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廣播電台的市場調查

廣播電台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19 21:23:39

❶ 什麼是「廣播電視新聞學」,什麼是「傳播學(媒體市場調查與分析方向)」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日主持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學、以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日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具有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攝錄、製作、播音、主持節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現場及鏡頭前采訪報道能力,社會調查和社會活動能力及廣播電視節日策劃、製作、評論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方針政策與法規; 5.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與科技常識,了解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現狀與發展趨勢,了解外國廣播電視事業的動態。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新聞傳播學 主要課程: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技術基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編輯與節目製作(或廣播編輯與節日製作、電視編輯與節日製作)、電視專題與電視欄目、電視攝像、廣播電視史、廣播電視法規與廣電職業道德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初級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30周。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傳播學是本世紀30年代以來跨學科研究的產物。傳播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有密切的聯系,處在多種學科的邊緣。由於傳播是人的一種基本社會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語義學、神經病學、等等,都與傳播學相關。它運用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新聞學、人類學等許多學科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來研究傳播的本質和概念;傳播過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聯系與制約;信息的產生與獲得、加工與傳遞、效能與反饋,信息與對象的交互作用;各種符號系統的形成及其在傳播中的功能;各種傳播媒介的功能與地位;傳播制度、結構與社會各領域各系統的關系等。 此外,傳播學還要借鑒自然科學中的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所以,人們稱它為邊緣科學,意思是處在多種學科的十字路口。各種社會學科的理論又往往成為傳播學理論的一部分。但是,傳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論,是其他社會科學所不能代替的。 傳播學研究的重點和立足點是:人與人之間如何借傳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關系。 它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而其中又以大眾傳播為主。 研究傳學其實就是研究人:研究人與人,人與其它的團體、組織和社會的關系;研究人怎樣受影響,增養互相受影響;研究人怎樣報告消息,怎樣接受新聞與智據,怎樣受教於人,怎樣消遣與娛人。首先了解人於人怎樣建立關系。

採納哦

❷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市場業績

北京電台整體的日到達率不斷攀升,2004年3月份的到達率為45%,而9月該數字上升到48%。北京電台的聽眾人均接觸廣播的分鍾數達到了45分鍾左右。以八個專業台組成的北京電台軍團佔有北京廣播市場70—75%的份額。
1992年北京電台各項收入650萬元,2004年全台廣告創收達到4.2億元, 「統一管理、分散經營、集中操作、分別核算」的經營模式逐步成熟。廣告經營業績在全國電台中遙遙領先。

❸ 現在國內網路廣播電台的發展前景如何

這個問題問的好,前景還不錯哦,雖現在不行,但我相信會好起來的,因為現在的人們好比較嚮往新東西啊

❹ 電視廣告市場調查的主要目的

電視廣告的播出形式為電視廣播,我們的市場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該電視台的收視率如何,主要的收看群體有哪些,還有播放時間、播出地點、以及其有權播放的內容等等相關情況~`
我們會根據電視台的收視率決定廣告投入資金的量,以得到最好的利潤為目的,我們沒必要在一個收視率不高的電視台花上幾十萬幾百萬,這樣的廣告還不如直接送東西出去來的效果好~
還有關於電視的收看群體,可以按年齡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群體: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根據不同的群體,制定不同的廣告內容策劃,如:少年觀眾比較多的,多有動畫漫畫內容較吸引人,還有一類群體價於少年和青年之間的學生群體,更多的可以加上運動元素;還有一群老年群體,這一群體其本上沒有再工作,一天悠閑的時間較多,而且大部分對戲曲等文化感興趣,要想抓住這一群體則需在傳統文化上下點工夫。
對於電視台的播放內容有:關於體育、教育、藝術、商業、政治、軍事等,困此在不同的電視台,廣告內容也不同,如在體育頻道,多有關於體育用品的廣告,教育頻道則注重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內容~
還有的關於電視台播出內容的限制,如不能涉及暴力,色情,恐怖,犯罪等等~~

❺ 廣播的收聽率是如何調查出來的

廣播收聽率:指某廣播電台在某一時段(一般以5分鍾或15分鍾為一時段)的聽眾占調查總體的比例。其計算方法是:收聽率=(某一時間段收聽某電台的人數/總體人數)*100% 嚴格地說,收聽率只能通過日記法對每一時段的收聽記錄得出。在CMMS中,對廣播昨天、 周一至周四、周五、周六周日的時段收聽記錄在此稱作收聽比例。

❻ 有關聽廣播(也叫收音機,電台)的小調查..謝謝參與

o(∩_∩)o...我來配合你 1.你現在的職業?【房產業】 2.你喜歡或不喜歡(習慣或不習慣)聽廣播?【感覺非常好】 3.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聽廣播,有多久了?【99年開始到現在】 4.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聽廣播的?【一次偶然聽到計程車的傳出來的非常動聽感人的聲音】從此喜歡上了廣播】 5.你一天平均聽廣播的時間?【最少不低於5小時】 6.你都在哪個時段收聽校園廣播?【晚上10點到0點的】 7.你現在還有聽嗎?【肯定有在聽啊】 8.你喜歡聽哪類的電台?(音樂、經濟、新聞、學習、故事)【音樂,經濟,新聞,故事】好像沒有學習內的喔? 9.你一般都聽哪種節目?【情感故事,凡是用情感交交流的】 10.你認為是否應增加互動性的節目?【應該】 11.你喜歡哪種類型的主持人?【我個人喜歡,聲音聽起來不會覺得厭倦,把聽友的意見和建議放心上的】 12.你覺得廣播與電視相比有什麼優勢?【絕對優勢肯定是沒有的那,不過要說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啊】 13.你覺得廣播還需要有什麼改進?【隨時代而改進吧】 14.你為什麼喜歡或不喜歡(習慣或不習慣)聽廣播?【廣播動聽的聲音可以讓人徹底的放鬆】 我的答案滿意嗎 滿意的話記得打賞喔,好辛苦才答完的!!】】

❼ 收聽率的中國內地收聽率調查的發展概況

與國外相比,收聽率調查在中國起步比較晚,而且我國的收聽率調查是先從受眾調查開始,並首先從「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初衷展開的。從建國到1976年期間,我國的媒體傳播指導思想從重灌輸輕反饋,重指導輕服務,對受眾調查、受眾研究、受眾服務工作還未放到應有的位置上,收聽率調查根本沒有培植的土壤。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廣播事業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受眾服務和受眾調查工作逐步被重視起來。1982年4月9日,北京新聞學會受眾調查組成立。同年6-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發起,《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和北京廣播學院等單位聯合在北京地區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受眾抽樣調查。此次調查採取科學嚴謹的問卷設計和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嚴格按照隨機原則,實施入戶訪問,並首次採用電子計算機統計分析受眾調查數據,首次對報紙、廣播、電視的傳播效果作了綜合研究,這是我國首次真正意義上開展的媒介受眾調查。此次調研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中國內地受眾調研的里程碑,為我國開展媒體調研播下了「火種」。1983年,浙江、江蘇兩省相繼開展全省受眾抽樣調查。1985年,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採用問卷調查與日記法相結合的方法,開展了「上海市區新聞傳播受眾調查」。1986年5月,全國廣播電視學會在安徽省黃山縣舉行第一屆受眾研究研討會,會議代表有來自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受眾研究者30餘人,會議總結了「兩市兩省」受眾調研的經驗,是我國媒體調查思想解放的一大進步。
從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國內廣播市場的蓬勃發展,廣播界與國外同行地交流越來越頻繁。在新的經營理念沖擊下,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播電台開始注重研究聽眾的收聽習慣和需求,並開始有了獨立於電視等媒體的收聽率與聽眾調查,成為媒體調查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國內部分廣播電台(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東、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廣播電台)陸續開始開展聽眾調查工作。
1990年9月,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體育盛會。由廣播電影電視部政策法規司牽頭,首都八家新聞單位組成調查組,在北京組織了兩次受眾調查(亞運會前後各一次),同時還進行了七項專題調查,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受眾對亞運會的態度。北京廣播學院柯惠新博士據此研究出「亞運會廣播電視宣傳效果數學模型」,填補了我國傳播學研究中的一項空白,調查成果均收入《中國社會心理的軌跡——亞運會調查報告集》。因此,這次調查被普遍認為是我國受眾調查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成立《傳播與人的現代化》課題組,研究新聞傳播同受眾現代觀念的關聯性。4月,與浙江廣播電視廳受眾研究組合作,主持開展了浙江第二次全省受眾抽樣調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繼1988年首次全國聽眾調查之後,於1992年10月委託北京廣播學院(現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進行了第二次全國聽眾調查,發放問卷3064份,回收有效問卷3061份。1997年9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委託國家體改委社會調查系統開展了全國第三次全國聽眾抽樣調查,規模為4200個樣本。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從1994年起開展全省性的廣播聽眾抽樣調查,最初是委託當地的統計部門負責實施,每年進行一次,每次樣本量為2000-3000個。這些調查有效結合了國際上的廣播調查技術,採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的方法,主要調查居民收聽設備擁有情況、聽眾收聽廣播的地點、習慣和偏好、各廣播頻率的收聽情況以及對節目的滿意程度等內容。1996年9月,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委託賽立信公司進行全省性的聽眾研究及收聽率調查,此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入戶訪問的調查方法,並使用了日記卡法採集數據,基於當時的運作條件,日記卡的記錄時段為30分鍾,有效樣本量為2600個。自此,國內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廣播收聽率調查。
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及實驗區,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造就了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其廣泛深刻影響的「珠江模式」,廣播媒體的市場化經營和運作也走在全國的前列,對收聽率調查的需求也日益迫切。90年代後期,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廣州人民廣播電台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些城市電台先後委託賽立信公司開展連續的收聽率調查,一般做法是每季度進行一次。賽立信公司也不斷地完善調查方法和收聽率分析指標,使收聽率調查進一步向科學、規范化發展。
1997年10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聽眾工作部主辦、部分省市廣播電台負責廣播受眾調研工作的代表參加的「中國廣播受眾研究會議」在北京召開,專門探討受眾研究的問題,這次會議對於推動全國的廣播聽眾調研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1999年8月,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廣播受眾研究會年會在安徽黃山舉行,這是廣播受眾研究會與電視受眾研究會分離後的首次年會,除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及各省、市電台的代表外,央視市場研究、賽立信、美蘭德、新生代等調研公司被邀請了參加會議,並在會上介紹了聽眾研究和收聽率調查的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2000年4月,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廣播受眾研究會在廈門組織了一次「廣播節目評估研討會」,與會者主要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以及部分省、市廣播電台負責受眾調研工作的資深人士,賽立信公司黃學平先生作為唯一被邀請的調查公司代表參加了這次研討會。會議研究了廣播節目評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並提出將收聽率調查數據作為廣播節目評估的主要依據。
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廣播受眾研究會的大力推動下,國內的收聽率調查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北京、天津、陝西、山東等省、市廣播電台先後委託當地統計部門、高校以及調查公司,進行廣播受眾調查及收聽率調查。
2002-2003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與美蘭德公司兩次發起「廣播聯合調查」,先後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十多個省、市的廣播電台參與,該項調查採用了電話訪問、入戶訪問等多種調查方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項調查沒能堅持下去。
2003年初,賽立信公司在原來下設的媒介研究部的基礎上,組建媒介研究公司,專門從事廣播受眾調研和收聽率調查。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家專門定位於廣播調研的專業調查公司。
近年來,面對國內廣播電台和廣告公司對收聽率調查數據的「井噴式」需求,央視索福瑞、AC尼爾森憑借他們在電視收視率調查的調查網路、品牌等優勢,大舉進軍廣播收聽率調查領域,在國內多個城市連續開展收聽率調查,並定期發布調查數據。與此同時,賽立信公司在收聽率調查的方法論研究、指標體系和數據應用研究等方面日益完善,並於2003年成功研製出「廣播節目評估&廣告價值分析系統」(BPES)。2005年上半年,賽立信公司在全國30個城市進行了一次收聽率調查,這是賽立信公司自主策劃、獨立運作並且完全按照規范、統一的運作規程執行的無主調查項目。該項調查採用PPS法抽樣,使用「日記卡」法採集數據,接觸樣本量約為28800個,記錄「日記卡」的有效樣本為9000戶,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的一次廣播收聽率調查。
廣播電台的科學管理和廣告經營的需要促進了中國大陸廣播收聽率調查的發展,而科學、規范的收聽率調查對於提升電台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促進廣告經營,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隨著中國廣播業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內地的廣播收聽率調查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摘自《廣播收聽率調查與應用》,黃學平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

❽ 廣播台市場調研100個人 有65個人看過11頻道 有34個人看過8頻道 有11個人兩個

圖畫的很清楚了

❾ 我國廣播電台的現狀怎麼樣覆蓋范圍廣嗎

這要看你問的是什麼台了,國內覆蓋率最高的電台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中國之聲、音樂之聲和經濟之聲,這三個頻率在大部分地區都是使用調頻落地播出,各省的主頻道都靠衛星來覆蓋,其它省台頻道通過調頻省內發射塔之間的轉發,或使用大功率中波頻率發射,覆蓋所在省並輻射周邊部分地區。市級台調頻一般只覆蓋所在市及周邊城市的邊緣地區,中波頻率有錢的加大發射功率,可以覆蓋得遠一些。

❿ 有關主持人的行業調查

中國主持人網|發布國內最新最全的主持人信息|主持人新星選拔
http://www.hnstv.net/
鏘鏘三人行》--談論主持(視頻,你可以看看)
http://video.bobodogs.com/tiyu/2007-01-18/335818.html
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道德准則35條
http://e.qq.com/a/20050509/000076.htm
中國電視主持人職業生涯規劃
http://www.govyi.com/n3/paper/o/200603/51713.asp
影響電視節目主持人職業壽命的幾個因素
http://info.b所謂主持人,就我個人而言,是指在新聞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的專業人員,他應該是附屬於新聞工作者的范疇的.但節目主持人又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因為他不是代表自己講話,而是代表一個集體,一個地區,一個省,甚至一個國家,他應該要體現出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積淀,時代的氣息,要體現出高尚的人格,國格,要具有一定的氣派!
那麼,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光有美麗的外表,語言的基本功是遠遠不夠的.自身素質的培養,以及在政治,文化,歷史,語言組織表達等方面的加強,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
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主持人是從學校直接走進演播室的,因此他們缺乏優秀主持人應具備的社會閱歷,臨場應變能力以及把握場面的能力,這就致使了當前一些主持人缺少應有的真誠與自然.而且有時往往一人主持幾個欄目,使欄目過於雷同,毫無個性.這些決不是一名優秀主持人應去追求的風格.
那麼一名優秀節目主持人應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被社會被人民群眾所接受呢?就我個人而言,大量的知識積累,豐富的社會閱歷,良好的應變能力,以及口才把握場面的能力卻一不可,當然如果再加上一張賞心悅目的面孔,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總之一句話,每位優秀主持人都應力爭 "要做長青樹,不做一時花"!
以前,播音員播的都是國家大事,距生活很遠,使人深感敬畏和神秘。電視銀屏上見到的播音員都是那麼端莊嚴肅不苟言笑。他們是那麼的正確,正確得沒有絲毫發音錯誤,他們唇紅齒白,字正腔圓,眼睛都不多眨一下。播音員的表情是政治的表情,播音員的話語是國家的話語。那清脆快捷的話語是乾裂的、強硬的、無可爭辯的,那話語要求的不是思慮、猶豫和猜想,而是接納、吸收和融會貫通。
後來播音員也叫主持人。我總覺得兩者不是一個概念,播音員不強調主體性,對於播音的內容而言播音員永遠都是他者。而主持人所說的是自己的話,雖然他不能主持一個國家的內政外交,不能主持經濟和文化的走向,但他能主持自己的一張嘴、一個喉嚨。
當然主持人概念所含的或許是另外一層意思,它暗示著一種貼近性,那是對播音員與受眾的疏離感的反叛。話是說給心的,而不是說給耳朵的,如果只有耳朵這個僵硬的接收器,話或者不起作用,或者起作用,但那是噪音對人的作用。那麼在僵直的、神經緊綳的面部增加一點笑容,也就是說在抽象性中增加一點日常性,效果會不會有所改變呢?歸根結底這個問題要問誰呢?要問節目內容。形式不能左右內容,笑容不能左右意識形態。笑容既可以在中國找得到,也可以在歐洲、非洲、拉丁美洲找得到。但是笑容以及笑容所捎帶而出的個人魅力至少是對高度共性的消解,至少是對虛幻的庄嚴的消解。非新聞主持人以他們特殊的身份率先得脫藩籬,走入口語化之一途。輕松、自如乃至幽默的主持風格由此濫觴。新聞主持人雖不能與綜藝、體育主持人攜手共進,但欣羨的一瞥足以使他們自省。
新聞的真實性不是主持人憋紅了臉憋出來的,庄嚴的表情已經沒有先前那麼管用了。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人沒有和中國站到一塊兒。莫斯科MITV電視台為了表現新聞的赤裸裸的真實,女主持人斯韋特蘭娜·佩索茲卡婭邊說新聞邊搔首弄姿地脫衣服,淺綠色的夏奈爾外衣和襯衣的鈕扣一顆顆被解開,新聞說完了,衣服也脫得精光。現在不光是英國和法國購得了這個節目的構思權,台灣「eee-news」裸體女直播網站也積極跟進,形式進一步豐富,由坐著播,到站著播,再到脫了衣服躺著播。鏡頭竟也「不顧臉面」,由修長的大腿搖到豐滿的臀部。就這樣,狂熱的形式崇拜把受眾的目光從內容上引開,引到了無限妖嬈的人體欣賞。真實性的戰役並未見得取得輝煌的戰果,倒是收視率和市場佔有份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人們對真實性的緊張期待已經被徹底瓦解了。或者說,新聞的真實性成了人體的真實性,新聞本身退到了幕後。
假裝的嚴肅和做作的輕松都將歸於失敗,嚴肅到不近人情和輕松到喧賓奪主都非傳播的本來目的。兩極的擺盪常使主持人忘記了他們在干什麼。比如口語化,極端的口語化是有意磕絆,把話說錯,甚至到了期期艾艾的程度,使其終不能與書面語的典雅和准確對抗,並最終淪為傻瓜化。而港台腔的陰火,則由廣播電台蓄意點燃,並蔓延至電視台。學了幾十年的漢語並受過專業播音訓練的主持人們假裝一夜之間集體將自己的語言歷史完全忘光,找到了一個粵語媽媽重新開始吃力地丫丫學語。語言的市儈氣不是源於追求進步,而是源於追求榮耀。因為榮耀來自於經濟發達地區,所以使人覺得經濟的強勢地位就是語言的強勢地位。這和學結巴正相反,學結巴是為嘲笑結巴。但其結果卻相同,舌頭都回不到原來的地方。幸運的是至今沒有哪一個領導跳出來批評:這樣的喉舌難道是黨的喉舌嗎?
曾經有一個女主持人從電台調到我所在的電視台——這樣的調動是一個趨勢,因為電視台是強勢媒體。她的上鏡效果完全過得去,只是個別發音的港台腔餘毒尚未肅清。她雖有容貌優勢,但吃力的發音不得不使人產生一定限度的同情,因為這種發音習慣不符合她所主持的欄目的定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她的工作就是用來矯正發音,她痛悔地說,都是電台把她害的,那裡的每個主持人都是這個腔調,因為聽眾都喜歡她們這樣說。這個時候我由衷地感到一種悲傷,一個主持人不能左右她所傳達的內容,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竟至於不能左右她的發音習慣,這是多麼大的失落啊!難道那貌似瀟灑的主持背後的情況竟是一個難堪的內幕,不是主持人在主持節目,而是一個巨大的、無形的市場在支配著主持人,是規模超常的、情趣低下的群氓在主持著主持人嗎?
主持人節目發展十多年來,全國各地的電台、電視台造就了大批的節目主持人。兩屆廣播電視百優雙十佳的評選,表明一部分主持人的主持藝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得到了專家的肯定。但這畢竟是少數。如果按全國各電台電視台的5000名主持從業人員計算,100名獲獎者,比例為五十分之一。而這個比例並不能保證50人中,有一人的主持藝術能得到受眾的認可。況且各電台、電視台還有許許多多業余的節目主持人未列入行列。

以往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大部分都是播音員唱主角。從九四年開始,部分節目陸續改版後推出了大批的主持人。而且有的主持入已樹立了鮮朗的個性,得到了廣大受眾的喜愛。而各地電台、電視台的改革更是層出不窮,除了新聞外,大部分都冠以「我是主持人×××」。這些都給大家造成一個印象:主持人要取代播音的角色,形成新的傳媒特點。

盡管主持人節日有遍地開花之勢、主持人也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但真正合格的主持人並不多。大部分還只是編輯串好稿子,記者提供完整的素材,所謂的主持人只是在話簡前念一下稿子,或是在屏幕前把稿子內容說出來,他(她)並不參與采編,而且對節目的整體把握沒有主動權,這種現象的頻頻出現使主持人節目的發展陷入新的誤區,好似以主持人面目出現的節目才能被受眾的接受,而播音員已不受人歡迎似的。本來一個事物的蓬勃發展是一件好事,但由於主持人節目理解上的誤差致使很多廣播電視傳媒不分節目內容茫然上了大量的主持人節目。
本篇不與大家探討什麼樣的節目可稱為主持人節目,什麼類型的人可以當主持人。只想就「如何根據節目特點樹立主持人自己的風格」這個話題一談個人之見。

一、主持人風格與節目的關系 「風格」一詞按《辭海》中的解釋是指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 這裡面的「特色」和「個性」就是與眾不同的東西。名勝古跡對遊客的吸引力,主要在於它那不能為別的名勝古跡所代替的美的特殊點。同樣,一個現實中的人,個性特質強烈就容易被人記住。這種個性除了個性格特點、容貌特徵外。更多地是表現在對事物的理解與處理問題的方式上。主持人在形成風格時首先要尋找凸現的就是自己在節目中有別於他人的美的特殊點。這個特殊點應是以主持人綜合素質為基礎,並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生活的實踐和陶冶逐步形成的觀念、態度與習慣經高度提煉後在節目里的真實反映。也就是主持人在節目里的個性反映。 那麼,主持人的風格又是什麼呢?主持人的風格應是主持人在多個或多類節目中所表現的一種帶有穩定性的個性特徵。包括:鮮明的個性化語言,獨持的思維,看問題的角度,對相似事物表現出的一貫明確的態度,對節目總體的駕馭能力等等。

「節目」是廣播電視傳媒中最小的獨立單位。從每個節目的成立伊始都有其明確的節目宗旨。通過什麼形式,表現哪些內容,達到什麼目的。內容的選擇是在節目的大主題下不斷變更的,節目形式的運用是為節目內容服務的。其中選擇主持人,也是屬節目形式的內容之一。主持人肩負著把節目內容完整、准確地傳遞給受眾的重任。 廣播的持點是*聲音傳遞訊息,電視除了聲音還有畫面。而任何傳媒的終極目的是讓受眾能最大限度地接收接受所傳遞的信息。主持人在廣播、電視傳媒中是一個中介,這種中介的角色的扮演的好壞極大地影響著節目的傳播度。所以說:主持人主持風格的確立與整個節目的播出效應相關連,有時甚至是成正比的。

有一段時間,中央電視台國際部製作的《環球45』》是由影視明星王志文主持。王志文把他輕松隨意、自然浪漫的表演風格溶入了節目主持中,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跟他游覽了「環球」的一個又一個小欄目。很長一段時間,觀眾到了晚9:10必看王志文。王志文把他個人的表演風格與節目輕松、幽默、浪漫、詩 情很好地溶為一體,使這個節目觀眾愛看、想看。而隨著主持人的變更,「環球」失去了原有播出效應。很多人由於不喜歡新換的主持人,不喜歡他想模仿王志文,又做不到輕松隨意,變成了刻意生硬的主持而冷落了「環球」。可見,一個好的節目主 持人可以托起一個節目(當然這必須以主持人高素質、節目高 質量為前提),同樣,一個好的節目也可以映襯很多主持人(比 如《東方時空》)。有的甚至成了節目化身或整個電台、電視台 的象徵。說起徐曼,就會想到「空中之友」,想到中央人民廣播 電台對台廣播部。談到趙忠樣,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解說 的「動物世界」,直至現今的「人與自然」相穩健持重的「正大綜藝」*這樣說來,一個人的主持風格的樹立除了與個人的個性 待征相關外,還必須與整個節目的宗旨相吻合roadcast.hc360.com/html/001/002/013/001/49512.htm
主持人這個職業有何發展前景
http://..com/question/17064158.html
職場調侃:主持人的職業特徵
http://eladies.sina.com.cn/of/2005/0907/1106189267.html
論如何理解主持人這門職業(原稿)
http://blog.sina.com.cn/u/48752d83010002tm

閱讀全文

與廣播電台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