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價局可以給寵物泰迪定價格嗎
列入政府定價目錄和物價局所監管的范圍:極少數人們不得不用的、不得買的、不得不花錢的,如自來水、石油、葯品、農資等等。
這個寵物沒有一個市場價格的,都是民間個人購買的,有的賣的貴,有的賣的便宜,有血統的貴,沒血統的稍微便宜吧
㈡ 心得體會 急急急!在線等……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績
(一)強化目標管理,落實部門責任。
在理清全局工作思路的基礎上,主動融入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通過強化目標管理,全面推進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首先,成立了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領導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目標考核領導小組;其次,設立了目標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目標考核的具體工作,目標績效管理督查工作資料齊全、整理規范;第三,完善了我局目標績效考核辦法,細化了目標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措施,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目標績效獎懲辦法,形成了完善、規范的目標績效督查考核機制;第四,認真編制了全局和各科室全年工作計劃和實施步驟,將全年的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科室和個人,確保工作目標任務的順利實施和完成。
(二)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提升行政工作效率。
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是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省市「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和「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取向,戰略決策,推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是促進行政機關進一步改變工作作風,優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改善投資環境、提升開放形象的必然選擇。我局作為行政執法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從四個方面積極推進機關效能建設。一是會同區財政局清理區級機關及事業直屬單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並提出減免方案,經區政府同意後實施。共減免12個部門單位涉及公民辦證、評審、認證、檔案等21個收費項目。二是對6個部門執收的涉及收費標准有幅度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按收費標準的下限重新核定,降低標准執行。三是會同區財政局對商業和服務業生產經營辦證進一步簡化程序,實行「一站式收費」。四是進一步加強自身行政效能建設,完善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等規章,努力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機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質量,實現在較短時間內機關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履職能力明顯增強,
(三)加強價格監測,服務政府決策。
今年以來,我區物價總水平與全國一樣,一直處於高位運行。在貫徹落實系列調控措施後,價格走高趨勢雖然得到有效遏止,但物價上漲的形勢依然嚴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要求,我局始終堅持把著力改善市場價格環境和緩解市場價格矛盾,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作為價格監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價格監測、預測預警」兩方面認真履行職責。
1、我局共承擔國家發改委和省、市物價局價格監測報表12種。上半年共上報各種監測報表223期,其中:國家發改委的《四川省新都區糧食市場批發行情周報表》12期;省物價局的《四川省糧食收購價格監測表》8期,《四川省農村居民服務價格監測表》3期,《四川省育肥豬配合飼料周報表》25期;成都市物價局的《成都市城鎮居民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旬報表》25期,《成都市生豬和雞蛋出場價格監測旬報表》25期,《成都市糧食價格監測旬報表》18期,《成都市涉農商品價格和收費標准監測月報表》6期,《成都市蔬菜出場價格監測旬報表》18期,《成都市經濟作物價格監測報表》8期,《成都市糧油肉蛋等部分主要副食品應急監測報表》47期,《成都市農資價格應急監測表》28期。
2、上半年,我局面對仍處於高位運行的物價形勢,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後帶來新的價格走勢變化,積極主動深入工農業生產一線、大(中)農貿市場、超市等,認真開展涉農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禽、蛋、蔬菜等價格行情及貨源供應情況的調查。撰寫調研文章2篇,價格動態分析37篇,及時反映、預警、預測價格走勢,為政府宏觀調控和決策提供相關依據和建議。其中,《新都區物價局關於生豬及相關情況的調查》被省物價局掛網向全省公布;關於近期我區農資價格等有關問題的調研文章《加強農資管理,促進農業生產》得到省、市物價局和區委書記楊羽的高度評價。另外有23篇價格動態被區委、區政府掛網向全區公布,7篇價格動態被省物價局掛網向全省公布。
(四)強化職能職責,加強價格管理。
我局作為政府的價格主管部門,在價格管理上嚴格執行中央、省、市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同時密切結合新都實際,全面認真履行職責,確保了各項價格政策和調控措施的順利施行。
1、對部分重要商品實行調價備案制度。根據國家、省、市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規定,我局制定了新都區物價局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實行調價備案的受理程序,確定了臨時價格干預的范圍和品種。同時加強政策的宣傳,在新都電視台、新都農業信息網上公布調價備案商品的種類目錄和調價備案的具體要求,向相關企業發放了嚴格執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告誡函,促使調價備案企業認真執行調價備案規定,保證了部分商品價格的基本穩定。
2、加強農資價格監管。一是做好新都區農資價格變化情況的調查,制訂出相關的價格措施。我局撰寫的《新都區物價局採取七條措施穩定農資價格》被省物價局推薦到省政府主辦的《四川新聞網》向全省公布。二是測算運距,為實行「一縣一價」做准備。三是為確保我區春耕生產期間化肥價格的基本穩定,制定了我區尿素最高零售限價為每噸1941.00元。
3、加強農村配送葯品管理。督促葯品配送企業、衛生院、站嚴格執行農村葯品配送價格政策和葯品明碼標價制度。審核常用葯品公示表,由配送企業印製發送到各衛生院、站共620份。
4、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相關價格和收費政策。一是配合資源價格改革,制定我區計程車燃氣(油)附加費標准,經區政府同意後實施。統一了收費標准,統一了公示標識。二是貫徹落實國家全面清理涉及鮮活農產品收費優惠減免政策,對鮮活農產品銷售環節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在規定標準的基礎上,一律減半收取,以促進流通,保障市場供應。三是貫徹國家清理規范涉及職業資格相關收費政策,並按時報送清理情況,為上級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四是按照市局和區目標考核任務要求,完成調整我區污水處理費前的調整幅度測算、分類調整標准方案、報批程序和聽證會准備工作。因5·12大地震發生後,按省市政府緊急通知,為加強價格監管,保持市場物價穩定,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暫緩調整我區污水處理費徵收標准。
5、繼續規范我區價格和收費的范圍和標准。一是規范、確認650、651公交線路往返站點、票價,加強了客運價格管理。二是開展對我區學校部分收費進行調研。三是完成我區新增非佔道機車動車停車服務收費核准工作。四是制定崇義橋、錦城兩所民辦學歷學校收費標准。五是制定新民水廠戶表安裝包干費標准。
6、全面完成2007年度的收費年審工作,共審驗收費部門(系統)單位24個,審驗正本131個,副本169個,審驗收費大項87項,收費總額26578.2萬元。
8、認真做好價格收費日常管理工作。及時做好《收費許可證》的辦理、核發工作,以及收費項目標準的取消、調整變更工作,督促收費單位一點一證,亮證收費。
(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營造良好價格空間。
上半年我局在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中以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強化價格監管,加強價格執法,規范價格秩序,促進我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29件,其中1000元以上的價格違法行為3件,一般價格違法行為26件;查處違法所得527276.00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508840.00元,責令退還消費者18436.00元,罰款3760.00元。
1、開展節日市場價格檢查。一是開展了元旦市場價格檢查。主要檢查了農資市場、大型商場(豬肉、食用植物油、禽蛋奶、蔬菜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成品油、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寄放點、景區旅遊服務、農貿市場、客運(含計程車)等七個方面的價格或收費執行情況。發放了《成都市物價局關於維護成品油市場正常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函》、《規范豬肉市場價格秩序告誡書》、《新都區物價局關於維護化肥等農資市場正常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函》等資料。二是開展了春節市場物價大檢查。主要檢查了主要副食品、旅遊價格、公交客運、城市公交、計程車運價等價格,檢查內容包括是否貫徹執行國家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落實情況,商品和服務是否依法明碼標價,是否存在合謀漲價、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少兩、變相漲價以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三是開展五一市場價格大檢查。主要檢查了農副產品批發零售市場和商場(超市)的糧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成品油,零售商業價格欺詐行為,交通運輸價格,景區價格,價格臨時干預措施的執行情況,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寄放收費。
2 、履職盡責,把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落到實處。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和《四川省物價局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意見》,按照成都市物價局2008年1月17日會議精神和區委、區政府的要求,我局重點加強實行提價申報商品的價格檢查和市場價格巡查,其中對實行提價申報的桂湖摩爾實行定期監控和檢查。
3、開展涉農收費涉農價格專項檢查。一是開展涉農收費專項檢查。為認真貫徹國家發改委、省、市物價局《關於開展惠農價格和收費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精神,切實維護學生及家長的合法利益,在2008年春季開學期間,會同區紀委、區監察局、區糾風辦、區教育局開展了全區教育收費大檢查。經過檢查,各個學校均能嚴格執行現行收費政策,並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二是開展農資價格專項檢查。一方面於3月中下旬開展了尿素價格專項檢查,經查,各個農資放心店均能嚴格執行我區尿素最高零售限價的規定,即1941.00元/噸。另一方面於4月中下旬,會同區聯社、區農資放心店配送中心分為三個組對全區150個農資放心店、28個農資連鎖店開展了化肥價格專項檢查。檢查的同時向經營者進一步宣傳了價格法律法規和化肥價格政策。要求他們加強價格自律,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經查,大部分農資放心店切實做到了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做到了標價規范,大宗品種使用了《成都市農資商品標價牌》或黑板公示了價格,並且積極組織貨源,力求保證市場需要。其中:對少數標價不規范的經營者責令進行糾正。三是會同省、市物價局開展涉農價格和涉農收費專項檢查。3月18日至19日,會同達州市物價局代表省物價局對玖源化工、大豐衛生院、新都區勞動就業局、新都鎮桂湖中心校開展了涉農價格和涉農收費的專項檢查。
4、開展成品油價格專項檢查。為穩定成品油市場價格,嚴厲打擊趁機亂漲價的價格違法行為,3月下旬,對全區中石化、中石油、社會加油站進行了專項檢查,發放了《成都市物價局關於維護成品油市場正常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函》25份,要求經營者嚴格執行現行價格政策,做到標價規范。經查,各個加油站嚴格執行現行價格政策,即0#柴油5.28元/升、90#汽油4.96元/升、93#汽油5.29元/升(含0.05元/升燃油清潔劑)。
5、開展食用油市場價格檢查。針對春節以來食用油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上漲幅度較大,大眾化品種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3月4日至7日我局對大中小型商場(超市)食用油價格和貨源供應情況進行了檢查。經查,由於部份消費者存在擔心價格再次上漲、市場缺貨的心態,市場上暫時出現了購買力增強、大眾化品種(如菜籽油)和低價食用油暫時斷貨的現象,各大型商場(超市)貨源非常緊張。通過我們的宣傳、引導和協調,各個商場(超市)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積極組織貨源,很快解決了市場供需矛盾,食用油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6、開展醫葯價格專項檢查。按照國家發改委、省、市物價局的安排,結合惠農收費和惠農價格檢查,開展了全區醫葯價格專項檢查,檢查了部份區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經查發現,個別醫療單位由於對政策的理解不夠,還存在自立項目、提高標准、擴大范圍收費的價格違法行為,對此,按照規定對違法所得7840.00元予以沒收。
7、積極配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按照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創建辦要求,4月1日至8日,會同區工商分局、衛生局、質監分局、商務局、公安分局分成5個組,積極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著重抓了三個方面:一是對新都城區36條街道近300家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經營者進行面對面的明碼標價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二是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張貼價格警示牌,向廣大消費者公開價格舉報電話12358。三是對未按規定明碼標價和標價不規范的經營者責令限期進行整改和完善。
8、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專項檢查。為促進經營者依法經營,推進價格誠信建設,4月11日,我局會同區委宣傳部、區工商局、區衛生局、區工會、區質監分局、區商務局等部門對小北街、新中路、桂湖西路三條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開展了集中逐戶專項檢查。通過檢查,各經營者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行動迅速,及時糾正和處理存在的不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上半年共接待受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70件,其中:涉及物管3件,機動車寄放收費3件,通訊5件,非機動車寄放收費6件,礦泉水16件,帳篷14件,醫葯價格2件,學校收費2件,其他19件。對每件信訪按照規定,認真受理、及時調查,及時處理,及時回復,調查處理回復率100%,其中:責令退還消費者金額18436.00元,罰款2760.00元。
(七)加強價格宣傳,推進誠信建設。
1、積極開展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一是利用電視、報紙開展宣傳;二是利用市場檢查開展宣傳,發放資料;三是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開展宣傳和咨詢,受理群眾投訴和舉報;四是利用「12358」價格舉報電話開通七周年暨《價格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之際進行宣傳和咨詢。在宣傳中,發放《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規定》及告誡函等價格法律法規宣傳資料共計9500多份。通過對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了價格法律法規的知曉率,樹立了物價部門形象,擴大了影響。
2、開展「明碼實價示範店」復查和宣傳動員工作。一是對2006年以來榮獲「明碼實價示範店」稱號的6家單位進行了復查;二是對新開業的大型商場上門作了宣傳動員,倡導他們積極爭創「明碼實價示範店」。
3 、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的復查工作。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會同區級相關部門對小北街、新中路、西環路三條街明碼標價情況和價格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復查,倡導經營者增強價格誠信意識,營造和諧的購物和消費環境,進一步規范了經營者價格行為。
(八)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便民服務。
我局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改進價格服務方式方法,提高價格服務質量。
1、堅持客觀、公平、公正、科學的原則,嚴格鑒定程序,認真搞好涉案物品的價格鑒定工作,為司法、執法機關正確量刑定案提供依據。上半年,完成各類價格鑒定案件151件,其中刑事案件149件,標的250餘萬元;經濟案件1件,標的51萬余元;民事案件1件,標的10萬余元。無一例上訴復核裁定案件。同時,認真做好檔案整理工作,堅持做到一案一卷歸檔。
2、積極開展價格認證工作。上半年,開展了對污水處理成本、垃圾焚燒成本、民辦學校生均培養成本、房屋租賃價格、房改房價格、拆遷房屋的裝飾裝修價格等項目的價格認證工作,價格認證共18件,認證標的為3146萬元。
3、積極開展成本監審工作。上半年我們對崇義學校和錦城學校的生均培養成本、新民水廠自來水戶表安裝成本進行了定調價監審或定期監審,監審總額185萬元。
4、進一步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上半年繼續開展了價格服務「進農村」、「進醫院」、「進學校」、「進景區(點)」,並按要求確定了具體目標和內容,分解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建立了工作台帳。
5、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3月21日,在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開展了志願者服務活動,在活動現場,熱情接待了群眾關於糧、油、肉、蛋、菜價格和通訊、物管、非機動車寄放收費等問題的咨詢,耐心細致進行了政策宣傳解釋,發放了價格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1500多份,為群眾解答價格咨詢20餘人次。
(九)充分利用價格調節基金,積極服務新都經濟建設。
一是做好新的價調基金管理辦法的宣傳工作。新的《成都市價格調節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自2008年3月1日起實施,我們印發宣傳資料2200餘份,在新都電視台做滾動字幕宣傳,在《新都咨訊》全文刊登管理辦法和細則。同時,向區政府請示,以新都府辦發[2008]46號文件向各鎮、街辦和區級有關部門轉發了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二是認真組織、完成對2007年度6個價調基金補貼項目的驗收工作。三是積極向市價調辦申報價調基金貸款貼息項目7個。四是做好協調工作。我們經請示區政府批准調整了新都區價格調節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名單,並草擬了價調辦的職能職責和價調基金補貼審批操作規程。同時,我們積極主動與區稅務、財政等部門進行了協調溝通,為下一步做好新都區價調基金的徵收使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五是元旦春節期間,我們積極主動與市價調辦和區民政部門聯系,對全區城鄉12008人低保困難人員實行人均50元的一次性價格補貼,並於2008年1月31日前把60.04萬元的補貼足額及時發放到補貼對象手中,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低保困難群眾的關懷。
(十)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一是抓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教育,全面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為規范行政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做到人員分工細致、崗位職責明確、辦事程序清楚、內部運轉協調。三是抓廉政建設。通過上黨課、看廉政教育片、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局幹部職工進行廉政教育。要求全局幹部職工從點滴小事抓起,防微杜漸,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十一)及時啟動各項措施,積極應對地震災情。
「5.12」汶川8級大地震,波及我區,震感強烈,影響較大。災情發生後,為防止和減少災後我區市場物價可能出現的異常波動,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物價局關於災後物價工作的系列要求和區委、區政府緊急會議精神,迅速行動,積極應對。一是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的抗震救災價格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二是迅速啟動新都區物價局《價格應急工作預案》和《價格監測應急工作預案》。三是召開全局抗震救災動員大會,對當前的價格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四是快速制定了《新都區物價局穩定災後物價的五項措施》。五是印製《新都區物價局關於災後價格自律的告誡函》、《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宣傳資料向全區廣大商家散發。六是將全局幹部職工分為價格綜合協調保障組、價格監測組和3個價格檢查組,並把全區劃為3個片,3個檢查組分片包干負責,全方位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管。七是堅持每天匯總全區價格情況報送省、市物價局和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到了早部署、早行動、早干預、早控制,確保了災後市場物價的基本穩定,保障了全區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在抗震救災期間,我局堅持日調查、日分析、日報告,及時掌握災後市場價格情況,發現異動在第一時間反映並實施處置,先後共有5篇價格工作材料被省物價局採用、54篇價格分析、預測、情況匯報材料被區委、區政府採用。同時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開展抗震救災市場價格專項檢查。圍繞副食品、礦泉水、糧、油、肉、蛋、菜、葯品、帳篷、建築材料等品種,大力開展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全力進行市場價格檢查,從重從快的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切實穩定市場物價,截止6月18日止,出動檢查人員622人次,檢查商家2481戶,發放資料7182份,處理價格投訴和舉報45件,受理價格咨詢232件,查處價格違法行為25件,經濟制截3650.00元,退還消費者金額686.00元。
我局在抗震救災期間,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扎實的工作作風,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精神,出色地完成抗震救災期間的價格穩定任務。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要按照市委關於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戰略和成都試驗區建設的要求,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成都新區、北部新城的發展定位,打造和提升「三個優勢」,抓住「一區一園一中心,兩城兩鎮兩區域」工作重點,夯實「兩個保障」的工作思路和總體措施,結合物價工作實際,認真履行職能,大膽改革創新,努力做好各項物價工作,為新都區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價格空間。為此,我局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搞好價格監測,為政府決策服務。一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價格監測規定,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省、市物價局下達的各項監測報表任務。二是繼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特別關注涉農商品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蛋、禽等價格走勢,做到及時預測、預報、預警,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為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三是進一步做好13個鎮(街辦)和各基層監測點的價格監測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每月編報《新都區部分農資和商品價格監測簡訊》,定期在電視台和網路媒體公布主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服務收費,力求做到價格信息准確、暢通。四是重點加強對災後恢復重建所需的鋼材、玻璃、木材、水泥、沙石、磚瓦等以及其他商品的價格監測。要在商品的計劃、生產、消費、市場與物價工作的關系方面多做調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注重未來價格變化的趨勢性分析,提高預見能力。在第一時間發現商品價格異動情況,在第一時間內上報有關信息,為上級物價部門和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2、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價格管理。一是隨著抗震救災轉入災後重建,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各級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保持市場物價穩定的政策措施,從嚴控制價格和收費,確保我區物價基本穩定,切實維護社會安定大局。根據市局關於做好抗震救災過度安置房建設及災後重建價格保障工作要求,強化災後重建時期建材及運價監管力度,加強監控、制定措施、從嚴審核。二是繼續做好國家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和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工作。三是繼續管好管住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價格,特別是涉及群眾生產生活如水、電、氣、成品油價格,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收費,景點門票、公用事業價格(收費)等,促進我區經濟發展。四是進一步深化涉農收費管理工作,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落實環境保護收費政策;進一步規范教育、醫療、物業管理、機動車停放等收費管理工作,切實治理亂收費;繼續強化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的監管力度,督促各收費單位嚴格按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執行;認真落實國家取消、調整、減免收費項目標准政策,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杜絕亂收費行為的發生。
3、維護良好價格空間,強化監督檢查工作。一是繼續開展市場價格巡查和檢查。重點抓好災後恢復重建過程中的市場糧、油、肉、蛋、菜、副食品、礦泉水、建築材料價格的巡查和檢查,同時抓好機動車、非機動車寄放收費,旅遊價格以及市場明碼標價的檢查,進一步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二是繼續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醫葯價格專項檢查、房地產價格、資源價格以及環境保護收費、涉企收費的專項檢查。三是創新檢查工作方式,充分發揮12358價格舉報電話的作用,深入開展價格法律法規宣傳和「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把監督檢查工作全面引向深入,拓寬工作領域,方便群眾的咨詢和投訴,切實做到「為民、親民、惠民」。認真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處理回復率達100%。四是繼續抓好「明碼實價示範店」宣傳倡導工作,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的活動,全面推進我區價格誠信建設。
4、開展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市場檢查、宣傳活動開展宣傳和咨詢,進一步提高價格法律法規的知曉率,擴大履蓋面。
5、牢固樹立服務理念,全面提升物價形象。一是搞好涉案物品的價格鑒定和交通事故的車物損鑒定。二是搞好政府調定價前的可行性論證。三是搞好成本監審工作,為政府價格管理和決策服務。四是要積極按照國家規范化價格認證中心的要求,做好價格認證中心的規范化建設工作,迎接國家、省、市價格認證中心的檢查驗收。五是加強與法院的聯系,爭取盡可能多地參與法院的涉案物品的價格鑒定,力爭今年在法院的涉案物品價格鑒定工作方面有新的突破。
6、立足本職,搞好惠民工作。圍繞成都市城鄉統籌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我區新農村建設,做好我區價調基金的徵收和管理工作,同時向上積極爭取市級價調基金,實施「助農、扶農、惠農」系列工程,促進我區農業全面發展,農民全面增收。
新都區物價局
二00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主題詞:上半年 工作 總結
㈢ 達州市拆遷安置房,還沒有修好,做抵押可以貸款嗎
不可以!那是絕對不可以
㈣ 關於物價調查表怎麼寫
關於全市加強物價管理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泰州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作委員會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安排,2月中下旬,我委邀請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對全市物價工作進行了調研,聽取了市物價局、靖江市、姜堰市人民政府關於物價工作的情況匯報,分別召開了市和市(區)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座談會,以及海陵區人大代表、社區群眾代表座談會。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和各市(區)人民政府加強了對物價工作的管理,在市場商品價格基本放開的條件下,認真履行法定職能,強化價費管理,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秩序,保證了我市市場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2007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7%,比全省低0.6個百分點。
1、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物價穩定。去年以來,市場物價持續上漲,給群眾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為進一步穩定物價,保障群眾生活,市和各市(區)人民政府加強了對物價工作的領導,及時建立了處置價格異動事件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預案,並根據國家和省統一部署,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落實企業的調價備案工作。市物價局針對豬肉、成品油和液化氣價格的上漲情況,先後3次召開價格政策提醒會。建立超市食品銷售價格動態監測制度,對市區5大超市銷售的56個品種的糧、油、食品零售價格實行動態監測。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出台了《泰州市價格監測制度》,每月發布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市區重要商品、主要商品和服務價格行情監測分析報告,及時反映價格波動情況。嚴格控制公用公益事業價格上漲,全市水、電、煤氣、公交等公用事業價格基本穩定。同時,積極動用市場物價調節基金,加大對困難群眾生活補助。2007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對市區2549個低保戶、特困職工,給予每月20元補貼,兩節期間又發放了每人100元物價補貼,安定困難群眾生活。
2、加強價格服務,促進民生改善。深入開展為農價格服務活動,強化農資價格監管,對化肥、農葯、種子價格實行調查、監測、檢查等立體式管理,落實農資生產優惠政策,降低農資生產成本,穩定農資價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針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環境衛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出台了鄉鎮垃圾處置收費管理辦法。加強涉農價費管理,清理涉及生豬生產、經營收費項目,落實價費優惠政策。深化涉農收費公示和價格信息服務,匯編了《泰州市涉及農民生活的主要收費項目和標准》、《涉及農村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收費項目和標准》,免費發放到118萬戶農民手中。主動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簡訊平台為全市500戶種養殖專業戶以及15萬「農信通」用戶提供價格信息服務,受到了農民的歡迎。2006年下半年以來,市物價局積極開展「價格服務十百千」( 10個居委會、100家企業和1000戶困難家庭)活動,先後解決了涉及公房租金、子女上學費用、住院和醫療費用減免、自來水及燃氣價格補貼等500多個價費政策的落實問題。
3、加強價格管理,促進科學定價。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出台的價格調整措施,嚴格執行《江蘇省定價目錄 》的規定,對列入市級管理目錄的及時制定價格政策,嚴格監管。重視提高價格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涉及面廣的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制定和調整,開展價格成本、社會承受能力調查和市場供求等相關調查,舉行價格聽證,規范決策流程。近年來,先後出台了商品房「一價清」制度、單病種限價制度和教育收費「一費制」等多項改革,受到了社會的普遍好評。積極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貫徹差別電價政策,對列入淘汰類、限制類企業實施差別電價標准,全市高耗能企業由原來的22家減少到目前的7家。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提高自備水源水資源費標准,開征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制定了《關於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將服務業與工業用水、電、氣價格進行並軌,降低了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成本。
4、加強價格監督,整頓市場秩序。加大清費治亂力度,對機關和事業單位現行的收費項目、標准和依據,進行清理審核,匯編了《泰州市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並向社會公布。清理各類中介服務收費,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規范中介服務收費行為。加大對壟斷行業價格的管理力度,制定公布了自來水、管道燃氣和有線電視延伸服務收費標准,規范了企業的價格行為。堅持把涉及民生價格問題作為監管工作的重點,開展農資價格、涉農收費、自來水價格、中介服務收費、商品房價格、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教育收費、電力價格等專項檢查,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秩序,維護群眾價格權益。
二、存在問題
1、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物價部門職能、監管范圍、調控措施等宣傳得不夠廣泛,《價格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還不夠深入,價格監測信息成果運用范圍還不夠寬,「12358」價格違法舉報電話知曉度還不夠高,市區大部分社區的物價宣傳專欄更新不夠及時。
2、部分領域價格秩序還有待規范。某些地方、領域虛假標價、虛構原價、虛假折價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種子、農資市場上以次充好、不按指導價格銷售等坑農、害農現象還時有發生。
3、執法力度還有待加大。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收費、價格違法的舉報仍然偏多。春運期間,不少計程車司機擅自提價,隨意要價,群眾反響比較強烈。火車站站前廣場運輸價格秩序亟待改善,小機動車輛亂要價現象比較突出。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對物價工作的領導。穩定市場供應,穩定價格水平,是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要繼續加大對物價工作的領導力度,建立物價工作聯動管理、執法、救助機制和信息溝通平台,整合各相關部門的力量,共同形成合力,提高政府調控能力。進一步健全價格調控手段,完善價格監測和價格預警機制,大力提高預報預警和應對價格異常波動的能力。更加重視價格政策的宣傳工作,加大《價格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力度,拓寬價格監測信息公布渠道,創新宣傳形式,不斷增強商品生產、銷售者依法定價、自覺遵守價格法的意識,提高消費者依法保護合法權益的意識和監督市場秩序的能力。
2、進一步發揮好價格杠桿作用。要積極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結構調整。繼續推行差別價格政策,合理引導資源配置,支持先進製造業快速發展,支持自主創業和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認真落實好服務業價格扶持政策,為服務業發展創造更好的價格環境。要運用價格杠桿促進新農村建設。全面落實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價格政策,健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對農民的價格補貼機制,整頓規范涉農收費。加強農資價格專項監督檢查,堅決打擊哄抬農資價格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要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節能減排。深化環境資源價格改革,促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制定和落實節約資源的價格政策,促進資源節約利用。
3、進一步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價格問題。加強對教育收費的管理與監督,完善教育收費「一費制」,對於國家和省市已經出台的解決上學貴問題的價格政策,要不折不扣監管到位,確保落實。科學拓展「單病種」限價收費政策涉及領域,加強對醫葯成本的監審,進一步降低葯品零售價格,完善葯品招標價格政策,切實減輕病患者的負擔。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堅持和完善商品房「一價清」制度,規范商品房價格管理,加大成本監審力度,遏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加大清費治亂力度,加強價格誠信建設,加大打擊價格欺詐行為,積極引導行業自律,逐步推行商品明碼標價向明碼實價轉變,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規范物價聽證行為,充分反映民意。
4、進一步關心群眾生活。在當前物價上漲過快的情況下,各相關部門都要立足自身職責,嚴格控制調價項目的出台,尤其是水、電、氣等涉及群眾基本生活的公共服務產品的價格調整。要繼續規范各項收費行為,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加大對肉、禽蛋、蔬菜等農副產品生產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物價。及時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眾的補助辦法,特別要增加對生活困難群眾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確保他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建立物價上漲與提高困難群眾生活補貼和保障標准聯動機制,編制好低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補助低收入家庭提供科學依據。充分發揮市場物價調節基金作用,繼續落實好對困難群體的補貼,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
㈤ 怎樣進行田間管理
(1)出苗前管理 無論哪種繁殖方式,從種植到出苗期間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
(2)間苗與定苗 結合中耕草,要對黃芩及時進行間苗、定苗、補苗,苗齊後,對過密的部位及時進行疏苗;苗高5厘米時按株距10厘米定苗,並對缺苗部位進行補苗,補苗要帶土移栽,並及時澆水,以利成活。
(3)中耕除草 直播或育苗移栽,幼苗生長緩慢,出苗後至封壟,要鬆土除草3~4次。第一次在苗齊後,宜淺,以免埋苗;第二次於定苗後,鬆土宜淺。以後視雜草生長情況再中耕除草1~2次。黃芩幼苗期植株較弱,除草時靠近幼苗的草要用手拔除。以後每年春季返青前要清潔田間,摟地鬆土;返青至封壟前,仍要中耕除草2~3次,以免影響黃芩生長。
(4)追肥 黃芩生長期內,每年要追肥1~2次。以氮、磷、鉀三種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好。在北方中下等肥力條件下,3年追施總量以每667米2追施純氮13.2~15.5千克,有效磷6.3~7.4千克,硫酸鉀10千克為宜。其施肥次數、時間及施肥量大體比例是,磷肥與鉀肥分別於定苗後(或作底肥)和翌年返青後,分兩次平均施入;氮肥可於定苗後以及第二、三年返青後,分3次施入,比例分別為30%、30%、40%。
(5)排灌水 出苗後,若土壤水分不足,應在定苗前後澆一次水,以後,如果不遇乾旱,一般不再澆水,以利蹲苗,促進紮根。其他季節及以後年份,如遇嚴重乾旱或追肥時土壤水分不足,也應適當澆水。黃芩怕澇,雨季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以免爛根。
㈥ 急:誰能幫我寫一份"主要工作成績及獎懲情況"提供重點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績
(一)強化目標管理,落實部門責任。
在理清全局工作思路的基礎上,主動融入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通過強化目標管理,全面推進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首先,成立了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領導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目標考核領導小組;其次,設立了目標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目標考核的具體工作,目標績效管理督查工作資料齊全、整理規范;第三,完善了我局目標績效考核辦法,細化了目標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措施,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目標績效獎懲辦法,形成了完善、規范的目標績效督查考核機制;第四,認真編制了全局和各科室全年工作計劃和實施步驟,將全年的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科室和個人,確保工作目標任務的順利實施和完成。
(二)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提升行政工作效率。
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是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省市「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和「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取向,戰略決策,推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是促進行政機關進一步改變工作作風,優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改善投資環境、提升開放形象的必然選擇。我局作為行政執法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從四個方面積極推進機關效能建設。一是會同區財政局清理區級機關及事業直屬單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並提出減免方案,經區政府同意後實施。共減免12個部門單位涉及公民辦證、評審、認證、檔案等21個收費項目。二是對6個部門執收的涉及收費標准有幅度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按收費標準的下限重新核定,降低標准執行。三是會同區財政局對商業和服務業生產經營辦證進一步簡化程序,實行「一站式收費」。四是進一步加強自身行政效能建設,完善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等規章,努力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機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質量,實現在較短時間內機關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履職能力明顯增強,
(三)加強價格監測,服務政府決策。
今年以來,我區物價總水平與全國一樣,一直處於高位運行。在貫徹落實系列調控措施後,價格走高趨勢雖然得到有效遏止,但物價上漲的形勢依然嚴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要求,我局始終堅持把著力改善市場價格環境和緩解市場價格矛盾,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作為價格監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價格監測、預測預警」兩方面認真履行職責。
1、我局共承擔國家發改委和省、市物價局價格監測報表12種。上半年共上報各種監測報表223期,其中:國家發改委的《四川省新都區糧食市場批發行情周報表》12期;省物價局的《四川省糧食收購價格監測表》8期,《四川省農村居民服務價格監測表》3期,《四川省育肥豬配合飼料周報表》25期;成都市物價局的《成都市城鎮居民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旬報表》25期,《成都市生豬和雞蛋出場價格監測旬報表》25期,《成都市糧食價格監測旬報表》18期,《成都市涉農商品價格和收費標准監測月報表》6期,《成都市蔬菜出場價格監測旬報表》18期,《成都市經濟作物價格監測報表》8期,《成都市糧油肉蛋等部分主要副食品應急監測報表》47期,《成都市農資價格應急監測表》28期。
2、上半年,我局面對仍處於高位運行的物價形勢,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後帶來新的價格走勢變化,積極主動深入工農業生產一線、大(中)農貿市場、超市等,認真開展涉農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禽、蛋、蔬菜等價格行情及貨源供應情況的調查。撰寫調研文章2篇,價格動態分析37篇,及時反映、預警、預測價格走勢,為政府宏觀調控和決策提供相關依據和建議。其中,《新都區物價局關於生豬及相關情況的調查》被省物價局掛網向全省公布;關於近期我區農資價格等有關問題的調研文章《加強農資管理,促進農業生產》得到省、市物價局和區委書記楊羽的高度評價。另外有23篇價格動態被區委、區政府掛網向全區公布,7篇價格動態被省物價局掛網向全省公布。
(四)強化職能職責,加強價格管理。
我局作為政府的價格主管部門,在價格管理上嚴格執行中央、省、市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同時密切結合新都實際,全面認真履行職責,確保了各項價格政策和調控措施的順利施行。
1、對部分重要商品實行調價備案制度。根據國家、省、市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規定,我局制定了新都區物價局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實行調價備案的受理程序,確定了臨時價格干預的范圍和品種。同時加強政策的宣傳,在新都電視台、新都農業信息網上公布調價備案商品的種類目錄和調價備案的具體要求,向相關企業發放了嚴格執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告誡函,促使調價備案企業認真執行調價備案規定,保證了部分商品價格的基本穩定。
2、加強農資價格監管。一是做好新都區農資價格變化情況的調查,制訂出相關的價格措施。我局撰寫的《新都區物價局採取七條措施穩定農資價格》被省物價局推薦到省政府主辦的《四川新聞網》向全省公布。二是測算運距,為實行「一縣一價」做准備。三是為確保我區春耕生產期間化肥價格的基本穩定,制定了我區尿素最高零售限價為每噸1941.00元。
3、加強農村配送葯品管理。督促葯品配送企業、衛生院、站嚴格執行農村葯品配送價格政策和葯品明碼標價制度。審核常用葯品公示表,由配送企業印製發送到各衛生院、站共620份。
4、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相關價格和收費政策。一是配合資源價格改革,制定我區計程車燃氣(油)附加費標准,經區政府同意後實施。統一了收費標准,統一了公示標識。二是貫徹落實國家全面清理涉及鮮活農產品收費優惠減免政策,對鮮活農產品銷售環節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在規定標準的基礎上,一律減半收取,以促進流通,保障市場供應。三是貫徹國家清理規范涉及職業資格相關收費政策,並按時報送清理情況,為上級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四是按照市局和區目標考核任務要求,完成調整我區污水處理費前的調整幅度測算、分類調整標准方案、報批程序和聽證會准備工作。因5·12大地震發生後,按省市政府緊急通知,為加強價格監管,保持市場物價穩定,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暫緩調整我區污水處理費徵收標准。
5、繼續規范我區價格和收費的范圍和標准。一是規范、確認650、651公交線路往返站點、票價,加強了客運價格管理。二是開展對我區學校部分收費進行調研。三是完成我區新增非佔道機車動車停車服務收費核准工作。四是制定崇義橋、錦城兩所民辦學歷學校收費標准。五是制定新民水廠戶表安裝包干費標准。
6、全面完成2007年度的收費年審工作,共審驗收費部門(系統)單位24個,審驗正本131個,副本169個,審驗收費大項87項,收費總額26578.2萬元。
8、認真做好價格收費日常管理工作。及時做好《收費許可證》的辦理、核發工作,以及收費項目標準的取消、調整變更工作,督促收費單位一點一證,亮證收費。
(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營造良好價格空間。
上半年我局在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中以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強化價格監管,加強價格執法,規范價格秩序,促進我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29件,其中1000元以上的價格違法行為3件,一般價格違法行為26件;查處違法所得527276.00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508840.00元,責令退還消費者18436.00元,罰款3760.00元。
1、開展節日市場價格檢查。一是開展了元旦市場價格檢查。主要檢查了農資市場、大型商場(豬肉、食用植物油、禽蛋奶、蔬菜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成品油、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寄放點、景區旅遊服務、農貿市場、客運(含計程車)等七個方面的價格或收費執行情況。發放了《成都市物價局關於維護成品油市場正常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函》、《規范豬肉市場價格秩序告誡書》、《新都區物價局關於維護化肥等農資市場正常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函》等資料。二是開展了春節市場物價大檢查。主要檢查了主要副食品、旅遊價格、公交客運、城市公交、計程車運價等價格,檢查內容包括是否貫徹執行國家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落實情況,商品和服務是否依法明碼標價,是否存在合謀漲價、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少兩、變相漲價以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三是開展五一市場價格大檢查。主要檢查了農副產品批發零售市場和商場(超市)的糧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成品油,零售商業價格欺詐行為,交通運輸價格,景區價格,價格臨時干預措施的執行情況,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寄放收費。
2 、履職盡責,把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落到實處。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和《四川省物價局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意見》,按照成都市物價局2008年1月17日會議精神和區委、區政府的要求,我局重點加強實行提價申報商品的價格檢查和市場價格巡查,其中對實行提價申報的桂湖摩爾實行定期監控和檢查。
3、開展涉農收費涉農價格專項檢查。一是開展涉農收費專項檢查。為認真貫徹國家發改委、省、市物價局《關於開展惠農價格和收費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精神,切實維護學生及家長的合法利益,在2008年春季開學期間,會同區紀委、區監察局、區糾風辦、區教育局開展了全區教育收費大檢查。經過檢查,各個學校均能嚴格執行現行收費政策,並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二是開展農資價格專項檢查。一方面於3月中下旬開展了尿素價格專項檢查,經查,各個農資放心店均能嚴格執行我區尿素最高零售限價的規定,即1941.00元/噸。另一方面於4月中下旬,會同區聯社、區農資放心店配送中心分為三個組對全區150個農資放心店、28個農資連鎖店開展了化肥價格專項檢查。檢查的同時向經營者進一步宣傳了價格法律法規和化肥價格政策。要求他們加強價格自律,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經查,大部分農資放心店切實做到了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做到了標價規范,大宗品種使用了《成都市農資商品標價牌》或黑板公示了價格,並且積極組織貨源,力求保證市場需要。其中:對少數標價不規范的經營者責令進行糾正。三是會同省、市物價局開展涉農價格和涉農收費專項檢查。3月18日至19日,會同達州市物價局代表省物價局對玖源化工、大豐衛生院、新都區勞動就業局、新都鎮桂湖中心校開展了涉農價格和涉農收費的專項檢查。
4、開展成品油價格專項檢查。為穩定成品油市場價格,嚴厲打擊趁機亂漲價的價格違法行為,3月下旬,對全區中石化、中石油、社會加油站進行了專項檢查,發放了《成都市物價局關於維護成品油市場正常價格秩序的提醒告誡函》25份,要求經營者嚴格執行現行價格政策,做到標價規范。經查,各個加油站嚴格執行現行價格政策,即0#柴油5.28元/升、90#汽油4.96元/升、93#汽油5.29元/升(含0.05元/升燃油清潔劑)。
5、開展食用油市場價格檢查。針對春節以來食用油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上漲幅度較大,大眾化品種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3月4日至7日我局對大中小型商場(超市)食用油價格和貨源供應情況進行了檢查。經查,由於部份消費者存在擔心價格再次上漲、市場缺貨的心態,市場上暫時出現了購買力增強、大眾化品種(如菜籽油)和低價食用油暫時斷貨的現象,各大型商場(超市)貨源非常緊張。通過我們的宣傳、引導和協調,各個商場(超市)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積極組織貨源,很快解決了市場供需矛盾,食用油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6、開展醫葯價格專項檢查。按照國家發改委、省、市物價局的安排,結合惠農收費和惠農價格檢查,開展了全區醫葯價格專項檢查,檢查了部份區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經查發現,個別醫療單位由於對政策的理解不夠,還存在自立項目、提高標准、擴大范圍收費的價格違法行為,對此,按照規定對違法所得7840.00元予以沒收。
7、積極配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按照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創建辦要求,4月1日至8日,會同區工商分局、衛生局、質監分局、商務局、公安分局分成5個組,積極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著重抓了三個方面:一是對新都城區36條街道近300家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經營者進行面對面的明碼標價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二是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張貼價格警示牌,向廣大消費者公開價格舉報電話12358。三是對未按規定明碼標價和標價不規范的經營者責令限期進行整改和完善。
8、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專項檢查。為促進經營者依法經營,推進價格誠信建設,4月11日,我局會同區委宣傳部、區工商局、區衛生局、區工會、區質監分局、區商務局等部門對小北街、新中路、桂湖西路三條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開展了集中逐戶專項檢查。通過檢查,各經營者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行動迅速,及時糾正和處理存在的不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上半年共接待受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70件,其中:涉及物管3件,機動車寄放收費3件,通訊5件,非機動車寄放收費6件,礦泉水16件,帳篷14件,醫葯價格2件,學校收費2件,其他19件。對每件信訪按照規定,認真受理、及時調查,及時處理,及時回復,調查處理回復率100%,其中:責令退還消費者金額18436.00元,罰款2760.00元。
(七)加強價格宣傳,推進誠信建設。
1、積極開展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一是利用電視、報紙開展宣傳;二是利用市場檢查開展宣傳,發放資料;三是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開展宣傳和咨詢,受理群眾投訴和舉報;四是利用「12358」價格舉報電話開通七周年暨《價格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之際進行宣傳和咨詢。在宣傳中,發放《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規定》及告誡函等價格法律法規宣傳資料共計9500多份。通過對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了價格法律法規的知曉率,樹立了物價部門形象,擴大了影響。
2、開展「明碼實價示範店」復查和宣傳動員工作。一是對2006年以來榮獲「明碼實價示範店」稱號的6家單位進行了復查;二是對新開業的大型商場上門作了宣傳動員,倡導他們積極爭創「明碼實價示範店」。
3 、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的復查工作。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會同區級相關部門對小北街、新中路、西環路三條街明碼標價情況和價格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復查,倡導經營者增強價格誠信意識,營造和諧的購物和消費環境,進一步規范了經營者價格行為。
(八)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便民服務。
我局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改進價格服務方式方法,提高價格服務質量。
1、堅持客觀、公平、公正、科學的原則,嚴格鑒定程序,認真搞好涉案物品的價格鑒定工作,為司法、執法機關正確量刑定案提供依據。上半年,完成各類價格鑒定案件151件,其中刑事案件149件,標的250餘萬元;經濟案件1件,標的51萬余元;民事案件1件,標的10萬余元。無一例上訴復核裁定案件。同時,認真做好檔案整理工作,堅持做到一案一卷歸檔。
2、積極開展價格認證工作。上半年,開展了對污水處理成本、垃圾焚燒成本、民辦學校生均培養成本、房屋租賃價格、房改房價格、拆遷房屋的裝飾裝修價格等項目的價格認證工作,價格認證共18件,認證標的為3146萬元。
3、積極開展成本監審工作。上半年我們對崇義學校和錦城學校的生均培養成本、新民水廠自來水戶表安裝成本進行了定調價監審或定期監審,監審總額185萬元。
4、進一步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上半年繼續開展了價格服務「進農村」、「進醫院」、「進學校」、「進景區(點)」,並按要求確定了具體目標和內容,分解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建立了工作台帳。
5、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3月21日,在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開展了志願者服務活動,在活動現場,熱情接待了群眾關於糧、油、肉、蛋、菜價格和通訊、物管、非機動車寄放收費等問題的咨詢,耐心細致進行了政策宣傳解釋,發放了價格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1500多份,為群眾解答價格咨詢20餘人次。
(九)充分利用價格調節基金,積極服務新都經濟建設。
一是做好新的價調基金管理辦法的宣傳工作。新的《成都市價格調節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自2008年3月1日起實施,我們印發宣傳資料2200餘份,在新都電視台做滾動字幕宣傳,在《新都咨訊》全文刊登管理辦法和細則。同時,向區政府請示,以新都府辦發[2008]46號文件向各鎮、街辦和區級有關部門轉發了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二是認真組織、完成對2007年度6個價調基金補貼項目的驗收工作。三是積極向市價調辦申報價調基金貸款貼息項目7個。四是做好協調工作。我們經請示區政府批准調整了新都區價格調節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名單,並草擬了價調辦的職能職責和價調基金補貼審批操作規程。同時,我們積極主動與區稅務、財政等部門進行了協調溝通,為下一步做好新都區價調基金的徵收使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五是元旦春節期間,我們積極主動與市價調辦和區民政部門聯系,對全區城鄉12008人低保困難人員實行人均50元的一次性價格補貼,並於2008年1月31日前把60.04萬元的補貼足額及時發放到補貼對象手中,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低保困難群眾的關懷。
(十)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一是抓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教育,全面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為規范行政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做到人員分工細致、崗位職責明確、辦事程序清楚、內部運轉協調。三是抓廉政建設。通過上黨課、看廉政教育片、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局幹部職工進行廉政教育。要求全局幹部職工從點滴小事抓起,防微杜漸,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十一)及時啟動各項措施,積極應對地震災情。
「5.12」汶川8級大地震,波及我區,震感強烈,影響較大。災情發生後,為防止和減少災後我區市場物價可能出現的異常波動,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物價局關於災後物價工作的系列要求和區委、區政府緊急會議精神,迅速行動,積極應對。一是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的抗震救災價格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二是迅速啟動新都區物價局《價格應急工作預案》和《價格監測應急工作預案》。三是召開全局抗震救災動員大會,對當前的價格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四是快速制定了《新都區物價局穩定災後物價的五項措施》。五是印製《新都區物價局關於災後價格自律的告誡函》、《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宣傳資料向全區廣大商家散發。六是將全局幹部職工分為價格綜合協調保障組、價格監測組和3個價格檢查組,並把全區劃為3個片,3個檢查組分片包干負責,全方位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管。七是堅持每天匯總全區價格情況報送省、市物價局和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到了早部署、早行動、早干預、早控制,確保了災後市場物價的基本穩定,保障了全區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在抗震救災期間,我局堅持日調查、日分析、日報告,及時掌握災後市場價格情況,發現異動在第一時間反映並實施處置,先後共有5篇價格工作材料被省物價局採用、54篇價格分析、預測、情況匯報材料被區委、區政府採用。同時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開展抗震救災市場價格專項檢查。圍繞副食品、礦泉水、糧、油、肉、蛋、菜、葯品、帳篷、建築材料等品種,大力開展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全力進行市場價格檢查,從重從快的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切實穩定市場物價,截止6月18日止,出動檢查人員622人次,檢查商家2481戶,發放資料7182份,處理價格投訴和舉報45件,受理價格咨詢232件,查處價格違法行為25件,經濟制截3650.00元,退還消費者金額686.00元。
我局在抗震救災期間,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扎實的工作作風,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精神,出色地完成抗震救災期間的價格穩定任務。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要按照市委關於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戰略和成都試驗區建設的要求,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成都新區、北部新城的發展定位,打造和提升「三個優勢」,抓住「一區一園一中心,兩城兩鎮兩區域」工作重點,夯實「兩個保障」的工作思路和總體措施,結合物價工作實際,認真履行職能,大膽改革創新,努力做好各項物價工作,為新都區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價格空間。為此,我局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搞好價格監測,為政府決策服務。一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價格監測規定,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省、市物價局下達的各項監測報表任務。二是繼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特別關注涉農商品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蛋、禽等價格走勢,做到及時預測、預報、預警,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為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三是進一步做好13個鎮(街辦)和各基層監測點的價格監測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每月編報《新都區部分農資和商品價格監測簡訊》,定期在電視台和網路媒體公布主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服務收費,力求做到價格信息准確、暢通。四是重點加強對災後恢復重建所需的鋼材、玻璃、木材、水泥、沙石、磚瓦等以及其他商品的價格監測。要在商品的計劃、生產、消費、市場與物價工作的關系方面多做調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注重未來價格變化的趨勢性分析,提高預見能力。在第一時間發現商品價格異動情況,在第一時間內上報有關信息,為上級物價部門和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2、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價格管理。一是隨著抗震救災轉入災後重建,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各級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保持市場物價穩定的政策措施,從嚴控制價格和收費,確保我區物價基本穩定,切實維護社會安定大局。根據市局關於做好抗震救災過度安置房建設及災後重建價格保障工作要求,強化災後重建時期建材及運價監管力度,加強監控、制定措施、從嚴審核。二是繼續做好國家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和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工作。三是繼續管好管住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價格,特別是涉及群眾生產生活如水、電、氣、成品油價格,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收費,景點門票、公用事業價格(收費)等,促進我區經濟發展。四是進一步深化涉農收費管理工作,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落實環境保護收費政策;進一步規范教育、醫療、物業管理、機動車停放等收費管理工作,切實治理亂收費;繼續強化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的監管力度,督促各收費單位嚴格按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執行;認真落實國家取消、調整、減免收費項目標准政策,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杜絕亂收費行為的發生。
3、維護良好價格空間,強化監督檢查工作。一是繼續開展市場價格巡查和檢查。重點抓好災後恢復重建過程中的市場糧、油、肉、蛋、菜、副食品、礦泉水、建築材料價格的巡查和檢查,同時抓好機動車、非機動車寄放收費,旅遊價格以及市場明碼標價的檢查,進一步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二是繼續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醫葯價格專項檢查、房地產價格、資源價格以及環境保護收費、涉企收費的專項檢查。三是創新檢查工作方式,充分發揮12358價格舉報電話的作用,深入開展價格法律法規宣傳和「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把監督檢查工作全面引向深入,拓寬工作領域,方便群眾的咨詢和投訴,切實做到「為民、親民、惠民」。認真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處理回復率達100%。四是繼續抓好「明碼實價示範店」宣傳倡導工作,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的活動,全面推進我區價格誠信建設。
4、開展價格法律法規的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市場檢查、宣傳活動開展宣傳和咨詢,進一步提高價格法律法規的知曉率,擴大履蓋面。
5、牢固樹立服務理念,全面提升物價形象。一是搞好涉案物品的價格鑒定和交通事故的車物損鑒定。二是搞好政府調定價前的可行性論證。三是搞好成本監審工作,為政府價格管理和決策服務。四是要積極按照國家規范化價格認證中心的要求,做好價格認證中心的規范化建設工作,迎接國家、省、市價格認證中心的檢查驗收。五是加強與法院的聯系,爭取盡可能多地參與法院的涉案物品的價格鑒定,力爭今年在法院的涉案物品價格鑒定工作方面有新的突破。
6、立足本職,搞好惠民工作。圍繞成都市城鄉統籌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我區新農村建設,做好我區價調基金的徵收和管理工作,同時向上積極爭取市級價調基金,實施「助農、扶農、惠農」系列工程,促進我區農業全面發展,農民全面增收。
新都區物價局
二00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主題詞:上半年 工作 總結
㈦ 春耕期間某農資門市部連續8天調進一批化肥進行銷售,在開始調進化肥的第七天開始銷售,若進
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