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生化妝品市場調查大綱怎麼寫
摘要:
校園作為一個特殊的生活環境,營造成一種特殊的文化氛圍,按照社會的定義來說,校園可理解為一種狹義的社會,這個社會有它自己存在的模式,相對於校外社會,校內社會更具有單純性、可歸納性。既然消費行為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就可以通過一次關於化妝品市場的調查來使問題更具體化。
關鍵詞: 大學生 化妝品 消費特點 市場調查
一、引言:
全國幾百萬在校大學生在一個特殊的生活環境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並營造成一種特殊的文化氛圍。這類群體不僅在現時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而且在若干年後,也將成為社會消費的主流。關注學生市場,從學生時代起就培養起品牌忠誠度,勢必成為各商家的當務之急。
但學生市場因為其特殊性,導致在宣傳策略上通常不能按常理出牌。學生市場的特徵是什麼?根據這樣的特徵,我們該給出怎樣的營銷策略呢?
二、調查基本情況: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株洲工學院內進行了一次有針對性的市場調查,即關於校園化妝品市場的研究,我們共發放問卷636份,其中有效問卷610份,此次問卷調查目標對象為消費者集中,人口密度高,購買決策相互影響的女生寢室進行,這類消費者很容易形成對品牌的忠誠,調查的目的表面上是了解女生化妝品的使用情形以及對化妝品(彩妝)市場的一次摸底,但在實質上,我們則想通過這次調查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以及消費特徵。在抽樣的方法上,我們採取隨機分層抽樣,在女生宿舍中隨機抽取了318間寢室,每間寢室發放問卷兩張。調查對象則挑選了一個國內化妝品品牌---色彩地帶。調查的經費由色彩地帶贊助。這個品牌價位低,品種多,色彩鮮艷,很適合學生使用。
三、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一、市場容量
在談到彩妝的市場容量前,我們先提及一個「先導消費群」的概念,即在某一類消費行為中起到典範作用的群體,從這次問卷反饋的信息中我們看到,由於所在系的不同,其消費行為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包裝設計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律系、外語系等文科專業,與土木系、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系、信息系等理科專業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從數據上顯示,使用過彩妝的人比例佔到51.5%。但在數字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包裝設計、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使用彩妝比例可高達65%以上,而土木系、機械學院等專業學生使用彩妝的比例僅僅為32%左右。
市場容量是指市場總量與該品牌的市場份額的乘積。我們把市場總量設為G,市場份額設為N,如果針對全體消費者,工學院的市場容量大約為51.5%GN,而只是面對包設等文科系來看,市場容量為65%G85%N(乘以85%是因為全校85%的女生都在這些文科專業)。
比較而言,65%G85%N>51.5%GN。從數字上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把目標市場針對文科類專業的學生,我們將有更大的市場,而且在宣傳活動上也會減少開支。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把包裝設計學院暫定為『先導消費群』,如果我們能夠讓包設系的學生帶動工學院這個相對封閉的市場的消費潮流,其他系的學生會受他們的影響,而參與其中,之所以把包裝設計學院定為先導消費群,是因為他們的專業特質導致了他們特殊的消費習慣,在標新立異、追求時尚上花重金,他們比其他任何專業的學生都認為值得。
市場容量除了包括消費群容量還包括潛在消費群容量,在不使用彩妝的人群中(我們把他們定為潛在消費群)這類群體的個體數量相當可觀,佔到全體的48.5%,通過問卷的數據反饋,我們了解到他們不使用彩妝的原因主要為:『認為平淡也是一種美,不必要刻意修飾。』(有55.6%的潛在消費者選擇此項);『平時太忙,沒時間化妝』和『不會化妝』也分別佔到29.4%和27.6%。盡管她們不使用彩妝,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認為『在這方面花錢不值得』,選這項的人僅僅佔3%左右,這說明不使用彩妝或許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內心的潛意識還是嚮往,畢竟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在實際中卻缺少令她們行動的理由,如果我們能找到這樣的一個理由,則潛在消費者會立刻轉化為現實消費者。
從她們的選項來看,『認為不必刻意修飾』是當前存在的一個重要誤區,在後期宣傳的活動上,我們應該牢牢抓住這個訴求點,告訴她們,彩妝會讓她們更美麗,會給她們帶來更多的自信。而『沒時間化妝』和『不會化妝』這兩點對與我們來說,也有很大的商機。沒時間化妝其實也是因為不會化妝,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學生中普遍缺少化妝方面的常識,如果我們能提供一些講座性質的服務,對消費市場的建立,無疑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品牌認知
在色彩地帶的品牌認知度上,即聽說過色彩地帶的人群數量,雖然在數據上已經達到40%。但在實際購買行為中,消費者選擇的品牌卻絕大部分是美寶蓮、雅芳。使用或購買色彩地帶的人只佔小小的一部分。這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colour zone的品牌形象在工學院學生當中還沒有建立起來,雖然有一點品牌印象,但還不足以影響其購買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加強促銷活動的展開,先從這40%的人群中展開宣傳,因為只有她們,才會在第一時間內購買。
在選擇什麼價位的化妝品上,學生集中選擇了中低檔價位,選擇高價位的人寥寥無幾,比如說歐萊雅這樣的彩妝老牌,在品牌訴求上注重身份的體現,回歸高雅的品位,產品多是一些穩重成熟的色系,這類品牌的價位很高,幾乎沒有哪個學生會選擇購買。而紅地球、美寶蓮則基本在走代表年輕人青春的淺色路線,產品顏色也以粉色系為主。色彩地帶同樣如此,價位中檔水平,因此學生選擇的可能性會很大。
美寶蓮作為國內彩妝市場的第一品牌,已經牢牢抓住人心,搶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色彩地帶要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絕非易事。但也不是說沒有機會,例如在終端銷售上下功夫,美寶蓮品牌再響,目前也沒有針對工學院做任何的宣傳或促銷活動,而色彩地帶如果抓住這樣的機會,即可以一點一滴的瓜分市場份額,從工學院做起,直至整個株洲市場。所以在廣告宣傳上,株洲色彩應該更注意銷售終端的宣傳投入,即用產品直接去面對消費者。因此,促銷活動應該多做,而且必須要多做。
三、購買心理
在學生希望得到怎樣的優惠服務上,選擇『不定期的價格打折或促銷活動』佔57.3%;『價格適中的學生套餐』佔54%;『贈品、優惠卡』佔48%;『定期的化妝技巧講座』佔31.4%。
這里我們看到了學生對價格的關注程度,說明學生心中仍有貪便宜的心理存在,這一點不容忽視。是否我們不能按照常規推理去判斷學生這一類特殊消費群的消費特徵,是值得我們再次考慮的問題。比如我們在做調查以前曾有『堅持不打折、維護品牌形象』的計劃,但在調查中我們卻發現,學生對短期的利益關注遠遠超乎了我們想像,而學生對我們長期的品牌維護工作似乎並不敏感,例如講座或是其他形式的非促銷性質的品牌宣傳活動。所以在後期的營銷行為上,我們不能死守價格陣地,應該放長線,用價格或其他性質的直接讓利活動來刺激消費,我們覺得這是針對學生市場的主要方式。其方式可以是打折、提供免費的美容咨詢、皮膚測試以及不定期的贈送小樣品或宣傳畫。
學生會選擇怎樣的化妝品這一問題上,選擇『唇彩』的佔69.3%;『粉底』佔46.3%;『睫毛膏』佔45.7%;『指甲油』佔44.7%;『眼影』佔41.4%,『腮紅』佔16.7%。我們看到,唇彩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原因何在?我們分析為,使用唇彩的技巧要求很低,而其他化妝品需要有一定化妝經驗才能正確的使用,所以還是回到剛才需要提供講座的服務上去,在學校定期做一些化妝技巧的輔導,成為當務之急。
但從這里看來,似乎和剛才提到的『學生對長期的品牌維護工作(講座)並不敏感』形成矛盾,事實上,這里並非矛盾,我們分析,學生對輔導講座並不存在直接的需求,但需要一些化妝技巧的指導,其實也是一種間接的需求,進行指導其實還是需要舉行講座來完成。而實際上,在問卷中的另一問題,即『是否有興趣去聽關於彩妝方面的講座?』,被訪問者還是報有一定興趣的觀望態度。有興趣或稍有興趣的人佔了60%,而選擇『無所謂』的人也達到了20%左右。而當被問及『通過什麼渠道來獲取化妝方面的信息』時,80.8%的人選擇從雜志書籍上,30.9%選擇通過親友介紹,只有16.5%的人是通過電視或現實中的講座來獲取信息。這說明了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化妝信息獲取量遠遠不夠,我們都知道化妝技巧通過書本,是很難正確的傳達。學生潛意識的需求,我們應該去盡力滿足。討好消費者,他們才會更自覺的掏腰包。
對於學生心中,什麼樣的風格的妝對她們最具有吸引力,絕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簡單自然』。這類人群佔了96%左右,雖然也有少數的人選擇了『時尚新潮』,『另類個性』這兩項,但主流的聲音仍然以適合學生使用的簡單妝。在制定相應的學生套餐中,我們應該以淡妝為訴求點,宣傳上也要以此為突破口。
很多人都用物美價廉來表達自己的消費意見,表面上看似乎意義不大,但仔細分析會了解到消費者的一種對能令自己滿意的產品的渴望心態,也許太過理想化,例如有一個被訪問者說:「物美價廉這么美的事情基本是沒有的,所以呢,當我有錢的時候,我們會去買那些牌子響的產品。」
這句話無疑是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購物心態,分析這句話,可以看到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是「物美價廉基本是沒有的」她似乎用代表了許多消費者的口吻對現實里的一些商品產生了不信任的或是一種警覺的心態,認為物美價廉基本是沒有的,更是表明了大學生的購物觀消費觀的成熟。
第二層是「當我有錢的時候......」說明了大學生手頭上的閑錢不是常年都有,不是時時刻刻都有僅憑興趣購買產品的機會,管你一個月生活費有多少錢,學生還只是純粹的消費者,而且主要任務不是為了消費而是求學讀書,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清楚的認為,但大部分的人潛意識都是這樣認為,所以價格仍然是學生胸口上永遠的痛。想從學生的口袋裡掏錢是容易的,但是能掏多少,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三層是「買名牌」。這里我還要引用一個被訪問者的話:品牌知名度可以反映出產品受歡迎的程度和此產品的質量過關,這說明了消費者對名牌的追逐並不是非理性,追名牌其實也是追的是質量,尤其在化妝品上,衣服是假貨無所謂,但化妝品是抹在臉上的,在購買決策上,化妝品比任何的商品都特殊。
四、購買行為
對於理想的購買場所,選擇在專賣店購買化妝品的消費者達到56.2%;選擇在學校門口購買的消費者為15%;在商場或超市購買的佔9%,托朋友或同學購買的為6.7%。這提醒了色彩地帶應該抓住這樣的信息,走好專賣店銷售這條渠道,首先就應該讓慾望購買者清楚色彩地帶專賣店所在地點,使她們上街購買化妝品的時候有針對性。
即使沒有打算購買,在逛街中如果易於讓她們發現專賣店的所在地,並藉助從前的宣傳印象,這樣就會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購買慾望並產生購買行為。
在店面地點的選擇上,我們可以通過學生上街行走的路線來考慮,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肯德基至株百這條街,而富豪街這段路以及河西很少有人逛街顧及,雖然有很多人去南大門逛街,但由於那邊的環境嘈雜混亂,在那邊設店會直接影響品牌形象。
這里還要談到一個「購物影響者」的概念,我們在訪問一些女生情況的時候了解到,男友和女伴對她的影響很大,往往有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宣傳活動中,我們也不能冷落了男生,況且男生也是化妝品市場的一個候補力量,不容忽視。
幾乎所有的被訪問者都認為質量的最重要的,化妝品目前的品牌差異已經日益縮小,在同質化已經愈演愈烈的今天,質量在各品牌之間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消費者購買時候只能靠品牌來區別,雖然有很多人都說:「他們不看中品牌,只能看質量,用後效果好,品牌自然形成......」,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意思,並非由決策購買的潛意識得出的結論,我們不應該被它迷惑,其實一個沒聽過的品牌,就算質量再好,她敢輕易使用嗎?買都不敢買,她有用過效果評價的機會嗎?再說,兩個品牌同時面臨選擇,沒有人會放棄一個知名品牌而去選擇購買一個一般品牌,況且化妝品尤其是彩妝,一般人都是認為有刺激傷害皮膚的可能的,現在有些謹慎的學生消費者都避免使用除護膚品外的其他類的化妝品,我們在宣傳上必須保證首先要強調質量,讓人放心。
四、由調查結果分析給出的營銷建議:
Colour zone在學生中的印象不深,因此,進入工學院市場,我們建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為形象宣傳階段。第二為形象維護階段。第三為誘導購買階段。具體的講就是讓消費者先聽說這個品牌,然後再讓他們了解,最後才是使他們產生購買行為。
前期談到了把包裝設計學院做為突破的重點,然後帶動其他的文科專業,最後才是整個的學生市場。所以根據專業的特點,可以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活動,比如說pop宣傳海報設計大賽,色彩地帶標志徵集大賽等等,就拿海報設計大賽來說,好處有二,其一是促使學生消費者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活動中來,達到宣傳的目的。第二是利用參賽的作品,影響到其他學生。在評出獎項之後,在學校再舉行一次獲獎作品的展覽活動,並且在今後的宣傳中,可以張貼這樣些作品,這樣可以節省宣傳海報製作費用,而且由學生製作的宣傳畫在審美方面更接近學生消費者,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在一系列的活動過後,將進入品牌維護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已經對色彩地帶這個品牌產生初步的印象,維護階段就要加深這種印象,我們建議,每周在學校進行一次化妝品知識講座。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也談到學生中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化妝品使用知識的缺乏,導致許多學生消費者不會使用而不敢使用。在搞講座的同時,在校園內應該經常設立宣傳點,在宣傳點上擺設產品樣品,進行現場講解,現場化妝,並在宣傳點上擺出印有「色彩地帶」品牌介紹的宣傳板。
最後的階段則是誘導購買階段,這一階段是直接體現效益的階段,我們要提出足夠的購買理由讓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根據調查問卷分析我們了解到學生中貪小便宜的心理廣泛存在,所以在促銷活動中可以採取入戶派發樣品的宣傳手段,派發樣品並不局限於化妝品本身,我們考慮到彩妝產品的成本很高,在派發中可以贈送一些化妝用具,如簡易睫毛夾,小鏡子,化妝盒,化妝袋等等,這些贈品上印有「色彩地帶」的標志字樣,讓消費者收到實在恩惠。在學校經常進行促銷活動也是必需的,我們建議在學校的超市設立銷售點,這樣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購買到產品。
在「在購物影響者」的身上,我們也要花一定的工夫,在分析我們就談到了男友和女伴在購買決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提醒我們在發放宣傳單或贈品時也不能忘了男生寢室,並且在宣傳過程中,鼓勵他們以禮物形式送給自己的女朋友或好朋友。在營銷過程中,我們要讓消費者積極溶入進來,無論是搞宣傳活動還是促銷活動,都應該鼓勵學生消費者積極的參與。
另外,對與大四學生這一板塊,我們更要努力爭取機會,大四求職對彩妝的需求的最大的,但大四學生的購物心理已趨近成熟,購物習慣已經定型,用一般的宣傳很難打動,這時候要抓住學生消費者的購物心理,比如說,在大四學生快要離校求職的時候,在學校據舉辦一次求職經驗交流會,邀請一些用人單位的人事經理,以及一些畢業生,現身說法的談談化妝品對求職的重要性,並現場請化妝師用專業的角度講講求職化妝方面應注意的事項,並現場鼓勵消費者以行動來嘗試,產生購買的慾望。
五、結語
總的來看,工學院彩妝市場的前景是樂觀的,色彩地帶應該抓住春秋這兩個銷售旺季在宣傳和促銷活動上下功夫,學生消費者的消費觀是不成熟的,這意味這存在更大的商機,就看我們怎麼去誘導。在實際的宣傳中,我們應該堅定他們的購買決策,第一步是關鍵,一旦學生消費者形成品牌忠誠度,則很難在短時間內去改變。
工學院內一萬師生,假設三分之一的人每年消費五十元的彩妝,每年就有十五萬元以上的利潤,而株洲市又有其他的大學,整個學生市場的容量是巨大的,商機是巨大的。
另外,由於這次調查活動波及范圍之廣(涉及到75%以上的女生寢室),在某種程度來看,已經完成一次良性的宣傳活動。總的來說是開了一個好頭,給今後的宣傳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全國13所高等院校《社會心理學》編寫組:《社會心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版
2、吳建安主編:《市場營銷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蘇勇編著:《消費者行為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⑵ 經濟條件一般的女大學生在哪買護膚品和化妝品比較好
首先,護膚品還是要買好一點的,因為咱們購買渠道有限,代購的水又太深,可以選擇去專櫃試用購買,當然,如果你認識專業的代購或者朋友能夠幫忙帶就更好了。韓國的悅詩風吟等只適合16歲左右的人,選擇合適自己年齡的護膚品也是要做很多功課,科顏氏的產品也是適用於25歲以下的。
化妝品底妝如果你要買粉底液類就別在網上瞎買,去專櫃試試買好的,哪怕貴一點,距離皮膚最近,還是小心一些;口紅也是建議買好一點的或者是專櫃的便宜一點的;眉筆可以在網上買,我覺得便宜些的可以用;眼影和腮紅我都是覺得那個好看買那個,當然你也要看好賣家的情況。眼唇卸妝液我推薦美寶蓮的那個爆款,除了油一點外,我用在眼睛上也不疼,沒有感覺。
在天貓多注意品牌的官網,尋找便宜的產品。對了,我上次在屈臣氏買了一瓶身體乳,下單是自提,因為我家店這那款沒有活動,這樣我就能便宜購買,還沒有運費,嘿嘿~
多看一些美妝教程,推薦視頻類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⑶ 女大學生最喜歡的化妝品品牌打調查
THE FACE SHOP(韓國的) skin food (韓國的)這兩個牌子的產品價格適中,深受青睞。其次就是DHC,愛麗。在有就是價格低一點的了,蒙巴拉,dodo,等這些。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女大學生每個月花多少錢買衣服和化妝品合適呢
錢不夠花就別攀比,人家說不定家裡住別墅開跑車的大富翁呢,你怎麼比。換個角度,人家也只是普通家庭,但是她們抽出課余時間去做兼職掙零花錢,付出了你不知道的努力,也就在你眼中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所以,你想買買買還不餓肚子,那就只有兩個辦法,開源和節流。通俗點說就是該掙錢掙錢,該省的時候要省。
所謂節流,就是不要任性攀比。人與人本就存在差距,不一定他用古奇香奈兒,你要必須用,要不然沒面子。這樣的想法本就十分幼稚,一個人最終的涵養靠的是內在,外在只是加分項。況且國產化妝品牌也不是沒有好評如潮的單品,只要用心挑選,總能找到性價比高的。而且通過一定的兼職,隔三差五入手幾件輕奢也完全可以做到。
⑸ 關於護膚化妝品消費狀況的市場調查問卷
1 玉蘭油
2 70
3 3 1 1
4 B
5 挺好,歐萊雅
6 是
7 品牌
8 會
9 是
10 是
11 20 女
⑹ 大學生購買化妝品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在IT通信產品、旅遊等新興消費熱後,護膚品正成為大學生群體新的消費熱潮。大學生既是當今社會消費的主要群體之一,還是未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消費新潮流的引航者。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方法將可能深刻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消費方式方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對人們消費方式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強,不僅表現在網購方面,美妝博主對大學生護膚品消費的影響作用也不可忽視。追求時尚、美麗逐漸成為他們的消費趨勢。他們超前的消費觀念將影響未來中國社會的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隨著護膚品的品牌、種類、價格等不斷變化發展,因此深入地了解、分析當代大學生對護膚品消費行為的現狀,對於指導商家營銷策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可以為他們提供有利的市場信息和准確的營銷策略。
2 大學生對護膚品消費行為現狀及特點分析
2.1 大學生對護膚品消費支出的現狀
據統計護膚品月消費200~500元的同學最多,為35人,佔41%,其次是月消費200元以下的同學,有31人,佔36%,500元以上的同學最少,但仍有20人,佔23%。而從護膚品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來分析,10%~20%的同學最多,有41人,差不多佔到一半,佔比在40%以上的同學最少,只有6人,佔7%。
2.2 影響大學生對護膚品選擇的因素
經過問卷調查和統計數據綜合分析,可以把大學生對護膚品選擇總結為幾個因素:消費能力、消費動機、產品質量、品牌推廣、購買途徑。
經過分析可以得出,大學生護膚品消費者在消費護膚品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有消費能力、消費動機和產品質量三個主要因素。消費能力是制約大學生消費護膚品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保障基本生活層次的條件下,才能考慮精神生活層次。消費動機是大學生護膚品消費的主觀因素,動機的強烈決定消費的次數、數量、類型等。
通過對大學生護膚品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統計分析並按上述5個因素進行歸類,構建出影響大學生護膚品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型(見圖1),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大學生護膚品消費決策的影響因素及具體因子。
⑺ 現在的女大學生,每個月化妝品消費300~500是不是屬於正常的
消費不了,護膚品基本上一套可以用上三個月甚至半年。
而且學生的皮膚比較年輕,一些很貴的抗皺的產品,眼霜啥的根本用不到。平時用個水乳液的也就夠了。三四百塊錢就已經能買到一套不錯的了。
像幾千塊錢一套的蘭蔻雅詩蘭黛啥的,一般上班族都不一定買得起,學生族就更沒幾個人用了。
像彩妝品眼影腮紅啥的,更是一年都不一定能用完一套。一般買幾十塊錢一個的是比較多的,日系開價什麼的。有些捨得花錢的,可能會買好一些的,一百多兩百多。不過平均到每個月上,就沒有多少錢了。而且學生一般都不會花很濃的妝,平時用的化妝品顏色也比較單一。並不需要太多東西。
就我個人的消費情況來看,每年的消費在兩千元左右就已經很足夠了,周圍同學也都差不多是這樣。
條件好的,可能花的再多一些。但是一年花五六千在化妝品上,這樣的人應該很少。畢竟每年的生活費才多少啊。要這么花哪夠啊。
⑻ 成都化妝品市場調查
??你還真聰明呢!!
⑼ 女大學生一般用的化妝品是在什麼價位
價格其實是不等的,如果你皮膚好點,就可以用一些基礎的東西。這樣就便宜一點。而且我看到大學生其實消費水平也不一樣,。不能直端的說所以大學生的化妝品價位是多少。一般新生可能不會買很貴的,因為可能還沒考慮化妝品用的好不好這個問題。但是由新生到老生的這個過程,談戀愛啦,攀比啦,需求啦,導致大學生買比較貴的化妝品。除非特別有錢的大學生,還會買很貴的化妝品,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買的話,我也感覺買幾百塊錢的化妝品,其實也有段時間用呢,。想省點錢的,其實每個月扣一點買零食的錢,一套好點的化妝品就買回來了。
⑽ 大學女生有必要買很貴的化妝品嗎
大學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也可以通過四年的學習生活改善自己的形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女生都會通過大學這個平台,找到適合自己的形象管理方法。女生在梳妝打扮上花費的時間與心思相對較多,不可避免地會購買一些化妝品,但是購買昂貴的化妝品真的有必要嗎?依我看來,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美麗人生不止是化妝品堆砌起來的,還需要依靠內在精神氣質的襯托,希望你成為內外兼修的人兒。
祝,貌美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