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復旦大學MBA有哪些課程
必修課:
商務溝通I、管理經濟學、財務會計、組織行為學、管理決策分析的數量工具、金融學、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商務溝通II、戰略管理、國際商務、宏觀經濟環境。
選修課:
研究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當代專題研究、科技管理、高級企業金融學、信息系統戰略、廣告學、管理會計、投資學、創業創意與創新、國際市場營銷、戰略營銷管理、衍生證券。
(1)精品課程營銷分析模型擴展閱讀:
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後,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歷者。
(2)已獲碩士、博士學位,並有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者。
(3)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後,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歷。
4、身體健康,符合規定的體檢標准。
課程類型:
第一種是供任職公司高層管理者報讀的課程,通常利用工作時間之餘修習,名為高階工商管理碩士(Executive MBA,簡稱EMBA);
第二種是供現職管理者或大學畢業生報讀,以增進其管理知識的普通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此即工商管理碩士的原型。
第三種是供現職從業或具備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以強化其企管專業基礎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亦名工商管理碩士(Special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全稱SMBA)
授課方式:
第一種是面授MBA項目,1908年誕生於美國Harvard University,已有百年歷史了。就是通過面對面的形式進行授課。
第二種是遠程MBA項目,1995年由美國McCann University率先提出,也有10多年的歷史了。就是通過網路多媒體形式進行授課。
參考資料:網路-工商管理碩士
2. 田飛的個人履歷
籍貫為河南鄲城,出生於安徽合肥。現工作在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人口研究所,是安徽大學教授,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1976年春至1978年春知識青年插隊於安徽宣城,1982年春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製造設備及工藝專業,1997年夏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及應用專業,2003年冬畢業於美國愛達荷大學統計學專業,2005年回國任教。 (一)科研概況
主持科研項目:遷移人口預測的模擬系統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人口變動研究(省人口計生委),新形勢下安徽貧困線的測定(省教育廳)等。
主要教授課程: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SPSS軟體、人口統計學、人口信息分析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學研究方法等。
自2004年以來,已公開發表19篇學術論文,其中,有12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有7篇刊登在CSSCI來源期刊上,有2篇在美國發表。
(二)科研項目
1、城市新移民社會融入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安徽大學2012年度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2012.11--2014.11)2、合肥市就業人口從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項目負責人,合肥市包河區第六次人口普查辦公室委託課題,2012.11--12)
3、蚌埠市人口規模及布局研究(項目負責人,蚌埠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委託課題,2012.4-5)
4、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較研究(項目負責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託研究課題,2012.1--2012.12)
5、合肥市人口發展與城市聚集能力、承載能力研究(項目負責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點研究課題,2011.11--2012.3)
6、合肥市區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11年合肥市軟科學項目,2011.11.16--2012.11.15)
7、提高返鄉農村婦女創業能力的行動研究(項目負責人,2011年國家婦聯/李嘉誠基金會委託項目)
8、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較研究(項目負責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託研究課題,2012.1--2012.12)
9、合肥市區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11年合肥市軟科學項目,2011.11.16--2012.11.15)
10、合肥市人口發展與城市聚集能力、承載能力研究(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點研究課題)
11、合肥市人口承載力研究(項目負責人,合肥市2011年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12、遷移人口研究(項目負責人,安徽大學2011年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
13、合肥市蜀山區流動人口計生公共服務均等化現狀及需求調研(主要成員,2011年合肥市蜀山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局課題,已結項)
14、安徽省老年婦女社會支持的城鄉比較研究(主要成員,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規劃課題,AHSKF09-10D12)
15、合肥市人口自然變動研究(項目負責人,合肥市人口發展戰略「十二五」規劃研究 ,已結項)
16、合肥市一千萬人口可行性研究(項目負責人,合肥市人口發展戰略「十二五」規劃研究 ,已結項)
17、安徽返鄉農民工素質與再就業問題研究(主要成員,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廳基地重點項目,2010sk)
18、社會學與安徽城鄉社會發展研究(研究骨幹,安徽大學「211工程」三期學術創新團隊,SKTD008A)
19、我國產業集群的營銷模式和耦合機制實證調查研究(主要成員,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0BGL025)
20、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變動分析研究(項目負責人,安徽省人口發展戰略「十二五」規劃研究 ,已結項)
21、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老齡化及保障服務問題研究(主要成員,安徽省人口發展戰略「十二五」規劃研究 ,已結項)
22、農民能力建設指標體系的建構(三級子項目負責人,安徽大學「211工程」三期科研項目,一級:「經濟學與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二級:「農民能力建設」子項目)
23、遷移人口預測的模擬系統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08BRK010)
24、安徽農村人口遷移實證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年度省教育廳基地一般項目,2008sk072,已結項)
25、新形勢下安徽貧困線的測定(項目負責人,省教育廳2006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07sk033,已結項)
26、安徽高校創新型文化建設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主要成員,2007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AHSKF05-06D23,已結項)
27.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daho.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2003.
28.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current. SAS and S-Plus. 2003—2004
29.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daho. SAS and Excel. 2003.
30.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Logistic model. SAS.2002--2004.
31.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daho.SAS.2002--2004.
3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2002.
33.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daho.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echnology. 2002.
34.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SAS. 2002.
35.Physical e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ones. Questionnaire. SAS and Excel. 2003.
36.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 2002--2004.
37、學校田徑運動會管理系統,項目負責人,研製及試運行,1996.2--1997.7。
(待續)
(三)教研項目
1、《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安徽大學2010年校級精品課程教研項目)
2、《社會統計學》(安徽大學2009年校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教研項目)
3、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主要成員,省教育廳2007年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重點項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校際合作項目,2007jyxm005)
4、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研究(主要成員,省教育廳2007年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重點項目,2007jyxm021)
5、全國中專機械原理及機械零件試題庫系統,軟體參編,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年出版。
6、全國電力中專機械零件試題庫管理系統,軟體主編,1992年發行。
7、全國電力中專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試題庫管理系統,主編(題庫及軟體),1991年發行。
(待續)
(四)工程項目
1、安徽電力公司電氣模擬培訓裝置,軟體工程師,參與設計、編程及調試。1992.2--1994.4。
2、安徽電力公司電氣模擬培訓裝置,硬體工程師,參與硬體安裝及調試。1992.2--1994.4。
3、黑龍江電力公司電氣模擬培訓裝置,軟體工程師,功能拓寬軟體設計,編程及調試。1993.5--1994.2。
4、材料力學實驗室建設,獨自完成,1991.7--1992.2。
(待續) (部分課程)
(一)雙語課程
1、SPSS軟體(本科生核心課程)
2、SPSS應用(研究生必修課程)
3、社會統計學(本科生核心課程、研究生選修課)
4、管理信息系統(MBA必修課程)
5、統計軟體(全校素質教育課)
6、統計思想(全校素質教育課)
7、抽樣設計(本科生必修課)
8、定量分析(本科生必修課)
(二)本科生課程
1、《社會調查研究方法》,72學時(含課程設計),校級精品課程,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核心課程,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系列課程之一。
2、《社會統計學》,72學時(含課程設計),雙語教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核心課程,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系列課程之一。
3、《SPSS軟體》,36課程(含課程設計),雙語教學,校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必修課程,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系列課程之一。
4、《高級社會統計學--抽樣設計》,72學時(含課程設計),雙語教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核心課程,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系列課程之一。
5、《微積分》,72學時,社會學專業必修課程。
6、《線性代數》,36學時,社會學專業必修課程。
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36學時,社會學專業必修課程。
8、《統計思想》,36學時,人文與科技素質教育選修課,雙語教學。
9、《統計軟體》,36學時,人文與科技素質教育選修課,雙語教學。
10、《調查設計》,36學時,人文與科技素質教育選修課。
11、《社會調查方法》,36學時,新聞學專業必修課程。
12、《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54學時(含課程設計),政治與行政學專業核心課程,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系列課程之一。
(三)研究生課程
1.《人口統計學》,36學時(含課程設計),人口學專業核心課程。
2.《人口信息分析技術》,36學時(含課程設計),人口學專業選修課程。
3.《區域人口預測》,36學時(含課程設計),人口學專業選修課程。
4.《區域人口規劃》,36學時(含課程設計),人口學專業選修課程。
5.《西方人口學》》,36學時(含課程設計),雙語教學,人口學專業選修課程。
6.《管理信息系統》,36學時,雙語教學,MBA核心課程。
7.《管理研究方法》,36學時(含課程設計),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核心課程。
8.《SPSS應用》,36學時(含課程設計),雙語教學,社會學專業必修課程。
9.《社會統計學》,36學時,社會學專業選修課。
10.《高級社會學統計學》,36學時,社會學專業必修課程。
(待續......) (二)學術論文
(自2004年以來公開發表的部分學術文章)
1、田飛、王仙慧、張然.區域劃分對合肥市水資源生態足跡的積極影響[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3(2):9-15.
2、宋佩鋒、田飛.21世紀初合肥市人口承載力趨勢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6):8-11.
3、李夢迪、田飛.農民工的階層認同及其影響因素--基於2006CGSS的實證分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206-208.
4、宋佩鋒、田飛.基於生態足跡模型測算合肥市人口容量[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4):23-28
5、孫宇凡、李夢迪、田飛. 社會資本的建構過程--以皖北C村雲南籍婚遷流入婦女為例[J].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2(3):60-66
6、田飛. 未來40年安徽省戶籍人口變動趨勢[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29(1):26-33
7、田飛. 人口預測方法體系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CSSCI擴展),2011(5):151-156
8、田飛. 場景預測方法與概率預測方法的比較[J].統計與決策(CSSCI、核心),2011,342(18):20-22
9、田飛. 人口概率預測方法及應用[J]. 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1,32(5):9-13
10、田飛. 西方人口預報評價動態[J].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學報(CSSCI擴展),2011(1):40-43
11、田飛、張穎. 我國供方貧困線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核心),2010(31):17842-17844
12、田飛. 貧困指標體系問題研究[J].學術界(CSSCI、核心),2010(11):211-219
13、田飛. 西方人口分布預測研究動態[J].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0,31(4):73-76
14、田飛. 西方人口概率預測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CSSCI、核心),2010(3):306-309
15、田飛. 21世紀初人口場景預測研究回顧[J].人口與發展(CSSCI、核心),2010,16(2):48-51
16、田飛. 用貧困指數測度安徽農村貧困線[J].合肥學院學報,2010,27(2):32-26
17、張穎、田飛. 高校師生心理契約類型的實證研究[J].成功.教育,2008(3):201-202.
18、田飛、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師生心理契約期望值類型的實證研究[J].教育探索 (核心),2008(5):120-121.
19、田飛、曹威麟. 學風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J].高教發展與評估(核心、CSSCI擴展), 2008(2):15-21.
20、田飛、郭江平、曹威麟. 高校師生心理契約期望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J].科學與管理(CSSCI擴展),2007(5):61-64.
21、田飛. 師生心理契約期望對學風影響的實證研究[J].江淮論壇(核心),2007(6):111-116.
22、田飛. 用結構方程模型建構指標體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核心),2007,31(6):92-95.
23、曹威麟、郭江平、田飛.基於員工離職風險的培訓投資決策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7(7):84-85.
24、曹威麟、董玉芳、田飛.論心理契約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溝通[J].江淮論壇 (核心),2007(2):21-25.
25、田飛.用馬蒙模型解決社會調查研究中數據缺損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CSSCI、核心)2006,30(4):146-149.
26、Tian, Fei,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5.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daho. Abstract.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45: 120.
27、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4.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space. Pages 74-96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Manhattan, KS: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二)教研論文
1、田飛、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師生心理契約期望值類型的實證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20-121.
2、田飛、曹威麟. 學風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8(2):15-21.
(更新中......待續) 1、合肥市特大城市建設與區域發展專題研討會(2011年8月在翰林奧體賓館舉行,市委宣傳部主辦)
2、合肥市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評審會(2011年8月2日在合肥虹瑞金陵大酒店評審通過人口所的研究報告)
3、安徽省人口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2011年5月22日在萬豪花園酒店,文章獲三等獎)
4、安徽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評審會(2010年8月,合肥黃山大廈)
5、城市流動人口計生工作研究(2007年8月31日上午9:100--12:00,星期五,博學北樓B305)
6.Tian, F.,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5.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daho. Presented at the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ruary 7 - 10, 2005, Honolulu, Hawaii.
7.Tian, F., B. Shafii, T. S. Prather, W. J. Price, C. Williams, and L. W. Lass. Dispersal of Yellow Starthistle can be Predicted from Community Susceptabi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7th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ety of Weed Science, March 9-11, Colorado Springs, Colorado.
8.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ass.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spa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April 25-27, 2004. Manhattan Kansas.
9、西方社會學研究中定量分析的應用現狀(2005年11月26日下午1:30-3:00,星期六,新校區南樓C101)
10、定量分析在社會學研究中的發展歷史
11、用地理統計學方法預測美國西部地區某種野草的蔓延趨勢(2003 USA)
(待續) 在美國的科研情況:
◦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daho.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2003.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current. SAS and S-Plus. 2003—2004
◦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daho. SAS and Excel. 2003.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Logistic model. SAS.2002--2004.
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daho.SAS.2002--2004.
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2002.
◦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daho.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echnology. 2002.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SAS. 2002.
Physical e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ones. Questionnaire. SAS and Excel. 2003.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 a dai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for dairy nutrition analysis. SAS. 2002.
◦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s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 2002.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 2002--2004.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for the search of the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s from the Statistical Programs by means of web pag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2002--2003.
3. 市場營銷方式有哪些
1、服務營銷
服務是用於出售或者是同產品連在一起出售的活動、利益回或滿足感。答
2、體驗營銷
買方市場的形成讓消費者需求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消費結構上,情感消費的比重提高了;內容上,個性化需求增加了;價值目標上,更加註重接受產品時的感受。
3、知識營銷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重點將從生產轉向研究開發,從對有形資產的管理轉向對知識的管理。與此同時,企業營銷方式也必然會轉向更高層次,即知識營銷將成為企業獲得市場的一種重要的營銷方式。
4、情感營銷
情感營銷就是把消費者的個人情感差異和需求作為企業品牌營銷戰略的核心,通過藉助情感包裝、情感促銷、情感廣告、情感口碑、情感設計等策略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5、教育營銷
美容行業的營銷其實一直都和教育培訓息息相關。從90年代初期美容技術培訓的興起,90年代末期美容概念培訓的流行,到如今美容文化教育的膨脹。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
4. 甘肅政法大學的院系設置
概況
一、法學院的基本情況及近幾年的發展
法學院成立於1985年,前身為甘肅政法學院法律系。2001年5月,為了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學校在原法律系和經濟法系的基礎上,組建了法學院。
學院有法學和社會工作2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普高本科學生共2269人,其中法學本科專業2094人,社會工作本科專業 175人。
近年來,法學院嚴格遵循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一)碩士點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突破進展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法學院全體教職工經過努力,於今年年初取得了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5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實現了碩士點建設的重大突破。法學院已經建成1個省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5個校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
(二)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法學院在學校的支持下,通過引進、進修、培訓、進行學術交流等各種方式,從數量和質量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2003年,法學院共有教師92名,2006年達到114名;2003年有教授、副教授34名,2006年達到44名;2003年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29名,2006年達到54名。師資隊伍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質量上的不斷提高,保障了教學和科研的健康發展。
(三)對外學術交流成績顯著
法學院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活動。自2003年以來,共承辦全國性的法學學術會議5次。根據最近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的通知,我院還將承辦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在「請進來」的同時,我們還堅持「走出去」,每年派大量的教師,參加全國各種學學術會議。2004、2005、2006三年外出參加學術交流的教師到達70多次。
(四)科研成果層次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
2004年以來,法學院教師共取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司法部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近30項。近年來,法學院教師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法學專業核心期刊上共發表論文近40篇;在法律出版社、蘭州大學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近30部;獲得省部級獎勵15項。法學院教師的科研成果層次和在全國影響不斷擴大。
(五)辦學特色鮮明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我校形成了「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主動為地方法治建設服務」的辦學特色,這一辦學特色主要依託法學院形成。法學院教師中有近50%受聘於國家機關和各種社會組織,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基層就業,法學院也被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為「甘肅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有14名教師受聘擔任甘肅省人大地方立法特邀研究員。面向基層和地方的師生社會服務活動成效顯著。
(六)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
經過我們不斷的探索和比較,我們確定了法學院的發展目標,這就是:經過幾年的建設,把法學院發展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地位的、特色鮮明的法學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基地,使法學院進入全國主流法學院的行列。
二、法學院在本科教學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來,法學院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為契機,在學校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圍繞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採取各種措施,努力加強優勢專業建設,積極進行社會工作專業的建設
近年來,法學院為強化法學優勢專業的建設,分別在2005年和2006年修訂和調整了專業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編寫了法學專業課的教學大綱;建成民法學、憲法學等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重點課程9門,取得省級、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教學獎35 項。目前,法學本科專業已經成為甘肅省乃至甘、青、寧、新4省區的優勢法學本科專業。同時成為我校公安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專業的重要基礎專業。
在加強優勢專業建設的同時,法學院還從充實師資、完善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加強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積極進行新辦社會工作專業的建設:目前,社會工作專業的師資增加到8名,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日趨完善,社會工作實驗室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二)不斷完善教學規章制度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規范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近2年來,法學院在執行學校教學規章制度的同時,結合專業特色共制定教學規章制度14個,通過教學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如,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制定的《法學院試題庫建設和使用辦法》、《法學院教師閱卷、登分規范》、《法學院學生查閱試卷規范》,完善了考試、考核制度,使考試、考核更加公正,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又如,通過《法學院學生評教辦法》、《法學院領導聽課評教辦法》等,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監督。)通過嚴格執行教學規章制度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法學院教師的教學行為規范,教學秩序和效果良好。
據2004-2005網上評教統計,我院教師30%為優秀、64%為良好、6%為合格。2005—2006網上評教,58%為優秀、41%為良好、1%為合格。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法學院十分重視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我院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實習和實訓:法學院實習內容、計劃、組織安排有明確的規范。為加強實習工作,法學院先後和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等政法機關協商,確立了12家實習基地,保障了專業實習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又建成了模擬法庭等校內實訓基地,通過模擬審判和觀摩審判等實訓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近年來,共進行模擬審判40多場,觀摩審判12場。
2.畢業論文:法學院制定了詳盡的畢業論文指導細則和規范要求,選派認真負責、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畢業論文。2006年實現了本科生畢業論文全部答辯,使畢業論文的質量較前幾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開展以「明法講堂」等各種學術活動,通過學術活動促進教學
2005年4月以來,法學院開展了以「明法講堂」為核心的系列學術活動,邀請省內外、國內外有名的專家學者、司法實踐部門的工作人員到我校做學術講座。這一活動在全校乃至甘肅省高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近一年半來,共舉辦明法講堂、校友論壇、律師論壇、法官論壇、檢察官論壇等系列學術活動共 60餘次,包括王保樹、吳志攀、陳光中、江偉、沈四寶、朱慈蘊、葉林在內的一大批國內知名學者和司法實踐部門的業務骨幹到法學院講學。在2006年調整教學計劃時,我們總結經驗,設置了律師論壇、法官論壇、檢察官論壇等實踐性強的課程,從而使這一活動走向了制度化和規范化。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法學院十分注重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近年來,我們通過播放「商務禮儀」、「百家講壇」等節目、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專業辯論賽、專業演講賽等活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共舉行第二課堂活動40餘次。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增強了他們融入社會的能力。
(六)採取各種措施,狠抓學風建設,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1.通過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學風建設。採取的措施有:第一,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帶頭模範作用,採用先進帶後進,黨員幹部包學生的「傳、幫、帶」方式,以點帶面,做實思想政治工作;第二,通過多種形式,募集資金設立「院友助學基金」、「合睿律師助學基金」、「沈四寶獎學基金」、「貧困學生慰問基金」,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第三,經常邀請成功校友、法律界知名人士來校,通過座談、講座等形式,指導在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擇業,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2.在學校率先實行班主任和輔導員相結合的學生管理制度
3.採用電子手段進行學生管理,避免了學生管理中的不公正現象。
4.建立班級檔案,對學生的學習等各種表現進行全過程跟蹤。
(七)法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
1.培養的學生專業基礎扎實、吃苦精神強,能紮根基層,適應基層工作需要,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2.學生就業情況良好,2005屆本科畢業生的年底就業率近90%。 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前身為甘肅政法學院公安系,初建於1989年,於1996年9月經公安部同意、省政府批准創建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由甘肅省公安廳和甘肅政法學院共同領導。
公安分院下設黨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體改生管理辦公室、分團委等五個管理機構;設有物證技術實驗中心、甘肅省司法鑒定中心等2個研究機構;設有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警務技能、公安基礎等5個教研室;有省級重點學科1門,校級重點學科3門;有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禁毒學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偵查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省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精品課程6門。
分院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專職教師5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體改生、計劃外學歷教育生等各種教育類型,現有各類在校學生2800餘人。分院五千餘名畢業生,就業覆蓋全國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司法、軍隊、邊防等系統。現為全國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安分院歷任領導一覽表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王章合 公安系系主任 1989.8.9--1992.5.15
史忠基 直屬黨支部書記(副處) 1989.8.9--1993.3.2
薛祿辰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1.4.22--1992.7.13
公安系系主任 1992.7.13--2000.6.9
公安分院副院長(正處) 1996.9.20--2000.6.9
郭萬里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2.7.13--2001.5.31
公安分院副院長 2001.5.31—2003.3.28
劉炳燦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6.4.10—1998.11.5
魏克強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6.4.10—2000.6.12
公安系副系主任(主持行政工作) 2000.6.12—2001.5.31
公安分院副院長(副處、主持行政工作) 2001.5.31—2002.12.18
公安分院副院長(正處) 2002.12.18—2009.4.7
王志禮 公安系黨總支副書記 1996.10.2—2000.6.12
郝洪濤 公安分院院長(兼任) 1996.9.20—2001.7.20
董天良
蔚振中
王章合
白瑞慶 公安分院副院長(兼任)
楊正 公安系黨總支書記 2000.6.12—2001.4
公安分院黨總支書記 2001.4—2008.2.27
公安分院調研員 2008.2.27—
姚華 公安系副系主任 2000.6.12—2001.5.31
公安分院黨總支副書記 2001.4—2003.5.30
公安分院副院長 2001.5.31--2003.5.30
蔚振中 公安分院院長(兼任) 2001.7.20—2003.9.17
王肅元
張浪亭
薛秋生 公安分院副院長(兼任) 2001.7.20--
樊峰崗 公安分院黨總支副書記 2003.6.3—2004.6.25
趙聚忠 公安分院院長(兼任) 2003.9.17-- 管理學院成立於1993年。經過16年的發展,現有專職教師49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講師17名,助教15名;有39名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現有專職管理人員7名,在校學生2000多人。
學院下設工商管理、財會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三個教研室,建有包括財務會計綜合實驗室、現代物流模擬實驗室、商務電子模擬實驗室(包括經濟科學實驗)、ERP實驗室和商務談判模擬實訓室五大功能模塊的商務實驗實訓中心,該中心擁有固定資產近500萬元;另外,與省內工商企業聯合建立了10個較為穩定的實習基地。現有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6個本科專業,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的「企業管理」、「會計學」和「國際貿易學」為校級重點學科,《管理學》為省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等為校級精品課程。
通過近年來的教學改革實踐,逐漸探索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以培養面向企業、服務西部的「法商結合」復合型、應用型工商管理專門人才。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開設了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三大教學模塊。在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以「法商結合」為目標,進行改革,同時,形成了《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力資源管理與勞動、社會保障法》、《技術創新管理與知識產權法》、《法務會計》、《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法律》、《統計學與統計法》、《稅收與稅法》等一批「法商結合」的特色課程,並自編了相關課程的講義。
近三年,全院教職工在省內外學術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30餘篇,省級130餘篇;主編或參編出版專著、教材10部,承擔了省級項目5項,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校級科研資助項目30項。有2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甘肅省第九次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三等獎,有3項成果獲甘肅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另外還有3項成果獲得校級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優秀教學獎、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三年來,共邀請4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來我院講學,極大地促進了我院的學術研究工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管理學院現已成為甘肅乃至西部地區經濟、管理類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自建院以來,已向社會輸送稅務、審計、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畢業生1500多人,為我省及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近幾年來,隨著我院辦學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我院畢業生在就業、考研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多名畢業生考取了上海財經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也有多名畢業生在公務員招考中成績優異,分別被各地國稅局、銀行等單位招錄。
學院的發展目標是:立足甘肅,服務西部,面向企業;突顯經管互補、法商結合專業特色;不斷加強實踐性教學,注重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能力的培養,培養具有應用性、復合型特色的專業人才;遵循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按照甘肅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使學校辦學特色更加突出,辦學優勢更加鮮明。力爭成為甘肅省高校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教學的示範和典型,為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和省委區域發展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工商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熟悉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掌握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了解管理專業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能夠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富有進取意識及開拓精神,能在各類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服務組織、經濟管理部門、教育科研單位從事管理、規劃、咨詢、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准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運營管理、人才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案例討論、社會調查、計算機模擬實訓、管理見習、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財務管理專業(設公司理財方向、金融與投資管理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具備理財和金融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准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財務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項目評估、金融學、金融會計、投資學、管理信息系統、國家稅收、經濟法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計算機模擬實訓、實驗、案例討論、社會調查、企業實踐、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市場營銷專業(設連鎖經營方向、營銷策劃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需要,具有戰略眼光和富有現代思維與創新意識,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營銷管理和能力,基礎知識深厚扎實,實際技能較強,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准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營銷策劃、經濟法概論、消費者行為、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廣告學、管理信息系統、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案例討論、計算機模擬實訓、社會調查、管理見習、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系統地掌握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具備開發與管理人力資源的實際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准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經濟法概論、市場營銷學、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人才測評與業績評估、薪酬設計與管理、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專題調查、社會調查、企業實踐、計算機模擬試訓、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物流管理(設供應鏈管理方向、物流信息管理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系統掌握物流管理相關理論,能在各類企業從事物流管理的復合型、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准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運籌學、經濟法概論、物流管理概論、物流信息管理、采購與倉儲管理、運輸與配送、運營管理、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案例討論、社會調查、計算機模擬實訓、管理見習、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系統掌握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慣例和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熟練運用計算機,具有較強的外語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能在涉外經濟部門、外資企業以及政府機關等單位從事國際貿易和內貿營銷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 本科,標准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世界經濟概論、市場營銷學、財政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國際經濟學、國際結算、金融學、國際投資與合作、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國際市場營銷、計量經濟學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案例討論、課程見習、社會調查、計算機模擬實訓、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5. 陳守則的研究方向與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市場營銷
主講課程:市場營銷學、推銷技術與實務(本科);市場研究、營銷管理(研究生)
發表的論文:
1.楊晶、陳守則.深度訪談法——市場調查的好方法.市場調查信息CN22-1300/C,2001.6
2.楊晶、陳守則.怎樣根據消費者的購買意向預測市場需求量.市場調查信息CN22-1300/C,2002.2.
3.陳守則.怎樣獲知某一品牌市場佔有率的高低.市場調查信息CN22-1300/C,2002.2.
4.陳守則.沒錢照樣做廣告.公關世界ISSN1005-3239,2002.4.
5.陳守則、楊晶.談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課程中的應用.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教研版),2002.7 .
6.陳守則.解譯「10PS」與4CS」.公關世界ISSN1005-3239,2002.11 .
7.陳守則、楊晶.營銷新理念——服務利潤鏈.企業研究ISSN1671-8119,2003 .5 .
8.陳守則、金微.怎樣讓「漏桶」中的水多起來.公關世界ISSN1005-3239,2003.8.
9.陳守則.談市場營銷案例教學.長春工業大學學報ISSN1674-1374,2004.8 .
10.陳守則.把握市場營銷新趨勢,探索森林食品市場營銷新思路.首屆東北森林食品大會會刊,2004.10.
11.陳守則.鑄造品牌忠誠關鍵點.企業研究ISSN1671-8119,2004.12.
12.衣冠勇、李明春、陳守則、王洪慶.談煤礦安全管理維度模式的構建.煤礦安全ISSN1003-496X,2005.4.(核心期刊).
13.李濤、陳守則、衣冠勇.員工忠誠度——企業制勝的關鍵.企業研究ISSN1671—8119,2005.6
14.陳守則.企業該怎樣認識市場營銷——建設市場導向型企業的幾點要素.營銷學苑SSN1009-2994,2005.11 .
15.陳守則.企業市場部建設關鍵點.營銷學苑ISSN1009-2994,2006.4.
16.陳守則、劉旭明.中小企業品牌戰略實施舉要.集團經濟研究ISSN1007-712x,2006.8(核心期刊).
17.陳守則、劉旭明.中國營銷走過的路程與未來的方向.商業經濟文薈ISSN1671-6728,2006.8(核心期刊).
18.楊晶、陳守則.談消費者購買意向調查結果的修訂.調研世界ISSN1004-7794,2006.12(核心期刊).
19.陳守則.鴨鵝產品市場營銷新思路.第二屆全國鴨鵝產業大會會刊,2006.11
20.陳守則、劉旭明.變形金剛,二十年的營銷盛典.銷售與市場ISSN1005-3530,2007.8(核心期刊).
21.陳守則.《情書》引發的風潮.銷售與市場ISSN1005-3530,2007.11(核心期刊).
22.陳守則.前奧運時期看聯想兇猛斬獲.營銷學苑ISSN1009-2994,2008.8
23.徐俊昌、陳守則.吉林省民營工業企業顧客滿意度若干問題的思考.長春工業大學學報ISSN1674-1374,2009.5
24.陳守則、王楠.將「宗教信仰」作為市場細分依據初探.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ISSN1674-1374.2009.8
25.陳守則、李聖狀論.顧客滿意及其實現途徑.市場營銷導刊ISSN1811-8801,2009.11
26.陳守則.Discussion on Revising the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Questionnaire Survey EBM2011 ISBN978-1-935068-19-8,ISTP檢索號:BUL45 2011.3 CPCI/SS
27.陳守則、王楠. Discussion on Revising the Results of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1.5 CPCI/SSH待檢
28.陳守則、趙雪、李勝狀. The analyze of the opportunity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the domestic retail chains. EBM2011 ISBN978-1-935068-29-7,ISTP待檢索
29.陳守則、王曉旭.談市場營銷學案例教學的有效組織.城市建設理論研究ISSN2095-2104,2011.11
30.楊晶、陳守則.施工企業統計工作的問題與對策思考.城市建設理論研究ISSN2095-2104,2011.12
31.陳守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ISSN1674-1374,2012.1
32.陳守則、劉旭明.長城:用聚焦領跑細分市場.銷售與市場(評論版)ISSN1005-3530,2012.4
33.陳守則、劉旭明.戰略選擇之步步為「贏」銷售與市場(評論版)ISSN1005-3530,2012.5
34.陳守則、劉旭明.小微企業營銷制勝之道.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ISSN 1674-1374,2012.9
35.陳守則、張慧、徐俊昌.我國地方高校專業建設的SWOT分析與對策.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ISSN1674-1382,2012.9
36.陳守則.自主創新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吉林日報CN22-0001,2012.9
37.陳守則、劉旭明.危機中突圍的小微企業營銷戰略與策略選擇.企業研究ISSN1671-8119,2012.9.人大復印資料:企業家信息ISSN1005-443x全文轉載,2012.11
38.陳守則.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兩個基本點.吉林日報(理論版)CN22-0001,2012.12
39.高宏生、陳守則.生態濕地中試項目管理探析.商情ISSN1673-4041,2013.1
40.陳守則、徐俊昌、張慧.地方高校專業核心競爭力的評價與培養探析.商情ISSN1673-4041,2013.1
撰寫的教材與著作
1.陳守則、王競梅、戴秀英等.《市場營銷學》,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1169949),2005.8.
2.陳守則、戴秀英、戴昀弟等.《現代推銷學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1-30058-8),2010.4.
3.陳守則.《讓客戶無法拒絕你》(視頻教材).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ISBN 978-7-7986-1095-6),2011.3
4.王志美、陳守則等.《旅遊市場營銷》(配講授視頻光碟).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4-05225-6),2011.9.
5.陳守則等.《市場營銷學》(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 978-111-36717-8),2012.1.
6.張維智、陳守則、王曉旭.《市場調查與預測》(中英營銷總監職業資格認證指定教材).北京燕山出版社(ISBN 978-7-5402-2869-9),2012.8
7.徐俊昌、陳守則、蘇航等.《消費者行為學》,機械工業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1-36638-6),2012.1
8.張維智、陳守則、王明昊.《營銷策劃(中英營銷總監職業資格認證指定教材)
9.張維智、陳守則、徐俊昌.銷售管理(中英營銷總監職業資格認證指定教材)
10.陳守則、劉旭明.《文化產品營銷研究》.經濟日報出版社(ISBN978-7-80257-476-2),2012.12
主持的科研項目:
1.長春科普快速印刷有限責任公司營銷戰略規劃設計,企業委託,2006.3—2007.10。
2.吉林省民營工業企業顧客滿意度調查與評價的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8135,吉教科文驗字201067),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8.12—2010.5。
3.高等學校學生滿意度測評模型與應用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9387;吉教科驗字2011139號),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9.12—2011.10。
4.自主創新帶動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20100620)吉林省科技廳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0.9—2012.11。
5.地方性高校專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與培養研究(ZC110605)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自助課題,2011.9.1—2012.12。
6.促進吉林省民營經濟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的對策研究(吉教科字2012566),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開放項目,2012.3——2013.12。
7.吉林省中葯產業區域品牌構建研究,省科技廳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3.1—2014.12。
8.
參與的科研項目:
1.吉林省品牌成長對策研究(吉教科文驗字2007238),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6.11—2007.11,第3人.
2.長春市城市發展中長期設計綱要(長科技合2007062)長春市科技局研究項目,2007.11——2011.6,第2人。
3.自主創新與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38),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開放項目重大項目,2010.12—2012.10,第3人。
4.長春市城市品牌定位、影響力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112),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0.12—2012.11,第2人。
5.吉林省區域工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效率差異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155;吉教科文驗字2011327),2011.5—2011.12,第3人。
6.吉林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制度安排與公共政策工具研究(20120644),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2.2—2014.12,第2人。
7.吉林省主導產業自主品牌跨越式發展的研究與實踐(2012BS20),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博士扶持項目),2012.6—2013.12,第3人。
8.長春市文化產業競爭力綜合評價研究,長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12.6——2013.12,第2人。
獎勵情況:
獲長春工業大學教學效果優秀獎和校「三育人」標兵稱號;
主講的市場營銷學課程評為省級優秀課、校級精品課;
主編的《市場營銷學》教材,獲2007年吉林省優秀教材三等獎;
主編的《現代推銷學教程》獲2010年吉林省優秀教材二等獎;
撰寫的教研論文:高等學校學生滿意度測評模型與應用探析,獲2012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十二屆優秀高教科研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研究生培養:
指導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7人,指導物流工程與項目管理工程碩士11人。
6. 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的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馮仁德
馮仁德,現任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導、MBA導師。
創業融資,電商運營,管理咨詢,營銷策劃等工作的資深實戰踐行者,MBA/EMBA/EDP培訓專家。還是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重慶市科委科技項目評審專家、重慶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重慶市經紀人協會理事、重慶市市場營銷與策劃學會理事、重慶市商務策劃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曾任重慶工商大學實驗實習中心副主任、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常務副院長,重慶工商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長安集團IT公司營銷總監等職務;
參加美國、香港等國家(地區)訪問培訓,曾策劃和組織了宗申集團、長安福特、通盛集團、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松藻煤電、墊江工商局等行業或企業的高中干培訓及學歷教育或咨詢策劃等工作,長期從事信管、營銷、物流、電子商務、策劃咨詢等實戰、教學科研工作;已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EI、CSSCI等科研論文60餘篇,編著《經理人管理技能》、《現代企業決策支持系統》、《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系統》專著、教材4部。長期擔任營銷管理、經理人管理技能,商業模式運作、管理學、電子商務、投資創業管理等課程主講教師,
指導研究生方向:營銷工程與服務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MBA(工商管理碩士)
信念:商智道術,崇德商智,形神交融,智慧人
學院黨總支書記:唐璽
唐璽,男、漢族,197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萬源人。現任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主持學院黨總支工作,具體分管就業及部門工會工作。本科畢業於重慶工商大學(原重慶商學院)裝潢設計專業,西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曾先後擔任班主任、教工團總支副書記、校團委宣傳部部長、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學生處副處長)、校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等職務。長期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和素質教育工作,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開拓創新,積極參與教育管理工作相關的課題研究,撰寫多篇相關學術理論文章。工作務實,曾獲得市教委、團市委等部門多項表彰獎勵,多次獲評學校年度考核優秀。
學院副院長:陳秋梅
陳秋梅:女,1965年出生,畢業於黑龍江商學院(現哈爾濱商業大學)商業經濟系商業經濟專業,副教授,現任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市場營銷學教學工作,專注於營銷與品牌研究,及其在零售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等發展中的應用研究。2008年獲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要研究成果有:
4C理論與企業營銷實踐,《商業研究》,2003.2
顧客忠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江蘇商論》,2003.10
教育經紀人:未來的金領職業,《生產力研究》,2008.1
新形勢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營銷策略,《中國國情國力》,2009.12
後金融危機時代企業營銷策略思考,《統計與決策》,2010.7
5E營銷:運用4P組合理論的新視角,《中國流通經濟》,2011.2
基於組織創新的重慶汽摩產業自主創新機制研究 市科委項目 主研 2006年立項
基於價值鏈整合與協同的重慶汽摩產業自主品牌創新研究 市教委項目 主研 2007年立項
市場營銷品牌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 市教委教育教學改革立項 主持 2007年立項,已結題
副院長:黃鍾儀
黃鍾儀,女,1970年5月生,四川安岳人。重慶工商大學管理學教授,應用技術學院副院長,應用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校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人力資源與組織發展研究所所長,重慶市團市委特聘的十大青年創業導師,重慶市十佳企業僱主評選專家團成員,校級精品課程《組織行為學》項目建設負責人,重慶市特色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骨幹成員。全國技術經濟學會個人會員、重慶市科技咨詢專家、多家企業管理顧問等。主要從事管理學、行為科學、領導學、人才學、企業文化等的研究,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國家社科課題1項,參編人力資源管理案例集1部,主持主研省部級課題10多項。主持課題《重慶市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模式和政策研究》獲重慶市政府發展研究獎三等獎。多次獲學校「優秀教師」稱號。宏觀方面,長期關注和研究人才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中國企業成長的適應性和演進路徑、企業家職業化的組織制度支撐、中國家族企業管理專業化路徑模式與組織制度、職業經理人的成長與中國企業發展的關系等問題,微觀管理方面,對職業人行為(領導行為、管理者行為、員工行為以及特殊群體行為)及組織高績效行為(公司行為、治理行為、文化行為)進行了多年觀察研究以及企業顧問輔導,為各類組織提供組織學習與企業轉型關系設計、集團管控與公司治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設計、能力素質模型建立方面的服務。
黨總支副書記:張曉琴
張曉琴,女,副研究員,漢族,中共黨員,重慶人,1968年4月出生。1990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到重慶工商大學(原渝州大學)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現任應用技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主要分管學團工作。
7. 傳染病模型的問題分析
關鍵字:社會、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
摘要:
隨著衛生設施的改善、醫療水平的提高以及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諸如霍亂、天花等曾經肆虐全球的傳染性疾病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一些新的、不斷變異著的傳染病毒卻悄悄向人類襲來。20世紀80年代十分險惡的愛滋病毒開始肆虐全球,至今帶來極大的危害。長期以來,建立制止傳染病蔓延的手段等,一直是各國有關專家和官員關注的課題。
不同類型傳染病的傳播過程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弄清這些特點需要相當多的病理知識,這里不可能從醫學的角度一一分析各種傳染病的傳播,而只是按照一般的傳播模型機理建立幾種模型。
模型1
在這個最簡單的模型中,設時刻t的病人人數x(t)是連續、可微函數,
方程(1)的解為
結果表明,隨著t的增加,病人人數x(t)無限增長,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建模失敗的原因在於:在病人有效接觸的人群中,有健康人也有病人,而其中只有健康人才可以被傳染為病人,所以在改進的模型中必須區別這兩種人。
模型2SI模型
假設條件為
1.在疾病傳播期內所考察地區的總人數N不變,即不考慮生死,也不考慮遷移。人群分為易感染者(Susceptible)和已感染者(Infective)兩類(取兩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稱之為SI模型),以下簡稱健康者和病人。時刻t這兩類人在總人數中所佔比例分別記作s(t)和i(t)。
2.每個病人每天有效接觸的平均人數是常數,稱為日接觸率。當病人與健康者接觸時,使健康者受感染變為病人。
方程(5)是Logistic模型。它的解為
這時病人增加的最快,可以認為是醫院的門診量最大的一天,預示著傳染病高潮的到來,是醫療衛生部門關注的時刻
其原因是模型中沒有考慮到病人可以治癒,人群中的健康者只能變成病人,病人不會再變成健康者。
模型3SIR模型
大多數傳染病如天花、流感、肝炎、麻疹等治癒後均有很強的免疫力,所以病癒的人即非健康者(易感染者),也非病人(已感染者),他們已經退出傳染系統。這種情況比較復雜,下面將詳細分析建模過程。
模型假設
1.總人數N不變。人群分為健康者、病人和病癒免疫的移出者(Removed)三類,稱SIR模型。三類人在總數N中占的比例分別記作s(t),i(t)和r(t)。
病人的日接觸率為l,日治癒率為m(與SI模型相同),傳染期接觸為s=l/m。
模型構成
由假設1顯然有
s(t)+i(t)+r(t)=1(12)
根據條件2方程(8)仍然成立。對於病癒免疫的移出者而言有
方程(14)無法求出s(t)和i(t)的解析解,我們先作數值計算。
模型4SIR模型
SIR模型是指易感染者被傳染後變為感染者,感病者可以被治癒,並會產生免疫力,變為移除者。人員流動圖為:S-I-R。
大多數傳染者如天花流感肝炎麻疹等治癒後均有很強的免疫力,所以冰域的人即非易感者,也非感病者,因此他們將被移除傳染系統,我們稱之為移除者,記為R類
假設:
1總人數為常數,且i(t)+s(t)+r(t)=n;
2單位時間內一個病人能傳染的人數與當時健康者人數成正比,比例系數為k(傳染強度)。
3單位時間內病癒免疫的人數與當時的病人人數成正比,比例系數l。稱為恢復系數。
可得方程:
模型分析:
由以上方程組的:=p/s-1p=l/k,所以i=plns/-s+n.容易看出當t無限大時i(t)=0;而當p時,i(t)單調下將趨於零;上批示,i(t)先單調上升的最高峰,然後再單調下降趨於零。所以這里仍然出現了門檻現象:p是一個門檻。從p的意義可知,應該降低傳染率,提高回復率,即提高衛生醫療水平。
令t→∞可得:―=2*(―p)/p
所以:δps0=p+δ,當時,s≈2δ,這也就解釋了本文開頭的問題,即統一地區一種傳染病每次流行時,被傳染的人數大致不變。
模型的應用與推廣:
根據傳染病的模型建立研究進而推廣產生了傳染病動力學模型。傳染病動力學[1]是對進行理論性定量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是根據種群生長的特性,疾病的發生及在種群內的傳播,發展規律,以及與之有關的社會等因素,建立能反映傳染病動力學特性的數學模型,通過對模型動力學性態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數值模擬,來分析疾病的發展過程,揭示流行規律,預測變化趨勢,分析疾病流行的原因和關鍵。對於2003年發生的SARS疫情,國內外學者建立了大量的動力學模型研究其傳播規律和趨勢,研究各種隔離預防措施的強度對控制流行的作用,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有關SARS傳播動力學研究多數採用的是SIR或SEIR模型.評價措施效果或擬合實際流行數據時,往往通過改變接觸率和感染效率兩個參數的值來實現.石耀霖[2]建了SARS傳播的系統動力學模型,以越南的數據為參考,進行了MonteCarlo實驗,初步結果表明,感染率及其隨時間的變化是影響SARS傳播的最重要因素.蔡全才[3]建立了可定量評價SARS干預措施效果的傳播動力學模型,並對北京的數據進行了較好的擬合.
參考文獻:
[1]姜啟源編輔導課程(九)主講教師:鄧磊
[2]西北工業大學(數學建模)精品課程
[3]耀霖.SARS傳染擴散的動力學隨機模型[J].科學通報,2003,48(13)1373-1377附錄:
[1]數學建模就是用數學語言描述實際現象的過程。這里的實際現象既包涵具體的自然現象比如自由落體現象,也包涵抽象的現象比如顧客對某種商品所取的價值傾向。這里的描述不但包括外在形態,內在機制的描述,也包括預測,試驗和解釋實際現象等內容
[2]數學建模的幾個過程:
模型准備:了解問題的實際背景,明確其實際意義,掌握對象的各種信息。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問題。
模型假設:根據實際對象的特徵和建模的目的,對問題進行必要的簡化,並用精確的語言提出一些恰當的假設。
模型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利用適當的數學工具來刻劃各變數之間的數學關系,建立相應的數學結構。(盡量用簡單的數學工具)
模型求解:利用獲取的數據資料,對模型的所有參數做出計算(估計)。
模型分析:對所得的結果進行數學上的分析。
模型檢驗:將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際情形進行比較,以此來驗證模型的准確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如果模型與實際較吻合,則要對計算結果給出其實際含義,並進行解釋。如果模型與實際吻合較差,則應該修改假設,再次重復建模過程。
模型應用:應用方式因問題的性質和建模的目的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