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少數民族的市場調查

少數民族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16 00:39:26

1. 黑龍江省少數民族調查報告

黑龍江省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邊疆省份,全省共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近200萬,佔全省總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錫伯、赫哲、鄂倫春、鄂溫克和柯爾克孜等1 0少數個民族。10個世居少數民族中,滿、朝鮮、蒙古、回4個民族人口超過10萬,達斡爾族人口4.3萬,其餘5個民族人口不足萬人。赫哲族有3910人,黑龍江省獨有民族,鄂倫春族3871人,佔全國鄂倫春族人口的52%。滿族、回族普遍使用漢語文;朝鮮族、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大多數人通用漢語文;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赫哲族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文字,普遍使用漢語文;其他43個少數民族大部分是在黑龍江開發和建設中,從外地調入、分配、轉業、移居而來的,大多通用漢語言文字。少數民族人口按城鄉比例劃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和縣鎮的佔27.3%;居住在農村的佔72.7%。按民族地區和散居比例劃分,居住在自治地方、民族區、民族鄉鎮的佔39.9%,散居人口佔60.1%。黑龍江省建有1個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個民族區(齊齊哈爾梅里斯達斡爾族區),69個民族鄉鎮,其中,滿族鄉(鎮)24個、朝鮮族鄉(鎮)19個、蒙古族鄉(鎮)6個、達斡爾族鄉3個、鄂倫春族鄉5個、鄂溫克族鄉1個、赫哲族鄉3個、聯合民族鄉(鎮)8個。全省還認定少數民族聚居村680個。2005年,民族工作為富民、強省、興邊、睦鄰,構建和諧龍江做出了積極貢獻。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事業有了較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民族地區初步建立了多元經濟結構,種植業、畜牧業已成為民族地區的基礎產業。全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佔有耕地3973萬公頃,人均0.37公頃,高於全省農民平均水平。中央免收農業稅政策,極大地調動了民族地區種糧積極性。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事業有了較快發展。2005年末,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和69個民族鄉(鎮)生產總值分別為23.5億元和110億元,比2000年分別增長135%和34%。自治縣財政一般性預算收人1.34億元,是2000年的4.4倍。680個民族村人均收入3297元,高於全省農村人均收入76元,是2000年的1.38倍。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民族教育。鄂倫春族、赫哲族等少數民族的中小學大部分進入規范化學校行列,鄂倫春族、赫哲族、鄂溫克族、柯爾克孜族完成了「普九」任務。普通高校對少數民族考生錄取政策的深入落實,使一大批少數民族學生進入了高校學習。少數民族醫療衛生條件有較大改善,少數民族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民族語文、出版、新聞、廣播事業不斷發展。

2. 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概念

應該有這樣幾部分:概況,歷史簡況,社會經濟情況,生活習俗,迷信與禁忌,文學藝術,習慣法等方面。

3. 中國少數民族現在有多少人

1.中國現在有多少人,你可以看看這篇調查。
【內容摘要】中國人口到底有多少?很多人認為,由於農村大量超生隱瞞,中國實際人口早就超過15億,甚至達到16億了。其實筆者在《要是當年中國不實行計劃生育會怎麼樣?》一文已經分析,即使1980年就徹底停止計劃生育,最誇張估計,到2005年中國人口也不可能達到15億。
統計數據最權威的要算國家統計局了,2006年9月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底中國總人口已達到13.07億人,比2000年底時增加了4050萬人。這是經過2005年底進行的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後,匯總出的最新數據。
但是,在2006年8月底出席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總結表彰暨技術業務總結研討會時,國家統計局局長指出:「目前人口調查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全國人口數大於各地匯總數。多年來這個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2003年時統計局經過自己調查測算的全國總人口數為12.92億人,而各地匯總數只有12.60億人,兩者差距3200多萬人;2004年這一差距竟然進一步擴大到4600多萬人。就是說2005年底的13.07億人口有超過4600萬的水分,實際各地匯總人口只有12.6億。與筆者在《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的推測完全一致
2.少數名族有多少個?
55個。蒙古
回回
維吾爾




布依
朝鮮
滿



土家
哈尼
哈薩克


僳僳


拉祜

東鄉
納西
景頗
柯爾克孜

達斡爾
仫佬
仡佬

錫伯
布朗
撒拉
毛南
阿昌
普米
塔吉克

烏孜別克
俄羅斯
鄂溫克
德昂
保安
裕固

基諾
高山
塔塔爾
獨龍
鄂倫春
赫哲
門巴
珞,這是安人口多少排列的。
rose
回答的會大基本正確

4. 我國少數民族調查表

1、李良 傣族 潑水節傳說 雲南
2、七公主 傣族 潑水節傳說 雲南
3、卡桑 藏族 《大地之燈》 西藏
4、金角老龍王 仡佬族 金角老龍王救始祖的傳說 貴州
5、阿詩瑪 彝族 《阿詩瑪》 雲南 傳說
6、蘇和 蒙古族 馬頭琴傳說 內蒙古 民間故事
7、斯熱阿比 彝族 火把節的傳說 雲南 傳說
8、阿凡提 維吾爾族 《阿凡提的故事》 新疆 民間故事

5. 少數民族服裝有市場前景嗎

有,除了舞蹈服裝需求以外。越來越多的服飾開始日常化,比如漢服的日常版本越來越多人穿

6. 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問卷

您的民族,居住地址(省市縣),您的父母親是什麼民族,您出身的時間,性別,您所在區縣何時被設置為民族自治區縣,您知道本民族自治區縣還有哪些,您的民族有無自己的語言、文字,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有無接受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教育,您的民族有無不得與漢族通婚的明文或者習俗規定,您所在的社區/村莊有無異族通婚的例子,就您所見,一組通婚是異族嫁入您所在民族多,還是您所在民族嫁到異族多,您所在民族有無贅婿現象……可以暫開的角度非常多

7. 調查你所在的省有哪些少數民族聚居

我所在的省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這里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回族,同時還有少數的蒙古壯族,白族

8. 關於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的調查報告5000字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 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守 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閑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貼 窗 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拜 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放 爆 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 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里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葯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葯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壓 歲 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吃 餃 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貼 福 字
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 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而春節的習俗世世代代的流傳下來,現在,許多國家也有了過春節的習俗。
在世界上,據統計,除了中國外還有,中國、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把春節定為法定節日。
他們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比如:新加坡:成千上萬人購年糕
春節是新加坡一年當中最盛大的節日。在年市上,各種年貨琳琅滿目,一應俱全。過去中國過春節的傳統習俗,如祭灶、迎神和吃年飯等,在新加坡的華人中幾乎都保留了下來。至今,新加坡華人們還認為,年糕象徵著「年年高升」,桔子象徵「大吉大利」,因而是家家戶戶過春節的必備品。新加坡還從中國的廣東和香港等地進口年糕、潮柑和盆栽金桔應市。春節期間,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來到年市選購年糕等年貨。
而在春節的起源地―中國,春節的習俗也是很多的。從農歷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為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歷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統稱為「廿四夜「。相傳這一天為灶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習俗。百姓在這一夜用「卷銀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燒熟後作餡,再用百葉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飯作祭食,點上香燭,祭供灶君,並備紙錢,扎彩橋,磕頭禮拜,然後鳴放鞭炮,在將灶君像與前簾(俗稱「喜串「)燒化前,戶主對著君像自言自語地說些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話祈禱。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 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說起春節,有這么一個流傳在民間的故事: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凶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除夕夜,顧名思義。「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除夕夜,則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
在這個除舊部新、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中,人們的講究特別多:首先,貼春聯、門神、福字。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說,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郁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源於神荼、郁壘的神話傳說,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而福字倒著貼意思是"福到了"。然後,大家歡聚一堂,一起吃餃子或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它諧音"年年高",包含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採用黏性較強的穀物製成,北方多用小黃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過,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更喜歡的春節食品是餃子。餃子: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過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餃子保存下來。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春節這一天吃的餃子必須在除夕12點以前包好。餃子好吃,關鍵在於餃子餡,純肉的,純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樣無窮,口味可異。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任意變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餃子。在春節所吃的餃子中,有一個包著豆腐餡的。誰吃到豆腐餡的餃子,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會發財,人們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餃子里。古人說的好:「爆竹聲中一歲除」,詩中的爆竹,指的就是鞭炮。新年鍾聲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齊鳴,迎接新年到來。那麼爆竹怎樣來的呢?這就是一本書中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當時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後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大約到了唐朝,人們把竹筒里裝上火葯,點燃火葯,發生爆響。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樣的鞭炮了。鞭炮有各種花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又發明了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煙花裝點自己的節日夜空。
在這個晚上,人們徹夜不眠,守候著新一年的到來。全家人團聚一堂,一邊包餃子,一邊等待,耐心的等待。
相信這特殊、而別有意義的傳統文化經過漫長的歲月還會流傳下去。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 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每當春節,大家都會隆隆重重的慶祝一次,但是你知道各個地區又有哪些有趣的民風民俗嗎?嘻嘻,不知道吧!那就跟我來,讓我們一起品味那風韻十足的春節習俗吧!Come on!Let』s go!
首先是我們的家鄉_浙江的習俗。在五花八門的習俗中,最特殊的就是東陽的「抲年鬼」了。舊時,浙江東陽一帶,進入歲末臘月,民間有一種「抲年鬼」的風俗。「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干凈,以免禍患滋生。「抲年鬼」者,都為街頭乞丐或無業遊民,頭戴一頂武狀元帽,臉掛一串紅鬍子,手執寶劍,腰系鐵索,很象鍾馗打扮,挨家串戶地進行吆喝抲鬼。後面跟一隨從,為其吶喊助威,主演者吆喝一句,隨從者接應一聲「抲」!這樣邊演邊跑,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導、怪抲完斬絕。最後由各家各戶給予扮演者應有的謝情報酬。浙東「抲年鬼」的風俗,源遠流長,起於唐朝。傳說唐明皇一次受瘧疾鬼作崇,久病不愈。一天,他夢見有個大鬼,捉住瘧鬼而啖之,從此病就好了。唐明皇問大鬼叫什麼名字?回答說叫鍾馗,就是前番應試武舉,其貌不揚,末被錄取,因而撞死階前。唐明皇醒後,就叫畫工吳道子畫成畫像,並封他為鬼王。這就是後世傳說能淡鬼避邪的鍾馗,以後一直流傳下來。每當家家戶戶准備殺豬宰羊,祈神祭祖,歡歡喜喜迎接新歲之際,有人就利用鍾馗來為各家各戶「抲年鬼」,藉以討取吉利的年彩,也乘機搞些錢來維持生計。
怎麼樣,我們浙江的習俗有趣嗎?接下來再來看看我們的台灣同胞是怎樣過春節的吧。台灣人過年活動從農歷12月16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別是生意人,為祈求新年發財,輒以牲體、金紙祭祀,並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賞員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時,將要解聘的員工,僱主以雞頭相向,表示明年請另謀高就。因此,台灣有諺語:「吃尾牙面憂憂,吃頭牙撫嘴須」。意為尾牙餐事關工作去留。農歷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與閩南的臘月23日送灶神一樣。祭品中必須有「甜圓仔」(湯圓),粘在灶口,讓灶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去一邊」。這一天,還要大掃除,將家中一切「晦氣」掃除掉,好迎新年。除夕,台灣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歷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備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 春飯」、「壓歲錢」等。「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因為閩南話「春」與「剩「諧音,意為」歲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此外,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取又長又甜,以「堅定家運吉利」之意。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圍爐時要說吉利話,如「吃紅棗,年年好! 」、「吃年飯,年年賺!」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徵命長。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諧音,象徵長壽。蘿卜也不可少,閩南話叫它「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還要有雞肉,雞的諧音「家」,「食雞起家」,可大振家聲。「圍爐」時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後連根煮熟,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裡,以祝父母長壽。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在台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一過,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台灣人過年,還要製作紅龜米果、發米果、菜頭米果為年糕。紅龜米果以形體像一隻龜,外染紅色,上打龜甲印,用來象徵人們益壽延齡。家家都用這種糕來敬奉撫育萬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門拜年要請吃糖果和甜仁,並按男女老少說不同的吉祥話。如孩子對老人可以說:「吃個甜,祝你長壽萬年!」同輩之間可以說:「吃個甜,祝你賺大錢!」
我們的台灣同胞過春節還別有一番風味呢!但就陝西人而言,TA們的春節才叫獨具一格呢!年三十,一切准備就緒,家家戶戶再次清掃院落街道,打水壓面條,張貼春聯、喜貼、窗花、家宅六神,設祖先牌位。歷史上關中風翔木板年畫遠近聞名,其中神畫發展不下幾十種,遠銷西北諸省。年年有販年畫者來此「請神」、「接爺」。這又是民間宅院的一次窗花剪紙、木板年畫、泥繪彩塑、針織刺綉的大展覽。到了晚上,各家都有一人提著燈籠,帶上香火、蠟、紙陸續去自家祖墳請先人回家過年。祭神時有些縣區還有祀神歌。下面介紹周民族發祥地岐山縣的幾首《祀神歌》:
祭門神:清早起,念真經,家宅六神你細聽:門里門外你知曉,門神替我操大心。
祭土地神:土地老人本姓韓,你把凶神往出趕:踏動牆土你甭管,一家大小都平安。
祭倉神:倉神老兒你姓鄧,手裡拿的盤子秤;你把老鼠拴綁緊,甭到家裡打洞洞。
祭井龍王:天皇皇,地皇皇,一家老小敬龍王:龍王爺本娃凈,你把水兒來管清。
通過這次調查,我覺得春節的習俗真的是十分有趣,我們應該多去了解他們。

9. 對少數民族產品(如服飾、針綉鞋墊)如何做市場調查報告(寫調查問卷)

你好,你可以把你所調查的內容設計成問卷,發布到我要調查網上,通過邀請他人參與的方式來幫你填寫問卷,有了數據就可以進行分析了。這樣對你寫市場調查會有所幫助

10. 關於少數民族的調查

過程和資源: 民族 節日 農歷 地點 內容
彝族 火把節 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石林、楚雄、大理 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 二月初八 大姚、雙江 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 二月初八 石林 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 二月初八 景谷 跳蘆笙舞
賽衣節 三月二十八日 大姚 賽衣
三月會 三月二十八 牟定 趕集、跳舞
虎節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雙柏縣小麥地沖 跳舞
白族 三月街 三月十四至十六日 大理 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大理 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 六月二十五日 大理村寨 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 日期不一 大理 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
頭、歌舞、游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 七月末八月初三天 劍川 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 一月三日 屏邊、永善 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 五月十五日 麗江 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 節期不定 麗江 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 三月七月 牲畜交易
三朵節 二月初八 麗江 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 七月中旬 麗江 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 七月二十五日 瀘沽湖 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 一月十五日 潞西、隴川 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 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 藏歷除夕 迪慶 跳神節目
賽馬會 五月初五 中甸草場 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 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 五月初五 迪慶 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布依族 牛王節 四月八日
羅平、富源 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 版納、德宏 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 景谷 採花獻佛
送龍節 公歷一月 西雙版納大勐龍 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 一月一日 墨江 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 二月屬龍日 金平 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 八月第一二個龍日 紅河 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 六月 紅河 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 十月 思茅、紅河 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 二月二日 紅河 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 三月第一個屬牛日 思茅 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 三月 富寧 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桿節 二月八日 怒江、保山 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 臘月或正月上旬 怒江 賽歌、沐浴
澡堂會 春節 迪慶 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 回歷十月一 昆明等地 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 回十二月 昆明等地 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 十月 瀾滄 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 正月初一 瀾滄、孟連 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 立夏日 瀾滄縣 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 臘月 西盟、滄源 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 五月二十九日 文山、紅河 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 五月五日 寧蒗 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 九月十五日 怒江、德宏 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 三月 版納 跳鼓舞、竹桿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 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富源 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 臘月 貢山 剽牛、祭天、跳鍋庄、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 六月 版納 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 三月十五日 怒江峽谷 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 臘月二十九日 怒江峽谷 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閱讀全文

與少數民族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4
恆大營銷品牌是幹嘛的 瀏覽:847
職業培訓運營方案 瀏覽:141
學校消防志願者培訓方案 瀏覽:974
17年市場營銷5月考試答案 瀏覽:947
關於市場營銷問卷調查 瀏覽:498
實體書店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270
簡答市場營銷管理哲學包括哪幾種觀念 瀏覽:871
2015年年會策劃方案百度 瀏覽:144
魚的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430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屬於 瀏覽:280
貴州財大市場營銷期末考試試題 瀏覽:495
黨員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70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