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茶 綠茶 烏龍茶各自的特點(色香味形方面)
紅茶的湯色紅亮兼有點褐色~香味醇正厚重~形狀分有條狀(條索肥壯、緊結、色澤烏潤、香氣高長帶有松煙香)和碎狀。
綠茶的湯色黃綠清澈明亮~香味馥郁,滋味甘醇~外形多是條索狀,(龍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澤鮮綠;碧螺春滿身披毫條索纖細)~
烏龍茶湯色金黃明亮清澈~外形有條索狀和顆粒狀,色澤砂綠~鐵觀音香氣幽長、滋味醇厚甘鮮,七泡有餘香~
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具體到每種茶都會有一定的差異~
㈡ 關於年輕人對茶的需求調查
1.請問您的年齡?
D.26-30
2.請問您的性別?
B.女
3.請問您的職業
D.公務員
4.請問您更喜歡哪種茶葉?
C.烏龍茶
(說明:綠茶、紅茶、烏龍茶是根據的茶的發酵程序來分類的。鐵觀音就屬於烏龍茶)
5.請問您買茶葉的時候更注重什麼?
A.口味 D.保健作用
6.請問您覺得哪種茶更健康?
C.烏龍茶
(建議你可以把D:鐵觀音換成普洱。因為普洱的製作方法和另外三種茶有區別,口感也是另外一種。)
7.您平時有喝茶的習慣嗎?
A.有
8.以下飲料您會經常選擇哪種?
B.茶葉
9.吸煙有害健康,您有在吸煙後,有用喝綠茶來改善健康的習慣嗎?
(我不喝煙。但據說用綠茶來解煙毒效果是不明顯的。)
10.會用喝茶來醒酒嗎?
A.有
11.女生擔心輻射影響自己的皮膚嗎?
A.擔心
(經常喝茶有一定抵抗輻射的作用。所有的茶葉中,以綠茶的這種保健功能是最強的。其次是烏龍茶,再其次是紅茶)
12.如果能通過喝茶來改善輻射危害,您會購買這種茶葉嗎?
A.會
13.除了孝敬長輩,自己會購買茶葉嗎?為什麼?
A.會
現在什麼都在流行復古,尤其是現在有的小學已經開設了茶藝課,從小培養孩子們對茶的了解和認識。中國的茶藝文化應該會成為一個亮點,年輕人對茶的需求也會增高。
你的課題是涉及市場推廣嗎?個人建議,若你只是為了完成一個課題,建議你要對這個課題涉及的內容進行多方面的了解。比如,如果你是要完成一個茶在年輕人中的市場推廣,我認為,你可以從茶的作用(減肥、抗輻射、養生、保健)、茶的文化、茶的歷史、茶的包裝(結合中國風或地方特色)、茶的可挖掘項目(如年輕人感興趣的茶飲料、茶食品、茶浴產品、茶味香水)等多面進行分析研究。
祝你好運!
㈢ 求茶葉市場調研報告(烏龍茶 紅茶 綠茶)
這怎麼說啊,烏龍茶是半發酵的 紅茶是全發酵的 綠茶不發酵 制茶的方法多種多樣,同時烏龍內茶制茶方容法也是有很大差別的,還有各個品種的差別,做出好的茶葉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特別的烏龍茶半發酵茶葉最要功夫了,製作工序也相對多
㈣ 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有:
1、減肥功效。烏龍茶具有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系。烏龍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用烏龍茶減肥,三餐前後都要喝一杯。最好喝熱茶,泡茶時不加糖,水溫要控制在80℃—90℃左右;泡好的茶要在30—60分鍾內喝掉,否則茶里的營養成分會被氧化。
2、烏龍茶美容。烏龍茶對血清中性脂肪及膽固醇有降低作用;烏龍茶能提高SOD酶活性,由此可推知,烏龍茶對皮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皮膚濕潤、有彈性、張力,血行良好等等。
3、活化自律神經,減輕壓力。烏龍茶能提升自律神經、副交感神經的活動,能預防因壓力過大造成的暴飲暴食、以及因為想抑制焦躁而拚命吃東西的窘境。
4、提高能量代謝。據對水、綠茶、烏龍茶進行提升基礎代謝功能的研究測試,結果發現水並無特殊功效,綠茶則1小時能提高4卡的代謝,而烏龍茶最多,能提高9卡的代謝! 且烏龍茶的功效可延續5個小時,所以1杯300cc。烏龍茶就能消耗40卡的熱量(相當於快走15分鍾、上下樓梯10分鍾)。
5、改善聽力。中老年人經常喝烏龍茶有助於保持聽力。對男性聽力的保護作用明顯大於女性。雖然喝烏龍茶對聽力有保健作用,但也不能飲之過量。一天喝茶的量以1~2杯為宜。
6、降血脂。烏龍茶有防止和減輕血中脂質在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飲用烏龍茶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紅細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體外血栓形成試驗,也表明烏龍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7、抗衰老。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
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另外,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還具有抗腫瘤、防癌症功效。
(4)烏龍茶市場調查表擴展閱讀:
烏龍茶營養成份高於其他茶類。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葯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喝茶6不要:需要注意6不要:不要喝濃茶。不要喝得太燙。不要喝隔夜茶。不要飢餓時喝茶。不要睡前喝茶。不要與葯物一起服用。
㈤ 烏龍茶茶名是怎麼來的
在中華民族生存和延續的歷史中,龍的身影相伴始終,並以其獨特的精神力量影響著民族文化,乃至民族性格的生成和發展,遂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 聞一多先生《伏羲考》中認為:「它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腳,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混雜為一。」但它的形態屬於傳說。 . 龍是華夏族先祖的圖騰,在氏族社會末期部落圖騰有數十種,經過長期的兼並,形成只存「鳳氏族」和「蛇氏族」,傳說當時武夷族的圖騰為小龍(蛇氏族)。 . 相傳武夷山為古越族人民居住之地,越人姒姓,其始祖是夏代少康的庶子叫無余,後傳為武夷。武夷為巫夷民族從江西等地遷入,也有說武夷本為無夷,是屬水神之名。庄晚芳教授認為:「這些傳說與武夷名有關,而武夷茶與烏龍茶名也有一定聯系。據《說文解字》注箋說:『茶,苦荼也,從草余聲。』荼是現在的茶,讀音為余,所以武夷茶古有稱烏余,是指烏色的魚,有象徵烏龍之意。所以古稱武夷茶為烏龍茶是有一定根據的。」[據庄晚芳《中國茶史散論·烏龍茶名考》 ] . 龍的形象及其寓意,本來是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而它在中國文化中由於世俗化的兩端分道揚鑣。在封建統治日益強化的同時,龍原本就是有那種主宰人的命運的歷史威力,又被進一步渲染,以至尊崇有加,被引入宮廷,最高統治者以「真龍天子」自居。 . 龍被賦予神的美善特質的同時,亦被視為可以給人帶來幸福的吉祥物,所謂「龍鳳呈祥」及「龍團鳳餅」(寓龍騰鳳翔之意)以龍命名的事物比比皆是,說明中國人對它有著特殊鍾愛。 .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古代帝王自命為龍的化身,自命真龍天子所用物品,表示珍貴。往往以「龍」為稱謂或以圖案來顯示萬乘之尊,故烏龍茶結合其外觀以名烏龍,似是順理成章。北宋《事物紀原》中談到北苑龍茶,乃太宗遣使造龍鳳茶以別庶飲。宋代北苑貢茶稱龍團,品級雖不同,但仍以龍字來形容。明代龍團改為散茶之後,還沿襲了北苑龍團名。烏龍茶名只能是由宋代龍團鳳餅貢茶演變而來,因為龍團改散茶後,茶葉經過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也稱為龍)以後商人為了表示武夷茶的珍貴,則以烏龍為商標。在市場暢銷之後,被統稱為烏龍茶,譯名為(Oolong tea)。[見張天福《張天福選集》] . 何以「烏龍」為茶名,歷史上何時出視烏龍茶名,有以下幾種說法: . 以地名命名:有人認為烏龍茶的名稱與地名有關。最早出現「烏龍」與茶連系在一起的是11世紀北宋劉弇《龍雲集》中提到烏龍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為上,至如日注,實峰、閔坑、雙港、烏龍、雁盪、顧渚、雙井、鴉山、嶽麓、天柱之產,雖雀舌旗槍號品中勝絕,殆不得與壑源方駕而馳也」。《龍雲集》記述的日注等10處名茶,雖系細嫩雀舌旗槍的絕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優美。壑源系當時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紹興平水,雙港在江西沿山,雁盪在浙南括蒼山,雙井在江西修水,鴉山在安徽宣城,嶽麓在湖南長沙,顧渚在浙江長興,天柱在安徽舒城,閔坑在安徽九華山,而實峰與烏龍在何處,尚待考查。我國地名以「烏龍」為稱者不一而足,僅如福州有烏龍江,廬山有烏龍潭,浙江建德有烏龍嶺,以地名稱茶,古已有之,但烏龍茶之名稱是否源於地名,至今尚無確據。當時烏龍茶採制技術尚末出現,非今之烏龍茶,只是一種以產地名稱來命名的茶葉。可見茶有烏龍之名已近千年,源遠流長,值得重視。 . 以茶樹品種命名。武夷茶樹群體品種歷來稱為「菜茶」,以茶樹品種命名的茶樹,如武夷烏龍,可能是很早以前古人所移栽。茶樹引進後,經寺僧精心選育得到很多不同的單叢或名叢品種。1937年庄燦彰在《安溪茶業調查》中有軟枝烏龍由安溪人蘇龍移植建甌,當地茶農種植後認為其品種優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蘇龍的諧音命名茶樹品種,製成茶品亦名烏龍茶。1942年《崇安縣新志》說武夷烏龍茶樹系從建甌移植的,這就是烏龍茶(品種)來自安溪之說。 . 以成茶命名:施鴻保《閩雜記》(1857)「建茶名品甚多,吾鄉(杭州)俗則稱曰武夷。閩俗亦惟有花香、小種、名種之分而已,名種最上,小種次之,花香又次之,近來則尚沙縣所出的一種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 . 龍團鳳餅是烏龍茶的前身 . 欲談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早期貢茶產地,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宋代建州北苑茶名重天下。北苑茶的重要成品是龍團鳳餅,但它的採制原料屬於何種性質,史料記載很少,研究者也不多。照一般常識來說,壓製成為團餅之前原料,采自茶樹的新梢。據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里所說的:「……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據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分析「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茶葉在筐子里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原料在無形中發生了部分紅變,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范疇。庄晚芳認為: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詩詞加以分析,略知梗概。」如范仲淹《鬥茶歌》:「終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調歌頭·詠茶》:「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研,結就紫雲堆,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作者對當時龍團鳳餅的採制,及其品飲的茶湯都有所描述。「味濃香永,滋味舌頭回」,有如現在武夷岩茶一樣的特點。「採取枝頭的雀舌」(當然不是如今的細嫩芽葉)經過蒸熟,乘熱有煙時,把它搗碎,堆成一堆有如紫雲堆 可能是指明葉底形成半紅半綠之意。搗碎後再經堆積,也象現在所說「後發酵」一樣,葉子變成紫色,古人也稱它「紫筍」,然後入模壓製成為龍團鳳餅。按庄教授的分析,烏龍茶的起源應在宋代北苑「龍鳳盛世」的時代。前朝詩人對制茶過程「結就紫雲堆」是對烏龍茶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練的詞句,提供了可貴資料。 . 照現在科學分類觀點分析,綠茶類是酶性被抑止,不生發酵作用,被稱為不發酵茶類;促進芽葉酶性充分氧化芽葉變紅,為完全發酵的稱為紅茶類;芽葉酶性部分氧化成為紫色或褐色的,處於紅綠茶之間的稱為烏龍茶類。茶類發展應是烏龍茶在先,紅茶在後。庄晚芳說:「結就紫雲堆,是對烏龍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煉詞句提供了烏龍茶發展的可貴資料。所以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確是有科學根據的」。因此研究福建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先溯源北苑龍鳳茶,北苑龍團鳳餅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是福建烏龍茶前身。
㈥ 什麼是「清香型」烏龍茶與傳統烏龍茶的品質差異
「清香型」烏龍茶產制技術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氣與傳統烏龍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傳統「綠葉紅壤邊」的安溪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具有明顯的「三綠」特點:即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其外形為球形或半球形,沖泡後在杯中顯現茶蕾造型,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嫩香回甘,葉底柔軟。如凍頂烏龍茶,外形呈半球形,條索緊結,干茶色澤為墨綠帶油光,香氣清香撲鼻,滋味濃厚新鮮,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韻味強,而湯色蜜黃澄清明亮。
據茶葉市場調查人員透露,「清香型「烏龍茶消費人群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以青年為主,21~35歲這個年齡層的比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識分子居多;三是消費者愛在專賣店買茶,這主要是因為專賣店茶葉價格適宜,質量可靠,服務周到。
「濃香型」烏龍茶消費人群以老顧客為主,這批消費者對「濃香型」烏龍茶情有獨鍾,且他們大多事情業有成,有錢有閑,有文化素養,消費力極強。
㈦ 綠茶和烏龍茶哪個對身體更好
1.抗衰老
綠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研究顯示,綠茶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綠茶具備整腸的功能。
3.降血脂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減脂
綠茶含有茶鹼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5.防齲齒、清口臭
綠茶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
綠茶對某些癌症有抑製作用,但其原理皆限於推論階段。對防癌症的發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7.美白及防紫外線作用
專家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之皮膚癌。
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近年的研究報告顯示,綠茶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綠茶減輕病況
㈧ 飲茶習慣問卷調查表
給你看一下《茶葉消費》的市場調查表,相信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北京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茶葉消費城市,年消費茶葉近20億元。龐大的消費群體促使京城自發形成了馬連道茶葉一條街。每當提起北京人飲茶時,我們不經然地會想到花茶,曾經的「京華」茉莉花茶,那「熟悉的味,北方的香」享譽京城。近年來,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北京舉辦各地茶葉推介活動,北京市民的茶葉消費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北京市民對飲茶、買茶以及茶文化、茶品牌等的了解程度,本刊編輯部聯合北京日報,並在6月份的北京日報上刊登半版的調查問卷,整個調查在全北京市展開,覆蓋人群達130萬人,收回有效問卷251份,現對調查的有關情況總結如下:一、飲茶職業分布情況圖1、飲茶的職業分布情況表(百分比)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北京飲茶更多是從事政府與事業機關比較多,佔36.2%,其次是行政人員,佔23.2%,再者是退休人員,佔11.8%,還有是普通的工人,從事其它職業的人飲茶很少,這不排除北京日報的受眾對象是政府機關也有點關系,但不管怎麼說,從飲茶的職業來說,反映出茶葉在日常飲用中功能性劃分:一方面用來招待客人,主要集中體現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另一方面是考慮到茶葉的保健功能,這部分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和工人。其它的群體如學生、軍人等職業群體飲茶量比較少,這部分人群都是其它飲料的替代者。 二、消費者辨別茶葉的能力圖2,消費者辨別茶葉的能力(百分比)調查結果發現,北京市民消費茶葉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消費上,對茶葉比較的了解人群只佔24%左右,58%的人只是略懂一點茶葉,11%的人購買茶葉只是憑感覺購買,因此茶葉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特別是企業對茶葉宣傳這一塊做得不夠,很多的企業更多是考慮如何宣傳企業自身,而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宣傳茶葉的功效、茶葉的鑒賞、茶葉的飲用方法及茶葉的貯存等上面。消費者對茶葉的認識比較模糊。 三、消費者對北京品牌連鎖店的忠誠度從我們的柚樣調查來看,品牌忠誠度「張一元」排在第一位,達42.5%,其次是「吳裕泰」,達36.7%,占據第三位是「更香」,為6.8%,往後分別是「元長厚」,為6.6%,「天福」為5.4%,「正興德」為2.1%。從這幾個品牌連鎖店來看,張一元、吳裕泰、元長厚、正興德都是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而張一元、吳裕泰的消費者忠誠度遙遙領先,作為新興的品牌連鎖店來說,更香發展速度很快,其次是天福。調查中還發現,元長厚雖然近年來經營規模上有所減少,但其品牌的感召力依然存在,北京老百姓對老品牌忠誠度依然很高,因此,元長厚公司有必要加大公司宣傳,繼續弘揚老字型大小的創業精神,以報答北京市民對其厚愛。 四、消費者喜歡飲用的茶類目前,北京市民最喜歡的還是飲用花茶,佔24%左右,這次調查,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北京市民對龍井茶(佔20.7%)的喜好大於鐵觀音(佔19.2%),雖然鐵觀音的市場普及率很高,幾乎是每一家店面都在賣鐵觀音。同樣,普洱茶的市場普及率也很大,但是只佔7.7%,因此在北京飲用普洱茶還是很少,可能主要還是以收藏為主。而碧螺春呈上升趨勢,達到16.7%,黃山毛峰也佔有一定的份額,達9.8%,立頓紅茶最低,只佔1.9%,可能只是在京的外國人或賓館里飲用較多。北京市民喝立頓紅茶很少。從整個調查情況來看,北京市民的飲茶結構正不斷地發生變化,主要是花茶、烏龍茶和名優綠茶。雖然當前興起了普洱茶熱,但真正消費普洱茶的很少,因此企業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宣傳如何飲用普洱茶,而不是放在收藏上,以免造成普洱茶消費的誤區。 五、消費者對茶產品的品牌認知度圖5、消費者對茶產品的品牌認知度(百分比)從圖上可以看出,北京的消費者對竹葉青的品牌認知度最高,達到27%左右,其次是「貢牌龍井」達26.3%,在普洱茶類中,中茶的品牌的認知度最高,達8.8%,其次是龍生集團,佔7.1%,再者是下關佔4.9%,大益佔3.1%。烏龍茶產品品牌只有「八馬」,佔3.3%。綠茶中的「天方」茶葉佔4%,而對這些品牌都不了解的高達16.5%。從中我們也發現,很多消費者只知道產品名稱,根本不知道產品對應的品牌,除了對「竹葉青」與「貢牌龍井」認知度高以外,其它產品的品牌認知度非常低,更有甚者,消費者甚至對公司的名稱與產品品牌相混淆,比如消費者知道「大益牌」普洱茶,不知道是勐海茶廠生產的,知道下關沱茶的廠名,不知下關茶廠的「雙鴿」牌,因此,企業在做品牌時,一定要區分清楚產品品牌與公司名稱。 六,消費者選用的茶葉形式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北京市民選購茶葉時主要還是以散茶為主,佔54%左右,其次是包裝禮品茶,佔28%,飲用袋泡茶佔10%,茶飲料佔8%。茶葉的包裝茶主要還是以禮品茶為主,這類茶主要集中在節假日銷售比較多,除此之外,普通老百姓還是以購買散茶為主,這樣質量優劣現場可以辨認,作為茶飲料與袋泡茶都是快捷飲茶的一種方式,兩者所佔的比例差不多,這種消費方式在西方比較流行,在北京,老百姓還是喜歡比較傳統的飲茶方式,散茶占據北京市場壟斷地位的狀況不容忽視。 七、消費者選擇飲茶的原因從圖上很顯然看出,消費者選擇飲茶主要還是為了健康考慮,佔39%,其次是為了解渴佔31%,選擇減肥的佔12%,健康、解渴與減肥是飲用茶葉的主要原因,累計佔82%左右,再者是解困佔10%,時尚佔3%,無理由佔5%左右。因此,在推廣茶葉消費上,應著重點放在茶對身體有益的健康宣傳理念上來,渴茶是為了解渴這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可忽視,對於女性減肥這一市場,也有很大的空間,這一些都需要企業做進一步臨床試驗,以確鑿的證據證實這一說法,從而使更多的人飲用茶,這是至關重要。 八、消費者的選茶購茶的場所目前北京市茶葉經營的專賣店很多,大大小小累計達幾千家之多,調查顯示,消費者從茶葉專賣店購買占絕優勢,達47%,其次從大型商場購買茶葉,佔19%,從超市購買佔18%左右,而從馬連道一條街購買茶葉只佔15%,其它比如通過電視、報紙和網站等方式購茶很少,只佔1%,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消費者對茶葉的辨別能力較弱時,選擇品牌茶葉專賣店是消費者的最佳選擇,其次是商場與超市,以確保質量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報紙、電視、網路購茶,由於消費者難以見到真實的茶樣,一般很少嘗試這種購買方式,其主要原因是我國的商業信用體系尚未成熟。當然,從調查的側面,也反映出馬連道茶葉一條街茶葉商戶,一定要加強質量管理,樹立良好商業信譽,做到誠信經營,合法經商,同時要力推產品品牌。 九、消費者購買茶葉價位分布情況 在茶葉銷售中,茶葉的價格定位十分重要,調查顯示,大部分北京消費者購買100-300元左右價位的茶葉,佔41.6%,其次是50-100元左右的價位,佔28.3%,而300-800元也有一定的人群,佔22.2%,50元以內,800元以上的消費人群佔少數,其中50元以內的消費人群佔4.7%,800-1000元佔2.2%,而1000元以上的只佔1.1%左右。因此北京的市民的消費大部分在中檔以上,價格大約在100-800元之間,此部分消費人群的比例很大,佔63.8%,因此茶葉企業在提高自身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方面,價格定位必須考慮到這部分消費人群。 十、消費者購茶的動機消費者購茶的動機是了解細分茶葉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眾消費者市場佔有很大的比例,佔76%左右,這是引導北京茶葉消費的主要方面,其次禮品茶市場佔15%左右,再者單位團購佔4%,其它佔5%,即協助別人購茶等情況。因此,節假日要做好禮品茶的銷售工作,平時要做好大眾消費者的營銷工作,單位團購雖然所佔比例很小,其銷售量與銷售金額也相當可觀。這幾個方面作為茶葉經營者都應該是重點考慮的對象。 十一、消費者對廠家的社會責任感關注情況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十分重要,通過我們對消費者的調查了解到,大多數消費者希望企業主動地告訴他們如何辨別茶葉的真偽,佔31%,其次是要告訴消費者茶葉功效及茶葉泡法,各佔23%,對於企業的簡介,消費不太關注,只佔6%,甚至更多的關注產品的簡介,佔17%。我們經常發現在企業的宣傳冊上,大部分篇幅介紹本企業的發展歷程及相關簡介,甚至總經理等等之類的介紹,這際上消費者對此並不感興趣,如果在宣傳冊上詳細介紹如何挑選本企業的茶產品及如何辨別真偽,同時介紹茶葉的功效及泡法,這才是上上之舉,也是企業打造本企業品牌、獲得長效發展的最優選擇。 十二、消費者對各種飲料的喜歡程度當前,隨著北京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來越重視起自身的健康,這在茶葉的消費結構的變化上可以得到佐證,而近年來茶飲料業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各種類型的飲料中,消費者最喜歡的是茶飲料,約佔54%左右,其次是純凈水與礦泉水,佔34%,乳酸飲料佔8%,排在最後的是碳酸飲料(如可樂類),只佔4%。因此,茶飲料是未來的一種消費趨勢,而且方便快捷,如果在生產工藝上有所提高與改進,應該說,茶飲料有著其廣闊的市場前景。 十三、消費者可接受的促銷方式與售後服務就消費者針對商家的促銷方式與售後服務有不同的看法,其中關注更多的還是希望商家向消費者發放茶與健康、科學飲茶及茶與文化有關的宣傳手冊,約佔31%左右,其次是在售後服務上,消費者要求商家發現質量問題無條件賠付,佔27%,定期向消費者推薦新上市的茶葉,也是關注的熱點,約佔22%左右,發現味道不合口,隨時調換佔18%,對於有獎售茶的模式,不太看好,只有2%的消費者願意接受。因此,商家在推廣銷售茶葉以及在售後服務上,向消費者發放茶與健康手冊及發現質量無條件賠付十分重要,同時商家應做好老顧客的會員登記工作,定期向老顧問推薦新上市的茶葉,這是一個較好的促銷方式,而且消費者也樂於接受。 總結「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使茶真正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還需要我們做出大量的工作,雖然我們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能做到這一點。但通過我們對北京市場的調研發現,茶葉的消費市場潛力很大,應該來說,有很多可開拓挖掘的地方,但是作為商家,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選擇其銷售的產品,適銷對路,同時要做好茶產品的健康宣傳工作,再者商家的商業信譽十分重要,尤其是當前的北京市民的對茶葉的消費還留在感性消費上,商家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向消費者介紹如何辨別真偽產品,對於稀有的特種茶類,應做好原產地保護工作,狠抓茶葉質量問題,建立茶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在品牌鑄造方面,消費者對茶葉的通品品牌忠誠度高於產品品牌。因此,當前的茶葉專賣店或專營店仍是消費者最優選擇的購茶場所。總之,希望茶葉生產廠家及經營者能從中得到啟發,並對照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此,我也特別感謝北京日報對本次調研的大力支持。
㈨ 烏龍茶出口市場調查報告
關於烏龍茶市場的調查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有綠茶的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烏龍茶的葯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 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等亞類。 烏龍茶 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
廣東烏龍茶,主要產於廣東汕頭地區,其主要代表在原產於廣東省潮安縣鳳凰山的鳳凰水仙、梅占等。鳳凰水仙根據原料優次,製作工藝的不同和品質,分為鳳凰單叢,鳳凰浪菜和鳳凰水仙三個品級,以潮安縣的鳳凰草叢以香高味濃耐泡著稱。它具有天然的花香,捲曲緊結而肥壯的條索,色潤澤青褐而牽紅線,湯色黃艷帶綠,滋味鮮爽濃郁甘醇,葉底綠葉紅鑲邊,耐沖泡,連沖十餘次,香氣仍然溢於杯外,甘為久存,真味不減。#
烏龍茶的外銷市場主要是日本、東南亞地區,近年來,烏龍茶的銷售逐漸向其它周邊國家輻射,並不斷開拓歐美市場,產品已銷往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量約17000噸,每年為國家創匯近4000萬美元。
2006年我國烏龍茶出口2.1萬噸,出口金額5,18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5%。去年6月,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後,我對日烏龍茶出口不久即被實施命令檢查,加大了我烏龍茶出口企業經營風險,增加了檢驗成本,延長了供貨周期,給我企業增添了較多麻煩。從9月份開始,由於日本市場對烏龍茶存在客觀需求,我對日烏龍茶出口開始回升。去年,我對日烏龍茶出口1.5萬噸,金額3,53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2%和9.3%。 2007年1-3月我烏龍茶出口4,501噸,出口金額1,093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97%和12.34%。我對日烏龍茶出口呈上升趨勢,我對馬來西亞、印度、俄羅斯、德國、澳門和泰國等國和地區烏龍茶出口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對新加坡、烏茲別克、韓國、澳大利亞烏龍茶出口數量增長幅度在3-35%。 2007年1-11月我烏龍茶出口2萬噸,出口金額5,14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9%和9.2%。[6 e6 D7 Y; Y$ Y) f(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