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馬班入班考試一般考神什麼
這個要看當年額考試
Ⅱ 如何發揮團組織作用,加強對學生思想引領
加強思想引領,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旗幟鮮明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抓住改革開放30周年、「五四」運動90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等重大活動與紀念日的契機,教育和引導青年不斷深化對我國歷史、國情和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切實強化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踐行「四個新一代」的要求,把個人成長進步融入到推動祖國發展、民族振興的時代洪流中去。
2.深化愛校榮校教育。以迎接「五四」運動90周年為契機,立足時代特點,開展「新青年、新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法制教育和倫理道德、學術道德、網路道德、環境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熱心公益的良好風氣,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不斷豐富和提升「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內涵與形式,構建和諧校園,培育一流校風。
3.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尊重青年學生思想水平和人生目標的差異,分層次、有重點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用同樣的標准和培養目標要求所有學生,既要培養可靠接班人,也要培養合格建設者。切實掌握青年話語體系,善於把黨團組織的「大道理」轉化為青年易於接受的「小道理」,把思想引導與關心服務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熟練掌握和運用網路、手機等青年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保持與青年的密切聯系和無障礙溝通,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4.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認真總結和鞏固近年來學生骨幹培養工作的經驗,堅持以責任感教育為核心,以理想主義、集體主義和意志品質教育為重點,面向不同種類的學生骨幹構建一體化分層教育體系。深入研究優秀青年成長成才的共性規律,充分調動校內校外兩種資源,不斷豐富培養載體。堅持培養人才與使用人才相結合、推進青馬工程與加強團的各項工作相結合,讓學生骨幹在工作崗位、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中接受鍛煉,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Ⅲ 如何做一名新時代合格大學生
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大學生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要有健康的體魄和堅定的意志力、要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1、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助於更好的認識世界,培養自己的思考思維,有利於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人文素養,對社會上的負面事件做出正確的評判,不被有害思想帶偏。
(3)新時代愛國主義青馬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培養優秀的大學生學校的任務
學校應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包括舉辦各種類型的學術報告會和專題講座、學生讀書會、學生社團活動、文藝匯演、體育活動等,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
專業課程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教師在講授專業課時,要自覺地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貫穿於專業教育的始終,充分挖掘和發揮專業課對人才文化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同時,也要把文化素質教育的有關內容滲透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去,使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Ⅳ 有關香港的歷史資料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佔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的面積。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20世紀80年代初,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並首先用於解決香港問題。按照鄧小平的論述,「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
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中央具有監督權力 。
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准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不斷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