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肉製品的市場調查

肉製品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14 10:05:07

① 如何寫市場調查報告

關於豬肉價格上漲的市場調查報告

五月份以來,由於受飼料價格大幅上揚等諸多因素影響,我縣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市場豬肉價格(以肋條為例)由過去的15元/公斤上漲到20元/公斤,不斷上漲的豬肉價格,致使消費需求轉移帶動了雞蛋、牛肉、羊肉價格上漲,目前雞蛋每公斤7.2元,牛肉每公斤22元,羊肉每公斤26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50%、52%和54%,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為此,縣商務局根據行業實際,會同縣物價局價格成本調查隊通過對大橋鄉靈山村、城關鎮南元村、夏館鎮夏館村、馬山口鎮老莊村等部分養豬專業戶、散養戶及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和銷售市場進行摸底調查,初步掌握了我縣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

一、豬肉價格上漲原因
(一)價格規律波動影響。2006年一至二季度,我縣生豬市場價格一路走低,收購價格一直處於低谷,時價最低為3.5元/斤,養豬業處於嚴重虧損狀態。七月份以後價格開始回升,生產開始恢復,但由於受主觀因素即豬的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於運行周期的上升期,此次價格上揚是去年以來價格規律波動的正常反映。
(二)高致病性生豬高熱病病害影響。由於去年受南方高致病性生豬高熱病病害影響,養殖場及散養戶的仔豬和育肥豬死亡率上升,致使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地來我縣爭購仔豬、成品和半成品豬肉,加劇了豬源緊張和豬價上漲。
(三)飼料等價格因素上漲影響。由於受米、面、油價格上調等因素影響,導致飼料價格也同步上漲且高位運行,生豬養殖成本提高。據調查,玉米、麩皮、豆粕是生豬飼料的主要成份,由於小麥、玉米、豆粕用途增加,加工能力增強,玉米、麩皮、豆粕價格上漲較快,一些散養戶和養殖場受成本提高影響,不敢及時補欄和增欄,導致目前出欄總量減少,生豬貨源奇缺,也是目前我縣生豬價格急劇上漲的主要原因。
(四)運輸及勞動力等基礎性因素價格提高影響。當前,由於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致使部分行業對一些基礎性的生產要素需求增大,諸如:運輸成本,勞動力價格大幅提高,汽油、柴油等價格高位運行,促進了豬飼料、生豬調動、豬肉運輸成本的加大。另外,過去日勞動力成本為15-20元,而現在日勞動力成本增至30-40元,月工資漲幅到900-1200元間,勞動力價格的上揚也助推了我縣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

二、豬肉價格上漲帶來的諸多問題
(一)抑制了消費者對豬肉的消費需求。豬肉價格的直線上漲,從某些方面來講抑制了部分市民對豬肉的強烈需求。零售肉價一天一個價位,一次比一次漲的高,致使有些市民望肉興嘆,望而卻步,現在都不敢再吃肉了。在南關菜市場一肉攤前,趙老闆哭喪著臉告訴我們,肉價漲了,但我們的生意更難做了,現在一天賣出去的肉不及過去的一半。
(二)生豬定點屠宰經營戶效益每況愈下。毛豬總量減少,收購價格大幅上揚,導致每天屠宰毛豬頭數不抵過去的三分之一,雖然屠宰數量銳減,但由於水電煤氣、工資及運輸成本增大,導致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成本每頭上升6-9元,屠宰經營業主苦不堪言,經濟效益每況愈下。
(三)抵抗市場風險能力系數減小。一方面豬價的過快上漲,調動了未從事養殖戶的計劃養殖積極性,刺激了部分已從事養殖戶盲目補欄,擴大規模養殖的沖動慾望。靈山村養殖戶張向軍目前飼養了120餘頭豬,打算近期補欄100多頭,為出現新一輪供大於求埋下隱患。另一方面,豬肉價的過快上漲,使得部分養殖戶產生了囤欄待價的不良心理,進一步加劇產銷供求矛盾,致使生豬市場抗風險能力系數減小。

三、平抑豬肉價格上漲的四項措施
要充分認識到生豬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抓好管理,切實穩定生豬市場,保障居民生活穩定。具體應做到:
(一)抓住縣政府5月24日新出台的《**縣價格調節基金徵收管理辦法》有利時機,強化政府運用經濟手段調控市場價格能力,商務部門要牽頭完善並建立豬肉商品儲備制度,制訂平抑肉價緊急預案,設立豬肉價格調節基金。同時,在豬肉等商品價格再次出現波動上漲時,政府部門要把價格調節基金直接補貼給生產者、低收入家庭,以平抑市場肉價,減輕群眾消費負擔,穩定市場。
(二)畜禽防疫部門要做好疫情調查和畜禽的防疫、治療工作,使養殖場、養殖散戶消除顧慮,盡快進行生豬養殖的增欄、補欄,提高存欄量,確保我縣今年十一、春節的市場供應能夠得到滿足。同時,縣整規辦、商務局要制訂相應配套措施加強對畜牧部門日常監管工作的監督,定期不定期地對我縣畜禽疫苗使用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疫苗使用無誤,減少養殖戶的損失,以進一步增強養殖戶的養殖信心。
(三)縣商務局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監管職能,迅速組織牧源養殖公司等養殖大戶異地購進了批量毛豬,充實市場,達到平抑生豬價格的目的。
(四)堅決打擊市場壟斷哄抬豬肉價格的違法行為。縣商務局要會同商業、物價等部門,強化生豬市場監管,對一些豬販子、肉販子故意哄抬價格,囤積屠宰,虛假宣傳,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要防止肉製品的經營戶以及其它農副產品經營者借機搭車漲價,牟取非法利益。

② 怎麼看待人造肉的市場前景

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種健康的食品。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植物人造肉有一定市場規模和消費人群,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

③ 健康食品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檢測技術日益趨向於高技術化、系列化、速測化、便攜化,分子技術和生物感測器等現代檢測技術和手段諸如快速檢驗紙片法、免疫學技術、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免疫捕獲PCR、熒光定量PCR、ATP生物發光法、微型自動熒光酶標法等)等,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我國食品安全檢驗中。
食品安全問題與群眾生命健康密切相關,近年來媒體報道的安全事件刺激了群眾和政府的神經,經常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政府監管部門迫於輿論壓力,往往會制定相關的強制檢測標准法規;企業也有動力加大檢測方面的投入以打造在消費者心中的安全品牌的形象。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預計,未來幾年,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需求將保持15%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2年,國內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快速檢測產品檢測結果准確率低一直被詬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產品質量標准和檢測標準的缺失。標準的缺失造成快速檢測產品生產企業准入門檻低,進而造成市場上快速檢測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制約著整個快速檢測行業的發展。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其中對於快速檢測市場來說其最重要的變化是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執法合法化。總體來說,制約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發展的問題正在一個個得到解決,快檢市場煥發著勃勃生機。
食品安全溯源是國家監管的大方向,近年來物聯網、雲數據等概念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何將快速檢測產品檢測數據納入到溯源體系中來,是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食品安全檢測結果數據化、網路化及可查詢等是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④ 肉類食品銷售

《宏觀》:肉類產品營銷渠道現狀及趨勢
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9009090

《微觀》:雙H的市場調查很厲害,業務員24小時開機,不管春夏秋冬,凌晨三四點鍾就去各大肉類批發市場調查價格。
吃完早飯,再去各大超市的肉類櫃台,調查競爭對手的價格以及日銷售量。
那到第一手資料,每天都要上報。

ps:送你一篇《肉類的陳列》
是為銷售做准備工作,為方便顧客購物,肉類的陳列要放在易拿、易看、易選擇的地方。整齊而美觀的陳列,更能吸引顧客,提高顧客購買慾望,增加銷售,減少商品損耗。可見肉類陳列對於銷售非常重要。 (一)開店前要做好陳列的准備工作
1、為迎接第一批顧客到來,開店前肉類陳列量要豐滿,排面要整齊,要檢查排面上的肉類,如果有品質不好的肉類應及時處理,包括肉類是否發生變質,包裝是否完整,標示是否完整明確,肉汁或血水是否滲出等。
2、商品種類要豐富,以便利性、多樣性、變化性為原則。
3、冷藏肉類陳列時單品要以單層,縱向為陳列原則,避免肉類重疊而影響冷氣之對流及擠壓造成變形。
4、卧櫃陳列肉類時不得超出安全陳列線。
5、肉類的標示要面向顧客,使顧客容易了解肉類的包裝日期、單價、售價及重量。
6、陳列時每一單品要用分隔板隔開,以明確種類,方便顧客挑選。
7、牛/羊/豬/雞/鴨/內臟等肉類,要單獨陳列一區域;系列肉類要陳列在一起。
8、為突出肉色,展示櫃的照明是適於用能發出淺紅色燈光的燈管襯托肉類。棚板也可以鋪上紅色萬通板,並經常擦拭乾凈。
9、生、熟肉類必須分開存放,以避免互相污染細菌,造成肉類變質較快。隨時檢查品質,如有變色、變味及時挑出處理。
10、肉類陳列時盡量以同樣品質的肉陳列在一起。不同品質的肉類帶菌多少也不一樣,不良肉類和正常肉類放在一起,正常肉類變質速度就會加快。
(二)營業中肉類陳列應注意事項
1、要定時檢查冷櫃溫度並記錄。冷藏櫃溫度要控制在-1℃到3℃;冷凍卧櫃一般在-18℃以下。如發現溫度差異較大,又不是除霜時間,及時通知相關人員查看結果,視情況將肉類收回冷庫,避免損耗。
2、經常整理排面,始終保持排面整齊,並將肉類隨時向前移動,避免前排有空隙以及及時補充貨源。
3、補貨時新品要置於排面的後排,肉類放在排面前面,以維持先進先出的原則。
4、包裝不良品應立即換包裝,在顧客挑選當中,肉類會遭到擠壓出血水或保鮮膜脫落,都應立即處理。
5、根據銷售量不同,補貨時要分三個時段陳列肉類。通常開店時陳列品面要充足,陳列數量要達到當日總銷售量的40%-50%,叫做一次開店。中午時補貨量為一天銷售量的40%,叫做二次開店。傍晚時補貨量為一天銷售量的6%-20%,叫做三次開店。如果一天可做10萬元業績,那麼開店時補貨量要達到4-5萬,中午要達到4萬,傍晚要達到0.6-1.2萬元。
6、立式冷藏櫃陳列肉類時應注意陳列順序。通常立櫃上段為小盒包裝或暢銷的肉類,中段通常是季節性商品,下段通常為體積大或大包裝的肉類。
(三)營業結束後肉類陳列應注意事項
1、冷凍卧櫃要加上蓋板,以防止冷氣外流、溫度上升而造成肉類變質。冷藏卧櫃里的肉類要收回冷庫保鮮。
2、肉類收回時,要用五段車或八段車盛裝,避免肉類擠壓在一起而造成肉類變質。家禽類收回後要拆包裝敷冰保鮮。
3、用溫水對冷櫃清潔衛生,清除血水、肉屑等。

⑤ 誰有關於食品市場現狀的分析報告

中國食品發展趨勢

中國食品工業進入新世紀以來,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2001年比上年增長10.5%,2002年增長16.6%,2003年增長19.8%,2004年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163.86億元,同比增長25.2%。共計實現工業增加值5529.8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4.30%,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0.09%。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克服了禽流感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和食品生產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漲價的情況下取得的,這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2004年食品工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食品生產與市場銷售保持了同步增長;食品安全工作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食品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實現利潤總額915.90億元,同比增長31.80%;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食品工業企業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去年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利潤達482.33億元,佔全國食品工業利潤總額的52.66%,食品行業規模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食品出口形勢嚴峻。

食品工業運行中的新情況

近10多年來,食品工業始終處在快速發展狀態,滿足了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促進了食品消費結構變革和發展。但從去年食品工業的發展情況分析,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情況,需要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乳品製造業的發展顯現疲態

近10年來,中國乳品製造業的超高速發展一直是全球乳業生產的一大亮點,在世界奶類生產以1-2%的速度緩慢增長的同時,中國乳品製造業卻以超過30%的速度高速發展。去年中國乳製品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而乳品消費的增幅開始放緩。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可以認為,乳品製造業的發展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拐點。

提高肉類生產水平確保食品安全刻不容緩

中國是肉類生產、消費大國,畜牧業資源和肉類生產在全球佔有重要位置,肉製品加工業也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肉食消費水平己經與歐洲國家、日本相當,甚至比日本的肉食消費水平還要高。但是,肉類工業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加快大型肉類食品企業的發展步伐,逐步推廣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裝備和工藝技術,從整體上提升肉類生產水平,確保食品安全是今後幾年刻不容緩的任務。

食品工業發展與居民營養健康需求不相適應

2004年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居營養與健康現狀》的調查報告,發現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城市居民畜肉及油脂消費過多,谷類食物消費偏低;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攝入普遍偏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及肥胖率均較高並呈上升趨勢。調查報告還特別指出,飲酒與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患病危險密切相關。

這一狀況充分表明食品工業發展中確實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缺乏按營養平衡要求生產的早、中、晚餐的製成品,也缺乏滿足特殊人群需求的製成品;許多食品企業並沒有按照居民營養與健康要求進行合理配方,也沒有做到採用先進的加工技術,對原料成分進行合理搭配;食品製造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原料營養素的保護和利用,加工技術、方式和設備利用不當造成營養素大量流失;營養強化食品生產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豆能減少冠心病風險,纖維類(水果、蔬菜、谷類中)和可溶性纖維(燕麥、psylium種皮)也能減少冠心病風險,而食品工業對大豆、蔬菜、水果、燕麥等富營養食品的研究開發遠遠不夠。

食品工業發展趨勢

我國經濟正在向著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發展,各地都在進行「十一·五」發展戰略的研究。當今食品消費己經由量的追求轉向對質的追求,向著質量、營養、方便、安全的目標轉變,食品消費結構變化加劇,對食品製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牢牢把握新時期食品工業發展的變化趨勢,順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制訂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

今後幾年食品工業生產和消費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方便食品的發展和產品的多樣化是今後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特徵

當前我國食品工業主要還是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程度較低,食品製成品水平低。市場上缺乏符合營養平衡要求的早、中、晚餐方便食品,也缺乏滿足特殊人群營養需求的食品。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簡便、營養、衛生、經濟、即開即食的方便食品市場潛力巨大。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也對食品方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預測到2010年城鎮人口將超過5億,城鎮居民對食品消費的數量、質量、品種和方便化必將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各種方便主食品,肉類、魚類、蔬菜等製成品和半成品,快餐配餐,穀物早餐,方便甜食以及休閑食品等和針對不同消費人群需求的個性化食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大有文章可做。方便食品的發展是食品製造業的一場革命,始終是食品工業發展的推動力。

重視食品營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食品工業的重要任務

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正處於溫飽到小康的轉型期,對營養合理、符合健康要求的食品需求十分迫切。食品生產要注重開發營養搭配科學合理的新產品,開發營養強化食品和保健食品,既要為預防營養缺乏症服務,又要為防止因營養失衡造成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服務。

發展營養強化食品減少營養缺乏性疾病。目前己知最廉價、最長遠的解決方案是在居民普遍消費的食品中添加普遍缺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國麵粉和大米營養強化工作應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計劃,麵包、餅干、方便麵、掛面、速凍主食品等食品生產原料都應逐步使用營養強化麵粉和米粉。要繼續做好牛奶、醬油、食用植物油的營養強化工作,改善居民普遍缺乏鈣、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狀況。乳製品生產要繼續增加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中老年專用奶粉的比例,同時要發展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液體奶製品生產也要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營養強化,逐步提高營養強化奶的比例。

開發大豆等富營養食品改善居民健康狀況。大豆蛋白質中氨基酸組分比較完全,賴氨酸含量高,不含膽固醇,可作為心血管病患者的蛋白質營養食品。大豆磷脂可促進脂肪代謝,大豆皂甙可降低膽固醇,促進脂肪分解,大豆異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大豆多肽可清除體內自由基。開發大豆食品是「十一·五」食品工業發展中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首先要發展傳統豆製品生產,以此增加居民豆製品的攝入量;其次要在發展牛奶的同時,提倡居民消費豆漿、豆奶、豆奶粉、酸豆乳。大豆粉較大程度地保留了大豆的功能因子,而且更經濟,可以把它當作「營養素」添加到各種食品中去,如蒸煮麵食、焙烤食品、嬰幼兒食品、快餐、冷食等等。第三是適當發展分離蛋白、組織蛋白、濃縮蛋白,滿足食品生產需要。還有蔬菜、水果、谷類,橄欖油、山茶油、紅花油等可減少冠心病風險,應該優先發展。

重視功能(保健)食品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A)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全世界亞健康人口的比例己經佔到75%。現在公眾最為關心的健康領域是控制體重、增強免疫、抗氧化及營養補充劑。未來10年全球功能食品產業將以年均10%的速度發展,功能食品是21世紀食品工業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按照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人水平分析,功能食品發展有著較大的空間,預計到2010年功能食品的銷售收入至少應占食品工業銷售總額的3%以上。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要務

黨中央、國務院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現,近年來已經實施了一系列旨在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的行動計劃,使得食品安全形勢日漸趨好。盡管如此,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因此,為確保食品安全,企業應當加強自我檢驗檢測,充分發揮食品業主自主進行檢測的積極性。要對食品供應鏈進行全程監控。同時,要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與培訓工作,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加快培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專門技術人才,提高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

先進技術將在食品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我國食品工業總體水平仍然較低,產業規模不大,企業規模不經濟,生產集中度低,小而散的情況比較突出,食品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落後。所以,企業要在競爭中贏得主動、處於不敗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加快技術創新。

食品企業的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將成為企業增強產品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首要條件。電子技術、生物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冷凍乾燥技術、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及無菌包裝技術等高新技術,將在食品工業生產和產品開發中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改變傳統食品工業的面貌,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加快食品工業的發展進程。

「循環經濟」是食品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的新型模式。如果說清潔生產是循環經濟的第一階段,那幺生態工業則是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內提升和延伸了環境保護的內涵,是循環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最終全社會要實現可持續消費。食品企業應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在生產過程中防治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資源的綜合利用,在資源發展中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棄資源,變無用為有用,變小用為大用,變一用為多用,實現農產品的深度加工,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來源:榮格雜志)

主要內容有食品科學及其發展,食品的品質、化學成分與營養,食品與健康,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食品工廠設計,糧油食品加工,畜產品加工,果品蔬菜加工,糖果食品加工,軟飲料加工,水產食品加工,果品蔬菜儲藏保鮮,食品微生物與發酵,食品腐敗與保藏,食品衛生與安全,食品添加劑,食用菌生產與加工,食品感官評價與偽劣食品鑒別,食品包裝,食品科學研究方法,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食品標准與法規,內容基本涵蓋了食品科學與技術的各個方面。
這個學科是非常基礎的應用學科,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未來的發展需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展,與生物學和化學等學科是分不開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吃的東西越來越講究,這個學科肯定會有很大發展的,比如許多生產企業不達標的生產方式都要改善,找工作應該也是很容易的。說到找工作的問題,你要了解層次越高的人才,找工作的層次也會越高,所以你要對此感興趣,就努力去讀博士吧,出來後進個大企業是絕對沒問題的

⑥ 速凍食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分析

速凍食品以水產品、肉製品、蔬菜、麵粉、糯米等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原料產地分布與速凍食品業企業區域分布存在一定聯系。

速凍食品材料構成形式多樣

速凍食品根據材料構成,主要可以分為4種:水產速凍食品、農產速凍食品、畜產速凍食品、調理類速凍食品。因此,速凍食品的原料有水產品、肉製品、蔬菜、麵粉、糯米等。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⑦ 屠宰及肉類加工屬於什麼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屬於農副食品加工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包括:

穀物磨製,飼料加工,植物油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製糖業,屠宰及肉類加工,牲畜屠宰,禽類屠宰,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水產品加工,水產品冷凍加工,魚糜製品及水產品干腌制加工,水產飼料製造。

以及魚油提取及製品製造,其他水產品加工,蔬菜、水果和堅果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和堅果加工,其他農副食品加工,澱粉及澱粉製品製造,豆製品製造,蛋品加工 , 其他未列明農副食品加工。

(7)肉製品的市場調查擴展閱讀:

根據聯合國《所有經濟活動的國際標准產業分類》,本標准主要以產業活動單位和法人單位作為劃分行業的單位。採用產業活動單位劃分行業,適合生產統計和其他不以資產負債、財務狀況為對象的統計調查;採用法人單位劃分行業,適合以資產負債、財務狀況為對象的統計調查。

在以法人單位劃分行業時,應將由多法人組成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等聯合性企業中的每個法人單位區分開,按單個法人單位劃分行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加工設備,在下游需求的拉動下,我國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製造行業也實現了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製造行業共有452家規模以上企業;2010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05.06億元,同比增長33.77%;利潤總額為23.57億元,同比增長38.09%。

閱讀全文

與肉製品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創新論文 瀏覽:260
培訓中心創建方案 瀏覽:31
市場營銷名詞意義 瀏覽:518
上海捷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5
思政部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712
大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護士節服裝促銷方案 瀏覽:130
2013房地產策劃方案 瀏覽:129
裝修公司小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1
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結構是 瀏覽:629
葯品終端營銷方案 瀏覽:244
市場營銷專業有資格證嗎 瀏覽:408
市場營銷策劃及其特點 瀏覽:382
中山市市場營銷調研 瀏覽:791
華為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4
恆大營銷品牌是幹嘛的 瀏覽:847
職業培訓運營方案 瀏覽:141
學校消防志願者培訓方案 瀏覽:974
17年市場營銷5月考試答案 瀏覽:947
關於市場營銷問卷調查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