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完成下面「調查報告」中的有關計算與分析.本小組同學家庭一周內丟棄的塑料袋的個數統計表 家庭 劉秀
(1)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是19,所以19就是這五位同學家丟棄的塑料袋個數的眾數; (2)(16+19+17+19+19)÷5 =90÷5 =18(個). (3)18×40=720(個). (4)我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使用塑料袋的個數. 故答案為:19,18,720,減少使用塑料袋的個數. |
⑵ 住建廳是什麼單位管什麼的啊(詳細)
住建廳是省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省關於住房保障、城鄉規劃和建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
具體如下:
(一)承擔規范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秩序的責任。起草住房和城鄉建設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制定規范性文件,研究提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重大問題的政策建議。編制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規劃。監督管理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執法和稽查工作。
(二)承擔保障全省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擬訂住房保障政策並指導實施,組織編制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擬訂廉租住房規劃及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中央、省有關廉租住房資金安排,指導和監督市、縣組織實施。
(三)承擔推進全省住房制度改革的責任。擬訂適合省情的住房政策,組織擬訂全省住房建設規劃並指導實施,指導住房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
住建廳職責分工:
1、關於政府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以及概算審批。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管後期,負責初步設計審批工作,配合省發展改革委審批概算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管前期,牽頭組織審查概算方案並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審批,參與初步設計工作。
2、關於節約用水。省水利廳負責節約用水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節約用水地方性法規、擬訂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訂有關標准,指導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
制定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和計劃用水制度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指導城市節約用水工作,參與節約用水地方性法規、規劃、政策的制定,根據節約用水政策、規劃和標准,制定城市建設和市政公用事業方面的節約用水制度、辦法和具體標准,落實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要求。
3、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省農業農村廳負責牽頭組織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關工作。
⑶ 對於通俗歌曲中融入中國元素的看法
民歌,中華民族流動的圖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文化瑰寶。作為我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的民歌無疑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這些世世代代在勞動人民中傳唱的,反映人民思想感情的歌曲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現在史書上可考的最早的民歌就是一首原始勞動歌謠:「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從中可以看出民歌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由於民歌在流傳的過程中受到了人們不斷的加工、改變,成為人們情感交流的第二種語言,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民歌就是一個民族獨特的音樂語匯,就是一個民族流動的圖騰!
由於它形成的過程完全取源於生活,提煉於生活,與各族各地的方言,自然條件,風俗
習慣及審美習慣緊密相連,因此它的美中透出一股質朴的生活氣息。正是因為它的美是如此
貼近生活,貼近靈魂,所以每當合唱隊員在唱到中國民歌時,投入的專注神情使人為之動容。
可見,民歌獨特的音樂語匯與炎黃子孫的心靈是相通的,它如我們的黃皮膚和黑眼睛一樣,
是中華兒女與生俱來的特質!
新民歌,民族精神的延續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文明程度的不斷推進,民歌已不再以原有的方式出現。人們運用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特有音樂語言,並注入新的活力。如果說傳統民歌是以口頭創作、口口相傳的形式產生和發展的話,那麼如今的作曲家們則是運用這些特有的民族音樂語言進行新的創作,使中國的民歌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延續。這里我們把這些作品姑且稱為新民歌。這些新民歌的體裁也是十分寬泛的。如《紅梅贊》、〈〈洪湖水,浪打浪〉〉、《誰不說俺家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我愛你塞北的雪》直至《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等廣為傳唱的創作歌曲,都以其濃重的中國民族音樂風格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新民歌。並且在那些特定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歌曲以其獨特的音調以及激人奮進的歌詞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及民族尊嚴。
在這次的調查中,當我們問及新民歌對你成長的影響時:
很大,鼓舞我前進
40歲--53歲家長 50%
35歲以上的教師 23.4%
35歲以下的教師 10%
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藝術產物對我們父輩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每一個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會懷念這些「火紅的歌謠」。
毋庸諱言,民歌它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延續,是一種在中華大地不斷滋養下特有的民族文化,也是整個中華魂的重要組成!它更是我們吸取藝術養料的重要來源之一!
然而正是面對這樣巨大的藝術遺產,近期藝體學院所做的一份調查卻不禁讓我們這些身為炎黃子孫的龍的傳人汗顏,調查結果表明:對傳統民歌的喜愛程度一題中,
喜 歡 有時喜歡 根本不喜歡
40歲--53歲家長 58.4% 41.6% 0%
35歲以上的教師 70.6% 29.4% 0%
35歲以下的教師 20.0% 80.0% 0%
16歲--17歲學生 6.5% 77.4% 16.1%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隨著年齡的遞減,對民歌的喜愛程度亦在遞減。同時,我們還做了對傳統民歌了解程度的調查:
很了解 一 般 只了解一點 根本不了解
40歲--53歲家長 16.7% 58.3% 16.7% 8.3%
35歲以上的教師 6.0% 70.5% 23.5% 0%
35歲以下的教師 0% 80.0% 20.0% 0%
16歲--17歲學生 0% 40.3% 54.8% 4.8%
根據這組數據,你不禁會問: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狀呢?
民歌,流行歌壇的清風明月
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國家改革開放後,在外來音樂文化的強烈沖擊下,使我國的民歌一度陷入了低谷!回首祖國經歷的十年浩劫,音樂創作也受到了禁錮,一旦國門開放,外來多種新潮的藝術形式給人們,特別是給年輕一代的聽賞觀念造成巨大沖擊。由於欣賞觀念上的差異,更使年輕一代樂於接受這種更為新奇、更為開放的藝術形式。 然而造成這樣現狀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的作曲家們一時無法拿出既帶有濃郁民族風格又迎合年輕人欣賞品位的優秀藝術作品。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喘息的間隙,「泊來的音樂文化」迅速成為音樂市場的主流。
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我們的民族歌曲暫時處於低靡狀態也是在這種大氣侯環境下的必然趨勢。然而,只要你留心觀察近年來通俗歌曲的發展脈絡,定會發現通俗歌曲中帶有民歌音調和風格的作品越來越多。您回想起那些熟悉的旋律了嗎——周艷泓的〈〈又見茉莉花 〉〉重新演繹了傳統民歌<<茉莉花>>;劉歡的《好漢歌》讓人不禁聯想起中國古老大地上曾發生過的一幕幕悲壯之舉;再如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兩句的<<纖夫的愛>>,其奔放豪邁的曲調風格,粗曠直白的歌詞都讓聽者回味無窮;類似的歌曲中還有朱哲琴的<<阿姐鼓>>,其悠揚的曲調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秘的境地,不勝枚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楓的〈〈大中國〉〉,那特具秧歌音調的歌曲唱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使我們看到了民歌音調在通俗歌曲中的極佳結合點。
這些帶有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近幾年來得到廣大聽眾的認可,也受到了專業音樂人事的青睞。
在這次的調查中獲得的數據也基本與我們得出的結論不謀而合。當問及對帶有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的喜歡程度時:
40~53歲的家長 35歲以上的教師 35歲以下的教師 16-17歲的學生
很喜歡 16.7% 23.5% 20% 3.2%
比較喜歡 33.3% 35.3% 30% 30.6%
可見,此類音樂在受歡迎程度上看,它的前景還是相當樂觀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歌作為本民族獨特的音樂語言,盡管它的表現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但仍能激起大多數炎黃子孫的心靈共鳴,可見民歌還是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
在這一個個跳躍的音符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親切與熟稔。這份獨特的靈性正是由我們腳下的這片黃土地深情孕育出的碩果,也正是這片熱土給予了它頑強的藝術生命力!可見雖然我們的民歌有它的低潮期,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民歌一定會走出低靡狀態,重新成為人們鍾愛的藝術形式!看來,民歌重振往日雄風也是大多數人們的內心所願。從我們的調查中,也很欣喜地發現了這一點:
當我們問道「你認為當今社會是否需要大力提倡並發展宣揚民族音樂」的時候:
40~53歲的家長 35歲以上的教師 35歲以下的教師 16~17歲的學生
很有必要 58.3% 71% 90% 67.7%
都認為這項工作對於國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可見,帶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在眾多的聽眾中還是擁有極高的支持率的。
民歌,你的明天會很美
綜上所述,我國的民歌經歷了不同的時期,形成了不同的表達形式,盡管有低潮但它仍以頑強的生命力體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那麼,它的前景將會如何呢?讓我們來預測一下吧。
預測一:依照如今通俗歌曲民族化頗為旺盛的勢頭,以此為主要形式的通俗歌曲將不斷發展,而且民族化的成分在歌中的比例會日趨增加,用一種新型的民歌形式迎合廣大聽眾群。
預測二:盡管現今的民族化流行歌曲已有不小勢頭,但從我們課題組所調查出的學生對民歌的了解及喜愛程度的孤陋寡聞的數據中,以及50歲左右家長對流行歌曲的民族化的不太理想的認可中,如果不(必須)進行創作手法上的創新和開拓,民歌將很難重獲昔日的聖寵。
預測三:當中國整個社會進入一種較穩定和較完善的社會狀態下,隨著人們本身對音樂修養和音樂素質的提高,我們的民歌將會有一次返樸歸真的復辟,那時,它將以更高的人文精神和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徵來鼓舞我們這些中華兒女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和民族的文化。
預測四:我們的民歌將走向世界。有位名家說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們的民歌將以更新的形式,如那中國民族音樂回響在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般,回盪在世界的音樂聖殿中。
盡管大家各抒己見,但有一點得到了共識:大家都認為,當今我們的社會宣傳媒體應加強對民歌的宣傳力度,我們的作曲家們也應當創作出更多的優秀音樂作品,我們的音樂教育傳播者為後人打開一扇了解中國民歌藝術的大門,而我們的青年一代,更應該用極高的熱情來關注和發揚我們的民歌事業!
作為進才的學子,我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音樂.在這紅綠相間的雅典園中,我們更希望能時常聽到民歌優美的旋律,來陶冶我們的情操.為此,我們課題小組向學校提出倡議:倡議我們進才中學確立一個每月民歌日。在這民歌日中,讓全體師生都來關注我國的民歌音樂,一起陶醉在那一串串民歌聲中。
了解中國的民歌,就是了解中國的音樂史;懂得中國的民歌,就是懂得中國的語言文化;喜愛中國的民歌,就是熱愛我們的民族;發揚中國的民歌,亦是把中國的音樂文化推向世界的藝術之林! 不止300了。。。。
⑷ 有人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結合信天游,蒙古音樂等民族音樂,談談觀點
民歌,中華民族流動的圖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文化瑰寶。作為我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的民歌無疑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這些世世代代在勞動人民中傳唱的,反映人民思想感情的歌曲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現在史書上可考的最早的民歌就是一首原始勞動歌謠:「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從中可以看出民歌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由於民歌在流傳的過程中受到了人們不斷的加工、改變,成為人們情感交流的第二種語言,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民歌就是一個民族獨特的音樂語匯,就是一個民族流動的圖騰!
由於它形成的過程完全取源於生活,提煉於生活,與各族各地的方言,自然條件,風俗
習慣及審美習慣緊密相連,因此它的美中透出一股質朴的生活氣息。正是因為它的美是如此
貼近生活,貼近靈魂,所以每當合唱隊員在唱到中國民歌時,投入的專注神情使人為之動容。
可見,民歌獨特的音樂語匯與炎黃子孫的心靈是相通的,它如我們的黃皮膚和黑眼睛一樣,
是中華兒女與生俱來的特質!
新民歌,民族精神的延續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文明程度的不斷推進,民歌已不再以原有的方式出現。人們運用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特有音樂語言,並注入新的活力。如果說傳統民歌是以口頭創作、口口相傳的形式產生和發展的話,那麼如今的作曲家們則是運用這些特有的民族音樂語言進行新的創作,使中國的民歌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延續。這里我們把這些作品姑且稱為新民歌。這些新民歌的體裁也是十分寬泛的。如《紅梅贊》、〈〈洪湖水,浪打浪〉〉、《誰不說俺家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我愛你塞北的雪》直至《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等廣為傳唱的創作歌曲,都以其濃重的中國民族音樂風格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新民歌。並且在那些特定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歌曲以其獨特的音調以及激人奮進的歌詞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及民族尊嚴。
在這次的調查中,當我們問及新民歌對你成長的影響時:
很大,鼓舞我前進
40歲--53歲家長 50%
35歲以上的教師 23.4%
35歲以下的教師 10%
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藝術產物對我們父輩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每一個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會懷念這些「火紅的歌謠」。
毋庸諱言,民歌它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延續,是一種在中華大地不斷滋養下特有的民族文化,也是整個中華魂的重要組成!它更是我們吸取藝術養料的重要來源之一!
然而正是面對這樣巨大的藝術遺產,近期藝體學院所做的一份調查卻不禁讓我們這些身為炎黃子孫的龍的傳人汗顏,調查結果表明:對傳統民歌的喜愛程度一題中,
喜 歡 有時喜歡 根本不喜歡
40歲--53歲家長 58.4% 41.6% 0%
35歲以上的教師 70.6% 29.4% 0%
35歲以下的教師 20.0% 80.0% 0%
16歲--17歲學生 6.5% 77.4% 16.1%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隨著年齡的遞減,對民歌的喜愛程度亦在遞減。同時,我們還做了對傳統民歌了解程度的調查:
很了解 一 般 只了解一點 根本不了解
40歲--53歲家長 16.7% 58.3% 16.7% 8.3%
35歲以上的教師 6.0% 70.5% 23.5% 0%
35歲以下的教師 0% 80.0% 20.0% 0%
16歲--17歲學生 0% 40.3% 54.8% 4.8%
根據這組數據,你不禁會問: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狀呢?
民歌,流行歌壇的清風明月
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國家改革開放後,在外來音樂文化的強烈沖擊下,使我國的民歌一度陷入了低谷!回首祖國經歷的十年浩劫,音樂創作也受到了禁錮,一旦國門開放,外來多種新潮的藝術形式給人們,特別是給年輕一代的聽賞觀念造成巨大沖擊。由於欣賞觀念上的差異,更使年輕一代樂於接受這種更為新奇、更為開放的藝術形式。 然而造成這樣現狀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的作曲家們一時無法拿出既帶有濃郁民族風格又迎合年輕人欣賞品位的優秀藝術作品。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喘息的間隙,「泊來的音樂文化」迅速成為音樂市場的主流。
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我們的民族歌曲暫時處於低靡狀態也是在這種大氣侯環境下的必然趨勢。然而,只要你留心觀察近年來通俗歌曲的發展脈絡,定會發現通俗歌曲中帶有民歌音調和風格的作品越來越多。您回想起那些熟悉的旋律了嗎——周艷泓的〈〈又見茉莉花 〉〉重新演繹了傳統民歌<<茉莉花>>;劉歡的《好漢歌》讓人不禁聯想起中國古老大地上曾發生過的一幕幕悲壯之舉;再如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兩句的<<纖夫的愛>>,其奔放豪邁的曲調風格,粗曠直白的歌詞都讓聽者回味無窮;類似的歌曲中還有朱哲琴的<<阿姐鼓>>,其悠揚的曲調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秘的境地,不勝枚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楓的〈〈大中國〉〉,那特具秧歌音調的歌曲唱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使我們看到了民歌音調在通俗歌曲中的極佳結合點。
這些帶有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近幾年來得到廣大聽眾的認可,也受到了專業音樂人事的青睞。
在這次的調查中獲得的數據也基本與我們得出的結論不謀而合。當問及對帶有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的喜歡程度時:
40~53歲的家長 35歲以上的教師 35歲以下的教師 16-17歲的學生
很喜歡 16.7% 23.5% 20% 3.2%
比較喜歡 33.3% 35.3% 30% 30.6%
可見,此類音樂在受歡迎程度上看,它的前景還是相當樂觀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歌作為本民族獨特的音樂語言,盡管它的表現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但仍能激起大多數炎黃子孫的心靈共鳴,可見民歌還是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
在這一個個跳躍的音符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親切與熟稔。這份獨特的靈性正是由我們腳下的這片黃土地深情孕育出的碩果,也正是這片熱土給予了它頑強的藝術生命力!可見雖然我們的民歌有它的低潮期,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民歌一定會走出低靡狀態,重新成為人們鍾愛的藝術形式!看來,民歌重振往日雄風也是大多數人們的內心所願。從我們的調查中,也很欣喜地發現了這一點:
當我們問道「你認為當今社會是否需要大力提倡並發展宣揚民族音樂」的時候:
40~53歲的家長 35歲以上的教師 35歲以下的教師 16~17歲的學生
很有必要 58.3% 71% 90% 67.7%
都認為這項工作對於國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可見,帶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在眾多的聽眾中還是擁有極高的支持率的。
民歌,你的明天會很美
綜上所述,我國的民歌經歷了不同的時期,形成了不同的表達形式,盡管有低潮但它仍以頑強的生命力體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那麼,它的前景將會如何呢?讓我們來預測一下吧。
預測一:依照如今通俗歌曲民族化頗為旺盛的勢頭,以此為主要形式的通俗歌曲將不斷發展,而且民族化的成分在歌中的比例會日趨增加,用一種新型的民歌形式迎合廣大聽眾群。
預測二:盡管現今的民族化流行歌曲已有不小勢頭,但從我們課題組所調查出的學生對民歌的了解及喜愛程度的孤陋寡聞的數據中,以及50歲左右家長對流行歌曲的民族化的不太理想的認可中,如果不(必須)進行創作手法上的創新和開拓,民歌將很難重獲昔日的聖寵。
預測三:當中國整個社會進入一種較穩定和較完善的社會狀態下,隨著人們本身對音樂修養和音樂素質的提高,我們的民歌將會有一次返樸歸真的復辟,那時,它將以更高的人文精神和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徵來鼓舞我們這些中華兒女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和民族的文化。
預測四:我們的民歌將走向世界。有位名家說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們的民歌將以更新的形式,如那中國民族音樂回響在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般,回盪在世界的音樂聖殿中。
盡管大家各抒己見,但有一點得到了共識:大家都認為,當今我們的社會宣傳媒體應加強對民歌的宣傳力度,我們的作曲家們也應當創作出更多的優秀音樂作品,我們的音樂教育傳播者為後人打開一扇了解中國民歌藝術的大門,而我們的青年一代,更應該用極高的熱情來關注和發揚我們的民歌事業!
作為進才的學子,我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音樂.在這紅綠相間的雅典園中,我們更希望能時常聽到民歌優美的旋律,來陶冶我們的情操.為此,我們課題小組向學校提出倡議:倡議我們進才中學確立一個每月民歌日。在這民歌日中,讓全體師生都來關注我國的民歌音樂,一起陶醉在那一串串民歌聲中。
了解中國的民歌,就是了解中國的音樂史;懂得中國的民歌,就是懂得中國的語言文化;喜愛中國的民歌,就是熱愛我們的民族;發揚中國的民歌,亦是把中國的音樂文化推向世界的藝術之林!
不止300了。。。。
⑸ 如何評價明星在市場營銷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我先提個總綱,便於提問者了解
1、 明星代言決定於產品的特點,營銷策略,因為廣告是營銷的一部分,需要人們覺得有公信力的產品當然找成龍老大哥之類的人做,需要時尚導向的當然由當紅明星做如百事。
2、明星代言的風險有三個:一個是看了又記住了明星忘了產品,二是明星形象與產品形象向勃,反而降低了產品的宣傳力度,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明星代言,大部分受眾都是愛屋及屋,一方面某種產品的代言明星並不被所有產品目標消費群所接受,那麼自然流失一部分。更可怕的是如果明星出了什麼問題,呵呵,恨屋及屋那麼直接對產品和品牌造成不可預計的嚴重損失。比如說安利的代言請田亮,丑聞一出安利當機立斷換了易建聯。還有森馬哈哈說到森馬我想笑三個代言的明星有2個涉入最進新聞
3、呵呵跑題了,太憤慨了,下面我就從網上整理的具體資料和你分享一下吧:
首先談明星代言的好處
企業請明星代言已逐漸成為了時下廣告界的時尚,走在大街小巷看到的
廣告都是明星靚女。很多品牌嘗到了明星代言的甜頭,
明星代言的本質是利用明星的聚眾效應,即將某知名的、令人喜愛的、尊敬的、權威的人物與具體產品組合、嫁接、聯系起來,將明星的價值轉移到後者上面。
選擇明星作品牌代言人要慎重,必須綜合考慮其形象、魅力、知名度、親和力、可信賴度、現代感、受歡迎程度等因素,要讓明星真正融入到產品和企業中去。
一、 知名度
人氣旺,說明知名度高,也才能吸引觀眾眼球,甚至能引發大眾的討論,因為人都喜歡新鮮、時尚的事物。
二、公眾形象好
形象好,既包括外在的容貌、身材、氣質要好,還包括明星的公信度(如精神面貌、思想品德、為人處事等)
要好。因此,要充分考慮明星的公信度。會產生愛屋及烏的移情效果。
三、融合度
一個真正成功的代言,光看明星的人氣是不夠的,還要看明星與品牌的匹配程度,這里的匹配度是指明星的形象、個性要與品牌的形象、個性匹配。匹配度好,則能讓無形的品牌個性迅速搶占消費者的心智資源。
四、認同度
雖然不是當前最紅的明星,但他有一定的群眾群,在特定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這樣的明星同樣有價值。 如一些中青年人心中的大明星
在來談談風險及如何規避一系列問題
明星代言人作為近年來運用較多的廣告宣傳手段,正成為許多企業夢想快速促進銷售和塑造品牌形象的捷徑。但明星代言人從來都是把雙刃劍,在給企業快速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明星代言人也蘊涵著高度的風險。
一、代言人風險
總體而論,明星代言人風險主要來自於選擇方式、傳播過程和明星自身發展幾方面。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方面:
1.選擇成本風險
企業作為盈利機構,其任何決策都應建立的充分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礎之上,所以,一個首要問題是:我的企業是否應該採用明星代言人策略?是否採用明星代言成為代言人策略的首要風險,但它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風險。當商家習慣從「使用明星代言人後會帶來什麼收益」角度去思考時,風險怪獸卻已經將企業含在口中了。
毫無疑問,請明星做代言人的成本巨大的。如一線明星的身價在200萬~300萬元間,大明星的身價為500萬~800萬元,巨星身價則高達1200萬元左右。在擁有1400多個品牌形象代言人的晉江,高額的明星代言費常佔到了眾多中小企業全年銷售額的一半以上。而即使採用了明星代言人,還要求有持續的投放廣告和相關活動等,傳播費用一般要達到請明星代言費用的五倍以上才能產生形象代言的效果,這更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而國內許多企業在使用明星代言人策略上存在巨大的賭徒心理,常常是砸鍋賣鐵以求一「星」,這無疑給企業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風險種子。
2.關聯度風險
企業啟用明星代言是為了使消費者將明星與產品(品牌)聯系,並把對明星的好感轉移到對產品和品牌的態度上來,而消費者能否把明星和產品聯系起來的一個主要因素取決於明星與產品間的關聯度,具體而言,表現為明星代言人在特性、氣質等方面與產品(或品牌)是否一致。比如奧運冠軍給專業運動類產品代言就比較合適,給煙酒類產品代言則不夠相關,因為運動員一般是不吸煙飲酒的。
企業所選明星代言人的特性不契合產品和品牌特質的例子屢見不鮮,如中老年人用品北極熊海狗油曾找青年演員王思懿做代言人、聯想曾經請F4做旗下數碼產品的代言人等。明星和產品或品牌之間關聯度不強,還在深層次上表現為代言人傳達的信息和廣告產品的核心訴求不相吻合,明星代言人與產品傳播定位及品牌個性、形象不一致, 最終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
3.吸引力風險
企業選用明星代言自然是為了藉助明星強大的影響力來促進產品快速進入市場,但明星的影響力卻不是永久的,明星發展同樣存在「生命周期」,這需要企業對明星的發展前景做較准確的預測。許多明星吸引力驟降給其所代言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如2002年世界盃前夕,米盧一下子代言三個品牌,但世界盃過後米盧的離職卻給在他身上下重注的企業一個沉重打擊;開爾服飾受毛寧負面新聞影響不得不中斷了一切贊助及廣告活動;高楓擔任浩男西服品牌形象代言人後不到一個月就突然去世,讓代言合同成了一紙空文,而浩男服飾面臨窘境等。
明星代言人對受眾吸引力不足而引起的吸引力風險,使得企業選擇明星代言人如同一場賭注。如果對代言人的選擇不準確,就可能浪費企業巨額的資金,同時失去寶貴的宣傳發展機遇。
4.獨特性風險
獨特性風險是指明星代言人的獨特性差所引起的廣告傳播效果差的風險。獨特的明星形象最能帶給消費者清晰的感覺,使消費者把明星和產品強烈的聯系起來,從而有助於從「喜愛明星」到「喜愛產品和品牌」情感的轉移。但現在的明星有哪個其他企業沒有用過的?明星代言多個品牌的現象十分常見,這就造成消費者一方面會引起記憶的混淆,把一個品牌和另一個品牌張冠李戴;另一方面對明星的不信任感加大、認為明星推薦某產品僅為獲得巨額廣告酬勞而已。
另一方面,獨特性風險與吸引力風險是相關聯的。一般而言,正走紅的明星吸引力按理來說應該是最強的,但當紅明星是稀缺品,眾多商家都希望通過明星來打市場,於是明星所代言的品牌就較多,許多當紅明星如劉德華、周傑倫、劉翔等則代言的產品高達六七個,但普通的消費者能夠記住幾個呢?明星代言多個品牌其獨特性就會削弱,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下降,自然的其吸引力就會直線下降。
5.可信度風險
可信度風險指來自明星代言產品時推薦信息的真偽,如果消費者對明星代言人所傳遞的信息產生懷疑甚至認定為虛假信息,就會做出對產品的不利反應。消費者對明星代言該產品的可信度低除了關聯度、吸引力和獨特性等因素外,還可能由於企業製作和傳播宣傳信息不當而引起風險。
近年來,以明星代言廣告而引起的法律問題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如消費者將「蓋中蓋」及其代言人鞏俐告上法庭、將寶潔SK-II及其代言人劉嘉玲告上法庭等,理由均是明星對產品進行了虛假宣傳,這給企業形象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同時,政府也開始加強對明星證言廣告的管理,如新出台的法規規定醫葯產品禁用名人代言等。
6.一致性風險
一致性風險主要指企業或品牌形象不一致所引起的風險。一方面,它表現在企業隨意更換明星代言人引起的品牌亂碼。我們知道,一旦企業實施了代言人策略,也就在開始了品牌形象的塑造,明星形象就和品牌形象緊密的結合起來了。企業代言人更換的不當,就會引起消費者對品牌形象認知的混亂,從而達不到塑造品牌形象的目的。
另一方面,一致性風險可能是由於明星形象與品牌形象的不一致。明星都有自己的事業,企業很難把明星當自己的員工來管理,所以,明星在生活事業中的多變會對企業形象塑造策略造成嚴重影響。比如溫柔嫻淑的女星代言某淑女裝後,可能立即在熒幕上塑造了潑辣的形象,這就與淑女裝不一致了。明星不維護其所代言的品牌形象還可能由其言行引起,如謝霆鋒曾作為可口可樂的代言人,但卻在車內向記者潑百事可樂而引起軒然大波。這都對企業品牌形象的塑造造成惡劣的影響。
二、風險規避策略
1.將明星代言人策略納入品牌建設戰略
規避明星代言人諸多問題和風險的一個根本措施是將明星代言人策略納入企業的品牌建設戰略,只有上升到戰略層面才能避免「術」的種種不足之處。由此可見,企業使用明星代言人的前提就是企業要不要建設自己的品牌。並非所有的行業都適合採用品牌戰略,這主要取決於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了解程度。如果消費者非常了解產品品質,企業就不適合採用代言人來樹立品牌形象,因為即使你的品牌再有名,但消費者了解到你的產品與其他廠家的產品其實並沒有顯著差別,仍然不會增加購買,如工業品等;而當消費者對商品品質了解較少時,企業就可以考慮採用代言人來建立品牌,因為這時候消費者將主要依賴企業的品牌信譽來做出購買決策,如MP3等。
2.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
選擇明星代言人作為一項重要的企業營銷決策,不能只依據對當下流行趨勢的簡單判斷。由於明星發展同樣存在生命周期的效應,對其魅力狀況及未來的人氣發展必須有科學的指標體系來輔以實現,只有這樣才能使明星效應和產品宣傳達到珠聯璧合的效果。
建立科學指標體系的前提是深入研究目標消費者的特徵。之所以強調目標消費者是因為明星的總體知名度很高,但可能目標消費者群卻對其知曉較少;目標消費者對明星的知曉度很高,但可其美譽度卻較低;明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較高,但目標消費者卻反感其為這個產品代言等。研究目標消費者的特徵就是要分析他們的消費期望和偏好、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明星等。研究表明,大眾喜愛明星的主要原因是源自其出眾的才藝、外觀氣質、性格和行事風格、品質和精神和貢獻度等八個主要方面,那麼,科學指標體系就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分別加以量化,評定出目標消費者喜愛的明星。
3.選擇合適的明星代言人
選擇合適的代言人也就是按照建立起來的科學指標體系,從明星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明星與產品的關聯度等角度去考慮適合為企業代言的明星。不同的明星往往適合代言的產品也不一樣,選擇時還應注意企業使用代言人目的的側重點。如果是想迅速提高產品和企業的知名度,那麼需要選用當紅明星;想增加廣告說服力,就要注重明星的社會美譽度,;想強化品牌形象,要考慮到所選用明星形象與產品和品牌是否高度關聯等等。當今市場,雅客V9維生素糖果選用青春靚麗的周迅做代言人、好記星選擇精通漢語的大山為代言人等,都是十分成功的例子,這些合適的代言人也給企業帶來了跨越式的增長效果。
4.製作宣傳信息
明星代言人的宣傳信息要傳達什麼樣的創意、情報及態度才能引起消費者的購買呢?不能以為明星對消費者有強烈的吸引力和魅力就忽略宣傳信息的製作。事實上,國內許多明星代言廣告都是粗製濫造的,不僅將明星與產品的主次顛倒(忽略了產品信息傳達該是第一要素,光展示明星魅力而沒將明星與產品核心訴求相結合),而且高度雷同,均是「我一直用它」、「相信我」之類的假惺惺之言。
隨著國家加強對名人推薦性廣告的管理,企業應盡量減少推薦、證言式廣告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讓明星在特定情景的表演中展現產品形象和功能,我們看到許多優秀的跨國公司就是採用這種形式的,如劉翔用可樂營救他人的可口可樂代言廣告等。同時,廣告要傳達真實有效的產品信息,這樣才能避免消費者信任和法律風險。
5.採取整合營銷傳播
採取整合營銷溝通策略能夠保駕護航,減少對明星代言的依賴風險。首先,要有合適的媒介選擇策略,也就是在充分考慮目標溝通對象的媒體習慣、產品的特徵、信息的類型、媒體成本及其他媒體因素的基礎上,選擇目標受眾偏好的通道。充分挖掘明星代言人的使用價值,除媒體廣告外,新聞發布會、明星參與的公益活動等等都能有效增進產品代言效果。其次,要輔以實施配套的產品策略、價格手段和渠道策略等。比如選擇巨星做某化妝品的代言人後,該化妝品的定位與定價就不能太低端,因為巨星自己是不使用低端化妝品的,同時,該化妝品也不能沿街兜售,而要擺在明亮的櫥窗內展示等等。
6.管控好明星
對明星的管控是個難題,因為明星畢竟不隸屬於企業。企業管控明星主要通過合同約定的方式,用法律的手段來防範明星風險。通過與明星簽訂代言合同時的附加條款,約定在擔任企業形象代言人期間若由於明星自身行為給企業帶來不良影響,企業有權中止合同,停止支付費用,並要求明星賠償企業損失等。有實力的企業還可以通過採用買斷明星代言權的方式,避免性風險發生;即使企業實力不強,也要規定明星不能再代言同類產品,盡可能降低風險發生率。
⑹ 廣西各市的中草葯市場的具體地址知道的請告訴在下
在廣西玉林市中葯材專業市場——銀豐中葯港,客商正在采購中葯材(8月21日攝)。
廣西玉林市中葯材專業市場建成於1988年,當時玉林既不是中葯材原產地,也不是交通樞紐城市。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玉林中葯材市場已有經營戶900多戶,經營品種1000多種,市場年成交額超過10億元,吸引了四川、安徽、河南、浙江、雲南等地的大批葯商,他們紛紛走向農村,建基地,找貨源,使玉林中葯材產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玉林中葯材市場內八角、沙姜、肉桂、雞骨草等10多個主要品種的中葯材全部產自玉林本地,玉州、福綿的天冬、雞骨草,容縣、北流的八角、肉桂還成了響當當的「名牌貨」,中葯材已成為玉林市的一個重要產業。
廣西中草葯業在開辟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將首選選擇東盟這個大市場。」廣西衛生廳長高楓說道。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計劃的啟動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給廣西中葯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廣西將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強國際中葯市場的調查,掌握國際上不同國家的葯政法規,採取不同的銷售策略,加強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現代化的營銷手段,打通中草葯出口通道,開辟國際市場。
廣西中草葯資源豐富,中草葯物種達到4600多種。中國400多種常用中葯原料葯材中,有70多種主要來源於廣西,其中10多種佔全國總產量的50%~80%以上。除豐富的野生資源外,廣西人工種植葯材也頗具規模,種植葯材面積約佔全國栽培面積的20%,是全國四大葯材產區之一。
南寧海關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中葯材大省廣西正以迅猛的態勢搶占東南亞中葯材市場。2005年,廣西共出口中葯材3500多萬美元,比2004年增長24.8%。其中,對越南出口的中葯材達3100多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88.8%。高楓介紹:「目前,我們大量的中葯材正通過中越邊陲小鎮愛店銷往越南。在愛店,雲集了百餘家經營中葯材進出口貿易的客商,每天從愛店運往越南的中草葯多的時候達100多噸,少的時候也有20多噸,年成交額在2億元人民幣左右。愛店口岸已成為中越邊境最大的中草葯貿易市場。」
越南民間長期以來保持著用中葯材治病的習慣。據越南史料記載,隋唐時期,中國經典醫葯著作《黃帝內經》等相繼傳入越南;南宋以後,中醫葯已在越南民間廣泛應用。
廣西方面調查發現,近年來,越南人均醫葯費開支增長約10倍,中葯市場也隨之紅火起來,商家在各地先後開設的大型中葯材店鋪有200多家。這些葯店銷售的葯材除少部分為越南當地生產外,大部分都從中國進口。
高楓說:「越南人比較相信中草葯的醫療效果,他們把本國出產的草葯叫做『南葯』,把從中國進口的中草葯叫做『北葯』。越南客商從中國進口的葯材除了滿足越南消費市場的需要之外,還轉口銷往緬甸、寮國、泰國等周邊國家。」
十多年前,地處廣西邊境地帶的愛店只有100多戶本地農家和3條下起雨來就泥濘不堪的小街。活躍的邊境中草葯貿易,使廣西在2002年實施邊境大會戰時,下決心加大對愛店這個邊陲小鎮基礎設施的建設。如今,8條寬闊、整潔的大街把愛店裝扮成了一個頗具氣派的邊陲小鎮,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中葯材客商在這里投資開設了自己的店鋪。
愛店口岸開展中越邊境貿易已有100多年歷史,如今已經成為連接東盟與中國大西南兩個市場的貨物中轉站,每年越南從中國進口的中葯材有8成以上都是從愛店出關。
中越葯材貿易熱催生了「中醫合作熱」,兩國醫學界在傳統醫葯領域的合作漸入佳境。最近,越南傳統醫葯學院院長黎文仲到中國訪問時表示,越南希望派一些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到中國中醫科學院來接受中醫中葯的培訓;也希望中國中醫科學院派專家到越南,以一邊講授課程、一邊診治疾病的方式開展醫療服務。
高楓說,佔領越南中葯材市場只是第一步,廣西將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速進軍東盟中葯材市場。事實上,廣西的中葯企業已經採取行動到東盟市場搶佔先機。廣西玉林的正骨水已經擺上泰國曼谷的街頭。
⑺ 著名歌手高楓:34歲在母親懷中去世,遺作令人細思極恐,他作品是什麼
現在的華語樂壇,到處都充滿著商業氣息,無論是快餐式的音樂文化,還是各種選秀節目誕生出來的流量歌手,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們,當年華語樂壇的巔峰時期已經過去了。
現在已經不是任何一首音樂作品都值得我們去花時間賞析的年代了。
甚至有很多著名音樂人,都已經被當下的樂壇氛圍給弄得沒有任何的主見,也跟著登上一些綜藝節目,逐漸的失去了原本的音樂原則。
可能這樣發展下去,就只會導致華語樂壇走向低級的市場,這對於整個華語樂壇都是一種損失。
市場會有自己的選擇,也會緊跟著全球音樂的腳步去做篩選,這也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優秀歌手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只能一步步沉淪在音樂的邊緣。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華語樂壇的現象。
不過還有一些沒有被同質化、被這個市場所融化的,創作出來的歌曲根本沒有人聽,他們也會感到困惑,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堅持當初的夢想,畢竟自己也要生活。
其實,為了生活去拉低自己原則的歌手,一定可以多賺錢,但卻失去了值得我們追逐的資本。
回顧幾十年前,可能音樂才華還不是這么俗套的東西,怎麼現在卻變成這樣了?
希望華語樂壇能夠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