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我國動漫產業運營的各個環節
我國經過多年的動漫產業的實踐,初步確定了一些比較固定的運營模式,這些模式貫穿融資一直到衍生產品的幾乎所有產業環節。我們以中國較為成功的藍貓品牌作為案例分析。 一、融資模式,融資是動漫產業運作的第一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因為動漫產業是一項資本密集型產業,投資大,回收周期長。融資模式的方法主要有,通過向銀行或其他社會組織貸款的方式融資;通過投資商融資;爭取產業基金;通過聯合製作融資;上市融資;藉助媒介融資;面向社會融資;出售版權融資;提前預售融資等。藍貓品牌在運作的初期,主要是通過企業自籌資金來製作動畫及宣傳推廣等。但到了後期,其主要的盈利資金來自於加盟費等。 二、選題模式,首先要注重對受眾市場的調查研究,考慮社會效益,注重商業元素,嚴格篩選題材。另外,製作委員會共商選題值得借鑒。藍貓在製作之初就充分考慮了中國青少年的需要及衍生產品的開發。 三、製作模式,加強製作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際合作與國內合作,確立科學嚴格的製作流程,牢牢抓住高附加值的原創環節,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其中,設有動畫導演,實施動畫製片人制度等,應該加強。在配音、配樂環節充分考慮市場因素,並及時使用新技術。藍貓的製作成本相對不是很高,他們非常注重原創環節,使之逐漸成為品牌。 四、發行模式,通過節會或其他形式拓展發行渠道、建立發行網路,樣片預售,貼片與現金交易方式並存。藍貓在發行方面做得是成功的,目前,其海外版權銷售的很好。 五、制播模式方面,我國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國際上先進的制播同步模式,包括藍貓產品。在播映渠道,播出時段等方面,我國還沒有走出傳統模式的束縛。但藍貓品牌在衍生產品開發方面已經初步找尋到了一種盈利模式,他們靠宣傳推介、品牌打造等方法,在一段時間內成功地拓展了國內外市場,並使其授權產品遍布大街小巷。 總之,我國動漫產業的運營方式還處於摸索階段,有待改進與完善的地方還很多,如果不能夠充分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則我們的動漫產業發展之路將會很漫長
㈡ 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我國動漫產業運營的各個環節
一、當前國內動漫產業生態當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的主要是研發和終端兩個環節,但風險也相對比較高:1、研發環節:
(1)長期以來的代工模式和同人志的發展,使得對於動漫形象的應用層面具有比較廣泛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但具體形式比較局限;(2)原創程度不高,主要停留在動漫形象的基礎應用層面,偏重於對成功模式的模仿,缺乏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和形式創新。2、終端環節:(1)從市場覆蓋率的角度來說,具有相對的全方位立體化特徵,基本可以涵蓋人們衣食住用行的各個領域,但市場的細分化程度不高,缺乏對細分市場的針對性運作;(2)終端環節的控制力度不強,主要依賴輔助產業和相關產業的運營獲取商業利潤,相對來說表現為一定的被動性。二、當前國內動漫產業生態當中,商業運營的主要關注點仍然放在處於傳統產業運作模式當中的產品和營銷環節,而相對來說在服務、管理、推廣和流通環節的定位主要是輔助作用,或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藉助其他產業執行運作,只把握住了自身的專業優勢,而主動放棄了核心競爭力的職業優勢。
1、傳統產業的產品→營銷模式:(1)以物質層面的供需關系為基礎,要求產品自身的功能定位非常明確,營銷方式偏重於價格策略和市場覆蓋率;(2)重點對於動漫形象的直接應用,而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傳統產業營銷模式在新形勢的要求下,對推廣的依賴度較高,需要大量投入且無法避免侵權盜版的行為對自身商業利潤的沖擊。2、創意產業以產品為載體,以服務為核心:(1)以服務為核心,偏重於對市場的適用性和針對性,與經濟環境中需求契合度較高,能有效整合產業內各方資源,實現主動推廣,贏取商業收益;(2)以產品為載體,使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流通及銷售環節能在以服務為核心的標准下得到有效的監管和評估,從而為品牌的樹立和推廣奠定基礎,打造自身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3、國內動漫產業運營始終圍繞的是將動漫形象應用於產品並通過傳統營銷渠道流通至終端銷售的線性模式;產品研發主要表現為對動漫形象的直接使用;
動漫產業內部管理和服務層面相對缺失;營銷以對動漫形象和產品的硬性推廣為基礎;推廣對終端銷售的直接影響力較小;終端市場對產品研發和形象塑造的反饋作用不強。傳統營銷模式下,動漫公司擔當的是原料供應商的角色,處於整個價值鏈當中的最低位置,要想獲取整體利潤的提升必須通過營銷推廣開發盡可能多的新的價值鏈。
㈢ 營銷案例分析總結怎麼寫
1、案例經過說明。
2、找出關鍵點。
3、根據營銷理論:戰略、4P等加以分析。
4、總結提升。
㈣ 有哪些比較好的營銷案例是將消費品和動漫結合在一起的嗎
這邊不是專門營銷案例的,但是我提幾個概念吧。
首先有關於營銷消專費品,以及動漫屬這樣的案例,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周邊文化。
像干物妹小埋原本並不能做第二季的番劇,但是由於像小埋披風等周邊購買人數太多,因此做了第二季的動畫。
還有有關於動漫,實際上有洛天依等v家人物本身就是一個圈子的,如果是什麼發披和痛t什麼的,完全是由動漫or二次元形象製造出來的ip.
但是像洛天依代言什麼的,實際上只是由三次元人物變成二次元人物而已,
非專業人士,僅個人見解。
以上。
㈤ 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我國動漫產業運營各個環節的不足,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在創意製作環節上,我國的動漫產品在選題、編劇方面缺乏創意,動畫形象缺乏創新。即使是孫悟空這樣中國最有名氣的動畫形象給人的總體感覺也並不豐富,因此要加大創新、研發的力度,細化製作流程,採用科學的運營模式保證高質量的動畫片的生產。 在動漫產品發行銷售環節中,我國缺乏長期穩定的發行網路。目前,我國的動漫產品的發行主要靠節會和臨時的業務聯系,且我國絕大多數動畫片的發行范圍局限在國內。但現在我國電視台的購片費用很低,這延長了動漫企業的資金回收期,破壞了動漫產業的良性循環。這是一個影響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應該採取提升動漫產品質量、拓展國際銷售市場、擴大宣傳及群展、預售樣片等形式解決上述問題,其中,政府的扶持是重要的內容。上海今日動畫公司拍攝的《中華小子》的成功就證明了這一點。 播映環節上,播映渠道增加與片源不足的矛盾日顯突出,進口動畫的巨大影響一時難以消除。缺乏動畫片精品頻道和精品欄目是目前的主要問題。急功近利的「群播」方式損害了電視動畫制播雙方的利益。在衍生產品環節方面,從動漫產品到衍生產品這一環節的斷裂情況嚴重,我國動漫衍生產品知名品牌少、產業規模小、整體實力弱,面對國外動漫衍生產品的沖擊明顯處於弱勢地位。授權體系混亂,缺乏管理,對國產動漫品牌的保護力度不夠。其中,盜版問題最為突出,建議政府與企業聯合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快速解決這個社會毒瘤。另外,對進口動畫片進行限播;打造動漫頻道及欄目的品牌及企業化經營模式;強化觀眾反饋與互動等,也是彌補不足的有效方式。 總之,在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問題與不足是難免的,但我們決不能聽之任之。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方式逐步轉變。政府規范,企業自律、自強,受眾自覺是必要的
㈥ 有沒有動漫企業的文化營銷案例
海爾兄弟
耗時八年、由海爾集團和東方紅葉動畫集團共同投資五六千萬元製作的中國最長的動畫片——212集的《海爾兄弟》舉行了隆重的封鏡儀式。同時,該片也簽訂了在米老鼠的故鄉——美國電視台播出的協議,一舉改寫了我國動畫市場只能被動引進的局面。
出世一波三折
企業借投資拍攝動畫片提升自身形象已有成功的先例。上世紀60年代,卡西歐公司投資拍攝的《鐵臂阿童木》曾經風靡日本,後來還在美國NBC電視台播放。1983年,《鐵臂阿童木》在中國上映引起轟動,做貼片廣告的卡西歐公司的電子產品也迅速打進中國市場。
海爾集團投資拍攝《海爾兄弟》和卡西歐公司拍攝《鐵臂阿童木》有許多相似之處,不同的是,《海爾兄弟》和海爾集團結合得更加緊密,商業痕跡更明顯。
海爾兄弟是海爾集團的品牌形象(卡通形象)。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非常重視延伸海爾企業文化,一直想通過自己的企業形象投資於老少咸宜的動畫片藝術市場。從80年代初開始,他曾兩次嘗試分別委託上海和台灣的動畫片廠商進行製作,但這兩家廠商製作的動畫片故事情節和拍攝效果都不理想,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一度放棄了拍攝動畫片的打算。
海爾集團和東方紅葉的牽手有些偶然。幸運的是雙方都抓住了這次機會,否則海爾集團利用動畫片延伸企業文化的計劃在兩次失敗之後也許會從此不了了之。
東方紅葉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與海爾合作,為海爾製作廣告片。後來東方紅葉利用從國外購買的幾台電腦上色機器,為海爾的品牌形象——海爾兄弟製作廣而告之動畫片,並在中央電視台上播放。東方紅葉製作的動畫片效果令張瑞敏十分滿意,海爾集團投資於動畫片市場的想法再次萌發。北京東方紅葉集團公司董事長孟金枝對記者說,在拍攝《海爾兄弟》長達8年的時間里也遇到過很多挫折,雙方的合作也有過困難,不過還是堅持下來了,200多集的動畫巨製得以問世。
定位和收益分割
孟金枝女士是製作《海爾兄弟》的核心人物之一。她對記者說,《海爾兄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的內容和題材。雙方合作之初,海爾集團老總張瑞敏沒有給東方紅葉太多的限制,只是強調海爾兄弟作為海爾集團的企業形象,一定要以正面形象出現。
孟金枝說,當初為策劃《海爾兄弟》雙方都是絞盡腦汁。海爾集團要求拍長片,要給海爾兄弟二人樹立正面形象。海爾兄弟的人物造型很板,只能做一些比較穩重的事,所以一些鬧劇不太適合。在造型定位的時候,也刻意定位在國際市場。
東方紅葉提了好幾種方案和海爾探討,最後的定位是以知識為核心。《海爾兄弟》定位於寓教於樂且帶有對大自然的一些不解之謎的提示,這是其深受少年兒童歡迎的重要原因。
海爾集團和東方紅葉簽定的合作協議是,由雙方共同出資拍攝。海爾集團平均要為每集付15萬元,200多集總投入超過3000萬元。其餘的製作費用由東方紅葉負擔,大概也要兩三千萬元。
在合作之初,曾商定動畫片的收益中東方紅葉應得70%,海爾集團應得30%。第二部以後,海爾集團徹底放棄了自己的收益權,決定動畫片的經濟收益全歸東方紅葉。海爾集團對東方紅葉的要求是,保證《海爾兄弟》能在電視台播出。
市場效果一石三鳥
日前,美國一家公司與海爾集團簽定了在美國電視台播出的計劃,《海爾兄弟》以其豐富和健康的內容受到美國兒童的歡迎。把《海爾兄弟》推向國際市場是海爾和東方紅葉雙方的共同願望,海爾想藉此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東方紅葉也希望在國際市場獲得在國內市場無法實現的經濟回報。
《海爾兄弟》誕生時正值中國動畫業的蕭條時節,國內呼籲支持動畫市場、救救孩子的呼聲此起彼伏。當時,中央電視台台長楊偉光給了《海爾兄弟》一定的支持。《海爾兄弟》最初幾集播出後,社會反響很強烈,海爾兄弟也受到兒童的熱烈歡迎,海爾的美譽度也隨之提高。
東方紅葉受海爾集團委託開始重新拍攝《海爾兄弟》時,東方紅葉還不過是一家剛剛起步的小公司。8年後,海爾集團已經成為國際性的大公司,東方紅葉也日益壯大,建成了中國最大的電腦動畫生產基地。
孟金枝說,海爾投資拍攝動畫片確實顯示了海爾決策層獨具的匠心。像海爾這么大的一個企業,每年的廣告費都要花幾億元,但這幾億元砸出去,真正在人們心中沉澱下來的不會有多少。動畫片對兒童的影響十分深遠,兒時留下的印象往往也是最深刻的,投資幾千萬元拍攝一部動畫片,可能會影響一代人,看過《海爾兄弟》的人在潛移默化中就會認可海爾。
《海爾兄弟》為海爾集團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中國的少年兒童和中國急待發展的動畫市場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海爾兄弟》的運作模式簡單說就是藝術與企業聯動,即海爾集團投資拍攝、民營企業東方紅葉公司製作,目前還是此種合作方式成功的首例,此種合作方式也是中國動畫業規模化、產業化的一條途徑。
㈦ 《我是江小白》動漫作為營銷案例成功的原因是什麼聽說連騰訊都拿來當做案例研究
《我是江小白》是由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與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回合推出的原創網路動畫作品。答[1]
動畫由兩點十分和雲漫文化共同負責製作。第一季於2017年11月9日起播出,全12話[2]。第二季於2018年11月9日起播出,全12話[3]。
中文名
我是江小白
動畫製作
兩點十分,雲漫文化
集數
全24話(各期12話)
類型
原創,青春,都市
地區
中國
導演
金承仁
編劇
敬之(第一季),劉豐元(第二季)
音樂
The One Studio
主要配音
陳張太康,佟心竹,李蘭陵,沈念如
網路播放
愛奇藝(中國大陸)[4]
騰訊視頻(中國大陸)[5]
優酷(中國大陸)[6]
搜狐視頻(中國大陸)[7]
bilibili(中國大陸)[8]
芒果TV(中國大陸)[9]
1st播出期間
2017年11月9日—2018年1月24日
2nd播出期間
2018年11月9日—2019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