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給我搞一點關於奇瑞汽車現狀分析的資料
奇瑞是國有股份制企業,經過四年發展,奇瑞公司已基本具備整車發動機及部分零部件的研發能力,對於奇瑞的市場競爭奠定了基礎。2005年奇瑞銷售18.5萬輛整車市場佔有率有97%,2006年銷售量30萬,同比增長52%,市場佔有率達到97.2%,行業排名第四。今年上半年奇瑞共銷售整車20萬7千輛。奇瑞目前有規劃設計院等單位。正在建設的轎車三廠將在今年11月份投入使用,將增加20—30萬輛的生產能力。奇瑞生產的產品有QQ3,QQ6,瑞虎、東風之子,以及V2等整車以及相關的變速箱等配套產品。
為了跟對手展開競爭,奇瑞一直在不斷地降價,就單純的汽車銷售而言,已經沒有多少利潤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耀終於坐不住了。當外界出現奇瑞汽車今年可能虧損的傳言時,他不再繼續保持沉默,而是出面堅決地予以否認。
尹同耀表示,奇瑞上半年利潤完成得很好,不但沒有虧損而且還有盈利。他還舉出企業去年還銀行18億元商業貸款的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觀點。
然而,在「奇瑞現在的利潤到底有多少」這一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上,尹同耀依然沒有正面予以答復,借口說現在不方便透露。
資料顯示,2005年,奇瑞汽車的整車銷量為18多萬輛,但利潤僅為9500萬元,平均每輛車才賺500元。
與前幾年相比,在產銷大幅增長的同時,越來越微薄的利潤,已成為奇瑞必須正視的難題。
利潤急劇縮水
今年1~8月,奇瑞迎來了歷史上同期最高的銷售紀錄——18.31萬輛。這個數字,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成,僅排在上海通用和南北兩個大眾之後,列第四位。
不過,在銷量高速增長的同時,奇瑞汽車卻不得不忍受微薄的利潤。這家企業2001年的利潤為13億元,到2004年下降為1.88億元,在整車銷量達到18萬輛的2005年,其銷售收入增長到88億元,但利潤卻繼續下降為9500萬元。
今年3月,由於市場競爭的需要,奇瑞對其配件價格進行了全面調整,包括常用配件、易損配件以及涉及車輛保險的零配件在內,3大類、8608種備件的價格降幅平均達到30%。
據了解,在正常情況下,一輛車的配件價格總和能佔到該車總價格的70%。這意味著,奇瑞汽車在配件價格上平均30%的降幅,如果折算到整車上,降幅達到20%左右。
根據這種估計,2006年,奇瑞的單車平均利潤將很可能只有上海通用的1/20。後者上年的利潤是50億元。
奇瑞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財經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奇瑞在國內銷售的盈利已經非常微薄。為了跟對手展開競爭,企業一直在不斷地降價,就單純的汽車銷售而言,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利潤。
研發投入大增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峰在公開場合承認,奇瑞近兩年銷售的高速增長,直接導致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大大增加。
奇瑞今年有6款新車上市,而且每一個老車都有一個改型要上,相當於10款車要推出。這使得其研發的費用會大大超過去年。
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與許多國內汽車企業相比,奇瑞在研發上的投入比例要大得多。
據尹同耀透露,企業今年的銷售收入很可能不會超過200億元,但研發費用有望達到13億元,占銷售收入的7%~8%,這其中還不包括生產准備和模具費用。
根據計劃,隨後的兩年裡,奇瑞還將上市更多的新車,企業的目標是到2010年完成100萬輛的銷量,從而真正能夠生存下來。
隨著奇瑞汽車的發展規模日益龐大和投資項目直線上升,加上企業自我盈利能力的不斷下降,有人懷疑,單純依靠滾動發展能否滿足奇瑞沖刺更高目標的需求?
值得慶幸的是,盡管在國內市場上盈利狀況很糟糕,今年不斷拓展的出口業務卻為這家企業提供了不少利潤,遠高於國內部分。
奇瑞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車共出口近2萬輛車,以每輛車3.5萬元的均價計算,出口創匯7億元,僅以17%的出口退稅率計算,奇瑞就能得到返稅1.19億元。
資金缺口增大
資金目前正成為令尹同耀頭疼的另一個大問題。
為了實現自己的擴張計劃,自2004年以來,尹同耀啟動了一系列大項目:奇瑞汽車研究院擴建、發動機第二工廠擴大、與馬來西亞ALADO公司簽訂授權組裝協議、同美國夢幻汽車簽署出口協議。據不完全統計,以上這些項目,佔用了超過50億元以上的龐大資金。
然而,在尹同耀看來,這還遠遠不夠。他認為,奇瑞作為大眾化廠商,一定要把產量做上去,在各個車繫上全線沖鋒,要麼不幹,要干就拚命往前沖,義無反顧。
正因為如此,奇瑞最近高調喊出將對年度銷售計劃進行調整,由此前的28.1萬輛調高到30萬輛以上。奇瑞銷售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說,今年奇瑞的整體目標是要進入年度前三名。從去年的統計數據看,通用和南北兩個大眾已經奠定了前三名的地位,奇瑞要擠入前三名,意味著至少要超越其中一個對手。
根據奇瑞的發展計劃,國資委下屬的一家研究機構認為,奇瑞未來數年可能需要至少400億元的資金,這顯然不可能僅靠企業自己的力量解決。
首先確立了自主創新的思路,逐步培養形成了自主研發的能力,公司成立之初就確定了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以國內分院,控股公司為支點,同時,兼顧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研發體系。目前發展的整車和零部件產品均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在產品開發中我們選擇了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通過以我為主,研發等方式逐步掌握了開發技術和開發流程,有效地降低了研發成本,加快了產品投放市場的速度。
第二,建立了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和管理體系。品牌的知名度和企業形象提升較快。在產品上市初奇瑞公司已確立了「顧客滿意」為宗旨,並於2001年2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10月,公司又在國內通過了ISOT00149的質量認證,質量上的常抓不懈使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現在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提升顧客滿意度為體系,經過幾年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奇瑞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企業形象得到提升。
第三形成較完善的配套體系,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技術,為打破外國公司對關鍵零部件的壟斷打下了基礎。引進海外技術人才,目前參股控股的零部件企業有30多個,涉及到很多方面,這些關鍵零部件的開發生產為企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四聚集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奇瑞公司從國際著名的汽車公司零部件企業中吸引了一大批技術人員人才。使奇瑞有很好的管理團隊,奇瑞目前有員工2萬多人,其中工程和技術管理人員有5000多人。我們有3200人進行產品開發,形成了底盤、電氣系統的開發隊伍。
第五,探索了一條形式靈活的道路。奇瑞公司從產品上市開始就注重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我們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我國最早的加入整車、裝備技術的企業。我們分別在俄羅斯、伊朗、印尼等六了工廠。
第六,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套設備和檢測手段。為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汽車技術提供了可能。公司確立了只引進一套裝備並消化吸收的策略。一方面滿足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另一方面為我們在伊朗等國生產汽車提供了條件。
下面再匯報一下奇瑞公司技術創新兩個階段過程中我們的一些作用。首先在第一階段我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建立產品開發經營,培養骨幹隊伍,走出去進行靈活開發,學習掌握核心技術。奇瑞公司以創新的思維在發動機研發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有效的方法,並將此延伸到其他領域,在發動機研發中我們的合作夥伴是奧地利的艾薇兒公司,我們合作要求之一就是奇瑞公司的人員必須參與研發,並制定有參與設計、實驗的計劃。奇瑞將這個模式移植到整車當中。第二就是請進來培養自己的隊伍。奇瑞派出大量工程師出國,邀請國外人員到公司工作,由他們帶領奇瑞公司的員工完成設計。創新開發觀念,將兩頭放在外面,中間放在國內,奇瑞把拿來主義的觀念用在開發中。公司將汽車開發分成多個部分。根據每個公司的優勢和劣勢進行整合。
第二階段,通過前面的做法逐步積累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研發流程,健全自己的研發體系。我們首先是建立汽車研究總院為中心的一個研發體系。奇瑞公司建立了以汽車工程研究中心為核心,與上海、北京等國內研究院,東京、柏林等海外研究為支撐點,包括同時兼顧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展開合作的產品研發體系。目前已形成了整車、動力總成一套的專門體系,建立了自己的資料庫。
在世界汽車技術最前沿形成自己的特點。義大利是汽車造型設計的聖地。我們在那裡形成了設計公司。我們在澳大利亞形成自己的公司,聘請外國的技術專家形成自己的形象設計。為了提升我們的工藝水平,公司在日本成立了研發咨詢公司。選派人員去哪裡,通過整合國外資源提升了奇瑞汽車整車的研發能力,也降低了成本。以上是奇瑞在自主創新道路上嘗試的做法。奇瑞是一個年輕的企業,作為汽車工業的後來者,唯有自主創新才能生存和發展,在座的很多老大哥企業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每個企業背景不一樣,發展模式不盡相同,我們在探索自己的發展模式,奇瑞剛剛入門,在未來還有很多困難,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堅強的信念,我們自主發展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請在座的領導和嘉賓關心和支持奇瑞。
❷ 奇瑞汽車的營銷環境分析
宏觀可以看兩個一個是短期市場一個是長期市場。
短期市場預計:
1、政策方面:2010年之後短期內(特指2-5年)國家整體調控將以擴大內需,促進人民消費為主,對汽車行業的支持與拉動仍將持續,奇瑞股份奇瑞銷售公司主營的中低端車在未來5年會有更為廣闊的市場環境。奇瑞股份麒麟銷售公司主營的中高端車型受其國產化與技術日趨成熟化在未來5年將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奇瑞股份開瑞主要以微車為主,打拚2、3、4線市場,在五菱的強大攻勢下搶占市場份額,壓力相對較大,但仍會持續增長。奇瑞股份國際公司主要針對海外市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復甦,2010年之後也會有所佳績。所以在未來的3-5年仍是汽車行業的火爆年份。
2、奇瑞自身:隨著2009年奇瑞年銷量接近50萬的滿園飄香,奇瑞的資產在2009年也得到了復甦,先後建立了重卡,電動車等等項目,准備走多元化的路線了,這對一直以做好過車的奇瑞老說,應該是開創了一條新的征程,在未來的1-2年的建設之後再3-8年將是創造收入的時期。
微觀方面:
1、隨之國際社會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傳統的汽油機很有可能在將來被替換,但這個日期很難說大概在5年之後吧(2012世界末日就除外了),到那時奇瑞股份的三家國內銷售公司、國際公司可能都會對新的能源系統進行全面銷售(據說現在奇瑞現在在研究新能源的項目呢),至於5年後奇瑞是否能研究的完全,是否能超越的了其他廠家,那就看奇瑞的努力了。
2、奇瑞內部管理問題:據N多在奇瑞工作過的朋友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流程過長、工作推諉、員工福利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民的生活資本將會越來越大,工資、工作環境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留人能力,人員更新換代和組織機構的不健全也將危機到這樣的企業。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時間比較短就寫了這些,有事大家多交流哦呵呵。
❸ 奇瑞汽車的銷售現狀情況
20萬玩兩廂還是微型車?我建議你買名爵3或者名爵5,20萬的話就買名爵5吧!花不了!名爵3太小了!奇瑞在國外很厲害,在國內由於剛起步造車時質量問題和國人崇洋媚外,銷量不是很樂觀!但他在國際上那還是很牛的!
❹ 奇瑞的營銷環境分析
我感覺奇瑞汽車是有他自己的獨步特點的
短短的十年的時間,有現在產量50W輛的成績是很優秀的了。
而且完全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有人會說偷學,模仿等等。這完全都是正常的,而且還是正確的。如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工業,無不都是從學習和模仿起步的,只是人家吸收的更快,更用心做而已。)
反觀,中國其他幾大汽車大鱷,一汽、上汽、二汽等等,幾十年來,幹了什麼?做了幾十年來的外國車,有學習到了什麼?現在開始意識到了自主研發,而所出的所謂自己的車又是什麼?
一汽奔騰?紅旗?上汽榮威?南汽名爵?慚愧啊。。。。
而奇瑞的發展是才是正真民族汽車崛起的標志。
銷售跟產品定位是息息相關的。
初期的奇瑞是大打價格戰,以價格上的優勢搶占市場。當然產品在市場中的哼相比較也是有一定優勢的。正如當年的風雲、旗雲。
現在的奇瑞的產品線很長,從價格幾萬元的微型車,到十幾萬元的商務轎車。從工程專用車,到城市公路越野車,從微型麵包車,到家用轎車等等。
既然有如此豐富的產品,當然覆蓋的領域也是很寬廣的。
而現在奇瑞公司的銷售和售後服務做的也是很到位的。
有了品牌的效應,加上有更完善的跟蹤服務。奇瑞的未來十光明的。
看看每年中國各大城市的汽車博覽會,你就會明白很多的。
那是風向標。
❺ 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一)
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一)
我國的汽車產業,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從解放初引進蘇聯技術到改革開放後引進歐美生產線,從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賴進口到九十年末國產車成為市場主流,前後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時間。1999年年底,我國汽車生產能力超過250萬輛,汽車產量從1980年22萬輛快速增長到1999年的183.2萬輛,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國全年汽車產量累計570.77萬輛。與汽車產量快速提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的相對滯後。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汽車作為特殊物資,銷售被國家控制,銷售渠道單一,基本不存在事實意義上的營銷,直接造成了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的先天不足。一、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歷程在1994年以前,汽車作為國家重要的「一類物資」之一,與鋼材、糧食等一起,按國家的既定計劃進行生產、調撥規格和數量完全由國家來定;中汽貿、中汽銷兩個主要的汽車銷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車生產和消費在嚴格的數字約束下進行;當時政府官員對來年汽車產銷量的『預測』發言總是及其准確,因為產銷量是早就在規劃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場決定。所以,這個階段根本談不上營銷。在1984、1985年間,國家實行計劃、市場雙軌制,允許企業超產部分汽車自銷。此時,『中間人
❻ 奇瑞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宏觀可以看兩個一個是短期市場一個是長期市場。
短期市場預計:
1、政策方面:2010年之後短期內(特指-5年)國家整體調控將以擴大內需,促進人民消費為主,對汽車行業的支持與拉動仍將持續,奇瑞股份奇瑞銷售公司主營的中低端車在未來5年會有更為廣闊的市場環境。奇瑞股份麒麟銷售公司主營的中高端車型受其國產化與技術日趨成熟化在未來5年將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奇瑞股份開瑞主要以微車為主,打拚2、3、4線市場,在五菱的強大攻勢下搶占市場份額,壓力相對較大,但仍會持續增長。奇瑞股份國際公司主要針對海外市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復甦,2010年之後也會有所佳績。所以在未來的3-5年仍是汽車行業的火爆年份。
2、奇瑞自身:隨著2009年奇瑞年銷量接近50萬的滿園飄香,奇瑞的資產在2009年也得到了復甦,先後建立了重卡,電動車等等項目,准備走多元化的路線了,這對一直以做好過車的奇瑞老說,應該是開創了一條新的征程,在未來的1-2年的建設之後再3-8年將是創造收入的時期。
微觀方面:
1、隨之國際社會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傳統的汽油機很有可能在將來被替換,但這個日期很難說大概在5年之後吧(2012世界末日就除外了),到那時奇瑞股份的三家國內銷售公司、國際公司可能都會對新的能源系統進行全面銷售(據說現在奇瑞現在在研究新能源的項目呢),至於5年後奇瑞是否能研究的完全,是否能超越的了其他廠家,那就看奇瑞的努力了。
2、奇瑞內部管理問題:據N多在奇瑞工作過的朋友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流程過長、工作推諉、員工福利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民的生活資本將會越來越大,工資、工作環境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留人能力,人員更新換代和組織機構的不健全也將危機到這樣的企業。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時間比較短就寫了這些,有事大家多交流哦呵呵。
❼ 奇瑞汽車的銷售情況
到11月30日,奇瑞11月銷量已達到17661輛,再現銷售增長的迅猛勢頭。奇瑞1-11月份累計銷售167427輛,比去年同期累計增長110.4%,穩居十大汽車集團銷售增幅前三名。
❽ 分析奇瑞的市場營銷策略,指出該公司近幾年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要完全抄分析起來比較復雜,襲但基本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了解:
1、產品:奇瑞的產品初期主打小型車,其市場定位相當明確,市場細分正確,競爭壓力小。
(技術創新等其他原因還需要查閱資料。)
2、價格:奇瑞汽車主打中低端路線,價格低廉,對於其目標顧客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3、分銷渠道:這需要查閱相關資料,看看是不是有創新之處,以及發展步驟是否合理。
4、促銷:廣告量、廣告質量、其他促銷活動配合等方面。
要真的分析一個案例有些復雜,要是粗略的說,基本上是產品和價格就夠了
❾ 奇瑞汽車市場現狀
外:面臨大眾,通抄用,福特,還有歐系品牌的低端車搶占市場,畢竟合資品牌車在品牌知名度,汽車製造工藝水平,以及二手車保值,穩定性,壽命,面子等等因素,和老百姓心目中的洋貨就是好貨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存在,打個比方,同級別的車子,奇瑞賣8萬,合資品牌的車子賣9萬,換做你,我想你也會去購買合資品牌,尤其是很多合資品牌准備投入「廉價型車」比如近兩年大眾汽車就這樣計劃,日後奇瑞的市場前景不榮樂觀,且奇瑞車之前一直是以低端車的形象存在於市場,導致市場定位低端,提高售價和市場定位十分困難,才有了頻繁的更換品牌標識,和不斷推出子品牌這種方法
內:面臨國產汽車品牌的沖擊,一汽,長安,吉利,BYD,長城等等,個人感覺奇瑞的市場定位模糊了,同時奇瑞自身的車型存在內部競爭,從而削弱了整體的競爭力,比如,艾瑞澤7和東方之子,E5和旗雲
其他:汽車製造工藝水平的欠缺,造成「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種印象,想要擺脫低端車的品牌印象,還需要持續的提高製造水平,當你能製造出真正皮實耐用,不希里黃啦的車子的時候,自然就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