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把握市場定位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的時候,1993年開始我們三個分別在國內外從事超聲感測器研發工作的哈軍工的同學聚在一起,策劃怎樣為振興中國的醫崩超聲事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經過長達四年的調查,我們發現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對醫療器械需求最大的市場,醫用超聲診斷設備(彩超和黑白B超)具備對人體無創、實時、檢查費用相對較低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甚至普及到計劃生育檢查。但國內中、高級醫院里使用的醫用超聲診斷設備幾乎都是清一色價格昂貴的歐美和日本的產品,在這些醫院隨處都可以見到PHILIPS、SIEMENS、GE、ALOKA、TOSHIBA、HITACHI品牌的產品,這些機器大多可以配備多個探頭實現多個功能,但由於經濟原因國內醫院往往只配一個診斷腹部病症的探頭,更換或添置一個探頭往往需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代價。國內企業生產的低檔B超機雖然數量不少,但僅限於縣級以下醫院、衛生院、計劃生育指導站使用,其性能與國外水平相比落後近20年,其中關鍵部件醫用超聲探頭的缺乏成為阻礙國產醫用超聲設備發展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國內主要B超生產企業的調查,我們發現當時國內還處於單波束機械扇掃和64陣元大線陣的低級階段,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在胸中涌動,我們一致認為可以運用我們的專業特長和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在開發和生產醫用超聲探頭方面有所作為。我們認為,實現我們的願望——建立中國一流的聲學研究、開發、生產合為一體的公司,向國內外市場提供先進產品、技術和服務的時機已經到來。
怎樣減少創業風險是我們當初最關注的焦點,萬事開頭難,在資金較少的情況下如何把公司運作起來是個關鍵。我們首先在做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把握好產品的市場定位,技術含量再高,產品檔次再高,如果沒有銷路,企業等於沒有立足之地。企業成立後,首先要求生存,如果企業只注重產品開發、忽視對市場的開發,就會導致沒有收益和資金周轉困難,企業就難以維持,更談不上發展。企業初創時期,既要有遠大的目標和計劃,更需要腳踏實地去摸准市場需求的脈搏,開發市場對路的產品。創業初期缺乏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和昂貴的設備,我們就著手開發一些加工技術相對簡單、國內相關企業又依賴於進口的單波束探頭,如超聲經顱多普勒探頭等,受到客戶的歡迎。由此,我們實現了資本的初步積累。其實在籌建階段,APEX的國內成員已經落實了與市場對路的產品和客戶。
企業如何持續發展,APEX始終保持產品與市場需求同步,研發領先於市場的產品儲備。我們根據客戶要求,在較短時間內開發出有一定技術含量、工藝較領先的產品,從一開始製造工藝較為簡單的胎兒監護探頭、經顱多普勒(TCD)探頭,繼而眼科A超探頭和80陣元凸陣換能器,再到可躋身於國際市場的128陣元凸陣、高頻線性探頭、經陰道腔內探頭、心臟小凸陣探頭以及相控陣探頭,APEX的產品伴隨著中國醫用超聲診斷事業的發展而提升。醫用超聲探頭的系列化發展為國內黑白B超乃至彩超的發展提供了關鍵部件,而黑白B超和彩超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對探頭的需求。這種互相合作、共同發展的結果,使得近幾年來中國的醫用超聲事業不再受到進口超聲探頭的高價限制從而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內B超的更新換代使得國內市場對B超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長,與此同時黑白B超的出口以每年遞增100%以上的速度向前邁進,預計中國的黑白B超將逐步佔領全球市場。APEX從中獲得了快速的增長機會,已成為國內醫用超聲探頭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⑵ 求醫療器械市場推廣營銷方案
如果要方案。必須清楚需求及目的目標等情況,如果可以的話,Q我(275982661,註明來由)
⑶ 如何理解醫療市場營銷
營銷觀念的核心是正確處理醫院、病人和社會三方利益關系,醫院實行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應該正確理解並滿足病人的需求。要滿足病人對某一項醫療服務產品的全部需求,即要求醫院通過整體產品概念來實現;必須滿足病人不斷變化的需求,即把握醫療服務產品與醫療技術具有市場生命周期的概念。
一、我國醫療市場的現狀
1.我國醫療市場需求容量巨大。
造成我國醫療市場需求容量巨大的原因主要有:
(1)我國人口數量大,居民的醫療消費潛力較大。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市場容量和發展潛力十分巨大。近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使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增強了我國居民醫療消費的能力,醫療消費增長高於同期GDP的增長。
(2)醫療服務產品的不可替代性特點。醫療服務尤其是基本醫療服務的需求價格彈性低於其他產品,呈現所謂的剛性。維持生命健康權利的基本醫療消費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緊迫性,消費者在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大多不能自動抑制消費慾望,減少消費需求量。
2.醫院衛生資源配置的不平衡性。
首先,醫院數量偏多及床位利用的不平衡性:病床使用率在衛生部屬醫院、省、直轄市、自治區屬醫院最高;直轄市區、省轄市屬醫院、省轄市區、地轄市屬醫院其次;縣屬醫院、農村鄉鎮中心衛生院最低。第二,醫院資源的重復和浪費:多數醫院對醫療設備、床位進行「大而全」的擴張,出現區域內醫療資源的重復建設。第三,醫生在市級縣級和農村鄉鎮地區間分配不合理,市級地區醫生基本滿足醫療的需求,而縣級地區尤其是農村鄉鎮衛生資源相對不足。
3.醫療市場分割嚴重,管理不規范。
各行各業、包括部隊、大型廠礦企業都有自己的醫療機構,由於其歸屬不同,出現多頭管理。因此,各行各業的醫療單位常常從本部門、本系統的局部利益出發,通過行政干預醫療市場的供求關系,造成醫療市場秩序混亂,由於多頭管理,使醫療市場的競爭缺乏必要的宏觀調控。醫院管理體制混亂,醫療機構的分類、分級管理沒有得到充分落實;社會辦醫、個人辦醫缺乏有力的監督管理;定點醫院制度的壟斷性強,缺乏合理有效的競爭機制等。
二、醫療市場營銷存在的問題
1.營銷觀念落後,不能適應醫療市場的發展。
營銷觀念作為醫院經營管理的根本指導思想,它給醫院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而目前醫院的經營管理中卻存在與這一宗旨相背離的現象。由於經營意識的加強,價值觀念的改變,在醫療行業中出現了重經濟利益、輕職業道德,重視醫療數量,輕視醫療質量,醫德醫風滑坡的現象,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損傷醫務人員形象。如醫務人員為獲得葯品生產企業的回扣參與賣葯;個別科室不設普通門診而僅設教授、專家門診,在社會和消費者心中造成不良影響。
2.營銷管理與市場脫節。
許多醫院沒有認清隨著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醫院已逐步從單純福利公益性性質向福利性與經營性性質轉變。醫院內部管理還是沿用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方法手段,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上靠「皇糧」,下等病人上門的「官醫」作風。這與現代營銷開創市場,挖掘市場需求的觀念不符。在管理結構上,大多數醫院院長還是由一些技術內行而管理外行的技術型專家擔任。
3.醫療服務產品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
長期以來,我國醫療市場上產品品種單一,醫院只是單純地以醫療作為其主要經營的產品,忽略了消費者有疾病預防、保健、康復、咨詢等多方面的需求,也削弱了醫院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後勁。
4.醫療服務水平落後,病人滿意度較低。
由於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大多數醫院經營的短期行為非常明顯,醫患糾紛時有發生,病人抱怨醫院收費太高,「大處方」現象屢見不鮮,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較差,這一切嚴重損傷了醫院的市場形象,降低了病人對醫院的滿意度。
三、醫療市場營銷的對策
1.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市場營銷觀念。
營銷觀念的核心是正確處理醫院、病人和社會三方利益關系,醫院實行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應把握以下幾點:
(1)正確理解並滿足病人的需求:
第一,要滿足病人對某一項醫療服務產品的全部需求,即要求醫院通過整體產品概念來實現;
第二,必須滿足病人不斷變化的需求,即把握醫療服務產品與醫療技術具有市場生命周期的概念;
第三,必須要滿足不同特點的病人對醫療服務產品的不同要求,即目標營銷理論。
(2)長期利益觀點:在產品觀念和推銷觀念下,衡量醫院效益的惟一標準是利潤,這是醫院營銷的短期行為。現代市場營銷導向的醫院強調長期發展,而不是注重每一筆交易都賺錢。在市場競爭中也不是只用利潤這一指標作為評價醫院的惟一標准,而是以醫院的地位、醫院的市場佔有率、醫院形象等來全面衡量醫院對病人需求的滿足程度。
(3)適應環境與發揮優勢的觀點:現代市場營銷中的「生態營銷」理論強調,醫院只有像自然界的生物適應自然環境一樣適應市場環境,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特別是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新的研究領域和市場領域不斷被開發、專業分工更加細化、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變化加速的環境下,醫院與外界的依賴關系越來越密切。所以,醫院在確定營銷決策時,必須考慮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優勢兩方面,才能在市場中獲得競爭的主動權。
(4)整體營銷與全員營銷觀點:影響醫院營銷的要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部因素,如醫療市場競爭、國家醫療衛生政策、法律等,相對來說,這些都是醫院不能控制的。另一類是醫院內部資源及各種營銷因素,是醫院可以自我控制的。醫院必須運用系統方法對內外因素進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營銷組合。同時,醫院市場營銷並不僅僅是營銷部門的工作,沒有技術部門、財務部門及各個科室的配合是不可能實現的。
2.實施目標市場營銷戰略。
目標市場營銷包括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市場定位三個方面,此戰略蘊含著這樣的思路:醫院不是滿足於在整體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是追求在較小的細分市場中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這樣一種價值取向,不僅對三級醫院開發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對於一、二級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也十分重要。中小型醫院資金有限,技術落後,在整體市場或較大的細分市場上缺乏競爭能力。而通過市場細分,則往往能夠在這些力所能及的較小或很小的細分市場上,推出相宜的醫療服務項目或專長,採取合適的市場定位,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一些小醫院或醫生診所以見縫插針之法,收拾遺補漏之利,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也能生意興隆,甚至在某一方面獨占鰲頭,其奧秘即在於此,而這正是正確運和市場細分策略的結果。
醫院選擇的目標市場必須符合:一是有適當的規模和需求,並不是對所有的醫院而言,目標市場越大越好,因為市場容量越大,競爭就越激烈,這對於中小型醫院是不利的,所以醫院應選擇與自己實力相匹配的適當規模的目標市場;二是具有一定的購買力,以保證醫院的盈利能力;三是競爭者未完全壟斷的市場;四是醫院有能力經營的市場;五是有較穩定的社會環境。
3.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
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的核心是追求和創造醫院鮮明個性及特色,醫院依靠這種特色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市場,尋找和實現醫院特色的實質就是醫院營銷的市場定位過程。可供醫院選擇的競爭特色定位方式有:
(1)一流技術水平定位。病人就醫的根本目的是根除疾病,醫院根據自身的地位,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採用新理論、新技術、新療法,靠過硬的高超的醫術和高素質的醫務人員在市場競爭中取勝。這種定位方式適合級別較高的大醫院使用。
(2)良好的醫德醫風定位。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院文化建設的核心,患者就診的最基本的心理狀態就是「三要:一要看好病,二要不挨宰,三要不受氣」.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提出的以「患者滿意不滿意,患者方便不方便,患者需要不需要」作為衡量醫院工作質量的標准,體現出醫院「服務患者、患者至上」的經營思想,以此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強醫院的競爭能力。
(3)良好的社會形象定位。高質量的服務、現代化管理方式與技術、完美的員工形象、高尚的醫院理念和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是樹立醫院形象的主要手段。如通過建立醫療扶貧點、堅持到周邊貧困鄉村義務巡診、建立扶貧病房、向貧困群眾發放扶貧卡等措施,使醫院的良好形象紮根於社會公眾的心目中,使醫院的無形資產增值,具備長期的競爭實力。
(4)醫院特有的醫療技術定位。根據目標市場的特點確定自己的辦醫模式,即所謂的「小綜合大專科」的辦醫模式,醫院在一定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由一個或幾個學科形成專科特色,形成拳頭產品,在當地醫療市場內創建具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的品牌效應,以此帶動整個醫院的發展。南京市某醫院的腫瘤中心由外科、放療、介入、免疫和中醫五科室支撐,形成了院內的大專科,在當地醫療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1999年腫瘤中心的收入佔全院總收入的50%左右。除此之外,像傳染病防治中心、骨科醫院、兒童醫院等均屬於此定位策略的運用,此種戰略尤其適合中小型醫院使用。
4.採取病人滿意策略。
病人滿意(CS)理論認為病人對醫院的滿意由理念滿意(MI)、行為滿意(BI)和視覺滿意(VI)三個系統構成。病人滿意營銷是指這三個要素協調動作,全方位促使病人滿意的整合結果。CS系統的三個方面不僅有緊密的關聯性,而且又有很強的層次性,從而形成了一個有序、功能耦合的CS系統結構。
(1)理念滿意:是指醫院理念帶給病人的心理滿足狀態。包括:質量經營理念、質量經營信條、醫院使命、質量目標、質量精神、質量文化、醫院風格等。理念滿意是病人滿意的核心,它不僅是醫院營銷的宗旨,而且對外是爭取病人和社會公眾理解、信任、支持的一面旗幟,對內是推動廣大員工形成共同的目標感、方向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醫院理念的建設必須廣泛徵求內部員工和外部公眾的意見,爭取他們的認同,使他們共同滿意。
(2)行為滿意:是指醫院的全部運行狀況帶給病人的心理滿足狀態,包括行為機制滿意、行為規則滿意和行為模式滿意等。由於理念滿意的重心是實現病人的價值觀,明確病人希望怎樣,應該如何做,它偏向病人的心理滿足,落腳點是滿意。行為滿意的操作重心,是理念滿意付諸計劃的行為方式,是組織制度、管理培訓、行為規范、公共關系、營銷活動、公益活動中,對內外傳播醫院的理念精神和對待員工、病人的態度。在行為滿意系統中,一是員工對醫院的滿意;二是病人對醫院的滿意,包括醫療質量滿意、醫療水平滿意、醫療服務價格滿意等;三是病人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包括服務質量滿意、績效滿意、保證體系滿意、服務的完整性和方便性滿意及環境滿意等,是行為滿意的重點。
(3)視覺滿意:是指醫院所具有的各種可視性的顯現形象帶給病人的心理滿足狀態,通過醫院的醫療器械、病房的布置、醫務人員的儀表態度、醫護人員臉上的微笑等方面體現出來,是醫院具體化、視覺化的信息傳遞形式,是最直接影響病人滿意度的系統。
5.醫療產品和服務項目的創新策略。
21世紀,人們在對醫療產品需求擴大的同時,對醫療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醫院從醫療為主的單一辦醫模式逐步向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咨詢多種服務相結合的模式轉化。康復服務將成為醫院繼醫療服務之後的又一主要業務,尤其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76年提出的社區康復服務將被廣泛推行。企業應根據醫療市場需求變化的特點,分析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不斷開發新的滿足市場的醫療服務項目。產品和服務項目的創新應從醫療服務產品的整體概念入手,在核心產品、形體產品和附加產品三個層次尋求創新的思路。
⑷ 希望了解一下,2010年中國醫療器械低值耗材領域的公司排名,及市場情況分析,謝謝
美國BD主要是真空采血和留置針/但是最近幾年市場流失量很大/BD定位是高端品牌所以價格很高
我也是做耗材的
感覺我心目中第一當然是我現在的浙江拱東了 /耗材市場佔有率大!口碑好!質量穩定(短點價格略高)
我下面主要說檢驗科類好材排名把
第一我們浙江拱東
第二江蘇康健(雖然產品不是很穩定!但主要是價格低廉所以也很有規模)
國內最大最全的只有這兩家其他的不好評價因為其他的公司產品種類少有的就做幾種
而且市場定位不一樣!像一些小公司只做幾個耗材什麼科華/愛思進/五洲/一類的!
⑸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及面臨哪些挑戰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特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連續多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品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
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情況
1、總體發展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醫療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2136.07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總產值也達2175.91億元,同比增長12.1%。從近年來醫療器械和醫葯工業總產值增速來看,醫療器械的發展速度總體上快於醫葯工業。
2、產品結構情況
從近三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產品結構來看,影像診斷設備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近幾年均保持在40%左右,且呈不斷上升趨勢;其次是各類耗材,占據20%左右的市場份額;骨科及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剩餘的市場份額被牙科及其他類器械所佔據。
3、競爭結構情況
在占我國醫療器械25%的高端產品市場中,70%由外資佔領,在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於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而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中具有天然優勢:如較低生產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享受國家政策的相對傾斜,對本地化渠道掌握的優勢等,因此主要佔據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中低端市場,一些細分行業出現龍頭企業,主要集中在較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B超等低端醫療器械領域生產廠家較多,產品區分度低,行業集中度低。
4、總體概況總結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醫療器械監管起步較晚,醫療器械企業小、多、散和低水平競爭的現象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加速提高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醫葯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而且,從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來看,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中國雖然有2000餘家獲得出口認證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又缺乏核心技術,對外出口只能以OEM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總體處於不利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我國一些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正努力向高端市場突破。比如國內研發團隊規模最大、綜合開發能力最強的邁瑞已經在國內高端監護儀市場佔有率達49%,五分類血球儀、全自動化儀和彩超等核心產品的部分自主創新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高端耗材產品龍頭山東威高也正在通過與美敦力的合作提高技術和品牌,滲透高端市場。
隨著國際產業加速轉移,中國將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部分原先依賴進口的儀器設備正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同時,國內已有不少省市把醫療器械工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抓緊培育。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主要特點
由於我國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政府的積極支持,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產業發展呈現如下發展特點。
1、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未改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雖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但行業內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尚未改變,低、小、散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特徵之一,行業的發展還需依仗於生產技術的繼續創新和發展。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數以萬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995家,其中大型企業不到2%,中型企業170多家,小型企業700多家,而規模以下企業更是不計其數。目前在銷售規模和資產規模上,中小型企業都是醫療器械行業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2、產品以中低端為主
目前,我國的緊固件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生產工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行業中大量小企業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即使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產品質量和性能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3、產品大量出口
當前,我國的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性價比高等優勢,大量出口海外,近幾年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中低端醫療器械行業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對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4、經濟發展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升級,導致健康服務需求顯著增加
醫療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使國內外資本投資中國醫療服務產業的速度加快,從而直接導致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的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的選用會越來越先進,其產品結構會不斷調整,功能更加多樣化,市場容量會不斷擴大。醫療器械產業作為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國民福利的重要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不斷增強,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將會獲得更快發展。
5、醫院信息化趨勢引發醫療器械需求增長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隨著IT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療技術的結合,造就出許多新的醫療方法。近年來,隨著B超、CT、核磁共振裝置、直線加速器、超聲定位體外震波碎石機、神經電位診斷系統、正電子斷層掃描機、伽瑪照相機等一批尖端精密醫療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增幅十分驚人。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醫院信息系統的普遍建立又使得醫院有了進一步建立以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的要求,佔全部醫療信息90%以上的醫療影像信息的處理更是今後醫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醫院信息化趨勢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推算,全國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市場的總需求達2l1.7億元,如果考慮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檔影像設備以及其他一些附屬設備市場,PACS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00億元以上。
6、醫療器械產業向創造高附加值發展
產業的高風險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報率來支撐,所以醫療器械產業研發費用的高額投入必然導致醫療器械新產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醫療器械企業才能發展壯大,醫療器械產業才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⑹ 怎麼看待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
一、截至2018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超過1.6億人,老齡人口的增加將不斷擴大對醫療器回械的需求。同時,由於人口答的老齡化,總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增加了一倍,病人數量將呈現穩步增加的態勢。
二、內鏡診療作為微創治療的核心部分,隨著微創治療的全球化推開,迎來行業的快速發展期。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消化系統疾病高發,隨著人們對於內鏡檢查的越發重視,加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居民消費能力及醫保普及率的提高,中國內鏡診療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但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存在企業規模小、研發投入不足的問題,導致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薄弱,沒有技術和實力去超越跨國企業及國內主流企業,只能走仿製的道路,或生產中低端、具有價格優勢的常規產品,包括中小型器械及耗材類產品,僅有部分產品足以和進口醫療器械抗衡,如監護儀、麻醉機、血液細胞分析儀、彩超和生化分析儀等,總體水平與國外仍存在較大差距。
四、關於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可以參考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2022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大數據及標桿企業運行監測報告》。
⑺ 我這是新開的醫療器械公司,如今的市場除了硬體設施外競爭的就是服務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打開市場呢
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再是硬體設施的競爭而是優質客戶服務的競爭,因此作為企業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將會帶來很大的收益。我是企業培訓師晏一丹,以下是我給一個企業做過的客戶服務方面培訓的知識,供您參考,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第一單元:觀念篇,服務也是利潤源
1、行業的變化與挑戰
◇ 僧多粥少:競爭對手的無情擠壓
◇ 水漲船高:上帝意識的覺醒使客戶的期望不斷攀升
◇ 市場的周期性變化
◇ 小組討論:變化的市場環境
2、服務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
◇ 服務可以帶來無限的競爭差異化
◇ 服務可以為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 案例分析:IBM引領服務變革
3、企業對服務的定位
◇ 我們的服務現狀
◇ 小組討論:一線工程服務人員的價值
◇ 企業的服務定位
這部分的目的在於通過對市場的變化分析,讓服務人員理解服務在公司競爭中的地位,並對企業的服務定位達成一致,從而在服務觀念上統一。
第二單元:標准篇:什麼是卓越的客戶服務
1、服務的定義
◇ 什麼是卓越的客戶服務
◇ 服務理念
◇ 組織架構
◇ 人員素質
◇ 服務流程
◇ 小組討論:描述理想的企業服務
2、服務產品與設備產品的區別
◇ 不可感知性——Intangibility
◇ 不可分離性——Inseparability
◇ 差異性——Heterogeneity
◇ 不可貯存性——Perish ability
◇ 缺乏所有權——Absence of Ownership
3、通過服務管理提升服務質量
◇ 服務供應商內部的4個管理差距將直接影響外部的服務質量
◇ 公司不了解客戶的需求
◇ 公司未選擇正確的服務設計和標准
◇ 公司未按標准提供服務
◇ 公司的服務績效與服務承諾不相匹配
◇ 如何通過服務管理體系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 案例討論:企業通信的服務管理差距研討
◇ 案例分析:某設備廠商的服務中心組織架構分析
4、什麼樣的服務才能創造價值
◇ 客戶的滿意度是如何形成的
◇ 客戶對服務的預期
◇ 客戶對服務的感知
◇ 客戶的滿意度衡量標准
◇ 客戶全面滿意
◇ 客戶忠誠
◇ 忠誠的客戶群是持續經營的基礎
◇ 客戶忠誠度的六個維度
◇ 自我評價:我的客戶的忠誠度維度是多少?
5、企業卓越服務的標準是什麼
◇ 企業服務價值觀與願景
這部分的目的在於幫助服務人員正確理解服務的內涵與特點,明確什麼樣的服務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就服務的方式與服務的標准達成共識。
第三單元:行動篇,創造完美客戶體驗
1、探究客戶的需求
◇ 客戶的需求從哪裡來
◇ 企業的口碑
◇ 之前對企業服務的體驗
◇ 之前對其他公司服務的體驗
◇ 企業的品牌宣傳
◇ 客戶的價值與背景
◇ 服務的環境與客戶的生命周期
◇ 案例分析:這個服務項目客戶需求源於什麼?
◇ 客戶需求的不同層次
◇ Basic Needs (基本必需)
◇ Want(想要)
◇ Desire (願望)
◇ The Unexpected (出乎意料)
◇ 小組練習:分析客戶的不同層次需求
◇ 如何在現場服務中把握客戶的不同需求
◇ 案例分析:以一個實際緊急報修的場景為實例分析客戶的不同層次需求
◇ 滿足客戶需求與成本的關系(SLA)
◇ 什麼是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 S.L.A代表公司的承諾和客戶的期望
◇ S.L.A隱含的成本和支出
◇ S.L.A.:我們日常工作的指南:
◇ 如何用S.L.A.區分我們和客戶之間的職責
◇ 小組討論:SLA與成本之間的關系
2、把握客戶體驗的五個KPI指標
◇ 有形度
◇ 同理度
◇ 專業度
◇ 反應度
◇ 信賴度
◇ 小組討論:客戶對企業服務的體驗關鍵是什麼?
3、客戶溝通的三大技巧及溝通實戰
◇ 傾聽的技巧
◇ 同理心傾聽
◇ 兼顧事實與情感( Fact and Feeling)
◇ 掌握傾聽技巧
◇ 發問的技巧
◇ 提問的目的
◇ 開放式問題的應用
◇ 封閉式問題的應用
◇ 復述的技巧
◇ 把握完整事實的技巧
◇ 達致情感共通的技巧
◇ 實戰演練一:如何與不同層次的客戶溝通
◇ 實戰演練二:如何與不同類型的客戶溝通
◇ 實戰演練三:如何打開客戶的話匣子
◇ 實戰演練四:如何管理客戶的期望值
◇ 實戰演練五:如何對客戶說「NO」
4、現場服務的技巧與步驟(如何有效處理客戶的抱怨)
◇ 正確認識客戶的抱怨與投拆
◇ 正確處理客戶投訴的原則-先處理情感,再處理事件
◇ 耐心傾聽客戶的抱怨
◇ 想方設法平息抱怨
◇ 站在客戶立場上將心比心,爭取認同
◇ 利用認同,打開客戶不合作(或抵觸)的局面
◇ 迅速採取行動,解決客戶問題-客戶不要空禮盒
◇ 平息客戶抱怨,現場服務的六大步驟
◇ 開場白:消除客戶的顧慮
◇ 提出問題以獲得信息,找出問題的實質
◇ 聆聽、回應並思考;表示你明白客戶的心情、處境
◇ 提議其它選擇:依次提出多個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 反復溝通、達成一致
◇ 最後確定:重述方案的細節,以體現專業
⑻ 市場細分在醫葯企業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里有一篇文獻,與你要的論文題目比較相似,供參考。
試論我國醫葯市場的細分及其營銷策略探討(全文)
常州北傑葯業有限公司王道軍
一
市場營銷就是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為在滿足消費需求,企業目標的一系列與市場有關的企業業務經營活動。企業能否在市場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營銷活動能否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並作出積極的反應,採取相應的對策。早在二十世紀初,西方國家就已經出現市場營銷理論,其理論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充實,體系漸趨成熟。30年代市場營銷理論開始傳人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逐漸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在市場營銷研究中,有一個被西方學者之為十分新穎具有革命性的觀念—即市場細分原則。所謂市場細分是指企業按一定的細分變數把本企業可能進人的市場分成若干需求和願望大體相同的消費者群,結合本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選擇一個或幾個消費者群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以便採取適當的經營組合,去開拓和佔領這一目標市場以求得最優的競爭條件和最優的經濟效果。它是企業從事市場經營的一種普遍適應的戰略思想。正如醫學、生理學將人體系統分解為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吸呼系統、消化系統以便對各個分系統更好地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以求達到提高對人體研究的整體效果一樣,把醫葯市場進行細分,就能夠促進對醫葯市場進行總體分析、預測和研究,發現市場機會制定具體的市場開發戰略,採取各種科學的營銷策略爭取最佳營銷效果。然而在醫葯領域中,由於種種原因,對這一理論的研究剛剛起步,遠遠不適應醫葯行業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但是由於醫葯市場的復雜性,本文僅擬對醫葯工業企業(醫葯市場的一部分)作一些膚淺的探討。
二
長期以來,醫葯企業象其它行業的企業一樣是國家行政機關的附屬物,生產任務由國家下達,產品由國家按行政方式調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人,國家經濟的管理模式由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變。醫葯企業要在市場經濟中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使自己的產品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為此就要運用市場營銷學的一些原理對市場進行細分以便採取相應的營銷策略。
在市場經濟中,醫葯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發展戰略,發展目標,需要解決一系列市場營銷方面的問題,比如企業的經營者必須根據產品自身的成本和消費者可能的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價格,必須通過各種渠道,溝通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如生產者需要了解用戶需要何種產品以及用戶支付的價格水平;消費者則要知道醫葯企業能提供何種產品以及其質量,現行價格,必須了解競爭者和它們的產品價格等方面的情況,以便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為此就要對醫葯市場進行細分,以一系列的營銷策略解決生產和用戶之間、生產和消費之的各種矛盾,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要。
可以這樣說,不懂得市場營銷理論,不運用市場細分原則對我國醫葯市場進行細分並採取相應的策略,勢必很難使醫葯企業在市場經營中走向成功。
三
要對我國醫葯企業市場進行細分並探討相應的營銷策略,固然要以一般的市場營銷理論為基礎,但由於醫葯企業自身的特點,必須緊密結合醫葯市場的特徵,而不能簡單地搬用工業企業或其他企業的市場營銷策略。
醫葯企業市場是社會大市場的一部分,它不僅具有一般市場所具有的特徵,同時又具有自身的特點。
醫葯市場國際化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取得外貿經營權的醫葯企業保健品進出口企業已近500家,其中醫葯工業企業有70家擁有外貿自營權;同時三資企業到93年10月止已有612家,他們也基本擁有對外貿易自主權;同時國內市場也為世界大制葯公司所重視,他們或來華興辦合資企業,或將葯品輸人中國,中國醫葯市場成為世界市場的一部分。
穩定性 醫葯市場的興衰與客觀政治,經濟環境沒有直接的影響。葯品是消耗品,用了就得補充,有病就得用葯,葯品不會產生市場疲軟,單從我國國內來看,我國每年凈增1500萬。經濟的發展,就業人口的增加,收人的提高,人口老齡化都可能導致用葯的自然增加,因此從長遠看醫葯行業不會象某些行業那樣大起大落。
復雜化 醫葯市場是相當復雜的,從服務對象來講,其服務對象不受年齡、種族、性別的限制,所有的人(只要生病)都離不開葯品市場。從生產廠家來講又可分為保健品,醫療器械產品、中葯、西葯等。從地域上看又可分為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又可分為城市市場,農村市場。每個生產廠家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企業產品的特點來確定企業的主要市場。而且也正因為醫葯企業市場的這種復雜性使得下面對其市場細分帶來一定的難度,甚至帶來極大的不科學性。
當然醫葯市場還有其它的一些特點,在此不一一討論。下面主要針對這些特點運用市場營銷學的一些原理對醫葯市場進行細分,把醫葯市場劃分成若干層次,以便明確其經營目標,針對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開展獨具一格的營銷活動。
四
以上主要討論了我國醫葯市場的特點,下面主要針對這些特點運用市場營銷學的部分原理對醫葯工業企業市場進行細分,並對其營銷策略作出相應的探討。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 我國的醫葯企業要以國內市場為主要開拓市場,我國擁有12億人口。經濟的發展,就業的增加,吸人的提高,人口老齡化都是用葯自然增長的因素。而且我國的醫葯行業屬幻稚行業,絕大多數都屬於中小企業,無論從資金、技術、人才還是從管理水平上講都難以同世界上大型醫葯企業相抗衡,因此只有立足國內市場才能站穩腳跟、發展自己。但是國內市場又是相當復雜的。城鄉經濟條件差距很大。1993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2337元農村居民人均921元,該年度人均用葯額農村與城市的比例為1:8.5,另外全國85%的具有地方病,尚有地方病人600()萬人。因此我國企業應根據農村、城市兩個不同的市場特點,調整相宜的品種結構以滿足城市、農村的不同需要,從而把自己的企業定位於理想的位置,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醫葯行業從整體上講是我國的弱項行業,但在某些品種方面具有自身的優勢,因此在積極佔領國內市場的同時,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市場是沒有國界的。特別是最近兩年美、德等發達國家漸漸走出經濟低谷,對發展中國家商品包括醫葯商品的需求相應增加。1993年原料葯品出口達59.5億元,VC最近每年增長2000噸,幾乎全部供出口,因此國內具有條件的企業要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開拓國際市場有兩種形式,其一是直接出口產品其二便是在國外建立合資企業,比如靖江葡萄糖廠出口的產品已遍及美、加、瑞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9月該廠赴坦尚尼亞,蒲隆地等非洲國家談判,簽訂了在他們國家創辦國葯廠成立合資企業經營公司的協議。
普葯市場與新葯市場 我國有13億人口,其中有8億人口在農村,人均用葯量僅8元。這是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但其收人很低。因此象青黴素、復方諾明片等SD針片磺胺類等普葯因其療效可靠,性格穩定,價格低廉在較長時間內仍將是我國農村的主要葯品,這類葯品利潤少,要佔有這一部分市場,只有改進工藝,進行規模生產以減少費用,降低成本。
我國的醫葯企業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必須研製新葯。從某種程度上講,新葯的研製開發是一個國家醫葯行業是否發達的重要標志,其利潤相當可觀。1991年格蘭素公司的雷尼替丁世界銷售達30.23億,默克公司的依那普利17.45億元,施寶貴的卡那普利達15.8億(美元)。我國新葯開發仿製得多,創製得少。近10年來新葯開發在數量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只有3種原料葯在國際上獲得承認並在部分國家上市,這與我國國內與用葯需求遠不相稱。開發新葯勢在必行。
但是我國醫葯企業以小型為主,研究人員素質低下。1992年研究人員中有碩士以上位者僅2.6%,本科佔3.3%,情況略好的研究所僅為11%。而具有典型新葯創制能力的美醫葯工業RSD人員中1991年其碩士以上學位者佔40 % o因此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勢在必行。同時我國醫葯科研機構與制葯企業處於分離狀態,在發達國家企業是新葯開發的主體。在我國企業是投資主體而不是開發主體,研究院是開發主體而不是投資主體。這樣產生垂體錯位,不利於新葯的開發。因此要根據我國國情,對熱門葯物組織聯合開發,廠、院、校、所聯合起來,建立一批依託企業集團的新葯研究開發體系,把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醫葯企業市場與非醫葯企業市場 醫葯企業當然要以醫葯市場作為自己的陣地,其營銷策略前面從不同的角度略有論述。但是如果有條件便應向其他領域拓展。世界大的醫葯公司莫不如此,如葛蘭素公司、施寶貴公司都實行多元化經營形式「一業為主,多業並重」的路子,醫葯行業向多元化經營大體存在以下幾種模式:一是主業多元化,即企業利用以葯為主的前提下,開發與葯相關的系列產品生產、經營、除生產經營醫葯產品外,其多元化開拓的主要是醫療保健品,獸葯、農葯、殺蟲劑,滅鼠劑、防腐劑、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二是多元化經營,除了生產葯品外,還向化工原料、中間體、化妝品、日用化工產品、染料、醫葯設備、醫用包裝等方面發展。三是跨業多元化。仍以葯為龍頭,除了開拓相關產業和各門類的產業外,還向金融業、房地產、第三產業、第四產業發展。我國國內比較著名的企業如太陽神公司集團、白雲山制葯廠。太陽神集團在原有的甘菊型、濃縮型、猴頭菇型口服液的基礎上,又推出金菇兒童口服液,天然杏紅汁、太陽神礦泉水,太陽神健康飲料等新產品,在經營好太陽神食府的同時,又發展酒店業,同時創辦化妝品公司,太陽神工貿公司,太陽神藝術工程公司。白雲山集團已發展成為多元化、多功能現代化國家大型一類企業,生產經營中西葯品、原料、獸葯、滋補營養系列產品,食品添加劑系列,護膚品系列,醫療器械、汽車維修、葯具、玩具、文化用品,服裝、房地產、金融業、在安徽,湖北等地興辦聯營廠,在日本,模里西斯、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白雲山制葯廠,增強了自己在市場上的竟爭能力。
當然醫葯企業市場還可以從其它角度進行細分,而且分析的角度不一樣,營銷策略不同。同時每個市場內部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內部的市場也有相應的策略。對任何醫葯企業來說,只有根據自身的產品特點,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營銷策略,開展豐富多彩的營銷活動。才能立足市場,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上海醫葯情報研究1998(3)總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