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中台戰略」是什麼
所謂中台,是指真正為前台而生的平台(可以是技術平台,業務能力甚至是組織機構),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務前台規模化創新,進而更好的響應服務引領用戶,使企業真正做到自身能力與用戶需求的持續對接。中台就像是在前台與後台之間添加的⼀組「變速⻮輪」,將前台與後台的速率進行匹配,是前台與後台的橋梁。它為前台而生,易於前台使用,將後台資源順滑流向用戶,響應用戶。伯特咨詢基於研究及企業實踐發現,企業的中台戰略主要包括兩種發展方向:一是將早已臃腫不堪的前台系統中的穩定、通用業務能力「沉降」到中台層,為前台系統減肥,恢復前台的快速響應能力;二是將後台系統中需要頻繁變化的、或是需要被前台直接使用的業務能力「提取」到中台層,賦予前台業務能力更強的靈活度、更低的變更成本,從而為前台提供更強大的「能力炮火」⽀援。具體到不同企業,中台戰略的表現形式包括業務中台、數據中台、技術中台、研發中台以及組織中台等多種類型,大家談及較多的阿里中台戰略集中表現為業務中台&數據中台,而海爾自主經營體模式則主要依託於組織中台的構建。
對於中台戰略的設計、實現與持續更新,主要有兩個關鍵決策點:
1. 能力轉化是核心:無論何種形式、何種導向的中台戰略,其本質必須是「能力轉化」,即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持續化規模創新」這一目標,將後台的一種或多種資源轉化為前台易於使用的特定能力,幫助企業贏得競爭優勢;
2. 價值評判看前台:評價企業中台戰略的成功與否,最終既不是技術的先進性,也不是轉化和提供了哪些能力,主要的評價權還是來自於前台業務。前台想不想用,愛不愛用,好不好用,幫了前台多大的忙,從中台獲得了多大的好處,願意掏出多少利潤來幫助建設中台,這才是甄別中台戰略對錯好壞的唯一標准。
當然,中台戰略並不是普遍適用的萬能模式,企業還是要結合自身業務特徵、運營特點進行整體考量。一般來說,當企業存在多種形態的前台業務,且這些業務在資源、場景、模式等方面存在共性特徵時,藉助中台戰略來提升整體運營管理效能是相對可行的。也就是說,中台的威力在於「業務模式重用」。阿里和滴滴都是很好的例子,一套業務模式可以應用在多個業務場景。如果業務場景差異巨大,無法找到可重用的業務場景,則中台威力就大大受限。不過目前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很多企業建中台就是想從現在的業務中提煉可復用的業務場景,復用到其他新的領域和業務場景中,構建生態,這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一種路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