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益創業和傳統創業有什麼不同
1、目的不同,所謂的公益創業,就是社會組織、企業、非盈利組織等在經營過程中,將社回會價值與經濟價答值創造性地融合,在保證組織不偏離公益性的同時,藉助一些商業手段來實現公益組織的「造血」功能,讓組織擁有更多資源和能力從事公益服務。
而傳統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
2、服務對象不同,公益創業服務的大多是趨向於公民而傳統創業只是一個在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法人類型他的服務對象終究是擴張自我的一個模式。
(1)公益公司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公益創業的擴張: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National Collegi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NCSE)於2008年8月由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發起,自發起之日起即致力於聯合政府、企業、公益組織、高校、媒體等多方資源創建大學生公益創業的支持平台。
通過提供啟動資金、培訓、指導、咨詢、評估、資源鏈接、社會傳播等多方面支持,讓大學生更多地了解公益、參與公益,甚至使有公益理想者以公益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志向。
⑵ 豐田公司的市場定位是怎樣的還有他的市場營銷策略是怎樣的
建議你去豐田中國的網站去了解他們。。。
http://www.toyota.com.cn/
公司理念 追求人與社會、環境的和諧
本公司自創業以來一直為「通過汽車、創造富裕的社會」而不懈努力。作為被國際社會信賴的「優秀企業公民」,在21世紀里,我們一如既往地不斷謀求人與社會及環境的和諧,力爭長期穩定的可持續性發展。
從上述觀點出發,以「Innovation into the Future」為主題,本公司制定了「豐田2010年全球目標」,倡導企業應該追求的形象與改革。
今後,在「豐田基本理念」的指引下,我們將繼續開展公開、公正的企業活動,生產更加環保、安全的汽車,為建設舒適的地球和富裕的社會而不懈努力。敬請今後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
追求人與社會、環境的和諧
與中國社會共同發展
在中國,豐田同樣基於「通過汽車、創造富裕的社會」這一企業理念,在努力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汽車產品和優質服務的同時,廣泛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努力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在事業發展方面,豐田積極參與在中國的整車、發動機及汽車配套設施的相關事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豐田分別與第一汽車集團和廣州汽車集團合作,截止目前,已在天津、廣州、成都、長春合資建立了6個整車工廠和4個發動機工廠,推出了包括混合動力車PRIUS在內的10款深受中國用戶喜愛的車型。此外,豐田在中國的進口車事業也順利開展,目前已經引進了5款豐田品牌進口車車型和包括兩款混合動力車型在內的11款雷克薩斯品牌進口車車型。
至此,豐田已在中國的6個省和直轄市設立了7家獨資公司、11家合資公司和7家代表處,有兩萬多名優秀的中國員工在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等各相關領域為中國的汽車工業和汽車市場的發展積極貢獻著力量。
除了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外,豐田還以「環境保護」、「交通安全」和「人才培養」為中心,積極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努力融入中國社會,為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力爭成為受中國社會認可和信賴的優秀企業公民。
⑶ 如何塑造的企業公益形象
老兄,慢慢來,這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小弟提供資料僅做參考吧 ^^
企業CIS戰略的導入是品牌差異塑造的根本
企業CIS是一個企業的形象識別,不只是單單VI、MI、BI等的拼合,相互之間有強大的互動和促進作用。
很多企業忽視了CIS的作用,或覺得CIS很神秘、很抽象,其實大到一個國家小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CIS理念,每個國家或每個人都有種印象留在別人的腦海里。
比如有的人誠實可信,有的人精明能幹,這些印象就是在日常行為里各種元素經過時間的篩選後留下來的,成為你最核心的CIS。
CIS用簡單通俗的說法就是你的整體形象,包括你的外表和內在,作為企業來講主要還是要去提煉和強化,使個性更鮮明,傳播力更廣,使消費者印象更深。
好的CIS能發揮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品牌塑造的根本。
目前的各種電視廣告、報紙廣告,讓你厭煩,把你糾纏不休,沒有心靈是震撼和情感上的溝通和共鳴,怎麼能對產品如何產生好感,產生忠誠消費?
很多企業做了大量的宣傳物品,比如DM單片,海報,終端促銷品,終端包裝用的燈箱,展示等花費非常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往往陷入凌亂或執行不到位的誤區?
一個品牌的形成是靠點滴積累出來的,各個環節相互促進,互生互長的關系。最後的品牌是由消費者認定的,從產品的屬性、價格,產品的名稱、包裝,企業的歷史聲譽,企業理念,使用者的心理,營銷策劃、公共關系能力和傳播形式及傳播力度。
一個完整的CIS不僅包括企業視覺形象的統一即:統一的標識,統一的包裝(包括顏色、字體、重量、包裝袋、名稱、網站、陳列室、制服、服務等),還要有強有力的企業理念識別,聲音識別,行為識別,還要能和市場定位,推廣策略,統一宣傳形式,廣告訴求等互動起來產生強有力的銷售勢頭,這樣才會有生命力。
當然,並非企業導入CIS,就能自然而然地塑造品牌,在導入CIS戰略過程中,必須堅持貫徹始終,才能展示CIS戰略的魅力和效應。
企業視覺形象系統是CIS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為配合CIS戰略的導入和執行,企業必須不折不扣的全面導入企業視覺形象系統(VI識別系統),更好推進CIS戰略,推進企業品牌的快速塑造和鞏固。
一.基本要素設計項目
□A01企業標志
企業標志,可分為企業自身的標志和商品標志。
□A02企業標准字
企業標准字是將企業名稱、企業商標名稱略稱、活動主題、廣告語等進行整體組合而成的字體。
□A03企業標准字種類:
1.企業名稱標准字。
2.產品或商標名稱標准字。
3.標志字體。
4.廣告性活動標准字。
□A04標志、標准字制圖法:
方格表示法。
□A05企業標准色
企業標准色,是指企業通過色彩的視知覺傳達,設定反映企業獨特的精神理念、組織機構、營運內容、市場營銷與風格面貌的狀態的色彩。
□A06企業視覺識別基本要素的組合方式
1.標志同企業中文名稱或略稱的組合;
2.標志同品牌名稱的組合;
3.標志同企業英文名稱全稱或略稱的組合;
4.標志同企業名稱或品牌名稱及企業選型的組合;
5.標志同企業名稱或品牌名稱及企業宣傳口號、廣告語等的組合;
6.標志同企業名稱及地址、電話號碼等資訊的組合。
□A07禁止組合規范:
1.在規范的組合上增加其他造型符號。
2.規范組合中的基本要素的大小、廣告、色彩、位置等發生變換。
3.基本要素被進行規范以外的外理,如標志加框、立體化、網線化等。
4.規范組合被進行字距、字體變形、壓扁、斜向等改變。
□A08專用字體
專用字體包括現有標准字體和指定字體。
□A09標准字體:
多用於企業名稱、商品名稱、商標名稱等。
□A10指定字體:
常用於部門名稱、設施名稱、分支機構名稱及其地址、廣告內容、正式文書等。
二.應用要素設計項目
B01事務用品類
□1.名片
□2.信紙
□3.信封
□4.便箋
□5.各型公文袋
□6.資料袋
□7.薪金袋
□8.卷宗袋
□9.合同書
□10.報價單
□11.各類表單和賬票
□12.各類證卡(如邀請卡、生日卡、聖誕卡、賀卡)
□13.年歷、月歷、日歷
□14.工作日記
□15.獎狀、獎牌
□16.茶具
□17.辦公設施等用具(如紙鎮、筆架、圓珠筆、鉛筆、雨具架、訂書機、傳真機等)
B02包裝產品類
□1.外包裝箱(大、中、小),
□2.包裝盒(大、中、小),
□3.包裝紙(單色、雙色、特別色),
□4.包裝袋(紙、塑料、布、皮等材料),
□5.專用包裝(指特定的禮品用、活動事件用、宣傳用的包裝),
□6.容器包裝(如瓶、罐、塑料、金屬、樹脂等材質),
□7.手提袋(大、中、小),
□8.封口膠帶(寬、窄),
□9.包裝貼紙(大、中、小),
□10.包裝封緘(大、中、小),
□11.包裝用繩,
□12.產品外觀,
□13.產品商標表示,
□14.產品吊牌,
□15.產品銘牌等。
B03旗幟規劃類
□1.公司旗幟(標志旗幟、名稱旗幟、企業造型旗幟 )
□2.紀念旗幟
□3.橫式掛旗
□4.獎勵旗
□5.促銷用旗
□6.慶典旗幟
□7.主題式旗幟等。
□8.其中各類吊掛式旗幟多用於渲染環境氣氛,並與不同內容的公司旗幟,形成具有強烈形象識別的效果。
B04員工制服類
□1.男女主管職員制服(二季)
□2.男女行政職員制服(二季)
□3.男女服務職員制服(二季)
□4.男女生產職員制服(二季)
□5.男女店面職員制服(二季)
□6.男女展示職員制服(二季)
□7.男女工務職員制服 (二季)
□8.男女警衛職員制服 (二季)
□9.男女清潔職員制服 (二季)
□10.男女後勤職員制服 (二季)
□11.男女運動服 (二季)
□12.男女運動夾克 (二季)
□13.運動帽、鞋、襪、手套;
□14.領帶、領帶夾、領巾、皮帶、衣扣;
□15.安全帽、工作帽、毛巾、雨具。
B05媒體標志風格類
□1.電視廣告商標標志風格;
□2.報紙廣告商標標志風格;
□3.雜志廣告商標標志風格;
□4.人事招聘廣告商標標志風格;
□5.企業簡介商標標志風格;
□6.廣告簡介、說明書商標標志風格;
□7.促銷POP、DM廣告商標標志風格;
□8.海報商標標志風格;
□9.營業用卡(回函)商標標志風格。
B06媒體廣告類
□1.導入CI各階級對內對外廣告;
□2.企業簡介、產品目錄樣本;
□3.電視CF、報紙、海報、雜志廣告;
□4.直郵DM廣告、POP促銷廣告;
□5.通知單、征訂單、明信片、優惠券等印刷物;
□6.對內對外新聞稿;
□7.年度報告、報表;
□8.企業出版物(對內宣傳雜志、宣傳報)。
B07室內外標識類
□1.招牌類:
□2.室內外直式、模式、立地招牌;
□3.大樓屋頂、樓層招牌;
□4.騎樓下、騎樓柱面招牌;
□5.懸掛式招牌;
□6.櫃台後招牌;
□7.企業位置看板(路牌);
□8.工地大門、醫務所(室)、圍籬、行道樹圍籬、牌坊。
B08指示類:
□1.符號指示系統(含表示禁止的指示、公共環境指示);
□2.機構、部門標示牌;
□3.總區域看板;
□4.分區域看板;
□5.標識性建築物壁畫、雕塑造型。
B09環境風格類
□1.主要建築物外觀風格;
□2.建築內部空間裝飾風格;
□3.大門入口設計風格;
□4.室內形象牆面;
□5.廠區外觀色帶;
□6.玻璃門色帶風格;
□7.櫃台後牆面設計;
□8.公布欄、室內精神標語牆;
□9.環境色彩標志;
□10.踏墊;
□11.煙灰缸、垃圾桶;
□12.員工儲物櫃;
□13.室內裝飾植物風格。
B10交通運輸工具類
□1.營業用工具。
□2.運輸用工具。
□3.作業用工具。
B11展示風格類
□1.展示會場設計;
□2.櫥窗設計;
□3.展板造型;
□4.商品展示架、展示架、展示台;
□5.展示參觀指示;
□6.舞台設計;
□7.照明規劃;
□8.色彩規劃;
□ 9.商標、商標名稱表示風格。
⑷ 公益營銷不能做什麼
公益營銷不能三俗,即庸俗 低俗 媚俗
公益營銷不能以盈利為目的
公益營銷作為一種企業營銷方法,並不乏實際操作經驗,大家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就借用了這種途徑。很多事情似乎都停留在表面,學術界、營銷咨詢界及廣大媒體、策劃公司尚未自發地組織起來,去闡釋公益營銷的巨大意義,引起企業、政府及社會的重視並動員其參與,為創建現代市場體系去營造和睦的文化環境。
打著某種名義、某個幌子獲取暴利的事情很多,例如,一些保健品企業、專科醫院高舉「公益」招牌,宣揚「解決亞健康」、「關愛女性」、「某某慈善工程」等,實為促銷宣傳口號而已。正所謂「好事不出門,惡名傳千里」,社會傳播最快的永遠是那些不光彩的東西,於是人們開始頓悟「偽公益」背後巨大的目的性,慢慢地對「公益」該詞也麻痹了。
這些問題不只存在於公益營銷領域,其它行業、別的門類中也有這樣的現象,最終的結果都是造成了經濟學中「劣幣逐良幣」後果。當然,這不能說民眾的認識過於感性,而是企業家、學者對公益營銷的研究、解釋太少。
1、公益營銷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在今天競爭空前激烈的市場經營環境下,企業實施公益營銷,將公益事業與企業戰略相結合,既可以幫助企業協調好與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切實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1.1改善企業的競爭環境
競爭環境導向型慈善行為理論認為,企業戰略性慈善行為對競爭環境的四個方面都產生重要影響。首先,對要素條件將產生三個方面的影響:改善教育和培訓狀況,改善企業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所在地機構研發水平、行政機構效率、基礎設施質量和自然資源生產效率。其次,從需求條件的角度看,影響本地市場規模,改善本地市場質量。再次,從企業戰略與同業競爭的角度看,戰略性企業慈善行為對於創建更具效率和公開透明的競爭環境十分重要。最後,從相關和支持性產業的角度看,戰略性企業慈善行為可以推動簇群和支持性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2產品利益
公益營銷給企業帶來的產品利益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促進產品的銷售及商業推廣
(2)獲得消費者品牌認同感,鞏固品牌定位
1.3組織利益
公益營銷為企業帶來的組織利益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企業公民,提高社會效益
(2)提升企業的形象和聲譽
(3)吸引並留住消費者
由英國國際調研公司(Research International(UK) Ltd)所做的 1996 年工商界的一項消費者定性調研中特別提到:86% 的消費者傾向於購買與公益緊密結合的產品;86%的消費者認為他們相信為世界更美好而奮斗的公司具有更為積極的形象;64%的消費者認為公司應把公益營銷作為標准商業實踐的一部分。公司對社會公益的投入,也常常可以幫助維持老顧客的支持,以及加強與老客戶的聯系,很大程度上提高顧客的忠誠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4)提高企業吸引、激勵和保留員工的能力
(5)融洽企業與公眾的關系,增強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吸引力
2、公益營銷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
公益營銷給消費者帶來的利益表現在:與行善相關的公益項目會讓消費者對購買行為增加額外的感知價值(Webb&Mohr,1998);滿足自身幫助社會的利他心理(Polonsky&Wood,
2001);為支持公益產品而減少對「花哨品」的購買,讓自身的購買更理性,並降低選購轉換至公益產品時的認知偏差(Strahilevitz&Myers,1998);使消費者獲得區分競爭企業的能力(Barone,Miyazaki&Taylor,2000)。
3、公益營銷給公益事業組織帶來的好處
公益營銷給公益事業帶來的好處表現在:獲得所需資金的新來源渠道和提高公眾知曉度 (Caesar,1986;Varadarajan&Menon,1988);帶來公益事業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Gayle,1999);所獲得收入可用於個人捐贈者無法支持的公益事業機構運營費用及日常開支(Lowell,Silverman&Taliento,2001);消費者對公益營銷是財政支持非營利組織的有效方式的積極認知(Patterson,1990-1991; Ross,Stutts&Patterson,1992)。
⑸ 關於公益先行
公益先行的公益性,是指地質成果的經濟屬性。它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產品。在公共財政體制下,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以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由於這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徵,所以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供求關系,只能由政府來承擔提供者的責任。公益性地質成果正屬於這種物品和服務。但是,政府的公共服務也只能到此為止,不能再往下延伸進入商業性地質工作領域。因為商業性地質成果之所以被稱為商業性,源於它的消費和收益具有排他性、競爭性,不能用納稅人的錢為某個單位、某個企業謀私利,這就是政策界限。何況用公共財政支出從事商業性找礦,由於缺少規避風險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找礦效果也不好。
當務之急是各級政府切實把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抓起來,把公益性地質調查組織管理機構健全起來,充分利用各方面地質調查的生產能力,加快地質調查進度,取得一批新成果。
公益性地質找礦成果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它為各級政府制定發展規劃提供礦產資源信息,在摸清礦產資源家底的基礎上統籌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2)它為地質找礦出資者提供找礦信息,減少風險損失,特別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商業性地質找礦總體經濟效益。商業性地質找礦作為一項產業活動,其產能(即地質找礦的生產能力)由以下5個生產要素決定:一是資金,它既是地質找礦的啟動器,又是啟動之後的「血液」(即現金流)。因為任何經濟活動,首先要有勞動力、設備、原材料等,而所有這些都需要資金。工作運轉起來之後,需要不斷地投入資金。二是勞動,特別是具有地質找礦專業技能的勞動力,地質找礦成果就是由這個能力認知和確定的。三是技術裝備,這是地質找礦的硬體,它的性能優劣對地質找礦產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技術和管理,是指具有專利性的礦產勘查和開採的科研成果,以及影響地質找礦效果的組織管理能力。五是礦產資源潛力,它儲存於一定的空間(區域),其存在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只能認知它,不能創造它。上述5個要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地質找礦的產能。其中最短的要素決定其產能的極限。所以,地質找礦能力的提升,不是任意加強某個要素就能實現的。其中最具有否決權、決定權的要素是礦產資源潛力,進而是找礦空間、勘查區塊的選擇。而為地質找礦服務的公益性地質調查,就是解決地質找礦潛力、地質找礦空間的選擇問題。所以,「公益先行」的定位,完全符合地質規律和地質工作規律。
(3)它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可以直接拉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按地質調查局提供的資料,已經完成的公益性地質成果撬動了上百億元的後續礦產勘查開發資金。雲南省普朗和羊拉銅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吾拉勒、查崗諾爾、智博等鐵礦,西藏自治區的驅龍、甲瑪銅礦,遼寧省大台溝和安徽省泥河鐵礦等,都是在大調查取得重要新發現後大型企業及時跟進開展後續勘查,短時間探明大型、特大型礦床後,迅速規劃建設大型礦山的。
作為公益性拉動商業性的範例,西藏自治區驅龍銅礦的成功發現不僅初步揭開了岡底斯成礦帶巨大資源寶庫的奧秘,更成為帶動西藏礦業經濟蓬勃發展的引擎,使得大量商業性資金湧向西藏,加快推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西藏驅龍銅礦已組建西藏巨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規劃勘查開發投資28億元,商業性礦產勘查投入2億元,完成鑽探5萬米。
阿吾拉勒礦區內的新疆智博鐵礦成為公益引導商業快速跟進的典範。該礦產2006年發現;2007年開展地表初步評價;2008年4月商業跟進,由凱宏礦業公司開展進一步勘查開發;截至2009年底,已投入6.18億元,拉開了大規模勘查開發的序幕,近40台鑽機參與「大會戰」,現已查明鐵資源儲量2.1億噸。
雲南省普朗銅礦實現找礦突破後,商業性勘查及時跟進,雲南銅業集團已投入資金7075萬元,完成詳查和可行性研究。規劃開發總投資48億元,正式投產後將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銅礦山之一,每年生產精煉銅15萬噸,可上繳稅收近5億元,並可創造7000個就業崗位。
雲南省香格里拉銅礦及外圍銅礦床(點)發現後,僅香格里拉銅礦就引入15億元的勘查—開發資金。在雲南省羊拉銅礦,中央財政投入資金750萬元開展普查工作後,雲南銅業集團投資近億元,開展首采區勘探工作,已建成日處理礦石3500噸的銅選廠,成為滇西北地區第一座產值超億元的銅礦山,有力地促進了雲南省邊遠的德欽縣經濟社會發展。
海南省抱倫金礦勘查為1999年國土資源大調查重點項目,查明資源儲量超過100噸,礦區平均品位達9.25克/噸。抱倫金礦轉入開發以來,黃金生產產值達3億元,成為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⑹ (二)准確把握我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定位
根據我國國家統計局2003年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從產業分類上來看,采礦業屬第二產業;地質勘查業是第三產業(表8-1)。地質勘查業與科技、衛生、金融、信息、教育等這些服務型產業同屬一類,說明了它的服務性質,因此,也可說屬於服務業(表8-1)。表8-1所指的地質勘查業包括:區域地質勘查業、海洋地質勘查業、礦產地質勘查業、工程地質勘查業、環境地質勘查業、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查業、地質工程技術以及其他技術服務業等。公益性地質工作是地質勘查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它自然歸屬第三產業或服務型產業,對於承擔公益性地質工作為主體的中國地質調查局來說,是集調查、研究和信息服務於一體的,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所建立的新型的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
表8-1 我國的產業分類方案
續表
專欄8-1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主要職責(節選)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主要職責是:
(1)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工作;組織實施國家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和國家交辦的部分重大工程建設前期地質勘查工作。
(2)組織實施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開展地質環境監測和地質災害調查、預報預警與專項防治。
(3)開展前沿性、基礎性地質研究,以及與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相關的應用研究;開展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研究、引進與推廣。
(4)受國土資源部委託,組織擬定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技術規程、規范和標准;組織實施質量監督和重大項目監理。
(5)建立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信息網路系統,開展地質資料信息、圖書檔案等社會公益服務工作。
(6)開展與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相關的國際交流合作,以及利用國外礦產資源前期地質工作。
(7)統一管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對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承擔的國家地質調查工作實行項目聯系、業務指導。對項目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和成果管理。
(8)承辦國土資源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摘自2004年《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既有調查,又有研究,本身不產生物質財富,但它產生知識或信息,是利用知識和信息提供服務。
關於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定位,既要考慮國際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發展規律,又要考慮我國實際情況,只有根據我國國情做出科學分析和判斷,才能准確把握我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發展方向。
作為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中國地質調查局同樣具有一般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的特點,是地學研究和信息機構,為政府管理與決策、社會經濟發展和公眾提供及時、公正、可靠的地學信息。因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最重要的任務是採集和收集信息、存儲和管理信息、傳播和發布信息、供應和提供信息,為政府和社會提供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優質服務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目標。
2004年7月30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升格為國土資源部直屬副部級事業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新的「三定」方案(專欄8-1),明確規定了中國地質調查局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統一管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這為我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⑺ 公益的,文化的社會服務的,企業形象的經典廣告詞
公益的,文化的社會服務的,企業形象的經典廣告詞?
amp;M巧克力:不溶在手,只溶在口
這是著名廣告大師伯恩巴克的靈感之作,堪稱經典,流傳至今。它既反映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裝的獨特USP,又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以至於我們不願意使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
*百事可樂:新一代的選擇
在與可口可樂的競爭中,百事可樂終於找到突破口,它們從年輕人身上發現市場,把自己定位為新生代的可樂,邀請新生代喜歡的超級歌星作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終於贏得青年人的青睞。一句廣告語明確的傳達了品牌的定位,創造了一個市場,這句廣告語居功至偉。
*大眾甲克蟲汽車:想想還是小的好
60年代的美國汽車市場是大型車的天下,大眾的甲克蟲剛進入美國時根本就沒有市場,伯恩巴克再次拯救了大眾的甲克蟲,提出「think small」的主張,運用廣告的力量,改變了美國人的觀念,使美國人認識到小型車的優點。從此,大眾的小型汽車就穩穩的執美國汽車市場之牛耳,直到日本汽車進入美國市場。
*耐克:just do it
耐克通過以justdoit為主題的系列廣告和籃球明星喬丹的明星效應,迅速成為體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這句廣告語正符合青少年一代的心態,要做就做,只要與眾不同,只要行動起來。然而,隨著喬丹的退役,隨著just do it改為「I dream.」,耐克的影響力逐漸勢微。
*諾基亞:科技以人為本
科技以人為本似乎不是諾基亞最早提出的,但卻把這句話的內涵發揮的淋漓盡致,事證明,諾基亞能夠從一個小品牌一躍為行動電話市場的第一品牌,正是尊崇了這一理念,從產品開發到人才管理,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口號才喊的格外有力,因為言之有物。
*戴比爾斯鑽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證明經典的廣告語總是豐富的內涵和優美的語句的結合體,戴比爾斯鑽石的這句廣告語不僅道出了鑽石的真正價值,而且也從另一個層面把愛的價值提升到足夠的高度,使人們很容易把鑽石與愛情聯系起來,這的確是最美妙的感覺 。
*麥氏咖啡:滴滴香濃,意猶未盡
作為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麥氏的廣告語堪稱語言的經典。與雀巢不同,麥氏的感覺體驗更勝一籌,雖然不如雀巢那麼直白,但卻符合咖啡時的那種意境,同時又把麥氏咖啡的那種醇香與內心感受緊緊結合起來,同樣經得起考驗。
*山葉鋼琴: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這是台灣地區最有名的廣告語,它抓住父母的心態,採用攻心策略,不講鋼琴的優點,而是從學鋼琴有利於孩子身心成長的角度,吸引孩子父母。這一點的確很有效,父母十分認同山葉的觀點,於是購買山葉鋼琴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山葉高明於此。
*麥氏咖啡: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
這是麥氏咖啡進入台灣市場推出的廣告語,由於雀巢已經牢牢占據台灣市場,那句廣告語又已經深入人心,麥氏只好從情感入手,把咖啡與友情結合起來,深得台灣消費者的認同,於是麥氏就順利進入台灣咖啡市場。當人們一看見麥氏咖啡,就想起與朋友分享的感覺,這種感覺的確很好。
*人頭馬XO: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
尊貴的人頭馬非一般人能享受起,因此喝人頭馬XO一定會有一些不同的感覺,因此人頭馬給你一個希望,只要喝人頭馬就會有好事等著到來。有了這樣吉利的「占卜」,誰不願意喝人頭馬呢?尤其是那些尊貴的人,更是深信不疑。
*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濃,絲般感覺
之所以夠的上經典,在於那個「絲般感覺」的心理體驗;能夠把巧克力細膩滑潤的感覺用絲綢來形容,意境夠高遠,想像夠豐富。充分利用聯覺感受,把語言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英特爾:給電腦一顆奔騰的芯
英特爾公司的微處理器最初只是被冠以X86,並沒有自......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綉千山 春意盎然
⑻ 公益創業計劃書範文
得看你的養豬環境,你養豬的區位優勢,市場,交通等資料,我一樣都不知道,難做啊,下面是創業計劃書要注意的幾點,你自己看嘛。要依目的即看計劃書的對象而有所不同,是要寫給投資者看呢,還是要拿去銀行貸款,從不同的目的來寫,計劃書的重點也會有所不同。就像蓋房子之前要畫一個藍圖,才知道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或是同步要做些什麼,別人也才知道想要做什麼。而且大環境和的條件都會變動,事業經營也不只二、三年,有這份計劃書在手上,當環境條件變動時,就可以逐項修改,不斷地更新。
BP-Business Plan有的人會說是事業計劃書,也有說是創業計劃書、營運計劃書。當事業計劃書是創業用的,就叫它創業計劃書。有時也聽到營運計劃書,它通常以年度來分,是既有公司一整年度的計劃,像營運要怎樣做、新產品叫什麼名字、營銷管道要用經銷還是直銷…這些都要詳細地記載。創業計劃書目的是要投資、融資用的,假如的資金已經募到、貸款已經借到,等到事業真正要開始時,後面一定要跟著第一年的營運計劃書。
「一個組織的基本哲學思想對組織的作用比技術資源、經濟資源、組織機構、創新和抓住時機的作用更大。」以價值理念驅動IBM的托馬斯沃森這樣說過。
創業計劃書的要素
不管創業計劃書有多少種,它一定有個規范,有一定的章節,有一定不能少掉的,在這里介紹六個C。
第一個C是CONCEPT 概念。概念指的就是:在計劃書里邊,要寫得讓別人可以很快地知道要賣的是什麼。
有了賣的東西以後,接下來是要賣給誰,誰是的顧客CUSTOMERS。顧客的范圍在哪裡要很明確,比如說認為所有的女人都是顧客,那五十歲以上的女人也能用的東西嗎?五歲以下的也是的客戶嗎?適合的年齡層在哪裡要界定清楚。
第三COMPETITORS 競爭者。的東西有沒有人賣過?如果有人賣過是在哪裡,是台灣就有還是在美國才有?有沒有其它的東西可以取代?這些競爭者跟的關系是直接還是間接?
再來是CAPABILITIES 能力。要賣的東西自己會不會、懂不懂?譬如說開餐館,如果師傅不做了找不到人,自己會不會炒菜?如果沒有這個能力,至少的合夥人要會做,再不然也要有鑒賞的能力,不然最好是不要做。
另外是CAPITAL資本。資本可能是現金也可以是資產,是可以換成現金的東西。那的資本在哪裡、有多少,自有的部分有多少,可以借貸的有多少,要很清楚。
最後一個是CONTINUATION永續經營。當事業做的不錯時,將來的計劃是什麼?任何時候只要掌握這六個C,就可以隨時檢查、隨時做更正,不怕遺漏什麼。
創業計劃書之內容
一本創業計劃書主要有三大部份。第一就是事業本體的部分,就是事業的主要內容。計劃完本體的部分後,再來就是財務相關的數據,比如說預測會有多少的營業額,成本如何、利潤如何,為此未來還需要多少的資金周轉等等。第三:補充文件。比如說有沒有專利證明、有沒有專業的執照或證書,或者是意向書、推薦函。
通常一本計劃書這樣寫下來有一百多頁,所以在前面需要寫份摘要,摘要只要一頁就好。接下來是創業計劃書的章節,分成十大章。
第一章:事業描述,就是的事業到底是什麼。必須描述所要進入的是什麼行業?是買賣業、製造業還是服務業?賣什麼產品?還是提供什麼服務?誰是主要的客戶?還有進入產業目前的生命周期是處於萌芽、成長、成熟還是衰退階段?再來要進入事業的狀況是新創的?還是加入或承接既有的?那麼是要用獨資的方式呢還是合夥或公司的型態?為何能獲利、成長?打算何時開業?要不要配合節慶?營業時間有多長?是否有季節性?
第二章:產品 / 服務。的產品和服務到底是什麼,或者是兩者都有。有什麼特色?的產品之特色能帶給客戶什麼利益?還有的東西跟競爭者有什麼差異?如果的產品或服務是創新、獨特的,如何使人想買?還有如果的產品服務並不特別,為什麼別人要買?
第三章:市場。就是的東西要賣給誰,先界定目標市場在哪裡,就像剛剛提的:客戶是幾歲到幾歲的年齡層?是在既有的市場去服務既有的客戶呢?還是在既有市場去開發新客戶呢?還是在新市場去服務既有客戶?或是在新市場去開發新客戶?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客戶都有不同的營銷方式。什麼叫市場營銷?就是要先找到的客戶是誰,找出客戶後想辦法,讓客戶從口袋把錢拿出來買的東西。銷售時要知道真正的客戶在哪裡?產品對客戶有什麼樣的利益?要用哪種營銷方式?通路是直銷還是要找經銷商?還有怎樣去定位、上市、促銷,這些都跟市場規模多大、想要有的市場佔有率和每年成長的潛力有關。當市場成長時,市場佔率會上升或下降?市場是否競爭激烈?若不是,為何?再來怎麼定價,預算要怎麼做?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等等。
第四章:地點。一般公司對地點的選擇可能影響不那麼大,但是如果要開店,店面地點的選擇就很重要,要不然為什麼麥當勞要開在街口轉角。通常一個不好的地點絕對會讓關門大吉,好的地點會讓利潤多一點。
第五章:競爭。在下列三種時候要做競爭分析,留意跟競爭者的關系。1.當要創業或要進入一個新市場時,當然要先做競爭分析。2.競爭有時是來自直接的競爭者,有時是來自其它的行業,所以當一個新競爭者進入在經營的市場時要做競爭分析。3.隨時隨地做競爭分析,這樣最好最省力,可以從這五個方向去想:誰是最接近的五大競爭者?他們的業務如何?他們與業務相似的程度?從他們那裡學到什麼?如何做得比他們好?
第六章:管理。要建立自己的管理專業及相關背景,清楚自己的弱勢,創業團隊之間如何互補?創業團隊之間的強弱勢,彼此間職務及責任如何分工?職責是否界定明確?除了團隊本身是否有其它資源可分配和取得?中小企業98%的失敗來自於管理的缺失,其中45%是因為管理缺乏競爭力,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解決之道。另外,20%是因為公司內部專業不均衡,這要加強自己的專業。還有18%是缺乏管理經驗,要找互補性的事業夥伴來彌補。另外還有9%是沒有相關產業的經驗、3%是經營者掉以輕心、2%被人家詐欺背信,最後1%是來自天然或人為的災難。中小企業其它2%的失敗就不是以上的因素。
第七章:人事。要考慮現在、半年內、未來三年內之人事需求是什麼?還需要引進哪些專業技術?有專業技術的人在那裡?可否引入?是需要全職還是非全職的人力?薪水是算月薪或時薪?所提供之福利有那些?是不是有加班費?有沒有排教育訓練?這些人事成本會是多少?
第八章:財務需求與運用。籌資/融資款項要如何運用呢?是要拿來營運周轉?還是添購設備、備料進貨或是技術開發…?要何時動用?還有供貨商、規格、品牌、價格、數量、運費、稅金…等需求如何計算?籌融資款對專業的獲利有何貢獻?未來3年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預估了嗎?第1年報表要以每月為基礎,第2、3 年則以每年為基礎。
第九章:風險。經營企業一定會有風險,平時就要注意。風險不是說有人競爭就是風險,風險可能是:當初選的地點旁有捷運,可是後來捷運不經過。還有進出口會有匯兌的風險、餐廳有火災的風險。另外還要注意當風險來時如何應對?
第十章:成長與發展。在創業計劃書中要想:下一步要怎麼樣,三年後要怎麼樣,五年以後要怎麼樣,這個計劃是要能永續經營的,所以在規劃時要能夠做到深耕化、多元化和全球化。
BP審核標准
審查BP的標准,在這邊我用六個In開頭的字來表示:
1.Integrity。經營團隊必須要有誠信,企業文化要以誠信為基礎。
2.Innovation 。是在技術上有創新還是產品、營利模式有創新?創新的層次在哪?是否有突破性的創新能在長遠競爭下有立足之地。
3.Instry 企業。包括企業的地點、客戶、市場、競爭、產業發展都要考慮。前面三個是屬於創業者的,後面三個由孵化器來做。
4.Incubation。努力爭取政府孵化器的各種支持、個別輔導,以及公共創業平台的扶持。
5.Investment。不只投資錢的部分資源,任何營銷管道、公關、資源都拿來投資。
6.Integration 整合。除了投資還要做上下游整合、策略聯盟、並購和風險管理。
⑼ 公益營銷的價值
1、公益營銷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在今天競爭空前激烈的市場經營環境下,企業實施公益營銷,將公益事業與企業戰略相結合,既可以幫助企業協調好與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切實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1.1改善企業的競爭環境
競爭環境導向型慈善行為理論認為,企業戰略性慈善行為對競爭環境的四個方面都產生重要影響。首先,對要素條件將產生三個方面的影響:改善教育和培訓狀況,改善企業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所在地機構研發水平、行政機構效率、基礎設施質量和自然資源生產效率。其次,從需求條件的角度看,影響本地市場規模,改善本地市場質量。再次,從企業戰略與同業競爭的角度看,戰略性企業慈善行為對於創建更具效率和公開透明的競爭環境十分重要。最後,從相關和支持性產業的角度看,戰略性企業慈善行為可以推動簇群和支持性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2產品利益
公益營銷給企業帶來的產品利益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促進產品的銷售及商業推廣
(2)獲得消費者品牌認同感,鞏固品牌定位
1.3組織利益
公益營銷為企業帶來的組織利益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企業公民,提高社會效益
(2)提升企業的形象和聲譽
(3)吸引並留住消費者
由英國國際調研公司(Research International(UK) Ltd)所做的 1996 年工商界的一項消費者定性調研中特別提到:86% 的消費者傾向於購買與公益緊密結合的產品;86%的消費者認為他們相信為世界更美好而奮斗的公司具有更為積極的形象;64%的消費者認為公司應把公益營銷作為標准商業實踐的一部分。公司對社會公益的投入,也常常可以幫助維持老顧客的支持,以及加強與老客戶的聯系,很大程度上提高顧客的忠誠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4)提高企業吸引、激勵和保留員工的能力
(5)融洽企業與公眾的關系,增強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吸引力
2、公益營銷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
公益營銷給消費者帶來的利益表現在:與行善相關的公益項目會讓消費者對購買行為增加額外的感知價值(Webb&Mohr,1998);滿足自身幫助社會的利他心理(Polonsky&Wood,
2001);為支持公益產品而減少對「花哨品」的購買,讓自身的購買更理性,並降低選購轉換至公益產品時的認知偏差(Strahilevitz&Myers,1998);使消費者獲得區分競爭企業的能力(Barone,Miyazaki&Taylor,2000)。
3、公益營銷給公益事業組織帶來的好處
公益營銷給公益事業帶來的好處表現在:獲得所需資金的新來源渠道和提高公眾知曉度 (Caesar,1986;Varadarajan&Menon,1988);帶來公益事業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Gayle,1999);所獲得收入可用於個人捐贈者無法支持的公益事業機構運營費用及日常開支(Lowell,Silverman&Taliento,2001);消費者對公益營銷是財政支持非營利組織的有效方式的積極認知(Patterson,1990-1991; Ross,Stutts&Patterson,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