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找某一領域的外文文獻綜述
1、找一篇本研究領域的文獻綜述(review)。 這一步很關鍵,要找一篇有影響的(我主要是看引用次數的高低)綜述有時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以請教你的師兄師姐。我是直接在SpingerLink中找到一篇外文的綜述,引用次數高達120。
這里要說明下,引用次數可以用google查,也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中查,但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使用後者。根據使用經驗,前者查到的引用次數常常不準確。
2、精讀此文獻綜述。 這一步主要是了解研究領域的框架,熟悉各個問題的關鍵詞和述語,並進行總結歸類。
3、根據綜述的作者、所引用的文獻以及被引用的情況進行展開搜索。 寫此文獻的作者一般都是此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所以文獻一般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直接搜索此作者的相關文獻,再用問題關鍵詞進行二次檢索。
查找引用此綜述的文章(我一般在web of science中查,用google也可以),再用問題關鍵詞進行二次檢索。這一步找到的文章往往都比較新,能夠代表最新的研究動態。 查找綜述引用的文獻(同樣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中查)。
1、文獻綜述的第一步:概括歸納
收集文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各種檢索工具,如文獻索引、文摘雜志檢索,也可利用光碟或網路進行檢索;二是從綜述性文章、專著、教科書等的參考文獻中,摘錄出有關的文獻目錄。
2、文獻綜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學科對引用摘要的要求與期望不同。雖然文獻綜述並不僅僅是摘要,但研究結果的概念化與有組織的整合是必要的。
3、文獻綜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獻綜述是否有價值,不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與知識的多少,還要看自己對文獻作者及編輯者的觀點與看法如何。
Ⅱ 英文文獻的查找及文獻綜述(100,回答得好的話可以再追加.)
相關資料:
文獻綜述格式及寫作技巧(附文獻綜述範文)
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成果。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都為文獻綜述的撰寫奠定了基礎。
文獻綜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獻綜述的引言:
包括撰寫文獻綜述的原因、意義、文獻的范圍、正文的標題及基本內容提要;
文獻綜述的正文:
是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某一課題研究的歷史 (尋求研究問題的發展歷程)、現狀、基本內容 (尋求認識的進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尋求研究方法的借鑒),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的問題,重點、詳盡地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而且便於他人了解該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切入點,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文獻綜述的結論:
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
文獻綜述的附錄:
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
一、文獻綜述不應是對已有文獻的重復、羅列和一般性介紹,而應是對以往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因此,文獻綜述應包括綜合提煉和分析評論雙重含義。
文獻綜述範文1:「問題——探索——交流」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研究
... ...我們在網上瀏覽了數百種教學模式,下載了二百餘篇有關教學模式的文章,研讀了五十餘篇。概括起來,我國的課堂教學模式可分三類:
(1) 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中心論」。這類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根據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是我國長期以來學校教學的主流模式。它的優點是... ...,它的缺陷是... ...
(2) 現代教學模式——「學生中心論」。這類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從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均以學生為中心,20世紀 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它的優點是... ...,它的缺陷是... ...
(3) 優勢互補教學模式——「主導——主體論」。這類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兼取行為主義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之長並棄其之短,是對「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的揚棄。「主導——主體論」教學模式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但在教學實踐中還沒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可表述為「復習導入——傳授新知——總結歸納——鞏固練習——布置作業」。這種教學模式無疑束縛了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當今較為先進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可表述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決問題——模擬練習,運用問題——歸納總結,完善認識」。這種教學模式力求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但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局限於課堂,學習方式是為數學而數學,沒有把數學和生活結合起來,沒有把學生學習數學置於廣闊的生活時空中去,學生多角度多途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受到限制,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此,我們提出「『問題——探索——交流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研究」課題。
文獻綜述範文1中,研究者對有關研究領域的情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對相關文獻作了批判性的分析與評論。對於正在從事某一項課題的研究者來說,查閱文獻資料有助於他們從整體上把握自己研究領域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爭議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趨勢、被研究者忽視的領域、對進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議等。
文獻綜述範文2: 農村中學學生自學方法研究
1.國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的自學方法很多。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程序學習法... ...,程序學習使學習變得相對容易,有利於學生自學。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所創設的試誤學習法... ...,它主要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還有超級學習法,查、問、讀、記、復習法、暗示法等。
2.國內的研究狀況
我國古代就非常重視自學方法的研究,有「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我國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主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盧仲衡同志首先提出「自學輔導教學法」... ...,這種方法的主要優點在於... ...,魏書生的語文教學主張通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來提高學習效率... ...
以上國內外的研究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從文獻綜述範文2看,該課題綜述列舉了國內外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關於自學方法方面的論述和做法,並對部分內容的優點進行了概述。在選好了大的研究方向後,在確定具體的研究課題之前,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了解有關研究情況,有助於研究者通過比較、分析,根據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的興趣和能力等方面限定研究內容,確定課題的研究范圍,更好地駕馭和把握課題。但是,文獻綜述對每位專家、學者所持理論和做法的優點與不足所進行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不夠,特別是缺少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綜合提煉與分析。
二、文獻綜述要文字簡潔,盡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作者的觀點說清楚,從原始文獻中得出一般性結論。
文獻綜述的目的是通過深入分析過去和現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狀態、應該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依據有關科學理論、結合具體的研究條件和實際需要,對各種研究成果進行評論,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和建議。應當指出的是,文獻綜述不是對以往研究成果的簡單介紹與羅列,而是經過作者精心閱讀後,系統總結某一研究領域在某一階段的進展情況,並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提出自己見解的一種科研工作。
三、文獻綜述不是資料庫,要緊緊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確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與本課題研究直接相關,其內容是圍繞課題緊密組織在一起,既能系統全面地反映研究對象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又能反映研究內容的各個方面。
文獻綜述範文3: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方法的實驗研究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998年國際心理衛生協會強調「健康的定義... ...」
心理健康運動的發起人是美國的C.比爾斯。...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強調「自我實現」;費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論」;奧爾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論」... ...
美國是最早開設心理輔導的國家,... ...將「心理輔導」定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蘇聯教育部1984年頒布「蘇聯普通學校心理輔導條例」;日本也積極從美國引進心理輔導... ...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在個別地區、個別學校起步了... ...,中小學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全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並於1997年 6 月 7 日公布了結果,引起了國人特別是教育界的震動... ...
1988年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益公約》,... ... 199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1997年10月國家教委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再一次強調了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說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關於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文件,並出版了有關教材。但他們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學生身上。與此同時北京市西城區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師一馬當先做了許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學生身上。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條件上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著較大不同,但至今沒有人提出農村中小學心理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的成型經驗。因此農村中小學心理教育的途徑與方法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從文獻綜述範文3中可以看出,課題組成員翻閱了大量資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綜述不多;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心理健康差異的分析也不多。「農村」的特點不清,「方法途徑」不知道新不新。這樣會給後面的研究方向和設計帶來麻煩。
四、文獻綜述的綜述要全面、准確、客觀,用於評論的觀點、論據最好來自一次文獻,盡量避免使用別人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綜述。
其他相關:
相關可參考文獻:
1、Amuedo-Doranes, C. and Pozo, S.(1999):"Foreign exchange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pp.322-343.
2、Barrell ,R. , Gottschalk , S.D. and S.G. Hall(2004):"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i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Instries.",Tanaka Business School Discussion Papers: TBS/DP04/7.
3、Dewenter, K.L (1995): "Do Exchange Rate Changes Driv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68, issue 3, pp.405-33.
4、Goldberg, L. S. and Klein, M.(1998):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d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Linkag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ublished in Managing Capital Flows and Exchange Rates: Perspectives from the Pacific Basin, editor Reuven Glic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73-100.
5、Pan,Y.(2003):"The in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China:the impact of country-specific factor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6,pp.829-833.
6、Xing, Y.Q and Wang, G.H.(2004):"Exchange Rate and Competition for FD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working paper.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Ⅲ 論文綜述,肯德基在中小城市開展微信營銷策略研究——以梧州市肯德基為例
肯德基在中小城市開展微信營銷策略研究——以梧州市肯德基為例
可以的,俺給你擬三級提綱,然後在給正文
Ⅳ 學習策略的文獻綜述 英文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ory has been perfected graally. Language teach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mastering the re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on learningsince twentieth Century since the 70's,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mainl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s study object, the study found that learning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English learning. Wen Qiufang (1996:11) said, "a series of research results abou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ws that, when the othe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 recent 30 years,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y is very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research on learning strategies began in twentieth Century 70 times. The earliest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Rubin (1975), Naiman et a1.(1978).Wong ~ (1976) and Sterm (1983) etc.. J.Rubin is one of the early studies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She is mainly a study of successful foreign language (good languagelearners) learningbehaviors were observed as well a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nd other means to investigate successful learners us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fter Rubin, N.Naiman et al. Can be said to be the first major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1978 Naiman et al published their classic book The Good LanguageLearner(Naiman et al, 19781996).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Naiman et alhave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depth, breadth and research methods etc..
In 1990 OMalley and Chamot publishe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 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Oxfor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published Teacher Should Know basically reflects the 80'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results, also represents the 80 time the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level.
Since entering the 9O er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three new trend: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research and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strategycombination of.Wenden published in 1991 by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Autonomy i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strategies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wo) training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1998 research on learning strategies of annual Cohen publishing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another Strategies inLearning and important monograph Using aSecond Language "The impact of the fifth chapter strategies - based in struc.tion o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edoor deals with learning strategy based mode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oral proficiency) effect; (thre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research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culture.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the 1996 Oxford Language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the of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of World:Cross - cultural Perspectives.
The collection of important papers around the world study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mong them a special chap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differences,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ther countries in terms of.
If said.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broad began in twentieth Century 70 in the early 1980s, flourished in the eighty or ninety's. in theweeks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egan in the 20 century 80 time,flourished in the late 90.
In 1984, Guangzh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Huang Xiaohua done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ralcommunication that Chi uese EFL learners in China employ" in the title of thethesis of master marks the begin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China. Wen Qiufang in 1991 on 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strategies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Into the 9O era, China'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ield of China student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through more extensive research,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The main research of this phase has Liu Runqing(1993; 2000), Wen Qiufang (1995; 1996) etc.. Their main research Chinese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confined to theEnglish major undergraate students. In 1996, China has published the firstdevoted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ork. That is the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of "Wen Qiufang on a dedicated to aspire to learn English friends".The book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learning strategies result as the basis,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introced a variet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training methods. Bot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significance, also has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Cheng Xiaotang, Zheng Min published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 book in 2002, the book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intro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important cont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2003 and 2004,Wen Qiufang, Wang Lifei compiled the "China contemporary English learning andStrategy Research Series", the series includes learning strategy theory research,empirical study on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study of English writing and oral English testing and research. This series brings together the important research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urrent Chin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2006. Liu Zhenqian Shaw published "method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strategy research", the book is a national learning strategy project papers,among them a lot of research to fill the domestic blank, the object of study were students in English and non English majors has extensive guiding significance.
The domestic researchers mainly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general,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Wangtext. 1998: Wu Xia, 1998, Zhang Ping, 2001; Chen Hui, 2001; Lin min, 2003;Zhang Ye, 2003). Secondly, learners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caused a certain degree of attention. As Gao Haihong (2000) in English and non English majorsas the object of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show that. Learners more use retrieval strategy, rather than achievement strategies. Tan Xuemei (2002) also on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of non English majors use of research. Thirdly,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increasing attention (Wen Qiufang, 1995; Wen Qiufang, Wang Haixiao, 1996; Jiang Xiaohong, 2003). Finally, factors change strategy use andinfluence tactics have also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udy scope (Wen Qiufang 1996b; Jiang Xiaohong 2003).
Reference.
[1]OMalley, J.M,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Wang Duqin.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1114 - 128
[3] Wen Qiufang. O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 dedicated to aspire to learn English friend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 1996
[4] Wen Qiufang, Wang Lifei. The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theory [M].Gansu: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
Ⅳ 網路營銷策略國內外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簡稱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的課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通過閱讀、整理、分析提煉從而揭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原理等等,為後續研究尋找出發點和突破口的學術論文。綜述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既需要在該領域內有大量的實際工作經驗,才能知曉各種技術路線的優缺點,還需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在國外,宏觀的或者是比較系統的文獻綜述通常都是由一個領域里的頂級「大牛」來做。
文獻綜述的撰寫步驟一般可分為文獻的搜集、文獻的閱讀和分類,以及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述;還有預測研究趨勢提出有待研究的問題等 [1]。
(1)文獻的搜集。從量的方面看,要求豐備;從質的方面看,則要求確實。
(2)文獻的閱讀和分類。對於選定的有代表性的文獻要「批判地精讀」。其次,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以便後續研究中使用。常見的有按學科領域分類或是按學術觀點、學術流派分類。
(3)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論。提煉觀點時,要力求做到准確無誤,不片面理解。分析、比較和評論時要保持思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做到客觀公正。
(4)預測研究趨勢。總結該學科領域當前國內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應用價值,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展望今後的發展趨勢或前景。從而提出新的研究設想、研究內容等。這是是文獻綜述的點睛之筆。
難點
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既探頣索隱,又如醍醐灌頂。文獻綜述顧名思義由「綜」和「述」組成。前半部分的「綜」不算太難,根據所查閱大量的文獻進行綜合的歸類、提煉、概括即可做到的話。後半部分的評「述」與分析則是一篇「綜述」質量高下的分界線,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論水平、專業基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問題進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礎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文獻綜述中常見的問題
(1) 大量羅列堆砌文章誤認為文獻綜述的目的是顯示對其相關研究的了解程度,結果導致很多文獻綜述不是以所研究的問題為中心來展開,而變成了讀書心得清單。
(2)選擇性的探討文獻,有的筆者不是系統化的回顧文獻,而是因為某些原因選擇行的進行文獻探討這樣綜述就變成了筆者主觀願望的反映,失去客觀性和公平性。
(3)文獻開列過多,引文不當。綜述要求著錄的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文,但並不是所有讀過的文獻都統統列出,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和最新近的文獻。
Ⅵ 怎樣寫好英文文獻綜述
首先把你要寫的領抄域的外文核心期刊文獻都找出來,然後按照不同的課題組的研究內容及進展歸類出來,文獻歸類看摘要就可以了,文獻評論看總結就可以了。你也可以多參考下其他人外文綜述的寫法。其實就是文獻調研和文獻整理了,把一個小領域內的文獻按內容或者其他結構整理下。工作量比較大,祝你好運了。
Ⅶ 關於市場營銷戰略研究的文獻綜述摘要
文獻綜述格式及寫作技巧(附文獻綜述範文)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成果。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都為文獻綜述的撰寫奠定了基礎。文獻綜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獻綜述的引言:包括撰寫文獻綜述的原因、意義、文獻的范圍、正文的標題及基本內容提要;文獻綜述的正文:是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某一課題研究的歷史 (尋求研究問題的發展歷程)、現狀、基本內容 (尋求認識的進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尋求研究方法的借鑒),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的問題,重點、詳盡地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而且便於他人了解該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切入點,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文獻綜述的結論: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文獻綜述的附錄: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對於畢業設計的課題綜述,則要結合課題的性質進行書寫。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
Ⅷ 營銷方面的文獻綜述怎麼寫3000字
生物醫葯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已經成為與電子信息、新型材料、航天航空等並駕齊驅的熱門產業。各國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可見其發展潛力。陝西省也必須將生物醫葯產業放在戰略高度上加以重視,但陝西的生物醫葯產業起步相對晚,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就是站在政府部門的角度上對陝西生物醫葯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初步探索。
本文以戰略管理理論為研究框架,配合戰略分析模型和系統工程方法,首先對陝西生物醫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做了分析,明確了政府制定新的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其次通過對陝西生物醫葯產業價值鏈的分析,發現陝西省在價值鏈上游的研發和下游的生產上有一定優勢。隨後對陝西生物醫葯產業的外部環境進行了分析,包括對產業的一般環境和產業競爭態勢的分析。緊接著用SWOT模型總結了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內部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然後,在戰略指導思想的指導下,考慮到陝西省資源的有限性,本文提出了四個陝西有發展比較優勢的子產業作為戰略方案,並採用層次分析法(AHP)對每個子方案進行了評估,得出發展基因工程葯物和診斷醫療儀器為宜。最後還對方案的具體實施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生物醫葯, 發展戰略 , 層次分析 , 價值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選題背景 1
1.2思路與方法 2
1.3內容與框架 3
第二章 理論綜述 5
2.1戰略管理的一般過程 5
2.1.1戰略分析 5
2.1.2戰略制定 6
2.1.3戰略執行 6
2.2戰略分析的方法和模型 6
2.2.1 SWOT分析模型 7
2.2.2 五力模型 7
2.2.3 層次分析法(AHP) 10
第三章 陝西生物醫葯產業內部環境分析 11
3.1基本狀況 11
3.2 發展優勢 12
3.3存在問題 14
3.4生物醫葯產業價值鏈分析 16
本章小結 20
第四章 陝西生物醫葯產業外部環境分析 21
4.1一般環境分析 21
4.1.1人口環境分析 21
4.1.2經濟環境分析 22
4.1.3 政策和法律環境分析 23
4.1.4 技術環境分析 24
4.2競爭環境分析 24
4.2.1新進入者的威脅 24
4.2.2購買者討價還價的能力 25
4.2.3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26
4.2.4替代產品和服務的威脅 26
4.2.5產業內競爭者之間的激烈程度 27
本章小結 27
第五章 戰略方案的設計及評價 28
5.1陝西生物醫葯產業整體環境評價 28
5.2 發展戰略的提出 29
5.2.1 戰略指導思想 29
5.2.2 戰略基本原則 30
5.2.3 戰略目標 30
5.2.4 戰略方案的提出 31
5.3戰略方案的評價 33
5.3.1 評價標准 33
5.3.2 評價過程 34
5.3.3 評價結果分析 40
本章小結 41
第六章 戰略實施與建議 42
6.1具體實施步驟 42
6.2政策性建議 46
第七章 結論與不足 49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結論 49
7.2 本文寫作工程中的心得與不足 49
7.2.1做成本文的心得 50
7.2.2本文的不足 51
致 謝 52
參考文獻 53
Ⅸ 關於營銷策略研究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Ⅹ 哪些話題適合做英文文獻綜述
寫好了怎麼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