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來做幼小銜接項目的市場定位呢
做幼小銜接項目的市場定位:
1、我覺得首先你要考察一下你的周邊的消費能力怎麼樣?在學校附近如何做生意在決定你走哪條路。
2、你可以想一下你旁邊為什麼有精品店、小吃、文具店、書店,肯定他們針對的學校這個市場。
3、你的位置如何,如果位置很好你可以開和他們同樣的店和他們競爭。
『貳』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策略與方法
一、制定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增強銜接意識
計劃是活動實施的依據,是我們有序行動的指南。基於此,我們在學期初通過研討制定了符合我園幼兒情況的幼小銜接工作計劃。並制定了各月活動安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努力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一步一個台階,逐漸把活動引向新的高度。幼兒的能力隨著活動的逐步深入也逐漸增強。
二、開展教育研究活動,加強日常生活管理,促進幼小銜接
1.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地生活,按時來園,不遲到。
(2)培養幼兒會獨立地穿脫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會做值日工作,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椅子等等。
2.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獨立意識
(1)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有條不紊,按時完成不拖拉。
(3)通過各種游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並鍛煉其意志、品質。
『叄』 簡述制定幼小銜接工作方案的要求
1、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2、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3、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准備。
『肆』 幼小銜接,如何在學校和小區周圍做好市場
1、我覺得首先你要考察一下你的周邊的消費能力怎麼樣?在學校附近如何做生意在決定你走那條路。 2、你可以想一下你旁邊為什麼有精品店、小吃、話吧、打字社 書店,肯定他們針對的學校這個市場。 3、你的位置如何,如果位置很好你可以開和他們同樣的店和他們競爭,永春網站建設用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促銷手段拉攏學生, 猛擊這里免費獲得網上價值萬元的創業教程4、如果你地方夠大,實力夠強,網吧應該很爽,在比如向生日蛋糕店、小飾品店、理發店、超市、凡是你要想哪個學校的學生都喜歡什麼,多和他們聊聊。
自己分析一下,什麼生意你最適合做。你擅長的,自然就是你容易收獲的。
『伍』 幼小銜接班有什麼好的經營技巧
幼小銜接班,直接關繫到孩子升小學的狀態。所以應該選擇正規的學習班。
這樣對孩子上學都會有幫助。
『陸』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教研活動方案
一、 案例背景: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為入小學打好基礎。」「幼小銜接」問題廣泛涉及到家庭、幼兒園、小學等教育機構,並直接關繫到兒童的健康成長,所以「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這一課題對大班幼兒及家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 案例描述: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孩子從幼兒園做小朋友,變為小學的小學生,角色變了,要求變了,家長的期望值也變了,孩子就會有諸多的不適應,為此,我們對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情商發展、學習適應性等教研內容進行了研討。
在大班年段的組織下,我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對大班幼兒的摸底調查、測驗、經驗總結、教師資料整理和認知辯論。
研討前的准備,分兩組進行,一組教師做好對孩子現有能力的摸底工作,另一組教師對幼兒園與小學兩類教育機構進行比較分析,最後綜合結果如下:
1、學習時間不一樣
幼兒園每天上午有1.5小時左右的集體教學時間,其它全是游戲,勞動,生活時間,小學每天有4~5小時的集體教學時間,較幼兒園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一樣
幼兒園強調一日活動的五交替,所以,活動動靜、強弱得當,適合孩子的特點。小學只有體育課,音樂課,活動課等才能讓孩子動起來,孩子就會坐不住。
3、幼兒園是以游戲為主要教學形式的活動,強調孩子的動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而小學有嚴格的大綱,教師要按教育計劃嚴格實施,所以,以聽為主,孩子就會覺得小學不如幼兒園,沒有玩具,沒有游戲,不好玩。
4、睡眠時間不一樣
幼兒園的孩子,白天可以園內午睡二個半小時,晚上基本上從8:30~7:00,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小學的孩子,有的因為借讀,擇校等種種原因,離學校比較遠,中午無法午休,再加上上學時間早(7:30),晚上有的孩子要做作業,睡得也較晚,所以,才入學的孩子常會無精打采,哈氣連片。
5、師生關系不一樣
幼兒園一個班教師是二教一保配備,每時每刻都有一位教師、一位保育員伴隨左右,隨時解決孩子的困難。而小學是一個班5、6位課任教師,一節課一輪換,課間往往無教師在班,孩子一旦有了困難,只有自己解決,所以常常擔憂一些以前不必擔憂的小事,如大便了怎麼辦?口渴了怎麼辦?………
6、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一樣
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只要孩子吃飯、玩好,長得白白胖胖就滿足了。到了小學,父母常會提出,作業要寫好,考試要100分等要求,孩子就會覺得爸爸媽媽以前很關心我,現在這樣要求,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因此,情緒受到影響。
另外,幼兒園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園,空手離園,無作業,無負擔。而小學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不得拖延,孩子也會不適應。
從以上兩類教育機構的差異,可以看出,它給孩子在身心兩個方面帶來了諸多的不適應,使孩子感到陌生、恐懼,學習積極性不高。
此外,大班教師對幼兒的自理能力、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進行了摸底、測驗,在全體教師的激烈辯論和共同商榷下,認為:
1、注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
(2)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脫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班級管理工作(班長、值日生),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2、 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1)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
(3)通過各種游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煉幼兒的意志與品質。
3、重視幼兒情商發展
(1)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幫助幼兒學會自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增強幼兒獲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師生關系中,要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的主體。
(3)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
4、注意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性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
(3)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
(4)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
(5)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說、讀、寫、算的能力。
(6)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最後,大家提出了家長們的積極配合,直接決定幼兒進步的速度,家長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為家長應做好以下准備:
首先,對於幼兒園布置的任務,家長應積極配合完成,家長應該協助教師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每天回家後應先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第二天能將作業及時的交給老師。
其次,家長應為幼兒設置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將幼兒房間的玩具慢慢收起來,置辦寫字台、書架、台燈等,給幼兒創設一個學習的環境。
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不是單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調動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讓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健康成長。看著孩子們一天天在長大,一天天變懂事,這是我們最開心、最高興的事。孩子們馬上就要離開我們,去開始他們新的生活與學習。我們真誠的希望他們能帶著我們的愛,飛向那更廣闊的天空……
三、體會和反思
1、教研的形式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以前,每次教研總是領導在上面講,教師在下面做筆記,會議氛圍總是死氣沉沉,而且大家各抒己見的機會也比較少。這次教研我們採用了各種形式,特別是開展了一次辯論賽的形式,而且主持人不是領導而是一線教師,各組員事先查好資料,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說得非常生動,整個氣氛非常活躍。
2、孩子的各種能力要從「小」抓起
這里的「小」是指小班或托班的意思,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情商發展、學習適應性的培養,都應該從剛入園就開始了,不是讀大班時才需培養,這樣,教師教的輕松,孩子也不會一下子感覺到沉重的負擔。
3、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熟悉小學低段教本
所謂自己有一桶才能給孩子一杯水,教師在領會實施幼兒園的教學目標的同時,也應該熟悉小學低段的教學情況,以便在教學中有明確目的。最好能向小學一年紀老師請教,共同商討適合幼兒更好入小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形式。
4、要做好家長工作,爭取與他們最好的配合
要把孩子的學習情況跟家長做如實的介紹,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在班中的情況,有必要時可以請他們來觀摩我們的活動。當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優缺點後,就會主動跟老師詢問,比如:孩子動作慢該怎麼協助幼兒園改正、怎樣輔導孩子做10以內的加減、怎樣讓孩子學會更好的與人交往、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等等。還可以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以及小學生的家長需要做那些工作。相信經過家園雙方的努力,孩子肯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進步。
5、其實,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光是幼兒園的任務,小學也應該做好銜接准備。小學和幼兒園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還要逐步靠攏,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該學一些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之類的學科,增加教學趣味性。
四、問題與思考
面對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師怎樣更好的幫助能力較弱的孩子,讓他們也能順利的進入小學,更好的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柒』 幼小銜接的策略有哪些
幼小銜接要注意哪些問題
1、讓幼兒養成獨立自主習慣和能力。進入小學後,回家作業的出現讓孩子必須要養成任務意識和獨立自主的習慣和能力。為此只有在幼兒園開始逐步培養幼兒高效、自主的意識,其能力才能不斷提升,從而適應小學學習。
2、讓幼兒能較強的集中注意力。到了小學後一次教學活動的時間都在40分鍾至45分鍾左右,對一直習慣30分鍾至35分鍾集體教學活動的幼兒來說,其注意力的集中尤為考驗。為此可以從平時生活中的游戲、活動開始,對幼兒的注意力進行鍛煉。
3、讓幼兒遇到問題知道表達、善於表達、願意尋求幫助。幼兒進入小學後一定會遇到學習、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問題,不管是不懂的知識還是需要尋求幫助,都一定要讓幼兒有主動提問、主動表達的意識和願望。
4、讓幼兒豐富閱讀量。閱讀不光能使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等多方面得到發展,更是在閱讀過程中培養了幼兒對文字、圖畫的敏感性。大班孩子可以從自主講述繪本內容開始嘗試。
5、讓幼兒積極參與鍛煉。培養幼兒對一種或幾種體育運動的興趣不光讓幼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更是希望幼兒能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交得志同道合得朋友,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6、讓幼兒早睡早起。幼兒園的孩子若習慣了遲到和早退,那對其入小學後的學習狀態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為此,讓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對孩子的學習狀態尤為重要。
『捌』 幼小銜接市場前景如何
幼小銜接的市場分析:
一、剛性需求
1.58%的孩子升入小學後無法適應,心理落差大、學習興趣低落、獨立能力差。
2.據2018年中國小學生升學數據顯示:考上重點小學的兒童,98.6%都接受過系統的幼小銜接教育。
二、發展空間巨大
1.中國幼小銜接教育的現狀是:蓬勃發展,良莠不齊。部分治標不治本的填鴨式教育,想方設法讓孩子學一年級知識的行為也是撿了芝麻,漏了西瓜。
2.2018年統計:即將升入1年級的孩子可高達1.1億人。誰做到了專業、科學、口碑好的幼小銜接教育,誰就抓住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