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物資入庫准備工作的策劃方案

物資入庫准備工作的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1-12-10 04:53:23

㈠ 材料物資進場及入庫驗收管理措施有哪些

1、物資采購工程師在向供應商訂貨時,應明確要求供應商提供的材料有發貨單據、材質證明及合格證,對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等標識清楚。
2、物資采購工程師根據工程需要提出詳細物資進場計劃,如果進場物資規格、數量不超過原物資申請計劃范圍的,物資管理工程師可直接編制《進場通知》,由物資及設備部經理審核後發出。如超出原物資申請計劃范圍的,物資采購工程師重新編制申請計劃後,物資管理工程師方可發出《進場通知》。
3、物資到貨後,由采購人和保管人辦理入庫驗收手續,保管人要認真做好進貨驗收記錄,並對質量保證文件進行歸檔。

㈡ 倉庫管理出庫入庫的流程

一、出庫管理流程:

1. 業務部開具出庫單或調撥單,或者采購部開具退貨單。

2. 單據上應該註明產地、規格、數量等。

3. 倉庫收到以上單據後,在對出庫商品進行實物明細點驗時,必須認真清點核對准確、無誤,方可簽字認可出庫,否則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當事人承擔。

4. 出庫要分清實物負責人和承運者的責任,在商品出庫時雙方應認真清點核對出庫商品的品名、數量、規格等以及外包裝完好情況,辦清交接手續。若出庫後發生貨損等情況責任由承運者承擔。

5. 商品出庫後倉庫管理流程員在當日根據正式出庫憑證銷賬並清點貨品結余數,做到賬貨相符。

6. 按出貨倉庫管理流程進行單據流轉時,每個環節不得超出一個工作日。

二、入庫管理流程:

1. 采購部下定單時應該認真審核庫存數量,做到以銷定進。

2. 采購部審核訂單時,應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核定進貨數,杜絕出現庫存積壓,滯銷等情況。

3. 訂單錄入後,采購部通知供貨商送貨時間,並及時通知倉庫。

4. 當商品從廠家運抵至倉庫時,收貨員必須嚴格認真檢查商品外包裝是否完好,若出現破損、是原裝短少、鄰近效期等情況。

5. 收貨人必須拒絕收貨,並及時上報采購部;若因收貨員未及時對商品進行檢查,出現的破損,原裝短少、鄰近效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該收貨員承擔。

6. 確定商品外包裝完好後,收貨員必須依照相關單據:訂單、隨貨同行聯,對進貨商品品名、等級、數量、規格、金額、單價、效期進行核實,核實正確後方可入庫保管;

7. 若單據與商品實物不相符,應及時上報采購部;若進貨商品未經核對入庫,造成的貨、單不相符,由該收貨人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

8. 入庫商品在搬運過程中,應按照商品外包裝上的標識進行搬運;在堆碼時,應按照倉庫管理堆放距離要求、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若未按規定進行操作,因此造成的商品損壞由收貨人承擔。

9. 入庫商品明細必須由收貨員和倉庫流程員核對簽字認可,做到帳貨相符。商品驗收無誤後,倉庫管理流程員依據驗收單及時記賬,詳細記錄商品名稱、數量、規格、入庫時間、單證號碼、驗收情況、存貨單位等,做到帳貨相符。若不按該制度執行驗收造成的經濟損失由倉庫管理流程員承擔。

10. 按收貨倉庫管理流程進行單據流轉時,每個環節不得超出一個工作日。

三、倉管原則:

1. 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 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 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1)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

(2)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

(3)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4. 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 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6. 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

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准化的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7. 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

保管的重要一條是對於易變質、易破損、易腐敗的物品;對於機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應盡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

(2)物資入庫准備工作的策劃方案擴展閱讀:

倉管員工作職責

1. 服從領導,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2. 負責倉庫日常管理工作。

3. 根據實際工作狀況,積極提出經營和管理的合理化建議。

4. 按倉庫規定收發料。

5. 物料進倉入庫,倉位的籌劃與正確的擺放。

6. 倉庫的安全工作和物料保管防護工作。

7. 作業單據的正確開制、確認與交接。

8. 每日物料明細賬目的登記。

9. 盤點工作的具體安排執行與監督。

㈢ 物資驗收應做那些准備工作

[物資驗收]

物資驗收:是核對驗收憑證、對物資實體進行數量和質量檢驗的技術活動的總稱。是確保入庫物資數量准確、質量完好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物資驗收的必要性:由於入庫物資的來源復雜、運輸條件上存在差異,包裝質量不等,致使物資在供貨時及供貨途中會產生種種復雜變化並對其數量和質量產生一定影響,為確保入庫物資在數量上的准確與質量上的完好,所以,必須對入庫物資進行認真,細致的驗收工作。

驗收工作的意義:

(1) 為物資的保管和最終出庫投入使用打下基礎。因為只有在入庫驗收時,將物資的實際狀況徹底檢驗清楚,才能剃除殘次不合格品;才能為以後的保管保養措施提供依據;才能在最終出庫時為用戶提供數量准、質量好的物資。因此,任何粗枝大葉、麻痹疏忽、不負責任,都會給以後的工作造成不應有的混亂和損失;

(2) 對物資的質量生產起監督和促進作用。

驗收工作實際是對物資產品質量、包裝和運輸等情況的一次全面考核,驗收中所發現的產品質量等一系列問題的反映,都會對有關部門的質量管理起一定的推動作用。

(3) 驗收記錄是倉庫提出拒收、退貨、索賠的依據。如果物資入庫時未進行嚴格的驗收,或沒有做出正確的驗收記錄,而在保管中或發貨時才發現問題,定會給工作造成極大被動,甚至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進口物資還會造成不良的政治影響和損失。

物資驗收的基本要求:

(1) 嚴肅:物資的驗收,關繫到國家財產的安全,尤其是進口物資的驗收,還關繫到國家的利益和聲譽,因此,驗收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按制度、規定、標准和手續,認真進行檢驗,並對所驗物資負全部責任;

(2) 准確:對入庫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的驗收,必須做到准確無誤,不得摻入自已的主觀偏見和臆斷。要如實反映物資當時的實際情況並真實、准確地加以記錄;

(3) 及時: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完成驗收工作、提出驗收結果,以保證物資盡快入庫、及時供應,並在規定期限內處理有關糾紛。

驗收作業程序:包括驗收准備、核對證件、檢驗實物、登賬建卡等。

(1) 驗收准備。包括:

①對待驗物資的產地、特點、規格、數量、計量方法做到心中有數;

②確定存放地點,准備相應的檢驗工具,與生產部門配合準備好驗收作業的機械、設備及人力;

③進口物資或委託方指定需要質量檢驗的,應提前通知有關檢驗部門會同驗收;

④准備好全部驗收憑證和資料。

(2) 核對證件。包括物資入庫通知單、訂貨合同;供貨單位提供的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裝箱單或磅碼單、檢尺單、發貨明細表;運輸單位提供的運單,入庫前或在運輸途中發生殘損等情況,還需有普通或商務記錄。

核對證件就是將上述證件加以整理、分類並在實物檢驗過程中與實物對照、核實。

(3) 檢驗實物。包括數量檢驗、質量檢驗:

①數量檢驗。根據供貨單位規定的計量方法進行數量檢驗,或過磅、或檢尺換算,以准確的測定出全部數量。數量檢驗除規格整齊劃一、包裝完整者可抽驗10-20%者外,其它應採取全驗的方法,以確保入庫物資數量的准確。

②質量檢驗:倉庫一般只作物資的外觀形狀和外觀質量的檢驗。進口物資或國內產品需要進行物理、化學、機械性能等內在質量檢驗時,應請專業檢驗部門進行化驗和測定,並做出記錄。

(4) 登賬建卡。即物資入庫。根據物資實物檢驗的結果,建立物資保管賬、在物資垛位上掛上貨卡(料牌)、並按一物一檔的原則建立物資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供貨單位提供全部資料;運輸單位的憑證及記錄、驗收記錄、磅碼單、出庫憑證等。至此,物資驗收入庫工作結束,物資進入保管待發狀態。

㈣ 倉庫管理方案!

物資驗收入庫 3.物資入庫,保管員要親自同交貨人辦理交接手續,核對清點物資名稱、數量是否一致,按物資交接本上簽字,應當認識簽收是經濟責任的轉移。 4.物資入庫,應先入待驗區,未經檢驗合格不準進入貨位,更不準投入使用。 5.材料合格,保管員憑發票所開列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計量驗收就位,鋼材應塗色標志;入庫單各欄應填寫清楚,並隨同托收單財務科記帳。 6.不合格品,應隔離堆放,嚴禁投產使用。如工作馬虎,混入生產,保管員應負失職之責任。 7.驗收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通知科長和以辦人處理。托收到而貨未到,或貨已到而無發票,均應向經辦人反映查詢,直至消除懸事掛帳。 物資的儲存保管 8.物資的儲存保管,原則上應以物資的屬性、特點和用途規劃設置倉庫,並根據倉庫的條件考慮劃區分工;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轉量小的用貨架存放;落地堆放以分類和規格的次序排列編號,上架的以分類四號定位編號。 9.物資堆放的原則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推行五五堆放,根據貨物特點,必須做到過目見數,檢點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齊。 10.倉庫保管員對庫存、代保管、待驗材料,以及設備、容器和工具等負有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因此堅決做到人各有責,物各有主,事事有人管。倉庫物資如有損失,貶值、報廢、盤盈、盤虧等,保管員應及時報告科長,分析原因,查明責任,按規定辦理報批手續,未經批准一律不準擅自處理。保管員不得採取「發生盈時多送,虧時剋扣」的違紀做法。 11.保管物資要根據其自然屬性,考慮儲存的場所和保管常識處理,加強保管措施,達:「十不」要求,務使國家財產不發生保管責任損失;同類物資堆放,要考慮先進先出,發貨方便,留有迴旋餘地。 12.保管物資,未經科長同意,一律不準擅自借出;總成物資,一律不準折件零發,特殊情況應經科長批准。 13.倉庫要嚴格保衛制度,禁止非本庫人員擅自入庫。倉庫嚴禁煙火,明火作業需經保衛科批准。保管員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識。 物資發放 14.按「推陳儲新,先進先出,按規定供應,節約用料」的原則發料。發料堅持一盤底,二核對,三發料,四減數的原則。對貪圖方便,違反發料原則造成物資失效,霉變,大料小用,優材劣用,以及差借等損失,保管員應負經濟責任。 15.領料單應填明材料名稱、規格、型號、領料數量、圖號、零件名稱或材料用途,核算員和領料人簽字。屬計劃內的材料應有材料計劃;屬限額供料的材料應限額供料制度;屬規定審批的材料應有審批人簽字。同時,以超費用領料人未辦手續,不得發料。 16.調撥材料,保管員要審查單價,貨款總額,蓋有財務科收款章,方可發料。發現價格不符或貨款少收等,應立即通知開票人更正後發貨。 17.對於專項申請用料,除計劃采購員留作備用的數量外,均應由申請單位領用。常備用料,凡屬可以分割折另的,本著節約的原則,都應折另供應,不準一次性發料。 18.發料必須與領料人和接料車間辦理交接,當面點交清楚,防止差錯出門。 19.所有發料憑證,保管員應妥善保管,不得丟失。 其他有關事項 20.記帳要字跡清楚,日清月結不積壓,托收、月報及時。 21.允許范圍內的磅差、合理的自然損耗所引起的盤盈盤虧,每月都可以上報,以便做到帳、卡、物、資金四一致。 22.創造五好倉庫是每個保管員努力的方向,每月對倉庫進行一次檢查,經促進創五好倉庫的開展。 23.保管員調動工作,一定要辦理交接手續,移交中的未了事宜及有關憑證,要列出清單三份,寫明情況,雙方簽字,科領導見證,雙方各執一份,報科存檔一份,事後發生糾葛,仍由原移交人負責。償。對失職造成的虧損,除照價賠償外,還要經紀律處分。 24.庫存盈反映,出保管員的工作質量,力求做到不出現差錯。

㈤ 怎樣做好物資出入庫管理!如何來管理倉庫!

做倉庫管理要求:
1、做事情一定要認真,別抱著僥幸心理;
2、告訴我公司所有的產品在倉庫里的位置;
3、公司所需要的幾款最重要的產品數量有多少,你隨時准備告訴我;
4、每天把倉庫報表給我看,把需要添購的東西用紅色標志出來;
5、倉庫里你時刻給我搞的干凈點,我看見一次垃圾,只能當你一天都沒有打掃,因為別人也是這樣看我的。
6、每周把本周詳細的倉庫報表給我,並給我提出相應采購計劃來;
7、每月跟財務對接後,把所有的報表給我看,我需要知道財務方面的事情。
具體的業務流程基本有:
出入庫對帳、月結清庫盤點、倉庫補充采購的申請、工量具的分發記錄、報廢工具工件的登記記錄盤點。

熟記庫存:類別、名稱、規格、數量、貨位等;確保賬、貨、卡(有貨位卡的話)相符;工作認真負責,出現問題多考慮解決辦法而不是簡單的提出問題;這些是最基本的。
逐步過度到:掌握進銷規律,合理安排貨位、進貨數據和頻率等(沒有許可權安排的話,可向上級提交合理化建議)。
倉管員工作流程
1、請購
1)對於定型物資及計劃內物資的請購,由倉管部根據庫存物資的儲備量情況向采購幹事提出請購;
2)對於非定型及計劃外物資的請購,由使用部門根據需要提出購買物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並說明使用情況,填寫請購單並由使用部門負責人簽名認可,報倉管部由倉管員根據庫存情況提出意見轉采購部;
2、驗收
1)倉管員根據采購計劃進行驗貨;
2)對於印刷品的驗收,倉管部依據使用部門提供的樣板進行;
3)貨物如有差錯,及時通知財務主管與采購幹事,以扣壓貨款,並積極聯系印刷商做更正處理;
4)所有物資的驗收,一律列印入庫單或直撥單,一式三聯,第一聯交財務部,第二聯倉庫留存,第三聯送貨人留存,(如欠帳,此聯由送貨人留存,憑此聯到財務結賬,如是采購現金付款,則此聯交領用部門備查)。
5)對於直拔物資,倉管員做一級驗收之後,通知使用部門做二級驗收合格,則由部門負責人直接在直拔單上簽字即可。進倉物資的驗收,由倉管員根據供貨發票及請購單上標明的內容認真驗收並辦理入倉手續,如發現所采購物資不符合規定要求,應拒絕收貨,並及時通知采購部進行退、換貨手續;
3、保管
1)倉管部對倉庫所有物資負保管之責,物資堆放整齊、美觀、按類擺放,並標明進貨日期,按規定留有通道、牆距、燈距、掛好物資登記卡;
2)掌握商品質量、數量、衛生、保質期情況,落實防盜、防蟲、防鼠咬、防變質等安全措施和衛生措施,保證庫存物資完好無損;
4、盤點
1)倉庫必須對存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確定各種存貨的實際庫存量,並與電腦中記錄的結存量核對,查明存貨盤盈、盤虧的數量及原因,每月底列印盤點表,報財務審查核對;
2)管理實現了電腦化管理,所有商品的入庫、直拔、領出、庫存統計直接通過電腦系統完成。

㈥ 物資出入庫的環節

入庫-倉庫管理員檢查貨物-管理員打入庫單-日常盤點盤盈盤虧
出庫-材料領用單-管理員監督下取貨物-管理員打出庫單-台賬登記

㈦ 如何規范物資出入庫管理

物資驗收和入庫管理實施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采購物資的驗收和入庫工作,保證采購物資質量,滿足生產、維修和辦公用物資需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管理范圍內對外進行采購的物資(包括發外加工件),公司屬各部門間委託製作或加工的產品以及設備、工具及其零部件等發外維修件的驗收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物資驗收應堅持進出驗收、品質第一的原則,采購物資未進行驗收不得入庫或使用。

第二章 驗收責任

第四條 除部分大件、重件、批量物資和急件等特殊情況宜直接交貨到用料部門的物資外,其他物資原則上應交貨到物資倉庫驗收。
第五條 凡在物資倉庫交貨的物資,原則上由物資倉庫組織驗收,物資班人員及其主管為驗收直接責任人。下列物資交貨到倉庫後,物資倉庫應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配合驗收。
一 屬於結構復雜以及對技術或性能等驗收要求較高的物資,包括大件或貴重裝置(如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減速箱等)和發外加工件,以及從外觀上難以確認或需核定技術品質的物資,應申請相關技術人員協助驗收。
二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包括防護鞋、防護服、安全帽、安全帶、電焊面罩等)、消防器材(防煙面具)、葯品等由物資倉庫初步驗收合格後,應申請安全技術部主管人員驗收確認。
三 船舶救生衣由物資班初步驗收合格後,應申請安全技術部主管人員驗收確認。
第六條 下列按照用料部門申報的需求計劃進行采購而直接交貨到用料部門的物資,由所在用料部門自行組織驗收確認,原則上需求計劃的申報人或其主管為驗收直接責任人。
一 維修用重件、大件以及價值較高的零部件;
二 蓄電池、起重機械用鋼絲繩和大型規格輪胎;
三 鋼材;
四 帆布、編織布、捆綁用繩等批量庫場備品;
五 打托加固用木材、膠膜等批量物資;
六 起重用吊鉤、吊環、連接環、高強度卸扣、鏈條、吊裝帶等裝卸工屬具,以及製作裝卸工具用的鋼絲繩、膠絲繩等物資;
七 其他應由用料部門自行組織驗收確認的物資。
第七條 計算機設備(包括列印機)使用耗材及保養維修配件、列印機、網路、通訊設備用配件等,由安全技術部或用料部門負責驗收。
第八條 各部門從物資倉庫領用物資時,應再次進行驗收,確認符合要求方可領出使用。
第九條 各驗收部門和驗收責任人應認真落實驗收責任,防止不合格物資入庫或使用,以免造成浪費和對生產或維修造成不良影響。安全技術部應不定期對用料部門自行驗收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第三章 驗收內容與方法

第十條 物資驗收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 品名、規格。核對交貨物資的名稱、規格或型號、品牌或產地等與采購訂單或需求計劃要求是否一致。
二 數量。核對交貨數量與采購訂單或需求計劃數量是否一致。
三 品質。檢查物資外表或包裝是否完好無損,有無裂紋、變形、生銹和腐蝕等現象;檢查產品標志是否齊全、清晰,其中特種勞動保護用品應檢查是否具備特種勞動保護用品標志。
四 憑據。檢查送貨清單內容(包括數量、單價和總價等)是否清晰、准確,其中勞動保護用品、消防器材、起重工屬具、鋼材、鋼絲繩及其他安全或技術性能要求較高的物資,應檢查產品生產許可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以及產品說明書等資料是否齊全有效。
第十一條 物資驗收採取少量物資逐項查驗與批量物資部分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具體驗收方法原則上應根據下列實際情況確定:
一 凡數量少或單價較高的物資,原則上應逐項清點和查驗。
二 按照件數和長度等計算數量的批量物資,原則上可進行部分抽查。其中,按照一定批量包裝的物資應對其中部分包裝進行清點、查驗或測量。
三 按照重量計算數量的物資,除鋼材、鋼絲繩等物資外(分別以理論重量計算數量和以銘牌標示重量計算數量),應選擇其中一件或幾件物資進行稱重查驗,或對整批物資進行稱重查驗。
第十二條 凡簽訂定期采購合同的物資(如編織布、帆布、木材等),應根據采購合同中關於產品材質、製作工藝等方面的約定,建立或制定相關驗收標准,並按照驗收標准進行驗收。
第十三條 物資驗收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 確認交貨供應商是否與采購訂單選擇的供應商一致,或者是否為定點供應商。尚未形成采購計劃或訂單的急件應進行核實確認後方可辦理驗收。
一 清點、核對交貨數量。
二 檢查品質、外表或包裝。
四 檢查相關憑據資料。
五 驗收完成後在交貨清單上簽名確認,記錄交貨日期和收貨數量。
六 部分物資如特殊勞動防護用品等驗收後應填寫相關驗收記錄表。
第十四條 凡由用料部門直接驗收的物資,交貨清單經驗收人簽名確認後必須再送相應的物資倉庫,並由物資倉庫管理人員在交貨清單上簽名確認。同一供應商同時向各物資倉庫交貨時,應按照物資訂單所屬的物資倉庫分別提供交貨清單。

第四章 不合格品處理
第十五條 屬於以下情形的個別或批量物資按照不合格品處理:
一 達不到產品質量標准或技術與安全性能要求;
二 不符合圖紙製作或加工工藝要求;
三 與訂單所要求的產品品牌或產地不符;
四 剩餘使用壽命達到或接近安全使用期限;
五 表面存在裂紋、變形、生銹和腐蝕以及影響安全或技術性能的現象;
六 產品實物與生產許可證或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等不符;
七 尺寸或重量等與要求不符;
八 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形。
第十六條 驗收不合格的物資應立即與供應商交涉並辦理退貨。驗收不合格且難以立即退貨而需要暫時放置的物資,驗收人員應將不合格品與其他物品分開放置,同時建立不合格品記錄並註明不合格原因,然後通知采購人員進行處理或等待退貨。采購人員接到關於驗收不合格品的信息後,應及時聯系供應商進行處理。如供應商對驗收結論持有異議時,在維護公司正當利益的前提下,應本著科學的態度和事實求是的原則通過溝通與協商進行解決。
第十七條 驗收不合格的物資,不得辦理入庫,不得辦理支付,不得擅自使用或發放。凡屬個人故意行為或責任心不強等原則造成不合格品入庫、支付、使用或發放時,須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十八條 物資班應對驗收不合格品記錄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

第五章 合格品入庫
第十九條 驗收時如沒有發現屬於第15條所列的情形,或者雖然發現但沒有及時向供應商提出交涉或在一個工作日內沒有通知采購人員處理且情形比較輕微的,原則上應視為驗收合格。
第二十條 物資驗收合格後,物資倉庫應及時辦理實物入庫或入帳以及相關手續。
第二十一條 驗收資料由用料部門或物資班負責保管,保管期限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其中:
一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復印件)、潤滑油產品合格證由物資班保管;
二 鋼絲繩質量證明書原件由物資班保管,用料部門保管復印件;
三 鋼材質量證明書、裝卸工屬具質保書由用料部門保管;
四 除上述范圍以外的其他產品質保書、合格證,以及產品說明書等隨物保管或發放。
第八條 所有工屬具入庫或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和驗收,未經驗收合格不得同意入庫和使用。
第九條 驗收程序與職責如下:
一製造加工的繩類(包括鋼絲繩索具和纖維繩索具)、絡類工屬具以及自行維修的工屬具等,由技術人員負責驗收;
二 維修部門製造加工的金屬結構件類工屬具(包括鉤屬具、吊架、橫撐桿、作業平台、機械屬具、板架等),由操作部內維修部門領導組織試驗鑒定;
三 外購工屬具按照公司物資驗收和入庫管理的規定進行驗收,如引進新工屬具或重要工屬具更換製造商時,應由維修部門領導組織試驗鑒定;
四 委託維修部門或外單位維修的工屬具,由委託部門負責驗收;
五 必要時,負責驗收的部門可申請操作部門共同驗收。對驗收結論存在異議時,原則上以技術部門意見為准;如分歧嚴重時,應報公司分管領導決定。
第十條 驗收時以國家、行業標准為依據,並包括以下內容:
一 名稱、規格(或型號)、品牌(或產地)以及數量等與製造或需求計劃是否一致;
二 產品外表或包裝是否完好無損,有無裂紋、變形、生銹和腐蝕等現象,產品標志是否齊全、清晰;
三 起重類工屬具、鋼材、鋼絲繩等物資的產品生產許可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以及產品說明書等資料是否齊全有效;
四 根據圖紙施工的工屬具是否符合圖紙的要求;
五 部分金屬結構件類工屬具應進行空載和載荷試驗。
第十一條 驗收部門應對試驗鑒定或驗收結果進行記錄,相關記錄及產品質量保證書或合格證等應保留到該批工屬具全部報廢為止。
第十二條 驗收合格的工屬具應及時入庫或上架,驗收不合格的工屬具應辦理報廢或交物資采購部門辦理退貨。
第十三條 起重類工屬具如採用新產品或新品牌的產品時,應經過試用,並經操作部以及安全技術部確認符合要求後方可正式或推廣使用。

㈧ 如果你作為一個倉庫管理人員,如何做好這批貨物的入庫准備

一、 目的
為加強倉庫管理,保證庫房規范、高效、有序運作,保障公司財產物資安全,減少不良、呆滯物料損失,降低庫存佔用資金,滿足生產經營對物料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 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倉庫,包括原材料倉、零部件半成品倉、成品倉的管理。工具備件倉、廢品倉、車間倉庫及存放於車間的物品參照本制度執行。

三、內容倉庫管理職責及目標
1. 高效有序地進行物料、產品的收發作業,保證出入庫數量准確且合乎質量管理、訂單管理和財務管理的要求;
2. 庫房管理科學、有序,貨物擺放整潔、整齊,合乎貨物貯存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3. 單據、存卡管理有序,登記及時、准確。電腦入單及時、准確;
4. 定期和循環盤點,及時查處差異,保證帳、物、卡一致;
5. 與客戶及外協單位及時對帳,及時查處差異,維護公司利益;
6. 及時反映和跟催不合格品、呆滯品的處理,減少不良損失,降低庫存資金佔用;
7. 做好防火、放水、防盜等安全防護工作,保障倉庫財產物資的安全。

四、 倉管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1. 熟練掌握出入庫作業及庫房管理的方法、規范及操作程序;
2. 熟悉倉庫管理制度及相關管理流程;
3. 具備一定的家電產品知識,熟悉經管物料、產品;
4. 具備一定的質量管理知識和財務知識;
5. 懂電腦操作。

五、 收貨驗收
1. 貨物進倉,需核對訂單(采購訂單和生產訂單)。待進倉物品料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與訂單相符合方可辦理入倉手續。
① 嚴禁無訂單收貨;因生產緊急、人員外出等特殊情況需請示上級和訂單管理部門並獲得授權、同意可變通辦理,但訂單管理部門必須在一個工作日內補下訂單;
② 嚴禁超訂單收貨。因合理損耗領料或計量磅差或機台最少生產數量等原因導致的少量超訂單收貨,應在合理范圍內並符合相關管理規范或規定。
2. 貨物進倉,必須採用合適的方法計量、清點准確。大批量收貨可採用一定的比例拆包裝抽查,抽查時發現實際數量小於標識數量的,應按最小抽查數計算接收該批貨物。
3. 貨物進倉,需辦理質量檢驗手續,其中:
① 外協、外購物料/產品必須填報《報檢單》,檢驗合格後方可辦理正式入倉手續,列印電腦入庫單;除檢驗合格後用電腦列印確認的「收料單」或「入庫單」(註:暫時沒有採用電腦管理的倉庫以我司填制的格式單據為准)可以加蓋代表我司的「收貨專用章」(或其他指定公章)外,其他供應商提供的送貨憑證或臨時填寫的暫收憑證均只能由倉管員簽名暫收數量,且不得加蓋代表公司的任何公章。
② 特別地,對抽檢不合格而生產部門要求「回用」或「挑選使用」的物料,必須符合相關流程和審批手續,而且倉管員必須在簽收時註明「不合格回用」或「挑選使用」字樣。對該類業務,輸單員也應及時進行電腦處理以保證庫存數據准確,但列印的電腦「入庫單」不能直接交供應商,須待挑選回用完畢後連同相應的電腦「退貨單」一起交供應商簽收;
③ 自產成品、零部件,必須憑當批次質檢合格文件(或單證)辦理入倉手續。部分客戶的產品還需有客戶確認合格的文件;
④ 車間不合格產品、物料需進倉或退倉的,需符合相關制度、流程規定並獲物管經理批准。進倉後應在專門的不良品區域單獨存放並做好明顯標識。嚴禁與正常物料、產品混合堆放。
4. 入庫物料、產品,必須採用合適、規范的包裝(或裝載物)。包裝標識清晰且與實際裝載貨物相符。同一包裝裝載數量統一,同批次貨物只允許保留一個尾數。
5. 對驗收不合格或未按要求辦理回用或超出訂單的物料、車間生產中發現經質檢確認外協廠責任的不合格品,倉庫必須及時通知采購部門辦理退貨/補貨事宜。

六、 貨物出倉
1. 貨物出倉,必須有合法的經批準的憑證、指令,例如:
① 生產發料憑《生產排產領料單》和《臨時領料單》辦理;
② 成品出倉憑《銷售訂單》和經營部門下達的《出貨通知書》辦理;
③ 委外加工發外物料憑外協《采購訂單》辦理;
④ 調讓出倉憑《調讓出倉單》;
⑤ 技術研發或其他非生產領料憑《非生產領料單》辦理。
2. 所有計劃外發料和非生產性發料,需經計劃采購經理簽字。
3. 貨物出倉,需由領料人/提貨人在出庫單上簽字確認。
4. 車間領料必須是車間指定人員;本公司送貨的,送貨人/提貨人必須是業務部門指定人員;外單位自行提貨,必須核對提貨人身份及授權委託。
5. 對外送貨發出,必須在第一時間取得加蓋收貨單位公章和收貨經辦人簽字的簽收回執或收貨憑證。
6. 正常生產發料和成品出倉,必須是合格物料。不合格物料和產品發出,必須符合相關規定、流程,有審批手續。
7. 所有銷售發貨,發貨單據必須經由財務部門審核並加蓋《發貨專用章》方可辦理出倉放行。如有需要發外磅量的物品,需由二人(經管倉管員和保安各一人或行政部門指定的其他人員)陪同辦理並簽字確認,並在確認數量後及時辦理繳款、開單手續。
8. 公司內部單位領用成品或非生產領料或超定額生產領料,需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人員批准後方可到相應倉區辦理領用手續。
9. 嚴禁用白條出倉或擅自從倉庫借用物品。確需借用,需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人員批准並約定歸還日期(一般不超過三個工作日)。

七、 貨物堆碼及庫房管理
1. 倉庫應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和庫存周轉物品的類別、性狀、特點等合理規劃倉區、庫位。按物品類別劃分待檢區、合格品區、不合格品區並做好明顯標識。
2. 所有貨物均必須按倉區、庫位分類別、品種、規格型號擺放整齊,小件物料上架定置擺放。堆碼規整、整齊,同一貨物僅保留一個包裝尾數。收發作業後按上述要求及時整理。
3. 物料、產品狀態標識和存卡記錄清晰、准確且及時更新,擺放於對應貨物當眼明顯位置。
4. 倉庫設施、用具、雜物如叉車、地台板、裝載容器/鐵筐、清潔工具等,在未使用時應整齊地擺放於規定位置,嚴禁佔用通道或隨意亂丟亂放。
5. 現場(包括辦公場所及庫房)整潔、干凈,如有廢紙等廢棄物或發現較多灰塵時隨時清理、清掃,符合7S管理要求。
6. 嚴格按「先進先出」原則發出貨品。

八、 安全防護
1. 倉庫內一律嚴禁煙火。工程焊接等需事先報批且做好防範措施,專人專責管理。
2. 倉庫必須按規定設置消防器材並定期檢查、修護、補充;嚴禁堵塞消防通道、設施及器材。
3. 保證庫房通風、乾燥,做好防盜、防銹、防水、防潮、防蟲、防塵等工作。
4. 嚴禁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倉庫。對應進倉管理的易燃易爆物品應放置於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獨立的庫區。
5. 不得將物料、產品直接放置於地面。
6. 定期巡查保管物資的貯存質量,對超保質期物料及時報復檢。
7. 未經許可,除經管倉庫倉管員之外的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出倉庫。送貨/提貨人員需在倉管員的陪侍下進出倉庫,搬運完畢,不得在倉庫逗留。
8. 倉管人員於下班離開前,應巡視倉庫門窗及電源、水源是否開閉,確保倉庫的安全。

九、 單據、存卡及電腦數據處理管理
1. 單據管理
① 日常進出倉等單據應分單據類別、處理狀態分別有序夾放;
② 需遞送其他部門、人員的單據應按規定時間及時遞送,不允許隨意押單;
③ 每月一次將單據分類別按順序進行裝訂,在單據封面、脊面做好標識,分類別、按時間有序地存放在相應的箱、櫃內,並在箱、櫃表面做好目錄標識。
2. 存卡管理
① 存卡記錄規范、及時(日清日結),書寫工整清楚,有合法單據;
② 用完的存卡應分物品類別按月裝訂,參照單據管理要求歸檔保管;
③ 每年年底,應配合財務扎帳時間統一更換新的存卡。
3. 電腦數據處理
① 所有進出倉事務必須以電腦入單並列印電腦單據為完結(送貨客戶的還必須以客戶簽收並列印收貨單證為完結);
② 當天的進出倉數據必須當天處理完畢。特殊情況(如下班後)需經物管經理批准並知會計劃采購。
③ 暫未實施電腦管理的倉庫,也應及時且日清日結地將收發情況登記入手工帳。

十、 盤點及對帳
1. 倉庫需根據經管物品重要程度及價值高低設定盤點頻度,進行循環盤點。原則上要求所有庫存物品每兩月至少循環一次。
2. 物管中心應在財務部的組織下,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面盤點。
3. 盤點後及時將實物數與電腦數核對。如有差異應查證原因並及時跟進處理。如屬供應商原因造成的短少應第一時間通知采購、財務等相關部門處理。如屬盤盈或不可避免的虧損情形時,應呈報財務核准後作帳務調整。相關損失報總經理審批後處理。若為保管責任短少時,則由倉庫經管人員負責賠償。
4. 倉庫應及時與供應商、客戶進行對帳工作,包括:
① 成品發貨對帳,由成品倉負責,每月4日前完成;
② 外協、外購收貨對帳,由各分倉負責,每月10日前完成;
③ 外協發料及核銷對帳,由外協核算員負責,每月10日前完成;
④ 客戶供料及核銷對帳,由客戶供料核算員負責,每月10日前完成;
⑤ 對帳數據應以電腦記錄為准(手工管理的倉庫暫以手工帳為准)
⑥ 發現對帳差異,應及時查證原因並予以更正。如有損失或其他異常情況(如非正常超定額領發料)應及時報告財務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

十一、 呆滯、不良品處理
1. 倉庫應隨時關注呆滯、不良物料和產品,至少每月定期填報一次;
2. 對重大質量事故或操作失誤造成的呆滯、不良產品或物料,應隨時填報處理;
3. 對已填報的呆滯、不良品應及時連續跟進直至處理完畢。

十二、 應遵循的操作流程及其他制度
倉庫操作,除遵循本制度規定外,還需遵循以下操作流程及制度:
1. ERP系統實施方案、操作流程及考核細則;
2. 質量控製程序文件,包括:
① XW-QP4.2.3-01《文件控製程序》;
② XW-QP4.2.4-01《記錄控製程序》;
③ XW-QP5.4.1-01《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管理程序》;
④ XW-QP7.5.3-01《標識和可追溯性控製程序》;
⑤ XW-QP8.5.2-01《糾正措施控製程序》
⑥ XW-QP8.5.3-01《預防措施控製程序》;
⑦ XW-QP7.5.5-01《產品防護控製程序》;
⑧ XW-QP8.2.2-01《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⑨ XW-QP8.3-01《不合格品控製程序》;
⑩ XW-QP8.4-01《數據分析過程式控制製程序》;
? XW-QP8.5.1-01持續改進過程式控制製程序。
3. 與物料管理、資產管理、安全管理有關的其他制度、規定。

十三、 溝通協調及服務
1. 倉庫及倉管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客戶優先,生產為重。當服務對象違規操作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時,應不卑不亢、以理服人。
2. 對工作中遇到問題、困難及矛盾應及時採取「溝通三步驟」進行良好溝通直至問題解決。

十四、 人員變動及移交
1. 倉管人員變動,必須辦理交接手續。移交事項及有關憑證,要列出清單,寫明情況,雙方簽字,領導見證。事後發生糾葛,仍由原移交人負責賠償。對失職造成的虧損,除照價賠償外,還要給紀律處分。
2. 應移交事項包括但不限於:
① 經管的貨物;
② 單據、存卡、賬本(必要時)及經管的文件、檔案資料;
③ 經管的操作設備、設施、工具及文具用品等;
④ 未了應跟進事宜。

十五、 檢查、監督與考核
1. 電腦工程負責對倉庫的ERP運作實施指導、檢查與考核;
2. 品質保證負責對倉庫的質量控制實施審計、監督;
3. 行政總務負責對倉庫的安全管理、現場管理實施檢查、監督與考核;
4. 財務部負責對倉庫的整體運作及單據、帳卡、檔案管理實施指導、檢查、監督與考核。

閱讀全文

與物資入庫准備工作的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淀區中小學新任培訓方案 瀏覽:512
街道鄉鎮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28
525中學生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網路營銷生產的基礎是 瀏覽:360
銀行五四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155
全軟文推廣方案 瀏覽:844
幼兒園本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613
市場營銷學在職研究生 瀏覽:303
市場營銷調研與預測試題 瀏覽:632
中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現狀與路向 瀏覽:818
編織民族手工藝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315
全市新聞宣傳培訓方案 瀏覽:76
對講機使用培訓方案怎麼寫 瀏覽:797
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解決方案 瀏覽:467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怎麼樣 瀏覽:746
中學語言文字學生培訓方案 瀏覽:866
健身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55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市場營銷分析ppt 瀏覽:664
中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瀏覽:200
房地產創新營銷方案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