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醛人造板發展趨勢如何
來自 8035木業網的分析顯示:
作為家庭裝修中的主要板材,目前我國的細木工板產量已經超過1000萬立方米,成為我國人造板的主力品種之一。
細木工板生產投資小、工藝簡單,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無甲醛細木工板產量大約在5萬立方米左右,所採用膠粘劑主要以水性異氰酸酯膠粘劑和蛋白基膠粘劑為主,產品質量可以完全達到國家要求的標准。
無醛麥秸、稻草均質板:麥秸(稻草)均質板是我國近幾年新近發展起來的非木質人造板品種之一。由於麥秸和稻草表面形成有效膠合。國內外學者成功開發出採用異氰酸酯為膠粘劑生產麥秸(稻草)板的成套生產工藝技術,到20世紀末北美地區已經形成了150萬立方米的產能,國內在最近幾年也形成了20萬立方米的產能。
由於該種板材採用異氰酸酯為膠粘劑,因此產品中不含游離甲醛,另外採用了農作物秸稈為原材料,使得產品符合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具有綠色環保概念。
無醛中密度纖維板:無醛MDF的研發始於90年代末期,福州人造板廠與英國ICI公司合作,進行異氰酸酯MDF的生產性試驗。
在當時的條件下,企業關注的重點是板的防水性能。從生產試驗的結果來看,施膠量為5%時,板材的性能達到了防水MDF的企業標准要求。採用異氰酸酯樹脂生產無甲醛MDF的關鍵技術問題仍是施膠和脫模,上述兩個問題的解決,將對異氰酸酯MDF在國內市場的推廣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無醛刨花板:異氰酸酯刨花板目前國內未見生產,國外主要用於定向刨花板(OSB)的生產。
無醛膠合板:目前國內關於無甲醛膠合板的研究和生產報道相對較少。美國和歐洲在上個世紀70年代曾經規模採用豆膠或其他類蛋白膠生產膠合板,後來由於UF 樹脂良好的膠合性和耐水性能,逐漸取代了豆膠。但隨著現代人們環保意識以及膠合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無醛膠合板在國外的生產呈逐漸升溫之勢。
竹地板以及相關竹材集成材製品: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近年來加大了無醛生材裝修裝潢材料的研究工作,並且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申請了兩項國家專利。
通過特殊的施膠工藝和施膠方法,用異氰酸酯膠合竹材,其成本與普通醛類樹脂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但是產品的耐水性能增強且無甲醛釋放,所有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膠合板以及集成材的國家標准要求,具有較廣闊的市場前景。
② 請教專業人士 現在什麼樣的木材人造板市場前景好些具體分析各板材的市場、投入產出比 謝謝
我是做人造板機械的,相對來說密度板和地板的前景不錯,地板投入相內對較小,密度板投容入大些,但密度板回報高,可自行生產密度板後再加工地板,密度板投入約三年左右回本金,之後不僅剩一條生產線,而且均是利潤,不過首先要考慮原材料是否充足,及資金是否充足等等。
③ 人造板有什麼樣的用途
人造板由木質纖維素原料經過「分」與「合」的加工過程製成。在加工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剔除木材或其他木質纖維索原料的某些缺陷,或在性能上加以人為的補償,因而用途不斷擴大。人造板最早出現的產品——膠合板,是從改進木材性能這一角度出發而創造出來的。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曾成為製造傢具的優良材料。由於它在物理力學性能上所具有的種種優點,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歐美一些國家如美、英、德等國都曾用膠合板製造過大量戰斗機及轟炸機機殼,以及船艇等特殊產品。中國於50年代也用膠合板製造過滑翔機及遊艇等。膠合板又是極為優良的建築、內裝修、傢具及其他工業用材料,是當今世界廣泛加以使用的木質材料。纖維板、刨花板的出現,由於其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使人造板的市場更加擴大。多年來人們致力於用纖維板、刨花板代替膠合板使用於傢具、建築及其他用途,形成了整套的使用標准和規范,它們已成為經濟發達或正在進行工業化的國家所不可缺少的工業材料。
在傢具工業中的應用
大致可分為:不需要經過表面裝飾的素板;需要經過表面裝飾才能使用的加工板和有高強度性能的板材。①在各種傢具的各個部位中,有些構件並不需要經過表面裝飾的板材就可以直接使用,如櫃子的後板,抽屜的旁板、後板及底板、中隔板,衣櫃的上頂板等,都可以使用人造板素板。②需要經過表面裝飾的傢具部位,如檯面、桌面、廚房傢具工作面、櫃門面板、抽屜面板、組合櫃擱板、傢具旁板等。屬於較貴重的傢具多用闊葉樹材膠合板及細木工板;在普通傢具的上述各個部位則大量使用經過表面裝飾加工的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硬質纖維板。根據產品最終用途以及對高、中、低檔不同型號的要求,可選擇的表面裝飾加工方法有:裝飾單板貼面、普通單板貼面、塑料貼面板貼面、樹脂浸漬紙貼面、聚氯乙烯薄膜貼面、聚酯類貼面紙貼面及薄頁紙貼面、表面浮雕加工;樹脂浸漬紙、單板、木條、塑料、金屬封邊,塗膠封邊等。③用於書櫃及貨架的擱板的板材,要求具有很高的強度並具有高抗彎蠕變性能。如細木工板、多層膠合板、定向刨花板、華夫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夾芯結構纖維板等。在一般使用中密度纖維板及刨花板時,則常貼以單板,一方面提高抗彎強度及抗蠕變能力,另方面提高表面裝飾效果。
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發展居民住宅以及其他建築物的內裝修,都把人造板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之一。一些美觀、舒適而又大眾化的居民住房很多主要是由人造板建成。
底層地板
直接放置於地板擱柵上的板材為底層地板。它要求使用具有較高的抗彎、抗沖擊載荷的人造板材,其作用是形成堅固的地板面。作為居民住宅的底層地板多使用酚醛膠針葉樹材膠合板、酚醛膠結構刨花板、華夫板、大片刨花板、定向刨花板或復合板。這種用法在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很為流行。
地板襯板
在民用住宅及商用大廳中,在底層地板上鋪以地板襯板,使地板平整並具有彈性,再在上面覆蓋塗料、塑料地板片、油地氈或地毯,以形成舒適的地板面。瑞典、美國等國在50年代已大量應用硬質纖維板或硬質纖維板及絕緣板復合而成的地板襯板。60年代以後,逐漸流行用刨花板作地板襯板。
底層地板、襯板復合板
多使用結構膠合板或具有企口的刨花板做成。
牆板
有隔牆板、承重牆板以及內牆板、外牆板。在經濟發達國家大量用於牆板的人造板有針葉樹材膠合板、硬質纖維板、刨花板及中密度纖維板。為了安全,用於承重牆及外牆的牆板,必須是施加酚醛樹脂或類似酚醛樹脂(如間苯二酚樹脂)膠粘劑的結構人造板或水泥刨花板。用於溫、濕度變化不大的,非承重的牆板多為脲醛膠膠合板、刨花板、硬質纖維板或不加膠粘劑的濕法硬質纖維板。
人造板牆體結構形式有構架牆、立牆及板式牆3種。人造板在這一類構件中多用作蒙皮材料;至於框架、龍骨、橫撐、斜撐等多用鋸材,也使用輕型鋼材或其他類似材料。在結構件的夾層中填充具有隔音、絕熱作用的材料。50~60年代使用輕質絕緣纖維板作為隔音、絕熱材料的十分普遍。60年代以來逐漸被礦棉、泡沫塑料所替代。由於人造板幅面大,使用方便,作汽車房、工業廠房、農牧業用房的牆壁板,已日見普遍。
內裝修
人造板用於內裝修的情況十分普遍。鋼筋混凝土或磚木結構的房屋中,用人造板裝修牆壁,鋪設地板,製作吊頂、板壁及門板等,能使室內增添木質材料的感受。特別是經過藝術性表面裝飾加工,更提高了室內舒適感。這類用途的人造板有闊葉樹材膠合板、硬質纖維板、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它們經過表面裝飾加工,顯示出各種圖案及色調,或仿織物,或仿鋸材,或仿磁面,或仿雕塑,或仿磚牆等等。在現代的加工技術基礎上,這些模擬性裝飾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程度。不少地方用三聚氰胺樹脂改性的脲醛樹脂的膠粘劑或少量三聚氰胺樹脂膠施加於人造板中,再經過表面加工,使其表面有似絢麗多彩的花紋磁磚,用之於廚房、浴室、廁所的內裝飾也頗成功。
屋面板
酚醛膠結構針葉樹材膠合板、結構刨花板、華夫板、大片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酚醛膠硬質纖維板、蔗渣刨花板、亞麻屑刨花板等都可用作屋面板。
樓梯踏板
膠合板、刨花板、復合板由於其幅面大,不易開裂,加工方便,性能上易於滿足高抗彎強度及抗水性能的要求,在很多國家將其用於樓梯踏板。
梁、龍骨、桁架、框架和腳手架
由於人造板在性能方面不斷改進,新產品不斷涌現,以人造板材代替鋸材、鋼材用於梁、龍骨、桁架、框架、腳手架等處的例子日見增多。雖然它們的形狀已不是板材,但其製造方法及其內部結構與板材仍屬一致,只是將板材加工成條狀而已。它們與鋸材相比,有的在性能上優於鋸材,如膠合板、單板層積材、復合板等材料;在尺寸及規格方面比鋸材適應性強;有的則價格低廉。用於這些方面的材料必須用酚醛樹脂作膠粘劑,以使該類受力構件有合乎要求的安全性。此外,它們的強度性能不但必須達到一定水平,而且對於強度上下限范圍也作嚴格限制。
在其他工業中應用
人造板用於其他工業的例子不勝枚舉,大量應用的有電視機殼、音響器件殼體、體育用具、包裝材料、托盤、游戲器具及玩具、車、船、樂器、水泥模板、電纜繞線軸以及營地設施、展覽會使用材料等。
韌性
木材吸收能量,抵抗反復沖擊或瞬時超過比例極限的荷載的能力。通常韌性還表示木材的難於劈開,或在嚴重破壞後不立即斷裂的性質。如木材用以作為運動器械、槍托、船槳、工具柄、坑木、紡織木梭、枕木以及木結構中的梁等,都要求有較好的韌性。韌性的反義詞即脆性。
木材韌性的測定,一般採用沖擊彎曲試驗,常見的有擺錘式沖擊試驗和落錘式連續沖擊試驗兩種方法。①擺錘式沖擊試驗:試驗試樣為2×2×30厘米,試樣放置在試機兩支點上,跨距為24厘米,當擺錘下落施加沖擊荷載於試樣的中部使之折斷,試機上的讀數即為使試樣破壞所做的功,也就是試樣所吸取的能量(A),按下式計算出試樣的沖擊韌性值(T):
式中 b和h分別為試樣的寬度和高度;韌性值T的大小,即表示該試樣韌性的高低。②落錘式連續沖擊試驗:用落錘式連續沖擊機以一定重量的錘,在不斷增加其下落的高度連續沖擊試樣,至試樣被折斷為止,就錘的最後高度測定試樣吸收的能量。表示韌性的大小是比較值,因測試方法而異。
密度大的木材,一般韌性也較高,但兩者的關系通常並不密切。高溫常使木材變脆,韌性降低,降低的程度取決於溫度的高低和作用時間的長短。木材乾燥的溫度較低,對韌性的影響就很小。木材含水率對韌性的影響較小。斜紋理對木材的韌性影響很顯著,很多研究結果說明,盡管試驗方法和降低韌性值上有所不同,但斜紋理降低木材的韌性大於對抗彎和抗壓強度影響。腐朽使木材韌性降低,即使是在腐朽初期,木材的其他強度性質尚未表現出明顯的損失時,木材的韌性也將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削弱。所以檢驗韌性是判斷初腐最簡便的方法。
④ 板材市場如何調查
一、板材市場調來查是源指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有關板材運用和加工行業市場的信息和資料,分析板材加工行業市場情況,了解板材加工行業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板材銷售、加工行業投資決策或營銷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
二、板材市場調查包含的內容有:板材加工行業市場環境調查,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調查,市場規范,總體需求量,市場的動向,同行業的市場分布佔有率等;銷售可能性調查,包括現有和潛在用戶的人數及需求量,市場需求變化趨勢,本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擴大銷售的可能性和具體途徑等;還包括對板材加工行業消費者及消費需求、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影響銷售的社會和自然因素、銷售渠道等。
三、板材行業市場調查採用直接調查與間接調查兩種方法:
1)直接調查法。通過對主要區域的板材加工行業國內外主要廠商、貿易商、下游需求廠商以及相關機構進行直接的電話交流與深度訪談,獲取板材加工行業相關產品市場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
2)間接調查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及所掌握歷史數據與二手資料,及時獲取關於中國
板材加工行業的相關信息與動態數據。
⑤ 求有關木材人造板相關知識!
我國人造板、人造板工業現狀及態勢
森林資源是一項不可多得的綠色環保資源,是與人們生活休戚相關的可再生性資源,其再生的周期性決定其價值是難以替代的。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森林資源嚴重潰乏的發展中國家,森林覆蓋率為18.21%,人均森林資源擁有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伴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品質的迅速提高,木材需求已成為我國最為短缺的資源之一。
在當今世界可採伐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材的「剩餘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林等資源,經製造加工,使其性能達到多年生長的木質品性,以替代原木、大徑材的木質品,從而保護天然森林資源、滿足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這項重大科研成果的誕生———人造板,開辟了人類新一代木質材料的王國。
何為人造板?在眾人思維中凡涉及「人造」之詞,彷彿有化工產品之嫌。值得平反的是,「人造板」它是將自然生長的「次小薪材」、「枝椏材」等林木資源的「剩餘物」,通過物理的方式碾磨成植物纖維,再經過高科技手段、技術工藝,製造成不同密度的纖維板,以替代原木的使用。其製造的產品具有強度高、質地堅硬、抗變形、阻燃等性能。故此,該產業已成為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稅收政策重點優惠的行業之一。
中/高密度纖維板作為一種性能優良,用途廣泛,綜合利用率極高的新型人造板板品種,有著良好的市場預期和發展前景。
一、中/高密度纖維板
中/高密度纖維板(MDF/HDF)是以木質纖維(次、小薪材、枝椏材)或其它植物纖維為原料,經機械分離,施加尿醛樹脂或其它合成樹脂,再經鋪裝、成型和高溫、熱傳導等工藝壓制而成的板材。中密度板的密度、力學性能接近木材,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人造板材。產品可廣泛用於中/高檔傢具、音響樂器、車輛、船舶、建築等行業。
繼世界發達國家的演繹歷程,在我國加快進入新型材料MDF/HDF應用領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態勢。新型人造板產品已逐漸被顧客所認同、接受,這將給我國的纖維板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中/高密度纖維板業發展態勢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纖維板產業,其市場需求已由過去用的硬質纖維板,變成中/高密度纖維板,加上中/高密度纖維板毛利潤率高加上國家稅收政策扶持,近些年來,我國中/高密度纖維板業發展非常迅速,原來的硬質纖維板已逐步被中、高密度纖維板所取代。日前,我國已經成為中/高密度纖維板製造業的第一大國。
伴隨中/高密度纖維板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傢具、強化復合地板、音響設備、裝修和裝飾、包裝和汽車工業等多個行業、領域,都大量使用了的中/高密度纖維板,僅傢具消費中纖板就達1000立方米左右,強化復合地板2003年產量已達1.55億平方米,消費中、高密度纖維板約達144萬立方米,預計我國中/高密度纖維板的消費量已達130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尤其是我國傢具業和強化地板業,隨著我國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歷年均以兩位數的發展速度增長。
三、國家政策鼓勵中、高密度纖維板發展
中/高密度纖維板屬於資源依賴性產業。森林資源是與石油、煤炭、礦產等自然資源同等地位的儲備性資源,但又有別於上述自然資源,其區別就在於它具有可再生性。中/高密度纖維板正是利用這一資源的特點而發展,使用木材的同時,可大量回收利用其廢舊傢具等剩餘物及其它纖維素材料,經加工可製造成優質板材。因此中/高密度纖維板的生產,提高木材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一般而言,1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纖維板相當於3-4立方米的木材的使用效果。因此,中/高密度纖維板製造業的發展,對木材實施節約代用和綜合利用,對緩解木材類產品供求矛盾、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為鼓勵中/高密度纖維板產業的發展,2001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出台了《關於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加工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利用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返的優惠政策。這對於從事該項產業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件十分利好之事。
2003年6月25日,國家又出台了許多有利於中/高密度纖維板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定,在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時,強調了要進一步明確非公有制林業的法律地位,切實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同時推行統一稅費政策、資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資政策,為各林業經營主體創造了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這些政策的出台,都十分有利於中高密度纖維板產業的大力發展。
四、人造板亦成為中國板材市場供給的主流
膠合板的生產需要優質大徑材,受資源再生性的制約,供給資源面臨枯竭,加上世界大多數國家出於生態保護之考慮,限制原木出口,政府以增加消費附加稅等手段,控制其消費量。加上膠合板是通過旋切的方式復合而成,難以克服木材自身張力帶來的變形影響。因此,中國膠合板的生產和消費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纖維板和刨花板的生產,以「次、小、薪」材為原料,適合中國資源再生性、速生性的特點,供給上又享受國家政策的扶持,資源供給矛盾不突出。隨著纖維板和刨花板品質的認同、產品性價比的提高及應用領域的拓展,其生產和消費比重呈逐步上升的態勢,業已成為木材市場需求的主流。而中/高密度纖維板正是人造板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板種,發展潛質巨大。
五、盈利能力的預期及保障
1、國民經濟大幅增長
按未來五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8%,人口增長率6‰,以及2010年城市化率49%來測算,到2010年,我國人造板市場需求將超過9000萬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2006年預計有380億平方米的建築增量,而整個鋪地材料將形成2000億元的產業規模。這對於人造板產業而言,未來人均消費水平在較長的時間內將會持續升高,市場容量也將隨之擴大。
2、人造板應用領域的拓展
隨著自然資源和人類需求發生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木材的利用方式從原始的原木逐漸發展到鋸材、單板、刨花、纖維和化學成分的利用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新型木質材料家族,如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等
3、人均消費隨GDP增長攀升
我國森林資源蓄積量世界排名第五位,但中國人均佔有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5,而人均人造板消費量2004年我國僅為0.045m3,佔世界平均水平0.146m3的31%。由於人造板人均消耗量與人均GDP有較高的相關性,故國民經濟的增長必然導致人造板產業的增長,產品市場前景看好。
人造板工業現狀及趨勢:
有專家稱,中國人造板工業應用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材的時代即將到來或已經到來,這是解決人造板工業原料短缺的一條重要途徑之一。
我國擁有豐富的人造板工業的原料和潛力巨大的市場,發展人造板生產將是解決我國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
我國人造板工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取得了長足發展,進入了一個完善、調整、提高的新階段。
據不完全統計,時至今日全國已建成人造板廠達3000餘家,2000年總產量達2001.66萬立方米 ,比1999年的增長了約為25%。形成了以膠合板、刨花板和中密度板為主的人造板工業構架,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在全國3000餘家人造板企業中,其中膠合板企業約有2000餘家,而年生產能力達到1萬立方米以上的只有100餘家,大多為小型企業;民營企業約為1700家,2000年總生產量據估計實際已達1000萬立方米以上,超過其他人造板品種,佔全國人造板總量45%左右。
目前大多數膠合板企業已形成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和福建等省市經濟較發達地區;刨花板企業560餘家600多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10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僅有2~3家,3萬~5萬立方米的企業有近70家,年設計生產能力為440萬立方米,2000年總產量286.77萬立方米。
中密度纖維板是人造板主要板種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種,據全國人造板設備和木工機械最快的一種,據全國人造板設備和木工機械技術情報中心調查統計,截至2001年6月,全國中纖板廠已發展到236好幾次、289條生產線,總設計年生產能力達749萬立方米,2000年全國人造板生產情況調查統計為纖維板514.43萬立方米/年,而實際上中纖板產量遠不至於此,應接近或超過年總設計生產能力。因為這些年所建成的新增生產線,其產品正在被市場吸收。盡管有少部分生產線未形成或未達到設計能力,但有少數不少的生產線超能力達30%~50%,乃至翻番。依據「中心」市場調查數據證明,無論從總設計生產能力還是實際年產生產量在1998年就已躍居世界第二位。
盡管我國已成為人造板生產大國之一、中纖板生產第一大國,但是不是一個強國。從生產線單機生產規模、設備製造水平、生產工藝技術、產品質量與規格品種、產品質量和規格品種、產品的深加工以及市場應用等,都與世界先進發達地區和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國人造板工業增長較快,但人均年佔有量僅為0.014里方米,僅相當世界平均水平0.024立方米的58%。據專家預測到2005年我國對人造板的消費需求量為2806萬立方米,2010年為4180萬立方米。盡管我國人造板工業目前發展較快,但它正處於發展、調整階段,與我國整體工業發展水平相比仍不相適應。
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低。膠合板比例偏大,生產和消費約分別佔45%和50%,而世界膠合板比例僅為35%左右。近年發達國家呈負增長,其主要原因是受原料的限制和其他產品部分取代所致,OBS高性能復合板、無機膠粘劑人造板、特殊用途板材比例偏小、特厚和薄板比例偏低,非標准幅面板為空白,防潮、阻燃等功能板生產較少,深加工和高新技術新產品比例很小(小於20%)。
二是管理水平差,產品合格率低。多數小膠合板企業屬技術落後型,為國際20世紀70年代水平,1998年產品合格率僅為69.6%;多數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企業生產和管理水平為國際80年代水平,多數企業缺乏技術開發能力,技術人才匱乏。
三是產品應用領域窄,應用技術落後.我國傢具用人造板約佔79%,建築用人造板僅佔15% 左右;用作牆體材料每年不足60萬立方米(約3%);而歐美用作建築牆體裝修人造板佔50%左右。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但這並非不可逾越和克服、最大的難題是原材料嚴重短缺,這就是我國人造板業徘徊於十字路口,面臨艱難抉擇之原因。
人造板生產企業如何保障其生產原料充足應將是每個非林區企業面對的現實問題,那麼,解決人造板生產企業原材料供應的出路在哪裡?綜合近年各地實際實施情況和趨向,各地大多企業已直接或間接意識到兩條可行之路,一是企業注意培育和開發後備資源,為生產可持續發展奠定基本;二是大力發展非木製原料利用。
一些企業還加大了開發海外木材生產基地力度,擴大建立穩定優質木材的供應渠道。光大木業、華光木業、維德木業、環球木業、吉林木業、德仁木業、宜華木業、成大木業等40多家企業均在海外建立了木材生產基地和工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供應渠道,為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保障。
事實證明,誰掌握了原材料,誰就掌握了生產主動權。近年來,除利用效果較好的甘蔗渣用於生產中密度纖維板、刨花板外、麥千稈的利用也緊鑼密鼓地在積極展開。應該看到中國人造板工業引進設備技術和國內設計研製相結合,已走出了一條適於自身發展之路,盡管其發展之路一帆風順,也有過坷坎曲折,但無論是在生產工藝技術到國產生產設備的研製生產,還是生產管理等方面都走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就設備生產能力方面,目前全國生產人造板機械單機或能提供成套設備的企業有80多家,從業人員3萬餘人,年產約40億元,人造板機械的品種已達800多種,除個別大型設備(如中密度纖維板式壓機)不能生產外,絕大多數人造板機械都能自行設計與製造,有些還打入國際市場。
縱觀我國近10年的人造板工作發展之路的得與失,預計在未來10年間,我國的人造板工作生產除膠合板因受原材料所限會逐步減少外,刨花板特別是中纖板以目前的生產能力,實際產量與市場需求仍不能達到平衡,其市場潛力巨大。雖然今後生產能力增長可能趨緩,但產量仍將繼續平衡增長,以滿足市場需求,今後市場需求增長較快的估計是建築房地產業,因為就國內外的人造板生產運行而言,基本取決於建築業的開發應用,盡管目前國內這些板材主要用於傢具製造業和室內裝具備業,其次是家電業,但這些行業無一不是依附於建築房地產的發展。因此,建築業的興旺、發達,無疑是促進人造板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據房地產商專家近期預測,中國房地產的開發熱度至少還可持續3-5年。以此類推,我國人造板業在未來的3-5年間仍將是一個發展高峰。
今後我國人造板發展之路何在?有專家提出如下途徑------科學技改,節能降耗,向科學技術要效益,要產量。質量人造板企業生存的關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業發展必由之路。新型防水劑在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中廣泛推廣、應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濟效益,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同時降低了游離甲醛。新的檢測,控制質量的儀器不斷涌現與應用。積極開發新產品。要組織力量研究開發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低毒系列人造板、難燃型 板、防霉防蛀型板、輕質和超輕質板,以及應用在室外場合的各種類型及各種規格的符合建築數的人造板,拓展人造板產品在建築業的應用范圍,以改變我國人造板應用在牆體材料上的比例僅為3%的狀況。
⑥ 國內人造板材品牌哪些好
現在國內的人造板品牌非常多,如果說目前的人造板十大品牌的話,大致回有以下這些品牌:
1、精材藝匠板答材
2、百的寶板材
3、鼎力達板材
4、大王椰板材
5、聖鹿國際
6、萬象板材
7、千山板材
8、神舟家園板材
9、青島一木
10、莫干山板材
內容搜集於網路上,僅供參考。謝謝!
⑦ 國內人造板行業的品牌企業有哪些
大亞人造板....中國著名品牌
產品都是EO E1級的...
產量亞洲第一,世界前十....
其股東大亞科技已經上市...
⑧ 人造板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木質纖維原料經機械加工分離成為各種形狀的單元材料,再經組合壓製成為的各種板材。單元材料的形狀有單板、薄木、木塊、板條、木絲、刨花以及纖維等多種。製成板材的物理力學性質與木材類似。人造板主要包括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三大類。
發展歷史
人造板的雛型產品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就用精選的貴重木材製造單板,與金屬薄片或象牙之類的材料粘合在一起,為國王和王族製造高級傢具。歐美一些國家19世紀中葉,已大批生產膠合板,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大規模的纖維板工業。此後,多種人造板品種相繼在世界各地發展。由於人造板可以用小材、劣材、廢材作原料,而其性能又可以通過「分」與「合」的加工過程,以及添加某些輔助原料,可使木材的天然缺陷得以去除,木材原有性能得以改善,從而使其應用范圍遠大於實體木材;木材經過工業加工製成人造板,又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所以人造板工業在世界上發展十分迅速(表1)。70年代以來,世界人造板產量一直維持在1億立米左右,成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資。同時,世界上的鋸材生產也一直維持在4億立米左右。這反映了世界木材資源的短缺而限制了木製品產量的大幅度增長。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