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旅遊的發展形勢
工業旅遊起源於法國,最初是以汽車行業最後逐步深化為工業旅遊,中國工業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更重視工業旅遊經濟效益的增長點,即工業旅遊購物,旅遊規劃專家分析,工業旅遊規劃項目因具有文化性、知識性、趣味性,具備現場感、動態感、體驗感等獨特魅力而深受遊客青睞。
國外很多工業旅遊規劃的景點,都因為其獨特的個性和具有文化、藝術氣息的設計風格而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在法國,不僅釀酒、香水、服裝業等普通生產企業對遊人開放,就連汽車、飛機和火箭製造業每年也要接待幾十萬的遊客。德國作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大國,他們對有代表性的工業遺跡進行保護,並加以利用作為工業博物館、展覽和演出的場所。
魯爾區是德國傳統的煤鐵工業基地,在心臟地帶的埃森,過去的廠房、礦區被打扮和改成了音樂廳、體育館、博物館,隨之相配套的餐飲、住宿、交通、娛樂業蓬勃興起,人們在參觀賓士汽車公司總裝線時,可以穿上工作服,擰上幾顆螺絲釘,到工人的食堂里吃頓午飯,體驗「賓士人」的生活,最後購買些印有賓士商標的鑰匙圈、絲巾、手錶等紀念品,或者把車買走。這些國外成功經驗表明,工業旅遊作為一種高品位的旅遊方式,有著廣闊的發展遠景,並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Ⅱ 全域旅遊時代下,工業旅遊如何發展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現有262個資源型城市、14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旅遊空間廣闊潛力無限。而我國各地區工業城市也正在積極開展工業旅遊,為城市發展創造新引擎。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發展工業旅遊,如何依託工業遺產、遺址的文化特性,凸顯工業旅遊區的主題打造IP,助力企業品牌營銷是關鍵。如今,工業旅遊進入了創新驅動時代,需要有新的營銷方式活躍於市場,而工業旅遊營銷離不開IP。打造IP具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通過再加工塑造,真正成為鼓勵人的精神.然後,利用文化和科技力量活化歷史遺址,將其打造為新IP,運用現代的營銷手段,比如電影卡通、游戲軟體等等方式實現傳播。
Ⅲ 請問有沒有關於工業旅遊方面的數據!
《旅遊地產改變中國》
Ⅳ 工業旅遊發展前景如何
近日,第二屆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閉幕。據大會透露,近三年來,中國工業旅遊遊客接待量年均增長31%,旅遊收入年均增長24.5%。到2016年末,全國共有1157個工業旅遊景點,接待遊客1.4億人次,旅遊收入213億元,吸納就業42.8萬人,工業旅遊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成為中國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像伊利乳都科技示範園,就開發了草原乳文化博物館、液態奶生產基地、奶粉全球樣板工廠等多個旅遊景點,從廠區生產線展示走向園區綜合體驗學習。中國工業旅遊目前從局部探索向全地域鋪開。在廣大的西部地區,工業旅遊已開花結果。青海茶卡鹽湖是老工業基地,2012年接待遊客5000人次,現今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鹽湖文化展示體驗地,2016年接待遊客19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億元。在西北邊陲,工業旅遊已經成為兵團旅遊市場的新亮點,釀酒、香料加工、毛紡織、果業深加工等工業旅遊發展尤為突出。在雪域高原,數家藏葯工業園已經成為國家A級旅遊景區。
Ⅳ 工業旅遊如何從單一走向多元
工業旅遊在蓬勃發展的中國旅遊中是一支年輕的生力軍。目前,中國工業旅遊已在全領域鋪開。工業旅遊起步階段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服裝紡織、工藝品製造等輕工業。如今,工業旅遊已經涉及到中國所有41個工業大類,廣泛涵蓋了航空航天設備製造、電子器件製造、新能源器具製造、專用儀器儀表製造、智能設備製造等100餘個工業種類和新型工業化成果,類型豐富、特色鮮明。在全國各地,從高技術產業到小五金製造,都納入了工業旅遊的發展空間。
中國工業旅遊目前從局部探索向全地域鋪開。在廣大的西部地區,工業旅遊已開花結果。青海茶卡鹽湖是老工業基地,2012年接待遊客5000人次,現今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鹽湖文化展示體驗地,2016年接待遊客19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億元。在西北邊陲,工業旅遊已經成為兵團旅遊市場的新亮點,釀酒、香料加工、毛紡織、果業深加工等工業旅遊發展尤為突出。在雪域高原,數家藏葯工業園已經成為國家A級旅遊景區。
Ⅵ 我國工業旅遊的發展現狀如何
我國工業旅遊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末才有少數實力較強或獨具特色的企業集團出於營銷目的推出一些參觀項目。近年來,工業企業自主開發,旅遊主管部門大力推廣、引導和規范,我國工業旅遊已初具規模,陸續推出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旅遊點和較為合理的旅遊路線,吸引了大批旅遊消費者,形成了一定的接待規模。國家旅遊局確定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為規范和促進工業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遠景設計院指出這些示範點有四種類型:其一是傳統型,以過去廢舊工業生產模式和生產工藝為主要內容開發旅遊,展現過去的生產車間和歷史感;其二是科技型,便是以當今最為領先尖端的科學技術為展示內容,普及科學知識和展現現代化科技力量;其三是旅遊產品型,將生產產品直接轉化為旅遊資源,可供參觀也可供遊客購買,例如北京的景泰藍工業旅遊;其四是旅遊資源綜合型,糅合以上類型,集工業生產資源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突出綜合優勢。
工業旅遊地域分布上與工業分布情況基本吻合,即在廣泛分布於新舊工業城市中,工業旅遊發展較好的地區基本上集中在中國的中東部,西部由於區位條件所限,本身的工業旅遊資源不很豐富,工業旅遊示範點屈指可數。同時在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基本上入圍的是知名大企業,因此從行業分布上可以發現:我國的工業旅遊在行業分布上也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工業如食品業、能源業和傳統加工製造業上,高科技工業的比重過小。
Ⅶ 有人知道是工業旅遊嘛想參加工業旅遊嗎
青島海爾集團,青島啤酒廠,伊利牛奶,鞍山鋼鐵集團等等都是工業旅遊,像青島海爾集團,一般公司旅遊就會去參觀。遊山玩水外再加上工業游,兩全齊美。
Ⅷ 工業旅遊有哪些問題
工業旅遊起源於歐洲,它是將工廠風貌、生產過程、企業文化作為旅遊資源,通過參觀、體驗、操作等方式滿足遊客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同時促進企業的發展。據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設計師介紹,三年來,我國工業旅遊遊客接待量年均增長31%,旅遊收入年均增長24.5%。到2016年末,全國共有1157個工業旅遊景點,接待遊客1.4億人次,旅遊收入213億元,吸納就業42.8萬人,工業旅遊發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雖然工業旅遊前途大好,但目前大部分的工業旅遊景區還處於初級階段,規模、人氣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實現工業與旅遊業的融合、造與玩的雙贏,仍面臨不少難題。
一、工業旅遊的九大問題
1、注重社會效益,經濟功能體現不明顯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設計之愛斐堡
目前開展工業旅遊的很多大中型工業企業的主導產品年產值和利潤均達到較高水平,旅遊接待收入在其中僅占很小的比例,因此他們發展工業旅遊主要的著眼在於宣傳企業形象,擴大社會影響方面,對於因此帶來的收入和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旅遊產品的內容有待豐富
目前工業旅遊項目多數以簡單的觀光為主,盡管也有部分參與性的活動,但內容較簡單,個別企業甚至把由於遊客參與帶來的成本視作一種負擔。由於旅遊線路內容不夠豐富,遊客停留時間多在1天以內,有些甚至不到1個小時。個別企業的接待有很強的季節性,有些企業工業旅遊的配套基礎設施不足。
3、旅遊服務不夠專業化,功能不完善
目前的工業旅遊項目多為工業企業自身推出,企業對旅遊業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在發展的初期階段與旅遊部門的聯系不多,因此往往是用企業工作的經驗來指導旅遊工作,而不是用旅遊業的標准規范和指導工作。
4、發展思路缺少規劃指導
部分工業企業對如何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尋找自身優勢的認識分析不夠。對把工業旅遊辦成什麼樣,形成多大規模,帶來什麼影響也缺少研究,對通過發展旅遊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研究也不夠深入。
5、宣傳促銷工作不到位
由於工業旅遊在目標顧客的定位上,仍比較側重於企業間的參觀與交流,多屬於商務旅遊的性質,面對大眾旅遊尚開發不足,因而在營銷上缺乏策劃和宣傳推銷,等客上門的現象仍然存在。
6、完整的旅遊概念尚未形成
目前工業旅遊在旅遊產品開發上表現為自然的、現實的多,特色的、創意的少,對遊客缺乏吸引力。而企業所在的工業區大都建築風格單一、環境的綠化美化水平較低,沒有像樣的賓館飯店、商業設施和休閑活動場所。這與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傳統觀光旅遊景點相比,是一個明顯的缺憾,也不符和旅遊活動中人們對於審美的要求,因而對工業旅遊業的發展很不利。
7、企業觀念亟待轉變
盡管一些開發較早的工業企業在發展工業旅遊上已嘗到一定的甜頭,然而在我國依然有一些企業管理層對發展工業旅遊抱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企業是產品製造的場所,閑雜人等到企業旅遊會影響生產活動的正常開展,企業開展工業旅遊是不務正業,因而對前來參觀旅遊的遊客抱著敷衍和排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