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錦記產品介紹
香港李錦記集團創建於1888年,迄今已有110多年歷史,它憑借嚴格的品質管理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個蜚聲海內外的醬料王國,暢銷產品達60餘種,分銷網路遍布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
斐然的成績,使李錦記殊榮備至,先後榮獲香港出口市場推廣大獎、海外拓展成就獎、亞洲第四大品牌稱號及亞洲食品第一品牌等獎項,並當選為香港20大傑出商業機構,李文達主席也被評為香港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進入21世紀,李錦記被評為千禧年香港十大企業,更被譽為是「品牌及商譽最歷久不衰企業」,進一步確定了李錦記的國際市場地位。
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先生多次指出:「李錦記已經完成了第一個使命,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透過醬料傳播到全世界。現在,我們又開始了第二個使命,要將中國中草葯保健品傳播到全世界」。李錦記集團近年來積極拓展健康產業,南方李錦記作為健康產業的核心公司,集團第二個使命的承托者,一直受到李錦記集團的關懷、愛護、重視及支持,為南方李錦記的業務發展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背景依靠。
李錦記辣椒醬產品系列共有10餘種
李錦記「無限極」中草葯保健品已經發展成三大系列,共20多個品種
南方李錦記系列產品,四大系列:無限極保健食品系列:增健口服液,男仕口服液,女仕口服液,兒童口服液,桑唐飲口服液,潤紅胭口服液,常欣衛口服液,靈芝皇膠囊,海豹油,鈣片,紅果清露,潤和津露,植雅個人護理系列:洗發水,潤發精華素,沐浴露,牙膏,洗手液,漱口水;維雅美容護膚系列:潔面乳,潤膚露,活膚水,日霜,晚霜,眼霜,手霜,防曬霜,組合面膜,營養凈白面膜;幫得佳家居系列:幫得佳凈柔潔衣液,幫得佳凈亮洗潔精,幫得佳衣物頑漬預潔劑。
❷ 李錦記是什麼東西
香港李錦記集團創建於1888年,迄今已有110多年歷史,它憑借嚴格的品質管理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個蜚聲海內外的醬料王國,暢銷產品達60餘種,分銷網路遍布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
斐然的成績,使李錦記殊榮備至,先後榮獲香港出口市場推廣大獎、海外拓展成就獎、亞洲第四大品牌稱號及亞洲食品第一品牌等獎項,並當選為香港20大傑出商業機構,李文達主席也被評為香港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進入21世紀,李錦記被評為千禧年香港十大企業,更被譽為是「品牌及商譽最歷久不衰企業」,進一步確定了李錦記的國際市場地位。
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先生多次指出:「李錦記已經完成了第一個使命,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透過醬料傳播到全世界。現在,我們又開始了第二個使命,要將中國中草葯保健品傳播到全世界」。李錦記集團近年來積極拓展健康產業,南方李錦記作為健康產業的核心公司,集團第二個使命的承托者,一直受到李錦記集團的關懷、愛護、重視及支持,為南方李錦記的業務發展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背景依靠。
❸ 李錦記的介紹
李錦記創建於1888年,它憑借嚴格的品質管理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個蜚聲海內外的醬料王國,暢銷產品達60餘種,分銷網路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與同珍醬油、淘大和八珍並稱香港四大醬園家族。 斐然的成績,使李錦記殊榮備至,先後榮獲香港出口市場推廣大獎、海外拓展成就獎、亞洲第四大品牌稱號及亞洲食品第一品牌等獎項,並當選為香港20大傑出商業機構,李文達主席也被評為香港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進入21世紀,李錦記被評為千禧年香港十大企業。
❹ 剛開了一個淘寶,是南方李錦記的產品,自己用了覺得很好,也在論壇上推廣了,可為什麼沒人來呢
推廣沒有做到位,現在淘寶處處都的交錢推廣,淘寶店信譽也很重要的,另外一個就是你要把好賣的那個產品多推廣一下,買的人多,人氣才會上來,剛開的店鋪沒有人氣,這是創業的必經的一條。加油!
❺ 李錦記的發展歷史
在李錦記發展的起步期,香港的消費力還較低,對高價的蚝油需求甚少,因此李錦記採取了與眾不同的市場發展策略:先以海外市場為起點,而後再致力拓展香港市場。這與當時攘外必先安內的企業理念大相徑庭,而正是這樣的變通使得李錦記有了良好的國際聲譽。自70年代以來,李錦記大力發展香港市場,起先是在皇後大道的一零售店以及幾家雜貨鋪里出售,後來得力於迅猛發展的超市而廣泛鋪貨、大量銷售。
70年代以來,李錦記還只憑借舊裝特級蚝油和蝦醬兩種產品打天下。進入70年代,隨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李錦記即時轉向市場導向的營銷觀念,實施現代營銷管理,將原先的品質保證部門獨立出來,專門成立了20多人的R&D部門,以加強產品研發的力度。為獲得一個優秀的產品概念,研發人員常常要做大量工作,如作目標消費者調查、向烹飪專業人士以及零售商取經討教等等。20多年來,李錦記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了軺熊貓牌蚝油、XXO醬、辣椒醬、雞粉、瑤柱蚝油等醬料以及豉油雞汁、鹵水汁、工蒸魚豉油等一系列方便醬,產品由原先的兩種增至現時的150多種。其中,因蒸魚豉油的開發和推廣,李錦記榮獲了1997年度香港傑出營銷獎HKMA/TVB銅獎。
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為使老字型大小的產品不顯陳舊,李錦記不失時機地設計新的品牌標識。不同於早期土氣的外觀造型,新包裝採用了國際流行的直線設計,因而更富進代感和美感,更易為消費者接受。
1992年,公司還特意聘請專業設計顧問公司為李錦記重新設計一套包裝標識系統,把招紙和標簽統一,從而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並便於識別。為增加賣點,招紙上除印有基本資料如成分及重量外,還提供了菜譜及使用方法。另外,公司也在招紙上印上外文以顯示國際化利於外銷。李錦記注重現代營銷傳播,曾開展了一系列的廣告及贊助活動:邀請香港歌星葉麗儀拍攝電視廣告,每晚在電視上大唱餐餐陪住你……,增加品牌知名度;獨家贊助某馬戲團在香港海洋公園的表演;為烹飪界知名人士方太、Martin Yan的電視烹飪提供醬料……這對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來說是個富有膽色的嘗試。
李錦記是個名副其實的家族企業,但其決策層通過世代的四次更替,實現了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第四代家族成員在國外深造後於80年代先後回港,在集團的不同崗位上發揮所長,使李錦記的管理走向正規化和科學化。現時的李錦記在香港的員工有500人,而國內及海外共1000多人。
90年代初,由於不滿足於調味品事業上的成功,李錦記利用品牌知名度展開品牌延伸,致力拓展地產、餐飲、健康食品和運輸等業務,以增大其市場蛋糕。
李錦記成為航天食品:
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介紹,神九載人飛行任務提供了7大類、70餘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征戰太空,「可以確保航天員4天內不會吃到重樣食品」。
「從已公布的神九食譜看,有針對航天員執行任務的特點,比如食物需要沒有很難消化的渣滓,以減輕飛船艙內廢物收集系統的負擔;經過加熱營養成分流失較少,保質期長等。」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何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公布的菜單中,干燒杏鮑菇、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木須肉、黑椒牛柳等家常菜赫然在目,選擇的調料則涵蓋海鮮醬、叉燒醬、川味辣椒醬、番茄醬和泰式甜辣醬,「酸甜辣咸鮮」五味俱全。
據入選供應醬料的李錦記集團介紹,此次企業一共提供了2000多包航天員食用醬料。這些醬料與大眾餐桌上的醬料並無本質不同,特殊之處在於一要適應太空環境的特殊包裝,二是在太空環境中,人的味覺會有一定的變化,會根據要求對醬料口味作適當調整。
神九食品如何適合航天員的個性化口味?陳斌介紹說,每一項食品研製出來時,先請航天員品嘗並填寫「感官評價表」,只有在60分以上的食品才能入選。
三名航天員中兩名來自山西,一名來自河南。由於航天員在失重的環境下,有可能會出現味覺暫時退化的情況,家鄉口味更能喚起食慾。何麗說:「比如番茄醬既能滿足山西普遍喜『酸』的需求,又可方便補充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
神九的一大亮點,是中國女航天員首次探訪太空。何麗表示,在太空環境中,女性骨密度流失較男性快得多,因此更需要關注礦物質、維生素、鈣鐵的攝入。適當甜食的補充,也能滿足女性的心理需求。
「事實證明,五味調和的中國美食相比西餐,更能夠安撫中國航天員的胃,讓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我想這方面的成功經驗,也能給口味相近的亞洲國家以啟發和借鑒。」她說。
李錦記:食品安全零缺陷的標桿企業
調味品協會昨天給李錦記頒發了調味品行業標桿企業獎,只有李錦記唯一一家獲得這個獎。這表明了調味品行業對李錦記食品安全工作上的肯定,是航天食品,太空人吃的。航天員的食品對安全要求很高。同時回顧我們這幾年的歷史,我們是奧運會的醬料供應商,我們是亞運會醬料供應商,我們是世博會的醬料供應商。所有重大項目上,我們的食品都經歷了最嚴苛的檢驗。美國FDA來我們李錦記工廠進行審核,我們是唯一一家零缺陷通過美國FDA審核的企業,這是中國食品企業裡面唯一一家,零缺陷通過,沒有任何問題。
為什麼我們能夠這么好呢?我要跟大家來報告一下我們的食品安全體系,首先第一個我們企業有非常好的價值觀:「務實誠信,思利及人」,這是我們核心價值觀裡面很重要的。「思利及人」,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就是換位思考,你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要換位思考。我們做食品的要站在消費者立場上思考我們怎麼做食品,這是很重要的。第二個,我們有很好的品控管理體系,我們有一個體系叫做一百減一等於零,為什麼一百減一不是等於九十九呢?就是在品質控制上,只要你有一件事做錯了,做不好,你的結果是零而不是九十九。我們有非常嚴苛的評估管理體系。在我們的原材料采購,整個供應鏈管理上,我們有一套體系叫做垂直供應鏈,就是從田間到餐桌,我們從原料開始,從種子的選種開始控制,我們對自己的種植基地進行培訓。比如說辣椒,我們從選種進行培訓,然後田間的管理,怎麼栽培,最後怎麼收成,最後怎麼進行深加工。整個環節到最後都有嚴密的監控和品控體系。同時,我們的供應鏈體系也是非常完善的。食品安全很多時候源頭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我們保證了從原材料開始的質量。
第一個是我們價值觀,第二個是我們品控體系,第三個就是供應鏈體系。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完整、完善的東西。三個體系結合起來,確保了我們的食品安全成為行業的典範。
「李錦記」第四代傳人李惠民傳人清華演講:華商企業如何「富過三代
「很多人說『富不過三代』 ,我們的家族發展要打破這個魔咒。」香港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李錦記」第四代傳人李惠民30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能夠可持續發展才是有意義的」。
在當天的「華商領袖·清華講堂」上,李惠民以「文化的基石」為題,分享了「李錦記」作為家族企業發展百年仍不斷壯大的秘訣:「『思利及人』是我們家族的核心價值觀,在考慮自己利益的同時,也從別人的角度、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天的演講從一幅「家族圖譜」開始,李惠民耐心地為聽眾介紹「李錦記」企業的由來和家族企業的26位成員。他說,2000年前,李惠民及兄妹5人都在自家企業工作,「每個人都是老闆,員工都不知道聽誰的,於是家族委員會應運而生」。
為使這個龐大企業發展得更好,家族委員會制定了「家族憲法」:下一代必須在其他公司工作3年,委員會成員不得超過9人,75%以上成員達成一致即可更改「家族憲法」等。李惠民說,上至股權分配、下至兒女教育,「家族憲法」都作了詳細的規定。
相對於「家族憲法」等硬體規定,李惠民將價值觀、思維方式等稱為家族發展的「軟體」。除了「思利及人」,「換位思考、永遠創業」等都被這個家族及企業作為信條。「我們提倡『治未病』,採取各種措施保證我們的家族不生病。」李惠民說。
演講過程中,李惠民多次強調「要保持的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家」,提倡家族成員始終以家族為核心,懂得「我們」大於「我」、「家族」大於「家庭」。他介紹,在「李錦記」內部,甚至還有一個「三不準」規則:不準晚結婚、不準離婚、不準有婚外情。
為保持家族事業延續,「李錦記」已在潛移默化中,開始對自小就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五代加以培養,以增強其對家族的責任感。李惠民說,家族曾安排第五代成員到北京參加「李錦記清華大學暑期學習班」等,讓他們通過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和大量的戶外考察,感知和接受中華傳統文化。
演講及互動環節結束後,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龍登高教授指出,家族企業將親情與利益結合,既會產生能量,也會產生矛盾。這個問題曾經同樣困擾著「李錦記」家族,然而跨越四代人,經過120多年的發展,這個家族企業已孕育出了自己獨特的管理智慧。
此次演講是「華商領袖·清華講堂」第6次講座,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等在演講前分別會見了李惠民一行。演講結束後,國務院僑辦經濟科技司司長庄榮文代表主辦機構向李惠民頒發了演講紀念證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韓景陽向李惠民贈送了紀念品。
「華商領袖·清華講堂」由國務院僑辦和清華大學共同舉辦,以「分享智慧、創新共贏」為主題,旨在分享華商創業發展經驗,為成功華商搭建展示風採的舞台,為清華學子開設一個啟迪思考的高層次講堂,擴大僑資企業影響,推動華商事業更大發展。
❻ 「我心目中的李錦記」
我心中的李錦記
今年組文的主題是「TRAP OUT——沖出困境」,當今的企業,或大或小,不論中外,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其中,隨著世界全球化的進程的加深,中國企業 越來越走向世界,而世界的企業也越來越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一些傳統 行業、特別是家族經營的企業要怎樣在這種新的局面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發展之路, 就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我們經過精心的篩選,從久負盛名的中華老字型大小、 又是家族經營的傳統企業中篩選出李錦記(香港)集團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做了大 量的調查研究,結合經濟、管理的基本知識分析這個組織的文化精髓並提出我們的新 的見解。
李錦記集團的典型性體現在: 首先,它是發源於1888 年,從專做蚝油開始,經歷了一個民族品牌創立、成長、 挫折、轉型、突圍、持續發展到現在穩健發展的典型過程,在李錦記一步步發展壯大 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可以值得現在仍在苦苦掙扎的民族傳統企業參考、借鑒的經驗 教訓。
其次,李錦記自從創立以來,一直堅持著家族控股的經營管理模式,這種家族經 營的企業形式受到許多對組織文化和企業成長有深入研究的專家的質疑,許多殘酷的 事實也彷彿證明,傳統的家族經營模式在企業發展初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促進企業 快速成長,但是到了企業平穩發展的階段,家族經營的種種弊病就會表露出來。
那 么,李錦記公司,在保持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完全統一的同時,又是採取了什麼樣的手 段,創造了它不斷的銷售奇跡的呢?我們的調查報告將揭開李錦記的基業常青之迷。
再次,老字型大小的品牌往往忽略了對自己產品的宣傳、推廣,在產品的開發、創新 方面也缺乏主動性。
在過去,沒有來自外國和其他企業的競爭的情況下,這樣的做法 也許還有生存的空間,但是如今,面對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世界市場和越來越激烈的競 爭,傳統產業、傳統企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銷售策略就顯得落後了。
同是作為傳 統老字型大小的李錦記公司,是如何走出傳統的經營模式,以現代化的經營手段令老字型大小 經受住了時間和競爭的考驗,創出新的一片天空的呢?答案,當然也在這份研究報告 一個在確定選題的過程中,我們感到李錦記集團所具有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經營理念,和中國的傳統道家文化是一脈相承、不謀而合的,所以,我們便採用道家 「道、法、將、地、天」五種力量來代表李錦記企業文化的不同層次: 道:代表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
❼ 李錦記是世界500強嗎,市值大概多少
家族企業市值1162億人民幣,因沒有上市與海天醬油差距2億美金,如果上市,超越海天兩倍以上不是問題
❽ 李錦記的成就
斐然的成績,使李錦記殊榮備至,先後榮獲香港出口市場推廣大獎、海外拓展成就獎、亞洲第四大品牌稱號及亞洲食品第一品牌等獎項,並當選為香港20大傑出商業機構,李文達主席也被評為香港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進入21世紀,李錦記被評為千禧年香港十大企業,更被譽為是「品牌及商譽最歷久不衰企業」,進一步確定了李錦記的國際市場地位。
李錦記 集團主席李文達先生多次指出:「李錦記已經完成了第一個使命,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透過醬料傳播到全世界。現在,我們又開始了第二個使命,要將中國中草葯健康產品傳播到全世界」。李錦記集團積極拓展健康產業,無限極作為健康產業的核心公司,集團第二個使命的承托者,一直受到李錦記集團的關懷、愛護、重視及支持,為無限極的業務發展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背景依靠。
有著「亞洲第一食品品牌」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李錦記集團的蚝油在美國已經佔到了88%的市場份額,在日本的佔有率排在第二位。在歐洲、東南亞,甚至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一些島國,都有李錦記的蚝油、醬油等產品在銷售,其200餘種產品遍布世界80多個國家,而其獨資子公司—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正在新時期里續寫著這個百年老店新的歷史……
❾ 我心中的李錦記作文
題目:我心中的李錦記
今年組文的主題是「TRAP OUT——沖出困境」,當今的企業,或大或小,不論中外,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其中,隨著世界全球化的進程的加深,中國企業 越來越走向世界,而世界的企業也越來越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一些傳統 行業、特別是家族經營的企業要怎樣在這種新的局面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發展之路, 就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我們經過精心的篩選,從久負盛名的中華老字型大小、 又是家族經營的傳統企業中篩選出李錦記(香港)集團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做了大 量的調查研究,結合經濟、管理的基本知識分析這個組織的文化精髓並提出我們的新 的見解。
李錦記集團的典型性體現在: 首先,它是發源於1888 年,從專做蚝油開始,經歷了一個民族品牌創立、成長、 挫折、轉型、突圍、持續發展到現在穩健發展的典型過程,在李錦記一步步發展壯大 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可以值得現在仍在苦苦掙扎的民族傳統企業參考、借鑒的經驗 教訓。
其次,李錦記自從創立以來,一直堅持著家族控股的經營管理模式,這種家族經 營的企業形式受到許多對組織文化和企業成長有深入研究的專家的質疑,許多殘酷的 事實也彷彿證明,傳統的家族經營模式在企業發展初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促進企業 快速成長,但是到了企業平穩發展的階段,家族經營的種種弊病就會表露出來。
那 么,李錦記公司,在保持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完全統一的同時,又是採取了什麼樣的手 段,創造了它不斷的銷售奇跡的呢?我們的調查報告將揭開李錦記的基業常青之迷。
再次,老字型大小的品牌往往忽略了對自己產品的宣傳、推廣,在產品的開發、創新 方面也缺乏主動性。
在過去,沒有來自外國和其他企業的競爭的情況下,這樣的做法 也許還有生存的空間,但是如今,面對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世界市場和越來越激烈的競 爭,傳統產業、傳統企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銷售策略就顯得落後了。
同是作為傳 統老字型大小的李錦記公司,是如何走出傳統的經營模式,以現代化的經營手段令老字型大小 經受住了時間和競爭的考驗,創出新的一片天空的呢?答案,當然也在這份研究報告 一個在確定選題的過程中,我們感到李錦記集團所具有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經營理念,和中國的傳統道家文化是一脈相承、不謀而合的,所以,我們便採用道家 「道、法、將、地、天」五種力量來代表李錦記企業文化的不同層次: 道:代表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
❿ 李錦記是干什麼的
李錦記是一個蚝油公司。
李錦記創建於1888年,它憑借嚴格的品質管理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個蜚聲海內外的醬料王國,暢銷產品達60餘種,分銷網路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與同珍醬油、淘大和八珍並稱香港四大醬園家族。 斐然的成績,使李錦記殊榮備至,先後榮獲香港出口市場推廣大獎、海外拓展成就獎、亞洲第四大品牌稱號及亞洲食品第一品牌等獎項,並當選為香港20大傑出商業機構,李文達主席也被評為香港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進入21世紀,李錦記被評為千禧年香港十大企業。
在李錦記發展的起步期,香港的消費力還較低,對高價的蚝油需求甚少,因此李錦記採取了與眾不同的市場發展策略:先以海外市場為起點,而後再致力拓展香港市場。這與當時"攘外必先安內"的企業理念大相徑庭,而正是這樣的變通使得李錦記有了良好的國際聲譽。自70年代以來,李錦記大力發展香港市場,起先是在皇後大道的一零售店以及幾家雜貨鋪里出售,後來得力於迅猛發展的超市而廣泛鋪貨、大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