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多寶微博悲情營銷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誰又整出來這個玩意了呢。怎麼回事的呀。
Ⅱ 加多寶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加多寶整個運作的核心就是重新塑造一個涼茶品牌——加多寶。乍一看,加多寶似乎一切都從零開始,可是其很巧妙地利用各種各樣的營銷策略,展開了精彩絕倫的商戰——將原來十餘年紅罐涼茶王老吉寶貴的「怕上火」的心智資源,移植到更改的新品牌名稱「加多寶」的身上,從而搶占涼茶品牌的領導地位。
改名的廣告宣傳:
首先,廣告宣傳告訴消費者「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先將十多年建立在王老吉身上的心智資源移植到新品牌名稱加多寶身上。
其次,傳遞「全國銷量第一的紅罐涼茶,現改名加多寶。」利用原來的銷量領先(紅罐涼茶確實連續銷量在全國第一,消費者比較認可的。)樹立領導地位,告訴消費者原來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的信息,從而印證前面講到的「現在喝加多寶」。
最後,在消費者接受改名的事實後,消費者可能擔心涼茶的配方與口味有改變,加多寶馬上在廣告宣傳中消除消費者的疑慮:「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達到「名改質不改」的目標,讓原來支持王老吉的消費者一樣支持加多寶。
在廣告宣傳策略正確的情況下,加多寶馬上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攻勢。除了在覆蓋面及影響力最大的央視媒體上投放廣告,而且選擇重點區域的媒體,如消費者對涼茶認知比較深厚的地區浙江的衛視、廣東的南方衛視、體育頻道等,進行那種狂轟濫炸般的廣告投放。
整個廣告宣傳策略及投放,就是通過改名「加多寶」,讓所有的消費者都知道王老吉真的改名了,然後將王老吉原來建立「怕上火」的心智資源移植到加多寶新改名的品牌上。想想假如加多寶移植成功,節省的不僅僅是十餘年宣傳的龐大的營銷費用,而是搶佔了涼茶品牌的領導地位,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更有戰略眼光的。因為,涼茶的品類,會像可樂品類一樣前景無限,看看可口可樂的價值,就知道涼茶領導品牌價值了。
滲透的終端執行
終端執行力的強弱,關繫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敗。雖然終端不為加多寶所控制,但是其通過自身那種滲透的終端執行,將涼茶終端爭奪戰發揮得淋漓盡致。
加多寶基本上控制了KA賣場、批發、學校等渠道終端,並選擇重點的餐館終端,特別是火鍋店、湘菜館、燒烤店等,加強滲透性,做到短時間內鋪上改名的紅罐包裝,以及改名加多寶的品牌形象,配合到廣告宣傳的改名,達到「步調」的一致。
拿涼茶的大本營廣州來說,有5萬多個士多店,加多寶的業務團隊類似開始了二次創業,不斷加大人員的投入,拚命地去這些士多店貼海報、搞終端陳列、包裝終端形象等,而為了鼓勵終端多進貨,又搞包裝箱回收、買贈等活動,目的就是將滲透的終端執行到底。
用無孔不入來形容加多寶這種的終端執行,那是最恰當不過的。加多寶之所以如此重視終端執行,目的就是在王老吉還沒有鋪貨到渠道時,讓消費者方便買得到。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移植心智資源的方式。當消費者在一定階段里不斷重復購買某一品牌,就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消費習慣。等到王老吉上架時,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消費加多寶的購買習慣,這種加多寶重新塑造涼茶品牌就會水到渠成。
Ⅲ 加多寶的四個對不起怎麼看
加多寶:對不起!王老吉:沒關系?
雙方捲入微博營銷戰
加多寶與王老吉全方位持久戰終於從渠道、廣告、官司燒到了微博。日前廣州市中院訴中禁令叫停加多寶廣告語,為此,加多寶在微博連發四個「對不起」,而有人替王老吉方火速回應一組「沒關系」!網友大呼「在一起」。營銷專家認為此番娛樂對掐詼諧不失各家觀點,引發媒體、名人、網友免費轉發,可謂「雙贏」的成功營銷戰。
加多寶:
欲達「未贏官司先贏民心」效果
「對不起,是我們太笨,用了17年的時間才把中國的涼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樂的品牌。」「對不起,是我們無能,賣涼茶可以,打官司不行。」近日,一系列為加多寶「叫屈」的文案,引發了網路關注。不過,加多寶官方對上述文案不願過多評論。
一位接近本次事件的人士昨日告訴本報記者,「廣告圖中哭泣的小寶寶讓很多網友對加多寶的遭遇倍感同情。」加多寶方面希望用網路營銷為自己達到「未贏官司,先贏民心」的效果。
上述人士說,雖然在訴中禁令下達後「改名版」廣告遇阻,但加多寶還是想盡辦法讓消費者們大聲叫出這個名字來。
王老吉:
對方要「道歉」我們確應回應
加多寶四個「對不起」系列廣告發布後,迅即遭遇網友反饋,製作出王老吉的四個「沒關系」:「是我們要贏,涼茶要賣好,官司也不能輸。」「是我們太囧,費了17年的時間才懂得祖宗留下的中國涼茶需要自己細心經營。」等等。
對此,昨日記者致電王老吉方面,對方未予正面回應。「我們不承認不否認『沒關系』系列到底是不是出自我們之手,但是如果加多寶真的這樣道歉了,我們的確應該回一句:『沒關系!』」廣葯一位內部人士表示。該人士稱:王老吉願意接受加多寶道歉,並選擇「原諒」和「包容」。截至昨日記者發稿,王老吉官方微博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分析:訴中禁令引發加多寶「反擊」
實際上,這一切均來源於最近的一場官司。1月3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訴中禁令裁定書,裁定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等被申請人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或與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廣告語進行廣告宣傳的行為。
就此,加多寶和廣葯雙方紛紛就這一裁定召開媒體溝通會,加多寶方面堅稱對於裁定內容「無法接受」,王老吉方面則態度強硬,新聞發布會上更是要求廣大媒體、渠道商主動放棄對加多寶這一宣傳語的使用。
對於加多寶的「對不起」系列,有行業人士認為,這很可能是加多寶「反擊」的開始,不排除此番系列微博是在為之後的「上訴」輿論造勢。
一位營銷專家評論認為:「加多寶此番推出系列悲情廣告『對不起』,大打感情牌,還有人替王老吉迅猛回應出『沒關系』系列,二者針鋒相對又不乏詼諧幽默,可以說是一場硝煙彌漫卻又輕松搞笑的戰斗,不少網友甚至媒體、名人都積極幫二者推廣,某種程度可說是雙贏。」
Ⅳ 用社會關系營銷怎樣看待 加多寶對不起 這一案件的
2012年,加多寶在與廣葯的商標爭奪戰中輸掉了官司,廣葯集團收回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的紅色罐裝內及紅色瓶裝王老吉容涼茶的生產經營權,從那以後兩家企業的戰爭便愈演愈烈。2013年2月4日,加多寶在微博上做出了一組兼具視覺力與傳播力的「對不起」系列圖片,這組圖片選取了四個哭泣的寶寶,並配以一句話文案訴說自己的弱勢,圖片表面悲情,實則卻如利劍一般,劍劍刺在競爭對手的痛處,給予對手致命的打擊。如果用一種武功來形容的話,那就是楊過在悲情中釋放力量的黯然銷魂掌。
加多寶的悲情牌一經打出,立刻博取大量網民的同情,其官方微博上的四張圖片獲得了超過4萬的轉發量,加多寶也一舉將輸掉官司的負面新聞扭轉為成功的公關營銷事件。廣葯王老吉在這次事件中則像是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被加多寶打得一敗塗地。
從加多寶對抗廣葯的策略來看,其「悲情營銷」的具體表現就是在宣傳中通過不斷強化對比自己與廣葯的地位差別(民企與國企)來博得民眾對民企的同情,對國企的痛恨。這一招在這個國度真可謂穩、准、狠。
Ⅳ 分析加多寶(或12年之前王老吉)營銷案例分析的書籍,最好是關於營銷的,也可以是分析加多寶公司公司的。
盧駿飛,盧雨民.淺析王老吉品牌定位的成功
劉振華.淺議「王老吉」涼茶專的品牌再定位
王麗平.屬解密王老吉點金術.
樊榮.冰與火王老吉營銷風暴
趙曉飛.品牌定位準確紅色王老吉火起來
魏東升. 王老吉的新銷售
我最近正在寫關於王老吉與加多寶的論文。
你要的資料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