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制定營銷戰略計劃的調查報告
市場營銷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程序:市場細分――選定目標市場――市場營銷組合――實施計劃――組織實施――檢測評估。
1、市場細分。市場不是單一、擁有同質需求的顧客,而是多樣、異質的團體,所以市場細分能發現新的市場機會,也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既能更充分地發揮企業優勢、又能為企業選定目標市場提供條件,奠定基礎。
市場細分要按照一定的標准(人口、地理、心理、購買行為等因素)進行,細分後的市場還要按一定的原則(如可測定性、可接近性、可盈利性等)來檢測是否有效。市場細分的好壞它將決定著市場營銷戰略的命運。
2、目標市場的選定。目標市場的選定和市場營銷的組合是市場營銷戰略的兩個相互聯系的核心部分。
選定目標市場就是在上述細分的市場中決定企業要進入的市場,回答顧客是誰,產品向誰訴求的問題。即使是一個規模巨大的企業也難以滿足所有的市場。但我國不少企業恨不得一口吞下所有的市場,結果適得其反。特別是保健品,有的功效訴多達十幾種,幾乎能包治百病,適合任何人群。另外,有的企業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是什麼,向消費者訴求什麼,如新上市的一種醬油,據該公司介紹,它既是醬油,又可頂替味精,還是一種保健品,具有保健功能。這究竟是什麼,也許誰都會感到疑惑不解。總之,一是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市場;二是對於一種產品必須有明確的訴求,有明確的消費群體;三是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即不要向誰都訴求,也不要什麼都訴求。
•要通過調查國內上優秀企業等來了解它們一般進行的營銷組合。
•突出與競爭公司有差異的獨特之處,充分發揮本公司優勢的有利性。
•營銷組合是企業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控制各組合來控制整個營銷組合。
•營銷組合是一個系統工程,由多層分系統構成。
•營銷組合因素必須相互協調,根據不同的產品,制定不同的價格,選擇不同的渠道,採取不同的促銷手段。
•營銷組合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的。產品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當產品生命周期所處階段發生變化時,其他組合因素也隨之變化。就拿廣告來說,導入期為通告廣告;成長期為勸說廣告;成熟期為提示廣告。
•在上述四種主要的組合因素中到底哪種最重要,這會因行業、業態不同而異,但一般來說,其中受到高度重視的是產品。企業提供的產品是否是市場所需產品,是否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解決消費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消費者希望獲取的利益,這才是產品的關鍵所在。只有讓消費者滿意,消費者才會認可你的產品,接受你的產品。可是,我國不少企業不是以市場為導向,而還是停留在產品觀念或推銷觀念上,所以造成了產品的大量積壓,其價值多達三萬多億。
一個企業的銷售額下降,市場佔有率下跌,其原因不是推銷人員的努力不夠,而有必要把銷售可能的一些條件都考慮到產品中去。要解決銷售問題,還是應該首先解決產品問題,做到產品計劃先行。例如日本的朝日啤酒公司,其市場佔有率連年下跌,在1985年跌到了9.6%,為扭轉下跌不止的局面,1985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消費者嗜好•口味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研究開發了新產品
。這種新產品投放市場的當年,銷售額猛增,市場佔有率止跌回升,到1989年就上升到了25%,排名行業第二。
4、實施計劃。實施計劃是為實施市場營銷戰略而制定的計劃。戰略制定好後要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施。具體內容包括
•組織及人員配置;
•運作方式;
•步驟及日程;
•費用預算等等。
❷ 營銷策劃報告與市場調查報告有什麼主要的區別(希望詳解!)
二者區別大了。
策劃是在銷售之前對如何銷售的計劃,展望。
調查是為了了解市場,了解消費者,發現問題。
調查報告就是對這些問題的總結。為下一步營銷活動做准備。
而且你說的營銷策劃報告,一般應該叫做營銷策劃書。
❸ 市場營銷調研報告的課題有哪些
應包含一下內容:
第一,決策者需要尋找新的市場機會時。在作出把某一產品投入市場的決策之前,要了解哪些是消費者新的需要和偏好,哪些產品已進入其生命周期(Prodtuct LifeCycle)的盡頭等等。
第二,市場營銷管理人員需要尋找某種問題的產生原因時。例如,發現在某一市場上原來深受用戶喜愛的產品現在被用戶們冷落了,這時就會由管理者或決策者向調研部門提出調研課題,是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下降了,還是消費者或用戶的偏好有所變化。
第三,決策者在制定決策後必須在其實施過程中進行監測、評價和調整。許多情況下,市營銷調研就是針對決策是否有效而進行的,分析一項新的決策是否使市場營銷活動向更為有利的方向發展。
第四,預測未來。調研為預測提供資料依據,預測的准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營銷調研的質量。營銷調研與預測是密切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
營銷調研的內容1.市場需求容量(The Market Needs)調研市場需求容量調研主要包括:市場最大和最小需求容量;現有和潛在的需求容量;不同商品的需求特點和需求規模;不同市場空間的營銷機會以及企業的和競爭對手的現有市場佔有率等情況的調查分析。
2.可控因素(The Controllable Factor)調研
可控因素調研主要包括對產品、價格、銷售渠道和促銷方式等因素的調研:(1)產品調研:包括有關產品性能、特徵和顧客對產品的意見和要求的調研;產品壽命周期調研,以了解產品所處的壽命期的階段;產品的包裝、名牌、外觀等給顧客的印象的調研,以了解這些形式是否與消費者或用戶的習俗相適應。(2)價格調研:它包括產品價格的需求彈性調研;新產品價格制定或老產品價格調整所產生的效果調研;競爭對手價格變化情況調研;選樣實施價格優惠策略的時機和實施這一策略的效果調研。(3)銷售渠道調研:它包括企業現有產品分銷渠道狀況,中間商在分銷渠道中的作用及各自實力,用戶對中間商尤其是代理商、零售商的印象等項內容的調研。(4)促銷方式調研:主要是對人員推銷、廣告宣傳、公共關系等促銷方式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對比。
3.不可控制因素(The Uncontrollable Factor)調研
(1)政治環境調研:它包括對企業產品的主要用戶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政府現行政策、法令及政治形勢的穩定程度等方面的調研。
(2)經濟發展狀況調研:它主要是調查企業所面對的市場在宏觀經濟發展中將產生何種變化。調研的內容有各種綜合經濟指標所達水平和變動程度。
(3)社會文化
因素調研:調查一些對市場需求變動產生影響的社會文化因素,諸如:文化程度、職業、民族構成,宗教信仰及民風,社會道德與審美意識等方面的調研。
(4)技術發展狀況與趨勢調研:主要是為了解與本企業生產有關的技術水平狀況及趨勢,同時還應把握社會相同產品生產企業的技術水平的提高情況。
(5)競爭對手調研:在競爭中要保持企業的優勢,就必須隨時掌握競爭對手的各種動向,在這方面主要是關於競爭對手數量、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及變動趨勢、競爭對手已經並將要採用的營銷策略、潛在競爭對手情況等方面的調研。
營銷調研的方法
1、詢問法
1.1、面談調查法
1.2、電話調查法
1.3、信訪調查法
1.4、留置問卷調查法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通過觀察被調查者的活動來取得第一手數據的一種調查方法。
3、實驗法
實驗法是從影響調研問題的若干問題因素中選擇一兩個因素,將它們置於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小規模實驗,並盡可能排除一切非實驗因素的影響,然後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研究是否值得大規模推廣
❹ 市場營銷調查報告
您的市場營銷方面調查報告准備往哪個方向寫,老師對這個選題同意了沒,具體有什麼要求呢
調查報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幫到你,祝調查報告寫作過程順利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一、 選題 選擇與調查相關的內容進行調查。
二、 調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調查目的
2、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3、調查內容 可以列舉一下問卷詢問的內容分析。
4、調查方式 一般為問卷式。
5、調查時間6
i 調查結果 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7、調查體會 可以是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結果的原因及應對辦法等。編輯本段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問卷調查報告是問卷調查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文字、圖標等形式將調查的結果表現出來,以使人們對所調查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歸納起來有三點:1、 是調查所有活動的綜合體現、是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問卷調查報告是調查與分析成果的有形產品並將調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2、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透過數據現象分析數據之間隱含的關系,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好的指導實踐活動。3、 問卷調查報告是為社會、為企業、為各部門、為各行業管理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一個好的調查報告,能對企業的市場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調查的結果為企業作決策提供依據。
❺ 大學市場營銷調研報告
給你個範例:
一、實訓背景和目的
大學四年,轉眼即逝.學習了4年的市場營銷相關知識,總體感覺我營銷知識掌握的一半,因為什麼很多理論的知識在當初學的時候沒有學到位,並且學了之後沒有運用到實踐中,也就是說學了四年只是學了,但是不會用.這對於我們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很吃虧的.營銷是一個需要能說會道能運用的專業,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後要及時的加以運用,掌握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在以後的工作中,企業也正是需要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有知識的人才.我們四年中進行了很多的課程實習,也從中學到了一些操作技能,但是還遠遠不夠,只有親自到企業中去體會企業的運營流程,到消費者中間去體會和他們的溝通,到中間商和廠家之間去學習談判,完了自己能熟練掌握市場和營銷的關系,這需要很長的一個過程.我們馬上面臨畢業,面臨著走向崗位走向企業的種種挑戰,如何學會將自己進行包裝然後推銷給企業,這都是很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專業開展了為期2周的營銷策劃實訓.
這次實習主要是想通過此次的營銷策劃實訓,讓學生親自參與企業的實際(或自主創業主題)的營銷活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部分營銷活動進行策劃,形成方案或策劃書,全面提升學生的營銷策劃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營銷策劃的具體方法與程序;熟練掌握和運用策劃創意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市場營銷調研的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市場、尋找市場機會、優選企業目標市場的能力;培養學生產品策劃的能力;培養學生定價策略運用的能力,分銷渠道設計與開發的能力;培養學生制定促銷組合方案的能力以及編制營銷方案預算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具備一定的策劃書撰寫能力.為學生即將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選題思路
這次的實訓需要學生自己選定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然後為其撰寫一份營銷策劃案。我選擇的是「動感地帶」的校園推廣,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理由如下:
1「動感地帶」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我覺得寫完全嵌入我們生活中的比寫離得太遠的那些商品企業要更有現實意義;
2「動感地帶」每年9月份都會在各大高等院校舉行優惠辦卡活動,主要面向新生,這是個很好的策劃機會;
3「動感地帶」方便調查,進行市場調研,因為用戶基本遍布校園,網點也離我們非常近,這樣節省了很多的路上時間;
綜合以上三點,我選擇了「動感地帶」。在確定題目之後翻閱了很多資料,並且在走訪了很多寢室,使用者達到了90%以上,所以材料非常廣,並且很多。再將收集到的資料整理之後我初步設定了我的題目「動感風暴,起航夢想」長春首屆大學生「職業化」成長訓練營,也是一次校園行推廣活動。通過這個活動的舉辦,一方面為剛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進行大學生學習生涯規劃,一方面進行「動感地帶」校園卡的推廣活動。
三、實訓過程
在進行了實訓動員大會之後,大家都在思考自己到底要選什麼題材,陸續的大家進入了實訓准備階段。選定題目後我就開始到處去調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收集我所需要的種種資料,編輯列印調查問卷。我的題目是「動感風暴,起航夢想」長春市首屆大學生「職業化」成長訓練營。要為這個活動制定一個完整的可行的策劃案。
市場背景環境分析
企業與外部環境共同形成一個大系統。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是這一大系統中的兩個系統,兩者必須相互配合,才能產生系統效應。但從企業角度來看,外部環境這一子系統是企業不能控制的客觀條件,時刻處於變動之中。因此,企業必須經常對自身系統進行調整,才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這正像生態學中生物體與外界環境關系一樣,也遵循「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原則。
外部環境變化對任何一個企業產生的影響,都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對企業市場營銷有利的因素,即它對企業市場營銷來說是環境機會;二是對企業市場營銷不利的因素,它是對企業市場營銷的環境威脅;三是對該企業市場營銷無影響的因素,企業可以把它視為是中性因素。對機會和威脅,企業必須採取適當的對應措施,才能在環境變化中生存下來。
動感地帶的特點分析
動感地帶品牌定位在「時尚、好玩和探索」,專為崇尚個性、追求時尚、緊貼潮流的年輕消費群體而設計。動感地帶為年輕人營造了一個個性化、充滿創新和趣味性的家園。相信動感地帶將能更好地發掘後現代化消費觀念,從而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擁護。美國品牌大師大衛•愛格曾說過,「品牌就是產品」。的確,久負盛名的品牌就是優質質量的保證。動感地帶也深知這個道理,瞄準大學生和公司白領為主的年輕人市場,著力塑造屬於動感地帶的品牌特性,力求獲得大眾的認可。經過了幾年的宣傳推廣,目前動感地帶的品牌特性是什麼呢?
在進行了環境分析
析和特點定位之後,整合了我所需要的資料,然後進行策劃案的正式起稿,具體內容已經在策劃書里闡述,這里不做詳細說明。實訓過程幾乎全部靠自己獨自去找去寫去思考,寫完策劃案和報告之後我們要進行一個簡單的答辯,也就是回答一些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想法。
四、策劃方案
(1)、營銷目標戰略
首選:16-30歲,青少年學生、年輕白領
第二目標:22-40歲,年青人、上班族
目標受眾的特點要做詳細的了解和闡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據2009年國家人事部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512萬,2008年突破600萬大關,比去年增加了88萬,增長率為24%,而全國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預計約為256.5萬人,比去年實際就業減少22%,這意味著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3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策劃主題和目標
「動感風暴夢想起航」——長春首屆大學生「職業化」成長訓練營
動感地帶主要的業務是手機通信業務,此次主要選取長春市的10所高校,具有代表性,基本達到了范圍覆蓋要求。在來年的9月份進行,主要是為了向大一新生推廣。
將「動感地帶」的品牌打入新生群體
讓新生通過我們此次的活動,對於動感地帶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尤其是所以經營的各項業務,都對新生進行詳細的講解,讓新生知道這個對他們有用,體現了動感地帶與我們的大學生校園生活息息相關。體現中國移動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增強中國移動的品牌影響力。建立全新的校園營銷渠道體系,使目標客戶和企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親身體驗我們的活動
目前各個大學已經開始引入「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作為「教育」的下一環節,職業成長」已經成為校園標志性的主流文化,此次活動從大學生「就業難」、缺少工作經驗的角度出發,為大學生提供在校實習培訓的機會,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一個更科學的職業化成長平台。進行職業能力強化訓練,彌補大學生從學生向公司職員的身份轉變過程中缺失的重要環節。在實踐中把握自我,在競爭中學會生存,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為今後的發展提供明確的目標指向和素質基礎。
(3)、媒介策劃
「動感風暴,起航夢想」活動宣傳立足校園,充分利用網路傳播的宣傳,配合傳統媒體吸引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主要分為社會宣傳,校園宣傳和網路互動。
社會宣傳----長春日報各大高校校報電台
校園宣傳
通過校園廣播,校報,校園網站,社團發布活動消息
在校區各大宣傳板上張貼宣傳海報
在圖書館宿舍樓等學生活動密集的地方發放活動傳單
網路互動
1、通過網路方面(如QQ群,校內網,天健網,豆瓣,五年四班)發布相關信息,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2、在公司網站上滾動播出活動的最新信息;
3、在公司網站開通就業論壇,學生注冊為會員後,可以在這里發布文字和照片,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
4、建立校內「動感地帶」QQ群,學生在這里暢所欲言,討論就業的有關話題。
(4)、推進計劃
建立校園銷售體系,面向中國移動所有在校學生,提供規范、便利的銷售和客戶服務的實體網點;增強動感地帶客戶品牌歸屬感的綜合服務與體驗場所;
(5)、組合策略
搶占市場
超前的創意活動,高密度的參與人群,良好的校園宣傳形式,將會使「動感地帶」新業務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並佔領大學市場,也將進一步奪回因對手而失去的市場份額
企業形象
在此次活動中,中國移動(長春)有限公司將提供學生們渴望的就業崗位,這樣既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反而會提升企業在大學生心中的形象和企業的責任感,可謂是一舉多得的舉措。
品牌建立
雖然移動把「動感地帶」作為一個品牌去經營,但在目前的大學市場,大學生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認識,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將對「動感地帶」品牌的建立進行不棄餘力的宣傳,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動感地帶」價值及功能,從而在學生中起到真正的品牌效應。
宣傳范圍
隨著長春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春各大高校的學生手機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升,幾乎已經全面覆蓋了。此次活動由於涉及到大學及周邊的中專院校,因此對中專院校的青年學生也會有很好的宣傳效果。
品牌忠誠
由於大學生對於價格的敏感度比較高,因此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小。通過此次活動,可以展示移動公司的公眾形象和企業文化,而且在活動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有利於在大學生心中樹立移動的口碑,也可以為大學生在工作後的需求做個很好的鋪墊,以此為契機建立品牌忠誠度。
五、實訓感受
整個實訓過程我覺得最頭疼的地方就是撰寫策劃案,盡管收集了資料,但是要把資料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可行的策劃案並不是那麼簡單。實訓的時間幾乎一半用來寫報告,寫策劃案,由此可見,想要完成一份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策劃案,做好充分准備的同時還要有堅實的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