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營銷現狀分析
一、網路營銷的概念
我國當前尚未對網路營銷給出統一的概念,不同的專家學者有各自的概念界定。綜合來看,網路營銷可以被定義為利用互聯網、通信技術等網路形式,開展針對用戶的營銷活動。網路營銷是藉助網路平台進行營銷活動的銷售模式,是傳統營銷的新發展,其主要目的是達到銷售目標。網路營銷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經濟性、實時性、交互性、廣泛性。
二、我國網路營銷的現狀
(一)發展勢頭迅猛。
伴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網路營銷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在今年來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自1997年網路營銷起步以來,很多企業開始關注網路營銷。2000年開始,網路營銷市場開始形成,營銷工具與手段日益多樣。截止到2008年,我國的網購人數已達6329萬。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參與網路銷售的買賣雙方人數約為4.5億。2010年至今,網路營銷的發展更為迅猛,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網路競爭意識不強。
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網路營銷的巨大價值,相繼建立起企業網站,但在網站的後期投入及網站維護方面並沒有過多關注。企業依然沿用傳統的營銷手段,意識不到開展網路競爭的必要性。企業難以利用網路在同行業間第一時間搶占市場,使得很多網路營銷機會流失,企業不能從網路營銷中獲取利潤,便無心增加投入,使網路營銷的發展停滯不前。有的企業則將網路營銷神秘化,認為其技術含量過高而不敢涉足,喪失發展機會。
(三)網銷利用率低。
多數網路頁面會包含一些企業或產品的推送廣告,但這些廣告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很多僅僅是展示企業名稱及聯系方式,網路的作用僅是展示通訊方式,使網路營銷的潛力被埋沒。
(四)誠信難以保障。
網路營銷不同於傳統銷售模式,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都是通過網路進行。由於當今的市場體系不夠健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行為屢禁不止,在網路營銷中此類問題同樣不可避免,且網路交易這種形式使得退換貨、資金追討存在較大的困難。通過網路進行營銷詐騙的案件越來越多,降低消費者對網路營銷的信任度。部分網銷產品在運送過程中會被故意掉包,通訊地址、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可能被商家、快遞非法利用,這些都是網路營銷在誠信領域應該規避的問題。
Ⅱ 國內外體育營銷的研究水平及現狀, 研究中尚有哪些問題有待解決
:通過中國企業體育營銷狀況的分析,發現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長期戰略規劃,營銷手段單一;不注重名人與品牌之間有效的連接點,對營銷的價值熟悉不足。缺乏正確的競爭觀念。為了提高我國企業體育營銷的理論水平和運作能力,迫切需要對上述問題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關鍵詞:體育營銷;現狀分析;對策與建議
2008年北京奧運在即,奧運聖火將點燃的不僅僅是人類和體育的夢想,同時也是財富的夢想。精明的商家早已熟悉到體育背後蘊藏的無限商機,藉助體育賽事開展的營銷活動不僅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達到提高銷售額和利潤的目標,更重要是體育運動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廠商的宣傳效果和品牌價值提升到較高的水平。
有資料顯示,1988年奧運會上,可口可樂公司在促銷活動耗資約6億美元,而在世界盃賽上投資也超過2.5億美元。奧運會期間,可口可樂的銷量增加了18%,而世界盃賽開賽前夕銷量就已增長了326%,這些是有形的收益,至於品牌形象等這些無形的收益更是無法估計。據調查表明,1998年6月10日到7月12日,為期32天的法國世界盃賽無疑是全世界球迷的狂歡節。據賽前有關數據猜測,觀看世界盃的觀眾將達40億人次,而在這40億人次當中,有近1億的球迷與64場比賽朝夕與共。全球性的體育賽事潛伏著無限商機。面對各種接連不斷的國際性體育大賽,如何使之與國際市場相融合?如何利用體育盛事進行體育營銷,塑造深得人心的品牌?這是每一個企業都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體育營銷的魅力
1、體育贊助有利於企業樹立品牌的健康形象,藉助體育活動本身的光環效應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64%的受訪者比較願意購買體育贊助廠商的產品,其根源在於廠商的公益性。有統計資料表明,一個企業要想在世界范圍內提高自己的品牌認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萬美元的廣告費,而通過大型的體育比賽如奧運會、世界盃等,這種認知度可提高到10%,同時還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所以,大型的企業都不惜花大價錢成為大型比賽的合作夥伴,以此開拓市場,獲取經濟利益。
2、體育贊助有利於企業產品的銷售
體育贊助的形式使消費者在心理上更輕易接受產品,同時熱烈的體育活動氣氛更能促成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和購買慾望。比如,此次世界盃期間,三精製葯不但藉助觀眾對世界盃的強烈關注和期待,大大增進了三精製葯與消費者的親和力,而且以不到2000萬元的投入全程贊助央視的世界盃計時標版,獲得的收視回報超過了5000萬元。很多企業並不僅僅藉助贊助體育項目樹立品牌形象,而且有機地與銷售相聯合,將贊助活動開展得更為豐富多彩,更為聲勢浩大,使企業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名」「利」雙收。
我國企業體育營銷現狀分析
當前在我國,體育營銷在理論上尚未形成科學的學科體系,因此對體育營銷概念的理解至今沒有權威的定義,國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定義及運作的手法。企業在實際運作中也基本上是借鑒國外的成功案例,然後再結合中國國情創造出許多中國式的體育營銷,其中不乏成功的經驗,但更多的是缺陷。例如把體育贊助、體育明星等同於體育營銷、用事件營銷操作體育營銷、將體育作為商品銷售的體育產業營銷理解成體育營銷的全部等等。此外致力於體育營銷的本土公司幾乎為零。據一位營銷界資深人士透露,目前國內雖有不少體育營銷機構,但它們的市場顧問、策劃幾乎都帶有外資、合資或由國外背景公司承擔的影子。隨著中國體育市場的不斷繁榮,面對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本土營銷公司在這方面明顯有些力不從心。在全球性體育機構的市場合作與價值開發(包括中國市場的合作機會)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頂級體育項目的運營及企業合作方面,中國的體育營銷尚未涉及。此外,全球頂級贊助企業體育戰略的規劃及實施以及如何對體育與權益進行延伸與保護、運用體育營銷打造企業的內部核心競爭力方面,中國的體育營銷尚未有完整的思路;而對體育明星的戰略投資、體育營銷與媒體的結合、體育代理的最佳組合、體育營銷的價值評估及調研等,中國體育營銷均缺乏足夠的關注與實施的能力,而這些對中國企業而言恰恰是當前最需要了解和學習的。
體育營銷應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1、體育營銷要進行長期戰略規劃
體育營銷不是一種短期行為,但中國企業跟風炒作的現象非常普遍。如在「金六福」借「米盧」開發市場後,一時間「體育明星代言人」風靡全國,這是我國企業在體育營銷方面缺乏長期規劃的一種表現,許多企業關注的是一時的知名度和銷量目標,甚至只是抱著在大型賽事活動期間「撈一把」的想法,這種著眼於短期轟動效應的短期行為與國際知名品牌將體育營銷作為長期戰略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缺乏長期規劃的短期行為由於沒有全方位的營銷策劃和缺乏規避風險的備用方案,使得眾多企業的體育營銷變成了「交學費」。韓國足球世界盃期間「世界盃之旅」的冷淡收場,對中國眾多旅行社來說,就是一次慘痛的教訓,隨著以奧林匹克為代表的體育運動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發展,體育市場已成為全球性的市場,重大體育賽事已成為全球性的事件,體育營銷的效果越來越為常規營銷所不及。因而,許多企業都寄望於通過對體育事件的炒作來製造注重焦點和吸引消費者,這一做法短期內雖然有可能提高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但卻無助於長期品牌形象的塑造。
2、體育營銷要有良好的社會初衷
企業在運作之初,項目運營過程中所反映的公眾感情、媒體感情以及公關因素和主題必須自始至終貫徹在活動中,並滲透到細節的執行中。國內的很多企業只關注怎麼最大的突出自己的產品或者品牌,獲得更多銷售額,而至於對社會對公眾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一般在運作之初很少考慮到,也就是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一開始就犯錯誤,很難想像會有好的效果或業績。他們都是在通過聯姻世界盃吸引消費者,促銷產品。這種營銷方式雖然短期內能提高銷售額,但卻忽略了體育營銷的內涵,對企業自身長遠發展以及品牌的樹立,沒有任何幫助。
3、讓體育擁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及民族特色
具有文化的感情更加吸引人,人們總是希望看到自己熟悉的東西和不熟悉的東西在一起時的那種感覺。良好的文化內涵使項目自始自終布滿了特有的情調,更具韻味和價值。體育營銷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成為賣方(企業)和買方(消費者)改善或重建彼此關系的重要工具,雙方藉體育運動產生了共同的焦點,把奧林匹克的文化融入到品牌文化當中,並由此形成了共鳴,這有別於企業為博取消費者的好感而採取的廠商主導式的傳播,由此塑造出來的企業形象當然更能深入人心,不易動搖,並進而帶動業績的提高。
4、要注重名人與品牌之間有效的連接點
名人類別是否與產品類別一致,不是任何一個球星都能勝任某種產品的宣傳和推廣,以及品牌的樹立。名人形象與企業力圖為品牌塑造的形象是否一致。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名人的人格、給球迷留下的印象無不影響品牌的形象。名人檔次與企業檔次相匹配使廣告與受眾的購買行為相聯系。
5、要用整合營銷的觀念來從事體育營銷
將品牌核心文化以體育為平台進行再次提升與超越,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持之以恆的過程。圍繞某一賽事要採取一系列相關營銷活動,從公益、文化、熱點等各個角度,運用廣告、促銷、活動等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整合的功效。
我國企業開展體育營銷的現實對策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同企業借體育營銷而進行的市場開發有得有失,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為了實現我國體育營銷的健康發展並實現體育營銷的創新,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加以高度的重視並進行深刻的反思,透徹理解和把握體育產業、體育營銷的本質特徵,抓住我國體育加速社會化的契機,區分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體育產業化與體育市場化、體育多種經營與體育營銷的區別與聯系。針對我國企業在體育營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急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第一,改變短期行為,把體育營銷作為企業市場開發的一項長期戰略;第二,選擇合適的戰略合作夥伴;第三,拓展體育營銷手段,形成全方位的整合體育營銷;第四,體育營銷要堅持創意與巧妙的結合;第五,加深對消費者心理和行為的理解,確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體育營銷觀念;第六,加深對體育本質的熟悉,深化對體育營銷價值的理解;第七,加強法律意識,提高對體育知識產權屬性的熟悉和保護;第八,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把體育營銷引向良性競爭;第九,進行風險和效益評估。
結束語
體育營銷是個復雜的系統執行過程,它要求企業在體育營銷的指引下必須實現體育文化、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三者的融合,才能引起消費者與企業的共鳴,成為企業的一種競爭優勢。由於我國企業涉足體育營銷的歷史不長、經驗不足,體育營銷是我國企業進行市場營銷的薄弱環節,許多企業缺乏體育營銷的經驗,大多數國內企業對體育營銷的理解還停留在一種「單獨事件」的層面上。注重短期利益、忽視長期利益,注重戰術操作、輕戰略把握。許多企業只是賽前大談體育營銷,賽中簡單模擬,賽後一切煙消雲散,沒有多元化的營銷策略,沒有整合傳播的營銷概念,已成為中國企業在體育營銷上最大的短板。正如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教授在北大營銷論壇上的演講中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己成為世界的「生產車間」,並且即將成為世界的「研發車間」,現在急需做的是把中國變成世界的「市場營銷車間」,讓我們通過總結自己的成敗經驗並學習借鑒國際體育營銷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實踐,提高自身的營銷理論水平和營銷運作能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一展身手。
Ⅲ 當代網球的發展現狀
[轉帖]讀懂球拍介紹中的參數! 選拍指南2006版不只是想學網球的新手,許多的高手也有許多年一門心思提高技術,對紙上談兵的球拍系數不甚了解,記得一位自稱是專業隊下來的高手在看我和朋友們的打球時問我:「你們為什麼不用Wilson的拍子呢?」(W進來最早,贊助國內選手最多也最早,專業隊里用W的人的確狂多,職業選手們給什麼牌子就用什麼,也接觸不到其它品牌的拍子---本人猜想)。
對此本人專門匯總了廣大網友的經驗,大概寫了一個選拍指南,供廣大想購拍的網友參考。另外也是對「選把拍子適合你」這篇經典文章的一個更新補充,畢竟其中的有些內容需要update一下了。呵呵,獻丑了。
我主要還是以TW上的球拍主要參數為依據進行分析,因此單位也是以美國人用的英制?!為主:
Head Size(拍面):
拍面MID為95平方平方英寸,MP為96-100,之上為OS拍面。即Mid,Mid-plus,Over-size。
一般來說,新手和力量偏弱的女士建議用OS拍面,擊球面積大,甜點大,容易接到球,而且由於拍面大,球接觸到球網之後力量分散得也開,卸力的效果明顯,又方便借力打力。而MID拍面由於甜點小,擊球時對技術和力量的要求都高,但擊球時力量更集中即可以方便大力選手打出暴力的重擊!所以MID拍面的拍子大部分都是重量型球拍,專為暴力選手配備。而MP球拍,可以說是當今最主流的球拍,從高人到新人都可以用,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用。
Length(拍長): 標准拍長27 inches(英寸) / 69 cm(厘米)
成人拍中,沒有短的,只有加長型,為的只是加長力臂,對力量的要求增加卻可以給發球和擊球帶來更大的力量。對此問題,請參照中學的基礎力學知識。張德培是最早試用加長拍的人,他因此將發球速度提至了120英里/小時。加長拍中最著名的是POG加長,即張德培一代,以及羅迪克代言的PD+,不過新手不建議用PD+,動作不協調極易得網球肘,但張一加長可以推薦,對手臂極為友好,就是力量沉了些,量力而行了。
Strung Weight(上線後重量):
有多大力量,用多重的拍子,上場揮揮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打得動了。除了O3,其它拍子的重量可以作為揮重的參數了。
給想打暴力球的男士一個提醒:高手協調發力能力強,用輕拍也能打出暴力球,但一般人用力不充分,想打出暴力球,還是用動量定理比較好,即:球拍重擊球狠,對手接著也就更費力。這就是為什麼羅迪克這種不塗拍的人要在拍子上加海量的鉛片的緣故了。
Balance(平衡):
頭輕打網前省力,底線費力,頭重打網前不爽,但底線省力。不過想自己發力,加強控制力的,頭輕是不二選擇。 不想把手臂打得很粗的技術型選手或女士,用頭重拍很好。想學職業選手的諸位,頭輕吧,有了控制和自己發力才是技術提升的途徑!
有個反例,大小W姐妹,力量超強,用頭重拍,還經常做出極不標準的動作擊球,不過因為有不輸於男人的肌肉,所以......
Swingweight(上線後揮重):
大部分拍子揮起來會比原來的重量輕些,我們可以理解為借著慣性省了些重量。O3是個例外,超強的大孔減少了陰力,使拍子揮重遠遠輕於自重。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出現自重350克,揮得不足300克的情況。呵呵。這項指數建議大家看看就是了,很不準!自己上場試試才知道。因為揮重會受到擊球方式、位置等因素影響不小。
Stiffness(硬度):
越硬拍子彈力越大,對球如此,對手臂也如此,所以軟拍子對手臂都很友好。但用好了,借力加力後硬拍子的威力也是很恐怖的。想想美國大炮用PD+發出的250+KMH的發球吧。軟拍由於拍子變形大,吸收力量大,所以需要更多自己發力,力量偏小喜歡借力的人士最好還是選硬度65以上的拍子。相反,力大人士用軟拍子更能發揮自己的控制力和力量。
Beam Width(拍框厚度): 22-25 mm
直接影響球拍力量指數的因素,說不出為什麼,總之窄邊的拍子都是暴力拍,L6、Tour90,都屬於這類。寬邊的如PD等借力效果好。
Composition(成份): Graphite (碳素) / Kevlar (卡夫拉)
現在的拍子中碳素為主,加入金屬或纖維物質都是為了增加拍子的硬度,加強拍子的力量和穩定性。只需要說明一點,有些人會不習慣金屬元素的震動感覺,可以選用減震效果好的純碳拍。這個因人而異。
此處順帶說明一下避震的問題,覺得震手就加避震覺得太木沒感覺就不加避震。如果沒加避震還覺得木就換個震動強的線或震動強的拍子。手感敏銳者如費得樂薩紛不用避震,卻也有如老桑阿加西這樣用避震的。納達爾和克里斯特爾斯這些大力選手也用避震。所以大家自己判斷好了。而且避震有不同的樣式和效果,纏住的線越多減震效果越好。
順便說提醒一句:使用95以上拍面的大力擊球手,如果用的是非力士浪硬線的話,使用一般的避震經常會被震飛(連續擊球中來不及理線,由於力量大,球線分散,造成避震脫落),建議使用皮筋兒或皮管兒一類可以系在線上的避震。
Power Level(力量級別):
力量越大,越省力,力量越小,越需要自己來發力,大家量力而行吧。
Swing Speed(揮拍速度):
一般來說,這都是和拍子的重量、揮重緊密相連的指數,重拍要求揮拍速度快,因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揮得不夠大力,就不夠快,沒有力量是擊不出好球的。所以重量和揮重決定了你的揮拍速度一點不為過。
揮重小的,揮拍速度中等,力量小,借力多,適合休閑打法。
Grip Type(原廠拍的柄皮型號): Syntec Grip
有什麼用什麼,想增加拍柄厚度的,可以換成小牛皮,不過價格很貴,新手就不必了。有些好拍了如N90是配了小牛皮柄皮的。
Grip Size
因手而異,一個手指為最佳,看圖!
註:追求上旋的高手會選擇小一號的手柄,為了方便轉手腕,不過新人或技術不熟練者不要過早追求動手腕擊球!
String Pattern(線床密度) :16 Mains(豎線) / 19 Crosses(橫線)
記住一點,豎線越少,上旋效果越好,反之則是平擊效果。16*19是當今主流,但18*20依然佔有一部分市場,如HEAD的Prestige和Dunlop的200G等依然佔有一片特別的市場,Safin更是用自己天生的素質用小拍線密線床的拍子打出了極強的上旋球。可見技術上的優勢遠遠凌駕於拍子之上!
順便加一句,線疏且拍面在MP或OS的拍子,很容易走線,小拍面緊線床相對走線少。如果是特別不喜歡整線,就上聚脂線,如果又是經常會把力士浪硬線都打走的高手,建議換用小拍面的拍子。
String Tension(上線高低峰值): 53-63 pounds (磅)
非力士浪硬線,本著先上拍子推薦的中值,再根據手感調整。相加力量的,減少磅數,想加控制的,加磅數,每次調整2-3磅。
力士浪硬線主打線(非zolo和Poly)要比推薦的中值減少10%左右。尤其是Timo和Alu power這兩款,加了鋁纖維,有很大的震動,手臂力量不足或動作不夠規范的人容易打出網球肘。美國的羅迪克fans用PD+這種硬拍子上硬線加到60磅以上,打傷者慎多。
再次提醒職業選手的上線不可取!!!阿加西用OS拍為了加強控制,alu power上了67磅。問題是我們沒有他們那樣好的身體素質。用PD/PD+的人若非有勝於羅迪克的身體素質,千萬不要上線超過60磅。
切記:打出網球肘的人都是被自己的力量打傷的!力量小或不喜歡自己的發力的人一般傷不了。只有硬拍加硬線加不協調地發力(手臂用力過多)才是致傷的主要因素。
球線問題:
拍子里是不加線的,但買拍子的人都要上線的,所以就大概說明一下球線的情況。
現在主要是尼龍線/合成線等、聚脂線、天然腸線這三類。
合成線、尼龍線或是說仿腸線,都是為了節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腸線的效果,所以都有一個通病,不禁打。大力選手用這類線最易斷。
聚脂線也就是大家通稱的硬線,以力士浪的為典型代表,非有一定水平的選手,是不會把這種線打走的。好處不用說了,不用理線,不愛斷,力量足,壞處也眾人皆知,水平不濟者,用它會反而傷手。
天然腸線,用這線能打出網球肘的人目前沒聽說過。三頭牛的腸衣才能做出一條天然腸線,貴就一個字,爽也就一個字。有錢人追求手感舒適者必選。專業選手的不二選擇。如果說硬線讓大家第一個反應到的就是力士浪系列線的話,天然腸線則是Babolat最大的王牌。
最後說明,新手/女士建議使用仿腸線,手感舒適,也經濟。不用擔心會把線打斷,新手沒有專門的訓練,半年之內是不會斷線的。那些說這線不結實那線愛斷的,一般都是打球有一定水平,發力充分的大力選手,以休閑為目的打球的人,是不用擔心球線斷了的。
對於掌握基本正反手技術後,需要增加球感或尋找上旋感覺的朋友,建議用一用細線,17(1.21mm-1.30mm)或18(1.20mm-1.10mm)線徑,吃球的感覺會很爽的。
有些有不規則紋路的表面粗糙型球線如alu power rought或5 sta_r,產品說明都說有利於增加擊球的上旋效果。對此我的建議是:如果技術不在3.0之上,不要幻想用它來增加自己的上旋轉了。想增加上旋,效果依次是: 技術>>>線線床密度>>線的粗細>線的表面是否粗糙。技術提升是王道,16*18的大拍面是近道,細線是小道,粗糙線是無間道......
另外小建議,家中電燈開關是燈繩的朋友,可以把用剩下的線拿回家替換斷了的燈繩,結實好用,不用擔心再拉斷。注意,不要用硬線,很難上進燈盒裡。
最後,我這些內容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大家集思廣益總結出一個相對與時俱進的購拍指南,為廣大網友提供足夠的幫助。我會根據大家的意見不斷修改此貼的。
Ⅳ 武漢市商業網球俱樂部經營現狀及其對策
又是作業,題目太難了吧。首先是熟悉問題、發現問題、還要解決問題,下次不要再這樣難為自己了,呵呵~~~
現狀:
賺錢網球俱樂部不靠網球賺錢;不賺錢的網球俱樂部賺不到網球的錢;
對策:
政策支持;體制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政策支持沒啥辦不成的;
Ⅳ 我國網球運動的發展及其影響
發展:
網球運動在中國起步晚、群眾基礎薄弱、高水平運動員較少、教練員的整體水平不高、經驗欠缺。網球運動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猛,場館建設的規模和數量顯著增長,網球人口數明顯增加,規模不等的賽事層出不窮,網球場館的營銷手段也逐漸向多元化、多樣化方向發展。就網球運動發展速度和規模而言,中小城市明顯落後於大城市,內地落後於沿海,經濟欠發達地區落後於發達地區,主要體現在場地數量、網球人口等多方面。
影響:
1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網球舉國體制將進一步完善。
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公司企業、高等院校以及單項體育協會的作用將有所增強 ,其他管理主體成為有益補充。將會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競技網球的訓練中來,發揮到市場作用。
2我國網球將全面與世界網球接軌。
中國申辦國際性網球賽事,尤其是廣州網球公開賽、中國網球公開賽與上海大師杯賽的成功舉辦將成為中國網球與世界網球全面接軌的歷史性轉折點。
3 網球的社會化、職業化與產業化進程加速。
網球的社會化、職業化與產業化進程的加速會更好地促進網球運動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給網球發展提供了動力,促進網球水平的提高;二是資金投入加大,改變了網球的投入方式和比例;三是擴大了規模和社會影響,促使其社會化程度提高。
4 大眾網球影響力不斷加大,大眾參與度逐步提高。
我國優秀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的刺激了中國網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網球運動、網球賽事。
Ⅵ 關於網球發展現狀
wta 每年有四十站比賽 大概在三十個國家左右 ATP也差不多 itf和元老賽 表演賽數不勝數在世界各個角落都有網球是世界第二大運動 參與人數僅次於足球 人數可想而知了 莎拉波娃和費德勒吧
Ⅶ 中國網球發展現狀
中國網球發展過程 從一無所有到網球大師杯賽 -------------------------------------------------------------------------------- 「中國的網球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許多城市都有了網球場,上海還舉行了大師杯賽,我為中國網球的發展感到高興,」曾經為中國網球工作了25年的前亞洲網球聯合會主席川廷榮一對新華社記者說。 川廷榮一29日晚才到法國觀摩本屆法國網球公開賽,看過比賽安排後發現中國兩對雙打選手30日有比賽,於是他一大早就到鄭潔和晏紫與兩名來自非洲的選手之間的比賽現場觀戰。 川廷榮一現在是國際網聯技術主任,也是名譽副主席,他還曾經在北京亞運會和2001年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網球比賽中擔任指導工作。由於和中國網球結緣時間太長,他笑稱自己都成了個中國人。當李婷和孫甜甜在雅典奧運會上勇奪中國第一塊奧運會網球金牌時,正是這位日本老人為她們頒獎。 「我對她們說,祝賀,祝賀!我為亞洲網球驕傲,」他說。 川廷榮一說,從1978年開始他的工作便與中國網球緊密聯系起來。他說那時候中國的網球是真正意義上的貴族運動,網球場非常少,一般老百姓根本沒有機會打網球。 不過,當越來越多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開始喜歡上這項運動時,網球在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找到了紮根的沃土。上海於2002年成功舉辦級別相當高的網球大師杯賽,中國網球公開賽也於去年在北京落戶。 「我為中國網球工作了25年,一開始中國網球起步可不容易,可是近年來上海舉辦大師杯賽,中國公開賽也在去年舉行,中國還有這么多運動員參加大滿貫的比賽,變化真大,」他說。 不過,他表示中國的網球發展依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網球在中國才是剛剛走向繁榮,網球人口還不夠多。 他拿自己的國家舉例,說日本大約有500萬人經常打網球,而且從1921年就開始參加大滿貫賽事,網球在日本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而中國則不同,網球運動起步晚,網球人口也比較少,不過現在他看到許多城市裡網球場越來越多,很多小孩子都拿起了網球拍。 「我為中國網球的發展感到非常高興,」他反復說道。 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