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郵政銀行的市場定位方法

郵政銀行的市場定位方法

發布時間:2021-04-25 04:46:08

『壹』 中國郵政銀行成立的具體日期以及成立後的市場定位

中國郵政銀行,一般我們都叫它郵政儲蓄所.
它成立於1986年.
在成立初期,它長期只吸儲,不貸款,吸收到的社會存款均轉存到央行,由後者支付高於儲蓄利率的利息,坐收利差收益。
2005年正式轉變為中國郵政銀行.

『貳』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基本職能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後的市場定位是:充分依託和發揮郵政的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金融服務;經監管部門批准,辦理零售類信貸業務和公司業務,與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有力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基本職能是:充分依託和發揮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叄』 郵政儲蓄的發展

2006年12月31日,銀監會同時要求,郵政儲蓄銀行籌建工作六個月內完成。

自此,這家未來中國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正式進入了「臨盆」的緊張准備階段。

特殊「異象」

郵政儲蓄業務從誕生之日起,就蘊藏了諸多「異象」——說它不是銀行,但它吸納存款;說它是銀行,但它只存不貸。

始於1986年的郵政儲蓄最初被央行界定為只存不貸,其吸收的存款有65%以上來自農村。1990年,郵政儲蓄存款由代辦改為全額轉存央行,由央行支付利息;該利率遠高於郵儲系統支付給儲戶的利率,郵政系統據此坐享著一筆穩賺不賠、毫無風險的利差收益。

自1996年至2002年,央行連續8次降息 ,但郵政儲蓄的轉存利率仍遠高於同期商業銀行交存央行的准備金利率;譬如,僅僅2002年當年,央行就向郵政儲蓄支付了180億元的轉存利息,成了郵電分拆之後中國郵政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2003年8月1日,央行提出,郵政儲蓄的轉存應該實行新老劃斷,准予此後新增的存款可以由國家郵政局自主運作,但放貸獲利仍為禁區;原有的存款(約8290億元)繼續按4.131%的利率轉存在人民銀行;央行的郵儲「包養」政策至此終結,轉存款利率下調,甚至比商業存款的一年期利率還低,郵政儲蓄當年因此一項就減少了45%左右的收益。

郵政儲蓄資金的增長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到2005年末,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3萬億元,存款余額居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及中國銀行之後,列第五位。郵政儲蓄存款余額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9.56%。

2003年,國家郵政儲匯局新增存款1496億元;2004年新增1750億元,也就是說當年能真正走向市場的郵政儲蓄資金已經高達2000億元左右。截至2006年8月,中國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1.54萬億元,其中,郵政儲蓄資金自主運用資產余額突破8000億元。

相對於其他商業銀行,郵政儲蓄的優勢在於縣域金融的網點優勢,郵政儲蓄銀行擁有2.5億儲戶和3.7萬個營業網點,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佔到2/3以上。且其絕大部分網點已經實現計算機聯網,可以實現全國通存通兌。

先天三道坎

在溫室里成長的郵政儲蓄能否在銀行競爭中站穩,很多人提出質疑。

業內專家表示,定位模糊、信貸經驗缺失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特殊性這三道「坎」,將考驗郵政儲蓄真正變身商業銀行的實際進程。

銀監會在籌備成立郵儲銀行時的市場定位是,充分依託和發揮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

但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銀監會給出的上述郵儲銀行市場定位不夠清晰,並沒有切實解決郵儲銀行將來「如何生存」的關鍵問題。另外,在目前沒有對郵政普遍服務的公益角色與盈利角色進行科學的劃分與量度的情況下,把目前具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的郵儲貿然推向市場,存在風險隱患。

與此同時,如何控制信貸風險也是缺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經驗的郵儲銀行必須跨過的一道檻。

「郵政儲蓄變身郵儲銀行,最重要的條件是具備商業銀行的信貸能力,但信貸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建立的,制度、人員、經驗都需要時間與市場檢驗。」一位金融學者表示,由於缺乏審貸經驗,又有放貸壓力和沖動,郵儲銀行在無市場經驗的情況下大量放貸,很難避免出現大量壞賬的風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從郵政儲蓄的現有人員構成、知識結構以及運作方式來看,郵政儲蓄部門根本不具備對貸款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一旦開展零售業務,必將帶來極大的經營風險。

資深銀行業內人士陳德沛則表示,銀監會剛剛出台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對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門檻進行大幅度調低。同時,隨著內地金融市場對外之門漸開漸大,外資銀行早已對農村金融市場這塊蛋糕虎視眈眈。

「現在再加上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及其服務於『三農』的政策導向,農村金融市場在資金面上勢必形成明顯的『賣方市場』,在整個農村金融市場監控機制尚未成熟,或有關部門並未足夠重視的時候,會不會造成混亂的局面呢?」陳德沛表示,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須防止欲速則不達。

後天三大難

然而,從原先「只存不貸」的儲蓄機構轉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業銀行也並非易事。

沒有了旱澇保收的轉存利息,郵政儲蓄開始被迫為自己吸收的存款資金苦尋出路。郵政儲匯局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存款業務、中間業務方面,郵政儲蓄和其他商業銀行並無差別,「就像一個商業銀行」,真正讓郵政儲蓄擔心的是資金運用。

雖然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開展拓展了郵政儲匯局的資金運用渠道,但目前還只是局限在小范圍試點。郵政資金的運用渠道依然十分有限,目前主要包括購買債券和協議存款。近兩年銀行業資金充裕,郵政儲蓄資金運用的收益情況並不十分理想。

而專家們普遍認為,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找準定位是郵儲銀行面臨的首要問題。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談儒勇博士表示,我國的金融市場仍主要為大銀行所壟斷,亟待建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讓中小銀行可以展開錯位競爭,為其生存尋找一個合適的環境。對於郵政儲蓄銀行來說,由於現有網點很多分布在農村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商業銀行撤出後,這一市場出現空白,郵政儲蓄銀行可以在這里謀求發展。但是,其在經營模式上,一定要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上海銀行發展研究部張吉光則通過分析郵政儲蓄銀行的比較優勢,提出充分利用現有的資金優勢和網路覆蓋優勢,走「城市批發+農村零售+中間業務」的道路。

雖然郵儲銀行的未來定位還不是完全清晰,但目前看來,監管部門無意使郵儲銀行成為類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五大國有銀行。按照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的說法,新組建的郵儲銀行將在保留利用郵政網路基礎功能的基礎上,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真正的難題在於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以及市場化經營時所面臨的機制和人才的瓶頸。

據不完全統計,銀監會去年派出郵政儲匯局檢查組1284次,檢查機構12425個,僅次於農信社及農商行、國有商業銀行。讓監管部門頭痛的是,郵政儲蓄資金運用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難以防範;郵政儲蓄機構內控薄弱,資金案件不斷發生,並且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郵政儲蓄機構作為金融機構的主體不清,財務與郵政混合,管理責任難以落實,監管難以深入。

『肆』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發展前景如何

郵政儲蓄銀行是由原來的郵政儲蓄變身而來,期間經歷了一段很長的發展歷程。郵政儲蓄是面向居民個人、依託郵政網點資源辦理的零售金融業務。我國郵政儲蓄業務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對聚集社會閑散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建設發揮起了積極作用。二十年來,郵政儲蓄業務迅猛發展,已成為我國金融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成立後的郵政儲蓄銀行,面臨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同質性的特性要求其必須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和調整,社會主義金融體制的不斷轉軌和創新,各個國有獨資金融機構的股份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境外金融資本的登陸,對經歷了20多年風雨磨礪的中國郵政儲蓄來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以較高的戰略調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斷優化的資源配臵、完善的機構管理和業務機制來應對當前金融市場競爭成為郵政儲蓄銀行需要深思的重要課題。

『伍』 郵政儲蓄銀行市場推廣方案

拿出你們郵政銀行的優勢來跟別的銀行的劣勢比,用田忌賽馬的方法贏得市場。

『陸』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性質、業務、職能

成為第五大銀行將完全繼承郵政儲蓄及各項郵政金融業務的資產和負債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今日在北京宣布成立,這是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立後,中國郵政儲蓄體制改革邁出的實質性步伐。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劉安東在成立儀式上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是金融體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項新的重要成就。其成立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和銀行體系的完善,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也必將有力地支持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陶禮明則表示,成立後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向城鄉居民提供小額信貸、消費信貸、信用卡、投資理財、企業結算等更豐富的金融服務。

據介紹,郵政儲蓄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建成全國覆蓋城鄉網點面最廣、交易額最多的個人金融服務網路。目前,擁有儲蓄營業網點3.6萬個,匯兌營業網點4.5萬個,國際匯款營業網點2萬個。其中有近60%的儲蓄網點和近70%的匯兌網點分布在農村地區。

截至2006年底,全國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6萬億元,存款規模列全國第五位。通過郵政儲蓄投保的客戶接近2500萬戶,占整個銀行保險市場的五分之一。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後的市場定位是:充分依託和發揮郵政的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金融服務;經監管部門批准,辦理零售類信貸業務和公司業務,與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有力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據了解,郵政儲蓄銀行組建期間,郵政儲蓄及各項郵政金融業務照常進行,並行使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原「郵政儲蓄」的品牌名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後,將完全繼承郵政儲蓄及各項郵政金融業務的資產和負債,客戶不必因改制而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柒』 請教現在國內主要銀行的市場定位都是什麼

四大國有銀行其實在整體業務結構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市場定位也基本雷同專,如果實在要區分屬的話,可以從一些個別業務上看出各自的特色;比如:

建行 :在房產按揭業務,尤其是住房公積金貸款這塊比較突出;龍卡的發行量也比較大;

中國銀行:主要是外匯業務、國際結算業務比較有優勢;

農業銀行:在縣鄉鎮這幾級的網點比較多;

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相對突出;網點多;

其他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相對定位比較清晰,比如招商銀行以電子銀行、網上銀行以及一卡通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著稱;民生銀行非凡理財也有一定特點;中信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在股份制銀行中是最突出的;……其他基本上也沒太多區別。畢竟現在國內銀行在整體的核心競爭力上跟先進銀行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

『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SWOT

strength網點多,深入到鄉村,有一定的客戶資源及儲蓄規模
weakness進入市場、轉型比其他銀行晚,蛋糕被別人分的差不多了,網點軟硬體未及時跟上
opportunity依靠品牌效應、發展潛力大
threat市場競爭激烈,前有四大行後有股份制銀行夾擊,客戶爭奪激烈,金融產品創新不足

閱讀全文

與郵政銀行的市場定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酒店夏季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77
旅行社組團策劃方案 瀏覽:68
國際大型會議策劃方案 瀏覽:188
培訓學校預招生方案 瀏覽:595
2019年扶貧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
志願市場營銷 瀏覽:141
元旦文藝趣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56
工行對公旺季營銷方案 瀏覽:603
中華文化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網路營銷及案例分析課程教案 瀏覽:131
企業微信營銷執行方案 瀏覽:905
新聞骨幹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339
校園團購策劃方案 瀏覽:663
廣西君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0
春節主題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00
高端媒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86
市場營銷學第03在線測試 瀏覽:537
貴州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與阿里 瀏覽:327
市場營銷製作app 瀏覽:6
市場營銷存在哪些風險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