都是有助於顧客在購買產品前作出決定的因素。相反,其它一些商品和服務可能更強調經驗性品質(experience quality),只能在購買後或消費過程中才能識別質量,如口味、處理的容易程度、個人護理。最後,還有可信度品質 (credence quality),即那些顧客發現即使在消費之後也很難評價的特性,如外科手術、技術修理,它們是很難觀察得到。
(6)服務沒有存貨 因為服務是一次行動或一次表演,而不是顧客可以保存的一件有形的物品,所以它是「易腐的」和不能被儲存的。當然,必要的場地、設備和勞動能夠被事先准備好以創造服務,但這些僅僅代表生產能力,而不是產品本身[56:16]。
(7)時間因素的重要性 許多服務是實時傳遞的,顧客必須在場接受來自企業的服務。顧客願意等待的時間也是有限度的,更進一步說,服務必須迅速傳遞,這樣,顧客就不必花費過多的時間接受服務[56:17]。
(8)分銷渠道不同 同需要實體分銷渠道把商品從工廠轉移到顧客手中的製造商不同,許多服務企業要麼利用電子渠道(如廣播、電子資金轉移),要麼把服務工廠、零售商店和消費點合並成一個地方[56:17]。
3.1.3 服務營銷的演進
服務營銷是服務企業為了滿足顧客對服務產品所帶來的服務效用的需求,實現企業預定的目標,通過採取一系列整合的營銷策略而達成服務交易的商務活動過程[57:8]。
3.1.3.1 服務營銷的發展過程
西方學者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服務營銷問題。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美國及北歐才陸續有市場營銷學者正式開展服務市場營銷學的研究工作,並逐步創立了較為獨立的服務營銷學。服務營銷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個階段[57:12~14、68]:
起步階段(1980年以前): 此階段的研究主要是探討服務與有形產品的異同,並試圖界定大多數服務所共有的特徵——不可感知性、不可分離性、差異性、不可儲存性和缺乏所有權。
探索階段(1980~1985年): 此階段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探討服務的特徵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尤其是集中於消費者對服務的特徵、優缺點以及潛在的購買風險的評估;二是探討如何根據服務的特徵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不同種類的服務需要市場營銷人員運用不同的市場營銷戰略和技巧來進行推廣。
挺進階段(1986至現在): 此階段研究的成果,一是探討服務營銷組合應包括哪些因素;二是對服務質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三是提出了有關「服務接觸」的理論;四是服務營銷的一些特殊領域的專題研究,如服務的出口戰略,現代信息技術對服務產生/管理以及市場營銷過程的影響等。
3.1.3.2 服務營銷組合要素及其內容
服務營銷組合包括七個要素,即服務產品(Proct)、服務定價(Price)、服務渠道或網點(Place)、服務溝通或促銷(Promotion)、服務人員與顧客(People)、服務的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服務過程(Process)[69]。各要素所包括的內容[70],如表3—1所示。其中美容院的「服務過程」是一種復雜程度比較低而差異程度比較高的服務過程[71]。
3.1.3.3 顧客讓渡價值
顧客讓渡價值是指顧客總價值與顧客總成本之間的差額。顧客總價值是指顧客購買某一產品與服務所期望獲得的一組利益;顧客總成本是指顧客為購買某一產品所耗費的時間、精神、體力以及所支付的貨幣資金等[63:28]。
顧客選購產品或服務時,往往從價值與成本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從中選擇出價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顧客讓渡價值」最大的產品或服務作為優先選購的對象。
美容院要在競爭中戰勝對手,吸引更多的潛在顧客,就必須向顧客提供比競爭對手具有更多「顧客讓渡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這樣,才能提高顧客滿意程度,進而更多地購買本店的產品或服務。為此,美容院可從兩個方面改進自己的工作:一是通過改進產品、服務、人員形象,提高產品或服務的總價值; 二是通過改善服務與促銷網路系統,減少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的時間、精神與體力的耗費,從而降低貨幣與非貨幣成本。
㈡ 什麼是服務營銷的理論框架分析
服務營銷我看到過兩個版本:當然在學術界存在多種理論派系是很正常的,並沒有對錯之分。
第一個版本是把「服務」看成一種產品,實現與顧客的價值交易。這個我認為是按照商品營銷的思路來理解服務營銷的,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
第二個版本是把服務營銷看成是營銷的一個過程,側重於顧客的期望和價值感受。個人覺得這種觀點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我就第二個版本的服務營銷簡單談一下它的理論框架。
服務營銷關注的核心在於「顧客期望和顧客感知」之間的差距彌補。很多時候營銷宣傳榮譽過度承諾,造成顧客在體驗上產生落差,出現抱怨投訴甚至砸場子等不滿情緒。
造成這種感知差距的原因主要存在於四個環節,第一,市場調研時,顧客心理期望形成調查文字時,產生偏差;第二,調查一手資料形成服務改進報告時,產生偏差;第三,服務藍圖執行時,由於執行人員和環境等原因,造成的感知偏差;第四,即使前面所有因素都沒問題,由於顧客選擇性信息輸入或者心情因素,造成的服務感知偏差。這四個環節都會造成 服務營銷中顧客期望與顧客感知之間的偏差。
當然,服務營銷通過營銷工具「服務藍圖」規劃,從有形展示、前台後台等因素分開分析,研究如何縮小顧客期望和感知之間差距,從而實現滿意度提升,是一個有效實用的服務營銷分析工具。
希望有所幫助
㈢ 銷售中如何分析客戶
哦,你們公司啊,我知道,我知道,東西很不錯,價格也很好,但我們目前沒有這方面的需要。這樣吧,留個地址和電話,我們下次需要了再和你聯系吧。 哦,我們已經有了VCD,湊合著還能用,DVD目前我不需要。 好是好,就是太貴了。我是自己買車,預算可沒有這么高啊。 同類的產品我用過不少,沒有一個我們滿意的,我不相信你們能做得比他們好。 材料我們是看過了。但是這件事情關系重大,我們還得再考慮考慮。 7、X經理,您好,又來拜訪您了。我這次來主要是想談合同的事情。我們的資料您也看過了,產品您應該是比較滿意的。 產品你們做得是不錯,就是太貴了,要知道XX公司的同類產品就比你們的便宜不少嘛。這樣吧,把價格再降30%,我們可以考慮。 以上這幾種情況可以說是SALES被客戶拒絕的典型,做為一個SALES面對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自信心無疑會受到打擊,影響到工作情緒。 以上的情況並不是無招化解的,分析一下你的准客戶,對症下葯,完全可以把這些不利局面扭轉過來,使交易最終達成。 二、分析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上述幾種類型的客戶。 1、太極推手型:上述第一種情況的客戶是典型的太極高手,他所說的是最常見的推脫話。一旦知道你是做什麼的,清楚了你的來意後,馬上就開始推脫了。也許他本身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所以他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拒絕方式,顧及了SALES的感受,但這樣不堅定的推辭也容易使SALES產生錯覺。所以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一定要進行判斷。面對太極推手型的客戶會出現兩種情況:(1)是他有可能只是把你當每天無數上門的SALES一樣,能打發就可以了,並不很清楚了解你的產品和你能提供的服務。(2)他可能是真的沒有需要。 2、沒有需要型:世界上任何需求都是創造出來的。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時候,人們旅行靠的不都是馬車嗎?難道有了馬車就沒有對汽車和飛機的需求?非也。關鍵是怎麼樣讓客戶認識到自己的需求。作為SALES的首要任務就是把這樣的需求強化,並讓客戶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對這方面的需求,而不是拿自己沒有需求的觀點來說服自己,拒絕你的產品。 3、沒有錢型(或者是錢不夠型):一般來講人都有看有多少錢再決定花多少錢的習慣,所以碰到自稱沒錢的主,理論上講還是有希望的。解決的辦法主要是要摸清他的真實想法:是真的沒錢?還是目前錢不湊手?還是對產品還有疑問?多站在顧客的角度想想,畢竟掏出真金白銀買東西的是他。 4、沒時間型:最常見的也是最NB的一種拒絕辦法,常常令SALES產生無比的挫折感。辛辛苦苦,三番兩次聯系,可他一句話就把你打入冷宮。但是反過來一想,正因為你付出了這么多,就更不應該被困難嚇倒。顯然,敢於這樣說話的客戶是有一定決定權並自信可以對你毫無顧忌說NO的人,若一開始就被他的氣勢壓倒,在隨後的工作中你將始終會有難以擺脫的心理陰影。應對這樣的客戶,常見的客套話能省則省,單刀直入,直奔主題而去。如果能在開始的前三分鍾引起他的興趣,就還有希望。當然如果客戶那裡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這樣的情況是人家確實沒有時間,再羅嗦會引起他的反感,明智的選擇是留下資料和聯系方式,另約時間。 5、一棍子打死一船型:這樣的客戶很難對付,人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旦產生了思維定式,改變很難。面對這樣的客戶,消極的回答(如:我們沒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啊?其他的客戶沒有反應啊?不會這樣吧?等等)只會引起客戶的反感,因為這樣講無異於在懷疑他的人格。正確的應對是:首先要清楚事情的原因,再針對客戶最關心的、最懷疑的提出解決辦法。學會做個認真的傾聽者,做客戶的知心大姐姐,這樣才可能贏回客戶的信任。 6、反復考慮型:也是SALES經常碰到的客戶類型。明明資料都已經給他看了,明明產品已經反復給他演示了,好象一切都朝著馬上要成交的方向發展,但最後還是換回這樣一句話,前面的努力似乎全部付之東流。交易到了這樣的關口,明明知道客戶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購買意圖,但如果SALES僅僅出於禮貌說那就這樣吧,您再考慮考慮,最後考慮結果一般是幾天後再去時得到的答復是不好意思,我們已經選擇了別的家產品了,或者是眼睜睜看著客戶在隔壁的櫃台買了競爭對手品牌的產品揚長而去。那樣子真能把人活活氣死。真的一點沒有都辦法嗎?不,辦法是馬上回憶一下過去的演示過程或者先前的交流經歷,事出肯定是有因,按理講在前面的過程SALES實際已經和客戶完成了一個互動的過程,客戶對你的產品肯定是有一定的了解了,他之所以沒有下決心來最終決定,肯定你還有某一點沒有打動他,所以這時候必須當機立斷,採取行動:(1)可以直接詢問他到底還有什麼疑問?(2)馬上針對客戶的問題拿出解決辦法。 7、永遠嫌貴型:一份資料統計過,國外只有4%的客戶在選擇產品時候僅僅考慮價格,而有96%的客戶是把品質擺在首要位置的。國內的消費習慣隨著這些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質量也越來越重視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抱怨產品貴肯定只是表面現象。自古就有一分錢一分貨之說,之所以客戶這么講,肯定是客戶認為你的產品不值這么多錢,這個評估僅僅是他心理的評估。顯然,如果客戶不能充分認識到你的產品能給他帶來的價值,他當然有理由認為你的產品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永遠嫌貴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對這樣的客戶,和他就價格反復討論是最不明智的,要知道,他一旦認了死理無論你出什麼價,他都會覺得貴。就價格論價格只會形成死結,而且他可以利用你急於成交的心理不斷壓價,SALES將會處於很不利的地位。正確的應對是給客戶更多的他自己也認同的利益。
㈣ 怎樣進行客戶分析
客戶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企業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客戶,才能制定對應的營銷策略,提高轉化率,實現客戶滿意。
客戶的對於產品的響應度可以被用於指導企業的銷售策略;而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則可以為企業改進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提供支持。對現有的客戶進行分析,不僅可以挖掘更多潛在的銷售機會,還可以改進服務方式,做好客戶維系工作,為開發新客戶做准備。
那麼,企業應該怎樣分析自己的客戶,更好地做決策呢?這時候就可以藉助CRM系統了,通過簡信CRM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客戶進行分析,從而幫助企業作出科學性的決策。
1、客戶基本信息分析
簡信CRM的客戶管理板塊對客戶的分析是多維度的,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聯系方式、地址、職業、客戶編號等基本信息(靜態信息),此外,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添加自定義欄位,在開發以及維護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客戶資料,可以讓企業形成對客戶的基本認識,有利於日後的維護。
2、客戶行為分析
除了基本信息之外,簡信CRM還可以記錄客戶的動態信息,如:咨詢記錄、溝通記錄、消費記錄、售後記錄等,企業可以根據客戶的咨詢和溝通記錄了解到其最關注的問題,在售前就做好針對性的服務,有效促單。此外,對於客戶的購買情況(購買時間、購買的產品)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其對某個產品的偏好和其購買周期,從而為其提供針對性的產品推薦,定期做好客戶關系的維護。
3、客戶流失分析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企業,其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都要遠遠大於維護一個老客戶的成本,所以,維護老客戶就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防止老客戶流失,企業必須對客戶進行流失分析預測,並及時布局好解決的方案。
對於新客戶的流失和老顧客的流失都可以形成數據報表,了解用戶是在哪個環節流失的,其流失的原因是什麼,從而安排相關部門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做好防護措施。
4、分類模型
簡信CRM擁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提取分類模型,根據模型數據得出各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通過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得出其產品的淡季和旺季、產品在哪個地區的銷量最好、產品的主要購買人群具有什麼顯著特徵等,對這些統計結果進行二次分析,得出出現這些結果的原因,並且具有針對性地調整營銷方案。
簡信CRM可以幫助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便捷的方式對客戶行為進行分析。企業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得出客戶畫像,還可以根據結果導向制定和調整下一步的產品計劃和營銷方案等,讓一切活動都圍繞客戶而展開,大大提升客戶的轉化率和重復購買率,避免客戶流失。所以說,利用簡信CRM對客戶行為進行分析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