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掃碼共享充電線有市場嗎
共享充電線,市場前景不是很好,原因如下:
第一,充電線的價格非常便宜,而內且,在容購買電子產品的時候,都會配備充電線,而且,人們外出都會隨身攜帶自己的充電線以及電源適配器,即使沒有也很容易買到。
第二,充電線的種類很多,有蘋果充電線、安卓充電線、type-c充電線等等,所以,如果要做共享充電線,投入勢必會很大,而且,還要做很多市場調查研究,看看用什麼充電線的顧客最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多盈利。
以上是我的觀點,僅供參考。願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讓你滿意。
『貳』 現在做共享充電寶怎麼樣,有發展前景嗎
一、共享充電寶市場現狀
2017年12月13日,共享充電寶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2014年8月,來電科技成立 ,隨後才有了接二連三的入局者。回首共享充電寶發展的這幾年,從開始的被質疑,被非議,到去年的被洗牌。狼煙四起後形成江湖四霸:來電、街電、小電、怪獸。
眾所周知,共享充電寶是因目前手機電池技術跟不上手機其他技術發展而誕生的。經過了幾輪的行業洗牌,目前的共享充電寶盈利模式大致是押金、租賃、廣告這三種。其中由於芝麻信用等類似信用分的廣泛運用,加上ofo共享單車的押金事件影響,這一塊的收入已大幅度減少。
隨著5G時代的來臨,高功率的網路傳輸直接挑戰了智能手機的續航能力。據滬上某高校電化學領域知名學者姚教授介紹,:「當前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究長期處於瓶頸階段,當下的鋰電池性能已經非常接近理論值。也就是說,當前鋰電池性能會緩慢提升,但大幅度的性能遷躍目前無法實現。至少未來十年,鋰電池依舊是消費電子設備電池領域的主流選擇。」
可見,想要在這個行業里脫穎而出打下堅實的根基就得增強產品研發與運營能力。
麥當勞里的共享無線充電器
『叄』 小學五年級綜合實踐關於手機市場調查怎麼寫
一、中國手機市場現現狀與發展
1、總體市場與發展預測
1)隨著移動通信的迅速發展,手機的消費需求也不斷增加。2001年中國手機用戶已達1.45億戶,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同期中國內地裝配手機8350萬部,其中4390萬部在國內市場出售。截止到2002年6月底,中國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76億,累計新增用戶3135.7萬,比去年同期增長50.9%。中國早已成為擁有移動用戶最多的國家,而且移動用戶的數量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平均每月以500萬戶左右的速度遞增(見圖1)。從用戶類型上看,2002年用戶的增長繼續以中低端用戶為主,其中預付費用戶比例達到24.1%。
2)2002年中國行動電話用戶的增長可保持在6000萬左右,未來3年內仍將以每年6000萬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手機生產總量可達9500萬台,到2003年該數字將超過1億台。《電子工業展望:中國》報告:"到2005年,預計中國的手機用戶將突破2.6億。此外,世界范圍的手機製造商將繼續將其部分生產外包給中國廠商,因此預計到2005年,全球40%的手機將在中國製造,與此相比,2001年只有20%。" 這意味著屆時中國的手機年產量將高達1.4億部,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基地。
3)賽迪顧問調查表明,盡管首次購機的用戶占據主體地位(70.5%),手機市場的增長依然主要來源於此,隨著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移動新業務的不斷開發與應用,手機更新換代所佔的份額也在逐步加大,達到29.5%,形成了市場發展的新動力。
2、市場份額
我國市場共有30多個手機品牌,生產廠商接近40家,其中GSM生產廠商12家,CDMA生產廠商19家。國外品牌以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為主,國產品牌以波導、科健、TCL、康佳等為主。2001年銷量位於前十名的品牌分別是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西門子、波導、TCL、愛立信、飛利浦、東方通信、阿爾卡特,它們佔到了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2001年,國產品牌手機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市場份額由2000年的7%猛升到15%,增長了一倍以上。2002年1~5月份上升到了16%,科健、TCL和波導手機都進入了前10名,改變了過去洋品牌手機一統天下的局面。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2年4月底中國行動電話設備市場銷量將近1600萬台。其中,國產品牌手機的市場份額達到18%以上。位於銷量前十名的品牌分別是摩托羅拉、諾基亞、TCL、三星、西門子、波導、愛立信、飛利浦、東方通信、阿爾卡特,它們佔到了全部份額的80%以上。其中,國產品牌TCL進入前三強。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也已由1999年的2.5%提升到2002年4月的20%。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司長張琪日前介紹說,今年前4月國產手機產銷量同比均增長30%以上。尤其是TCL、波導、康佳、科健、海爾5家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345%,銷量增長364%,出口624萬台,
2002年4月底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五名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02年5月
3、用戶分析:
1)用戶年齡分布
通過此次行動電話消費行為的調查顯示30歲以下用戶的比例持續增長,其中以21-25歲最為明顯,由1999年的15.8%上升到2001年的23.4%而逐步成為一支重要的消費群;30以上的用戶比例均有下降,截止到此次調查為止下降到26.8%,31-35歲段的用戶群已讓位於26-30歲用戶群,但在高齡用戶群中仍占據絕對的優勢;總的來說,行動電話用戶呈年輕化趨勢。
數據來源:CCID 2001,11
從行動電話用戶的年齡層來看,21-25歲、26-30歲、31-35歲的消費者是行動電話的三支重度消費群,1999年來一直分佔前三名,三者的比例之和在2000年底更是達到70%以上;這三支消費群中尤以21-25歲、26-30歲兩支消費群為主,其比例之和在2001年已達到46%,占據整個消費群中最多的一部分;31-35歲段的用戶群雖有所下降,但不容忽視,從調查數據顯示仍佔有20.6%的比例。20歲以下用戶群的比例三年來雖一直在增長,但由於其所佔的比例很小且增長緩慢,在未來幾年仍將不可能成為"明星"用戶群。
追求時尚體現個性本就是年輕人的特點,對於手機的選擇也更加註重手機能顯示自己個性的款式。摩托羅拉、波導在設計手機款式的時候都更加追求時尚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國產品牌中波導公司的產品在此次調查中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好評,成為消費者滿意的知名品牌。
2)手機購買考慮的因素
數據來源:CCID 2001,11
從此次調查中也看出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對手機功能更加關注,在手機的功能方面中文輸入成為最為關鍵的屬性,沒有中文輸入功能的手機已經沒有市場競爭能力了。語音撥號功能也在關鍵屬性中占據一定位置,其中像摩托羅拉、諾基亞、波導、TCL等公司所推出的各款新手機都已加入此項功能。
3)手機的關鍵屬性
數據來源:CCID 2001,11
在購買手機動機的調查中可以看出,盲目的隨從現象所佔的比例已經非常小,人們對待手機的選購越來越理性化,但由於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之間相互的聯系更加重要,於是手機自然成為人們日常聯絡所必需的工具。
4)用戶購買手機的期望價位
數據來源:CCID 2001,11
5)消費者者獲取手機信息的來源
在網路充斥著人們生活的今天,大量的信息以不同方式進入人們的視野,傳統媒體雖然仍然是人們獲取購買信息的主要來源,但人們在獲取信息已不再是那些傳統的媒體,互聯網以其快速、大容量等優勢在信息傳播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開始對傳統媒體的主流地位造成巨大的沖擊。從此次調查中可看出傳統媒體報紙、電視仍然是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但是互聯網路(33.8%)在人們獲得信息方式中所佔比例也越來越大。波導、科健、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各大廠商更是不放過在網路上對各自產品的宣傳工作。
6)手機的購買的渠道
從此次CCID行動電話消費行為調查可以看出,移動通信市場越來越成熟,消費者的購買理念也向理性化方面發展。對於產品需求的結構更加明顯,個性化、時尚化的產品成為行動電話發展的主流方向。此次調查也為各生產廠商正確把握消費者消費心理與需求變化趨勢,從生產出更符合市場的產品做出具有一定意義的參考建議。
二、手機技術發展趨勢
1、 功能
1) 手機已成為很多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必備品。從只有通話功能的"大哥大"到現在走向"2.5G"、"3G"的智能手機,它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只是一個通話的工具,而是成為人們移動辦公、休閑娛樂的得力助手。在這個處處強調創意的時代,手機就是我們握在手中的個性。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只有憑借精彩的手機軟體才能"秀"出這些創意。
2) 何為手機軟體
嵌入式軟體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軟體固化在硬體中,軟體代碼必須保證高質量、高可靠性和實時性,一般包含三個層次(如圖所示):第一層次是Operating System(OS,操作系統),主要與RF(射頻信號)晶元進行溝通與指令處理,它基於一些基礎的網路協議(如GSM、GPRS或CDMA、W-CDMA)等;第二層次是內置的手機本地應用,例如電話簿、簡訊息等內容,更為重要的是,在一些手機上已經集成了J2ME開發平台,即它可以運行第三方開發的應用程序;第三層次是在J2ME平台上開發的一些KJava應用程序(如各種游戲、圖片瀏覽等),還有一些API的介面函數,可以同外部的PC通過線纜進行數據傳送,也可以通過無線方式與外界應用服務提供商傳遞數據。
手機軟體層次簡單示意圖
就OS而言,由於硬體設備(主要是晶元)是不同的,因此各個廠商都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現在還不完全開放。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統有Symbian、Linux、Win-CE等。中間的KVM平台基本上是開放的,國際上通行的是J2ME MIDP1.0 標准,只要大家都遵照這個標准,就可以保證最上層的開放性。但在這一層,因為手機的鍵盤或觸屏方式等設備功能是不同的,各個廠商及不同型號的手機在介面方面有一些差異。最上面的應用層是比較開放的,使用KJava這種開放的語言,第三方也可以進行手機應用軟體的開發。
3) 從簡單通話到移動辦公
手機的雛形十分類似於對講機,最早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用於軍事通話,是後來的"大哥大"的前身。那個時候還沒有手機軟體的概念,手機上也沒有任何增值服務。後來手機開始逐漸從軍用轉為了商用、民用,隨著手機用戶的需求的不斷擴充,手機及其軟體技術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每一次革新都與用戶的需求密不可分。
目前,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應用成為高端手機功能的賣點,手機開始與PDA相融合,也開始告別了話音時代,走向移動辦公。具體功能的拓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A. 交互性 在當前的手機交互界面的設計中,動畫與圖案都被引入界面設計,這在早期幾乎是看不到的。
B. 個人助理及娛樂功能 個人助理指電話本、名片夾、日歷、日程表、鬧鍾、聲控撥號、錄音等功能;娛樂功能體現在MP3播放功能、FM調頻收音機功能、游戲等。
C. 軟體可擴展性 在手機上裝載KVM,解釋Java程序,用於拓寬應用軟體的來源,同時也可以方便用戶自己增刪一些較簡單的附加功能。
4) 多姿多彩的KJava世界
GPRS和W-CDMA促進了KJava手機的異軍突起,目前很多廠商都在積極地倡導KJava應用。一些手機廠商已經推出了自己的KJava手機,如摩托羅拉推出的國內第一款KJava手機A6288及最新的388手機、西門子的6688i、諾基亞的9210等,廈新也已經推出了國產第一款雙通道GPRS手機,為手機未來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與此同時,手機廠商十分看好KJava服務市場,為此,他們積極地在手機上搭建了相應的平台。與此同時,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等主流手機生產商,在中國移動GPRS網路正式商用的前後,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開發KJava應用的全國性大賽,以推動應用開發商對開發KJava應用的興趣和技術儲備。他們認為第三方開發出的優秀軟體,對於自己產品的發展及推廣是大有裨益的。使用KJava可以編寫出各式各樣的應用軟體程序,如地圖查詢及定位、炒股、游戲等,不乏有趣而專業的應用。KJava的好處就在於它提供一個相對開放的平台,手機用戶可以將軟體下載到手機上擴充手機功能,而且它的應用超越了簡單的文本,支持圖形,這就讓手機界面完全超出了基於文本的靜態的內容,使服務更立體、更有趣。
5) 目前手機趨向於多種功能:
A. 記事本、電話薄
B. 融合掌上電腦功能,能夠進行軟體升級
C. 無線連接INTERNET,接發電子郵件以及接收網上信息
D. 下載園地下載電子雜志、電子圖書、游戲、股票程序等
E. 音畫簡訊(EMS),與匹配手機互發文字、圖片、動畫、聲音,更可自編圖片動畫。
F. 傳真、WAP、文字編輯、電子表格、演示文稿、日歷和通訊錄等多種移動辦公功能
G. 地理信息查詢、定位與導航等功能
6) 未來趨勢:多功能一體機,將具備電腦的所有功能
未來的手機不僅是打打電話和接收點信息,而且還在娛樂、圖像傳輸、上網和游戲等方面充當全能的"數字及符號處理器";可以成為電腦、電視、電話、電報等多功能的"統一體";還可以用於衛星定位、操控汽車以及汽車的保養、清洗和維修等;手機可以控製冰箱和售貨機能自動存取款和實現訂票服務。
2、 技術特點(請見附件)
三、 手機配件的未來(舉例)
1、 手機的主要配件電池、充電器、耳機
2、 手機電池:
1) 國內市場容量很大,我國手機用戶已達到1.76億戶,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消費國。由於1部手機最少擁有1塊以上的手機電池,以每位用戶平均每年購買1塊電池計,手機電池的年市場容量也在300億元以上。
2) 2001年初的調查顯示,手機用戶使用的各種電池的品牌中,諾基亞(24.64%)、摩托羅拉(18.84%)和愛立信(15.94%)三大廠商處於領先地位,它們占據著59.42%的市場份額;國有品牌電池也佔有23.2%市場份額。目前,國產電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已經具備同原裝電池相抗衡的能力。
3)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手機電池廠家多達50多家,知名的有20多家,手工作坊式的企業難以計數。較低的行業准入標准與鬆散的市場監督機制,使大量資本流入這塊地方"淘金",使手機電池出現較多的質量問題,2001年11月,各級質檢部門的抽查表明,許多地方的假冒偽劣手機電池占整個市場的比例高達30%,個別地方甚至超過60%。
4) TCL、德賽等大型電子集團介入手機電池生產後,憑借其領先的技術、雄厚的資金實力、發達的銷售網路,尤其是完善、細致的售後承諾和服務,將使國內手機電池市場出現新格局。其中TCL於2001年8月2日率先降價,其終端最高限價由原來的168元降至100元,降幅高達40%。以降價作為"殺手鐧",整肅市場,清理行業門戶。
5) 手機電池的種類:
A. 鎘鎳電池 最早的一種手機電池。有記憶效應,也就是在每次充電前要確定已將電量使用完。第一批行動電話的電池都是這種鎘鎳電池,到今天已幾乎絕跡。
B. 鎳氫電池 待機時間比傳統鎘鎳電池長,記憶效應也不明顯。不過最好還是在電力用完後再充電,才能延長電池的壽命。
C. 鋰電池 現階段待機時間最長的手機電池。它沒有記憶效應,目前以日本的技術最先進。只是價格比較貴。鋰電池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電池中不能過熱,否則會燒毀。如果大家還有印象,鋰電在剛發明時是很不穩定的,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與克服才逐漸成熟。
D. 高分子電池有以下優點:A、無電池漏液問題,其電池內部不含液態電解液,使用膠態的固體;B、可製成薄型電池,以3.6V、400mAh的容量,其厚度可薄至0.5mm;C、電池可設計成多種形狀,電池可彎曲變形,高分子電池最大可彎曲90度左右;D、可製成單顆高電壓,液態電解質的電池僅能以數顆電池串聯得到高電壓,高分子電池由於本身無液體,可在單顆內作成多層組合達到高電壓。
E. 空氣鋅電池:該電池的負極採用鋅,極具特性。
6) 目前,手機電池的發展趨勢是鋰離子電池,其優點是:
A. 無記憶效應,無需放電,使用時間長。
B. 工作電壓高。通常單體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為3·6V,鎳氫,鎳鎘電池的電壓為1·2V,相差3倍。
C. 體積小、重量輕、比能量高。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可達鎳鎘電池的2倍以上。與同容量鎳氫電池相比,體積可減少30%,重量可降低50%。
D. 壽命長。優質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可達1200次以上,遠遠高於其他各類電池。
E. 安全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因採用特殊的技術處理,因此允許在2小時內快速充足電,而且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F. 允許工作溫度范圍寬。鋰離子電池可在-20℃-+60℃之間工作。高溫放電性能優於其它各類電池。
3、 耳機:
1)
四、 寄生時代-手機電池(新概念的提出)
附:
移動通信行業報告
正如交通構成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信息的生成、加工、傳送等環節中,信息的傳送(即通信)是信息時代的基礎。信息時代是以便利、順暢的發達的通信網為基礎和前提的。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通信產業成為發展最迅速,最具有活力的的產業之一。而在通信行業當中,移動通信作為發展的潮流,表現的尤為生機勃勃,其發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人們的想像。如今,快速發展的移動通信已成為信息產業中最為耀眼的"亮點",並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一 行業簡介
所謂移動通信,是指通信雙方或至少一方是在運動中進行信息交換的。例如移動體(車輛、船舶、行人)與固定點之間,或移動體之間的通信等等。
移動通信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許多的便利。隨著其自身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它的功能將更加強大,應用將更加廣泛,從而成為未來通信的主要存在方式。
目前最常見,也是人們最熟悉的移動通信是以傳輸話音信號為主的行動電話。本文敘述也以它為主,但正如後面即將介紹的,未來的移動通信傳輸的主要是數據業務,既移動的互聯網及運行在其上的多媒體信號。
以下將分別簡要介紹移動通信的原理和市場細分,以圖對移動通信有個大概的了解。
(一)、移動通信原理簡介
現代無線通信起源於19世紀赫茲的電磁波輻射試驗,隨後馬可尼的跨大西洋無線電通信證實了電波攜帶信息的能力,其理論依據是後來由麥克斯韋建立的方程。
然而,現代意義上的移動通信試驗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的美國底特律。當時,無線接收機被安裝在移動的警車中接受控制台發來的單向消息。20世紀30年代初,移動發射機開始出現,第一部雙向移動通信系統投入使用。到30年代後期,調頻移動通信系統開始使用。
移動通信系統一般由移動台(MS)、基站(BS)、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以及與長、市話通信網介面等部分組成。
基站和移動台有收、發信機和天線等設備組成。每個基站獨有一個可靠通信范圍,稱為無線小區。基站根據業務需要可以設立多個,而移動業務交換中心僅設一個。移動終端發出無線信號給基站,基站(通過有線設備)將信號傳給移動交換中心,移動交換中心進行信息的交換處理和移動通信系統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同時移動交換中心還與公話網連接。
(二)、移動通信行業市場細分
按產品和服務的不同,移動通信市場可進行如下分類:
其中,基礎設備主要有移動交換機、移動基站等;消費類產品有行動電話、手機電池、充電器等。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電信運營市場是壟斷經營,並受到政府嚴格管制。製造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移動通信的高端產品由於技術門檻高,在全球范圍內由少數幾家公司壟斷,利潤仍很高。中、低端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呈逐年下降趨勢。
返回
二 移動通信行業現狀
移動通信經過100年的開拓,相繼在海、陸、空以至水下、地下和深空都發展起來了,並經歷了由專業網發展到公眾網的過程。
近20年來移動通信在微電子技術基礎上與計算機技術密切結合正在產生革命性的飛躍,各種新技術,如FDMA、TDMA、CDMA層出不窮。一代又一代的新系統不斷涌現,短短的20年間,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系統已幾乎成為歷史,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廣泛普及,第三代全球綜合移動通信系統也即將面世。預計到2010年,在所有通信設備銷售額中移動通信設備將居於首位。
(一)、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歷程
20世紀40年代末期,"蜂窩"的概念出現在貝爾系統的建議中,此後,該項創造性的思路佔領了移動通信領域。
從功能上看,蜂窩系統由無線子系統、交換子系統、資料庫子系統、處理子系統和外部網路組成。從結構上看,可以分成基站收發信台(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基站控制器(BSC:Basestationcontroller)、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Mobileswitchingcenter)、訪問用戶位置寄存器(VLR:Visitorlocationregister)、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Homelocationregister)、操作維護中心(OMC:Operationandmaintenancecenter)、鑒權中心(AC:AuthenticationCenter)、移動終端(MT:MobileTerminal)和空中介面(WP:WirelessPort)等。
蜂窩移動通信技術至今已發展了三代,目前正處於第二代向第三代過渡的階段。
1、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該系統始於1971年12月Bell公司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提出的蜂窩移動通信系統HCMTS。HCMTS在1978年安裝,1983年開始商業服務,並在20世紀80年代演變成了美國模擬系統的國家標准--AMPS。在我國的各種模擬系統中,AMPS是主要的系統之一。與此同時,基於不同標準的其他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盡管這些系統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徵,但沒有發展出一個全球共同的標准,各系統間無法互連互通。這一明顯的缺點是導致第二代移動通信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數字移動通信系統
由於第一代移動通信存在容量瓶頸以及系統間的不兼容等問題,人們著手建立容量更高、具有全球統一標準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數字技術以其良好的抗干擾能力、潛在的大容量及與其他信息技術融合的能力,被選為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的基準。
近年來,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並逐漸佔領且大大擴充了過去模擬系統的市場。在中國,在AMPS等模擬系統停止發展的同時,全球通(GSM:)獲得飛速發展,並成為全球最大的GSM市場。表2-2是當今廣泛應用的幾個數字系統。
上述系統相互之間基本上是不兼容的。在市場方面主要有三種技術標准獲得較為廣泛的應用,即主要應用於歐洲和世界各地的GSM、北美的IS-136和日本的JDC(JapaneseDigitalCelluler)或PDC(PacificDigitalCelluler)。
由於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在很多方面仍然沒有實現最初目標,同時也由於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於系統傳輸能力的要求愈來愈高,幾千比特每秒的數據傳輸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某些用戶對於告高速數據傳輸的要求,一些新的技術如IP等不能有效實現,在此情況下,具有9~150kbps傳輸能力的通用分組無線電業務(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s)系統和其他系統開始出現,並成為向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過渡的中間技術。
3、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90年代ITU大力組織研究作為第三代的未來公眾移動通信系統,它以全球通用、綜合業務作為基本出發點。為實行全球聯網,WARC-92大會將1885~2025MHz和2110~2200MHz兩段總共230MHz頻帶劃分給了第三代。國際上正在緊張進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開發,日本與南韓合作,預計2001年投入試運營,2002年開始商用,為世界盃提供服務。考慮到系統工作在2000MHz頻段,數據傳輸速率達2000kbit/s,因此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又定名為"IMT-2000"即"國際移動通信-2000"系統。IMT-2000的目標是:
*全球統一頻段、統一標准,全球無縫覆蓋
*高頻譜效率
*高服務質量,高保密性能
*提供多媒體業務,速率最高到2Mb/s
*車速環境:144kb/s
*步行環境:384kb/s
*室內環境:2Mb/s
*易於第二代系統的過渡、演進
*終端價格低
有關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具體內容參見"(二)、移動通信的發展趨勢--傳輸速率達2Mbps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
(二)、移動通信的發展趨勢-傳輸速率達2Mbps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1、當代移動通信的發展趨勢
從全球移動通信最近20年的大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代移動通信有如下的發展趨勢:
1)行動電話發展的速度大大超過固定有線電話,成為信息通信產業的亮點
據美國《商業周刊》預測,1997年全球行動電話約2億部,固定有線電話近10億部;至2010年行動電話將達到13億部,年均增長率25%,而有線電話將達到14億部,年均增長率僅4%。國際電信聯盟的統計顯示,最近兩年,在全球新增電話用戶中,有50%以上是行動電話用戶,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更是高達75%。如今,歐洲許多國家的行動電話普及率已超過了40%,其中冰島、挪威和瑞典的行動電話普及率高達65%、63%和57%,列世界前三名。在我國,近年來行動電話年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固定有線電話。
綜合外電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全球行動電話使用人數估計有5.7億人,大約是全球人口的10%,普及率已超過個人電腦。去年底全球個人電腦使用數是4.3億台,已被行動電話趕上,目前估計增加為5億台,不過在歐美增長已經趨緩,和行動電話間的差距正逐漸拉大。
可以肯定,移動通信將成為21世紀非常重要的通信工具,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業務量上,它都將超出有線通信。移動通信正以其高速增長的市場、非凡擴展的潛力,成為未來整個信息通信(infocommunications)產業耀眼的亮點。
2)移動數據業務的比重將日益增長,形成移動網際網路 近年來全球網際網路與移動網的急劇發展,業已出現移動IP業務的需求,數據傳輸也即將實現可移動傳輸。這意味著移動通信賦予人們的自由和網際網路的豐富內容相結合,用戶將從移動終端上接入IP業務,進行網頁瀏覽、文件傳輸,移動數據業務的比重必將日益增長,近期移動數據量的增長率將達40%~50%。GPRS(通用分組無線電業務)與WAP(無線應用協議)已成為當前移動數據通信的熱點,GPRS可以在現有的GSM基礎設施上實現速率高達115kbit/s的數據傳輸,而WAP是在移動網和網際網路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這兩種新技術促進了手機上網,可以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新的推動因素。移動終端可以提供個人資訊、移動銀行、自動售貨、防盜報警及家庭自動化等等信息服務,這類業務將在未來兩三年內呈爆炸性的增長趨勢。手機的下一代產品,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網際網路的媒體電話,其銷售量將超過攜帶型電腦。
圖2-3、2-4反映了移動通信和互聯網走向融合及移動業務的多媒體化。
日本NTT的DoCoMo公司自從1992年2月22日推出移動Internet業務--I-mode業務(Interactive,Information,InternetandI)後,平均每周增加八萬用戶,目前用戶600多萬,預計2001年3月用戶將突破1000萬。DoCoMo提供約500個網站,另有1萬多個自發網站。其中一半是商務類應用,另一半是娛樂類應用。
I-mode的成功以事實說明數據業務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據預測,2005年移動通信的話音業務不再增長。到2010年,移動多媒體業務將超過話音業務。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wangjun_pfc/archive/2007/10/13/1822838.aspx
『肆』 共享充電寶前景怎麼樣啊
共享經濟盛行時代,各類共享產物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尤以名聲大噪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為主,各家資本紛紛跟投,然而盈利之日卻遙遙無期。
反觀自誕生便被冠以「偽需求」之名的共享充電寶,有過王思聰「立貼吃翔」的diss,也經歷了「百電大戰」的慘烈廝殺,幾年過去,眼看偽需求逐漸創造出了真需求。
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全年用戶規模達到1.5億人次。因為投入成本較低,規模不斷擴大,頭部企業紛紛盈利,這片藍海變得惹人眼紅。
還有諸多的其他因素,畢竟大多數網點的共享充電寶都是採取租借收益分潤的方式投放,商家隨時可以根據品牌的服務質量及自身需求更換共享充電寶的品牌,我們還可以通過產品自身優勢打開一部分市場。
『伍』 為什麼選擇充電寶這個行業,你對本行業目前發展的趨勢和競爭怎麼看
充電寶這個行業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了,也就是在沒有新的技術或者思路的碰撞下,現在很難快速發展起來。
『陸』 有關「常用可充電電池」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 目前市場上可充電電池的種類很多,有的外形與普通電池相同,可以在多種場合代替普通電池使用;有的則只能配合特定型號的行動電話、數碼相機、攜帶型計算機使用。為了了解可充電電池與普通電池的異同,我決定對以下三個問題開展調查: 1、常用可充電電池按電極材料和電解液性質可以劃分為多少種類? 2、可充電電池在充電時要注意什麼? 3、哪些種類的電池對環境有較大污染,哪些則相對干凈? 以下是調查結果: 1、 常用可充電電池按電極材料和電解液性質可以劃分為多少種類? 按電池所用正、負極材料劃分,包括:鎳系列電池,如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鉛系列電池,如鉛酸電池等;鋰系列電池、鋰鎂電池。 按電解液種類劃分包括:鹼性電池,電解質主要以氫氧化鉀水溶液為主的電池,如: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酸性電池,主要以硫酸水溶液為介質,如鉛酸蓄電池;中性電池,以鹽溶液為介質;有機電解液電池,如鋰電池、鋰離子電池等。 2、 可充電電池在充電時要注意什麼? [鎳電池] 1)使用非智能的充電器一定要控制充電時間,充電時間=電池容量除充電器的充電電流乘1.2倍,過度充電會造成電池壽命縮短。 2)鎳氫充電電池一使用完最好立即充電,不要等待與其他電池一起充電,放完電的電池存放容易造成電池過放電造成極板短路,造成電池永久損壞。 3)電器長期不用,應將充電電池從電器上取下,將電池充滿電,裝入電池盒中,並保持每年至少充電一次。新電池或者長期不用的充電電池,初使用容量不足是正常的,一般的條件下只要經過3-5次循環充放電使用即可恢復容量。 4)在使用充電電池時,建議最好將一對同品牌、同容量、同年終獎的電池用於同一種設備上,並將它們一同充電。最好不要混用不同品牌和容量的電池。這是因為市面上大多充電器出於成本和體積的考慮,並不對單個電池獨立充電、獨立控制的,而是將兩個電池串聯後再接入同一組充電和控制迴路中。這樣串聯的兩個電池的充電電流和、充電時間都是一樣的,一旦串聯的兩個電池容量不同,或電池內的剩餘電量有差異的話,其中容量較小的或剩餘電量較多的電池必然先充滿電。這樣由 於另一支電池尚未充滿,充電器將繼續對電池組充電,這就必然導致先充滿電的那支電池過充,發熱量劇增,從而損壞電池,嚴重的甚至發生爆炸。 5)鎳鎘和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不容忽視,電池容量隨充放電次數的增加而減小。尤其是當它們使用於耗電量較大的DC或相機伴侶時,當電池還有大量的殘余電能時,其輸出電量已無法滿足設備的要求。殘余電量的累積,將增加電池的記憶效應。要減小電池的記憶效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充電電池進行放電。對電池放電也是有一定技巧的。首先,絕對不能使用短路電池正負極或採用大電流的方法放電。因為充電電池內電阻小,短路時將產生非常大的電流從而可能損壞電池的電極,造成電池損壞。同時,大電流放電也會產生大量熱量,可能損壞電池。建議將電池放入用電量較小的設備中進行自然放電,如MP3或者收音機。當這些設備無法正常開機或使用時,放電也就差不多了。這樣既不會過度放電,也避免了大電流放電造成的損壞。 6)按充電的速度,充電器可以分為慢速充電器和快速充電器。慢速充電器和快速充電器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而是和使用的充電器及充電電池的容量有關。不管電池是1200mAh還是1600mAh,其容量都被定義為1C。在充電時,充電電流小於0.1C時,為涓流充電。充電電池為0.1到 0.2C時,為慢速充電。充電電流大於0.2C小於0.8C時為快速充電,而當充電電流大於0.8C時為超高速充電。即200mA電流,對於800mAh 的電池,其充電電流為0.25C,為快速充電,對於1600mAh的充電電池,其充電電流為0.125C,剛為慢速充電。 慢充和快充各自的優缺點: 一、 慢速充電器 優點:充電電流較小,充電過程中發熱量較小。即便是短時間過充,其電池發熱量也不會太大,對電池容量和壽命的損害較小。 缺點:大多數沒有相應的控制電路,只有切斷充電器電源,才會結束充電。充電時間太長,會考驗你的耐心。 二、 快速充電器 優點:充電速度快。 缺點:為了避免快速充電時產生的熱量對電池的損害,目前的快速自動充電器採用了各種方法來降低充電時電池溫度。最常用的是餘弦法。該方法使電流像餘弦波變化解熱量的積聚,從而將電池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此外,為了解決過充問題快速充電器一般都採用電壓斜率判斷法等方法來判斷電池電量是否接近充滿。當電池電量接近充滿時,快速充電器的控制電路會自動轉入涓流充電模式,對電池進行涓流充電。涓流充電能將電池充得很滿,也不用擔心過充的問題,還不用再去計算時間,使得快速充電器的易用性大大提高,由此也使得快速充電器的價格往往高於慢速充電器。 [鉛酸蓄電池] 1)蓄電池的首次充電稱為初充電,初充電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和電荷容量有很大的影響。若充電不足,則蓄電池電荷容量不高,使用壽命也短;若充電過量,則蓄電池電氣性能雖然好,但也會縮短它的使用壽命,所以新蓄電池要小心謹慎地進行初充電。對於普通蓄電池在使用前一定要按充電規范進行初充電。對於干荷電鉛蓄電池,按使用說明書,雖然在規定的兩年儲存期內若需使用,只要加入規定密度的電解液擱置15min,不需要充電即可投入使用。但是,如果儲存期超過兩年,由 於極板上有部分氧化,為了提高其電荷容量,使用前應進行補充充電,充電5h-8h後再用。 2)蓄電池經常過量充電,即使充電電流不大,但電解液長時間「沸騰」,除了活性物質表面的細小顆粒易於脫落外,還會使柵架過分氧化,造成活性物質與柵架鬆散剝離。 3)由於蓄電池正負極板材料不同,除了活性物質外,負極板還添加了硫酸鋇、腐殖酸、炭黑和松香等材料,用來防止負極板收縮和氧化。另外,每個單格蓄電池的負極 板數又總是比正極板數多一片,而且負極板比正極板略薄。當進行蓄電池的初充電或補充充電時,若不注意極性,會使蓄電池充反,使正、負極幾乎都變成粗晶粒的PbSO4,造成蓄電池電荷容量不足,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導致蓄電池報廢。因此,充電時一定要注意極性,切不可極性充反。 [鋰電池] 1)在使用鋰電池中應注意的是,電池放置一段時間後則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容量低於正常值,使用時間亦隨之縮短。但鋰電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經過3—5次正常的充放電循環就可 激活 電池,恢復正常容量。由於鋰電池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幾乎沒有記憶效應 。因此用戶新鋰電池在激活過程中,是不需要特別的方法和設備的。 2)對於鋰電池的「激活」問題,眾多的說法是:充電時間一定要超過12小時,反復做三次,以便激活電池。這種「前三次充電要充12小時以上」的說法,明顯是從鎳電池(如鎳鎘和鎳氫)延續下來的說法。所以這種說法,可以說一開始就是誤傳。鋰電池和鎳電池的充放電特性有非常大的區別。因而充電最好按照標准時間和標准方法充電,特別是不要進行超過12個小時的超長充電。此外,鋰電池或充電器在電池充滿後都會自動停充,並不存在鎳電充電器所謂的持續10幾小時的「涓流」充電。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鋰電池在充滿後,放在充電器上也是白充。而我們誰都無法保證電池的充放電保護電路的特性永不變化和質量的萬無一失,所以你的電池將長期處在危險的邊緣徘徊。這也是我們反對長充電的另一個理由。 3、 哪些種類的電池對環境有較大污染,哪些則相對干凈? 環保的包括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鹼性電池、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正在推廣使用的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等。而傳統的鋅汞電池、鎳鎘電池、鉛酸蓄電池對環境污染較大。
滿意請採納
『柒』 求智能快速充電器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目前, 市場上的充電器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針對手機專用鋰離子電池所設計的專用充電器。 這種充電器與鋰離子電池一起工作, 具有充滿電後自動停止充電, 溫度檢測的功能, 但是這種充電器一般比較昂貴且通用性不強。 另一種是針對普通的鎳鎘、 鎳氫電池所設計的通用充電器。 這種充電器的缺點是用戶必須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控制充電的時間, 否則可能對電池欠充或者過充。 不但使用不便而且對充電電池本身有極大的損害,還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
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及需求:
目前, 在充電器市場上最有發展前途的是向電動車充電的充電器, 這是電動車具有其它車型無與倫比的優點所決定的。 電動車自身雜訊小, 環境污染小的優點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 尤其是在當今國際社會廣泛提倡環保型節能技術的大背景下, 這種優勢越來越明顯。 目前, 電動車已經在市面上出售, 但這類車都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或者說是很好的解決, 它的蓄電池容量太小, 不能提供持續的動力而充電時間又太長,充電效率不高, 經常是要麼過充要麼欠充, 嚴重影響蓄電池的壽命。 廣大的用戶反應問題集中在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太短, 與此同時, 這類電池的充電技術不是很成熟, 在充電器設計方面大有可為之處。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 微型電子產品的應用特別, 在 MP3, 數碼相機, 智能手機, 筆記本電腦的普及下為電池的大量使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近年來, 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 可充電電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代了不可充電電池的市場。 可充電電池不但可以滿足對耗電量大的設備提供持續的電力供應而且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現代可充電電池有鎳鎘(Ni-Cd) 電池, 鎳氫(Ni-Mn) 電池, 要強調說明的是由於重金屬鎘的污染問題和記憶效應等缺點, 鎳鎘電池已不再生產、 使用, 雖然市面上仍有銷售。 因此,本文設計的充電器是針對鎳氫電池。 充電電池的普及對充電器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 市售充電器存在著充電時間長, 充電電流小, 沒有保護能力等諸多設計缺陷。 這些設計缺陷對充電電池有極大的危害, 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 設計充電器的原則是以適用滿足需求為前提, 盡量採用常用的電子元器件, 避免使用昂貴的集成電路晶元, 即便於製作同時又降低成本。 智能充電器的發展現狀是充電器普遍採用智能型晶元外加輔助電路構成, 成本比較高, 最終導致售價居高不下, 這就是設計粗糙的市售充電器仍占據廣大市場的緣故。 智能充電器能夠根據電池充電狀態的三個階段自動切換工作方式, 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電池, 延長電池循環壽命, 而且可以提高充電效率, 縮短充電時間。
『捌』 共享充電寶市場前景怎麼樣呀
現在貌似到處都是共享,但實話說市場管理並不是那麼完美,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