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

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1-20 22:53:59

㈠ 說說你對會展概論這門課的期望和建議

會展是會議,展銷,大型活動等集體活動的簡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間內,由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者不定期,制度或者非制度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群眾性社會活動。
組成:會展展銷活動,國內國際會議,體育盛事,文化活動、大型節慶活動、民俗風情。

會展業是指利用各種會展資源,以會展場館設施為條件,為社會提供會展活動策劃,組織,場地以及配套設施和其他各項服務的經營單位 機構的集合

展覽是一種特殊的流通媒介 展覽是一種既有市場性也有展示性的經濟交換形式。

會展的特點 綜合性和集聚性(時間的短暫性 激烈的競爭性 功能的輻射性) 科學性和前瞻性(科學性 時尚性 前瞻性) 直觀性和藝術性 互動性和交流性 國際性和文化性

歐洲會展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銷售功能階段 2客戶營銷階段 3客戶管理階段

會展業產生的條件 1相應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人才資源 科學技術 組織管理能力) 2區位條件和經濟實力 3制度條件和政治形勢

會展活動最早出現在希臘,希臘最初的集市是交換買賣奴隸的集市。德國萊比錫博覽會號稱最古老的博覽會,始建於1165年,1894由傳統的集市轉變為樣品博覽會,1918年發展成為工業技術博覽會。1798年,法國政府舉辦了「共和國工業產品展」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組織的國家工業展覽會。1851年英國舉辦了世界規模的「萬國工業大展覽會」被稱為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並被認為是現代展覽會的開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綜合性質的貿易博覽會獲得很大發展,成為展覽的主導形式。

中國會展活動的發展:1905年北京「勸工陳列所」1909年武昌「武漢勸業獎進會」 1910年南京「南洋勸業會」1921年南京「商品陳列所」1926年上海「中華國貨展覽會」1929杭州「西湖博覽會」 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解放區1937-1949間舉辦過74個展覽會

中國會展業發展特點:中國展覽會總體向大型化,專業化發展 中國會展業經過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發展,到1987年進入了定期化階段。 1展覽會類型與數量日趨增多 2展覽會質量逐步提高 3展覽會場館規模不斷擴大 4展覽公司越來越多

全球知名展覽會中國4個:北京的機床展,紡機展,冶金鑄造展,印刷展 廣州照明展

2003年在中國舉辦的各類綜合和專業性貿易展覽會,交易會數量已達2600多個,展覽館總面積達到543萬平方米,2003年僅上海舉辦展會就260個。

當前中國出現南北東三大「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洲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圍繞上海出現的「長三角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

截至2003年,中國有展覽場館158個。實體展覽的現場感,對美和個性的藝術表現力是虛擬展覽所無法模仿的。

綜合性展覽是指全行業或數個行業的展覽會,也被稱為橫向展覽會。專業展覽會是指展覽某一行業甚至某種產品的展覽會。

國際展覽局規定的國際展覽會的標准:20%以上的參展企業來自國外,20%以上的觀眾來自國外,20%宣傳費用使用在國外。 國際展覽會被認為是開拓國外市場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

國際展覽聯盟(UFI)的分類標准:綜合性展覽會 專業性展覽會 消費性展覽會

美國展覽會分類標准:禮品展 玩具展 五金展 汽車展 遊艇展 計算機展 成衣展 時裝展 食品糖果展 消費電子展 工業電子展 電器用品展 運動器材展 文具展 酒店餐廳用品展 紀念品展 辦公用品展 雜貨展 贈品展 處理品展,共20類。英國16類。

會議分類標准:根據性質可分為正式與非正式會議;根據會期間隔是否穩定可分為定期與不定期召開的會議。

我國國際會議標准:參加會議的代表來自於3個以上國家,國外會議達標參加的人數超過10人。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國際會議標准(ICCA):會議是系列性的,至少在3個以上國家輪流舉辦 參會人數不少於50人。

國際節日與活動協會把活動分為:大型活動、小型活動、藝術節日、體育盛事、展覽會或交易會、公園和遊憩相關的活動、城市相關活動、會議及觀光活動。

交易會是指進行商品交易的大型活動,既可定期舉辦,又可不定期舉辦。博覽會一般指規模龐大,內容廣泛,參展企業和參觀者眾多的展覽會

展覽是一種特殊的流通媒介,是在固定或一系列的地點,特定的日期和期限里,通過展出達到產品,服務,信息交流的社會形式。

在市場經濟中,流通媒介或渠道的劃分標准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最具市場性的流通媒介是商品交易所、期貨市場、展覽。

中國內地展覽館的投資模式:1政府投資 2政府與民間合資 3私人投資 完全由民營資本投資興建 4股份公司 包括中外合資形式

中國內地展覽館經營模式:1官建官營 2民建民營(商營)3官民合營

中國內地展覽館業務經營模式:1單純租場地 2租場地與辦展覽的混合型 3租場地和服務相結合 4租場地和做商業相結合

澳大利亞國際貿易發展中心提出的忠告:1展出前確定業務目標 2展前要仔細的懸著和研究銷售市場 3確定參展商品 4充分做好展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5了解展覽會的全部具體需求 6選派熟悉情況 可以做主的人去赴會

在國外舉辦展覽的方式:租用攤位、租用整個場館或部分場館、自設場館及獨自舉辦展覽

展賣品出售方式:1自銷最能取信於觀眾 2同當地經銷商或代理商合作經營 3將展賣品賣給當地的經銷商代理

會議的基本要素:會議議題、主辦者、承辦者、與會者、會議時間、會議地點、會議保障

集會是會議的一種形式。集會的權利被現代社會視作人權民權的體現之一。

國際會議承辦方式;1會員國輪流主辦 2地區性輪流主辦 3競標方式

爭取國際會議的條件:直接條件1會議要的各種硬體設施 2餐飲安排 3交通運輸 4專業人才 間接條件1文化旅遊資源 2政治穩定 3經濟繁榮 4治安良好 5地理位置 6語言 7爭取承辦地的本地支持

英國大學住宿接待聯合會是一個營銷聯合機構,其成員包括英國各地的68所大學 英國各大學在會議市場上每年的營業額40億-50億英鎊

APEC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APEC組織機構是高官會,部長級會議,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一套制度化的議事和決策機構。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1993年11月20日在美國西雅圖舉行。APEC的2001上海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多邊國際活動。上海市領導人對大會各項准備工作的要求:優美的市容 優良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

大型活動的特點(簡答):1有一定的主題 2有嚴密或者鬆散的組織 3大量的人流聚集在相對較小的空間里,特定時間,地點的人口密度很大 4參加者來自不同社會層面,涉及不同階層 5吸引眾多媒體進行追蹤報道 6影響面廣泛

2004年11月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落幕

節事風險管理的暴力犯罪類型:1節事暴力犯罪 2節事投機犯罪及非暴力犯罪 3節事自我傷害犯罪

人群分類:1隱匿人群 2攻擊性人群 3逃亡性人群 4宴樂性人群 5禁止性人群 6叛逆性人群

會議展覽產業鏈基本環節:會展展覽經營(主辦機構)——展會館服務(展館會館)—工程設計製作(工程公司)---延伸服務(的主體供應商和服務商)--參展商買家(最終客戶) 在產業鏈外部 存在一個產業鏈的支撐體系

達沃斯是世界經濟論壇的舉辦地 博鰲是亞洲經濟論壇舉辦地 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博覽會在漢諾威舉辦 柏林的博覽會主要有「綠色周「(農業與食品業具有世界意義的紐倫堡國際玩具博覽會)

德國會展業的特點:1全世界重要的150個專業展覽會 有120個是德國舉辦 世界10大知名展覽公司 有6個是德國的

美國的奧蘭多年均舉辦展覽625個

美國會展業的特點:1展覽場地的所有者與展覽會的組織者截然分開 2美國展覽會的國際化方面不及歐洲 3參展商與展覽會主辦者的重新簽約率下降 4同一時間或地點舉辦的套展增多 5展覽會中的會議越來越少 6新展覽會增長勢頭減弱 新投資運營的展覽越來越少 7展會按行業劃分趨勢分明 8展會表現出良好的聯合趨勢 9展覽會的整合加強 10參展商簽約的預留時間縮短

法國每年舉辦1400個展覽會和100個博覽會 真正的專業展只有120個左右 法國的主要展覽公司共同組織了法國國際專業展促進會

澳大利亞整個展覽行業每年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約23億澳元收益 澳大利亞共有展覽場館107家 展覽會的主辦機構106個 共舉辦大約360個展覽會 展覽服務性機構120家左右

新加坡的國際展會規模居亞洲第一位 在世界第六位 展覽及獎勵旅遊達5000次

香港贏得了「國際會展之都」美譽 香港每年舉行的大型展覽活動超過80項 每年在香港舉辦的大型會議超過420個 被評為「全球最佳會議中心

香港成功的因素(簡答)1產業依託 2市場需求 3軟硬體的配合 4展會定位 5運行機制

台灣 2001年舉行了93個國際或區域性專業展覽 地區展覽的內容:機械 高科技 輕紡 建材 汽車 作為指導行業中的中介組織比較規范的有 台北展覽與會議同業公會

北京 會展特點:1注重國際名牌展覽 2展覽會以經濟技術類為主(占總數70%)3北京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作用大(1998年成立)

上海 2003年上海市舉辦了330多個展覽 上海每年召開包括國際商會年會 環太平洋論壇年會 亞太法官年會 國際引航員大會等700多個國際性會議

㈡ 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與作用是什麼

物流樞紐。

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物流樞紐地位也十分顯著。廣西是中國惟一一個與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廣西有637公里的邊境線、1595公里的海岸線,在中越邊境一線;

廣西擁有12個邊境口岸和25個邊貿互市點,其中友誼關、憑祥、東興、龍邦、水口為國家一類口岸。

東南亞至南寧的各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000多公里,沿北部灣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海上良港,既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出海口,也是距離東南亞最近的港口,東盟國家的商品可以從這里走向"泛珠三角"九省區。

2003年,廣西與越南貿易進出口總額6·66億美元,佔中國對越南進出口總額的14·4%,占廣西外貿總額的21%。廣西在對越經貿合作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程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2)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廣西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1、直接拉動經濟增長。

首當其沖的是投資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為了推動具有18億人口、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盛會,這就需要高質量的相關配套建築設施、商貿設施、交通設施、通訊設施、環保設施等等;

其次是消費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將吸引人數眾多的海內外客源到廣西尋找商機、洽談合作、考察學習,強力刺激消費進而拉動廣西經濟的快速增長。

2、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中國─東盟博覽會還將成為廣西各商家、各產業開拓視野的窗口,把握商機和感受競爭的教育過程,熟悉和運用國際慣例和先進經營管理方法的實踐平台。

3、加速生產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寧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

廣西所具有的發展大通道經濟的優勢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定址南寧所帶來的利好因素,將大大提升廣西整合全區生產要素的速度。

㈢ 南職職業技術學院有什麼專業

學校開設有10個二級學院,50多個高職專業,,其中國家級精品專業1個,機電一體化、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室內設計技術、應用泰語、軟體技術等6個專業是國家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

1、公共管理學院:體育服務與管理、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傳媒策劃與管理、社區管理與服務。

2、機電工程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新能源應用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控制。

3、建築工程學院: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工程造價、建築工程管理、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設計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物業管理。

(3)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84年的南寧職業大學,1999年與南寧市廣播電視大學、南寧市教育學院和南寧市建設技工學校、南寧師范學校合並更為現名,2009年12月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24萬余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9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26萬余平方米,有固定資產總值10餘億元。

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8億元,有9個二級學院,開設68個高職高專專業,圖書館紙質圖書總數90.9萬冊,電子圖書總數5040GB,教師916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6147人。

㈣ 聊聊熱門話題

《沉迷網路,害處多多》
網路這一詞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的確,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網路又像撲朔迷離又芬芳四溢的花叢,讓人情不自禁的被吸引過去,不願出走;又像一張最具有粘性的蜘蛛網,一旦碰上,多數人迷失其中不能自拔,有的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我在報上看到這么一則消息:有個12歲的學生,原本聰明伶俐,品學兼優,曾榮獲河南省首屆中小學生計算機網路知識競賽一等獎。但自從在網吧迷上網路游戲之後,成績便一落千丈,身體狀況也急劇下降,精神萎靡不振,性格暴躁古怪,如同走火入魔。 每天一放學,他就往網吧里鑽,雙休日則更是無所顧忌,全天泡在網吧,有時還和同學們在網吧里「包夜」,十分痴迷。住校期間,他的生活費沒幾天就花完了,缺錢就編各種理由向家裡要。如果要不到,他寧可在網吧里看別人打游戲,也不願讀書。這樣,他每月都要在網吧里花上兩三百元。錢從哪裡來?他先是在家裡面背著父母取錢,後來發展到在社會上去偷去搶,終於被送入了工讀學校。
因此,在我看來,我們小朋友自身,應該正確認識網路,能利用網路信息幫助學習,同時能認清過度迷戀的危害。不要沉迷於游戲中不可自拔,既影響健康又影響學業。
我還在報上了解到一位專家說過這樣一段話:由於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缺乏分辨力和自控力,很容易迷失於網路的陷阱,而且未成年人缺乏自製力,對各種新生事物的優劣本質還缺乏足夠的識辨能力,往往被萬花筒般的網路世界搞得眼花繚亂,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所迷惑,或是過度沉迷於游戲,從而對自己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而又由於大多數網吧惟利是圖,放縱甚至引誘未成年人接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導致時常有悲劇發生。
所以,我們小學生不能沉迷於網吧,沉迷於網路游戲,上網時一定要節制,最好做一些對學習有用的東西。這樣才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㈤ 請問紅酒的銷售模式是什麼,怎麼樣能打入市場呢

你好我現在也在做紅酒代理。曾經是一名調酒師。我是做品牌的很容易進市場。但是假的太多。現在客戶聽到我的品牌就怕。如果向你說的品質OK那完全大有前景。你可以進入西餐。KTV和上檔次的中餐。其中最有潛力的是KTV但是你的銷售價格不要太底或者可以說高了都沒事。因為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把開瓶費抬高,這樣服務員才會很買力的給你賣酒。。我對業務員的培訓不太經驗大都是讓他們自己發揮。但是要給他們一定的壓力來帶給他們動力。
對他們的業績我可以給你個,參考不要一口價說多少。
那樣會讓他們沒動力。我是給他們分級別來算的比如
業績1萬下我給2個點達到2-4萬我給4個點8-10萬我給10個點能做到這么多業績差不多都是一個業務員的頂級了。
希望你成功

在探討國產葡萄酒高端產品之前,有必要對什麼樣的葡萄酒才可稱之為「高端產品」給出一個范圍明確的定義。從普通意義來講,在任何一個行業,價格貴、高消費被人們稱為高端消費,其中的載體就是高端產品或者服務。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消費透明度的提高以及理性消費趨勢的上升使消費者有「高價格並不代表高品質」的認知,加上近年來個別大型葡酒企業發生的不良事件極大程度挫傷甚至打破了部分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產品的信心。因此,葡萄酒高端產品應定義為:既能夠做到高價格與高質量的和諧統一,還能夠滲透品牌文化,葡萄酒消費者在享受到「物有所值」的產品同時,更多的將是去體會產品和品牌所帶來的精神層面的愉悅感受。

營銷傳播暢銷書《定位》作者之一阿爾·里斯在一次激情演講中曾說:「價位高不是壞事。對特定的目標消費對象而言,如果勞力士便宜的話,佩戴它就沒有尊貴身份可言了。」對於葡萄酒企業來講,如何讓自己的高端產品成功實現銷售,就需要設計一套適合於自身的營銷策略。我們將從以下5個方面來探討葡萄酒高端產品的營銷策略。

1. 概念營銷策略

根據「定位理論」,企業要將自己的品牌形象差異化,就需要在消費者頭腦中占據一個特定位置。定位的核心是確定訴求重點,向有效的目標消費者,而不是龐雜的大眾展示商品的賣點,盡管這會帶來受眾規模的縮小,但是有效到達指數的大大增加在進行數學演算後證明仍然優於那種不計成本,盲目一氣的「鋪攤子」策略;同時,對於目標消費者的准確界定,為經營者開展更有效的雙向溝通和接觸管理創造了條件,同時降低了廣告訴求重點的難度且使之更具針對性,營銷效果也因此可以被更准確地預測和把握,做到「有的放矢」。為此,企業可以挖掘創造出「概念」來讓消費者聯想到自己的品牌,通俗點說,可以理解為就是給自己的產品尋找「賣點」。

當然,中國葡萄酒行業從市場伊始階段,各個品牌巨頭就是各種概念的鼓動者和推崇者,而每一次新概念的推出都是高端酒向市場索取高價格的理由。葡萄酒概念產品的推出可以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第一,為自身有效區隔目標市場找到宣傳上的USP(獨特銷售主張);第二,為企業推出新產品、創造新利潤提供了渠道;第三,為進一步推廣紅酒消費文化做出了貢獻。在已經瑞香市場的葡萄酒概念中,有的概念是針對釀酒葡萄產區的,例如煙台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雲南紅在雲南彌勒產區的「全球第一榨」、「蓬萊·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昌黎的「中國干紅葡萄酒城」和懷來的「中國葡萄之鄉」等等;有的概念是針對產品特色的,例如陳釀、窖藏、窖釀、年份酒、庄園酒、酒庄酒、老樹葡萄、樹齡、橡木桶干紅和小產區酒等等。這些概念的創造和傳播,都為紅酒企業的領航品牌創造出了一輪又一輪的利潤貢獻。

2. 個性化定製策略

所謂「個性化定製」是指企業在大規模生產的基礎上,將每一位顧客都視為一個單獨的細分市場,根據個人的特定需求來進行市場營銷組合,以滿足每位顧客的特定需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不僅僅滿足於達到規定的質量標准,而是要求滿足個人的需求與期望,實現差別消費。

目前,葡萄酒生產企業採用的定價方法是「認知價值定價法」,即作為定價的關鍵,不是賣方的成本,而是買主對價值的認知。認知價值定價法的關鍵是准確地確定市場對所提供價值的認知。而個性化定製酒,對於目標消費群體來講,所具有的不普遍性、不易接觸性和稀缺性,加之高端葡萄酒主流消費群是價格不敏感型的消費者,也使得索取較高的價格成為可能。業內的個性化定製模式,發端於2003年張裕針對高端市場推出的整桶訂購。在該模式下,高端目標消費者可以在葡萄品種、年份、外包裝以及瓶標等方面作出自己喜歡的組合。當然,個性化定製酒的價格也讓普通消費者望而興嘆,每桶(300瓶X750ml)售價8萬元人民幣,張裕至今銷量累計已達300桶。其中2004年,銷售93桶。2005年3月12日,張裕在廣州宣布,中國首個酒庄俱樂部「張裕·卡斯特VIP俱樂部」正式投入運營。以俱樂部為形式,以文化為內核,與消費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通過專業服務、體驗消費的個性化定製酒為高端紅酒的營銷模式開辟了一個新的渠道,對其他紅酒企業同樣具有參考價值。例如針對一些公司開發的婚慶專用酒過程中出現的用量小、印刷精確度等問題,完全可以用「百年好合」、「傾城之戀」等副品牌開發來實現個性化定製,不但可以涵蓋更大范圍的目標消費群體,而且能夠很好地解決一些由於銷量少而產生的成本增加問題。

3. 子品牌、副品牌開發策略

一般來說,當企業旗下的產品線類型相關度不是很大,或者企業為了使消費者區分同一品類、不同檔次的產品時,可以採用在統一的企業品牌下開發不同子品牌的多品牌策略。如瑞士鍾表根據不同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而推出的高端品牌「勞力士」、「歐米茄」,中端品牌「浪琴」和低端品牌「梅花」、「英納格」等。如果企業在產品開發時,採取主品牌不變,而在主品牌之後為新產品添加一個新的名稱,稱為副品牌開發策略。

每個主品牌都會有其特定的個性和文化內涵,葡萄酒企業向市場受眾傳播時尚感、歷史感、親和感、神秘感、綠色感等一系列品牌形象,但隨著目標消費群體的進一步細化,可以盡量用「子品牌」 或者「副品牌」把不同的消費者群區分開來,為每一個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一個恰如其分的「品牌」,這樣更能滿足不同顧客群的心理需求。主品牌可以給予副品牌權威性的保護與支持,而副品牌又能夠為主品牌添加新的品牌內涵,從而提升和完善企業的品牌形象。

從目前行業發展來看,由於受到行業規模、企業實力、市場成熟度等因素的影響,子品牌開發由於投入的宣傳費用太大而顯得不是很現實。所以,副品牌開發策略不失為成熟品牌推出高端新產品、大眾品牌切入高端市場的一種選擇。同時,也可以作為低端品牌切入高端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形象的手段。目前,市場上運作比較成功的副品牌主要有張裕·解百納、張裕·卡斯特、煙台長城·紅色庄園、華夏長城·A區等有主流成熟品牌所開發的高端產品。副品牌的命名往往通俗,聽起來順耳,易於流傳。例如張裕公司的「卡斯特」、「解百納」、「一品天然」長城葡萄酒開發的「神州風情」、「紅色庄園」、「綠色庄園」都可以作為很好的副品牌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起到豐滿主品牌的作用。另外,諸如「國色天香」、「出水芙蓉」、「紅顏知己」、「月亮老人」等等富有充分聯想空間的名字都可以作為成熟葡萄酒品牌的副品牌名稱來開發。

4. 商務、政務宴會推廣策略

「零號媒介」的口碑,被現代營銷人視為具有病毒特色的營銷模式,是當今世界最廉價的信息傳播工具,也是可信度最高的宣傳媒介。麥肯錫公司駐倫敦管理營銷專家Renee Dye和同事在研究50個營銷案例後發現,利用口碑營銷製造爆炸性需求有一定規律可循:體驗營造口碑、用故事樹口碑、知識提升口碑、服務影響口碑等。在此過程中,要實現口碑傳播的范圍最大化,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消費的示範作用,通常每個社會階層的人都會向上一個階層或者更高的階層看齊。所以,通過有選擇地培養「意見領袖」,讓品牌有故事可講,進而影響到更大范圍的目標消費群體。

高生活品位、時尚穩重的政務、商務人士一方面作為高端紅酒的重度消費群體,另一方面還兼具「意見領袖」的特徵,高端紅酒通過贊助或者冠名商務、政務宴會的營銷手法,既可以通過事件本身來聚集眼球,又可以影響並培育出自己品牌的「意見領袖」,最終在市場實現最大化的品牌影響力。在此方面的投入和努力上,領軍品牌一直是不遣餘力的。例如,2005年10月18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Top Marques Shanghai)上,除頂級跑車、豪華遊艇、全球限量版珠寶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外,長城葡萄酒旗下美品——華夏葡園B區干紅作為展會惟一「中國禮物」,被隆重贈送給這些國際奢華品的企業名流。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商務、政務場合的酒宴指定專用酒中,都有長城葡萄酒的頻繁曝光,例如APEC財長會議、北京申奧紫禁城三大男高音演唱會、中國金唱片獎頒獎盛會,《英雄》首發式、上海國際藝術節、大連國際服裝節、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夏系列發布會、義大利巴洛克光雕藝術展、法國國際廚皇美食會授勛慶典和東盟博覽會等等。2005年10月,張裕·卡斯特酒庄酒成為「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 宴會惟一指定紅酒。2005年6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UCLG)大會暨世界市長論壇」上,張裕成為宴會惟一指定紅酒。而在2004年6月份,張裕贊助了「傑克·韋爾奇與中國企業領袖高峰論壇」,2005年4月還成為「2005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宴會用酒。「王朝」酒被指定為國宴用酒,並且供應231個我國駐外使、領館。北京世界500強財富論壇、上海APEC會議論壇,「龍徽」葡萄酒都被選為唯一指定用酒或宴會特別用酒。

5. 文化營銷策略

從企業生存的外部環境與文化的滲透出發,文化營銷是指企業經營活動中,針對企業面臨的目標市場文化環境採取的一系列文化策略,以減少或防止經營文化與異域文化的沖突,進而使營銷活動適應和融合於當地文化的一種營銷方式。另外,從企業產品與文化的融合入手,文化營銷是有意識地通過發現、甄別、培養或創造某種核心價值觀來達成企業經營目標的一種營銷方式。盡管這兩種觀點強調的營銷策略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強調文化在營銷中的作用,實質上都是充分運用文化力量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市場營銷活動。將文化融入營銷,核心在於創造新型的文化價值鏈,以文化的親和力將各利益關系群體緊密地結合起來,發揮協同效應,增強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

對於國內葡萄酒品牌來說,文化營銷所要圍繞的中心將是葡萄酒消費文化的推廣和品牌文化的傳播,因此在廣告宣傳、事件營銷、包裝設計、產區營銷、工業旅遊和渠道培訓等方面上國內紅酒品牌企業還是有不少的可圈可點之處。在廣告宣傳中,有香格里拉的「一支好酒,來自天籟」、張裕的「傳奇品質·百年張裕」;在酒表設計上,有「雲南紅」的清純傣族少女、翩翩起舞的蝴蝶、帶著晨露的葡萄、椰樹、大象等渲染出雲南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在工業旅遊方面,有煙台張裕和秦皇島華夏長城的成功樣板;在渠道培育上,有眾多紅酒企業定期、不定期的品酒鑒賞、圖片展覽、免費品嘗等推廣活動。離我們最近的案例要數2005年10月15日的「張裕·卡斯特酒庄體驗之旅」。該活動由「串串葡萄妙手摘」、「滴滴新酒親手制」、「酒庄公主嬌姿展」和「百年歷史回首望」四個環節組成。活動以遊客親身體驗釀酒樂趣、評選首位「張裕·卡斯特酒庄公主」以及感受歐洲葡萄酒庄傳統文化為主要特點,這是國內首次盛大葡萄酒酒庄慶祝豐收活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名遊客參與其中。

總的看來,中國葡萄酒品牌要想在新的一輪競爭中,取得不俗業績。切入高端市場的競爭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尋求、挖掘出一套適合於自身企業高端成長的營銷策略,將是需要我們在競爭中堅持、在堅持中改進、在改進中成熟的必由之路。
http://www.ggttz.com/ViewInfo.asp?id=313
參考資料:http://www.ggttz.com

㈥ 東盟博覽會2020舉辦時間

從中國抄—東盟博覽會秘襲書處獲悉,第17屆東博會確定於2020年11月27—30日在南寧舉行。

第17屆東博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將同步舉辦實體展和雲上東博會。同期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多場高層論壇、貿易投資促進活動及多平台多渠道的直播活動,進一步暢通「南寧渠道」,實現推動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邁上更高水平、取得新成效的目標。

(6)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定位

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圍繞《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雙向互利為原則,以自由貿易區內的經貿合作為重點,面向全球開放,為各國商家共同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內容

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

特色

1、進口與出口相結合,以進口為特色,強調對東盟市場開放,做東盟商品進入中國的橋梁。

2、投資與引資相結合,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特色,做中國企業投資東盟的平台。

㈦ 東盟博覽會帶給廣西什麼好處

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抄農業展搭建企業交流平台

9月21日—24日,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農業展在南寧舉行,本屆東博會農業展從廣西展覽館移址到廣西農業會展中心,展覽規模也由1萬平方米擴大至2萬平方米。

本屆農業展繼續集中展示中國和東盟各國的農業精品,涵蓋漁牧產品、優質水果、綠色農產品及食品、電子商務、茶葉和東盟特色咖啡及食品等類別。展會期間將舉辦農業展示交易、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新技術新品種推介會等活動,為參展參會企業提供更多資訊,創造更多商機。

記者在現場看到,農業展的參展商已經由過去追求單產的個大、量多來吸引眼球,轉變為主打綠色、生態、有機、富硒、可溯源農產品。「說明消費者更關注綠色生態的農產品。」天峨縣岜暮鄉大甲村管水家庭農場負責人韋剛告訴記者,他銷售的每一個柚子都有一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識,消費者隨時可以查詢產品的相關信息。

在本屆農業展上,不管是水裡的生蚝、樹上摘的柚子,還是一塊塊牛肉,每一個產品上都有一個可溯源的二維碼供消費者查詢,產品自帶的「身份證」能讓消費者吃的更放心。

廣西雲溯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參加了此次東盟博覽會,與各界人士開展了深層次交流。

㈧ 一帶一路對廣西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一帶一路廣西的定位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廣西將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合作」的原則,不斷完善和優化利用外資的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創新:

一是加強先進製造業合作,特別是在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節能環保、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二是開展金融、港口物流等領域合作,充分利用廣西正在打造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千萬標箱大港和建設區域國際航運中心的機會,開展金融創新和港口物流合作,構建港口城市合作網路。

三是攜手開拓國際市場,發揮和拓展「南寧渠道」的作用,共同開拓東盟市場,拓展全球業務,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四是參與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廣西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園區體系,並在積極打造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開發開放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8)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是開放性、包容性區域合作倡議,而非排他性、封閉性的中國「小圈子」。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

「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正是基於這種認知與願景,「一帶一路」以開放為導向,冀望通過加強交通、能源和網路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

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以此來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

㈨ 南寧東盟博覽會。具體是干什麼的啊·具體給什麼樣的人乾的啊~都買些什麼啊

中國-東盟博覽會(China-ASEAN Expo 簡稱CAEXPO),簡稱東博會,由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倡議,由中國和東盟10國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家級、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舉辦。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境內由多國政府共辦且長期在一地舉辦的展會之一。以展覽為中心,同時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活動,搭建了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的平台。

定位

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圍繞《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雙向互利為原則,以自由貿易區內的經貿合作為重點,面向全球開放,為各國商家共同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特色

1、進口與出口相結合,以進口為特色,強調對東盟市場開放,做東盟商品進入中國的橋梁。

2、投資與引資相結合,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特色,做中國企業投資東盟的平台。

3、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相結合,以旅遊服務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讓為切入點,培育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

4、展會結合,相得益彰。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博覽會同期舉辦,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兩會」期間,既有實實在在的經貿活動,又有政府、企業、專家學者的相互對話與交流。

5、經貿盛會與外交舞台。博覽會既是一次經貿盛會,又是一次多邊國際活動,增進了了解,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東盟睦鄰友好、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宗旨和意圖,務實地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入發展。

6、經貿活動與文化交流相結合。博覽會期間同時舉辦「風情東南亞」晚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晚會、「中華情」晚會、高爾夫名人賽、「網球之友」名人賽、時裝節、美食節等,五彩紛呈的文化體育活動穿插其間。

(9)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發展

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邊召開的第六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共同啟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

根據《框架協議》,2004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先期成果「早期收獲計劃」開始實施。

2004年11月,中國和東盟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機制協議》,標志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入了全面啟動的實施階段。

2005年7月,《貨物貿易協議》實施,中國與東盟對7000種商品互相開始降稅。自2007年起,又進行了第二階段降稅。中國降低了5375種產品的關稅,對東盟的平均關稅由8.1%下降為5.8%。東盟各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到2010年,中國和東盟老成員國的絕大多數產品關稅將降為零,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中國與東盟四個新成員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則在2015年將雙方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降為零。

2007年7月,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實施,標志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向前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為如期全面建成自貿區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中國和東盟正在進行自由貿易區投資談判,有望取得新進展。

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將擁有19億人口、接近6萬億美元GDP、4.5萬億美元貿易總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啟動以來,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增長迅速。2004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到1059億美元,提前一年實現了突破1000億美元的目標。2005年、2006年雙邊貿易額每年凈增近300億美元。

2007年達到2025.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9%,提前三年實現了突破2000億美元的目標。2008年,雙邊貿易額達23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9%。

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中國—東盟自貿區為依託。自貿區建設的成果為博覽會持續發展提供了內在的市場動力。同時,博覽會為企業分享自貿區建設成果,進一步開拓市場,提供了難得的好平台。

㈩ 泛北部灣經濟開發區有哪些城市,總面積多大國家投入多少資金

以下資料會對你有所幫助

泛北部灣無疑是世界港口富集區,區域內東盟國家共有各類港口100多個,其中印尼40多個,馬來西亞33個,越南43個,菲律賓24個,以北部灣和南海連成的海域為中心呈馬蹄型分布,其中越南的胡志明港、海防港、錦普港,馬來西亞的巴生港、民都魯港、柔佛港、檳城港,印尼的丹戎普瑞克港,菲律賓的馬尼拉港、新加坡港等,都是年吞吐量超過千萬噸的大港,新加坡港更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

泛北部灣中國區域港口涉及廣西、廣東、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廣西的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廣東的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區域內最重要的港口,躋身世界前三名。

如此眾多的海港,加上大量內河港,作為泛北部灣地區經濟通道的重要節點、產業基地和產品配送中心,對亞太經濟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同時,數量繁多的港口之間,存在著多層面的競爭,為爭當所在地區的航運中心或經濟樞紐,這種競爭甚至呈現白熱化狀態。

競爭的最低層面為局部范圍的港口之爭。最突出的莫過於多年來廣西北部灣防城港、欽州港和北海港。由於共同具備「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的地域特點,為爭奪貨源一直明爭暗鬥。鐵礦石一直是北部灣港口的大宗貨源,防城港以30元/噸的價格承接業務時,其他兩港甚至以這一價格的一半與貨主簽訂合作,搶攬貨源。這種競爭直接影響到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定位,從而波及沿海產業布局。為爭集裝箱,上馬集裝箱碼頭,為了不讓散貨流失,興建散貨碼頭,各個港口變成典型的「小而全」,這種功能混雜的港口設施雖然缺乏專業服務性,卻成為各地對外招商的「優勢」,使得產業布局混亂,不能按照地方特色和資源稟賦發展。

競爭同樣也存在於省際之間。廣西三港內部惡斗,同時三港與毗鄰的湛江港也存在角逐,由於貨源地雷同,服務對象一樣,廣西北部灣港口與湛江港的公開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防城港工作人員說,每年在西南各地聯系貨源,廣西廣東的人常常碰到一塊,互相間「躲躲閃閃」。廣西「三港合一」的消息傳出時,在湛江港一些人員眼裡,成了一種「聯手」對付湛江港的對策。

更高層次的競爭出現在國家之間。由於泛北部灣地區港口距離不遠,相鄰國家的港口往往就成為競爭對手。面對新加坡港口的繁榮,隔海的馬來西亞就大興土木建設巴生港,希望將到新加坡港卸貨的馬來西亞貨輪拉回本國港口。

這種競爭,在一定階段,無疑對促進港口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能力增強,但到了一定程度後,其負面效益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變得扁平,產業格局、供應鏈的架構重組,對港口通過能力以及港口對資源的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專業化的港口服務成為全球航運越來越強的需要,那種以我為主,各自為政的港口發展顯然與之不相適應,已成為對經濟發展的阻礙。馬來西亞的巴生港作為東盟國家第二大港,與新加坡港的角逐更加激烈。

——多種因素制約泛北部灣港口合作

專家認為,泛北部灣港口可劃分為北部灣港口群、馬六甲海峽港口群、菲律賓沿岸港口群。三個港口群目前主要功能各不相同:廣西北部灣港、廣東湛江港、海南的港口和越南海防港、硯港、胡志明港等呈「S」型分布的北部灣港口群,以大宗散貨吞吐為主,集裝箱比例逐年上升;新加坡港和馬來西亞、印尼的部分港口呈帶狀分布,形成馬六甲海峽港口,是傳統的集裝箱大港聚集區域,以集裝箱運輸為主;菲律賓沿岸港口群基本呈帶狀分布,與馬六甲海峽港口群呈平行分布,港闊水深,但內陸交通系統不夠完善。

與世界其他大洋海岸的港口「步調一致」相比,泛北部灣港口的整合遠為復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經濟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使得港口資源作為國家經濟重要支柱的基礎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除了新加坡、香港等少數港口,到目前大部分仍然屬於中小型的港口。

在東盟10國中,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十分突出,既有發達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和相對較好的泰國、菲律賓、印尼,還有正在崛起中的越南,而緬甸、柬埔寨、寮國則明顯滯後。經驗表明,處於經濟不平衡狀態的地區,先行者為了保持優勢,後來者為了迎頭趕上,使得競爭往往大於合作,在港口建設上著眼於「求全」而不是「求專」,參與合作分工往往讓位於短期競爭的需要,幾成必然。

除了經濟不平衡,泛北部灣地區的港口合作,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一是歷史上國與國之間存在的領土、領海爭端;二是民族、文化、宗教的沖突;三是作為資源富集地,外部政治、軍事勢力的介入,這些因素在不斷變動的國際政治格局中,容易造成局部不穩定;四是一些國家內部政治矛盾激化,影響對外合作。

東盟各國在政策和法律的制訂和具體實施管理中,存在較大差異。而對於提供貨物集散服務的港口而言,流暢的物流鏈,恰恰在信息、技術標准及海事、保險、司法等服務上要求相互緊密銜接。一些專家預測,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海事貿易在2020年的規模將是現在的三倍。技術的發展、貿易的模式、戰略、航運議程、路線,對於港口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調整港口結構,進行合理定位,實現功能互補和協調發展,促進港口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成為泛北部灣港口的共同要求。

——以新模式推動「港口一體化」

隨著競爭加劇,泛北部灣區域各港口正在尋求制訂共同的「游戲規則」,同時,大型船舶增加,港口信息化服務發展,為港口合作也提供了條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區域內貿易發展,成為各港口的共同要求。

泛北部灣港口群目前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首先是政治秩序比較穩定,「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意識形態,泛北部灣各方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中國-東盟關系不斷發展,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在應對公共安全、維護地區穩定和促進區域合作等方面達成了廣泛共識,合作領域日趨廣泛,合作機制日臻完善。

區域內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推動合作的動力之源。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推進,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快速增長,2006年達1608億美元,預計將提前於2008年實現2000億美元目標。區域內各方合作願望增強,在連續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企業界人士普遍希望彼此市場更加開放,實現產業的對接。

區域內的局部地區已經看到了合作的趨勢。廣西今年將沿海三港組建國際港務集團,對港口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管理。廣西港口加強與深圳鹽田港的合作,加強與包括越南海防港在內的信息交流。一些港口通過互相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雙邊協調機構,加強了港口相關業務的合作。

專家認為,歐盟、北美兩大自由貿易區以及西北歐的丹麥-瑞典,都為跨國的港口合作提供了經驗。政府主導是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的基本保障,市場運作是港口發展的基本模式;加強宏觀調控是促進港口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實現港口一體化,有利於減少資源浪費,避免重復建設,防止惡性競爭,提高區域整體效益。

專家認為,泛北部灣港口群合作的重點領域應放在五個方面:一是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港口物流與海運安全,三是臨港產業開發,四是與海運相關的海洋環境保護,五是港口與海運安全。

對於政府主導,應成立區域性的港口協調機構,如泛北部灣港口群合作委員會,制訂區域內港口發展總體規劃,擬定具體合作政策,規劃合作項目,統籌各方利益,各國政府對於港口公共基礎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支持,鼓勵企業資產經營聯合,推進區域內港口多形式多渠道合作。特別是推進檢驗檢疫、海關、海事、邊防之間的相互聯合、協作,逐步制訂區域內統一的標准,簡化區域內貨物流動手續,提高效率。

在尋求泛北部灣港口合作中,探索新模式尤其重要,如自由港、國民待遇、統一關稅等制度。各國可以在重要港口劃出一定范圍,實行自由港政策;可以參照歐盟方式,在相互投資和人員就業方面給予國民待遇;還可以在業務合作中,採取一次進關,一次出關,不重復辦理報關手續;此外還可以建立關稅聯盟,相互結算,避免雙重征稅,減輕企業負擔

閱讀全文

與東盟博覽會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