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怎樣培養教師
在德國,從事職教工作的師資分兩大類,即職業學校教師和企業實訓教師。在分工上,職業學校教師承擔理論課(包括文化課)教學,實訓教師負責企業培訓的計劃、組織實施和監督。 1、職業學校教師的培養過程 理論教師須接受過大學教育,在進大學時要具備一定的資格,主要是:文理中學畢業證書(或同等學歷);要有12個月的工作經歷或職業培訓經歷。理論課教師通常要上兩門科目,它們可以是兩個不同專業的科目,也可以是一門專業科目和一門普通教育科目
2、企業實訓教師的培養 實訓教師培養是通過對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實現的,由完全開放的教育市場進行。在師傅學校或同類學校里進行培養,培養對象需在實科中學(9~10 年級)畢業後接受過正規的「雙元制」培訓(3~3.5 年)、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並要通過一定的考試,可以成為實訓教師(見圖2)。 實踐教師另外的培養途徑,具有2年及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在兩年制的技師學校學習、具備至少2年的技術管理工人和技術員的工作經驗、一定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通過合格考試。
❷ 教師培訓計劃及措施
班主任培訓計劃(一)
在學校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和骨幹,是使學校內部各種力量形成合力的紐帶,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教育者。;是學校教育決策、計劃的執行者;是班級各科教育、教學的協調者;是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者;是學生美的心靈、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擁有一支熱愛學生、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又懂得科學管理的班主任隊伍,是完成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學校中擔任著特殊的教育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有較高的修養,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業務水平上,工作能力上和教育藝術上應達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堪為人師,做到為人師表。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憑經驗辦事,必須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製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全體班主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班主任培訓的針對性,從而促進我校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培訓目標
1.提高全體班主任的素質和班級管理水平。在2008年12月底之前,全體班主任完成培訓學習的內容培訓任務。通過培訓,使我校班主任能樹立德育為首的觀念,掌握班主任工作中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及法律常識,從而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
2.提高我校班主任工作專業化水平,形成一支熱愛本職工作、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小學班主任隊伍,使班主任隊伍素質再上新台階,
3.構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班主任上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規范管理等工作制度,並形成長效機制。
4.進一步推進校本培訓的發展。根據我校校本培訓計劃,開展班主任全員培訓。通過實施班主任校本培訓計劃,進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培訓對象:全校在崗班主任和班主任後備人員。
四、培訓原則
1.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研究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工作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實效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針對現實問題設計與安排培訓內容,重視經驗交流,突出案例教學。
3.創新性原則。積極創新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機制,不斷提高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靈活性原則。採用集中校本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五、培訓內容
根據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教育政策法規、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五個專題模塊。
六、培訓形式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指開學初,對班主任進行有關班主任日常行為規范方面的集中培訓;分散培訓,指利用班主任會議時間,分專題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知識。
2.實驗研究與相互探討相結合。即把班主任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名師傳授與自我總結相結合。請本校有豐富育人經驗的老師做專題報告,每位班主任對照自己的確工作進行反思。
4.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
七、培訓措施
1、成立校班主任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訓制度,規范班主任培訓的操作程序,做好培訓工作精細化,不斷提高培訓效率和質量。
3、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考核機制。將班主任培訓的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並列入校本培訓考核和認定范圍。
❸ 設計實踐方案並分析德國當前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制度(自考學前比較教育)
中國
中國
中國包頭師范學院簡介中國
BR>
中國一歷史
中國包頭師范學院是2000年3月21日由教育部批準的教育部,原包頭師范學院,包頭教育學院,包頭師范學院合並組建的學院。
包頭師范學院成立於1958年7月,當時校名為包頭師范學院。 1984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包頭師范學院升格為准廳級單位。 1996年1月10日,根據教育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精神,正式由原始包頭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學院更名為教育「包頭師范學院」
包頭研究院1978年4月,對城市教師函授總站,合並教育廳城市處。 1987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所收件人,以確定教師培訓的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點。
包頭師范學院於1947年成立學校長的包頭市基礎教育,小學教師培訓形成自己的特色。 2003
6月經批准教育部,包頭師范學院和包頭鋼鐵學院,包頭醫學院三所學校合並組建科技的內蒙古工業大學。截至2004年底,內蒙古自治區,科學和包頭師范學院校名內蒙古工業大學的人民政府恢復到普通師范學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批准。
中國二,機構設置
中國學校有黨和政府的功能與藝術,學院系17個辦事處政法,歷史文化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數學,科學,物理學系,化學,生物科學與技術,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體育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14師資,圖書館,網路中心,編輯部三項補充部門提供的物流服務公司,負責學生的住宿,餐飲和其他社會服務。出版「學術期刊」(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和「包頭師范學院新聞」,其中「學術期刊」(社會科學版)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期刊,享有聲譽的「前沿的學術之花」。
中國三,辦學規模
中國
學校現有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學,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法律,社會工作,歷史,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圖書館學,英語,美術,藝術設計,音樂,舞蹈,音樂,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學前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化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科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體育教育,社會體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35個本科專業。其中,16個專業標准,非師范專業19,涉及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管理學六大學科門類。有一個特殊的歷史,二兩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中國語言文學,英語教育(專科)2內蒙古自治區級品牌專業思想政治教育。 2007年12月,10411全日制學生,其中包括7945全日制本科生,專科生2040人,預科生81人,研究生5名,339成人脫產生,外國留學生的人。
中國四,教師
中國學校有979名員工,其中包括612名專任教師,全有教師專任教師碩士及以上學位22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7.25%;教師中具有高級27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4.44%。 12學校聘請著名學者人工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中國五,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
中國
學校現有東,西校區,校園佔地面積? ?3237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000平方米。擁有一個功能齊全的體育館,音樂樓和猶太教堂。固定資產總值約4.8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62185400元。 1000萬元的校園網路系統,項目總投資形成的。圖書館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圖書館藏書超過6655萬冊,另有55萬種電子圖書。
學校歷史半個世紀以來,學校形成了「博學,機智,齊志,恆德」優良校風,畢業生遍布各盟市,內蒙古,基礎在教育方面的培訓,和其他的工作做出了貢獻。
近年來,學校曾獲得「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全區高校領導班子優秀單位工作績效考核」,「全區高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包頭市先進單位」,「區高校學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由學校優秀獎「,」人才工作先進單位「,」舉辦歌唱比賽的全國大學生藝術大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全區高校黨的建設和藝術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進展榮譽院長榮獲」全區高校和先進的院長院校。「
BR>
❹ 新教師培養培訓計劃及措施
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
❺ 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方案
1. 幼兒教育學
了解現代教育、幼兒教育的新觀念、新思想、新信息,結合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將理論的闡述和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具體分析和指導。
2.幼兒衛生保健學
深入了解並掌握幼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規律,幼兒健康評價的方法、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治、營養需要及膳食的配製、疾病的預防和護理及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等知識,能正確和理解幼兒衛生保健領域存在的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學生從事托幼機構保育實際活動的專業素養。
3.幼兒心理學
了解幼兒的認知和言語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幼兒的情緒、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關系及幼兒的活動心裡。能依據幼兒特點,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初步具備幼兒園基層崗位幼兒教師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善於溝通和合作的品質。
4. 幼師英語
根據幼師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特點,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方位的培養學生,讓學生掌握基本語法知識、語音知識、日常用語,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和綜合閱讀、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音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幼師英語口語/聽力
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創造讓幼兒聽的機會,激發幼兒注意傾聽的興趣,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然的英語語言價值大小的重要指標。
6.幼兒英語教學法
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的歷史和現狀,知道幼兒英語教學是可行的,明白幼兒英語教學與幼兒英語教學法的關系,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法的目標。
7.幼兒園實習指導
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兒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准,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8.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理論: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實踐:根據幼兒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9.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
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實踐
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及興趣,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與開展教科教研活動結合起來,以個個是主人,人人能創造"的教育理念,激發幼兒探索、參與,使環境創設融入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為一體,成為幼兒展示自我的窗口,通過環境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
❻ 教師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自主學習、學會反思。在學習的基礎上,學會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和行為。深化成功經驗,形成班主任工作個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