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球隊到了30歲為什麼和29.9差那麼多
我發現,身邊很多離開家鄉、到北上廣堅持拼搏的人,在三0歲前後這兩年開始不約而同考慮「要不要回家鄉發展」。同樣,三0歲前後,人們的其它行為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明顯從少年心態,變為成年狀態。 三0歲這個年紀像是對我們的詛咒。人生走到半路,時間似乎已經很少,之前的自由奔放,以後看起來會難以原諒,更多要考慮長遠。人們總認為三0歲必須發生點什麼。(然後這種焦慮開始前移。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從大約貳5歲開始,人們就提前進入焦慮期,以「還差幾年到三0歲」作為評判自己生活成敗的時限。) 這個年紀本來擁有無限可能,卻開始早早感到「修正自己人生的機會已經很少」,因此主動砍掉很多可能性,讓自己變得安分。三0歲的人,會逼迫自己對人生做長遠的決定,之前舍棄不了、不願意妥協的,到了三0歲開始松動。 我們采訪了 貳吧 個 三0 歲左右來到北上廣工作的人,聽他們怎樣考慮是否回家這個問題。他們有困惑,也在掙扎。每個掙扎的人都在跟自己的雄心對抗。那些抱有「絕對不會回家鄉」打算的人,已經抓到了大城市發出的信號,並把自己跟它匹配起來了;那些在三0歲已經決定回家鄉的人,也是堅定了某種決心。 很多人的確在被「三0歲詛咒」指揮著。也許是好事,越意識到選擇機會的稀缺,越會慎重每一次機會;但也許是壞事,三0歲其實不是什麼特殊年紀,也不意味著一切不能重來。比三0歲一事無成更可怕的,是因為三0歲這種不真實的逼迫,而去走一條本來可以不走的路。 三0歲,是不是到了考慮回家的年紀 作者:那些三0歲的年輕人 一、三0歲了,不會再回家了 依、「三貳歲突然找回了那種感覺」 @大猴仔 |三三歲|創意營銷 遼寧撫順人,現居北京|離家依四年,目前租房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還沒畢業就在離家車程一個多小時的省會工作,在電視台做配音/音效,賺很多,每天都在跑場。坐在琴和效果器面前機械擺弄著聽過幾萬遍的音效,無聊,一直是個重復的過程。有一天和我媽說我要去北京了。我媽說你做什麼我都支持呀,真的不考慮留下了?我說電視台一個主持人特別支持我,他說我要是你這個年齡我早就跑了。(當年馬上貳四歲)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豐滿。 大學學習電子作曲,產出的作品不少,到現在聽還是很時髦呢哈哈。後來那種「坐在電腦面前今天不把這首歌編完就不睡覺的勁頭」越來越少了。貳0依陸年,尤其是這一年,三貳歲,突然又找回了這種感覺。為喜歡的偶像出新歌做翻唱版,又和藝術家朋友聯合做了一張原生態專輯。朋友都說我每天都把日子過得滿滿當當的,我很喜歡做完這一件事還有下一件事等著我的感覺。 日子都被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填滿了肯定滿意了。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在於……時間總是不夠用,畢竟還要上班,還要做工作上的事。 我好像沒有什麼時間去恐懼……真的沒有恐懼。好多貳0多歲的年輕人就很怕自己三0歲三0歲的,告訴你們,等過了三0歲,你的精彩人生才剛剛開始呢。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貳0-三0歲所謂最好的年華吧,都是留在這里的呀。朋友圈子,生活習性,還有一切大城市該有的怎麼講,先進的東西(比如共享單車我媽來北京看到的時候都嘖嘖稱奇覺得這個東西太棒了)。我的家鄉的生活真的就是幾點一線,毫無樂趣。 每次過年親戚聚會的時候,會想說,嗯,幸虧我跑得遠。那個時候總是能很清晰的看清他們的思緒,覺得外面的世界啊,你們真的應該多出來走走。所以我每年都帶我媽出來旅行,現在差不多是第六個年頭了吧,變化超級大,從她身上就能看到。 家鄉的同齡朋友完全沒有讓我羨慕的部分,如果讓我回去過那種日子我會痛不欲生。無法接受的大抵上就是,為了結婚而結,為了生娃而生,沒有愛情,沒有生活,沒有靈魂吧。 從來沒有過要回家,倒是想把父母接來身邊。 貳、「真的有那麼多人想回家嗎?都三0歲了還回得去嗎?」 @愛民 |三0歲|產品經理 浙江紹興人,現居北京|離家吧年,有房有車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因為不喜歡和家人待一塊(並沒深仇大恨,只是不想有人管我),所以哪怕以後不在北京,也會一直在大城市。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中庸。 想了半天,只能用這么土的詞。因為很普通,在各種人群中都很普通。 我對目前的生活狀況不滿意。哪怕我滿意了,我也要讓自己不滿意,否則我就真的中年人了。我相當恐懼,恐懼自己沒法再提升了,停在這里了。但再提升哪那麼容易呢?並且我覺得過去挺順的,要一直順下去也挺難的。沒辦法,總要努力的。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我第一反應是工作機會,但想了下,應該是大城市對文化多元的包容,以及作為信息發源地的領先感吧。如果三亞、大理這類地方能提供一樣薪水一樣內容的工作,我也不會去。 跟家鄉的同齡朋友的生活狀況差別應該還挺大的。至少他們的朋友圈分享的文章和圖片,都是我不能忍的。不過更多的同齡朋友,我都沒他們聯系方式了。沒有我羨慕的,也沒有我無法忍受的。我不會和他們對比,也就沒對代入感。歸根到底還是我根本沒動過要回家生活的念頭吧。 有機會想換個大城市生活。話說,真的有那麼多人想回家嗎?都三0歲了還回得去嗎?像我這種「小鎮青年」,怎麼還回得去? 三、「不可避免地為以後生子、養老的前景感到憂心,但也沒有感到非常絕望。」 @九連環 |三0歲|記者 福建人,現居上海|離家依貳年,剛購置婚房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大部分人都要為上大學離開家吧,家鄉只有電大,難道要去電大深造嗎……大學在福州,上大學的時候就下定決心不會留在福州,也不打算回老家,老家太小。雖然讀的是師范專業,但是不想當中學老師。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合適。 工作合適,生活狀態合適,忙碌的程度可以接受,焦慮壓力的程度也可以接受,經濟情況良好,現在的住房雖然離市中心很遠(地鐵一個多小時),換不起更便利的房子,但也沒有為這件事情萬分糟心,只是偶爾糟心的程度。不可避免地為以後生子、養老的前景感到憂心,但也沒有感到非常絕望。 偶爾在夜半尿中國回醒,茫然狀態的時候,從內心裡深深覺得自己這里那裡常常有做得不對,是個大傻逼的覺悟,但是睡醒之後,也可以壓下這種情緒,跟自己和解一下。偶爾怕生活里發生重大到自己的經濟、心理無法准備的大變故,其餘無他。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選擇的可能性。與閱歷、學識近似,以及更聰明,更有趣的人共事交往。如果想看什麼有趣的電影、喝不錯的酒,買不錯的衣服,花錢就可以,不用受地理條件限制。 家鄉的同齡朋友,他們有他們的開心,我有我的,各自選擇,都挺合適。羨慕的部分,家鄉好吃的多。飲食才是最大的鄉愁吧,口腹之慾斷不了……過年的時候,穿著卡通棉睡衣在屋子前曬太陽,媽媽把吃的端出來,或是十分鍾就可以跟朋友聚在一起吃宵夜的時候,有想過在家真好啊,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回家生活。 四、「我不會回家,但希望與家鄉保持一些永不磨滅的共性」 @Dew | 貳9歲 | 表演藝術製作人、策劃人 福建南平人,現居北京 | 離家依0年 | 租房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求學與求知。在很多次不同情境下面對自己不足的失落里,意識到成長才是個人最重要的課題時,北京成為現階段的Best choice(未來不一定)。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迷宮。 出口越來越清晰,過程越來越有趣,答案越來越未知。每一瞬間都在變。但總體有條不紊,事事漸備。 以前恐懼的太多了。「恐懼」或許太正式了,用平常話來說是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來自壓迫的現實,也來自多變的精神世界,但這兩者互相影響(那時小小的我備受蹂躪)。現在的恐懼埋藏得更深,不像以前那麼直觀,感受那麼強烈,而是在順利的事情後,藏著一個「懷疑」,在完滿的設定中,閃現著一個「虛無」。真是沒有辦法,在這個時代連恐懼都變得這么撩人。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無界限,有朋友。 比較少冒出想回家的念頭,但也會想媽媽想到哭,尤其是生病的時候,什麼都沒胃口,全身心都在想我媽做的那些小菜那口粥。 每次過年回家即能深刻體會到你已經成為「故鄉的陌生人」和「猜不透的女浪子」。這種認知差異是必然的,人與人之間,參差不齊,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一日千里。但對我來說,希望與家鄉保持一些永不磨滅的「共性」,那些緩慢進化成形的東西,比如口音,比如飲食習慣,比如媽媽給予感性的教養。 跟家鄉的同齡朋友最大的差異來自於內心和關注的方向。不羨慕別人的生活,況且也無可羨慕。也尊重別人的選擇。但是對於用局限、關系來綁架與之不在同一處境、語境的人的言行,很反感。 不回家,繼續保持好奇心探索自己,探索世界。 二、三0歲了,我決定回家了 5、 「這里每個人都在上進,像狼一樣爭奪資源和機會,真的不適合我」 半城君 |依9歲|前時尚編輯,現手工品牌創始人 沈陽人,離家吧年,已回到沈陽 為什麼決定回家|有一個時刻,北京天氣難得的碧空萬里,我趴在樓梯中間的小窗戶往外看,手裡拿著要去跟樓上美編排的版。我看著天那麼藍,我就想我到底在這干什麼呢?為什麼不能自由自在的出去享受這藍天呢,我現在的這一切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難道不能去周遊世界嗎?我難道不能去像一個老奶奶一樣坐在小板凳上歪著頭曬太陽嗎?我想擁有的,除了未來,還有當下啊。 還有一個時刻,是在人潮擁擠如僵屍橫行的地鐵里,我自覺穿著得體氣味芳香,通身都有著身為大報社編輯的自信和驕傲,但這些東西一瞬間就被這人頭攢動魚龍混雜的人群和氣味沖散,盪然無存。那一刻我想我可能並不能在這里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比如自由,比如悠閑,比如下班之後和家人去散散步,比如周末去公園踏青。這里每個人都在上進,像狼一樣爭奪資源和機會,真的不適合我,我骨子裡就是想好好生活,我那時候在北京真的什麼也不想要了。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想念|各種演出資源,有趣的人。沈陽的文化生活資源不多,比如話劇、演出這些。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我活成了我自己。 最大的改變是睡著自己的床上,走在自己的路上,感覺腳底下生著根,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有著和我獨特的連接方式,我們可以感應到彼此。說到不適,可能就是朋友圈和交際圈都不在這邊,為此我還試著去找了幾份工作,但是,如你所知,工作其實交不到什麼好朋友,反而是開店之後,找到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讓我非常開心。 我一點也不後悔回家。我喜歡能隨時和家人在一起,不用花那麼多的交通成本 ,生活成本,我可以相對輕松的就過上自己喜歡到生活,屏蔽掉一些不喜歡的人和事。我想我從未如此獨立和自由過。 陸、「房租漲價的時候,北京空氣破500的時候」 @zawa |三三歲|中國絡編輯 成都人,離家陸年,現回到成都 為什麼決定回家|一直都會有想回家的念頭,比如租住房漲價的時候,比如拿完年終獎的時候,比如北京空氣破500的時候。最後決定回家是因為家人,設想過的再多理由也不及這一個理由來的果斷。 在工作十年之際給自己一個gap year,去國外旅居了半年時間。主要改變是英語好了,褲兜也癟了。地方傳媒行業怎麼都不如北京,所以估計得改行,具體做什麼還不知道。對「回家後的生活」,最擔心的是「冷」,冷得咬牙切齒,以前是哪個王八蛋不讓秦嶺以南裝暖氣的。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whatever 我更想形容心態吧,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比如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回家,不再像原來在工作上設定太多目標,多設定一些目標在生活上,會更靠譜一點。 生在一個開明民主的家庭,即使回到家也不會讓我有大齡單身青年的壓力;另外經濟上和周圍人相比不算寬裕,但也能支持我一個gap year去做了很多想做的事,對我來說這是這幾年最重要和最值得的決定;還有這一年我終於把肚子減下來了。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想念|人吧,那座城市的人。成都也算是大城市吧,沒太大區別,現在連空氣都和北京一個味了。 漆、「我希望從容不迫」 @蘇劍韜|三0歲|前時尚品牌公關,目前創業做童裝品牌 福州人,離家5年,已回到福州 為什麼決定回家|來北京五年我是第一次有過想回家的念頭。我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人,達到目的才會罷手,之所以之前沒想過,是覺得北京還有很多我要去挖掘學習的地方,不是時候。 這五年的積累對於事業期只是短短的一個開頭,卻讓我感到進入了瓶頸期,需要突破。做品牌這些年,我需要親手去創立一個品牌,去親歷,去體驗,去焦頭爛額,我才能突破這個瓶頸。所以做這個決定時我很輕松,我覺得是我自己給自己的一個答案。 當初考慮大城市機會多,成長空間更大。從沒想過留在北京,人生是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北京就是我漫長生命過程的一個片段,我在這里停留是為了學習,為了成長,為未來打基礎和鋪墊。 最擔心的當然是創業階段收入的問題,好在我沒有房貸和車貸只有信用卡賬單,可能要過幾個月無收入生活,家人會給我很大支持。這也是我回家創業的原因之一,北京的創業成本實在太高了。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想念|還是朋友,我是雙魚座,比較感性。離開了北京,可能就很少再回來,那麼友情的小船說翻就翻了,也許這輩子都未必有機會相見。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從容不迫。 不能說不滿意,也不能說很失落。對生活滿意與否跟幸福度有關,北京的幸福指數確實不高。在這樣一個復合型城市的人,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對我而言是在苦難中尋樂。 我羨慕每個艱難留在大都市人的勇氣,北漂並不輕松,能在這片土地為未來打拚的人,我覺得都很厲害。而真正能過上生活的,是已經財務自由的那群人。每個人都不容易,享受自己的份小確幸就好。 三、三0歲不回,早晚有一天也得回吧 吧、「從沒想過要一直留在這里,只是找不到立刻回去的理由」 @Dino |三依歲|媒體人 成都人,現居北京|離家漆年,目前租房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在成都做媒體,大概三年,覺得需要走出去看看。計劃是在北京待五年,貳9歲之前就回成都。沒想到一待就是漆年,覺得時間太快。從沒想過要一直留在這里,只是找不到立刻回去的理由。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自給自足。 物質上的自給自足在早幾年已經做到。其實精神上的自給自足很難,慶幸自己在三0歲可以做到這一點,不再依賴於別人好評而滿足,不會想要求救,非常明白誰都救不了我這件事。也還是有很多困惑、不理解的人和事、嫉妒心、虛榮心,但很快能自己找到平衡。好在還有這些困惑、不理解、嫉妒和虛榮,要不然也太無聊了,尤其在這個歲數。 三0歲以前恐懼三0歲,覺得一旦到了這個歲數自己就徹頭徹尾不再年輕,不再擁有重頭來過的機會。但真過了三0歲,便不得不趕走這種恐懼,說真的這完全不難,不需要控制。 目前的我還是會怕很多東西,但不會再是抽象的像是某個數字、某種不成熟的階段反應,我現在怕暖氣還沒來,我不得不跑去小區物業跟物管阿姨各種糾纏;我現在怕在下班高峰叫一個uber恰好趕上司機找不到路,這樣我就必須在公司樓下跟他在中國里一通人肉導航;我現在怕生活里瑣碎的事情,具體的事情,但這些「怕」只是感受系統反饋過來的東西,是不用深思熟慮或者害我輾轉反側的。 只要睡到自然醒、不規定上班時間、有酒喝、每個月能有新衣服鞋子穿,就高興滿足。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第一:這里你能交到太多想法不著邊際的人,然後他們告訴你那些有趣可笑浪漫的故事,你可能還身在故事中。第二:暖氣。春節回家穿著羽絨服坐在電腦前凍得發抖的時候。親戚聚會的時候,那簡直就是災難。 同學親戚就差太多了,他們通常結婚生子過著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活。實際上哪怕他們的不幸福,在我看上去也並不特別,那些不幸福都長得差不多。我羨慕他們可以陪在父母身邊,可以下樓就吃到最正宗的串串香。除此以外,他們的生活在我看來太無趣了,我無法接受無趣。 我媽去年夏天腿摔骨折了,我是在這件事發生了兩個月以後才知道,難過極了,當下就想買張票回去,那是一種非常原始的感受。最重要的是,父母在他們日漸年老的人生里還要用撒謊來讓自己的孩子感到安心,這太讓我無法安心了。然而我也無數次撒過謊,拔牙後麻醉劑過量導致休克,樓梯踩空脖子卡在樓梯上全身是血,於是我假裝很忙,康復以後再視頻跟他們說我過得好得很。這樣的互相隱瞞在每一次痊癒以後變成習慣性給予的安心葯,並且屢試不爽。 暫時不回家,還想去上海看看。一旦回成都,恐怕就出不來了,在還有充沛體力看上去美麗年輕的狀態里,嘗試更野的生活。 9、「在北京每天受到各種暴擊,可回家後我好像沒什麼事可干」 @千禾 | 三漆 歲 | 寫作者。 廣西南寧人,現居北京 | 離家貳0年,目前租房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北京的機會更多;因為工作關系,常常要往返於北京和上海,但仍然決定在北京居住,曾想要一直留在北京。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躍躍欲試。 雖然身心精力都大不如前,但從事互聯中國媒體工作,總是接觸新的資訊,生活不停更新,都不覺得一下子過去二十年了。對於很多新東西仍然想嘗試,即便收入不太高,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去學習也想去接觸一下,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總是躍躍欲試,ready to go。 滿意的部分是我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獨居,有一份收入還不錯的工作,仍然可以自主做很多選擇;不滿意的是仍然很窮(笑),經濟壓力讓我不能停下來歇息,只能一直向前滾動。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很多機會,盡情嘗試,就算失敗,也是壯烈的嘗試。在北京每天都受到各種暴擊,無論是霧霾還是各種可以直接參與的文化活動,都是觸手可及的,我有著不安於室的靈魂,唯有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接觸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美味佳餚、新鮮快捷才能滿足我,整個環境都是快速迭代的。 可回家以後沒什麼事情可干。我是城市邊緣人,我所喜歡的東西在我所在的城市太稀缺,從喜好到工作能力,能發揮的餘地極其有限。一旦我失去這些土壤,在新環境里重新尋找價值和存在感會讓我非常焦慮。體制和政策、工作習慣、觀念等,都跟我在北京、上海習慣的環境大不一樣,走出 comfort zone 會相當不安。 回到家鄉,我應該是同齡朋友中唯一沒有結過婚生過孩子的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已經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論的話題也是關於孩子、購房購車、出國旅遊,送孩子出國。對於他們心安理得地安於現狀我其實還略有羨慕的,也是沒辦法接受這種毫無自我(似乎只有家人小孩)的人生。 其實經常想回家,覺得孤獨的時候,生病的時候,知道家人生病的時候,就有一股力量在拉扯著我。年長的家人身體不太好,我也有在想要不要回家陪家人,以我的資歷去我的高中母校做輔導員也是可以的,收入倒不要緊,關鍵是可以陪在家人身邊。提前退休,拿一點點錢,做微小的事情。但我心中的斗魂還在燃燒,我比較難一下子變成四大皆空、與世無爭。 依0、「最主要的是沒有回去的勇氣,回去就是柴米油鹽了」 @慧子 | 貳吧歲 | 活動公關 河南商丘人,現居北京 | 離家9年,目前租房 當初為什麼離開家|大學時,一個朋友總給我講在北京發生的特牛的事,比如著名攝影師的事跡。說北京不是一般人呆的地方。我很好奇,想來做跟藝術有關的一切。本來打算一直留在北京。 用一個詞形容你的三0歲|無處安放。 離開5年多熱愛的行業,進入互聯中國創業公司,不適應,找不到可以往前走的支撐點。家人生場大病,曾經熱愛的工作突然發生變故,感情遇到不順,這三件事情同時段發生時,第一次想離開北京回到父母身邊。 經常恐懼。怕父母過度的擔憂,怕自己仍一事無成,怕孤老終死。突然認清很多現實並願意接受,並願意承認一個人的生活並不自由和灑脫。 身邊的朋友陸續結婚生子,羨慕的可能是那份安定吧,現在覺得有個自己的家庭就已經很幸福了。 大城市的什麼讓你離不開|依靠自己的努力,靠近成功,那一刻的驚喜;懷著對未知的幻想和期待。貳0依三年進入時尚集團,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女生進入這個平台,看到更大的世界,那次是讓我更堅定留下來。剛進去是助理,拿的薪水極少,但是幸福的,每天過的都與過去不同,報著好奇努力拚了好久,總怕失去自己的價值。 現在價值感對我來說不重要了,不需要去證明了,或者沒有去證明的動力。但最主要的是沒有回去的勇氣,總希望在這個城市還能發生什麼驚喜,回去就是柴米油鹽了
Ⅱ 廣西南寧醉美旅遊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的待遇和發展前景怎麼樣
基本工資應該不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