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光明乳業發展建議
我現在是光明的股東,覺得光明的發展應該比蒙牛伊利好,但是體制沒有他們靈活,所以這些年發展不快。
相對於他們,光明的優勢在可以低溫保存的巴氏殺菌奶,營養要比常溫奶高得多。國外常溫利樂包的牛奶很少的,營養不高,包裝浪費也大。據我所知,光明在大城市還是有很好的奶源的。我在武漢,記得前些年光明就是收購的本地企業進入的武漢市場。
我的建議是:順應城市化發展的需要,在大城市的郊區布點牧場,就地生產低溫奶(當然要宣傳相對於利樂包裝奶的優勢),這樣可以實現送奶到家,新鮮到戶,牛奶這東西其實還是主要早餐喝嘛,誰都想喝新鮮的。或者可以和當地教育局合作,給學生一些優惠實現送奶到戶,培養消費忠誠度。
逐步以大城市為據點,收購當地的老字型大小國有企業,實現奶源本地化,保證新鮮。
說實話,我覺得常溫奶是沒有前途的,只不過中國人喜歡跟風,浪費嚴重。低溫奶又便宜,又新鮮。
Ⅱ 光明乳業這個品牌怎麼樣
光明乳業始於1911年,至今已跨越百年,陪伴一代又一代消費者健康成長,可以說,光明品牌現在已經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象徵。
Ⅲ 光明乳業有什麼樣的企業理念能讓消費者放心
光明乳業的使命是創新生活,共享健康。他們的價值觀是超越自己,追求卓越,奉獻社會,成就自我,誠信正直,熱忱寬容。從它的使命和價值觀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理念就是讓廣大消費者喝上放心的牛奶呢。
Ⅳ 光明乳業是國企還是民營啊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企。
成立於1996年,是由國資、社會公眾資本組成的產權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從事乳和乳製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奶牛的飼養、培育,物流配送,營養保健食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乳製品生產、銷售企業之一。
這個企業已經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了,是非常老的一個乳品行業了,他們的產品是非常值得信賴的。
(4)光明乳業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光明乳業作為一個行業的標桿式的國企集團,在這一路上也是一個企業文化濃厚的沉澱。
2000年
上海光明乳業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制, 更名為「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
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代碼SH600597)
2003年
「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
公司戰略為「聚焦乳業、領先新鮮、做強常溫、突破奶粉」
2010年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紐西蘭新萊特乳業有限公司
2011年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
2012年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93.4億元,凈資產達到44億元
2013年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的新萊特在紐西蘭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家乳品境外收購並在境外成功上市的乳企;華東中心工廠項目建成投產,成為世界最大乳品單體工廠;中國乳製品行業唯一的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驗收,實現科技光明領跑行業。
2014年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乾酪乳桿菌LC2W和植物乳桿菌ST-III菌種搭載中國探月工程三期返回飛行試驗器,順利完成深空搭載返回試驗,開啟專利菌株研究新篇章;光明乳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平台建立,光明乳業科技定位由「國內領先」向「國際有影響力」轉變。
下屬全資子公司荷斯坦牧業引入戰略投資者RRJ,成立合資公司,擴大牧場建設。2014年銷售業績首次突破雙百億,達到204億元。
2015年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受託管理以色列第一食品集團特魯瓦,雙方將在戰略、市場、產品、科技等多方面開展協同,打造更國際化的光明乳業。
在國家新版《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的大背景下,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業內首份食品安全白皮書,向消費者公開生產全過程,承諾全產業鏈打造「安全奶」,接受社會監督。
Ⅳ 光明乳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從各項新聞來看,光明乳業對今後的發展十分樂觀,步入國際市場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其實像光明乳業這樣歷經百年依舊矗立的老品牌,在國內不管是口碑還是形象都非常好。希望光明乳業越做越好,從一個國內知名品牌轉化為國際知名品牌會需要很多考驗,把一切交給時間默默的支持就可以了。。
Ⅵ 光明乳業在全國新鮮牛奶的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新鮮牛奶,市場排名第一,佔全國新鮮牛奶市場份額的45%,占華東地區市場份額的79%;新鮮酸奶在全國市場佔有率為22%,占華東地區的54%。常溫牛奶在全國市場佔有率為2.7%,占華東地區的9.8%,占上海地區的51%。
Ⅶ 用PEST分析光明乳業
p政治環境分析
(1)加大奶牛良種補貼力度和實施後備母牛補貼政策。補貼范圍擴大到全國,將全部能繁母牛納入補貼范圍,並對經過後裔測定並注冊的優良種公牛凍精液加大補貼力度。這樣可以使得奶牛養殖農戶風險成本降低,保護奶牛後備資源。
(2)將牧業機械和擠奶機械購置納入財政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國家對奶牛養殖農戶購置牧業機械和擠奶機械給予補貼。機械的補貼可以減輕奶牛養殖農戶的經濟負擔,同時可以提高奶農的工作效率。
(3)調整疫牛撲殺補貼政策范圍。降低了農戶奶牛養殖疫病風險。
(4)建立奶牛政策保險制度。增強奶農抗禦風險能力,有效保障奶牛養殖安全。
(5)支持標准化奶牛養殖小區建設。使奶牛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降低奶農的養殖成本。
(6)加強對奶牛養殖農戶的信貸支持。幫助奶農度過經濟危機,恢復信心,保護奶業的基本生產能力。
(7)完善奶業產業政策。對乳品加工項目實行核准制,促進企業合理布局和有序發展。
e經濟環境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經濟總量迅速增大,GDP由1978年的3624.1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也穩步增長,去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長8.2%。
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居民有能力把消費用於溫飽之外,更加關注健康、營養,為乳業消費奠定了基礎。
s社會環境分析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傳統文化,以「崇尚勤儉節約,主張謹慎消費,反對浪費」為核心的傳統消費文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使人們形成了喝奶有益健康的共識。中國人喝奶的習慣在漸漸地形成,居民的保健意識在逐漸增強。這種文化現象為中國乳品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從市場佔有率角度來看,國內乳品人均佔有量在10公斤左右,只相當與世界人均消費的7%。說明我國的乳產品生產、消費還不能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也說明我國乳業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將會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t技術環境分析
科學技術在乳品業發展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奶源基地的建設方面,科學技術主要用於牧草的良種選育、培育優良的奶牛、用科學的方法飼養奶牛,對奶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機械化擠奶等。在乳品生產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高新技術來發展乳品的內涵,乳製品具備了更多的功能,如增強免疫功能的乳品,補鈣的乳品等等。在乳品包裝材料方面,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殺菌和包裝技術,保證了牛奶的長期保鮮和遠途運輸的需要,使乳品業由以奶粉為主的產品結構向液態奶為主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