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文化禮儀培訓方案

文化禮儀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12-05 22:59:31

⑴ 禮儀培訓的意見和建議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准傳遞、信息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行為。目前國內培訓以技能傳遞為主,時間則側重上崗前。

篇一:關於公司培訓工作開展的建議

關於公司培訓工作開展的建議

總部:

目前公司的培訓工作還處在薄弱狀態,目前還存在如下問題:

1、 公司的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已經跟不上公司的發展節奏,急需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能和水平;最終達到業績提升。

2、 公司沒有專職的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

3、 門店員工、領班、店長的各項培訓沒有開展,內訓也沒有有效開展;

4、 各門店領班、店長都比較希望能獲得公司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以提升管理能力,服務門店;

5、 目前公司的人才已經處在青黃不接狀態,潛在的管理人員埋沒在公司的員工隊伍中;

6、 沒有良好的培訓機制,員工在企業文化、制度、流程均處在摸索中,易造成工作影響;

所以目前公司建議採取的對策是:

1、 對新員工進行集中化的文化、制度、服務禮儀等初級培訓;

2、 定期集中對領班級的培訓和培養;

3、 建立幹部訓練營,建立講師隊伍,編制培訓課程,形成培訓基礎體系;

4、 建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引進或選拔專業的培訓講師;

5、 定期對店長實行集中的訓練營式的培訓工作;

6、 建立報名選拔、晉升、考核與培訓機制;

7、 形成公司內部技能、理念、心態、企業文化具有公司所需的培訓體系和培訓課程,並實行考核上崗。

8、 在選拔中發現人才,在培訓中提升人才,在晉升的提升員工管理水平和能力; 目前存在的困難:

1、 培訓過程中的培訓效果問題,如要達到培訓效果,培訓周期要加長,成本費用將上升;

2、 培訓講師隊伍較少,需要挖掘人才,特別是營運方面的人才;

3、 培訓課程的編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和時間;

4、 營運手冊的編制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5、 營運部的信任問題,主要是部門間的配合;

6、 無論怎樣所以可以就先簡後繁,先建立簡單高效的人力培訓體系:

1、 所有新員工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入職培訓;

2、 領班級培訓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各部門進行定期培訓,培訓課件由人力資源部組織編制,講師由公司聘請,給予適當補貼。

3、 店長級培訓由公司組織外部培訓機構和內部高級管理人員進行黃輔軍校式的培訓,提升店長的管理水平。

4、 員工級的培訓逐步交由店長實施,由店長負責門店的總體的培訓工作;

我們建立的目標:

以培訓學校或培訓中心的形成以基層入職員工以學習公司制度和企業文化、基礎服務禮儀的入職培訓,以優秀員工實施基層管理人員的管理晉升培訓的中層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以店長、副經理為級別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以服務技能提升的服務技

能和流程的技能培訓為主的培訓管理體系。

篇二:關於對公司培訓工作的建議

關於對公司培訓工作的建議

一、按照員工入職時間長短和不同崗位專業知識技能掌握程度,隨時關注並了解員工的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

1、對新入職員工,組織實施入職培訓。培訓內容包括:

(1)公司概況、經營理念、組織結構、職業道德、員工手冊、各項管理制度、溝通技巧、服務禮儀、企業文化等;

(2)安全教育、消防知識、急救常識等方面培訓。入職培訓結束,安排一次考試,檢驗培訓效果;

2、組織實施在職培訓。

制訂的培訓計劃、課程設計、組織實施、效果評估等工作。在職培訓主要內容為崗位技能、員工思想教育,人力資源部進行監督。

二、外送(聘)培訓

這一點也是我們公司做的很不好的一方面,首先要創新就必須走出去和引進來,只有不斷吸收新知識企業才不會落伍,才能有創新的基礎。我們不能總是僅僅局限於公司內部,這樣就會產生閉塞現象,不能與外界及時聯系,掌握外界的變化,這樣的話生命力和競爭力就會大大的減弱。其次,外送外聘培訓也可以培養一批優秀的講師,他們可以把新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廣大員工,員工結合實際將其應用於生產,這樣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作為一個大型企業尤其是生產型企業必須重視這一點。

三、根據崗位特徵和員工知識技能背景的不同,積極探索各種不同的培訓授課方式。

培訓工作與學校教育就內容上說,有本質的區別。知識的直接灌輸、案例分析、互動研討、現場訓練等都是有效的授課方式。另外一點就是極大的豐富授課內容,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為公司培養具備豐富技能和良好職業道德的員工、積極宣傳倡導公司企業文化。在今後的培訓中,考慮到實際情況(員工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關於技能方面的培訓應把課堂設在現場,單獨的在教室裡面講一些理論和書面上的東西,可以說大部分員工是沒有效果的,所以說現場講述、訓練這樣是比較直觀和容易理解的。

⑵ 禮儀隊培訓安排

訓練計劃制定如下:
訓練地點:
訓練時間:
要求:3—5cm高跟鞋
訓練內容:
1、我的自我介紹
2、坐姿
3、站姿訓練
1)示範
2)集體練習
3)讓組員進行分組練習,並由我指出不足之處
4)集體練習
4、行姿訓練(備用)
1)示範
2)集體練習
3)讓組員進行分組練習,並由我指出不足之處
4)集體練習
5、頒獎,引領嘉賓訓練
1)講解引領嘉賓及頒獎時的一些禮貌方面的注意事項
2)示範
3)分批上前試練
4)分組進行訓練
5)再一次集體訓練
6、化妝
1)講解平常禮儀所需要的妝容
2)簡單介紹化妝品及化妝工具
3)讓隊員們按照師姐的步驟學著自己化妝
4)試著為隊友化妝(備用)
7、發型設計
1)講解平常禮儀所需要的發型
2)介紹幾種比較簡單的發型設計
3)隊員在師姐的帶領下學著自己弄頭發
4)試著自己弄一個發型(備用)
8、綜合訓練
9、學院/企業文化了解

⑶ 禮儀培訓有哪些

禮儀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1、服裝禮儀:男士服裝禮儀、女士服裝禮儀、著裝技巧、飾物禮儀;
2、儀容禮儀:面容、化妝;
3、儀態禮儀:微笑、目光、站姿、坐姿、行姿、手姿。

⑷ 學生文明禮儀培養計劃

一、及時成立課題組。

課題一確立,我校及時成立了課題組,由鄒宏偉校長擔任課題組組長,梁承虎校長、殷永飛主任任副組長,成員中層領導、班主任老師組成。課題組的人員進行課題開展的認真研究和詳細分工,盡量調動起各位成員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確定課題研究的內容。

1.文明禮儀教育與學習新《規范》、《守則》有機結合,在融合中深化學生禮儀認識。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就必須首先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只有讓《規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學校積極進行「學規范,學做人」的宣傳,營造良好氣氛。有計劃地進行「學習規范」專題教育活動,專設禮儀教育篇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

2.構建完整的學生文明禮儀要求,使文明禮儀教育向家庭、社會延伸。學校根據新《規范》與《守則》中對於學生禮儀教育的基本要求作為獨立的內容提出來,並按「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三個方面加於細化,逐一開展訓練。

3.以「爭當禮儀標兵」的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禮儀修養。在整個「爭做禮儀標兵」活動中,「十佳禮儀標兵」的評選、「學做文明禮貌小學生」全校性中隊主題隊會觀摩比賽、禮儀知識競賽、製作禮儀宣傳卡、自製禮儀小報、漫畫等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加強情感體驗,實現知行統一,並促使學校文明禮儀基本情況的提高。

4.學習中華傳統禮儀,將禮儀教育納入到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實現學校德育特色化發展與德育課題研究相互促進的德育新模式。

三、積極開展實踐與研究。

1.學習宣傳。什麼是「禮儀」?學什麼樣的禮儀?這兩個問題是此課題實踐與研究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我們首先組織學生學習《規范》、《守則》、「坐、立、行」正確姿勢、待人接物的規范等等,然後發動學生查找中華傳統禮儀知識,把歷史上知禮儀,懂禮儀的名人故事收集起來,利用班會時間交流學習。通過這兩個步驟活動的開展,學生對禮儀有了較全面的認識,明白了懂禮儀、有禮儀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從而產生主動參與學禮儀的活動的想法,既調動起積極性,又為以下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評議辨析。各班根據禮儀教育內容和要求,組織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為和學生的思想、行為現象進行評議辨析。通過辨析,使學生分辨美醜善惡,知道好與不好,遇到問題懂得思考「為什麼、怎麼辦」,以加深對禮儀要求的進一步理解,強化學生的行為意向,也能鍛煉學生的思考、分析、辨別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學科滲透。德育處要求各位教師在各科教學之中滲透文明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充分挖潛教材中的禮儀教育因素,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和同伴合作時、參加各種學習討論時、回答問題時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同時也和師德建設相結合,要求教師保持應有的教學禮儀,不體罰、變相體罰、謾罵侮辱學生,注重教學中教師文明禮儀的誘導作用。每個學期,要求每位教師上交一份滲透禮儀教育的學科教案。

4.榜樣示範。首先由教師示範,通過直觀形象的示範,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行為方法,給學生樹立行為的榜樣,如:升國旗時要嚴肅,立正站好,目視國旗;接待客人來訪要有禮貌,主動問好;上課舉手發言,起立回答問題,向他人請教習題,上下樓梯右行,讓路右退一步,請長輩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師以規范化的動作示範,學生仿照老師的示範動作進行練習。再請做得好的學生示範,各班自行比賽,選出班級「禮儀之星」,張榜表揚。

5.實踐體驗。實踐體驗,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禮儀行為規范訓練時,我們將禮儀行為進行分解、逐一強化練習,以達到學生能掌握具體行為技能的目的。由少先隊把每周模擬訓練的項目羅列計劃出來分發給各班,然後各班利用班隊課進行模擬行為訓練,如在進行「如何做客」的行為訓練時,教師首先創設情境,然後指導學生參加「做客」練習,要求學生准確用好「您好」、「謝謝」、「再見」等文明用語。由教師細心指導學生,讓座、開門、走姿、坐姿等,使其不僅語言文明而且行為文明。當學生掌握基本要點之後,可以由各班開展各種競賽,推選出「禮儀之星」上報學校德育室。

6.故事啟迪。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在禮儀教育中,我們提倡教師充分發揮語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處地講禮儀故事,對學生深明道理,強化道德認識有較大幫助。再請學生收集交流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我們身邊的禮儀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確禮儀來感染熏陶學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轉化為內因動力。

7.活動競賽。這是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比賽形式進行訓練的方法。五月份我們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故事比賽,四年級一班的王思琪同學被評為橋頭小學故事大王擂主。各班教師針對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開展禮儀規范比賽,如「禮儀知識知多少」、「看看誰的儀表美」、「禮儀演講賽」、「禮儀小品表演」等。根據實際表現,評出「文明禮儀示範班」、「禮儀之星」。

8.環境熏陶。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不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學校努力創設傳統美德、行為規范、禮儀教育的育人氛圍。如懸掛偉人像、禮儀教育格言,黑板報、等圍繞禮儀教育進行宣傳。

9.家校合力。禮儀教育要取得整體效應,就要使家庭教育影響與學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則一致,內容互補,時空充實。因此在禮儀教育中,我們利用各班家長會向家長提出禮儀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禮儀規范,使家長意識到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並掌握一定的禮儀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從而自覺地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四、下階段計劃與打算。

總之,通過實踐與研究,我校《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已經順利開展起來,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其中實踐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是我們今後還要繼續堅持的。但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對理論的研究學習還不夠深入,開展單項活動後的小結和課題階段性的總結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今後還將在這些方面加以改進。另外,禮儀教育的實踐活動方面,我們還將開展「禮儀值周」等活動,力爭在豐富多彩的德育及少先隊活動中扎實進行《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的實施,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文字材料和過程材料的收集,使課題研究工作更加規范化、系統化。

閱讀全文

與文化禮儀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眾號線推廣方案 瀏覽:715
互聯網產品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971
浙江萬尊電子商務 瀏覽:314
圖書館策劃方案 瀏覽:602
上海通用市場營銷部 瀏覽:972
智能旅行箱營銷方案 瀏覽:601
城管局扶貧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25
俄羅斯國際市場營銷 瀏覽:478
單層次網路營銷的成功例子 瀏覽:762
2019年企業晚會方案策劃 瀏覽:528
老船長網路營銷俱樂部 瀏覽:746
富氫水凈水機營銷方案 瀏覽:570
反恐法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146
影院淡季策劃方案 瀏覽:917
淘寶雙十一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222
美術培訓中心聖誕節活動方案 瀏覽:757
幼兒園送教下鄉的培訓方案 瀏覽:216
每月推薦選拔培訓人員的方案 瀏覽:214
2012高職市場營銷期末卷 瀏覽:548
營銷崗位的薪酬體系設計方案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