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山東壽光是我國大棚蔬菜種植最大最好的基地,那裡有比較先進的種回植技術。你可以登錄。答「中國壽光蔬菜網,」那裡有最新大棚蔬菜培訓技術科普書籍光碟。中國壽光蔬菜網信息中心 最新大棚蔬菜培訓技術科普書籍光碟
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 (一套8冊)
你不妨看一下,了解一下。
B. 我想學習蔬菜大棚種植技術,請問到哪裡可以學習
既然向我求助,抄那我就襲說說吧,能學習種植技術的地區很多,個人不建議去壽光,我不想打擊一片,但還是要說,壽光某些不務實業之徒現在假借種植技術、大棚技術推廣之名在全國招搖撞騙,我建議你就近學習,在中國蔬菜種植尤其是大棚菜主要靠經驗,不管在哪裡學都只是一些皮毛,
建大棚種蔬菜必須有長期的准備,這是個辛苦錢,很累……
原則是可以免費幫助種植者從事一些勞動,但絕不要交費,
請拒絕他人向您推薦的任何收費的初級技術學習。
山東地區可以學習的區域取決於蔬菜品牌,
例如
蒼山縣 大蒜 辣椒
沂南縣 黃瓜 番茄 草莓
等等,這些地區幾乎所有鄉鎮都有蔬菜產業。
C. 湖南大棚種植技術培訓
各種大棚蔬菜培以及管理技術 可以到八畝地網 農業技術頻道查詢,買賣蔬菜可以到八畝地網發布相關農業信息
D. 那有蔬菜大棚種植培訓基地
班瑪縣生態移民抄蔬菜種植及培訓基地發揮作用
班瑪訊(張武)在生態移民蔬菜種植及培訓基地的輻射帶動下,班瑪縣建設成的30座蔬菜種植日光節能溫室以充分發揮經濟效益,成為班瑪縣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為了切實把生態移民蔬菜種植及培訓基地經營好、發展好,該基地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種植結構,並根據各種蔬菜生長的需求,加強科學施肥、遮陽、澆水等基礎工作。2007年生產的西瓜、辣椒、茄子等多種蔬菜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每座溫室每年收入近萬元,有效增加了農牧民收入。今年種植的蔬菜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Copyright
2006-5-1
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protected]
地址:青海
果洛
郵編:814000
E.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湖北哪有培訓的
一、辣椒。喜高溫,發芽的溫度是30—45℃,生長適宜溫度白天為26—內30℃,容夜間為18—22℃,15℃以下溫度,種子不能發芽,開花不能受精。在栽培中,大棚溫度一定要保持在20—25℃,低於18℃則不能正常生長。
二、西紅柿。喜高溫,25—30℃時是最理想的發芽溫度。生長適宜溫度為白天27℃,夜間17℃。栽培期間的下限地溫為10℃,根據生長的最低溫度為5℃,最適宜溫度為28℃,最高不得超過38℃。
三、芹菜。芹菜喜歡冷涼,所要求的生長溫度白天為20—22℃,夜間為15—18℃,晝夜溫差為4—5℃。地溫要求18—20℃,最低不能低於3—6℃。後期不低於6—8℃,否則就不能正常生長發育。
四、黃瓜。對溫度的要求較嚴格,適宜溫度白天為24—26℃,夜間為14—15℃,低溫的下限是10—12℃,溫度在10℃以下就停止生長,30℃以上根系活動就弱、葉子萎縮。幼苗生長期不能低於18℃,最低溫度為20—23℃。
F. 想學習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方面的知識,有什麼地方培訓或者其它渠道嗎
網路教學,農大夜校!
G. 我想學習大棚種植技術
大棚蔬菜種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技術,它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它深受人們喜愛, 因為在任何時間都可吃到反季節的蔬菜。在一般情況下,大棚蔬菜都採用竹與鋼為主的結構骨架,然後在上面覆蓋上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薄膜,這樣一個簡易結構就製造出一個完整的溫室空間。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達到大棚內需要的保溫效果
常見方式
反季栽培
要想蔬菜的價格高,就可以採用反季蔬菜種植,反季的蔬菜才能滿足市場不斷的供應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如在秋季種植大白菜、蘿卜等耐陰蔬菜,注意用黑色覆蓋網來遮陽,從而達到降溫效果。[2]
軟化栽培
軟化栽培,就是當蔬菜生長了一段時間後,再設置半黑或黑暗環境,注意生長濕度。這種方式,種植的蔬菜營養價值最高,葉綠素含量低,枝葉松軟,美味可口。如韭黃、芹菜等。[2]
促進栽培
此方法主要是供應淡季市場的需求,在春季早期和冬季,充分利用溫室保溫來種植蔬菜,宜以耐寒和喜溫的品種種植。[2]
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不僅成本低,而且產量高、蔬菜品質好、健康環保等優點。
無土栽培(9張)
無土栽培採用的方法是水種植法、營養液種植法等。這種栽培法使用范圍廣,推動了蔬菜的高品質發展。
高產栽培
3.1 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大棚蔬菜種植要求相對較高,不管是土壤的質量程度,還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從科學角度出發[3]。選擇種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細,在種植前對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於大棚內的溫度與外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施肥需適量,避免過量施肥造成土壤變質。適當增加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使用。[3]
3.2 選擇合理的棚型結構
在一般情況下,選擇棚型跨度在8 ~ 12m,大棚長度在60 ~ 120 m,三面土牆、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鋼立架。在棚面使用覆蓋無滴膜,從而增加大棚內的溫度。[3]
3.3 品種選擇
最好選擇的品種可以耐低溫、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強、耐高濕、產量高、種植時間短的品種。種植的大棚蔬菜產量高、品質好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如種植黃瓜、番茄、青椒等。[3]
3.4 合理利用「棚氣」,調控溫濕度
大棚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由於大棚內密閉,易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損害了蔬菜的生長速度。因此,要正確控制棚氣,並合理運用棚氣。在早上大棚內的蔬菜較為缺乏二氧化碳,應適當補充CO氣肥,促進蔬菜的生長。在午間氣溫較高的時候,適當打開通(2)風口,進行換氣,避免有害氣體傷害蔬菜[4]。選擇種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溫型為主,最佳溫度25℃~ 33℃,生存上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4°,最低不能在0°以下。當溫度超過33℃時,要給予降溫處理,可以採用定期開棚通風、換氣孔、噴霧等。當低於0℃時,給予加溫處理,如熱風加溫等。注意控制棚內濕度,避免濕度過大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需經常通風換氣,改善大棚內的濕度。[3]
3.5 膜下滴灌澆水
在大棚內水分蒸發和擴散相對比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發速度比外面種植的蒸發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陰天、冬季的時候,空氣的濕度早已在飽和狀態。大棚內濕度過高,嚴重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大棚蔬菜可以採用膜下滴灌澆水法進行灌溉,這種方式,不僅能大大改善棚內環境,而且把濕度控制正常范圍內,保持棚內溫度,降低了病害的發生率,蔬菜的產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澆水是一個經濟實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3]
3.6 科學打葯治病
由於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易產生害蟲,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葯除蟲、綜合防治。常見的害蟲有地老虎、蚜蟲等。除蟲要選擇科學打葯,必須是正確的時間,選好葯。一般情況下,選擇含有銅、鋅劑,這類葯,不僅能超強殺菌,而且能增加蔬菜的抵抗力,有效促進農作物生長;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降低濕度,可以控制病蟲的生長,減少打葯次數;土傳菌是嚴重的病菌,如果在早期沒有很好的控制,生長的蔬菜就會被病菌污染,因此要重視苗期的預防;採用物理防治,如深耕深翻、品種選擇等。當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時,要對症治療、科學打葯。[3]
5總結
大棚蔬菜種植要科學地選擇栽培方式,消除制約蔬菜生長的因素,科學管理。做到平整土地、平衡施肥、搭建合理的棚型結構、選擇抗菌品種、合理利用「棚氣」、調控溫濕度、膜下滴灌澆水、科學打葯治病等技術,才能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的產量,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