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會議籌備方案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會議籌備方案是會議的預演,通過想像和策劃,將計劃全過程形成文字,以便內安排布置會議容事宜。
會議方案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a、確定會議名稱
b、確定與會人員
c、確定時間地點。
d、確定會議通知內容
e、會議通知跟進落實程序與要求
f、會場布置要求
g、會議文件資料種類、內容、要求
h、會議設備和用品種類、要求
i、會議後勤安排
j、會議記錄安排
k、會場服務安排
l、會議預算安排
m、議定事項催辦及反饋的程序、要求、責任人
n、其他注意事項
㈡ 求有關於做好新時期農技推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點子的文章!謝謝啦~~~~
XX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
情 況 匯 報
尊敬的XX,各位領導:
今天,我們十分高興地迎來了XX處長一行各位領導蒞臨XX,視察我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這既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檢查,也是對今後工作的鞭策。在此,我代表XX人民政府,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致以最熱烈的歡迎!下面,我就XX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作如下匯報:
XX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XX實際,深化改革,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基本建成了一支高效的農技推廣隊伍。
一、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進展情況
(一)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
2007年鄉鎮機構改革,我縣鄉鎮農技推廣機構63個,均為設在鄉鎮的直屬事業單位,由鄉鎮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編制146名。經過三年多努力,我縣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明確了公益性職能,設置了推廣機構,穩定了推廣隊伍,提高了保障水平。管理體制上實行縣鄉鎮共管,以縣業務主管部門管理為主。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配合縣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管理。全縣鄉鎮在編在崗農技推廣人員13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9人,管理工勤人員33人,大專以上學歷80人,中級職稱52人。
(二)縣級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
縣級農技推廣機構共6個,其中農技推廣中心1個,農業信息服務中心、種子管理站、蠶業管理站各1個,稻麥原種場2個。6個推廣機構中納入財政全額預算4個,差額預算2個。目前,6個農技推廣機構在崗在編10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7人,管理及工勤人員39人,大專以上56人,高級農藝師5人,農藝師34人。
二、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取得的成效
1、基本理順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機制。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實行縣鄉鎮共管,以縣農業主管部門管理為主。
2、強化了公益職能。明確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公益職能。
3、較為合理地設置了推廣機構。在全縣63個鄉鎮均設置了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4、強化了經費保障。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編在崗人員工資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並保障了人均10000元的工作經費。財政全額撥款的縣級農技推廣機構預算工資及人均4000元的工作經費。
通過理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機制,強化公益職能,強化經費保障,再次凝聚了全縣農技推廣人員人心,激勵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幹事創業熱情,重塑了農技推廣人員形象,全面提升了全縣農業技術推廣的公共服務能力,確保了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XX2007年、2009年兩度獲得全國糧食先進縣標兵稱號,2008年、2009年連續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糧食生產豐收杯。
三、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鄉鎮支持
一是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繼2007年鄉鎮機構改革後,縣委、縣人民政府責成編制、人事等有關部門深入鄉鎮多次調研農技推廣體系有關事宜,多次專題研究,成立了XX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範縣項目領導小組,加強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明確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公益性職能,將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二是縣級部門積極協調配合。縣政府辦、縣委農辦、縣農業局等部門組成調研組,深入鄉鎮徵求鄉鎮黨委政府、農技人員及農戶意見,並多次溝通協調,形成共識,共同向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提出改革建議、改革方案,將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列為各部門重要工作,明確各自職責,既分工、又配合,齊抓共管。
三是鄉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鄉鎮黨委、政府支持全縣加強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認識到全面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公共服務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是事關全縣的大事,積極支持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服從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於全縣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決定。
(二)加強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
1、強化公益性職能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主要負責轄區內農業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和新品種試驗、示範;農作物和病蟲害及農業災害的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農作物苗情監測和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檢測、監測及強制性檢驗;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監測;農業公共信息和培訓教育服務;農村能源建設;蠶桑生產;農業產業化發展及農業政策保險等公益性職能。
2、較為科學地設置機構
根據XX情,並與鄉鎮機構改革相銜接,在63個鄉鎮均設置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名稱為××鄉鎮農業服務中心。
3、基本理順了管理體制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實行縣級業務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縣級業務主管部門管理為主。
(三)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
1、核定編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和承擔公益性職能的工作量,全縣63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核定編制146人。
2、實行人員聘用管理。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全面實行聘用管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人員進、出、管、用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3、加強農技人員培訓。分年制定農技人員培訓計劃,農技人員學歷提升計劃,實施農技人員人才培養規劃,更新農業人員專業知識,提升農技人員專業水平和學歷層次。主要採取選送骨幹農技人員到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培訓及參加學歷教育,聘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專家來XX培訓,縣級專家培訓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等方式。
(四)加強機制創新
1、健全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管理制度。細分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工作職能,明確了農技人員崗位職責,建立了農技推廣機構系列管理制度。
2、基本實行了農業技術推廣責任制度。主要有包村聯戶責任制度、服務公開制度、目標責任制度、首問責任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相關制度。
3、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將農技人員工作和進村入戶推廣技術的實績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將農戶對農技人員的評價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實行由農戶、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三方共同參與的績效考評機制,考核分值分為農業行政主管部門50分、鄉鎮30分、農戶20分。
4、初步形成多元化農技推廣格局
一是建立了一支穩定的具有公益性職能農技推廣隊伍;二是建立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是涉農企業成長壯大;四是科研、教育等單位廣泛參與。
5、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
一是建立縣級專家團隊和技術指導員隊伍,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篩選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培育科技示範戶、建立10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形成專家指導農技人員、農技人員抓示範戶、示範戶帶動輻射戶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新機制;二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刊等現代傳媒開展技術服務;三是改傳統說教為農戶積極參與的修改化農技推廣服務。
(五)加強了條件建設
1、加強農技推廣基礎設施建設。63個鎮鄉農業推廣機構都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及相應辦公設備,部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配備了電腦。
2、加強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在建平、石安等10個鎮鄉建設了10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集成了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等引進及試驗示範推廣,展示了現代農業技術發展水平。
3、探索村級服務站點建設
以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技術支撐,依託村級農技員、植保員、科技示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在全縣建立100多個村級服務站點。
(六)加強了宣傳報道
加大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重大活動、典型事例宣傳,特別是農技人員牢記宗旨、紮根農村、艱苦奮斗、服務農民的先進事跡,以及典型科技示範戶增產增收事例等宣傳報道。近幾年,縣電視台民生播報專題、綿陽日報等有關媒體多次刊登報道我縣體系改革與建設經驗和典型事例,為鞏固和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各位領導,經過努力,XX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基礎設施仍較差、人員結構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困難和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項目、財政支持,進一步改善農技推廣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創新完善管理機制,將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更加完善,為經濟社會建設和農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祝各位領導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熱忱歡迎各位領導常到XX檢查指導工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