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析一個企業營銷現狀應該包括哪些方面
1、廣告重新定位
廣告重新定位讓品牌能夠影響到已經訪問過該品牌網站的人們,導致了重內新定位消費者的新容方法,專注於更自覺感興趣的特定產品上。
2、社會化
品牌在facebook或其它社交網路的連結提供給品牌定向廣告的未來機會,同時,社交網路也確保了其新廣告能夠迎合到已經表示願意考慮的受眾,進行再營銷。
3、放入購物車
許多訪客訪問網購網站很快就會把一件商品放進了購物車,甚至還提供了電子郵件地址,只不過卻在沒有購買的情況下又離開了網站。
4、提醒我服務
(1)500強企業營銷分析擴展閱讀:
營銷途徑:
1、細分目標市場:
2、細化訂單供貨標准:
按客戶訂單組織貨源是煙草商業企業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貫穿於服務營銷的每一個環節。
3、推行供應鏈管理:
4、健全品類管理體系:
品類管理體系的建立直接影響品牌生命周期和市場服務親和力,是檢驗煙草商業企業營銷能力強弱的標志之一。
品類管理要基於企業的品牌規劃,保證品牌集中度和市場適銷價值最大化。
5、確立服務營銷理念:
提升服務營銷能力,關鍵是要樹立以服務營銷為基礎的營銷理念,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營銷方式。
❷ 國外企業營銷分析
「變臉」麥當勞讓品牌更年輕 案例主體: 麥當勞公司 市場地位: 世界快餐食品老大,但是近年來在全球各地市場受到了其他快餐品牌的挑戰。在中國市場,麥當勞一直屈居老鄉肯德基之下。 市場意義: 麥當勞在全球同步推出的「我就喜歡」品牌更新活動,被很多人稱為麥當勞的「變臉」行動。麥當勞一改幾十年不變的「迎合媽媽和小孩」的快樂形象,變成年輕化、時尚化的嘻哈形象。 市場效果: 麥當勞公司公布的2003年11月份銷售收入增長了14.9%,亞太地區的銷售收入增長了16.2%。公司的股價逆市上漲,創下了16個月以來的新高。JP摩根集團2003年12月稱,麥當勞在全球經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並將麥當勞的股票評級從「一般市場表現」調升至「超出市場表現」。 案例背景: 2002年的麥當勞可謂麻煩不斷,10月,麥當勞股價跌至7年以來的最低點,比1998年縮水了70%,2002年第四季度公司第一次出現了虧損。2002年11月8日,麥當勞總部宣布,公司將從3個國家完全撤出,並關閉其他10個國家的175家連鎖店。在中國大陸,麥當勞各方面的表現一直比老鄉肯德基遜色不少。近兩年,麥當勞在本土被漢堡王等快餐店搶去了不少市場份額,在亞洲、中東等地銷售額下降明顯。 營銷專家米爾頓·科特勒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提出,快餐食品對消費者健康的影響、民族和文化意識,以及品牌老化是麥當勞在全球和中國遇到大麻煩的三大主要原因。 2002年初,麥當勞新的全球首席營銷官拉里·萊特(Larry Light)上任。拉里·萊特是「品牌價值管理」(BVM)體系的創立者之一,他上任後,策劃了麥當勞歷史上第一次品牌更新計劃,取代了以前以「微笑」為主體的營銷活動。 麥當勞2003年營銷事件回放 2003年8月,麥當勞中國發展公司宣布,來自天津的孫蒙蒙女士成為了麥當勞在內地的首個特許加盟商,近期內將選中5個特許加盟商。 2003年9月2日,麥當勞公司在德國慕尼黑宣布正式啟動「我就喜歡」品牌更新計劃。這是麥當勞公司第一次同時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聯合起來用同一組廣告、同一種信息來進行品牌宣傳。 2003年9月22日,麥當勞「我就喜歡」活動在中國正式啟動,《我就喜歡》歌曲中文版創作及演唱者王力宏參加了發布會。 2003年9月25日開始,麥當勞的兩個新的充滿活力的電視廣告開始在全國播放,另外三個電視廣告也於2003年底到2004年間播放。 2003年11月24日,麥當勞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旗下「動感地帶」(M-Zone)宣布結成合作聯盟,由動感地帶客戶投票自主選擇的當季度「動感套餐」也同時揭曉,並在全國麥當勞店內同步推出。 麥當勞中國表示麥當勞將在近期內在中國餐廳內提供WiFi服務,屆時中國消費者將可以在麥當勞餐廳享受無線上網的樂趣。 麥當勞營銷策略解析 在新任首席營銷官拉里·萊特的主持下,受銷售額下滑困擾的麥當勞在總部召開了一次全球性廣告峰會,在其廣告代理商中掀起了創意競爭熱潮。麥當勞的主要廣告代理商集思廣益,為這家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公司打造新品牌、制定新營銷策略產生了一個新的全球營銷主題 ——「我就喜歡」。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康塔洛普說:「我們曾經是廣告和營銷的亮麗典範,我們將再次成為這方面的高手。」 變臉,讓品牌年輕時尚化 麥當勞面臨的最大困擾就是「品牌老化」的問題。米爾頓·科特勒先生說,麥當勞以前並沒有首席營銷官的職位,50年不變的「麥當勞叔叔」就是麥當勞的「首席快樂官」(Chief Happiness Officer)。以前,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對於兒童、青少年、父母等細分市場都非常有親和力,是不錯的「品牌代言人」。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麥當勞的定位以及品牌的概念隨著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已經很陳舊了。根據麥當勞做過的一次顧客調查,很多年輕消費者認為「麥當勞叔叔」的形象非常老土、可笑。年輕的嘻哈一族覺得麥當勞是小孩子去的地方,他們更喜歡「酷」、刺激和冒險的舉動。麥當勞如果不品牌更新的話,只有一年年的老下去。 「我就喜歡」把目標顧客定在了麥當勞流失得最快、公司最需要抓住的年輕一族,所有的品牌主題都圍繞著「酷」、「自己做主」、「我行我素」等年輕人推崇的理念。以在中國地區為例,首先,廣告語就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好評,一個中學生在被問及對麥當勞廣告的看法時說:「『我就喜歡』裡面的『就』字很酷,我特別欣賞。」中文麥當勞歌曲的創作者及演唱者王力宏在年輕人中很有號召力,是有主見、有活力、有上進心的年輕人的代表。王力宏創作的帶有嘻哈和R&B曲風的《我就喜歡》主題曲,推出之後登上了很多歌曲排行榜,在年輕人中非常流行,為麥當勞贏得了不少關注。 與此同時,麥當勞連鎖店的廣告海報和員工服裝的基本色都換成了時尚前衛的黑色。配合品牌廣告宣傳,麥當勞推出了一系列超「酷」的促銷活動,比如只要對服務員大聲說「我就喜歡」或「Im Lovin It」,就能獲贈圓筒冰激凌。一些大學生認為這樣的活動很新鮮、很有意思,很受敢做敢為的年輕人歡迎。 拉里·萊特說:「我們希望受眾看到這次營銷活動時說,『這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麥當勞』。」 加快本地化步伐 麥當勞在中國一直堅持自己獨資開設連鎖店,沒有採取肯德基等快餐連鎖的特許經營的擴張方式。採取這種策略最關鍵的原因的擔心公司對加盟店的控制力不強,不利於維護麥當勞的整體形象和服務的標准化。麥當勞和肯德基兩大洋快餐巨頭在中國的南轅北轍,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公司一個遵循的是「全球化」策略,而另一個實行的是「本地化」策略。 但是,面對肯德基每幾個月就推出一道符合當地人口味、頗受當地消費者歡迎的食品,連鎖店越開越多,麥當勞再也坐不住了。2003年8月,麥當勞批准了中國大陸第一個特許加盟商天津的許女士,並表示近期將批准5個特許加盟商。 根據麥當勞2002年底做的市場調查,中國消費者在用餐地點的選擇上,最看重的食物口味,其次才是衛生環境和地點便利等條件,消費者對多元的口味選擇,尤其對於常規米飯食品有極高的需求。 2003年,麥當勞已經在台灣、新加坡等地推出了「和風飯食系列」、「韓式泡菜堡」等東方口味食品,中國大陸也推出了「板燒雞腿漢堡」。麥當勞公司的營銷人員稱:「麥當勞未來還會不斷有新的產品推出,以順應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 水平協作營銷強化新品牌 為了配合麥當勞的品牌更新活動,2003年11月24日,兩個「M」——麥當勞與「動感地帶」(M-Zone)結成了合作聯盟,並共同推出了一系列的「我的地盤,我就喜歡」的「通信+快餐」的協同營銷活動。中國移動副總裁魯向東在活動發布儀式上,用「最酷、最眩、最動感」來形容這次營銷活動。 雖然這兩個2003年非常出位的品牌經營的業務范圍根本不相干,但是共同的目標受眾和它們希望傳達的品牌個性,讓它們成為了「同道兄弟」。麥當勞中國餐廳推出了只有動感地帶成員才能以15元價格享用的原價21.5元的「動感套餐」。 每月的"動感套餐"由會員通過簡訊、彩信和網上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既有新意又有實惠,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己的特權。 動感地帶一直宣傳一種很鮮明的品牌態度——「我的地盤聽我的」,在年輕人中的認同感非常高,麥當勞極為看重這一點。而對動感地帶的客戶來講,購買麥當勞的產品在價格上可以得到優惠,這是一種特權感,可以得到雙贏。以前他們來麥當勞只是吃漢堡、薯條,麥當勞兒童游樂場的設備讓他們認為自己不屬於這里。現在,由於動感地帶的介入,使得他們更加有滿足感和歸屬感。
希望採納
❸ 企業銷售數據分析
不過大多數已經不再是仇視的目光了,超市經營數據分析變成了羨慕帶佩服的目光,女生則沒什麼感覺,看的人也不多,只如何分析銷售數據有幾個發花痴的,肯定正想著要是把殷玉瑤換成她該多好啊。可是我才不會去理會那些無聊的目光呢,我繼續跟殷玉瑤調笑。可好景不長啊,馬上就上課了,上課了我可不敢明目張膽地把殷玉瑤摟在懷里,這也太破壞課堂紀律了,老師肯定是不會答應的。還好我們的位置坐的比較靠後,雖然老師能看見我們摟摟抱抱的,但是看不見一些底下的小動作。於是我就轉移戰場,將戰場轉移到了下面。「啊!」胖子聽了馬上擺出一副苦瓜臉,胖子喜歡吃但平生最討厭做飯了。我想他以後肯定會躲著我走,要是被姚佳看見我們在一起肯定得被叫來跟我學做菜。「干什麼啊?你不願意為我做菜嗎?」姚佳看見胖子擺出這副表如何分析銷售數據情不滿地問道。胖子馬上低下頭吃飯,一邊模糊的答道:「願意,願意,我怎麼會不願意呢。」「你說什麼?我聽不清楚。」姚佳為難他道。「說大聲點。」胖子沒辦法只好台起頭咬了咬牙大聲道:「我願意,為了佳佳,我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辭,何況是做點菜。」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又好起來了。然後就是我爺爺有發話了:「小陽你既然不說話那就表示你同意了啊。既然你同意了,那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結束吧,你回去准備一下,過幾天就和天行先去大陸京城熟悉一下環境,然後在安排你的班底們去歷練。」靠!是我同意了嗎?是我說什麼都沒用好吧,人果然是越老越奸,都成精了。人精可比妖精可怕多了。給你一個大大的中指。不過我一想到我的應對方法就又高興了不少,嘴角又露出了那種詭計得逞後特有的淫笑。本來爺爺已經站起來要走了,但突然看見了我嘴角露出的那一絲詭異的笑容就覺得肯定有哪裡不妥了。「奇怪了,這小子剛才還一副像是丟了幾百萬錢超市經營數據分析似的表情,怎麼現在又好像什麼詭計得逞的樣子。」隨即一想,明白了,這小子又想偷懶,於是連忙補充道:「這個小陽啊,剛忘了跟你說了。為了督促你好好帶領你的那些班底,我們特別給你設了指標,一般情況下你們的活動經費由府內指出,但你要是在一段時間的考核中沒達到成績指標,那麼我們將減低你們的活動經費。嗯!你的生活費也包括在裡面。你要好好努力啊。」呃!!這個人就是要低調啊,你看我一得意沒掩藏好就被這個老狐狸發現了吧。
❹ 簡述企業分析市場營銷環境的意義
1、企業的營銷環境對營銷管理職能來說是外部因素,但對營銷管理的能力,對開展和保持與目標顧客之間 的成功交易卻有著重大的影響。
2、營銷環境的目的,在於尋求營銷機會和避免環境威脅。
3、營銷管理應密切注意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策略的配合。
4、企業市場營銷環境包含的內容既廣泛復雜,同時又表現在因果之間存在著交差的作用,存在著矛盾著的關系。
5、特別應引起重視的是市場營銷環境的動態性和企業營銷環境的適應性。
(4)500強企業營銷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市場營銷對策
1、對理想業務:必須抓住機遇,迅速行動。
2、對冒險業務:不宜盲目冒進,也不應遲疑不決,坐失良機。
3、對成熟業務:可作企業常規業務,用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4、對困難業務:要麼努力改變環境走出困境、減輕威脅;要麼立即轉移,擺脫困境
影響
一、市場營銷環境對企業營銷帶來雙重影響作用
1、環境給企業營銷帶來的威脅。營銷環境中會出現許多不利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因素,由此形成挑戰。如果企業不採取相應的規避風險的措施,這些因素會導致企業營銷的困難,帶來威脅。為保證企業營銷活動的正常運行,企業應注重對環境進行分析,及時預見環境威脅,將危機減少到最低程度。
2、環境給企業營銷帶來的機會。營銷環境也會滋生出對企業具有吸引力的領域,帶來營銷的機會。對企業來講,環境機會是開拓經營新局面的重要基礎。為此,企業加強應對環境的分析,當環境機會出現的時候善於捕捉和把握,以求得企業的發展。
二、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
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企業營銷活動所需的各種資源,如資金、信息、人才等都是由環境來提供的。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服務需要哪些資源、多少資源、從哪裡獲取資源,必須分析研究營銷環境因素,以獲取最優的營銷資源滿足企業經營的需要,實現營銷目標。
三、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制定營銷策略的依據
企業營銷活動受制於客觀環境因素,必須與所處的營銷環境相適應。但企業在環境面前決不是無能為力、束手無策的,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去影響環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主動,佔領更大的市場。
❺ 世界500強企業哪家不打廣告進行營銷
屈臣氏就不打廣告 但是他的營銷策略卻是很牛的 (但是我不知道屈臣氏是不是世界500強)
❻ 企業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市場營銷環境分析(銷售人員角度)
在決策狗大數據的分析維度里,市場營銷環境需要分析市場概況、競品監控、消費者洞察等方面,充分了解市場、競爭對手、消費者需求,幫助制定營銷計劃。
❼ 分析一個企業的營銷策略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企業的營銷策略分抄析的內容:
1、產襲品分析。利益點、價格、品牌等。
2、市場分析。客戶定位、競爭者、市場佔有率等。
3、渠道分析。渠道結構、渠道關系等
4、策略分析。廣告、促銷等。
5、營銷管理分析。主要是營銷隊伍建設與管理。
❽ 請幫忙舉例分析一個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宏觀和微觀)
1東風汽車公司內外部營銷環境分析
1.1外部營銷環境分析
1.1.1宏觀環境分析
自2001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總體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07年銷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中國汽車工業已連續九年增幅保持兩位數增長。
2007年我國汽車產量888.25萬輛,比2006年凈增160.27萬輛,同比增長22.02%。從乘用車看,2007年乘用車產量為638.11萬輛,同比增長21.94%;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產量479.77萬輛,同比增長23.99%;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量22.47萬輛,同比增長15.42%;兩驅SUV產量17.49萬輛,同比增長49.25%;四驅SUV產量18.51萬輛,同比增長53.12%;交叉型乘用車產量99.86萬輛,同比增長7.29%。2007年我國商用車產量為250.13萬輛,同比增長22.21%。其中最大的功臣應該歸功於重卡。2007年重卡累計生產48.99萬輛,同比增長61.36%。
2007年中國汽車銷量879.15萬輛,同比增長21.84%,比2006年凈增157.6萬輛。2007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大致為2003年的一倍,短短的4年間翻了一番。乘用車2007年銷量達到629.75萬輛,同比增長21.68%,增幅較2006年有所減緩,但總體保持穩定增長的基本態勢。截至2007年底,商用車銷量達到249.40萬輛,同比增長22.25%;與2006年相比增幅提高8.02個百分點,且高於全行業增幅0.41個百分點。
2008年1-7月中國汽車產量593.2萬輛,同比增長16%;2008年1-7月中國汽車銷量584.9萬輛,增長16.7%。2008年1-7月中國汽車產銷率為98.6%,產銷平衡趨差。但相對於2007年同期的產銷率98%,2008上半年總體產銷處於更好的狀態。2008年1-7月,乘用車產銷419.69萬輛和409.93萬輛,同比增長15.71%和15.79%;商用車產銷173.52萬輛和174.97萬輛,同比增長16.69%和18.76%。
「十一五」以來,隨著「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明確提出,國家投入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預算為11億元,結合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預計「十一五」期間國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投入將超30億元。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面臨的挑戰比發達國家會更加嚴重,我國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中國汽車行業前景廣闊,預計2009年汽車產量將達到1,273.7萬輛,2010、2011年將持續保持增長,預計增長率在19%至20%之間。200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同時中國汽車消費量佔全球總消費量比例已達12%,在2015年左右國內汽車銷售也有望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到2020年,中國本土汽車產量將達到2000萬輛左右,其中兩成產品將進入國際市場。
(1)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作為構成市場的要素之一,是市場分析必須研究的問題,在市場營銷策略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市場研究報告預測今後10年,中國經濟每年的發展速度將達到8%:近五年內,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將達到15000億美元,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在2004年,中國GDP人均超過4000美元的城市已超過28個。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就到了汽車進入家庭的時候,這是發達國家進入汽車私人消費時期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在我國汽車市場的運行情況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今天,經濟發展的這種趨勢無疑給汽車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使汽車需求具備了快速增長的宏觀基礎。我國2003年— 2005年是汽車進入家庭的成長期,在2005年我國全面入關,2006-2010年將是我國汽車消費的爆發期。
當前的國際市場日漸成熟,有效需求增長放緩的時候,中國汽車市場卻一枝獨秀,需求強勁;當發達國家市場上汽車製造商的利潤只有2-3%的時候,中國市場上的汽車製造商們卻正享受著20-30%的高額利潤。對汽車的強勁需求和高額利潤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投資到中國汽車市場。像任何競爭性行業一樣,中國汽車市場在不遠的將來也將迎來產能過剩激烈競爭的慘烈局面。
同時,我國的人均GDP上升迅速,由此產生的消費刺激讓人欣喜。但是我國的人均收入相對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來說仍處於低水平。
(2)人口環境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均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家庭轎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人們對高效生活的不斷追求,隨著手中熱錢的積累,日益完善發達的交通網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對家庭轎車的需求。
1.1.2行業環境和競爭對手分析
而在近期,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地球,鋼材價格飛速上漲,能源、人力資源等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再加上投資者資金回籠,汽車市場陷入動盪,甚至萎縮。與此同時,工廠採取的大規模減薪減停產、減員裁工,使得中國的中低收入者不得不慎而又慎地消費。居高不下的國內市場油價又加大了居民消費壓力。國內汽車市場陷入空前低迷狀態。
人們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舒適性、油耗、排放、外觀等等,關於汽車的一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攀比心理,使人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門面」——車。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的汽車市場異常活躍。廠商之間相互壓低價格,不斷推出新車型。
1.2內部營銷環境分析
1.2.1公司資源情況分析
東風汽車公司(前身為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始建於1969年,是中國汽車行業三大集團之一。主營業務覆蓋乘用車、商用車、發動機、零部件、裝備和汽車水平事業。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建設,公司擁有實力強大的研發體系、製造體系和覆蓋范圍廣泛的分銷和售後服務網路體系,形成了「立足湖北,輻射全國」的事業布局。主要業務分布在十堰、襄樊、武漢、廣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公司還在上海、廣西柳州、江蘇鹽城、四川南充、河南鄭州、新疆烏魯木齊、遼寧朝陽、浙江杭州、雲南昆明等地設有分支企業。現主要由汽車、鑄造兩個分公司,皮卡、工程車、海外等三個事業部,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東風襄樊旅行車有限公司等控股公司組成。
公司主營業務是設計、製造和銷售東風系列輕型商用車、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及相關零部件。東風輕型商用車已形成東風小霸王、東風金霸、東風多利卡、東風之星、東風金剛、東風皮卡、東方快車等多系列上千個品種。產品結構覆蓋輕型卡車、輕客、客車底盤、皮卡、SUV等車型,是中國最大的輕型商用車生產基地。
2007年,公司在冊職工12.1萬人,產銷汽車113.7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648億元,國內汽車市場綜合佔有率為12.94%。綜合實力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20位和中國製造業500強第5位。2007年,公司中重型商用車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第一;中型客車位居國內第一;輕型商用車位居國內第二;SUV位居國內第二;轎車位居國內第三。
2007年,公司輕型商用車產銷將挑戰15萬輛;2009年,公司成立10周年之際,產銷挑戰20萬輛,銷售收入突破160億元;2011年產銷實現30萬輛,銷售收入將達到250億到300個億,最終將公司建設成為一個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輕型商用車公司。
1.2.2企業管理能力分析
東風汽車公司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期全國各方力量採取「聚寶」的方式大力支援下建立的。建立之初受國家計劃經濟的制約,公司發展受到限制。但經過三十餘年,尤其是九十年代改制以來,在高素質領導團隊的帶領下,公司員工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奮斗下,公司終於踏上高速發展道路。
東風公司在不斷的生產時間活動中,不斷改革創新,管理團隊日趨完善,更加科學合理,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❾ 急求企業營銷戰略分析怎麼寫
動銷,是當前的一個熱門的營銷話題。俗話說:被淹死的人往往都是很會游泳的人。這句話如果用在當今的營銷界,還真有幾分道理。正如許多企業的營銷高手會經常面臨著這樣一些頭痛的問題:在一個行業做了好幾十年的營銷,新品不能成功上市、產品突然出現滯銷、甚至突然要從市場上消失等等,出了這些問題,還往往理不清頭緒,不知如何下手。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單憑經驗直覺就可以迎刃而解那麼簡單。中國的市場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磨礪,跨國資本的不斷加入,使市場運作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整合營銷時代的來臨,使營銷的致勝因素變得越來越復雜。供大於求,使消費者面臨更多的選擇,消費更趨於理性化、個性化。營銷咨詢業的興起,對企業的營銷課題提出了新的挑戰——精準營銷,找准營銷致勝的支點。這些復雜的變數,導致不少企業陷入動銷的迷途。從實踐中看,不能有效動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型:
一、產品定位不準:
細分市場,幾乎是每一個新產品誕生前的必修課。一個產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不可能賣給所有的人,只能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最有利的位置——因為消費者往往只記得住第一、卻記不住第二,即是在競爭中鎖定最具差異化優勢的核心目標消費群,以重度消費群為主要目標對象,輻射和帶動周邊消費群,實現「二八法則」的銷售目標。
市場細分的標准很多,如:按年齡、按收入、按職業、按性別、按個性偏好、按身份地位、按產品用途進行分類等,但必須選擇一個最適合消費需求和競爭需要的細分市場進行定位,同時要求其它各項營銷組合必須與之相匹配。如:把「OPEN」這樣一個年輕、時尚的啤酒產品定價很高,這就是定位不準。因為年輕的消費群大多收入並不高,不是高消費的主流群體;反之,高消費群大多年齡偏高,但卻與年輕人的個性偏好有較大差距。
定位不準就會像男女之間找對象一樣,錯位的消費者是不可能選擇與之不符的產品,因為市場上有大把的與之相符的產品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供他們任意挑選。
二、產品缺少價值感:
一個完整的產品概念包括五個部分:核心產品、基礎產品、期望產品、附加產品、潛在產品。其中,對消費者購買決策最具影響力的是核心產品。它包括產品提供給消費者的功能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賣點或USP、UVP,是該產品區別於其它同類競爭產品的獨特利益點。在競爭中,這個利益點不但要求鮮明、獨特,而且要求領先市場,並與競爭產品相比更能符合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如:大浪啤酒的「第一道麥汁釀造」、黃河王啤酒的「開啟精英時刻」,都具有獨特性、領先性,從而有效地佔據了消費者心智的第一位,成為目標消費群的首選產品。如果產品本身不具備這些賣點,消費者並非專家,他們會更相信具有價值提煉的產品廣告宣傳,而且還要從這些宣傳中挑選第一,而不是第二。
三、消費者對產品認知不足:
消費者在選擇一個產品時,往往需要經過認知、認同、認購的過程,即使是快消費品也不例外。這是一個產品同質化程度非常高的時代,消費者處於被信息包圍的時代,產品自身不但需要高度「商品化」——經過精心的、全面的策劃包裝,更需要把這些包裝好的優勢點搶先一步告之消費者。
只有讓消費者認識到產品的價值,才有可能認同你的產品。
四、品牌處於被屏蔽狀態: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消費觀念很快從產品質量消費、價格導向轉向品牌選擇,品牌選擇型消費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檔市場,被一些國際品牌和國內大品牌所操縱。中國的很多市場雖然還不成熟,但每一個區域市場都有不同程度的「三法則」效應,甚至出現「贏家通吃」的競爭格局。所以,許多後來者或中小品牌,特別是一些中小品牌的新品,在很多時候都處於被大品牌或贏家屏蔽的狀態——大品牌的消費者忠誠基本建立,他們不會輕易相信和嘗試別的品牌。
處於屏蔽狀態的品牌應該根據各地市場的特性採取相應措施,首先需要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參與,在關注和參與的基礎上建立認知,並嘗試著試用產品,進行使用體驗,在試用中權衡與競爭產品的不同和優勢。突破品牌屏蔽不能全面開花,需要找准一個突破口——消費者中的「意見領袖或新新人類」,這部分人往往是早期消費者,敢於嘗新,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好,他們的嘗試和早期消費起著以點帶面的關鍵性動銷作用。
五、消費慣性和心理障礙不能被打破:
在競爭的較量中,總會有品牌處於劣勢。處於優勢的品牌常常具有較高的佔有率和較好的忠誠度,往往都是進入市場較早的品牌。當消費者處於一定的消費定勢狀態時,我們必須打破這種定勢和心理顧忌。
雖然很多弱勢品牌在產品功能、賣點提煉、產品形象等方面都與大品牌「旗鼓相當」,但總是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產品溢價能力也相當差。其實,把自己當成一個消費者,你會很快明白許多弱勢品牌不能被嘗試的真正障礙——擔心!消費者往往認為你的產品是具有某些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價格的優勢,但始終就是不敢採取行動。這是為什麼?擔心,擔心質量不好!稍微有一點洞察力的營銷人都知道,與其使出各種高代價的高級教化手段,還不如發一個小小的贈品給消費者試用。在試用中體驗產品效果、比較與競爭產品的差異、比較產品的性價比,通過比較,消費者很快就會明白,你的產品是不是符合他的消費定位。由此可見,突破消費心理障礙的第一關至關重要!
當然,不能突破消費定勢的原因還有很多,如:產品檔次不夠、售後服務跟不上、銷售人員態度不好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消費者無動於衷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的因素。在此,我們建議在營銷中採取如「消費者座談」、「消費者意見反饋」等深度市場調查手段,找到動銷的關鍵壁壘。
六、營銷資源不能有效整合:
隨著營銷模式的升級,消費者對產品及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十分挑剔,在不同的經濟地區和競爭環境,購買行動的決定因素不盡相同。在營銷決策中,我們必須調查清楚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決定因素,並根據其重要性進行排序。這些關鍵決定因素構成消費者選擇產品的主要優勢支點,並促使產品在競爭中形成動銷的主要省力杠桿;如果這些關鍵決定因素呈現為營銷短板,它所起的競爭作用將成為動銷的費力杠桿。其它次要性營銷組合因素也是競爭優勢促成的附加砝碼,許多國際大品牌對品牌營銷的管理幾乎達到完美的地步——全方位、零缺陷的品牌營銷管理,包括細節管理。
影響動銷的堠素還有很多,如:渠道壟斷、終端攔截、促銷活動、價格戰、負面公關事件、廣告高空信息屏蔽等,所有的這些因素,都離不開「消費者」和「競爭對手」兩大因素。
一切的營銷組合,都是為了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和購買行動服務的,都是為了競爭需要服務的,讀懂了消費者和競爭對手,動銷就有了突破口。動銷必須抓住關鍵性、決定性營銷因素,做到精準營銷,避免少走彎路,盡量不浪費資源,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實效性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