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牛奶的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報告簡介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每年呈現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正在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嬰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將在50億元左右。中國是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專家預測,2006年我國高檔嬰兒奶粉市場規模將接近50億元。
我國大大小小的乳製品生產企業約有1500家,其中大部分企業都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但取得嬰幼兒配方奶粉許可證的企業只有40多家,市場集中度較低。嬰幼兒配方奶粉占其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比例卻遠不到三分之一。
長期以來,這個龐大的市場一直為國外品牌所壟斷。特別在高端市場,洋品牌占據絕對的優勢。雀巢、惠氏、多美滋、雅培等國外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高達80%—90%。
2005年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全國銷售額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49.2%,而高檔品牌的增長率達到了84%。在競爭激烈的1-3歲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高檔品牌的份額已迅速增長到半壁江山。除了外資品牌之外,國產奶粉也紛紛謀求升級發展。
我國嬰兒乳品行業的低端市場佔54%的份額,中高端市場的份額與之基本持平,洋品牌主要爭奪利潤相對豐厚的中高端市場,而不急於將產品線向下延伸。市場上嬰兒奶粉的價格差異很大,本土低端品牌與高端洋品牌的等量產品價格相差5倍甚至更多。在產量上,洋品牌和本土品牌也基本持平。本土品牌的品牌集中度不高,產量最大的三大品牌「完達山」、「三鹿」和「伊利」的總產量不過市場份額的27%,而「雀巢」、「惠氏」、「多美滋」三大洋品牌的總產量的市場份額達44%。
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現狀:1、起步較晚,發展迅速;2、產品配方設計不斷完善;3、市場集中度較低。
中國嬰幼兒奶粉年需30萬噸
中國嬰幼兒食品市場潛力最大,從2005年的數據來看,原本就差距不大的中國與日本市場,差距還在不斷縮小,預計在今後的3~5年內,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嬰幼兒奶粉消費的第二大國,從現在開始到未來幾年,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增長都會馳騁在高速車道上。
我國每年大約有1700萬嬰兒,就算其中80%能夠得到母乳喂養,那麼還有20%,也就是340萬嬰兒沒有母乳,需要用奶粉來喂養。每個孩子每年需要27.2公斤奶粉,這樣每年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就需要30萬噸,而排除其它因素,50%的市場也要15萬噸。我國現在一年的嬰幼兒奶粉產量僅8—10萬噸,所以市場空間還很大
B. 國產奶粉合格率居世界前列為何銷量上不去
今年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7)》也顯示,2017年全國乳製品抽檢合格率99.5%、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8.7%,在各類食品中位居前列,即使與乳業發達國家相比也達到了很高水平。中國奶粉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質量比較安全的時代。但是銷量卻遲遲上不去,與進口奶粉相比還相差很遠。
為何媽媽們如此青睞進口奶粉?是國產奶粉質量不達標嗎?隨著我國加大對奶粉行業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的整頓,多數國內奶粉生產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質量、品質與國外差距縮小,甚至更高。所以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不是來自於現在的質量評估。相信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對人們的影響很長遠,很多人現在還沒有對國產奶粉重拾信心。
「現在選擇生二孩的家庭越來越多」,但是國產奶粉的銷量卻遠低於洋奶。進口乳品的消費量卻在持續攀升,洋奶粉仍是很多媽媽的首選。
記者去一些繁華的街頭去采訪一些抱著女性,問及會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奶粉。很多媽媽都會想要選擇國外進口的奶粉,因為那樣比較安全。雖然記者說了一大堆現在國產奶粉的好處,可是很多媽媽仍舊覺得小孩子一輩子的事情還是用好點的比較放心。顯然的把國產的奶粉默默的列入了黑名單。
其實過去多重負面新聞對行業的重創至今難以恢復,消費者對我國乳品行業本能地通過「有色眼鏡」去對待。也有很多老百姓不相信一些什麼專家之說,覺得很多都是不靠譜的。所以寧願選擇貴點的洋奶,也不選擇中國的奶粉。2011年三聚氰胺的陰影依舊存在,在消費信心依舊沒有恢復的時代,國產奶粉發展阻礙最大的主力就是國內乳企的信譽。
C. 國產奶粉哪個牌子發展前景好
應該就是飛鶴了,現在的飛鶴已經開始走國際路線了,研發標准和生產設備都達到了國際水準,除此之外在國內市場也非常的暢銷。
D. 伊利奶粉穩居國產奶粉銷量第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能被消費者認可,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品質,而伊利奶粉正是靠對品質的堅守、持續的創新、不懈的研究,得到了消費者一致的認可。
E. 做奶粉渠道行業前景怎麼樣
2018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嬰幼兒奶粉行業發展有著天然優勢,市場規模更是逐年遞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已達911億元。2014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不過2016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下降至1280億元。據了解,這主要是由於出生率下降及中國消費者跨境購買量增加所致。截止至2017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650億元,2013-2017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6%。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實後,中國在2016-2018年期間將出現一個生育堆積集中釋放高峰,「全面二孩」政策為嬰幼兒奶粉行業提供巨大契機。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2013-2018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1、品牌集中化日趨明顯
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奶粉行業發展的集中度都是較高的,尤其是排在前幾位的品牌占據著將近83%的市場份額。在未來國內嬰幼兒奶粉品牌能為人記住的也僅是前幾位的品牌巨頭,所以這些品牌企業一定會精益求精,全面提升品牌產品的質量,使行業的發展更加集中化。
2、國產品牌逐漸崛起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5日,共批准了152家工廠的1156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其中境內106家工廠864個配方,佔比93%,境外46家工廠274個配方,佔比35%。整體來看,奶粉新政後國產品牌會逐漸崛起。
3、二三四線城市需求增速加快
嬰幼兒奶粉銷售渠道主要為:母嬰渠道、電商渠道和商超渠道。母嬰渠道在三四線城市具備絕對優勢。據數據顯示,母嬰店的銷售額在低級別城市和鄉鎮中佔比約75%。注冊制實行後,國產奶粉龍頭具備渠道下沉優勢以及價格優勢。因此奶粉新政下,國產奶粉相對具備優勢,二三四線城市通過此渠道的奶粉市場需求將加大。
4、全面二胎政策提供契機
據統計,2018年我國新生人口為1523萬人,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出生新出生人口累計為5032萬人,「全面二孩」政策為嬰幼兒奶粉行業提供巨大契機。
F. 我國奶粉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2009年1季度,我國奶粉市場恢復程度較好,以伊利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也占據奶粉大多數市場份額。從近期的情況來看,奶粉市場恢復面臨的問題還比較嚴重,一是原奶的積壓,二是進口奶粉的競爭。2008年10月,國內乳製品產量受三聚氰胺事件沖擊最為嚴重,產量降至120萬噸/月。同時,國產品牌奶粉市場的佔有率將至個位數。而一季度的數據顯示,伊利在奶粉市場的份額達到10-12%,聖元、雅士利、飛鶴、完達山等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都出現成倍增長的趨勢。從近期奶企公布的一季度數據來看,形勢也是一片大好。2009年一季度,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增長8.25%,達到50.99億元,其中凈利潤同比大增103.59%,達到了 1.13億元,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其中,伊利嬰幼兒奶粉一季度銷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同比增長達113%。但是,數據並不能代表奶粉市場已經復甦和恢復,奶粉市場恢復面臨的問題還比較嚴重。原奶的積壓和進口奶粉的競爭式擺在我國奶粉企業面前的難題。近日,《國務院關於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就表示,要繼續實施奶粉臨時收儲政策,進一步擴大國產奶粉收儲規模。將原料奶收購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09年12月底。早前的數據顯示,我國積壓的奶粉達到30萬噸,而近期,北方進入收奶的高峰期,原奶的積壓將進一步加重。原奶的積壓將造成一些奶企現金流緊張。另外,由於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下滑,近日進口奶粉的促銷力度增大,價格出現了下幅度的下滑,這將對國產品牌的市場競爭造成不利因素。自「三鹿毒奶粉事件」發生後,國產奶粉遭遇空前信任危機,進口奶粉大量湧入國內市場。隨著國際奶粉市場價格的不斷回落,湧入國內市場的進口奶粉還將不斷增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奶粉市場全面恢復還面臨許多困難,這也是國內奶粉企業面臨的難題。如何去解決這些難題,將成為我國奶粉企業發展的關鍵點,也是我國奶粉市場全面恢復的關鍵點。 外有進口產品沖擊,內有消費者不信任,本土奶粉面臨生與死的考驗。然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和行業、企業的自救,本土奶粉漸漸走出了生存危機。奶粉市場在一季度和二季度經過恢復和調整後,二季度後市場格局將基本穩定。一些區域性奶粉企業在一季度其市場份額在短期內出現成倍增長,但是隨著奶粉市場調整期的結束,這一發展趨勢將終止。目前,奶粉企業都加大了市場營銷的手段,穩定和發展成為奶粉企業的關鍵問題。隨著二季度奶粉市場調整期接近尾聲,奶粉市場的格局將基本確定。可以預見的是,在二季度,奶粉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在國內乳製品行業處於恢復上升的時期,進口奶粉仍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海關的數據顯示,進口奶粉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態勢。1-4月,深圳口岸進口乳製品1668噸,價值183.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 2.2倍和67.5%。而整個一季度,我國共進口進口奶粉6.6萬噸,同比增長了83%。目前,一些洋品牌已經在國內消費市場上贏得了口碑,進口奶粉強勁的增長態勢將繼續保持。目前,我國的乳製品行業正處於回暖上升期,但是,未來一段時間里,進口洋奶粉仍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目前來看,進口奶粉國產乳品企業原來占據的市場份額產生了競爭,導致國產奶粉積壓嚴重。由於進口奶粉價格出現下降,國內乳製品業經受到的沖擊較大。數據顯示,進口奶粉價格近半年來基本上在2萬元左右,而2008年上半年的進口奶粉價格平均在4萬元左右,價格出現減半。同時,深圳口岸的數據顯示,前4月,深圳口岸出口乳製品4717噸,價值318.1萬美元,分別增長4.7%和17.1%。這對處於回暖的我國乳製品行業來說是振奮人心的消息,這說明出口的國產乳品的消費信心已經恢復。 記得採納啊
G. 國產奶粉哪個牌子比較好
國產奶粉比較好的有:飛鶴、伊利、貝因美、雅士利、合生元。
1、飛鶴
飛鶴始建於1962年,開創多種提升奶粉對中國寶寶體質適應性的技術、配方與工藝。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飛鶴乳業在全國開設免費專家服務電話。
飛鶴奶粉的系列此較多,飛鶴對每個人的合適度不相同,所以媽媽們的評分也都不一樣。有的消費者覺得星飛帆系列的好,有的覺得超級飛帆系列的好。其實,最好的選擇就是根據寶寶自身需求選擇。
5、合生元
合生元用心專注母嬰營養與健康,還配備先進的打碼系統,每個產品出廠前都打上了物流碼。像合生元派星奶粉不僅添加了SN-2PLUS親和結構脂能讓奶粉更貼近母乳能更好吸收。還添加了LPN乳清蛋白能在蛋白結構上與母乳相似有助於提高嬰幼兒的抵抗力。
兒童奶粉選擇注意事項
1、成分要接近母乳
母乳中的蛋白質主要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兩種,其中乳清蛋白進入胃中與胃液相互作用,凝固成鮮嫩而細小的顆粒狀乳塊,吸收效率更高。嬰幼兒奶粉中最優的蛋白質比例應該接近母乳水平,恬愛奶粉有添加乳鐵蛋白接近母乳,所以在選購其他品牌時要注意看營養成分。
2、要聞氣味
奶粉應是帶有輕淡的乳香氣,如果有腥味、霉味、酸味,說明奶粉己變質。專家提醒,如果發現脂肪酸敗味,這主要是奶粉加工時殺菌不徹底,脂肪的氧化味,是奶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所致,陳腐氣味和褐變,則是奶粉受潮所致。
H. 當初三鹿事件的陰影影響了國產奶粉十幾年,現如今國產奶粉發展如何
現在的奶粉製造商肯定會引以為戒,更加註重奶粉的安全問題,所以現在的國產奶粉還是很受寶媽們的歡迎,也佔有很大的市場。
I. 近年來國產奶粉開始崛起,具體都有哪些品牌的國產奶粉呢
根據此前的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尤其是澳大利亞的諸多品牌,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熱銷的嬰兒奶粉也出現滯銷情況。事實上,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我國進口奶粉的數額已經連續幾年出現下滑的情況。這也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國產奶粉逐漸崛起。
第三個是貝因美奶粉。事實上,貝因美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斷奶食品生產基地,是中國三大嬰幼兒營養食品專業生產企業之一。貝因美主要是以嬰幼兒食品為主的,既專業又健康,讓消費者放心。因此,貝因美奶粉在國內市場也有很高的市場份額。
第四個是完達山奶粉,完達山奶粉是完達山乳業有限公司旗下的奶粉品牌,該產品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產品。完達山還為不同體質的嬰兒推出了三種母乳配方,即均衡的智力發育、增強的免疫力和營養吸收,這無疑是更適合嬌弱嬰兒的選擇。
總而言之,以上幾個國產品牌的奶粉都是非常不錯的。
J. 三元牛奶市場調查分析範文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每年呈現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正在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嬰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將在50億元左右。中國是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專家預測,2006年我國高檔嬰兒奶粉市場規模將接近50億元。
我國大大小小的乳製品生產企業約有1500家,其中大部分企業都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但取得嬰幼兒配方奶粉許可證的企業只有40多家,市場集中度較低。嬰幼兒配方奶粉占其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比例卻遠不到三分之一。
長期以來,這個龐大的市場一直為國外品牌所壟斷。特別在高端市場,洋品牌占據絕對的優勢。雀巢、惠氏、多美滋、雅培等國外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高達80%—90%。
2005年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全國銷售額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49.2%,而高檔品牌的增長率達到了84%。在競爭激烈的1-3歲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高檔品牌的份額已迅速增長到半壁江山。除了外資品牌之外,國產奶粉也紛紛謀求升級發展。
我國嬰兒乳品行業的低端市場佔54%的份額,中高端市場的份額與之基本持平,洋品牌主要爭奪利潤相對豐厚的中高端市場,而不急於將產品線向下延伸。市場上嬰兒奶粉的價格差異很大,本土低端品牌與高端洋品牌的等量產品價格相差5倍甚至更多。在產量上,洋品牌和本土品牌也基本持平。本土品牌的品牌集中度不高,產量最大的三大品牌「完達山」、「三鹿」和「伊利」的總產量不過市場份額的27%,而「雀巢」、「惠氏」、「多美滋」三大洋品牌的總產量的市場份額達44%。
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現狀:1、起步較晚,發展迅速;2、產品配方設計不斷完善;3、市場集中度較低。
中國嬰幼兒奶粉年需30萬噸
中國嬰幼兒食品市場潛力最大,從2005年的數據來看,原本就差距不大的中國與日本市場,差距還在不斷縮小,預計在今後的3~5年內,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嬰幼兒奶粉消費的第二大國,從現在開始到未來幾年,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增長都會馳騁在高速車道上。
我國每年大約有1700萬嬰兒,就算其中80%能夠得到母乳喂養,那麼還有20%,也就是340萬嬰兒沒有母乳,需要用奶粉來喂養。每個孩子每年需要27.2公斤奶粉,這樣每年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就需要30萬噸,而排除其它因素,50%的市場也要15萬噸。我國現在一年的嬰幼兒奶粉產量僅8—10萬噸,所以市場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