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找份物業管理的行業研究報告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報告頁碼】 459頁 【圖表數量】 58個
【印刷版價】 6300元 【電子版價】 6800元 【兩版合價】 7300元
【英文版價】 12000元 【英文電子】 13000元 【交付方式】 EMS特快專遞
→內容簡介
目前全國實行物業管理的房屋面積超過100億平方米,物業管理覆蓋率已接近50%,北京等較發達城市的覆蓋率達70%,深圳、上海已達90%以上。以上3座城市物業管理企業創造的產值已佔當地國民生產總值的2%左右。全國物業管理企業已超過3萬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3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可見,物業管理在我國發展快速,市場廣闊,潛力無窮。
然而物業管理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諸多的困難和壓力,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和矛盾:行業公信受到質疑;相關主體矛盾頻發;有關制度尚待落實;市場機制有待完善;執法困境沒有解決;行業風險日益加劇。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加快、市場競爭加劇和WTO環境下,國外先進的物業管理企業紛紛進入國內,這些都使得我國的物業管理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內部是企業的無序非正當競爭,外部來自宏觀大環境如法制環境的不完善、政府導向的干預等,外部微觀有具有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管理超前的外資狼,例如美國的為您服務與澳洲的商務年華等以及機制靈活、擁有成本優勢的民營物業管理企業等等,還有在物業管理發展較成熟的地區,競爭不斷加劇,競爭日趨白熱化。
21世紀社會對物業管理的需求,既是多元化的綜合需求,又是個性化的需求;既有物業本身的需求,又有物業使用人建立在物業基礎上的需求,紛繁復雜。在眾多的各種需求裡面,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需求:人為適應生存和發展而產生的需求。它要求社會諸多功能在個性化及個人領域得到延伸,以便更好地通過使用物業連接人與社會。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逐步從產品時代演變到品牌時代。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物業管理高端、中端與低端市場層次逐步顯現,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就必須基於細節,完美創新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這是當前物業管理企業戰略思維與現實抉擇。我國物業管理覆蓋率還比較低。除現有住宅小區必須進行物業管理外,大范圍的後勤服務社會化定會給物業管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僅就廣州而言,到2007年年底前,廣州市舊城區物業管理覆蓋率將達到75%。
本研究咨詢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建設部、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產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本報告對國內外物業管理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趨勢、投資前景等進行了分析,並對中國重點城市物業管理的發展做了具體分析,深入研究了物業管理優勢企業的發展、經營狀況。是物業管理企業及相關企業和單位、計劃投資於物業管理的企業等准確了解目前中國物業管理市場發展動態,把握物業管理發展趨勢,制定市場策略的必備的精品。
目 錄
CONTENTS
第一部分 國內外物業管理發展概況
第一章 物業管理的相關概述 1
第一節 物業管理的介紹 1
一、物業管理的定義 1
二、物業管理服務的內容 1
三、物業管理七大特色 3
四、中外物業管理發展歷史對比 5
第二節 國內外物業管理基本特徵的比較 7
一、國外物業管理的基本特徵分析 7
二、國內物業管理的基本特徵分析 10
第三節 物業管理產權理論分析 12
一、產權理論簡介 12
二、物業管理產生的產權理論解釋 12
三、我國物業管理發展的產權理論解釋 14
第二章 國際物業管理的發展分析 17
第一節 國外物業管理的發展綜述 17
一、國外住宅區的物業管理概覽 17
二、國外物業管理的特點 19
三、國外最新物業管理形式 20
四、國際傳媒業辦公大樓管理技巧 22
五、國外物業稅特點 31
第二節 美國物業管理的發展情況 32
一、美國的物業管理概況 32
二、美國物業管理的主要特點 37
三、美國物業管理收費制度 40
四、美國物業管理的服務宗旨 43
五、美國物業管理企業的經費運作概況 44
第三節 新加坡物業管理的發展情況 48
一、新加坡物業管理概況 48
二、新加坡的共管式物業管理 50
第四節 澳大利亞物業管理的發展情況 52
一、澳大利亞物業管理的主要特點 52
二、澳大利亞物業管理特色 55
第五節 德國物業管理的發展情況 56
一、德國物業管理服務簡介 56
二、德國物業管理的特色 58
第二部分 中國物業管理發展分析
第三章 中國物業管理的發展概括 59
第一節 中國物業管理發展歷程 59
一、中國物業管理的產生與發展 59
二、中國物業管理的三個階段 60
三、我國物業管理面臨的主要矛盾 67
第二節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結構分析 70
一、潛在的進入者 70
二、替代品 72
三、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73
四、供應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73
五、行業內部現有競爭者的抗衡 74
第三節 物業管理的法律特色與完善 74
一、物業糾紛類型 74
二、物業糾紛的法律特徵 75
三、物業糾紛的法律分析 77
四、物業糾紛的解決辦法及國外經驗 78
五、物業管理市場糾紛的信息經濟學分析 80
六、物業管理的市場化是解決物業矛盾糾紛的根本辦法 83
第四節 物業管理行業風險 87
一、物業管理風險的表現形式 87
二、物業管理風險的規避方式 89
第五節 中國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戰略分析 92
一、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92
二、我國物業管理持續發展的對策 94
三、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戰略 98
四、創新服務理念實現物業行業可持續發展 103
第六節 物業管理消費分析 106
一、物業管理消費的特徵和功能 106
二、物業管理消費滿意度分析 110
三、物業管理的消費者分析 114
第七節 中國物業管理的發展模式分析 130
一、酒店式物業管理模式簡析 130
二、服務集成型物業管理模式分析 131
三、物權法實施後物業管理有新模式 135
第八節 中國物業管理發展的策略 136
一、物業管理的市場競爭與對策 136
二、物業管理當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 140
三、物業管理應成為和諧平衡器 142
四、增強物業管理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三把利器」 144
第四章 物業管理的費用分析 147
第一節 物業管理費的介紹 147
一、物業管理費的構成 147
二、物業管理費的收費標准 148
三、物業管理費的主要用途 150
四、物業管理消費的特徵和功能 151
第二節 2006年我國物業管理價格指數分析 155
一、2006年35個大中城市物業管理價格指數 155
二、2006年1-4季度物業管理價格指數 155
第三節 拓寬物管行業盈利空間 156
一、物業管理企業拓展盈利空間的理論思考 157
二、物業管理行業盈利能力的重新定位 160
三、物業管理企業盈利點的設計 161
第四節 物業管理企業績效管理分析 163
一、物業管理行業績效管理的特點及要求 164
二、物業管理行業績效管理現狀分析 167
三、完善物業管理行業績效管理的建議 171
第五節 物業管理企業成本的特點及管控分析 180
一、物業管理企業成本的特點 180
二、物業管理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182
三、完善物業管理企業成本管控的對策 183
第六節 物業管理的經濟環境分析 186
一、物業管理的經濟分析 186
二、物業管理行業亟待「第三方機構」出現 190
三、物業稅的核心是找到平衡點 194
四、2007年物業稅開征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195
五、物業管理費回歸市場是大勢所趨 198
第七節 物業管理費用收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0
一、收費難的現狀及其原因 200
二、解決收費難的基本思路 203
三、物業服務收費矛盾糾紛的成因 205
四、物業服務收費矛盾解決的基本思路與對策 210
五、解決物業收費難完善法規是關鍵 215
第五章 物業管理招投標的發展 217
第一節 物業管理招投標機制的綜述 217
一、物業管理招投標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217
二、實施物業管理招投標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19
三、物業管理招投標的特點及其要點 221
第二節 中國物業管理招投標方法的分析 226
一、我國物業管理三種招標方法分析 226
二、市場化的物業管理如何科學的開展招標投標 230
第三節 物業管理招投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33
一、當前在物業管理招投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33
二、物業管理招投標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34
三、實施物業管理招投標的措施 234
四、完善物業管理招投標的六點建議 237
五、物業管理招投標策略分析 241
第六章 中國主要地區物業管理的發展 243
第一節 深圳物業管理的發展 243
一、深圳物業管理的現狀 243
二、深圳物業管理模式 245
三、深圳物業管理發展的趨勢 246
四、深圳物業管理服務收費管理規定 248
五、2006年深圳物業管理行業十強排名 255
第二節 北京物業管理的發展 255
一、北京物業管理的發展綜述 255
二、北京物業管理現狀分析 256
三、北京市物業管理的收費分析 258
第三節 上海物業管理的發展 259
一、上海物業管理的總體透視 259
二、上海物業管理價格的市場化升速 267
三、「十一五」上海物業管理規劃 271
四、2010年世博會與構築「陸家嘴物業」國際知名品牌的策略 279
第四節 廣西物業管理的發展 283
一、各市有關物業管理配套規章 制度建設情況 283
二、各市物業管理現狀及行業基本情況 283
三、法規在執行過程中的難點和存在問題 285
四、各市物業管理方面熱點難點問題 286
五、物業管理發展對策 289
第三部分 中國物業管理競爭及關聯行業分析
第七章 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293
第一節 上海陸家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293
一、公司簡介 293
二、公司動態 294
第二節 第一太平戴維斯 295
一、公司簡介 295
二、公司經營策略 295
第三節 北京天鴻集團 297
一、集團簡介 297
二、集團物業管理的實踐和發展 299
第四節 中海物業 303
一、公司簡介 303
二、公司動態 303
第五節 深圳市萬廈居業有限公司 304
一、公司簡介 304
二、公司動態 305
第六節 萬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307
.......................
⑵ 怎麼完成社區物業管理工作調查報告
要完成一份較完整的物業管理調查,必須結合當地情況、民風民俗、人情專、及當地社會層次屬情況而定,所謂環境改變一切,一份調查報告不是一兩個物管案例能詮譯的,必須是綜合性的把所在區域社情民意參與進出,必須把現實中物業管理的重點及成功與否案例給予參考,必須把現實物管中存在的不足及與外界相同體系相結合,意而形態等相結合。。。
⑶ 物業管理就業方向與前景
就業方向:物業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各類物業管理行業、物業中價、房地產行業從事物業前台客服、物業管理服務員、物業行政、人事、辦公等工作。
1物業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隨著物業管理的市場化和專業化,人們不斷地從物業管理中得到日益盡善的服務。培養專業人才是物業管理發展的關鍵。物業管理就其行業特點來說,最大的投入是人力資源成本。物業管理是一種服務勞動,通過這種勞動獲得社會資源的分配。然而,現代物業管理已經不同於過去的 「 看管式 」 的管理,它要求管理主體要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才能適應現代城市居民不斷提高的服務要求。再者,物業管理不僅要滿足居民要求,還要配合地方政府的領導,適應當地的政治、法律和文化要求。
2物業管理專業薪資待遇
3物業管理專業就業方向
物業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各類物業管理行業、物業中價、房地產行業從事物業前台客服、物業管理服務員、物業行政、人事、辦公等工作。就業崗位:物業經理、物業管理員、客服主管、項目經理、物業管理經理、物業項目經理、物業主管、物業管理專員 助理、客服專員、物業助理、客服助理、工程主管等。
以上物業管理物業管理由高三網收集整理,可能不全面,僅供參考。大學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是很重要的,關乎一個人以後的從業方向,所以在選擇專業之前要好好分析一下專業的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更多專業信息請關注高三網。
高三網小編推薦你繼續瀏覽:斯瓦希里語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建築水電技術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豪薩語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消防工程技術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⑷ 物業管理社會調查報告
一。小區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房地產市場的逐步完善以及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區物業管理矛盾也日漸突出,其中既有業主和物業企業主觀上存在的問題,也有客觀環境制約帶來的問題;既有歷史遺留的老問題,也有發展中產生的新情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業主對權利義務的認識不對稱。隨著住房商品化、私有化程度的提高,業主的維權意識日漸增強,對物業管理企業不斷提出高標準的服務要求,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業主對自身應承擔的義務認識不清。表現為:一是房屋維修養護責任意識不強,「產權歸己,維修自理」的觀念沒有樹立;二是不服從管理,亂裝修、亂搭建屢禁不止,自律意識淡漠;三是不按時交納或不交納物業管理費,尤其是老舊小區。不交費的理由多種多樣,物業服務不到位自不必說,房屋質量等開發商遺留問題、鄰里糾紛、下崗等都作為不交費的理由。如此惡性循環,直至物業企業服務質量下降,乾脆關門走人,廣大業主也深受其害。最典型的就是年初鬧得沸沸揚揚的鴛鴦一村業主與新雨物業糾紛,最終兩敗俱傷。據了解,目前我市已有七、八家物業管理企業因收費難,物業管理工作難以為繼,無奈撤出,涉及13個小區,50多萬平米住宅。四是業主委員會流於形式。很多小區業主主人翁意識不強,放棄物業管理自主權,對成立業主大會參與物業管理漠不關心。業主大會召開難,作用發揮不夠,業主委員會並沒有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自治管理,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因缺少溝通而無法解決,為小區物業管理和發展帶來隱患。
(二) 企業對管理服務的定位不準確我市物業管理企業從業人員文化層次普遍較低,素質不高,很難樹立科學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加劇了業主和物業企業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一是某些物業管理企業員工缺乏客戶至上意識,服務態度不端正,服務用語不文明,服務行為不規范,對業主的正當要求不能滿足,更談不上主動幫助業主排憂解難。特別是由於物業企業造成的問題也不能得到及時解決,直接影響物業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和客戶滿意度的提升。二是某些物業管理企業缺乏專業人員。日常維修是物業管理一項重要工作,維修不及時、不到位都會使業主對物業管理企業的服務質量產生懷疑,甚至出現矛盾。三是部分物業管理企業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計程車棚、地下室等,用於經營謀利,產生的各種污染等負面影響直接侵害了業主的利益。
(三) 老舊小區基礎條件不配套我市物業管理住宅小區分為三類:一是缺乏物業管理配套設施的老舊住宅區,佔全市物業管理住宅區面積40;二是實行半封閉管理的住宅小區,佔全市物業管理住宅小區面積的21;三是配套設施完善、實行全封閉管理的住宅小區,佔全市物業管理住宅小區面積的39。其中,老舊住宅區面廣量大,建設標准普遍不高,歷史欠賬多,硬體環境、公建配套、區內公共秩序、居住對象的弱勢群體、管理運轉等各種矛盾突出。具體表現在:一是可用於小區管理與服務的物業管理用房、車庫配套設施數量低,無法建立市場化管理運作機制。二是安全防範設施匱乏,大多是敞開「不設防」住宅小區,無法實行封閉管理,小區環境秩序混亂,治安案件時有發生。三是小區支幹道路、宅前道路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小區公建配套用房及房屋本體屋面、樓道牆面等公共部位陳舊、破損嚴重。四是地下管網不暢,經常出現下水堵塞或雨天積水問題。五是小區綠化布局不合理,常年失養,地被植物逐年減少。六是收費率低,每月每戶在4—10元,且只能收到50,物業企業基本上只是對小區進行維持型管理。
(四) 開發商遺留問題的解決不到位開發商遺留問題突出,相關部門沒有按規定進行驗收,嚴重影響了物業管理。一是新建住宅小區交付使用條件不明確,對交付使用環節缺乏有效監督,一些項目交付使用時往往綠化、封閉、道路等配套設施尚未完善,業主未得到承諾利益,引發物業服務收費矛盾,也制約了物業管理的順利開展。二是有些公建配套設施,如:車庫、地下室、架空層、活動中心、會所等權屬界定不清,易引發糾紛。有的開發商侵佔和出售配套公用設施所謂「使用權」,侵害了業主利益,留下了隱患,加大了後期管理難度。三是房屋質量問題。新區交付使用一段時間後,房屋質量問題陸續暴露出來,物業公司難逃其咎。此外,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機制未建立,有些物業管理企業為了擴大管量,對開發商妥協,降低承接標准接管物業,也為日後的管理工作埋下隱患。
(五) 熱難點問題影響物業管理正常運作。1、供水、供電設施移交不到位。一些開發建設單位沒有將小區的供水、供電設施移交專業部門,而是交由其子公司,即屬下的物業企業管理,留下隱患:一是水、電是專業設施,物業企業維護能力不足;二是出了故障後,與專業部門相互推諉扯皮;三是開發企業一旦改制,先天不足的物業企業又承擔不了相關責任。主要原因是小區建設時,內部管道口徑小,且部分地區地勢高。近幾年,我市東南成片開發了許多小區,管道壓力更大。高層供水缺乏系統的改造方案,只有在小區新建加壓泵房才能徹底解決,而其所需資金卻又難以落實。3、私搭亂建、違章裝修、油煙噪音污染是困擾物業管理的三大難題。依法制止這些問題的發生,物業公司有畏難情緒,也苦於沒有處罰權,無法盡責,只得放任自流。4、公共照明設施的正常使用不能得到保證。一是老舊小區公共照明設施的電費和維修標准偏低,調整艱難,嚴重影響了正常使用;二是部分物業企業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主動維護小區照明設施的意識淡漠,只有等到市民投訴、電話辦交辦後才被動維修。
(六) 現行物業法規操作困難。1、現行法規與監管體制不順。如房屋管理由房產部門負責,但房屋性質改變卻由建管處和裝飾辦監管,責任主體不明確。2、行政監管力度不大。如珍珠西園地下室出租給人居住,租戶接水、氣,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反映強烈。而港華燃氣公司和首創水務公司認為只要用戶申請,符合安裝條件,就可以辦理使用手續。而作為主管部門的房產部門卻無法干預。3、現行法規中關於房屋維修基金的使用規定,脫離了我市市情,難以操作。4、成立業主大會的規定過於繁雜,又缺少行政的輔導與幫助。
二、解決物業管理問題的幾點建議:
1、加強政府管理和引導,完善物業管理法制建設。在已制定的《物業管理條例》和《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基礎上,進一步出台更加完善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明確政府部門、開發企業、物業公司和業主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深入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讓廣大業主了解物業管理的重要性,履行相關義務,積極配合物業企業做好管理工作,同時也要善於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物業企業工作行為方式,完善招投標制度建設,引入競爭機制,把優秀物業管理企業引進來,以改變物業從業人員素質差,服務不規范,專業性不強,企業運作透明度不夠的落後狀況。
2、提高業主意識,加快業主委員會制度規范化。相關部門要指導業主選出真正能夠代表業主利益、熱心公益事業、有一定知識水平的人員主持、參與業主委員會工作,能夠在物業管理企業和業主之間起到橋梁作用,建立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信任。業主委員會與物業公司簽訂物業管理委託服務合同,仔細斟酌條款,確定服務項目和服務費價格,並定期召開業主大會,監督經費使用情況,受理業主投訴。對於熱難點問題,物業管理企業在進駐小區時,要與業主簽訂公約,對違章搭建、垃圾處理、噪音油煙擾民、放養寵物和亂停車等問題約法三章,共同維護小區穩定。
3、嚴格把好小區驗收關,努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開發商遺留問題日漸成為新建小區的物業管理難點。小區竣工驗收時,相關部門要嚴把房屋、配套設施、水電氣等質量關;要監督物業管理企業承接物業時必須履行的程序,堅決避免一些物業企業因盲目擴大管量而草率接管,為日後正常運轉和自我發展留下隱患。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規劃和投資力度,努力提高車棚、綠化、封閉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物業管理企業要與社區緊密配合,加強對弱勢居民的扶助。
4、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成都市房地資源局提出了《物業管理區域重大事件報告制度》和應急預案,明確規定了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和物業管理企業在應對這類事件時應付的職責,還設立了全市統一的報告重大突發事件特服電話,24小時受理物業管理重大事件報告,各區縣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和物業管理企業也分別設立重大事件報告專線電話,落實專人值班。將重大事件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和應急預案體系的建立情況列入區縣房地產局,物業管理企業和小區經理的工作考核內容,對未按規定報送通報,公布有關突發事件信息,不服從管理部門統一應急指揮和處置以及未及時應急處置的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將依法查處。我部有關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借鑒成都市和全國其它先進物業管理城市經驗和做法,積極探索多樣化物業管理方式,不斷改進和完善物業管理工作,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⑸ 物業管理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年7月10日—2006年8月21日
調查地點:重慶市主城區以及綦江等區縣
調查對象:居民住宅小區
調查方法:以調查問卷形式的抽樣調查
調查目的:以重慶市區縣為主,通過調查獲得有關重慶市居民住宅小區的發展現狀,希望能盡多地發現物業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及時了解小區居民疾苦,以希為有關機構提供有用研究信息。
調查經過:本次調查採用典型方式,以重慶地區為調查基地,通過對重慶市居民小區午夜管理現狀的調查來反映重慶市物業管理現狀,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個西部居民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現狀。在暑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我通過走訪重慶市幾大住城區和綦江、萬州、北碚、巫溪等區縣,並經過盡可能細心地調查,我得到一些感受的同時,也獲得了關於重慶市居民小區物業管理方面的粗淺材料,發現了一些普遍存在於重慶地區居民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方面的問題。最後經過整理得到了這些材料。
報告正文:
居住物業(以下簡稱物業),是指住宅以及相關的公共設施。物業管理,作為改革開放後出現的一個新興名詞,在時間的流逝中,悄然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並逐漸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行業。物業管理不僅關系著居民的正常生活,更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壯大。因此,國家自九十年代以來,不斷加強相關方面的立法和完善工作。
一、我國物業管理立法現狀
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頒布以來,我國先後頒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城市異產毗連房屋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我國的物業管理現狀隨物業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和完善而呈現欣欣向榮之勢。
我國《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住宅小區管理(以下簡稱小區管理),是指對住宅小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容貌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與整治。」國家通過行政法規和條例等方式,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積極推進居民住宅小區管理物業專業化。
在國家的推動和市場化的加深,我國物業管理企業自1981年在深圳誕生以來,至今已走過25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物業管理企業總數逾3萬家,從業人員突破300萬人,城鎮物業覆蓋率接近50%。從1981年到現在,在這近25年的發展歷史中,我國物業管理行業通過企業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管理贏得了社會的認可,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二、重慶市是本次調查的必然選擇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長江與嘉陵江交匯於此,距離長江東海入海口約2400公里。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全市轄40個區縣,幅員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3159萬。各個區縣經濟發展速度各不相同。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作為一個新興的直轄市,重慶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經濟實力位居西部各省市之首。作為西部最開放和較發達地區,重慶的社會發展現狀在一定程度上,能較准確地反映出西部地區物業管理的發展狀況。因此,在決定擬制此次社會調查活動並製作了調查所需相關資料後,我選擇了重慶市作為了本次暑期社會調查報告的實踐基地。本次社會調查活動問卷調查范圍主要以重慶市幾大主城區為主,涉及綦江縣、北碚區、巫溪縣、萬州區等幾大區縣,以重慶市物業管理現狀為題,採用抽樣調查方式進行上門問卷填寫。
在各位同學與廣大市民的幫助和配合下,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我終於完成了本次實踐調查任務的主要工作(問卷填寫)。在完成問卷工作後,我現對問卷進行總結和歸納,終於得出了重慶市居民小區物業管理現狀的一些簡單的信息。
三、居民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物業管理自80年代初在我國深圳、廣州初起步,至90年代,特別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在房地產建設熱潮的推動下,迅猛發展。全國1.2萬多家專業管理公司的出現改變了香港管理公司曾經在大陸扮演重要角色的格局。初期在住宅小區小心翼翼嘗試的專業管理很快推及到商業大廈、大型購物中心、公寓別墅,且正在向福利房、直管房、單位自管房等領域全面滲透。各類物業管理書籍的出版、物業管理進入高等教育系統,標志著物業管理已由感性認識世界進入到理性認識世界,已進入競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