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2017書畫市場調查

2017書畫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05 04:01:57

❶ 現代書畫家誰的字畫升值空間大,2017年字畫收藏市場如何

字畫市場現在分析:
現在字畫收藏市場也是魚龍混雜,想要收藏的字畫升值潛力大,首先得確定是名家手繪真跡,其次就是選擇當代有實力的名家字畫更具收藏價值。
現在的市場大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們都開始青睞於當代名家的字畫收藏,所以在市場流通率上佔有重要優勢!

❷ 為什麼書畫市場很低迷呢

由與中國書畫市場目前以價格論高低。所以對於作品的水平不去考慮。所以書畫家不在技藝下功夫,而在炒作上大作文章。這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很劣的作品反而是天價。這就誤導了銷費者。原來大師的作品都是難看的。不管多難看的只要有生值空間便行,可事實不是這樣的。好的作品無名,不想,有名的作品不好,又不敢買。底迷是正常的。|

❸ 中國字畫作品在書畫市場的前景如何

近年來藝術品拍賣方興未艾,尤其是部分字畫作品拍賣價迭創新高,收藏市場的投資效應越來越吸引眼球。從專業角度講,書畫作品兼有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但有時市場價格不一定和這兩種價值一致。目前書畫市場漲幅大的多為近現代作品,而以明清兩代作品為主的古代書畫漲幅較為緩慢。
投資者可從三個方面進行把握:一是選擇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作品,不要投資墨守成規的作品;二是關注書畫家的精心之作而非應酬之作;三是把握合適的市場價值,理性投資,切忌頭腦發熱。總體來說,像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吳湖帆、林風眠等,這些書畫大家的作品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價格不斷上升,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對此有興趣的投資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投資。
2000多名名家字畫藝術家加盟博寶,均由本人提供名家字畫萬余件,名家字畫全部保真.博寶保珍商城同時也收藏名家字畫,博寶網旨在「收遍,藏遍天下名家字畫」.
買名家字畫到博寶保珍商城,名家字畫交易專業平台

❹ 現在書畫市場的行情怎樣

一直以來,書畫拍賣市場中的「厚今薄古」現象屢見不鮮,八大山人作品拍不過一些被爆炒的當代藝術家無疑是不正常的現象。前天,中國嘉德2007秋季拍賣會的古代書畫拍賣專場中,一幅國寶級珍品明代畫家仇英的《赤壁圖》被一家不願公開名字的國內企業以7952萬元買走,創下了中國繪畫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格的世界紀錄。一些業內專家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標志著中國古代書畫行情經過前幾年的低谷期後,正在走向「回暖」,並成為市場熱點。 7952萬元是否離譜? 對於7952萬元是否高得離譜的話題,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市場部對此的回答是,如果專家從學術角度來看,較之前在市場中出現的名家畫作藝術造詣而言,會認定價格偏高。的確,該作原估價在4000萬-5000萬元之間,但現在這個數字代表了一個市場走向,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目前已真正形成熱點,未來,這個成交價紀錄可能還會被屢次刷新。 專家認為,仇英傳世作品非常少見,作為明代「吳門四家」的代表畫家之一,其畫作歷來受到收藏家的珍視。多為各大博物館所藏,流散民間的真跡不足50幅。 此幅《赤壁圖》長129厘米,寬23.5厘米,畫宋代蘇東坡《後赤壁賦》詩意,與另兩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的《赤壁圖》相比有其獨特性。對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吳門四家」進行專門研究的上海博物館書畫鑒定專家單國霖曾對此作進行過目鑒,昨天他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幅畫基本可認定為仇英真跡。從其畫風來看屬畫家在中年時期所作。仇英在年輕時結交了文徵明、周臣等一批書畫家,故而其中年作品裡也受了文徵明等人的技法影響,皴法多以小皴為主。在這幅《赤壁圖》就能看見披麻皴、斧劈皴等典型皴法,皴筆綿密畫風工整細膩。而目前,藏於上博的《赤壁圖》則顯剛勁有力,兩相比較可以看出畫家不同的創作狀態。而其餘兩幅皆絹本短卷,本幅則為紙本而略長,後段多了葦汀淺嶼、石橋曲澗、秋林霜濃、雲房?深等等山間夜景。單國霖認為,該幅《赤壁圖》創作時間很可能介於《梧竹書堂圖》和《林亭佳趣圖》之間。嘉德拍賣公司表示,他們曾請有關專家鑒定,此畫作較之畫家在老邁時的創作而言更見畫家功底。據悉,此作為清宮舊藏,隨溥儀出宮離開北京時而流散民間,之後一直未曾有其他流傳,加之其作又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足顯其珍稀價值。 時間的篩選客觀而正確 國家一級美術師,西泠印社拍賣公司顧問童衍方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有專家認為這一幅《赤壁圖》的5000萬元估價過高,可能會造成流拍,但現在卻以近8000萬元成交,可見其藝術價值。目前古書畫拍賣市場價格並未出現價格與價值背離。事實上,此次拍賣結果具有一定的宣告性。 據業內人士介紹,2002年至2004年是古代書畫市場黃金時期,大部分高價位的拍品都產生於此時期。古代書畫家價位指數排名前30位的藝術家的價格多出自於2004年和2005年,而出現在2006年的古代藝術家只佔到3席,且在此排名表中僅處於20位以後。 事實上,由於古書畫存量有限,即使是再勤奮再多產的藝術家,作品也具有不可再造性,賣一幅少一幅。加之古代藝術家歷經數百年,經過時間的篩選,藝術家們都已獲得了客觀而正確的地位。與現代藝術家相比,古代藝術家的身價可能更經得起時間考驗。也正因為此,中國古代書畫已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市場,高精作品的買家基本以收藏家或收藏機構為主,而不是以短期投資為目的。這使得中國古代書畫市場中的精品非常罕見,一旦出現必然受到市場的關注,賺錢效應自然就十分明顯,這從《赤壁圖》的高價拍出可見一斑。 不僅是古畫,古代書法也呈現出同樣的上升態勢,書法家趙之謙的作品成交價短短三年上漲兩三倍,王鐸手跡近期也拍出380萬元。

❺ 現代書畫市場的情況

從目前藝術品市場的走勢看,近兩年來近現代書畫藝術品在我國內地拍賣市場的行情整體走高,但是2005年在細微之處又有不同,其中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大家作品在高位出現滯漲情況。近現代書畫市場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經典大師、一線大家、二線名家三檔。其中最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線大家的起伏。比如黃胄的作品,由每平方尺的三萬左右上漲到25萬左右後,就沒有太大的上漲餘地了。情況相同的還有徐悲鴻等人的作品,市場價值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之後,就進入了滯漲期。

二是回歸優秀作品被市場追捧。典型例子即是林風眠作品的一路飆升。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11月26日開拍的數幅林風眠作品,其中《綠衣仕女》屬其仕女題材的傑作,曾於香港佳士得上拍並以213萬港元的高價位成交。榮寶拍賣行的副總經理王為分析道:林風眠的作品在市場上屬於後漲型,他的作品和吳冠中的作品進入拍賣市場的情況很相似,也就是海外迴流現象:作品先進入海外市場,隨後被認可後才進入國內市場。

林風眠這樣的一線藝術家的作品,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只要被認定無誤,絕大部分都能超出市場的預估價拍出。林風眠作品的走勢如同一個風向標,顯示出近現代書畫市場的上升態勢,說明像林風眠這樣的名家佳作,市場有較強需求,只要出現就必定穩步上升。

三是成熟大家的作品價位穩定。比如傅抱石、李可染、齊白石等畫家的作品,由其藝術地位和藝術價值決定其價格相對穩定,沒有出現太大的漲幅,也沒有瘋炒的現象出現。說明投資人相對理性、成熟,市場投資方向也出現多元化趨勢。

高端穩定 數量穩增

秋拍開始後,近現代書畫立刻成為拍賣市場中的搶眼板塊。以嘉德秋季拍賣會為例,11月4日和5日的嘉德拍賣公司兩場近現代書畫分別拍出了成交率91%的11293.04萬元和成交率為86%的14720.64萬元的成績,這兩場再加上 和堂藏中國近現代書畫所拍得的3636.38 萬元和攻玉山房藏中國古代暨近現代書畫所成交的2900.92萬元,交易總量達到了32550.98萬元。遠遠超出了其他的品種。

我們可以從這次嘉德拍賣會成交價在100萬元以上的書畫名家的作品,以及作品成交後的價格分析,看出近現代書畫作品在市場中的分量和火爆程度。百萬元以上的作品前5名成交情況如下:

陸儼少,乙卯(1975年)作《泉石之勝》(冊頁、八開),成交價528萬;張大千,辛丑(1961年)作《贈台靜農摩詰山園圖》(立軸),成交價440萬;吳昌碩,乙丑(1925年)作《壽石圖》(立軸),成交價286萬;任頤,同治癸酉(1873年)作《測字圖》(立軸),成交價275萬;程十發,庚申(1980年)作《閬苑長春》(鏡心),成交價231萬。

嘉德拍賣會成交的另一個數字同樣解讀了市場對近現代書畫作品的認同程度:近現代書畫,成交數量844件,總成交額32550.98萬元;中國油畫及雕塑,成交數量218件,總成交額13001.01萬元;中國當代書畫,成交數量108件,總成交額2912.6萬元;中國古代書畫,成交數量264件,總成交額11170.6萬元。

同樣,北京翰海秋拍近現代書畫亦推出兩個專場,囊括了齊白石、張大千、陸儼少、傅抱石等近現代名家的精彩之作。齊白石為田家英所作《有餘圖》以170.5萬成交,創下齊氏水族類作品的新高。以往3平尺齊氏蝦作品價位在每平尺10萬元左右,現在已超過20萬。

從這些數字中可以看出市場對這些大家作品的認可價位,也可發現近現代書畫市場行情的總體走勢。

繼起大師 業績驕人

近現代書畫市場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對於一些重要的藝術大家,一些有長遠眼光的拍賣行開始用心培育和開發他們作品的市場。比如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11月4日,華辰進行了名為「趙管風流」的謝稚柳、陳佩秋書畫拍賣專場,其主旨就是不僅僅是做市場,更重要的是做文化。盡管近現代書畫市場仍然保持了高昂的發展勢頭,但是隨著市場成熟度的不斷增長,書畫市場的價格與其藝術價值越來越接近,甚至吻合。因此,這就有了市場細分的可能,就是有意識地開發一些有別於經典大家作品的、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藝術作品。此次華辰秋季拍賣專場百分之百成交,總額達到了三千多萬元。其中估價120萬元到220萬元的謝稚柳先生的《竹禽圖》被拍出了649萬元的不俗成績。陳佩秋的單幅青綠作品《春山欲雨》估價50萬至80萬,成交價也達到了236.5萬元的業績。這批從家屬手中得到的作品是可信度極高的珍品,其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真正得到了統一。而北京誠軒則舉辦了「善哉扇齋」成扇專拍,其主力也是近現代書畫扇面作品,如徐悲鴻畫的《牧笛》,成交價為72.6萬人民幣,為預估價格的六倍;成交價在50萬元以上的拍品還有齊白石的書畫合璧扇,以及謝稚柳的《黃牡丹、水墨花鳥》。扇面雖為中國書畫一種獨特載體,但從中依然可見近現代中國書畫受捧熱度。

至於齊白石、傅抱石等經典大師的作品在拍賣行中相對穩定的行情,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由於經過數年的磨練,收藏界對這批大家作品的認識已經有了普遍的認同,買家的心目中也形成了相對均衡的取向。這樣,只要是真正的好作品進入市場,就一定可以取得相應的市場價值。

總之,近現代書畫藝術品市場火爆中又有相對的穩定,發展中不斷出現新的特點,以前大師級作品壟斷高價位的狀態出現了轉變,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得到更多認同,市場在細分中逐漸進入了群雄逐鹿的階段。

現代畫家好似中價股 他們的名頭不及頂級大腕,作品估價多在數萬元,但其潛力仍受藏家熱捧。重慶本周鑒賞活動的最大亮點是現代畫家於非闇、顏伯龍、陳半丁、何香凝的真跡。盡管這些畫家的名頭不及齊白石、李可染等大,但仍引起了藏家的關注。

《水仙蝴蝶》估價5萬

渝中區王先生收藏的是一幅於非闇的《水仙蝴蝶》。

於非闇(1887-1959),北京人。其畫初學寫意花鳥和山水,46歲後開始傾向工筆花鳥。在施彩運墨方面,多遵宋元技法,但構圖狀物,卻又注重寫生,所以其筆下一花一木既有古趣,又有創新。吳教授評價其工筆花鳥在現代畫壇位居第一。

王先生收藏的這幅《水仙蝴蝶》為工筆雙勾重彩團扇。畫面布局嚴謹,用筆勁健,設色明麗典雅。落款為「非闇寫」,印章為「於照之印」。但遺憾的是,這幅畫畫面破裂比較嚴重,吳教授估價5萬元。

合作花鳥畫估價3-4萬

渝中區袁先生收藏的是一幅顏伯龍和陳半丁合作的花鳥畫。

顏伯龍(1898-1954),北京人,師從陳師曾等,在國畫方面,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各有所長,以花鳥見長,成為大家。

而陳半丁的輩分和名頭比顏伯龍要大。陳半丁(1876-1970),初得任伯年、吳昌碩之法。陳半丁與吳昌碩朝夕相處達10年之久,獲學甚多,後又涉獵明、清徐渭、陳道復、趙謙等人技法,造諧日深,以花卉見長。

袁先生收藏的這幅花鳥畫的左上角是顏伯龍的款,為「乙酉(記者註:1945年)仲夏長白布衣顏伯龍寫雙燕於椿草堂」。吳教授認為,畫中清新自然、生動活潑的燕子為顏伯龍所畫。而畫面右下角為陳半丁的款「半丁老人補景」,所畫花草有秀潤蒼古之趣。整幅畫畫面疏朗,格調雅緻,吳教授估價3-4萬元。

❻ 2018年藝術品拍賣成交率和行情怎樣未來2019年藝術品該怎麼選擇市場

2018年極有可能處於臨界點。這個預測的前提是,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以及藝術品市場不發生巨大波動,的確,從2012年度開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行業進入持續穩定發展的階段,一直到2017年度才出發成交總額和成交量的增長,尤其是在億元拍品中,海內外上拍的中國藝術品成交價過億元的總共42件
齊白石 《山水十二條屏》 9.315億元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再提的是,齊白石巨制《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以9.315億元成交,創下多個中國藝術品的最高紀錄。正如趙旭所言,重要的作品在中國還是有買家的。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普通拍品在2017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表現較為黯淡,相當數量的藝術品遭遇流拍,大批普通拍品無人問津,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並不均衡,這正是龔繼遂所說「無法給出回暖」的理由。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由於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中國拍賣行業在2017年打破了原有的穩定格局,競爭愈演愈烈,不在持續以往「你前我後、各為領頭羊」的局面,但考慮藏家和買家的便利,在重點夜場中避免了硬碰硬的競爭。因為在2017年度的偶發因素,造成了拍賣格局的重新調整,但在2018年度拍賣格局的調整有待觀察,尚未定性。
無法給出回暖、尚未定性等等,如果說這些對於2018年拍賣市場的預測不夠精準的話,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則給出2018年春拍的總成交范圍。在最新出版的《2017年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中,認為2018年春拍的成交總額將會在250億元到370億元,近290億元。官方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研究發現,成交額和成交量在短期內呈「U型」曲線趨勢發展,季節因素的影響使得成交額和成交 量在「U 型」曲線的趨勢中上下波動,2016 年秋是成交額和成交量的「U 型」的拐點,2018 年春季拍賣成交額和成交量均呈上升趨勢,成交額增速預計超過12%,而成交量增速近 2%。在客觀數據之外,我們也對於藝術品市場參與者進行了信心度調查,其中有超過60%以上的被調研者認為2018年經濟市場向好,藝術品市場價格平穩,是收藏的好時機。
對此,收藏家、豐華臻傳創辦人李笠則表示,當前雖然認識到目前是進入到收藏的最佳時期,但是新進買家中還是持觀望態度的人比較多,行家裡手普遍心氣不足。與此同時,一些企業資本則在此時抓住了時機,藉由企業資本配置藝術品的時機,一方面為2017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注入了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拍賣市場中以比較合適的價格競買到重量級拍品。
以甘肅天慶集團為例來看,其創始人韓慶在2017年度首先以1.87億元買下了傅抱石《茅山雄姿》,如果說這個價格還不算是「撿漏兒」的話,那麼1.909億元的趙孟頫《般若波羅密心經》則是個實實在在的大漏兒。

而伴隨著甘肅天慶博物館、上海寶龍美術館、蘇寧藝術館等相繼開館,他們對於館藏品的豐富還需要一段時期,未來拍賣市場上出現館藏級別的拍品,定會引起競爭。

其中,對於中國書畫的競爭是最為激烈的,除了上述三家之外,就連以收藏中西方現當代藝術為主的松美術館,其主人王中軍也在近些年開始涉足到傳統中國書畫重量級拍品的競爭中來。中國書畫板塊也在2017年度不負眾望,迎來了2013年度以來的首次增幅,是在持續低迷中的一次有力「發聲」。

拍賣市場的購買力是否旺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藏家的信息,而提振藏家信心的重要途徑在於精品、極品是否得到市場的認可,即是否能創下高價,2017年度中國書畫的拍賣結果證明,億元級別的高價拍品成交數量最多,這對於2018年能否有委託方繼續釋出重量級拍品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這充分證明了藝術品市場的活躍性,市場中依然有許多積極參與者,抓住市場調整機會,尋找精品挖掘投資機會,積極建倉齊白石這類大家的收藏板塊,諸如匡時拍賣在2017年秋拍推出的齊白石專場這樣的投資契機,對於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來說無疑是重要趨勢之一。」董國強說道。

和近現代書畫在經典名家領域內深耕一樣,中國古代書畫則是和美術史趨於一致,從2016年開始的宋元書畫熱,到2017年度徐渭等明清巨匠拍品的高價成交,尤其是郎世寧與金廷標合作的《火雞圖》的拍賣,使得越來越多的藏家意識到,學術力量的支持才能為商業拍賣未來的發展諸如新的能量。 而當代書畫中,經過最近幾年的市場選擇,拍賣行大多保留了藝術創作成熟、具有獨特藝術語言的當代藝術家。大致可以劃分為 「老、中、新」三個方向,即以張仃、 李小可、賈又福等具有扎實功底的老一代畫家,以馮遠、史國良、陳平為代表的繼承 與創新相融合的中堅力量,以及朱新建、李津、周京新等為代表的新文人畫藝術家。 作為收藏中的「大戶」,瓷器雜項板塊雖然在民間收藏中基礎最大,但是在拍賣市場中,則是在2017年度首次超越中國書畫的市場份額。 瓷器雜項首先表現在在國際市場上流通性好、藏家的身份多元化,以及強大的保值性直接促使全世界的買家參與競價,從而推高成交金額。

分門別類來看,在2018年度有望繼續創造新高的是瓷器中的高古瓷器,准確的說是宋元瓷器板塊,在2017年拍賣中,2.44億元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的成功易主,以及曹興誠在香港蘇富比推出的專場拍賣引領了一波高古瓷行情。相比較而言,明清瓷器拍場依然有著穩健的吸引力,但藏家對宋瓷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不僅僅是對傳世的頂級佳品,還有一些中乘的宋瓷,也是藏家競逐的目標。可以預見,在未來高價拍品榜單中不再是明清瓷器獨霸天下,高古瓷也將成為其中的常駐成員。

雜項中的另外一個大項是來自於佛造像藝術,2016年佛造像藝術大熱,2017年進入所謂的平台期,價格基本上趨於穩定,但是從2017年度拍賣結果來看,明代鎏金銅佛像表現最為突出。成為目前階段中的高價保證者,尤其是香港拍賣中1.1億成交的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的成功交易,可以說是讓鎏金佛像真正的價值回歸了,而在2018年度這一種類的發展將會成為一個熱點。

青銅器則是受制於了法律法規,在海外取得了不少高價成交記錄,例如在2017年度3月份紐約佳士得的藤田美術館舊藏中,2.57億元成交的青銅方尊,以及在西泠拍賣2.13億成交的青銅兮甲盤等,未來市場中只要有這種流傳有緒的青銅器上拍,定會取得破紀錄的成交價格。現當代藝術雖然賺夠了市場的關注度,但是在2018年度則面臨著如何奪取更大市場份額的「任務」。早在2017年拍賣季開始之前,便有市場專家預測今年將是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觸底反彈的一年,畢竟經過漫長的調整期,曾經的泡沫大部分已被擠掉,甚至有些矯枉過正。而這一年裡,香港和內地市場此起彼伏的高價接力,以及曾經各行其是的現當代藝術市場價值觀的趨同,則用大量真金白銀為「拐點說」增加了厚重砝碼。

2017年當代藝術頂端市場極為活躍,各拍賣行的重點拍品大多得到了新老藏家的積極響應,也因此誕生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價。福羲國際拍賣集團藝術部總監黃俊傑將這股高端市場的競買熱情總結為「買家對優秀作品的明確共識」。

作為市場復甦的號角,高價拍品無疑是最受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其中20世紀早期油畫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席位,顯示出超越當代藝術成為市場主角的潛質,其中以趙無極、吳冠中、朱沅芷等畫家為代表。而那些繪畫語言比較單一的早期油畫藝術家的作品則表現一般,未來基本上市場變化不大。

❼ 中國哪個城市書畫市場活躍書畫市場發展空間大

中國畫市場發展的現狀

過去的幾年,中國畫市場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把大量資金和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形成了很強的聚集效應。很明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腰和良好前景,帶動了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對中國畫作品的追捧。事實上,中國畫市場投資的一路飆升並非一個突然的,孤立的現象。自2003年以後,中國畫市場投資就開始進入爆發性成長期。
眾所周知,在2004年至2005年間,中國藝術品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漲局面。「春拍」是書畫市場的晴雨表,僅2005年的春拍,北京、上海等地的24家拍賣行,共推出中國書畫作品19062件之多,成交額就達到廠人民幣32.98億元。如此巨大的交易額都是來自外國畫市場的誘惑。從2003年開始,中國畫市場漸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和繁榮的階段。畫家的創作熱情,海內外收藏家的殷切關注,以及作品價格的不斷攀升,都將中國畫市場渲染得瑰麗多彩。僅僅兩年時間,中國畫市場已經完成了本質的蛻變——從一個狹小的市場空間迅速提升為大眾市場所關注的焦點。
在中國畫市場的運作中,推廣需要作品、展覽、媒介等各種手段並用,才能與市場形成互動的局面。目前,中國畫市場交易體系和市場結構實際是借鑒了西方的經驗和模式,由畫廊和經紀人構成的產業鏈是這一市場最重要的環節。如何讓這個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發揮最大的作用,使畫家、作品、企業以及社會各方面都從中受益,從而使中國畫的創作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和迅速發展的階段,顯得十分重要。
時至今日,中國畫市場已經從一個狹小、被動的圈子中跳了出來,進入到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通過各種媒體平台和展覽渠道,極大縮短了作品進入市場的時間,而畫廊、拍賣行和專業文化機構強有力的市場運作也在作品和投資者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解決了畫家在作品創作方面和市場商業拓展方面的需求。市場推廣已成為中國畫市場運作的主線,這對專業化分工和良好市場格局起著積極的作用。
長期以來,國人對中國畫的愛好主要是以收藏、鑒賞、學習、交流為目的,收藏家們通過收藏中國畫的過程,學習、交流,了解社會。與他們不同,今天以投資、獲利、增值為主要目的的收藏人群,對中國畫的愛好主要是出於投資盈利的目的。他們關注的焦點是有關作品的市場行情和未來的增值潛力,並在市場上尋找投資的潛力股和黑馬股。目前,在中國畫收藏市場上,來自企業的資金量佔到60%以上。投資中國藝術品的企業家的出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參與到中國畫市場的群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而以中國畫收藏為主要目的的市場格局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以投資、增值、保值為主題的市場格局,而且這一市場趨勢越來越明顯。
企業資金轉入到中國畫作品的收李曉柱作品藏領域,極大地促進了這個市場的發展。這種市場投資結構的變化,使人們看到了企業資金轉向中國畫等藝術品投資之後,藝術品市場的重新洗牌和新的市場格局的生成。此外,中國新崛起的一代中產階層的文化背景和財富積累都是未來中國畫投資市場上不可低估的一股力量。
促使中國畫市場由收藏向投資轉變的主要因素首先來自於海外資本,其次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區域,尤其是長三角一帶的企業資本大量地進入了中國畫投資市場。但是,更多資本的介入和作品的供給能力之間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創作出好的繪畫作品,杜絕假冒作品的出現,提升中國畫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才能推動中國畫市場健康持久地發展下去。
隨著全球數字化的到來、中國網路普及率的極大提高,以及虛擬商店等網路電子方式的繁榮與活躍,網上藝術品交易市場正作為一種新的交易平台進入到中國畫市場。
目前,網路購物已經成為一個超越傳統購物渠道的新興購物方式,它與畫廊、拍賣行形成了一個互補、多元的交易平台。網路可以不受繪畫作品的數量、時間、空間、地域等限制和制約,向消費者進行全天候服務,這決定了其市場容量相對於傳統交易具有無限性。
與傳統交易環境不同,在虛擬化的網路環境下,如何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有關畫家、作品、價格等各方面的信息,如何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在網路環境中真實展示繪畫作品,以及在網路支付、配送流程中進行縝密的思考和保障,將是確保中國畫作品網路交易平台暢通的根本。網上和網下的交易方式,將會填補畫廊、拍賣行等企業在數字化時代的鴻溝,成為新的競爭核心力。
一個成熟的中國畫市場,是由畫家、畫廊、拍賣行、收藏家、媒體、批評家組成的生態圈,他們之間必須環環相扣以形成良性發展。畫廊是一級市場,拍賣行是二級市場,但中國目前的狀況是管理缺位,規則缺乏,畫廊和拍賣行的角色錯位,畫家與畫廊的關系倒置,加上海外畫廊的沖擊,這些使得中國的畫廊業面臨內外交困的境地。而畫廊競爭的核心力靠的是獨特的眼光、可靠的信譽及一級專家的能力。所以只有從一級市場畫廊開始規范運作,杜絕假畫,確保藝術品的質量,建立市場誠信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作品的真偽難題,杜絕贗品混入市場,才能建立和打造自己的畫廊品牌,贏得市場的認可,並在中國高速增長的市場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隨著春拍的落槌,書畫價格回落之勢有所放緩,虛高的泡沫正在被清除,經營不規范的小拍賣公司正逐步被淘汰,中國畫廊整合已成暗動之勢。面臨作品價格的回歸與市場的重新洗牌,畫廊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市場的認可,出現了許多經紀人式的新畫廊,而對於畫廊經營者來說,經營成本、經營風險降低了許多。同時,降低了進入這一市場的門檻,讓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到收藏的大軍中,擴大了市場的規模。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畫家需要高效、快速地將自己的作品推到消費者的面前,而不是等待市場慢慢地去了解和發現。所以,中國畫市場需要通過一定的規則和制度,有效、透明、有序地將畫家和作品信息傳播出去。同時,畫家也需要在市場中贏得主動,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關注。當然,取得市場的主導地位不僅需要畫傢具有市場理念和意識,更需要畫家的作品能夠贏得市場,這兩者之間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在當代國畫收藏交易市場上,山東人及其背後的山東書畫市場,無疑是推動該板塊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據業內人士粗略統計,山東書畫市場佔到了全國書畫市場50%~60%的份額,平均每年山東人要向書畫市場砸進10多個億。有緣於此,全國各地的大小書畫家紛紛前往山東「淘金」,山東書畫市場也在畫家口口相傳間,妖魔化為「人傻、錢多」的發財之地。事實果真如此嗎?山東人真的甘願將真金白銀投入到當代書畫收藏上?近日著名書畫鑒定家、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蔚星先生,對山東書畫市場進行了一番考察,也對該市場的現狀和走勢有了新的認識。
在山東市場上較工細一路的創作者書畫比較吃香,同時,大尺幅的畫作比小尺幅的好賣,即便是大名家的小尺幅作品也賣不過一般名家的大尺幅作品。因為在山東人眼裡大尺幅,偏工細的畫作,畫家耗費的工夫多,蘊含的價值必然高。源於這樣的審美偏好,很多以寫意潑墨為主的中小名家在山東市場吃了閉門羹。
再有,山東書畫市場的動態與北京、上海的拍賣市場基本一致,拍賣場上受歡迎的畫作,在山東市場上一樣好賣,可見山東市場上的經紀人對各地的畫家和市場了如指掌,隨時更新和掌握第一手投資信息,而且善於利用這些信息把握市場熱點。
他們甚至利用信息的不對稱賺取利潤,以一張兩平尺的傅抱石作品為例,在山東這樣一張畫僅需要100萬元就可買到,但如果拿到北京的拍賣場,沒有300萬元碰都別想碰。
山東人炒畫技巧簡單立即見效
以范曾、龍瑞、范揚、田黎明為代表,十餘年來,從山東市場崛起,並在全國知名的畫家人數眾多。而這些現今每平尺均價數萬元,甚至十餘萬元的畫家,在十多年前,一張畫不過幾百元。他們為何贏得了山東人如此的青睞,畫價是怎樣被推向高位?
山東人選擇投藏畫家的方法,簡單直接,就是看他是不是美協、書協的會員,有沒有名氣,對創作的水平和筆墨功力並不太重視。
在具體的操作上,也簡單明快,就是看準了一個人有潛力,就不斷地下血本買他的畫,直到將他的畫價推向高位。例如,在進場投資的早期,山東炒家會用一部分資金,購買多達十餘位畫家的作品。待其中某位畫家市場狀況比較冒尖後,便拋卻其他表現不好的畫家,重點關注畫價增長者,並追加投資。
運用不斷購買,不斷追高的手段,山東炒家在製造了眾多畫壇明星的同時,也為自己賺取了不菲的利潤。從書畫市場的現狀可以看到,無論是畫價高達每平尺數萬元的一線畫家,還是每平尺不足千元的畫壇新秀,都可以在山東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見在那裡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有效的市場機制。

❽ 在當今藝術市場上哪幾位書畫大師的作品拍賣價位較高

按照字畫市場拍賣價論:

古代:唐寅、王蒙、吳彬、石濤、朱耷、鄭燮的畫最值錢。

近代: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李可染、潘天壽、傅抱石的畫最值錢。

現代:黃澤金、吳冠中、靳尚誼、范曾、黃永玉、韓美林的畫最值錢。

至2015年中國字畫拍賣最高價是:

書法拍賣最高價:黃庭堅《砥柱銘》

繪畫拍賣最高價:唐寅《廬山觀瀑圖》

繪畫起拍最高價:黃澤金《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華龍和諧圖》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起拍價15億元。

收藏家:此山水十二條屏分別為「《江上人家》、《石岩雙影》、《板橋

孤帆》、《柏樹森森》、《遠岸餘霞》、《松樹白屋》、《杏花草堂》、

《煙深帆影》、《杉樹樓台》、《山中春雨》、《板塘荷香》、《紅樹白

泉》。」《山水十二條屏》是齊白石創作於1925年,時年62歲,是送給民

國年間北京名醫陳子林的賀壽禮,形制劃齊規一,極為難得。這也是他「

衰年變法」第四個年頭里創作的山水作品,可以說是白石老人風格轉型期

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迄今為止,中國畫已拍賣成交的最高價前12幅畫是:

1、明代唐寅《廬山觀瀑圖》2013年以5.9億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35.9億元)。

2、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2011年以4.255億元人民幣成交。
3、元代 王蒙《稚川移居圖》2011年以4.02億元人民幣成交。
4、黃澤金《我是中國人》2014年以2.988億元人民幣成交。
5、李可染《萬山紅遍》2012年以2.9325億元人民幣成交。
6、潘天壽《鷹石山花圖》2015年以2.7945億元人民幣成交。
7、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2012年以2.668億元人民幣成交。
8、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冊》2011年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

9、齊白石《山水冊》2011年以1.94億元人民幣成交。
10、明代 吳彬《十八應真圖》2009年以1.69億元人民幣成交。
11、張大千《嘉耦圖》2011年以1.9106億元港幣成交。
12、吳冠中《長江萬里圖》2011年以1.495億元人民幣成交。

迄今為止,中國書法已拍賣成交的最高價前5幅畫是:

1、北宋 黃庭堅《砥柱銘》2011年以4.368億元人民幣成交。
2、王羲之《平安帖》手卷 2010年以 3.080億元人民幣成交。
3、清朝 乾隆皇帝御筆手卷《白塔山記》2014年以1.1615億元人民幣成交。
4、北宋 曾鞏的書法《局事帖》2009年以1.080億元成交人民幣成交。
5、《宋元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手卷 2009年以1.008萬元人民幣成交。

❾ 西安書畫.畫廊市場銷售如何誰有大唐西市或者書院門或者哪裡畫廊比較集中的地方具體數據調研嗎~

現在投資需謹慎。。
畫廊市場銷售現在的社會 比較熱賣吧,
有名的畫,一定會有人看的,沒名氣的 也一樣也有人看,

❿ 現在書畫市場情況十分低迷的原因是什麼

我自己也是畫畫的,沒人教,全程自學了三十年!很多所謂大師的作品我畫了版三十年畫也欣賞權不懂。不一定真大師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也應該有應酬之作。現代書畫雖然講究創新,但最起碼要立足於傳統!這是書畫作品的底線。再者,既然叫市場它就一定有飽和的那一天!還有幾個問題我一直困擾了二三十年,為什麼中國的所有美術學院一定要先學洋人的東西?中國五千多年的藝術有洋人什麼事?為什麼不是先學書法?

閱讀全文

與2017書畫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春節房地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9
國外的市場營銷理論 瀏覽:850
辦公場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435
小學教師安全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547
高中英語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03
電子商務網上學習 瀏覽:875
電子商務小知識 瀏覽:156
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內容 瀏覽:599
鄉鎮突發事件應急培訓方案 瀏覽:295
手機店面促銷活動 瀏覽:412
生鮮產品超市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454
中小學中層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778
招財的電子商務商行店名 瀏覽:462
辯論社策劃方案 瀏覽:659
中專市場營銷單招想換專業 瀏覽:749
山東市場營銷考試題及答案 瀏覽:390
綿陽電子商務培訓 瀏覽:644
廣州品牌營銷策劃 瀏覽:304
嬰兒品促銷方案 瀏覽:801
明一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