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析如何利用APP進行營銷推廣
1、app廣告植入營銷
在app軟體的營銷推廣方式中,有一種app營銷方式是很多app應用推廣企業非常親睞的推營銷方式,那就是在眾多的手機app軟體中植入營銷廣告。什麼是app廣告植入呢?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平時打開手機游戲app准備玩游戲時,很多游戲app首先彈出來的頁面會出現一個廣告,或者是鏈接,這就是所謂的app廣告營銷推廣。這是比較常見的app推廣企業利用app進行營銷的方式。但是由於強制性的推廣方式,造成了這種營銷推廣的方式的轉化率並不高效。
2、app軟體用戶營銷
在app應用營銷公司中提供app營銷服務中,有一種是營銷推廣方式是利用手機app應用商店來進行推廣的,那就是app程序用戶營銷。用戶通過應用商店下載了APP,APP再導流到淘寶網站,在淘寶上進行物品購買。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淘寶app應用對於淘寶網來說就是一種app用戶營銷和推廣的工具了。
3、APP軟體分享式營銷
利用帶有社交性致的APP軟體在上面進行分享,個人認為,只要這樣分享的物品不過於言過其實,有一定效用,就能得到一定量的轉化率的。像是現在時興的微信朋友圈營銷,甚至是直播視頻上的分享營銷等等等等,都是屬於APP軟體裡面社交分享式的銷售渠道,依照個人影響力而言,擁有不同的營銷效果。
② APP營銷的營銷策略
App營銷的功能策略分為「全功能包含品牌」、「單一功能展現品牌」兩類。
所謂專「全功能包含屬品牌」指的是,一款App里包含除推廣品牌以外還帶有多種功能。如「全家FamilyMart」推出的App,實現了「產品信息」、「門店信息」、「卡路里測算」、「選餐機」等多個功能;而「單一功能展現品牌」,顧名思義,一款App實現一個功能,或是推廣品牌文化,或是發布品牌產品信息,或是一款小游戲,清晰明確。
App營銷的體系策略則分為「產品型」、「品牌型」、「綜合型」。
其次,需要考慮如何讓受眾接受這款App。由於消費者和用戶對品牌App的理解已經從好奇上升到熟悉,並且成為用戶了解和接觸品牌的必須途徑,因此,分析消費者和用戶的行為,挖掘他們內在的需求和興趣點,是App創意與品牌結合的重點之一。
③ APP營銷的發展現狀
最為人關注的企業APP應用同樣宣示著中國的移動營銷時代已經「燎原」,其中又以移動專電商和餐飲業屬對APP的高度重視而備受矚目。前者曾是傳統互聯網的表率,在線購物也第一次以網路的方式改變了中國人的習慣,後者則是傳統企業的代表,他們如此對APP移動營銷的注意力,也啟示著「APP移動營銷的時代正從世界蔓延到了中國」。
當APP成為無數企業主熱議的話題時,企業APP的應用也蜂擁而上,就像當初互聯網時代的電子商務一樣,許多企業「為了APP而APP」,一個投入了數萬甚至近十萬的企業自媒體平台卻成了「沒有心臟的鋼鐵俠」,不能發揮實際效用。
④ 知乎APP知識營銷策略分析
知乎是抄一個真實的網路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與理性,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用戶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信息。知乎網站2010年12月開放,三個月後獲得了李開復的投資,一年後獲得啟明創投的近千萬美元。知乎過去採用邀請制注冊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注冊。不到一年時間,注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
⑤ 手機APP營銷的發展趨勢會怎麼樣
據zesmob的文章稱,抄就目前襲的發展趨勢來看,媒體的作用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上,2013年那些成功的手機APP營銷,大都是通過媒體推廣來實現的。可以斷言的是,社會化媒體將越來越受到開發者們的重視,甚至可以這樣說,手機APP營銷的發展趨勢,就是將更傾向於媒體而非渠道。
目前在手機APP行業,互動交友類APP常年霸佔了下載排行榜的前幾名,而排名靠前的APP一般都已經成型,用戶對這些APP已經產生了依賴性,雖然其中有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短期內領頭的地位還是難以撼動的。現在有些APP開發商都開始嘗試一些全新的領域,例如近期比較紅火的叫車APP,雖然為用戶提供了方便,但同時它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例如:的哥容易「挑」乘客、缺少拼車功能等。「一款好的APP就是要充分了解用戶的需求,讓用戶參與其中,才能更好的推廣自身的品牌。能夠服務所有人那才是以人為本。」
⑥ APP營銷的營銷特點
全面展示信息
能夠刺激用戶的購買慾望,移動應用能夠全面的展現產品的信息,讓用戶在沒有購買產品之前就已經感受到了產品的魅力了,降低了對產品的抵抗情緒,通過對產品信息的了解,刺激用戶的購買慾望。 提升品牌實力
形成競爭優勢,移動應用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讓用戶了解品牌,進而提升品牌實力。良好的品牌實力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為企業形成競爭優勢。 APP本身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用戶通過應用程序可以幫助讓手機成為一個生活、學習、工作上的好幫手,是手機的必備功能,每一款手機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應用。APP營銷的粘性在於一旦用戶將應用下載到手機,應用中的各類任務和趣味性的競猜會吸引用戶,形成用戶粘性。
⑦ 分銷APP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什麼
對於移動營銷來說,APP符合移動互聯時代不間斷的連接、個性化的需求、碎片化的時間等時代特點和需求,發展之勢可謂迅猛。除上述案例外,截止到2012年8月,凡客推客戶端一年,移動端訂單量占凡客總訂單量的10%;京東商城在過去的9個月里,來自移動端的交易額增長超過10倍,增長率高達1124%。大量廠商都試圖在APP上鋪設廣告,但事實上,APP並不是赤裸裸的廣告,也不僅是製作精美的電子程序。
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媒體的作用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上,2013年那些成功的手機APP營銷,大都是通過媒體推廣來實現的。可以斷言的是,社會化媒體將越來越受到開發者們的重視,甚至可以這樣說,手機APP營銷的發展趨勢,就是將更傾向於媒體而非渠道。
⑧ 國外app研究現狀,兩三百字即可!
2008年7月,蘋果藉助App Store成功打造了「操作系統+終端+內容」的閉環式生態系統,產業鏈各方紛紛效仿,應用商店遍地開花。轉眼4年過去,國內外的應用商店發展如何,又有哪些趨勢?
一、國外應用商店發展現狀
應用商店是滿足移動互聯網用戶個性化、長尾化需求的平台,主要提供者有操作系統廠家、終端廠家、電信運營商和獨立第三方,其中,操作系統廠家為市場主導者。
操作系統廠家主導的應用商店主要有4個:Google Play Store、Apple App Store、Windows phone store(2012年8月前曾名Marketplace)和BlackBerry App World。綜合考慮用戶數、應用數、應用下載量、盈利能力等因素,Apple App Store無疑是市場的領先者,2012年6月App Store應用數超過65萬,下載量突破300億。2012年3月谷歌調整了應用商店的發展戰略,將Android Market 和 Google Music合並為Google Play大平台,融合了應用、音樂、電子書、視頻等內容。10月,Google Play應用程序數量達到70萬,與App Store不相上下,但盈利性相對較弱,據App Annie Intelligence報告,2012年10月App Store的收入為Google Play的四倍。微軟Marketplace自2010年10月推出以來,應用數量的增長速度僅次於蘋果,用時20個月應用數就已超過10萬。BlackBerry App World自2009年4月正式啟用以來,受到的關注較少,在2012年6月應用下載量突破30億,9月應用數超過10.5萬。
終端廠家都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如諾基亞的Nokia Store(原名Ovi Store),索愛的PlayNow,三星的Samsung Apps,MOTO的智件園,HTC的HTC商城。由於終端廠家自身的應用商店只是操作系統應用商店的補充,以提供精品應用為主,其發展相對緩慢。其中,摩托羅拉被谷歌收購之後,由於智件園和Google Play有較大的重合,將於2012年12月26日關閉智件園。
電信運營商用戶資源豐富、計費能力和產業鏈凝聚力強,但是在發展應用商店時卻困難重重。為了解決多廠家、多終端、多操作系統帶來的挑戰,運營商們期望通過合作來共同應對外部競爭。2010年2月沃達豐、軟銀、AT&T、西班牙電信等運營商推動成立大規模應用社區WAC (Who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制定和發布通用的開放標准。但運營商的應用商店未對操作系統廠家的商店起到威脅作用,並出現難以為繼、退出競爭的現象。2012年9月,Vodafone宣布將於2013年1月31日前關閉應用商店AppSelect;2012年11月,Verizon對外公布,將於2013年1月關閉其應用商店Verizon Apps。
獨立的第三方應用商店以Getjar為典型代表。Getjar於2004年成立,為BlackBerry、Symbian、Windows Mobile 、Android等操作系統的手機提供跨平台應用,截至2012年1月,已為超過1500萬用戶提供超過20億的下載量。
二、國內應用商店發展現狀
在移動互聯網快速成長期,國內產業鏈各方不放棄任何可能商機,積極布局應用商店,爭取在移動互聯網中擁有一席之位,甚至掌控話語權。但由於用戶付費習慣的缺失、盈利模式的局限、內容同質化等原因,國內應用商店生存環境惡化,至今仍沒有一家公司對外公布其應用商店已經開始盈利。
市場競爭激烈
由於Google play 不在國內經營,而且蘋果App Store已佔據iOS系統的應用市場,因此國內的應用商店以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居多,並可以劃分為4個陣營,其競爭非常激烈。第一,由技術論壇發展而來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如安卓網、安智網、機鋒網和APPCHINA應用匯;第二,互聯網企業向移動互聯網拓展而建設的應用商店,如騰訊應用商店、網易應用、360手機助手;第三,電信運營商牽頭建設的跨平台應用商店,如中國移動mobile market、中國電信天翼空間、中國聯通沃商店;第四,終端廠家為品牌手機開設的應用商店,聯想、中興、宇龍等大部分廠家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店,與此同時,國外終端廠商通過代理方式將自己的商店轉交給國內第三方運營,如索尼愛立信將「PlayNow」 中國區的運營、技術支持工作外包給國內網游廠商第九城市。
用戶付費習慣尚未形成
用戶在桌面互聯網時代形成的免費習慣繼續延伸至移動互聯網。App Annie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10月份iOS月應用下載量佔比中,中國僅次於美國的26%,占總下載量的15%,緊跟著的是日本,佔6%;但是在收入佔比中,中國低於5%,收入貢獻度遠低於美國的33%、日本的14%。此外,中國的大部分iPhone用戶會在購買新機後進行「越獄」,以獲取一些免費應用。
應用內容同質化嚴重
從應用商店的經營模式而言,並不存在同質化問題,因為大家都是學習效仿蘋果模式,採用分成模式,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一個軟體交易平台。但是由於國內大量的軟體基於Android開放平台,在一方開發出來之後,復製成本很低,導致盜版、山寨應用泛濫,開發者利益難以保障。此外,獲得用戶廣泛認可的應用在各大應用商店都可以下載,個性化和差異化應用少之又少,各大應用商店的應用軟體相似程度非常高。
三、應用商店發展趨勢
應用內購買及分析
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將成為應用商店應用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下載付費將受到免費應用的沖擊,且app廣告費受到手機屏幕大小、用戶體驗要求提高等挑戰,發展空間受到限制,而通過應用程序內購買額外內容、特殊服務、功能升級將成為移動應用貨幣化的主要方式。同時,應用內分析(in-app analysis)將成為開發者開發程序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隨著移動應用市場的不斷成熟,應用商店或者第三方研究機構發布的分析報告已不足以支撐用戶需求的准確定位,開發者需開展存量經營,充分利用已有用戶資源,通過對應用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偏好等進行監控、分析,以更好地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營銷精細化。
應用商店安全管理
惡意軟體甚至病毒、山寨應用、隱私保護漏洞、刷排名等惡性競爭帶來的安全風險越來越高。國外應用商店已對安全隱患採取措施,如蘋果公司要求客戶填寫三個與App Store賬號相關的安全問題,Google Play引入運行在雲端、可檢測App是否含有惡意代碼的安全系統服務。但是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應用商店安全意識比較薄弱,而且缺乏體系化的個人隱私保護制度,安全問題將日益突出,其工作任重道遠。
網頁應用HTML5
2012年9月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表示,過去兩年最大的失誤是在HTML5上投入過多,將投入iOS的本地應用開發。這個消息表示HTML5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其瀏覽器兼容難、載入速度慢、缺乏發布平台等問題仍需解決。但是,跨平台HTML5應用依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開發者具有較強的參與動機,由於熟悉HTML5語言,可以一次性開發基於瀏覽器的應用,解決Android、iOS等跨操作系統平台的問題,而且不需要向應用商店分享下載提成,開發成本將會有效降低。另一方面,隨著網路載入速度的提升,用戶可在使用體驗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不需要將應用下載到本地,從而不佔用本地存儲成本、更新成本、性能消耗成本,並能實現不同終端輕松使用同一應用。
個人簡介:
寧雪蘭,就職於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泰爾管理所,高級咨詢師,工學碩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主要從事電信企業運營管理、流程管理以及市場研究,曾為中國移動廣東、湖南、廈門等分公司提供咨詢服務。
⑨ 手機APP營銷的發展趨勢會怎麼樣呢
APP的運營策略方面有問題就會受到用戶的質疑,目前在手機APP行業,互動交友類APP常年霸佔了下載排行榜的前幾名,而排名靠前的APP一般都已經成型,用戶對這些APP已經產生了依賴性,雖然其中有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短期內領頭的地位還是難以撼動的。現在有些APP開發商都開始嘗試一些全新的領域,比如近期比較紅火的叫車APP,雖然為用戶提供了方便,但同時它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例如:的哥容易"挑"乘客、缺少拼車功能等。
⑩ app營銷的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
市場營來銷宏觀環境是指那些源給企業造成市場營銷機會和形成環境威脅的外部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科技環境、法律環境以及社會和文化環境。這些主要社會力量是企業不可控制的變數。
市場營銷宏觀環境包含的因素:人口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科學技術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
市場營銷微觀環境是指對企業服務其顧客的能力構成直接影響的各種力量,包括企業本身及其市場營銷中介、市場、競爭者和各種公眾。
市場營銷微觀環境的影響因素:公司、營銷中介、營銷中介機構、顧客、競爭者、公眾。
在一般情形下,宏觀環境因素決定微觀環境因素,宏觀環境常常通過微觀環境作用於企業的營銷活動。宏觀環境中的五個不同方面因素又相互作用,對企業營銷活動產生制約和影響。微觀環境也對宏觀環境有重要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