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連雲港的東海水晶市場的水晶是天然的嗎
東海水晶是其三大寶之一,色彩豐富,造型奇特,主產純色水晶和茶色水晶,其他紫晶是從外地運進來的還有粉晶,現在市場已出現在天然純水晶中利用激光加色技術加入各種顏色,從而滿足不同人的需要。現在市場上流行牛毛晶,發晶,鉑晶,顧名思義,就是水晶在形成過程中,結晶了一些雜質,由此得名,水晶品種不同,價格相差很遠喲。
❷ 連雲港東海縣是不是全國最大最全面的水晶批發市場
江蘇省東海縣水晶市場是東海縣供銷合作總社於1992年投資興建,是東海縣供銷合作總社全資控股的具有獨立法人性質的流通企業,十多年來,歷經三次擴建,注冊資本1018萬元,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0平方米,現有商鋪2000多家,從業人數6000人,主要經營天然水晶、水晶工藝品、水晶加工機械、水晶工藝品加工過程中的各種原輔材料、其它礦產品及珠寶玉石產品等。東海縣水晶市場依託東海縣優質、豐富的水晶資源、"中國水晶之都"這一金字招牌和沿海開放城市的區位優勢以及快速、便捷的交通網路,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水晶專業市場,同時也是世界水晶交易最為重要的集散中轉地。2011年市場銷售收入達50億元。市場年接待國內外遊客75萬人次以上,營業輻射面積遍及全國大、中城市以及歐美、日韓、東南亞、港台等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額占市場交易額的40%以上,每年從國外進口水晶原料1200多個集裝箱,有力地支持了東海水晶業的發展。市場先後獲得江蘇省五星級文明誠信市場、江蘇省樣板市場、江蘇省供銷社二十強企業、江蘇省供銷系統十大市場、全國文明市場、全國供銷社系統先進集體、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省服務明星企業等榮譽稱號,是中國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和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單位,並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市場作為主要參與者,先後成功地為東海縣獲評 "中國水晶之都"、"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政務商務禮品基地」榮譽稱號和「東海水晶」成功獲批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及注冊成為證明商標作出了貢獻。在東海縣水晶市場的影響下,東海水晶已成為東海縣的代名詞和象徵,東海水晶產業帶活了一方經濟,"水晶之旅"已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旅遊熱點,買水晶到東海市場正成為廣大遊客的首選和習慣。
在水晶市場帶動下,全縣從事水晶開采、加工、貿易及相關產業的人數達20多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民。水晶市場經多年發展已成為世界水晶的服務業集聚中心、原料供應中心、旅遊購物產品銷售中心、電子商務和信息交流中心、產品研發與推廣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價格發布中心和水晶質量標准認證中心。市場建成十多年來,走出一條辦一個市場,興一門產業,富一方群眾的發展道路,為推動東海水晶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未來3-5年內水晶市場將向百億元大市場邁進,投資總額將達到10億元,經營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成為集購物旅遊、物流倉儲、會務會展、娛樂休閑為一體的上市公司。
❸ 江蘇 東海水晶 的市場價格是多少怎麼賣急。
不同品種的水晶價格是不同的,比如:普通的白水晶價格 就很便宜,但對於那些綠幽靈,等,價格要相對高些。主要看質地了, 自己去看看吧
❹ 關於江蘇東海水晶批發市場
我是東海人,來說說吧,東海有兩個比較大的水晶批發市場,其實也兼有零售,一個是在老城區的叫中國東海水晶城,到本地就說老水晶城,一個新的叫晶都廣場,這個也有三四年了,兩邊的產品都差不多,但是老水晶城那邊人氣旺,生意好,但是有些批發商欺負生人,對外地人經常報高價,所以你如果去了一定要多跑跑,每家都比比價格,這樣才不會上當,做批發生意,價格還是很便宜的,另外哪裡也有不少做配套配件生意的,你也可以順便看看,祝你生意興隆,如果對回答滿意,請採納,鼓勵鼓勵熱心人~~~~~~~~~
2014-10-23
1.2k
其他回答 4條回答
匿名用戶
東海水晶市場和水晶匯連在一起,據行內人士介紹,年底的時候水晶老市場將要搬走,搬到西雙湖那裡新建好的水晶博物館裡面去,東海在奔牛那裡也有一個水晶市場,不過,建議如果開實體店的話,還是去老水晶市場去。集市的話,主要集中在老水晶市場和新水晶市場周圍,其實還是建議開個網店,像:冬姐姐的工坊啊,都不錯的哦。這邊的話,批發最好去廣東,因為東海的好多貨也都是從那裡拿的,做生意嘛,還是要多跑幾家才能比得到自己心裡滿意的價格,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不過,最後,還是要祝您財運滾滾、開業大吉。
地址 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 商圈
東海水晶甲天下。水晶,這一大自然的慷慨恩賜,不僅成就了東海「中國水晶之都」的美譽,也讓東海117萬民眾有了狂歡的節日
名稱 東海國際水晶批發市場
網址 http://pf.53shop.com/
商鋪數量 3000 成立日期 1992年
咨詢電話
連雲港市東海縣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素有「中國水晶之都」美譽。東海水晶,以蘊藏量大、質地純正而著稱於世。東海水晶的開發利用可追溯到19世紀,但真正普及為人們所熟知是近幾十年來的事,特別是這幾年,隨著當年政府水晶節的連續成功舉辦,許多人通過水晶認識了東海,許多企事業單位通過對水晶的需求認識了東海的水晶企業。巨大的貿易量使東海事實上成為了世界水晶的集散地。
東海水晶甲天下。水晶,這一大自然的慷慨恩賜,不僅成就了東海「中國水晶之都」的美譽,也讓東海117萬民眾有了狂歡的節日,兩年一屆的「中國東海水晶節」打響了東海水晶品牌,擴大了東海的知名度,促進了廣泛的經貿交流,推動了東海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全縣有三十萬人從事水晶採集、加工、銷售等相關工作。
❺ 東海水晶的交易市場
1、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全國文明市場);2、水晶匯;3、東海國際水晶珠寶城(國家AAAA級旅遊購物景區);4、天成國際水晶珠寶城;5、曲陽水晶街;6、水晶博物館
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營業面積達35500平方米,營業人員5000多名,年交易額已達30億元,其中進出口額佔30%以上。水晶城內配備高科技技術堅定器,滿足人們購買的需求。
於2006年興建的(東海國際水晶珠寶城)總建築面子達40000平方米。城內設有水晶珠寶精品區、水晶工藝品區、水晶原石區、人工合成水景區、珠寶飾品區等區域,並特別設置餐飲區、休閑區、商務服務區、等配套空間,購物、餐飲、商務功能一應俱全,讓消費者享受「一站式」的便利。 新建的(天城國際水晶珠寶城)與2011年5月以投入使用;
位於水晶城東邊的(水晶匯)以基本完工,即可投入使用;
建立於東海新城區西雙湖景區旁的(東海縣水晶博物館)也基本完工,這里將匯聚東海品質最好、工藝最精美的天然水晶工藝,向世界展示東海,展示中國的特色。
❻ 東海水晶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初期東海本土開發水晶以工業用途為主,其次就是加工成簡單的手鏈、項鏈。因此人們在購買水晶項鏈、手鏈的時候只認為白色透明體為好,至今也有很多人這么認為。當然天然白水晶透明無雜質晶體為優等貨,但由於水晶與玻璃十分相似,很多不法商人便用透明的玻璃充當天然水晶騙取消費者的錢財,同時這種惡劣的行為也在損壞東海水晶的品牌形象。究其原因是:「水晶行業發展初期,很多人沒有掌握水晶的基本知識,當時又沒有鑒定儀器,致使很多人上當受騙。也是因為初期人們只認為白色透明無雜質的水晶最好,甚至有人希望一丁點瑕疵也不要存在,很多人忽略了水晶實屬一種石頭,帶有一點雜質和瑕疵是非常之正常,因追求完美而上當受騙。」
如今的東海水晶已深入人們的內心,這都歸功於一批勤勞的東海水晶行業奠基人,在條件落後的90年代,同時又有非法商人的破壞,他們還能使東海水晶走進人心、走向世界,他們的功勞非常之大,他們的行為和思想非常可敬。今天的東海已是聞名中外的水晶之都,全國最大的天然水晶專業市場和世界水晶的集散基地,其工藝水平以達到世界頂級水準。東海的水晶儲量達30萬噸,二氧化硅成分高達99.99%,純度非常之高,儲量、質量位居全國之首。「東海水晶甲天下」現陳列與中國地質博物館重達3.5噸的「水晶大王」即出自東海,毛主席的水晶棺也主要由東海水晶原料精製而成。 概述
水晶文化是水晶愛好者在長期收藏和研究後的新文化產物,是資深收藏家追求玩賞的心得和藝術升華,是對水晶的全面認識的總結,是對自然礦物賦予生命力的文化運動。潔白無瑕的白水晶被人們意為純潔的象徵,更是被年輕的朋友們與純潔的愛情聯想在一起。不同的水晶都有著不同的象徵,紫水晶被人們意為大紅大紫,深受明星朋友的喜愛。水晶文化還包含了豐富的文明精神,因此水晶也是靈魂的物化。水晶文化從根本上詮釋了水晶的特性和內涵,幫助了人們打開通往水晶世界的大門。
水晶文化的起因
考究水晶文化的發展可追溯到起始點1990年的夏天,受水晶文化興起的影響,水晶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 「水晶收藏第一人」現任《石來運好水晶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景強先生發起。此人熱愛美術,喜歡構思,智慧和眼光使他在復雜的水晶市場中游刃有餘,憑己獨特的理念開啟了水晶文化的先河,開創了天然水晶行業的新時代。將藝術與文化融入到水晶中這一具有創造的性思維創新,具有歷史性的改變了水晶行業的整體面貌,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水晶的認識。
其開拓者的第一項創舉,是將一塊天然水晶天然水晶賦予一個生動的名字「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問世驟然改變了天然水晶市場發展的格局,並帶動了人們收藏水晶的熱潮,憑己具有獨特的觀賞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儼然將水晶從工業用途轉變為珠寶、奇石、收藏。誠然,它的問世決定了它成為水晶行業這一具有歷史意義變革的記號。它也是第一塊被人類發現的鈦晶水晶,此類水晶十分稀少,賦有水晶中的賓士之美譽,業內人士都稱它為天然水晶觀賞石鼻祖,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朱景強與水晶文化(哈雷彗星的發現)
現任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水晶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的朱景強講述了當年發現哈雷彗星的情景。時任東海縣重點中學教師的他初入水晶行業,當時是同行中最早經營水晶的人之一。厚實的文化基礎,使他遊走商海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以驚人的成績成為行業的領跑者。作為東海第一批開發水晶的人士,自打進入水晶行業便獻身與東海水晶行業發展的事業中,研究水晶文化也是他畢生的職責。 20世紀90年代東海風涌水晶潮,豐富多彩的水晶復雜多變,致使很多人不解其真諦而望石興嘆。初期的水晶行業以生產水晶手鏈、項鏈、眼鏡為主,以白色無雜質的透明體水晶原料為主,而有雜質及包裹體水晶都被人們當成垃圾隨意丟棄。整個行業的產品可謂是千篇一律,品種單一,彰顯不出水晶珠寶的特點。然而人們意想不到是,水晶產業以及水晶文化的興起卻源於一塊僅有火柴盒般大小的包裹體含雜質的水晶。
1990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朱景強漫步到東海的水晶交易市場,一位水晶毛石商人向他兜售一塊僅重200多克的包裹體鈦晶水晶(此類水晶外麵包裹著一層如同石頭外表一樣的皮膚,肉眼難以分辨內部情況)。當時從開采時被碰壞的一角看到裡面有幾根呈束狀放射體的金發絲,端部還有一塊約4毫米的白色晶體被包裹在內,專業叫法叫二次結晶,很是神奇,悄然喜歡上了這塊石頭,問價:「多少」,「12元」沒有還價便以12元買了下來。回家之後邊觀賞邊琢磨這塊水晶「外表被一層醜陋的皮膚包裹著看不到內部的構造,如何才能更大限度的挖掘出這塊水晶的美呢?」出於好奇,按耐不住的心情促使他馬上找到專業人打磨,按其基本特徵,以圓形為導向打磨成一個橢圓型水晶球。拋光後的晶體裡面清晰的呈現幾條柱狀金發絲,傾斜排列直射端部的白色晶體,幫助加工的人建議將其白色晶體去掉,朱景強沒同意,他覺得這個點狀物使本身就神奇的水晶更顯獨特。看起來貌似幻境里的一些畫面,仔細端詳發現它酷似哈雷彗星,斟酌良久,最終以此命名。至此,東海縣水晶行業第一個被賦予了文化有名字的水晶問世,在中國掀起了一道壯麗的波瀾。 後來哈雷彗星被帶到東南亞珠寶展覽會上標價300元,因大多數人們不了解水晶,貿然不敢接受,幾天下來沒人要,又帶了回來。(今天一些業內人聊此話題感慨的說:「幸虧當時沒有賣掉,不然水晶觀賞石市場和水晶文化不知要往後拖延多少年」。)一次鄭州舉辦的珠寶交易會徹底改變了哈雷彗星的命運,一位外商試探出價6000元想夠為己有,從300元到6000元,著實讓人看到這塊石頭潛在的非凡身價。有句話講:「黃金有價玉(石)無價」這次朱景強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賣掉。在後來哈雷彗星在北京展覽,一位韓國商人出價萬元。在90年代,全國各地萬元戶正深受大眾追捧。一塊200多克的小水晶賣到了萬元。此事迅即成為東海和水晶行業的天字一號新聞,消息不脛而走,媒體爭相報道,《人民日報》、《新華日報》、《中國地質礦產報》等諸多媒體都發表了此聞。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後諸多東海人把先輩們不曾有的審美目光投向水晶,人們從相形文化著眼,為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包羅萬象的水晶取上一個吉祥的、頗具韻味的名字,唐詩宋詞,歷史典故,或詼諧莊重。一塊塊石頭被賦予清新、高雅的文化內涵便賣到很高的價格,此後人們爭先恐後的加入到水晶行列中。
水晶裡面有景緻,世間萬物都可以在水晶的包裹體里找到相似的縮影。朱老師講:「景,在於發現」,關鍵是要用心去發現。後來人們都紛紛找朱老師給自己水晶取名字,景石《太陽的故鄉》一個經典的例子。一位初入水晶行業的愛好者購買了一塊拳頭般大小的水晶,專門找到朱老師給這塊石頭取個名。這塊水晶上面是綠發晶體,下半部是紅發晶體,綠的部分如鬱郁蔥蔥的山體植物,紅的部分似火山噴發或滿天彩霞。在場的人們眾說風雲,都沾邊,但都不盡如人意。經過一番觀察斟酌,朱景強建議命名為《太陽的故鄉》。因為逼真,親切,唯美又雅俗共賞,所以話音剛落,在場的人一片叫好。據說這塊觀賞石賣了十幾萬。如今被朱老師美化的水晶觀賞石都被人們甚稱為經典,而這一切都是文化賦予水晶的價值。其開拓者是朱景強,弘揚普及的也是朱景強,他在東海水晶行業發展的第一時間完成了這一舉措,而他的名字也註定要記錄在東海水晶行業發展的史冊上。 江蘇省水晶文化研究會是東海縣委、縣政府發起組織,由水晶文化工作者、熱心水晶文化的經營者、理論工作者、管理者、宣傳工作者等自願結成的地方性的學術群眾團體,是非盈利的社會組織。於2011年6月經省文化廳、省民政廳批准成立在中國著名的「水晶之都」江蘇省東海縣,是全國首個開展水晶文化研究的全國性社團組織。研究會將貫徹黨的基本方針,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民主,崇尚科學,開展學術上的自由,倡導創新、求實和協作的精神,廣泛團結廣大的水晶文化工作者和愛好者,為促進全省水晶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務。
顧問:
關永健(連雲港市委常委;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前東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徐家保(中共東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習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冀派內畫創始人)
仵應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名譽會長:張繼生(中共東海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會長:陳林(原東海縣文化局局長)
常務副會長:朱景強
副會長:馮壽干、許興江、李玫、湯洪泉、沈炳煒、顧平、錢漢東
秘書長:陳林(兼)
副秘書長:陳士軍
❼ 東海水晶市場現在狀況如何哦
東海縣是全國最大的水晶原石和成品集散地,這是眾所周知的。原料來源主要靠進口,本地出產已經很少了。偶爾有農民從自家田地里挖出水晶。也是一些普通的白水晶!
❽ 水晶市場調研
直接奔水晶市場,再到水晶生產廠。熟悉產品分類,直接找熟悉的人談談。就可以了。這個很好做的,記得去采訪幾個大的廠,直接找廠長,會熱情招待你的。
❾ 東海水晶為何不便宜
你是去商場里看的吧?那裡面租金不便宜,當然會比較貴了。而且那裡的消費對象主要是以遊客為主,所以很多店賣得都是比較高檔的水晶。當然那裡也有主營批發的店,不過不太多,建議你去看看半成品批發,這個比較便宜。還有那裡每逢農歷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三、二八,在老水晶城有集市,都是在街邊擺攤交易,有原石、雕件、擺件、墜子、半成品、手鏈、水晶球等,消費對象主要是以當地和外地的批發商為主,價位不會太高,如果早起去淘,能淘到比較劃算的寶貝。
❿ 江蘇東海水晶市場是不是很多假貨
假貨肯定有,但不會很多,畢竟是全國最大的水晶交易批發市場,但切記貪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餡餅,想低價購買到好的水晶製品就容易買到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