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妮維雅的營銷軟文
什麼意思,說清楚點啊
B. 求妮維雅的營銷策略分析
一直堅持做皮膚護理產品的妮維雅,有很多拳頭產品,比如美白霜、潔膚晶露,但這些產品走上市場都還借了一個小兄弟的光,那就是小小的潤唇膏。話說三雄鼎立的潤唇膏市場上,妮維雅雖然不像它的競爭對手曼秀雷敦和什果冰(這兩個品牌實際上同屬一家)那麼專一,但不知怎麼搞的,對手就是總比他們慢半拍,而每年讓妮維雅的潤唇膏穩穩搶去400萬支的銷量。根據一般人一年一支潤唇膏的使用速度,這400萬支唇膏的背後應該是有接近400萬個消費者。於是邱長興想到不管多新的產品,只要和潤唇膏搭上,買a送b就肯定能將試用裝輕松地發到400萬個消費者的手中。而喜用贈品又注重實效的中國消費者很快會因為對試用效果感到滿意回頭購買新上市的護膚產品。所以很多新產品幾乎不用做廣告就可以穩穩地達到即定銷售目標。比如柔美霜因為搭上了唇膏快車,本來計劃四年才完成的銷售業績在去年一年就完成了;而在碧柔稱霸的潔面乳市場上,很多國內外品牌投了巨額廣告費也打不進去,但妮維雅的美白潔面乳搭上夏季的120萬支潤唇膏,沒花一毛錢廣告費,就達到了樂觀估計的銷售業績。據邱長興介紹,在每年中的不同時期,他們會先後將4種新品借著唇膏的光上市,實際上,小小唇膏對妮維雅的利潤貢獻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的銷售額。
這個好主意並不是誤打誤撞得來的,而是精心策劃與調查分析的結果。在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上,你很難找到像潤唇膏這樣一個簡單競爭的細分市場---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而競爭對手又只做單一產品,無法將優勢轉移從不能跟進行全面競爭。
從沒見過妮維雅為它的潤唇膏做廣告,因為它從來不想成為一家專業做潤唇膏的公司,但由於它獨特的功效,妮維雅每年在中國上市的差不多所有新品都要圍繞著它的營銷曲線而輪番推出。所以對這個產品,妮維雅從研發到營銷都傾注了極大的心血。與競爭對手相比,妮維雅潤唇膏由於有德國總部的r&d支持,質量不在其下;雖然90%以上的原料系從歐洲進口,但妮維雅在中國只生產6種口味的潤唇膏,可以把生產線發揮到最有效的程度,而對手有24種口味,所以在成本上,妮維雅有優勢,在市場定價上可以比什果冰便宜而與曼秀雷敦也有足夠打價格戰的餘地。
更重要的是,妮維雅比對手更注重上市時間與貨架陳列。在一年中,秋冬季是潤唇膏的銷售旺季,這個季節潤唇膏所能帶動的其他新品銷售大約在三四百萬支左右。所以,每年8月份還是盛夏炎炎之季,妮維雅早就做好促銷案、獎勵方法、庫存、物流的全面准備,第一批潤唇膏也已經發到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手裡了,從而最先把陳列架上的優勢地位全部包下來,由於這種小商品消費者是在沖動下隨意購買的,所以在家樂福這樣的大超市大賣場里,收銀台旁邊的貨架是妮維雅不惜重金而志在必得的,而邱長興說,他總能比對手搶先一步。而在夏天淡季,別人的潤唇膏也許不急著賣,但為了帶動新品上市,從不做彩妝的妮維雅則會推出淡彩潤唇膏創造需求。
C. 妮維雅有一個病毒營銷的視頻廣告,一個黑人在唱歌,很多漂亮的女孩穿著比基尼跳舞。誰知道這可以從哪裡找
我沒看過
不過看到樓上的回答,我偷偷的笑了……
D. 曼秀雷敦和妮維雅swot分析法
化妝品的話針對的顧客群不一樣
產品特性也不同
唇膏嘛還是曼秀雷敦的口碑好一些買的人也多
其實我是不知道妮維雅是什麼(這個我是男生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就是你們品牌並沒有到人人內皆知的地容步吧)剛上網查了才知道是國際著名護膚品品牌這樣看來所以市場定位肯定不需要我來說你們公司高層人員肯定知道自己品牌的定位不然不會有這么響亮的牌子像你這么大個公司不可能沒有網路營銷人員,所以到這里來問顯得有點。。。。然後對現在在中國的網路營銷推廣來說無非就是付費和免費兩種方式而付費現在在中國市場的話就是網路競價了而免費的就是請SEO專業人員去做(其實這個也不是免費付工資請人但比總價的費用相對要少一些)做網路營銷推廣是一項長久的事並不是到網上來問一下就可以了的
F. 幫我做份妮維雅男士洗面奶進入校園營銷策劃案,我不會word和 ppt,作業要交啦急啊,也沒分了
這個是要付費滴
G. 妮維雅的目標受眾相關問題
年齡 18到25
個性就不好說了
其品牌形象—「妮維雅能給肌膚最溫和的呵護」已深入版人心。在歐洲妮維雅權更已成為皮膚保養的代名詞。NIVEA產品在身體保養,臉部保養,防曬,唇部保養,個人清潔 不知道對不對
定位
18到25歲年輕男女中檔護膚產品
妮維雅在同類的產品中屬於屬於中低檔平民化產品,妮維雅價格與產品質量的配合程度屬於高質量低價格的配合,屬於物美價廉的產品,消費者大多認為妮維雅的價格屬於中低檔的產品,妮維雅會堅持它的平民化定位
競爭對手
ZA 旁氏 雅倩
看下這個可能會有幫助http://hi..com/%B1%B1%CE%B348%B6%C8%BF%D5%BC%E4/blog/item/278e5e06425c3a7a03088135.html
H. 妮維雅洗面奶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賣個所有長豆豆的人,和沒長豆豆的人
I. 妮維雅的營銷環境分析總結
雖然「妮維雅」在中國表現平平,但在歐洲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這其中包括:skincare在歐洲各國均為第一品牌,cosmetics在部分國家份額第一,甚至洗發水在比利時還是第一品牌。
非常有意思的是,好像歐洲企業在中國日化市場上對付美國人(PG,JJ等)總是顯得乏力,這裡麵包括拜爾斯多夫(Nivea)、漢高、美潔時……唯一可以被稱道的是Loreal,但也主要體現在高端市場上的cosmetics和skincare;在這種困境下,收購變成了捷徑,美潔時收購了活力28——玩完了,漢高貓著「白貓」好久了——黃掉了,Loreal收購了小護士——待崗了……現在終於輪到Nivea了
J. 妮維雅的營銷策略
雖然早在1930年就已經登陸上海灘,雖然據說它是歐洲人眼裡僅有的兩個專業護膚品牌之一,但回妮維雅在中答國消費者的心中一直是「徒有其名」---有名牌沒效益。自1994年在華合資建廠後的六年中,作為中檔護膚品牌的妮維雅在中國一直處於旁氏、玉蘭油等同檔位強勢品牌的擠壓之下,無法進入主流化裝品之列。但2001年的報表顯示,妮維雅在中國不聲不響地小步快跑,每年都以50%的速度實現著增長,並且已經開始盈利了。與妮維雅的扭虧相映的是同樣在中國市場上拼殺了多年的另兩家德國日化企業,漢高和美潔時,當初都曾風光一時,但德國人傳統和固執的經營方法似乎在這塊土地上難以再續傳奇,很快就被寶潔、聯合利華等擅用本土策略的跨國巨輪及土生土長的本地品牌所淹沒,而漸行漸遠。而同為德裔的妮維雅在全球化中看重區域性差異,因地制宜地制訂產品和行銷策略正是它漸入佳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