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場口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都培訓哪些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根據縣教育局工作要點,以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為抓手,聯系本地區實際,以服務「三農」為目標,以培養農村人才為出發點,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堅持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大力開展服務「三農」的培訓班,加大力度拓展社區教育,努力在辦學體制、辦學理念和辦學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二、工作要點
1、加快社區教育步伐,拓展社區教育范圍,力爭在全鎮各行政村的支持下,建立12個村民學校和1個職工學校,並正常開展相應工作,使我鎮社區教育的開展上一個新的台階。
2、重視和開展殘疾人的培訓工作,努力為殘疾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4、摸清底子,對全鎮勞動力作一次調查,爭取讓更多的農民參加轉崗培訓,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5、加強農業技能培訓,為農民發展第三產業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的轉崗培訓和勞動技能培訓,擴大培訓范圍,拓寬培訓思路,調整工作重心,深化轉移培訓,力爭使農訓工作達到縣中上水平。
6、重視外來務工人員培訓,全面開展外來務工人員的培訓工作,力爭培訓外來務工人員100人以上,合格率在75%以上。
7、堅持辦好農函大和「綠證」培訓,認真組織農民技術員參加培訓,做到圓滿完成農函大「綠證」培訓任務。
三、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領會教育局工作重點,規劃部署好今年的成人教育工作,明確目標。積極主動地與政府各部門聯系,協調工作制訂出相應的工作計劃,使成校的工作成為各個部門不可缺少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大力開展社區教育,我們將在已經建立社區教育中心的基礎上,投入一定的資金,調動一定的人力資源,將全鎮的青少年培訓、農技培訓、計劃生育宣傳服務、家長培訓以及第三產業技能培訓融合到社區教育中去。並爭取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向全鎮輻射,全面促進我鎮社區建設的發展。
3、加大對殘疾人員的培訓力度,針對性地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讓他們重樹生活信心,掌握一定的技能,為社會和政府排憂解難。
4、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在前幾年對失地農民培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今年要將這項工作做的更細更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讓更多的農民參加轉崗和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為他們再就業創造更好的機會。
5、外來務工人員在我鎮經濟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已越來越不能缺少他們,在全鎮各個行業里都有他們的存在,是我鎮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隊伍,他們為我鎮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將緊密聯系企業,辦幾期職業技能資格證的培訓班,為企業發展盡一份力。
6、沒有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就沒有當地經濟的飛躍,沒有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社會就多了許多的不穩定性。我們要高度重視第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培訓,今年打算聘請各類專家、技術人員為第三產業人員進行培訓,搭建多層次、多渠道、多規格的培訓平台,讓更多的人從事第三產業,服務社會,造福於當地,使我鎮的經濟有質的飛躍。
7、繼續辦好一年一度的農函大「綠證」教育班,與農函大「綠證」培訓掛鉤,不使農函大「綠證」培訓單一化。特別要認真組織農民技術員參加培訓,讓他們能做到學有所專,學有所能。做到圓滿完成農函大「綠證」培訓。同時密切聯系有關部門,做好農民技術員等級培訓的任務。
8、繼續抓好農科教項目的技術服務,同時做好項目的輻射作用,使項目真正起到扶、幫、帶,成為農民致富的「助推器」。
『貳』 化工科協工作計劃怎麼寫
我找了兩篇.
2006年,郯城縣科協將繼續堅持以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科協會議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科協的關心和支持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加快發展、爭創強縣,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工作,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工作。
一、加大工作力度,推進農村科普進步
1、圍繞隊伍建設,促進農村科普開展。抓好各鄉鎮科協隊伍建設,各鄉鎮健全科普工作領導小組,配齊配強科協主任,村級科普隊伍健全,各鄉鎮將科普工作列入鄉鎮整體工作考核,形成月調度、季考核、年終評比的激勵機制。
2、加強對科普宣傳欄的管理和使用。縣科協成立郯城縣科普宣傳欄管理使用領導小組,由縣科協與各鄉鎮科協主任組成,制訂管理使用規定,強化監督措施,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保證科普宣傳欄能夠得到良好的管理、維護和維修,使科普宣傳欄真正發揮好科普宣傳的作用。
3、圍繞產業結構調整,以創建省、市級科普示範基地為總抓手,推行標準的基地建設模式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基地,加大對鄉鎮科普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的考核,年內全縣新建科普基地20處,爭創省級科普示範基地2處,市級科普示範基地3處。
4、圍繞服務會員,實現農民增收,深入抓好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縣科協編制標准化農技協會章程制度,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廣,積極籌備成立縣級農技協會聯合會,加強對各專業技術協會的領導和指導,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會員素質,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5、圍繞提高農村科普意識,開展「十、百、千」科技信息服務。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邀請10個以上市級涉農科技部門舉辦縣級展示會。同時要求各鄉鎮邀請縣直涉農部門舉辦鄉鎮級展示會,促進科技信息進入農村,為「三農服務」。同時參與縣委、縣政府舉辦的各類科技下鄉活動。利用科技周及全國科普日組織協調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開展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科普宣傳掛圖、資料和光碟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科普知識。
二、加大社區科普力度,服務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1、如何把宣傳欄設計的美觀、大方、實用,能夠達到提升城市整體形象這個目標,借鑒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聘請設計專家進行論證,設計出符合城區整體規劃的宣傳欄樣板(具體標准為:長5米、高2.8米,不銹鋼立柱式結構,宣傳欄分為科普區、廣告區兩部分,可張貼科普宣傳畫16頁,廣告版面10平方米),科普宣傳內容每季度更新一次。協調建設、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門圍繞合理部局、發揮實效的原則對宣傳欄的選址進行討論、確定,保證科普宣傳欄能夠充分發揮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目的。
2、配合縣委組織部遠程教育辦公室積極舉辦遠教之夏等大型宣傳活動,在縣文明創建辦公室的領導下,認真做好職責范圍內事關文明城市創建的各項工作,與新聞媒體及縣直有關部門開展以「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為主題的展覽活動,倡導文明、時尚、科學的生活理念。
三、加大青少年科普力度,全面提高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
1、加強青少年科技輔導隊伍建設,發揮縣科技輔導站的作用,在全縣范圍內推選泉源鄉和育才中學科技輔導分站的管理和運行模式,從思想上重視青少年科技輔導工作,積極組織科技輔導員參加各種「科技輔導員培訓班」,認真展開調研,成立科技輔導分站和青少年科普活動小組。
2、加強對參加省、市「科技創新大賽」的組織領導和宣傳發動,動員全縣中小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做好對參賽學生的輔導和指導,年內力爭獲得省一等獎2名、二等獎3-5名的優異成績。繼續在小學生范圍內開展「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動,提高少年、兒童的創造和創新意識。
3、積極邀請「大手拉小手」專家團老科學家進校園做報告,並借鑒2005年在泉源鄉中小學開展大篷車展出活動的試點經驗,邀請省、市科協「科普大篷車」重點對鄉鎮中小學開展大篷車進農村校園活動,讓學生們通過參觀和聽取科普報告獲得內容豐富、科技含量高、展品多、規模大的大好學習機會,提高對科技的認識,掀起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熱情。
四、加大工作措施,強化科普硬體建設
1、籌備成立郯城縣科普志願者協會,在全縣企事業單位中進行摸底統計,把全縣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情況錄入郯城縣科普人才信息庫。通過徵求意見等形式,聘請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加入郯城縣科普志願者協會,制訂協會章程,選舉協會會長、副會長及理事長,出台志願者活動制度,明確活動范圍,為提高全縣科普服務能力而積極工作。
2、對郯城縣科普網站進行調整充實,進一步完善網站建設,搞好網頁的更新和網站和技術維護,提高網站的服務質量和點擊率。
3、加強學會工作。建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以科技為支撐,加強「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設,辦好科技工作者建議、舉辦全縣學會專兼職幹部培訓班、建好、用好全縣學會資源、信息庫、及時將學會工作情況上網公布。
4、積極籌備成立郯城縣反邪教協會。為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反對一切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破壞法律實施和社會穩定的邪教組織,努力提高公眾對邪教組織的警惕性、鑒別力和防範能力等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積極向縣委、縣政府申請成立郯城縣反邪教協會。
二OO六年,我們將努力形成學科技,用科技的濃厚氛圍,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科技素質,提高全縣科技含量,爭取提前完成各級領導下達的工作任務,為「加快發展、爭創強縣,建設和諧郯城」和全縣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是第二篇
2007年宜春市科協工作計劃
2007年宜春市科協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科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和全省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充分發揮科協各組織在打造「實力宜春、活力宜春、魅力宜春、和諧宜春」發展戰略中的積極作用,更有效地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於宜春「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創新型發展的實踐,按照我市「十一五」發展的藍圖,即「一個前移、三個進一步提高、四個前列」,為加快宜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功立業。
一、突出工作重點,強化農村、社區科普
1、夯實科普基礎。建好「三支隊伍」(科普大使、農業專家和科普志願者),突出科普工作重點人群(農村群眾、青少年學生、社區居民)、突出工作重點(農村科普和基層科協能力建設),推進「一站一欄一員」(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科普員)建設,大力發展基層科普設施、科普隊伍和基層科普組織網路,創建科普示範縣市和社區。
2、加大農函大培訓力度。①廣泛宣傳、擴大影響。充分利用電視台、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農函大招生培訓信息、宣傳農函大的辦學方針、宗旨和開辦專業,讓更多的農民群眾了解農函大,認識農函大。②加強部門協作、齊抓共管。主動加強與組織部、農組辦的團結協作,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繼續與組織部聯手在市級科普致富示範村開展農函大培訓工作,全面完成省農函大交給我市農函大培訓任務。
3、全面實施惠農計劃。抓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認真調研,積極培養發現農技協、科普示範基地、農村科普帶頭人等典型,提前做好項目的申報材料准備。大力推廣高安市上湖鄉南坪村省級「科普致富示範村」的典型經驗,把致富能人培養成農村黨員幹部,把基層幹部培養成有經濟頭腦、有科技文化、能帶動農民走致富路的農村創業致富能人;建立科普示範基地,培養科技致富示範戶,以點帶面,促進示範村的經濟發展,並以此輻射和帶動周邊鄰村的經濟發展;培育並支持各縣(市、區)成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以下簡稱農技協),組織學會、科技工作者與農技協結對服務,提供技術咨詢和市場信息,培訓農技協骨幹,幫助農技協發展。
4、抓好十百千工程。繼續做好農村科普致富「十、百、千」示範工程2006年省、市級科普致富示範村創建點推薦工作。推薦一個省級科普致富示範村,市級創建十個科普致富示範村,縣市區級科普致富示範村創建。抓好技能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經常組織專家到創建點進行服務。
二、開展三項活動,切實搞好三個服務
1、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為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①抓好常規性活動(科技三下鄉、科普之春、夏、秋、冬和科技活動周及科普日);②重點抓好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普示範學校,開展青少年創新大賽、奧林匹克競賽和「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等活動,為我市經濟建設培養一批優秀後備力量;③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和文化藝術的重要作用,營造科普宣傳進社區、農村、學校、機關的濃厚氛圍;
2、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為科技工作者服務。①召開學會工作會,總結和部署學會工作,深入學會開展調研督查;②開展科技與創業為主題的「同舟科技論壇」活動,組織全市科技論文評選活動,編印優秀論文集,以「同行認可」新理念,在科技工作者中繼續開展技能綜合排名評選,為他們揚名。做到學術交流使資源整合、學科融合;學術交流使人才增值、促人才成才、彰顯科協特色、融入發展主題;③為了更好地發揮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我們要深入科技工作者之中,及時地了解他們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反映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排憂解難,切實履行好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職責。
3、開展科技咨詢培訓活動,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服務。①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咨詢論證活動,多提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優質服務,當好參謀助手。②不斷拓展科技咨詢業務,發展壯大科技咨詢分會;③繼續加強老科協組織網路建設,發展老科協分會和會員。積極開展全市的高評工作,組織老科技專家開展科技咨詢活動。
三、塑造科協形象,提升科協工作水平
1、做好常規性工作,提升科協系統整體水平。繼續按照做實規定動作(抓好常規性工作的落實,把它做細做精做出成效來),不斷提升科協工作的整體水平;做新自選動作(在做實規定動作基礎上,創新特色工作),切實搞好「三個服務」;做強能力建設,它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能力建設也是實力的集中體現,為「三個服務」提供實力支撐這三個工作思路開展科協工作,創新科協工作特色,上下聯動,與省、縣聯合開展科協工作。依託學會、老科協、青科輔協會三個平台,努力建好「三個家」,即:在職科技工作者之家、離退休科技工作者之家、青少年科普之家。繼續堅持通過召開科協主席會、學會工作會、青科輔協會理事會、農函大現場會、老科協會等形式,總結交流情況,傳達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工作;繼續堅持深入基層科協、學(協)會,開展調研督查,及時總結典型經驗,指導基層科協、學(協)會工作並形成調研督查材料分別上傳下達,推動基層工作均衡發展。還要堅持實行縣市區科協工作和市直學會工作兩項目標考核,使科協工作變「軟任務」為硬指標;繼續堅持利用《宜春科協》或用正式文件登摘和轉發基層科協、學(協)會工作的好典型和作法,及時反映科技工作者思想動態,做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
2、做強能力建設,為「三個服務」提供實力支撐。
一是加強機關建設。狠抓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濃厚學術、學習風氣,把科協機關創建成學習型機關;健全崗位職責,建設責任型機關;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建設信息型機關;認真履行職能,建設服務型機關;二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建設一支與現代科技團體要求相適應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務實高效、作風過硬、團結協作、勤政廉潔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通過教育、培養、激勵等措施,挖掘科協幹部職工的潛在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科協業務能力和愛崗敬業的責任心,以人為本,提升科協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履行職能的規范化、制度化。
『叄』 福建省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的學校簡介
辦學18年來來,省農函大累源計培訓各類農民技術人員81萬多人次,為我省農村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致富帶頭人和鄉鎮企業骨幹。近年來,省農函大形成了以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青少年中等職業教育、農村基層幹部大專學歷教育4類為主的多層次辦學模式,成為培養農村實用型人才的搖籃和全省科協系統向農村、農民開展科技活動的重要渠道。省農函大也因此榮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集體和福建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肆』 各個省的農函大是不是和中國農函大是一家嗎他們的關系是農函大發展前景如何
各個省的農函大和中國各個省農函大是一家.
是上下屬的關系。
中國內農函大和中央電容大聯合開辦的中專學歷教育,學制為二年半。教育實行完全學分制,學分六年有效,學生修完課程,達到畢業總學分的要求,思想品德經鑒定合格,准予畢業,並頒發中央廣播電視中專專業學校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學歷。
農函大非學歷教育,中級部和初級部各設置專業分別掛靠中國農函大總校和省校,學員學完全部課程後,由總校和省分校發給結業證書。
收費標准:中專班每學期收費350元,報名時持本人身份證及有關學歷證書和復印件,一寸近期免冠照片4張,另收報名費50元。各行政村於7月10日前落實好招生人員,報街道農業發展辦辦理報名手續。
農函大非學歷培訓每學員統一繳納30元,報名人員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4張。各行政村在7月底前落實好人員,報街道農業發展辦辦理報名手續。
農函大學員在校兩年半時間的學雜費可從村集體經濟中列支。
前景嘛,收不到學員就賠了,收到學院就賺了。貌似國家背景,其實是商業性質的。
『伍』 科技示範戶手冊怎麼填寫
科技示範戶復指運用科學技術從制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經過農函大等培訓並獲得農民技術人員職稱,參加當地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專業合作社),並從事示範專業兩周年以上的農戶。
科技示範戶手冊專為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科技示範戶(以下簡稱「示範戶」)使用,示範戶每戶一冊,是對示範戶全面評價和領取物化技術補貼的依據;同時,也是對技術指導員績效評價的依據,因此示範戶需及時、認真、如實填寫。
科技示範戶手冊的填寫要求(需農戶自己填寫的部分):
每月農事記錄
科技示範戶基本情況登記表
本年主推技術應用情況
帶動周邊農戶情況記載表
本年科技入戶工程補貼情況記載表
示範戶自我小結
需指導員填寫的主要內容有:
本年度入戶技術指導方案
每月技術員指導提示
技術指導員入戶時間和指導內容記載
手冊編號:本手冊由示範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號。編號前六位為本示範縣(市、區)有關農業主管部門所在地的郵政編碼,後四位為示範戶序列號,從0001號起編至1000號止,以後每年每戶為固定號碼。請農戶妥善保管。
『陸』 2015年函授大專學費多少錢一年
報名費和資料費是200左右,如果需要培訓另外交300 ,錄取考試合格後就可以參加函授考版試了 ,一般經過權考前突擊培訓,考過率100%,考上後每年的學費在2600左右。因如果正規院校,成績好的可以申請獎學金,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助學補貼
『柒』 2015年函授大專論文答辯費還要嗎
要的,因為函授站需要去授權大學請老師來給畢業生答辯