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違背市場調查道德的事件

違背市場調查道德的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1 06:03:12

1. 近幾年上市公司發生的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事件

一、 藍田股份
1、造假污點
據中國證監會1999年10月公布的查處結果,藍田股份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偽造有關批復和土地證,虛增公司無形資產1100萬元;偽造三個銀行賬戶1995年12月的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將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的8370萬股改為6696萬股,對公司國家股、法人股和內部職工股的數額作相應縮減,隱瞞內部職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陽產權交易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事宜。據此,中國證監會當時對藍田股份主要責任人處以警告並罰款10萬元。
隨後,從1999年到今年的3年間,藍田股份三度申請配股,均未獲得證券監管部門的核准。去年9月21日,證券監管部門再次到藍田股份進行調查。
2、市場質疑
市場質疑之一:看不到野藕汁賣,何來上億元的利潤。 藍田股份年報顯示,公司的藍田野藕汁、野蓮汁飲料銷售收入達5億元之巨。在一般人的眼裡,全國應該到處都賣藍田野藕汁、野蓮汁,而且很熱銷,但是全國很多地方的投資者表示,並沒有看到這種熱銷場面,甚至在當地市場根本沒有見到過野藕汁,看到的只是中央電視台連篇累牘的廣告。
市場質疑之二:資料顯示,藍田股份有約20萬畝大湖圍養湖面及部分精養魚池,僅水產品每年都賣幾個億,而且全都是現金交易。然而,魚網圍著的20萬畝水面到底裝了多少魚?沒有人能說清楚,也就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存貨了。再與同樣地處湖北的武昌魚以及相距不遠的湖南洞庭水殖相比,其高出幾倍的毛利率非常令人難以置信,而且藍田股份從來也沒有給投資者一個合理、詳細的解釋,只是以藍田是高科技生態農業、利潤就是高來解釋。
市場質疑之三:對於藍田股份的「業績神話」,近年來一直有很多投資者和研究人員在分析。比如,有人分析認為,2000年藍田股份的流動資產占資產百分比是同業平均值的約1/3;而存貨占流動資產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約3倍;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1倍多;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1倍。藍田股份的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和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異常高於同業平均水平,藍田股份的在產品和固定資產的數據是虛假的。也有人分析認為,藍田股份去年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而應收賬款僅857萬元,顯然不合常理。
藍田股份這只「績優高成長股」,給投資者的確留下太多太多的疑團。
藍田股份可能的造假手法是多計存貨價值、多計固定資產、虛增銷售收入、虛減銷售成本。主要疑點有:
1、應收賬款之迷解釋離奇。藍田股份去年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而應收賬款僅857萬元。公司方面稱,由於公司基地地處洪湖市瞿家灣鎮,占公司產品70%的水產品在養殖基地現場成交,上門提貨的客戶中個體比重大,當地銀行沒有開通全國聯行業務,客戶辦理銀行電匯或銀行匯票結算貨款業務,必須繞道70公里去洪湖市區辦理,故採用"錢貨兩清"方式結算成為慣例,造成應收賬款數額極小。藍田股份的這一解釋引出新的疑問,該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創一項奇跡,即近18億多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靠現金交易完成。稍懂財會知識的人士,勢必對藍田股份"錢貨兩清"方式結算下的銷售收入確認產生懷疑。另外,藍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蓮汁等飲料銷售收入達5.29億元,難道飲料銷售是因市場供不應求而未出現應收賬款嗎?
2、魚塘里的業績神話。藍田股份上市後的業績增長令人驚嘆,該公司1995年凈利潤2743.72萬元,1996年上市當年翻番實現5927萬元,1997年至1999年三年分別為14261.87萬元、36472.34萬元和54302.77萬元。藍田股份的業績幾乎年年實現翻番增長,直到2000年後才出現萎縮,降至43162.86萬元。藍田股份的業績主要來自"神奇"的魚塘效益,原總經理瞿兆玉曾在去年3月稱,幾年來產品始終處於不愁銷的狀態。瞿兆玉繼而介紹,洪湖有100萬畝水面可以開發,藍田股份現在只開發了30萬畝,而高產值的特種養殖魚塘面積只有1萬畝,這種精養魚塘每畝產值可達3萬元,是粗放經營的10倍。據有關報道稱,藍田股份在精養魚塘推行高密度魚鴨配套養殖技術,每畝平均產成魚由35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加上養鴨收入,每畝平均收入由1400元提高到近萬元,養殖成本降低20%。而同樣是在湖北養魚,去年上市的武昌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6.5萬畝魚塘的武昌魚,養殖收入每年五六千萬元,單畝產值不足1000元。藍田股份創造了武昌魚30倍的魚塘養殖業績,其奇跡有多少可信度?如今已越來越遭懷疑。
3、飲料毛利不可思議,按照藍田股份披露的和藍田總公司的結算價格為46.8元/箱(24罐)(其中野蓮汁為46.8元每箱,野藕汁為44.2元每箱)。按照市場上常見的藍田野蓮汁、野藕汁包裝估算,假設每3罐野蓮汁、野藕汁為一公斤(每罐藍田飲料為350ML)大概每公斤飲料藍田股份獲得5.85元的銷售額。按上述的計算,每公斤飲料實現利潤2.42元。如果按照33%的所得稅,藍田股份每公斤飲料實現的2.42元凈利潤(稅後)至少需要2.42/0.67=3.61元的所得,也就是說藍田股份靠每公斤5.85元的銷售額至少實現了3.61元的利潤,利潤率為61.71%,在競爭激烈的飲料行業能夠實現這種利潤嗎?
藍田股份幾個可疑的會計科目(單位:萬元)
1999.12.312000.12.312001.6.30
應收賬款 1,242 857 3,434
存貨 26,614 27,934 44,715
其中:在產品 21,230 22,974 36,483
固定資產 131,438 214,254 215,335
在建工程 43,510 22,514 31,954
應交稅金-營業稅 15 4 10
應交稅金-增殖稅 22 28 48
資料來源:藍田股份2000年報(已審)2001年中報(未審)
應收賬款的疑問前已述及,存貨的疑問在於其主要構成是在產品,由於在魚塘里,我們根本不清楚其實際的品種、數量和重量;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的疑問與存貨的疑問是一樣的,藍田股份主要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都在水裡面,誰也搞不清楚水裡面有多少寶貝。筆者實在不明白,秦鳳英(簽字會計師)什麼有辦法核實水裡有多少魚、又有多少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
藍田股份2000年主營收入是18億元,2001年上半年是8億元,也就是說每個月收入是1.5億元,藍田股份增殖稅率是13%-17%,營業稅率是5%,可是它一個月只要提4萬元的營業稅和28萬元的增殖稅,這樣的納稅額比一家年收入5000萬元的企業還少,而藍田是18億元,這稅是不是交得太少了,還是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收入?

2. 違背社會公德的事例 急急急啊 急急急幫幫啊 謝了啊

最近發生的失控的假葯這件事,就是很典型的違背社會公德的案例
黃金周遊客不文明現象調查
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後滿地狼藉。
10月1日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22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他們中的許多人,提前四五個小時就進場,攤開報紙、塑料袋等席地而坐,等待儀式開始。儀式結束後,遊客逐漸散去,但大量的報紙、塑料袋、空飲料瓶、小國旗卻並沒有被帶走。記者在廣場上看到的是垃圾遍地、一片狼藉。據報道,10月1日這一天,天安門廣場清理的各類垃圾達到了39.8噸。 除了亂扔垃圾,還看到小孩隨地大小便、駐扎聚餐等不文明現象。10月7日下午,記者在廣場上就看到有父母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小孩隨地大小便。在國旗護欄旁邊,更有一大家子人帶著行李箱就地駐扎,怡然自得地分享月餅、煮雞蛋、蘋果、蒸餃等食物。他們全然不顧周圍遊客的異樣眼光,隨手將削下的蘋果皮扔得到處都是。在廣場南面的蔭涼處,眾多遊客席地而坐。一名保安來回走動勸說遊人不要坐在城樓路口,但他每勸走一茬遊客,馬上又來一茬。「坐客」一走,地面上就會多出一些報紙、垃圾袋和廣告傳單,而垃圾桶就在十幾米外。
故宮:故宮西側城牆外的草坪中有一棵古樹,很好攀爬,不時有遊客越過草坪,爬到樹上去留影。草坪上還有許多遊客席地而坐,身邊滿是報紙和塑料袋。
圓明園:遊客最愛在西洋樓文物上刻畫:圓明園內文物遺址眾多,大多都是斷壁殘垣。在一座曾被毀得只剩下半截的石橋上,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正拿著一塊石頭在橋上刻字。
10月5日,記者來到海南省野生動植物園,這里有讓許多遊人喜聞樂見的觀賞性植物。黃金鳥由於其狀如展翅欲飛的小鳥,惹得很多遊人下手採摘。黃女士和幾名同事去野生動植物園遊玩,當下午返城前往海口市區的時候,其中一名同事悄悄拉開自己的背包給黃女士看,四五枝黃金鳥正躺在包底。同事告訴她,黃金鳥怎麼也值點錢,這幾枝拿回家算是把門票掙回來了。10月7日早上,記者在海口西海岸風景區看到,前一天中秋節的「遺跡」隨處可見,沙灘上散落著塑料袋、啤酒瓶、豬骨頭……假日海灘的一名工作人員說,海南人喜歡在海灘賞月過中秋,他們圍坐在一起,吃喝玩樂,走的時候很少有人隨手帶走垃圾,這些垃圾到晚上都很難清理干凈。

社會道德淪喪後,我們還敢相信誰?
朋友一貫熱心幫助人,幾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都熱心地為老人帶路。可是當有一天,她看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顫巍巍地不敢過街,站在那裡猶豫的時候,她決定跟以往一樣地攙扶老人。就在手伸出就要觸到老人的時候,卻被旁邊的義務交通員的手用力打了一下!她很詫異,不知道這個義務交通員為什麼要阻止她去攙扶老人?義務交通員悄悄地給她說:"這個人在這里行騙,每每有年輕人攙扶他過街,他就會滑下去不起來,說他被推倒了,要攙扶者陪他去醫院看病,賠錢,如此等等。你是個好人,我不想看著你受騙!"我的這個朋友大吃一驚!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行騙,真是聞所未聞。利用人的善良去騙人的錢財?真是想的出啊!這個社會怎麼了?這個時候,那老者開始罵交通義務員多管閑事,也罵我的朋友。於是我的朋友從熱心和友善轉變成了無比的憤怒,社會道德怎麼了?究竟那裡出了問題?到處都有恐怖陷阱?做好事還要防著被人騙?我們防廠家造假,防商家欺詐,防男人騷擾,防女人做娼妓,防青年人偷盜,防壯年人……現在還有例子要我們防老人!道德的淪喪已經超過了我們可以認知的底線,那麼我們還應該相信什麼?到底是那老者本來就是個壞蛋,還是其他問題?一個應該做人爺爺、做人表率的年紀、應該受人尊敬的老者,卻出來做這樣的事情?對社會道德該是怎麼樣的破壞!我們的傳統道德觀是尊敬老者,聽從老者的教誨;社會的延續,年輕人往往看老者的行為,聽其言,觀其行而跟著學,多少好的社會道德都是一代一代傳統傳下來的。如今,一個老者,卻去做那樣反道德的事情,不但破壞社會傳統道德和人們心目中一貫對老人的尊敬的習慣,還給社會風氣起了最壞的表率作用;更為嚴重的是影響了其他老人的利益,在老人需要關愛幫助的時候,出現如此一個壞老人,讓大家害怕對老人伸出關愛之手,害怕來自於"老壞蛋"的誣陷和詐騙。社會多麼悲哀,被破壞了軀體的社會在流淚……我無從知道也沒有仔細研究過現今老人的狀況。但是,我知道老人絕對是社會的弱者。一個社會,一定是要老有所養,社會才是穩定的。

3. 違背道德的事情有哪些

如果你自己違背了道德的話,你會你的心裡也很不愉快,就會在那個事情上一直糾結如果你傷害小動物,如果撿到錢不給警察,這就是違背道德那你的一生都會不安的。

4. 求一些違背新聞道德的事例

近年來,我國新聞界在弘揚新聞職業精神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內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容因,在新聞傳媒領域引進競爭機制後,一些新聞從業人員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一些喪失新聞職業精神的報道時有出現。如《新聞記者》雜志每年公布的「十大假新聞」,2007年度轟動全國的「毒香蕉」事件和「紙餡包子」事件,四家記者站記者向企業索要錢財、涉嫌敲詐案件等。這些只是缺乏新聞職業精神表現的典型事例,其他一些喪失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還可歸結為「有償新聞」、「受賄新聞」、「策劃新聞」、「收受紅包禮品」、「偷拍偷錄侵犯公民隱私權」、「媒介越軌審判」、「虛假低俗廣告」以及「炒作明星緋聞和犯罪新聞」等。這些現象的產生使得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受到嚴重侵害,新聞工作者的社會形象也遭到嚴重破壞,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5. 為什麼要求市場調查機構必須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違反職業道德要求,會出現那些情

這個來說是應該進行委託的,但是並出現的相關問題,要具體的進行處理。

6. 市場調查中的道德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模糊。

關於市場研究者的道德以及規范,國際和國內都有了相關專的行業標准和自律條例。

如果您屬所指的是研究者本人的傾向和偏好,那還可以談談。如果說研究者有沒有道德或者品行高下,則與研究結果無關。因為市場研究還是一系列嚴謹科學的調查手段、數據分析等等。

如果你所指,研究者故意歪曲數據,捏造結論,那還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利益問題和法律問題。

7. 1試分析當前市場調查中倫理道德所面臨 的問題和挑戰

當前市場調查當中,倫理道德問題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主要是科技的發展帶來的相應的倫理道德問題。

8. 營銷道德的違背營銷道德的危害

(一)現代營銷中不道德行為帶來的問題
市場營銷活動存在的不道德問題,給社會、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對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一是對環境的污染。如產品本身及產品包裝物的污染和製造過程對環境的污染。二是對社會文化價值的誤導。如不健康的廠名、店名、品牌名稱造成文字污染;不少廣告強力灌輸的「物質主義至上」、「性」、「地位」、「高消費」等觀念造成對人們價值觀的誤導,使人們相互攀比,超前消費。有的營銷活動還造成惡劣的社會及政治影響。三是增大社會成本。如香煙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也損害了他們的身體健康,並侵犯了不吸煙人的權利,致使因吸煙導致的疾病及死亡率增加,進而增加社會醫療費用支出。再如汽車的增加不僅使各種基礎設施如公路、停車場、交通管理、警察等更加緊張,而且還造成交通堵塞、空氣污染、車禍傷亡等社會成本大大增加。
2.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
盡管消費者被營銷者稱為「上帝」,然而,消費者在許多方面並沒有品嘗到做「上帝」的滋味,反而成為營銷系統的犧牲品。一是產品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有的產品本身是有害的,如煙、酒等;有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會對消費者造成人身和財產安全,如家電漏電、啤酒瓶爆炸等;還有的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使消費者不僅經濟上、心理上、人身財產上受損,而且對同行、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如假名牌商品。二是欺詐性的營銷損害消費者利益。漫天要價、欺詐性包裝、促銷過度等都使消費者的利益受損。另外產品使用說明書不詳所造成的消費者誤用、誤服事件也時有發生。
3.對企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成熟,老百姓上了一回當,怎麼可能二次受騙?同類產品,老百姓連續上了幾回當,對整個行為肯定也會嗤之以鼻。如冠生園月餅事件不僅使該廠的月餅無法銷售,而且使國內整個月餅市場陷入危機,結果害人又害己,最終以破產而告終。因此,營銷道德的終結之日,將是市場的終結之日。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採取不道德的營銷手段欺騙了顧客一時,卻欺騙不了顧客一世。這種行為雖然可能在短期內給企業帶來不正當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必定有損企業形象。在現代企業營銷活動中必須講求營銷道德。決定競爭成敗的不僅是企業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信譽度、美譽度。聲譽是企業的生命,一旦聲譽受損,企業將很難翻身,最終會走向死亡。因此,有遠見的企業和營銷人員都能夠誠懇地對待顧客,獲得顧客的信息,並重視與顧客之間建立長期的關系往來,增加顧客的重復購買率,這樣才能在顧客心目中樹立起良好並長久的企業形象,最終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4.對產業鏈的危害
全球有諸多新興產業在推廣時違反營銷道德,龍頭企業如果沒有遵守營銷道德,不顧及消費人群的健康與安全,會直接影響此類產業在今後的合理發展。許多企業利用法律的漏洞進行大肆賺錢的行為,嚴重危害了整個新興產業的規則,也會有不少喜歡投機倒把的人跟風。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對整個社會危害加大,一旦整個產業崩潰,危害了消費人群,也會有大量的企業員工面臨失業,政府的經濟與就業壓力必然增大,還要處理此產業崩潰所帶來的社會效應。在後期如果想要重新建立此產業的形象,難之又難。
由此可見,企業在營銷活動中不遵循道德准則,可能得逞於一時,卻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公眾形象。因此,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講求營銷道德,以提高企業的美譽度。

9. 如果一個人干出了違背行業道德的事情後,道歉還有用嗎

有用,態度誠懇道歉,並補償一下。

10. 有哪些有違商業道德的事件

可參考公司的行為與商業道德規范,很多情況還是要依靠個人的判斷。思考以下問內題有助於做出正確的選擇:容
這是合法的嗎?這是公平的嗎?
我想讓其他人知道我做了嗎?
如果我在報紙上看到這種情況將會如何感受?
如果這是我做的,我將會如何看待自己?
在類似的情況下,我會讓自己的孩子或好朋友怎麼做?

閱讀全文

與違背市場調查道德的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微信營銷執行方案 瀏覽:905
新聞骨幹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339
校園團購策劃方案 瀏覽:663
廣西君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0
春節主題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00
高端媒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86
市場營銷學第03在線測試 瀏覽:537
貴州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與阿里 瀏覽:327
市場營銷製作app 瀏覽:6
市場營銷存在哪些風險 瀏覽:938
重慶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358
旅遊電子商務外文文獻 瀏覽:536
網路營銷推廣英語作文 瀏覽:827
微信在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瀏覽:573
電子商務試卷及答案pki協議稱為 瀏覽:666
微信蛋糕店營銷方案 瀏覽:184
產品創新比市場營銷更重要 瀏覽:492
廣電寬頻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20
營銷中心方案 瀏覽:139
營銷人人過關活動方案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